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笔砚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

9.社会角色扮演是幼儿园大班的常见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参与角色扮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一

本次活动源于绘本《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小怪物》,该书通过小熊一家寻找城堡主人的故事展开,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复合分类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感兴趣,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和需要,因此,根据内容的趣味性以及孩子们现阶段对知识需求,设计了本次活动。

1.尝试根据物体特征用排除方法逐步找到目标,学习复合分类。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分类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故事情节引入活动。

2.数一数小怪物的数量。

师:一、二、三……小熊一家数也数不过来,小朋友你们来帮忙吧,数数有几只小怪物。

二、找出小怪物的特征,为分类做准备。

1.找出小怪物的特征。

师:一共有二十只小怪物,这二十只小怪物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理解标记的含义。

三、引导幼儿学习复合分类。

1.继续故事情节,提出要求。

师:小怪物们看到自己的食物被吃了,非常生气,他们嚷着要把小熊一家关起来,这时一只小怪物跳出来说“等等,我们来玩着找人游戏,我们的大王就在我们中间……只能提5个问题。”

2.引导幼儿根据小怪物的特征进行提问。

3.根据特征运用套圈的方法初步选中目标范围。

4.根据特征运用排除法逐一排除目标,找出怪物大王。

师:被套到圈的小怪物有几个?这里谁可能是大王呢?谁来问第二个问题?

师:长(有)**的可能是大王,那没长(有)的呢?我们应该怎么办?(拿掉)对,要把没长(有)的排除出去。

这是一节趣味性很强的数学绘本课,故事中讲到了小熊一家迷路了!突然遇到了一个大城堡,里面什么人也没有,但有一桌子好吃的。小熊一家乐坏了,吃啊吃!就在这时怪物们回来了,提出谜题要它们——猜猜谁是城堡的主人。小熊也不慌也不忙,分类再分类,找出城堡主人好轻松!最后大家一起玩,热热闹闹好开心!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教会小朋友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概念。通过分类的方法来“找出城堡的主人“教会小朋友复合分类的方法,将数学知识融进绘本故事书里,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一边读着精彩的故事书,一边学会一些数学知识。

本次活动中增加了一个二次分类板的介绍,让学生学习看标记把图形分类,事物有很多特性,但由于幼儿期的孩子只注意最显眼的那个,所以他们缺乏同时考虑几个属性的能力。所以刚开始时把最显著的特征:头上有角的和没角的作为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再逐渐把分类标准详细化。然后把两个以上的分类标准一起展示出来,让孩子体验二次分类的过程。

小百科:怪物,指怪异的物类。语出《史记·大宛列传》:“於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文化收藏界把凭主观臆造,不属于任何朝代,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所谓古董称为“怪物”。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二

(1)了解生活中各种静电现象。

(2)知道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3)了解常用的三种起电方法。

(1)让学生通过讨论建立对静电现象的认识。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三种起电方式。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起电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起电,______________起电,_______________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

2、讨论与探究:以摩擦起电为例,探讨起电的本质。(静电现象的解释)

3、讨论与探究:摩擦起电是使物体带电的唯一方法吗?

1、课堂巩固:(1)学习与评价p2、1

(2)学习与评价p2、2

(3)(双选)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带绝缘柄的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小,则金属球a()

a、可能不带电b、可能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d、一定带负电

(4)学习与评价p2、4

2、课后提升:(1)书本p5、1——3

(2)学习与评价p3、5——10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三

1、关注周围事物,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2、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观察分类能力。

3、了解电池的基本知识,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电动玩具、手电筒、闹钟、手机、遥控器等。

一、导入。

观察事物,引出课题。

提问:桌子上放的是什么?

(电动玩具,手电筒、闹钟、手机等)。

教师:怎样才能人这些东西亮起来、动起来呢?我们一起来寻找它们的秘密。

二、展开。

1、复习电池的基本特性。

教师:这些物品里都有电池,它们运作和转动都离不开电池。

提问:你知道电池的哪些知识?

小结:电池分正负两极,凸起的一端为正极、凹进取的一端为负极,正极和负极链接才能保证有电。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需要电池。

2、电池分类。

教师:请把这些电池从物品里面拆下来,按照不同的型号进行分类。

小结:电池按照型号可以分为1号、5号、7号等,纽扣电池,锂电池等。

3、生活经验讲述,我见过的电池。

(1)你见过什么型号的电池?放在什么物品里使用?

(2)你们家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

4、讲解废旧电池的危害,萌发幼儿环保意识。

教师:电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废旧电池处理不当会严重破坏我们的环境。

不同类型的电池对环境的破坏不同。

废旧电池埋在土壤中会影响土质,在这片土壤中将不会生长出植物;

丢在河水中会严重污染水质,水中的小鱼会死掉;小朋友玩废旧电池会引起汞中毒。

提问:怎样正确处理废旧电池?

小结:废旧电池对人类和环境都有危害,不能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要投放在指定的地方和有标记的垃圾箱中。

三、结束。

活动评价:从幼儿是否大胆回答问题和积极参与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四

1、启发幼儿对生活中影子的回顾,丰富对影子的认识。

2、引导幼儿把见过的有趣的影子现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并能用绘画、标志符号的方式进行表征。

3、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和影子的变化。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1、活动前几天提示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

2、每个幼儿绘画用的纸、笔。

1、谈话导入主题组织幼儿谈话:

(1)你见过影子吗?

