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

时间:2023-11-03 作者:书香墨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

在生活中,规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条理地完成各项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规划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帮助。范文一:制定规划计划是为了实现个人和组织的长远发展目标,确保工作和生活的有序进行。范文二:一个好的规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范文三:通过制定规划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范文四:规划计划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事务,避免拖延和分散注意力,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范文五:一个好的规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范文六:通过制定规划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范文七:一个好的规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合资源和力量,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综合竞争力。范文八:规划计划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衡量自己的成果和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和生活方式,提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范文九: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计划需要明确目标和愿景、分析现状、制定行动计划以及进行评估和反思。范文十:一个好的规划计划可以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篇一

----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牧业成为我县重要。

经济增长点。我县“十五”期末计划存栏万头只,实际存栏万头(只),完成。其中牛计划存栏万头只,实际存栏万头只,完成96;绵羊计划存栏万头只,实际存栏万头只,完成102;山羊计划存栏万头只,实际存栏万头只,完成128;猪计划存栏3万头只,实际存栏万头只,完成13。

农区计划存栏16万头只,实际存栏万头只,完成90,牧区计划存栏万头只,实际完成万头只,完成99,肉类年总产量计划6100吨,实际完成7404吨,完成121,奶产量计划6562吨,实际完成8198吨,完成125,毛产量计划930吨,实际完成740吨,完成80。2004年末,牧民人均收入达2986元。“十五”期间,我县牧民定居率100,牧民全部实现定居半定居。----牲畜品种改良取得明显成效。加大了黄牛改良工作力度,坚持冷配和良种公牛牵引交配相结合。目前,全县牛存栏为万头,良种率53%。农区母牛改良配种率达90%以上。冷配黄牛平均受胎率80%以上。05年全县改良牛5950头,完成计划101;使用冻精8925粒,消耗液氮2100升;落实参配公牛370头,其中牧区新引进新疆褐牛种公牛15头,去势土杂种公牛1585头。狠抓细毛羊品种改良工作。建立健全细毛羊品种改良工作制度;从严把关,引进优势种畜;加强小畜配种,重视科学选配;狠抓鉴定淘汰,发挥良种优势;认真做好疫病防治,提高生产性能;大力宣传推进细毛羊核心群的现代化管理,实现细毛羊产业的“两高一优”(即:高产、高效、优质)的战略目标。依托新疆“萨帕乐”品牌将我县优质细毛羊集中起来到南京羊毛市场进行拍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绵羊通过引进肉毛兼用羊杂交,肉的单产有了一定的提高。----动物防疫体系、疫情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政府行为,形成了以畜牧兽医部门为主体,全社会支持参与的防疫机制。

2、通路100;住房、棚圈、草料地分别为100、100、100;文化室、商店、卫生所服务体系和学校分别为80、100、100、100和95。定居点实现草料地从1995年的万亩增加到2004年的万亩,户均32亩。县乡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和器械装备不断完善,交通、通讯、自动化办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二)情况分析从十五计划指标总体完成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牲畜品种改良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畜产品的品质、市场价格和农牧民的人均收入。

2、牲畜存栏量的递增受到天然草原载畜量的限制,目前已普遍出现超载放牧现象。要想使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必须在牲畜品质上多下功夫,增加出栏率和商品率。

3、草原畜牧基础设施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目前情况来看,牧区畜牧业仍旧以数量型发展为主,而且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信息闭塞,交通困难,超载放牧现象十分严重,草场纠纷连连不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工草料地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牧区人畜卫生饮水问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发展道路。

5、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和法制建设,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为主题,把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国这三个最重要的战略支撑和关键环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指导思想及思路以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xxx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县党委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温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进步,更上一个新台阶。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产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为机遇,立足资源,开