(2)你都见到过什么样的影子?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2、幼儿分组交流。

(1)先将幼儿分成六组。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所见过的影子。

(3)尽量调动幼儿讲述的积极性。

3、绘画影子引导幼儿将有趣的影子用绘画或标志符号的形式表征出来。

4、展示幼儿作品。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在墙饰专栏中,并向大家介绍自己发现的有趣的影子现象。

5、教师讲评。

活动效果幼儿能积极参与讨论,互相交流讲述自己在不同时间所见过的各种各样的影子,知道影子的变化,并能准确的画出不同影子的效果。本节活动目标达到,效果不错。

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在生活中有说不完的话,但在课堂上往往表达不清自己的意见,因此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敢于说话,善于说话,乐于说话。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成,达到教学改革的要求。《影子》这一课,我把课堂从教室挪到了给学生带来快乐的操场上,让他们自己亲自去体会,让孩子们的语言在体验的同时,得到发展和提升。让孩子们在操场上来认识今天学习的课文的主角――影子。同学们在操场上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影子会一直在自己的前后左右,这样老师就不用在课堂上照搬课文,让学生没有体验的前提下,古板的记住课文内容。在让学生体验了课文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理解,有的同学写道:“影子就像我的小尾巴”,还有的同学写道:“影子一会在我的左边,一会在我的右边”,孩子们经过体验之后的语言跃然呈现在脑海里。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么语文教学中老师就应该打开同学们的生活之窗,让学生在快乐的生活中去体验,从而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让课堂因孩子们的语言而美丽!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五

1、愿意创造“工具”,解决简单的移动问题。

2、了解移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玩具小汽车、双面胶、夹子、垫板、滑轮车、扭扭棒、塑料纽扣、游戏棒、卡纸、塑料环扣、吸铁石、塑料棒子、塑料圆环、报纸、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1、关键提问:什么是移动?

小结:物体从原来的位置改换到另一个位置,就是移动。

2、游戏介绍:用桌面上的材料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3、操作交流: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汽车移动了?

4、小结:相同的办法,却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帮助小汽车移动。

相同的材料,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使小汽车移动。

几种材料可以组合在一起变成让小汽车移动的工具。

1、游戏介绍:用一张报纸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2、操作交流:你的作品是什么?像什么?

3、小结:小小的游戏,你们却有大大的发明。在生活中还会有更大的用处。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六

随着神舟五号的顺利登空,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光,杨利伟,这个本来陌生的名字,现已变得耳熟能详。神秘的太空、美丽的地球,使孩子们发生了浓烈的兴趣。因此,我便萌生了这个活动设计的念头。

1、 巩固认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并通过游戏,学习九大行星的排列位置;2、 大胆想象、动手制作飞船,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并讲述句型:我驾着飞船飞到×星上,因为……。

3、 鼓励幼儿大胆创造肢体语言,表现各行星的特征。

4、 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1、 数码相机、电视机;2、 地球照片;3、 太阳系照片;4、 太阳系轨道图;5、 事先在教室里划好轨道;6、 各星球字卡及图片;7、 板上布置好星空背景图,图上画有行星;8、 收集的纸盒若干(保证每个幼儿有5个盒子)、各颜色吸管、各种小瓶子、双面胶、透明胶、剪刀。

一、引起兴趣。

1、 请幼儿观看地球的照片--美丽的地球。

杨利伟叔叔还拍了一张很美丽的照片,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的机舱里拍的,漂亮吧。他还拍下我们广州在地球上的样子呢。你们看!好神奇哦!所以,我们要爱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广州!爱我们的地球,保护它、珍爱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他还告诉我们,地球有一个很美丽、很大的家,它的家叫做太阳系,地球在这个家里排行第三,她有九个兄弟姐妹。

哪九个呢?

2、 提出问题:你想知道这九个兄弟姐妹在太阳系的位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认识太阳系,并鼓励幼儿学着扮演行星的特征。

1、 观看图片:太阳系。向幼儿介绍九大行星,并指出它们的所在位置。

太阳:是这个家的妈妈,是主宰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在太阳系家中的所有天体宝宝都围绕着它运动,是地球的生命之源。

水星:在第一条轨道上住着水星大哥,他呀,动作最慢,是距离太阳妈妈最近的行星。

金星:在第二条轨道上住着金星姐姐,是最爱干净的一个。

地球:地球住在第三条轨道上,是宇宙中最为精彩绝伦的一个天体。

火星:第四条轨道上住着火星弟弟,他呀,和地球姐姐的感情最好,所以他要住在地球姐姐的旁边。

木星:木星弟弟,他住在第五条轨道上,是太阳系九兄弟中最胖的一个,其他所有行星兄弟加在一起还不够它的一半。

土星:土星妹妹,住在第六条轨道上,她最喜欢漂亮了,老戴着一个美丽的光环。

天王星:天王星弟弟,住在第七条轨道上,是最乖的一个。

海王星:海王星弟弟,住在第八条轨道上,他和冥王星弟弟一样,最不怕冷了。因为他们住的地方有零下200摄氏度以下呢。

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中个子最小,离太阳妈妈最远的一个,只有一粒米般大。它和海王星哥哥都很勇敢。

2、 看图片,玩游戏,找位置,进一步巩固行星的位置。

(1)玩游戏。

a、请小朋友看图上的图片,扮演行星找出相应的位置。 b、师:让我们扮演这些可爱的行星,一起玩游戏吧。先由我来扮演太阳系的天体妈妈--太阳,找到我的位置站好。请其他小朋友分别扮演九大行星,根据图片上的行星轨道,找出它们所在的位置,并站到妈妈的周围。并能大声地介绍自己:我是××,我站在第×条轨道上。(游戏)c、大胆动手、动脑,设计出别具特色的飞船或火箭。

(2)出示火箭、飞船的照片,开发幼儿的想象。

利用照片,向幼儿介绍一些科学家发明设计的飞船,并引导幼儿想象不同的组成部分。

(3)请小朋友自由创作,利用各种纸盒粘贴、吸管装饰、小瓶子组合等等来做成飞船或火箭。作品完成后,和本组老师、同伴共同商量,一起飞到喜欢的行星上,大胆展示给客人老师观赏,并把准备好的句子讲出来,例如:我驾着飞船飞到土星上,因为土星是最美丽的行星,她戴着一个美丽的光环。

三、邀请大家架着自己的飞船,一起去遨游太空,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七

1、教育幼儿热爱水生动物,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发展幼儿的分类、概括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主要类别并能正确分类。

1、精神准备:带幼儿观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事先了解海洋的有关知识

2、物质准备:

(1)配合活动的课件《水生动物》。

(2)鱼类等各类别的图片

海底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孩子对这个世界也充满好奇,设计此活动的重点为:引导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多样性,认识水生动 物的主要类别。活动中教师结合前不久刚播出的电影《海底总动员》中多利的形象引领幼儿去了解,利用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力求扩大幼儿的视野。

一、导入:

1、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位朋友。

2、出示多利,借用多利带幼儿去认识它水中的朋友。

二、展开:

1、让幼儿自己去认识各种水中动物,然后请幼儿说一说。

2、通过课件向幼儿介绍鱼类动物的特征。

提要求:

(1) 两个人一组交换桥的模型进行实验。

(2)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你发现什么?怎样知道的?

交流讨论:结果怎样?为什么拱式桥承受的木片更多呢?

3、利用课件演示两种桥关于承重力的科学道理。

小结:在相同条件下,由于构造不同,拱式桥比梁式桥的承重力大。

4、欣赏各种桥的图片。

小结: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需要,聪明的人们建造了美观、坚固、实用性强的桥。现在,各种桥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 先进。

引导提问:你想有一座什么神奇的桥?

总结:把小朋友想出来的金点子寄给造桥的工程师叔叔,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说的新式桥会诞生的。

三、延伸活动:带幼儿参观。

(一)制作的课件能很好地引起幼儿的注意。

本次的活动中在介绍各类水生动物的特点时教师采用了课件的形式进行介绍,漂亮的课件一下就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 都在聚精会神地观看,这样也就更能让幼儿较快的了解活动的内容。

(二)将各类动物的特点编成了简单易记的儿歌。

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儿歌很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在向幼儿介绍各类水生动物的特点时也采用了这一 形式,将鱼类、水生哺乳动物、水生爬行动物、水生甲壳动物及水生软体动物各自的特点编成了便于幼儿记忆、朗诵的儿歌让幼儿了解,一方面带幼儿了解了其特点 另一方面通过幼儿朗诵诗歌也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好听的诗歌加上漂亮的课件很大的调动了幼儿对这次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分析教材不透彻。

本次活动之前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比如为让幼儿能更好地了解各类动物的

特点,教师特意为本次活动创编了易与记忆的儿歌,效果虽然不错但由于安排的内容较多导致孩子掌握起来有些困难,使效 果大打折扣,这还是与教师分析教材不够有关系。

(四)活动内容安排的太多。

本次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和安排的内容过多有关系,在本次的活动中教师安排了鱼类、水生哺乳动物、水生甲壳动物 等5种动物的特点,目的是带幼儿在了解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分类,但安排的过多所以幼儿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也就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了。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八

1、通过操作探索,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2、乐意大胆猜想,尝试集体记录。

3、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泡泡水记录纸各种形状标记抹布等。

一、幼儿在玩中学习吹泡泡的方法。

1、师:你们吹过泡泡吗?老师也为你们准备好了吹泡泡的材料,请你们去吹一吹,比比谁吹得泡泡多、泡泡大。吹得时候请宝宝找个空地方,不要吹到小脸上,也不要把把小工具贴在小嘴上,听明白了,那就行动吧!

2、交流吹泡泡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吹泡泡的?(幼儿自由说说)。

小结:先拿小工具在泡泡水里浸一下,然后慢慢拿起放到嘴边轻轻吹一吹,这样泡泡就吹出来了。

2、想不想再试一试?

好!这次老师要请你们不仅都要吹出大大的泡泡,还要看看你吹出的泡泡什么形状的幼儿再次操作二、探索圆形工具吹出来的泡泡形状并做。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九

1、在观察中,发现小兔子的可爱,产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2、学习用各种方式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课件-可爱的兔子。

2、实物小兔1只、兔子吃的胡萝卜、白菜、青草各少许,竹笼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将兔子抱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2、请小朋友看看,今天是谁也到我们教室来了?(兔子),小兔子可爱吗?(可爱)。

它有两只什么样的耳朵?(长长的耳朵),我们把它起名叫《长耳朵兔子》好听吗?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长耳朵兔子,它有哪些方面特征。

二、展开。

1、运用各种方法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指导语:

(1)看一看,兔子长什么样?你最喜欢兔子的哪个部位。

(逐一观察兔子的每一个部位,突出兔子的观察与认识)。

(2)摸一摸,大胆说出你的感觉。

(如:兔子的毛白白的,毛茸茸的很光滑)。

(3)学一学兔子是怎样走路的。

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兔子跳的动作。

然后问大家:兔子是怎样走路的?(蹦蹦跳跳)。

(4)兔子喜欢吃什么?(胡萝卜、白菜、青草)请一幼儿喂兔子。

2、编儿歌:小兔子。

(1)请小朋友用几句话把兔子长什么样说清楚,编成儿歌好吗?

综合小结:

耳朵长,尾巴短,一张嘴巴分三瓣。

后腿长,前腿短,蹦蹦跳跳真可爱。

(2)幼儿学儿歌。

3、小实验:兔子的耳朵是怎样转动的?

(1)将小兔放入竹笼子里,教师提醒幼儿要注意观察兔子的耳朵会不会转动。教师猛然击掌。

然后请幼儿玩玩兔子的耳朵有没有转动的?兔子的耳朵是怎样转动的?问什么地方转动?(向上、向后)。

(2)请幼儿击掌,再实验一次。

4、带小兔子到草地上玩耍。

教师:请小朋友注意观察小兔子的动作,不要惊吓小兔子。

三、活动结束。

德育教育。

小兔子很可爱,也很逗人喜欢,如果小朋友家里饲养有小兔子,注意观察吃东西的神态,有人经过时的表现等等。

小兔子也很善良,要向它学习讲卫生、爱清洁,做个乖孩子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十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近阶段,"上小学"成了我们大班孩子共同的热点话题,经常会听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讨论有关上小学的内容,我意识到:上小学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幼儿围绕上小学展开深入与全面的探究,使幼儿在期待上小学的情况下主动获得一些有助成长的生活经验?认识钟表,学会看时间,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这类的活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逻辑性,比较枯燥,因此在设计时我不断的思考,怎样让孩子们"动起来"。这个"动"包含着两层意思,让孩子们的思维"动"起来,让孩子们的身体也动起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探索,发现时钟的奥秘,对看时间产生浓厚的兴趣。终于,一个充满活力,拨动孩子思维琴弦的活动诞生了。

1、认识时钟及它的用途。

2、初步了解时针与分针的运转关系,学会看整点。

3、知道在什么时间应做什么事,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1、幼儿观察"钟表展"上各种各样的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提问:

(1)你们刚才看到的钟是什么样的?(颜色不一样,形状、指针的样子不一样。)。

(2)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启发幼儿发现钟面上都有数字和指针)。

2、认识钟面结构,区分时针、分针提问:这两根指针长得一样吗?它们叫什么名字?

1、通过观察动画,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行特点。

引导幼儿发现指针是绕着圈跑,顺着数字1、2、3这个方向一直跑到12。

2、启发幼儿寻找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提问:

(1)它们俩谁跑的快?

(2)分针从数字1跑到数字12,跑了一圈,这个时候时针跑了多少呀?

(3)时针跑了一格,是多长时间呢?

1、引导幼儿发现三个钟面的共同点:

分针都指在数字12,时针指向的位置不同。

2、了解用数字符号的方式记录整点时间。

(1)提问:这是8点整,它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出示"8:00")。

(2)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卡:8点整用数字8表示,后面两个点、两个0。

(3)出示多张时间记录卡,请幼儿尝试找出9点整和3点整的记录卡。

3、集体游戏《喜洋洋和灰太狼》,巩固幼儿对整点的认识。

(1)介绍玩法和规则幼儿当喜羊羊,教师当灰太狼。喜羊羊问"灰太狼灰太狼几点钟"。灰太狼手拿出一面钟,等灰太狼说:"喜羊羊喜羊羊几点钟"的时候,喜羊羊就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如果看到12点的钟,喜羊羊要赶快跑回家。

(2)师幼共同游戏,在游戏中发现12:00钟面的特点。

(3)再次游戏,巩固幼儿对整点的认识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拨钟的情况,以修钟的形式及时纠错。

1、连线:看看每个时间里小朋友该做什么事,把它连起来。

2、修时钟:观察钟面上显示的时间和记录是否一样,如果不符进行修改。

3、拨钟:根据时间记录卡拨钟,是时间相对应。

4、设计小学生的一天:记录下小学生每个时间段的具体安排。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十一

1.幼儿解读月历,了解数在实际生活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运用。

2.回忆美好生活,激发幼儿与同伴分享快了的积极情感。

1.趣味练习:幼儿园里特殊的日子。

2.月历、台历若干。

一、月历上的数字。

1、今天是几号?星期几?离新年还有几天?

2、提出问题。

对于这张月历有没有看不懂的?需要提出问题的?

3、数字的实际意义。

有怎么多的数字在月历上,到底有什么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4.小结:数字出现在月历的不同地方,它所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我们能通过这么多的数字知道,年、月、日和星期。

5、一个月有几天。

12月份有几天?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多吗?

幼儿通过翻看台历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统计每个月的不同天数,相互借鉴。

6、民间游戏——记住大小月。

二、月历上的文字。

1、找找除了数字还有什么?

2、幼儿寻找“元旦”

理解“元旦”的含义——一年中的第一天。

3、寻找“国庆节”

4.寻找“中秋节”

是几月几号?是十月份的第几天?

5、小结:

这些数字还能告诉我们这一天是一年中第几个月的,第几天。文字还能告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三、开心的日子。

1、一年中有你一天你是最开心的?

2、趣味练习:幼儿园里特殊的日子。

3、分享快乐。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十二

1、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感情,并懂得关心爱护小动物。

3、教育幼儿不怕寒冷,坚持锻炼身体。

1、动物过冬课件。

2、磁带:《动物怎样过冬》、《健康歌》。

一、开始部分

音乐:《小动物怎样过冬》做动作

1、导入;“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感觉怎么样?”(冬天,天气很冷)。

2、小朋友,冬天来到了,你知道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吗?(引导幼儿讨论穿上棉衣、棉裤、棉鞋、戴上棉帽等过冬),寒冷的冬天到了,你看我们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棉袄、棉鞋、棉裤、你、戴了帽子、手套和围巾,(除了穿棉袄、戴帽子、手套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取暖呢?开空调、取暖气、炉子、多锻炼身体等)

3、小朋友,你们想过没有,小动物不会穿衣服,那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

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二、请小朋友欣赏故事

小朋友请欣赏故事,看着这里的小动物怎么过冬,小朋友仔细听,听完老师有问题提问。

观看课件《小动物怎样过冬》

1)故事里都是有哪些小动物?——青蛙、蜜蜂、燕子

2)它们在一起商量什么事情?——商量怎样过冬的事情

三、说出还有哪些动物和它们的过冬方式不一样。教师可根据需要设计如下问题,

四、再次让幼儿观看课件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动物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都是谁好吗?

这些小动物要来考一考小朋友,看一下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过冬的?(播放课件)

总结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教师小结:动物都有自己的过冬方式有冬眠、贮存食物、迁徙、加厚身上的皮毛、让卵过冬它们用这些方法过冬是为了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保护自己。

五、了解多种动物的过冬方式,萌发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六、请幼儿评选“动物过冬方式之最”。

(1)最懒的过冬方式——冬眠:蛇、青蛙、乌龟等。

(2)最勇敢的过冬方式——迁移大雁、燕子等。

(3)最聪明的过冬方式——加厚皮毛或羽毛: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

(4)最勤劳的过冬方式——储存食物:松鼠、蜜蜂、蚂蚁等。

(5)最有爱心的过冬方式——让卵过冬:螳螂、蝗虫等。

(6)最该挨打的过冬方式——躲在安全的地方过冬:蚊子和苍蝇等。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十三

1.了解一些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共生现象。

2.体验找朋友的乐趣。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1、动画片《犀牛与犀牛鸟》;

2、《好朋友》ppt课件;

3、共生动物卡片若干;

4、《找朋友》音乐。

一、观看动画片《犀牛和犀牛鸟》:

1、播放动画片《犀牛和犀牛鸟》,教师讲述故事。

2、重点理解: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互相帮助成为好朋友的。

3、犀牛鸟帮助犀牛吃掉了身上的虫子,犀牛就不痒痒了。犀牛身上的虫子是犀牛鸟喜欢吃的食物,犀牛鸟就不会饿了。就这样他们相互帮助成为了好朋友。

二、观看课件,交流经验:

2、将各组发现的各种共生动物的现象汇集交流,看一看各组的发现分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发现,分享、归纳各种共生现象。

小结:两种不同动物会用自己的本领来相互帮助共同生活,它们就像一对好朋友。

三、配对游戏:

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听音乐《找朋友》去找卡片上动物的好朋友;音乐停,找到相应的朋友握握手,相互间说一说,好朋友是怎么样相互帮助的。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十四

2、通过观察、发现,初步了解虫子进食的方法。

1、ppt课件:虫子吃什么

2、虫子卡片若干。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虫子吗?你见过什么虫子?

知道这些虫子喜欢吃什么吗?

提问:小朋友们,认真观看图片中都有哪些虫子?想一想,它们喜欢吃什么?

(1)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什么呢?

(吃土中腐烂的东西,也吃地面上腐烂的叶子。)

(2)螳螂长得什么样子?它吃的食物是什么?

(吃蚜虫、蚂蚁、苍蝇、飞蛾、蜻蜓等大大小小的虫子,它都吃。)

(3)你喜欢蜻蜓吗?蜻蜓吃什么?

(喜欢捕捉蜉蝣、蚊子、苍蝇等作食物。)

(4)我们都喜欢七星瓢虫,它是益虫还是害虫?它吃什么?

(吃蚜虫、辣蚧等虫子。)

(5)可爱的小蚂蚁吃什么呢?

(吃一些含糖分的食物。)

(6)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小蜗牛,知道蜗牛喜欢吃什么吗?

(蜗牛的舌特别发达,很喜欢舔嫩树叶吃。)

(7)知了知了叫的蝉吃什么呢?

(吃树干内的液汁。)

蝉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蝉主要吃树干内的液汁,所以蝉不拉屎,只有很少的尿。)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了吗,虫子也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比如,有些虫子吃蚊子、苍蝇、飞蛾等,我们把这些虫子称为肉食性虫子。

还有的虫子吃草、树叶之类的,我们把它们称为草食性虫子。

请小朋友们自己把这些虫子分分类,把吃同类食物的虫子放在一起。

看一看昆虫的图片,并贴出它们正确的名字。

小朋友们,可以继续探索有关虫子食物的秘密,可以用绘画方式记录下来,及时与小朋友交流。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十五

1、教幼儿能与同伴交流有关果实的经验。

2、教幼儿观察了解秋天的果实,能运用多种方法对果实进行分类。

1、各种果实实物或自制的果实图片。

2、商店布景,上面分别标上“水果”“坚果”。

3、自制水果、坚果(各种)小卡片若干,幼儿人手1套。

4、幼儿搜集的水果和坚果若干。

1、感知水果和坚果的不同。

2、请幼儿品尝水果和坚果,引导幼儿通过看、摸、品尝,感知它们在形状、颜色、结构、吃法、味道等方面的不同。

3、讲故事《果果开会》,了解水果和坚果的特点。

4、教师一边讲述,一边出示榛子、核桃、栗子等几种坚果及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引导幼儿知道什么是水果,什么是坚果,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5、果实进行分类。

6、请幼儿拿出画有坚果、水果的小卡片进行分类,教师巡回指导。玩"开商店”的游戏。

7、请幼儿把坚果和水果按标牌正确地摆放在货架上,幼儿当售货员或顾客进行游戏。

8、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进行,如幼儿戴上各种坚果、水果的头饰表演分类。

1、指导幼儿用坚果果核粘贴创意画。

2、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的相关内容。

1、教师应该提供较多品种的果实,使幼儿在品尝中得到感性体验,有利于分辨水果和干果,了解水果和干果的特点。

2、个别指导幼儿在玩商店游戏时,教师指导幼儿正确摆放坚果和水果的位置。

儿童故事:果果开会

“滴答滴答——”小苹果吹着喇叭,叫道:“果果王国开会了!我们要选健康的果娃慰问抗洪救灾的解放军!果果王国开会了!”

不一会儿,红富士苹果来了,鸭梨来了,猕猴桃来了,水蜜桃来了,葡萄来了,许多水果都来了,他们坐在会场上小声地谈话,等着大会开始。

突然,大门口吵极了,他们转过头去,原来,小苹果正在和几个黑不溜秋的小家伙吵架呢。

小苹果说:“不行不行,你们看来都不是小果果,怎么能进去呢?”那几个黑家伙说:“谁说我们不是小果果,我们是果家族的另一类,我们是干果,也属于果类!”

小苹果说:“你们跟我们长得不一样,怎么也是小果果呢?”

他们正吵着,西瓜大婶说话了:“孩子们,别吵了!你们芊果、梨、葡萄是果,他们是桂圓、核桃、红枣也是果,你们都是植物的种子。但是苹果、梨、葡萄还有许多果,他们皮薄、水分多,中间是果肉,里面有核,这类是水果,不容易保存。像桂圓、荔枝干了以后就是干果,干果的保存时间比水果长一些。像核桃外面果壳比较硬,中间有果肉,里面有核,水分少,是坚果。好了,水果宝宝,你们明白了吗?快进去开会吧!”

小苹果点点头,说:“我明白啦!”不好意思地拉着桂圆、核桃的手,进会场去了。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十六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十七

1.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海绵、气球、松紧带、皮筋、橡皮、积木、铅笔、袜子、手套、皮球、橡皮泥、弹簧秤、游泳眼镜等。

1.幼儿操作,初步感知弹性。

(1)幼儿玩气球、海绵、松紧带,拉一拉,捏一捏,压一压,看看它们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玩耍,教师巡视,观察幼儿操作中的发现。

(3)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2.幼儿再次尝试,获取弹性的经验。

(1)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不对它们用力时,一松开又会有什么变化?

(2)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3.引导幼儿归纳弹性物体的特点。

(1)小朋友,刚才我们玩了这些东西,你们知道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秘密?

(2)幼儿思考,自主发表各自的观点。

教师总结:这些东西真有趣,对它们用力时,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变形,一松开,又会变成原来的样子,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弹性。

4.幼儿用身体的各种动作表示弹性。

5.联想实际,引导幼儿说说有弹性物体的用处。

(1)刚才我们发现皮筋、海绵、气球它们都具有弹性,除了这些东西还有哪些东西是有。

弹性的呢?

(2)这些有弹性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补充或丰富,如:沙发、席梦丝床垫里有弹簧和海绵,坐着躺着觉得很舒服;弹簧秤小小的,携带很方便……。

6.物体分类。

幼儿玩桌上的一些材料,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哪些东西是没有弹性的,然后帮它们分分家,分别放在桌子的左边和右边。

7.游戏:奇妙的口袋。

幼儿到口袋里摸出一样东西,放在老师手里不让大家看到,然后用动作告诉大家这个东西。

是有弹性的还是没有弹性的。

8.小结活动:

小朋友,请你们回去再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找到了玩一玩,再来告诉大家。

下了课,请小朋友到你的好朋友身上,到教室里找一找,能不能找到有弹性的东西。

本次活动中,我充分为幼儿创造了条件,引发他们仔细观察,认真体验,提供的材料都是孩子们平时见过的,玩过的,捏捏海绵,拉拉皮筋,压压气球,通过让幼儿对这些有弹性物、体的操作,充分的感知材料,探究材料,从而获得了有关弹性的经验。并结合幼儿已有的探索经验,提出问题:这些东西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秘密?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归纳出了弹性的概念。在分类活动中,幼儿再次操作,玩中观察,玩中发现,自然而然的将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的物体进行了分类。活动时,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存在问题:关于弹性的概念很大,本次活动的目标只是让幼儿通过操作,初步感知弹性,有些物体所具有的弹性将有待与幼儿长大后再去研究,游戏时教师对乒乓球弹性的讲解只会带给幼儿一种误解。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十八

1、了解蝴蝶的蜕变过程。

2、能够把自己搜集来的资料与同伴一起分享与交流。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难点:了解蝴蝶蜕变的过程,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

1、课前请幼儿回家了解有关蝴蝶的知识,并把相关资料带到幼儿园。

2、课件《蜕变的花蝴蝶》

3、蝴蝶的蜕变音乐(卵、幼虫、蛹、蝴蝶音乐四段)

一、教师出示各种蝴蝶的图片,引起兴趣。

请幼儿进行交流: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你见过蝴蝶吗?在哪见过的?

二、观察蝴蝶的特征。

1、师: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形状、颜色、花纹)它的翅膀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有的蝴蝶是靠颜色保护自己的。)你还知道蝴蝶有哪些保护自己的办法呢?(教师参考:蝴蝶具有敏锐的感觉构造,可侦测到敌人的来临,而迅速逃逸。且成蝶具有两对翅膀,可协助快速飞离现场。)

2、师:猜猜看蝴蝶的嘴巴长什么样?(蝴蝶的嘴巴不吃食物时是收起来的,像卷曲的弹簧一样。吃食物时,将嘴伸直,吸取花蜜,像吸管一样。)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搜集来的资料与同伴一起分享与交流)

三、了解蝴蝶一生(卵、幼虫、蛹、蝴蝶)

1、请幼儿猜猜:蝴蝶的一生一直在变化,你知道蝴蝶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2、师:他们每个阶段都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说一说。)

3、教师在帮助幼儿梳理语言的时候,可以用肢体语言来配合讲解。

4、游戏:蝴蝶的一生

(2)请幼儿跟着不同的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蝴蝶的蜕变时的不同样子。

四、结束活动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关于蝴蝶的这么多的知识,我们知道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蝴蝶四个阶段。

活动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整个教学活动中,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教育的渗透,体现了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幼儿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游戏《毛毛虫变蝴蝶》内容太简单,只停留在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蝴蝶的4个生长过程,没有更深的去挖掘。可以在每一遍游戏结束,让幼儿摆出不同的姿势,“变”出不同的蝴蝶,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这样可以使游戏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味,也更有挑战性。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十九

1、了解动物卵生和胎生的科学常识,并了解自我生命的生长过程。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增加爱妈妈的情感。

气球15个、图片:ppt、1—10月胎儿。

视频:胎儿成长、剪脐带、受精卵。

一、图片导入了解胎生与卵生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分胎生与卵生。

谈话:猫妈妈生的宝宝是什么?鸡妈妈生的是什么?

小结: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并出生的动物是胎生动物,妈妈生出蛋再孵化出来的是卵生动物。

2、谈话:还有哪些动物是胎生的哪些动物的卵生的?我们人是什么动物?

二、了解自我的生命生长过程

1、生命的构成。

谈话:你是怎样生出来的?你为什么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呢?要待多久才生出来?观看“小威向前冲”视频。

小结: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卵子的东西结合在一齐,留在妈妈肚子里面叫子宫的地方。在那里面一天一天的长大,经历了十个月(280天)左右,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

2、成长经历。

谈话:你们还记得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的吗?吃什么?(观看视频:胎儿成长)(胎儿成长照片)了解成长每个阶段的情景。

小结:在妈妈肚子里的九个多月,随着宝宝的慢慢成长,妈妈的肚子也会越来越大,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妈妈十分辛苦。

三、体验

每位幼儿肚子前绑一气球,听指令做各种动作,感受妈妈保护宝宝的艰难。

小结:你们是在妈妈辛苦的保护下出生的。回家后每位孩子都说一句爱妈妈的话

或做一件爱妈妈的事,感激妈妈的养育。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二十

1、尝试制作纸绳,探索纸绳有承重力的特点。

2、通过实验知道纸里有纤维,学习找纤维的走向。

3、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餐巾纸若干、皱纹纸若干,装满水的牛奶桶若干、塑料箩若干。

一、游戏:拎一拎。

2、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3、组织交流,引出将纸制作成纸绳。

4、幼儿自主尝试。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成功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断了失败了呢?

二、游戏:撕一撕。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有的边能撕成条条,有的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拎一拎。

1、导语:现在你们知道了这个秘密,想不想再试一试呢?这次我们要先找一找纸的纤维走向,然后再做一根有力量的纸绳,记得还要拧紧点哦,这样会更牢固。

2、幼儿再次尝试,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合作游戏:做长绳。

2、教师出示事先给幼儿准备好的皱纹纸,交代要求,请两个小朋友合作,一起拧一根长绳。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纸绳宁好后讨论猜测:你们做的长绳有没有力量呢?能不能拎起重物呢?

5、教师和孩子一起实验验证。(合作拎两桶、再合作拎更多的桶等)

6、讨论猜测:现在我想用长绳拎起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能不能成功?(教师用一根长绳实验,失败了)

7、讨论怎么办?引出把我们做的长绳和在一起,这样纸绳的承重力更大。

8、教师把幼儿制作的长绳全部合起来,变成一根又长又粗的大绳,尝试拎起小朋友,体验团结力量大。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纸,它们能不能变成很有力量的纸绳呢?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二十一

1.认识各种各样的盒子,了解盒子的用途。

2.会按照盒子的一个共同特征进行分类,提高合作能力。

3.增强环保意识,能利用废旧物进行游戏活动。

1.物质准备:收集各式各类的盒子。

2.经验准备:幼儿有初步的分类能力。

(一)开始部分教师出示各式各样的盒子,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都是什么?这些盒子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自由操作并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小结:大家说的非常好!盒子与盒子相比各有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正立方体,有的是长方体,种类真不少。就连盒盖也是品种繁多,有的是抽拉式的,有的是全掀式的,有的.是半掀式。这么多盒子都堆放在一块,很乱。下面请小朋友学习营业员阿姨将各类盒子分分类好吗?要求按一个共同特征分类,看哪组小朋友想的办法多。

3.幼儿分组分类。

4.提问:你们一组按什么来分的?你还会怎么分?

(三)结束部分。

2.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讲述。(做装饰品、玩游戏等)。

3.玩运盒子的游戏。要求双脚夹紧盒子往前跳,双手同时也搬运盒子。

在美工区利用盒子做装饰品。

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汇总22篇)篇二十二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和学习风的特征。

2、激发幼儿以科学活动的兴趣。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探索的欲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各种可以填充气体的玩具、一盆水、吸管、等。

一、开始 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2、请玩过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

3、请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图中的玩具可以这样玩?

二、指导幼儿做实验

1、刚才我们一起看了书上的图,现在我要请小朋友回答老师的一些问题,但是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来做几个实验。

2、下面我要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第一个实验。

3、让幼儿自操作,教师指导。

三、活动小结

1、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并边演示边进行说明。

2、教师对幼儿的表述进行小结,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

请小朋友回家后在自己家里找一找,看一看用哪能些东西可以找到空气。

风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这节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关于风这一自然现象的一些简单常识。我最大限度的调动自然资源,选择生活中可利用的实物进行了此堂课,让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风,只有让幼儿亲自感受到风的存在,才可以体会到单凭口说理解不了的知识。

相关范文推荐

    疫情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专业17篇)

    事迹材料可以展现个人或团体的优秀品质,促进个人或团体的成长和发展。以下是一些感人肺腑的事迹材料,相信它们会让你对人性和力量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李黎明,男,1998

    机关单位平安建设工作总结(实用21篇)

    每个月的总结都是一次自我审视和成长的机会,让我们对自己工作的优势和弱点有更深刻的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

    指挥中心工作心得(通用13篇)

    工作心得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你写作工作

    清明节祭奠活动总结(优秀17篇)

    活动总结不仅是对过去活动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未来活动的一个指导。范文是学习写作的好帮手,以下是一些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

    医疗美容服务合同(通用13篇)

    在服务月期间,社区将邀请专家和志愿者开展各类培训和讲座,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素质。下面是一些服务月活动的感人故事和影响力,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签定日期:鉴于:

    大学乒乓球社工作总结范文(14篇)

    月工作总结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团队和组织负责的体现。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社团已经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丰富多

    办事处揭牌仪式致辞稿(通用14篇)

    在致辞中,时刻注意听众的反应和情绪,使演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致辞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尊敬的部长,各位领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大全(20篇)

    医院工作计划的总结部分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工作情况,避免夸大或掩饰实际工作进展。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医院工作计划的重点和目标,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和借

    类风湿性关节炎心得体会(精选22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于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和感受的一种总结和概括,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范文中的心得体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追求、对自我成长的思考,希望能给

    教官军训结束语发言稿(模板13篇)

    发言稿是在公开场合或活动中,以口头形式陈述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的一种书面材料。如果你正在为发言稿的写作而困扰,不妨阅读一下以下的发言稿范文,或许能够给你提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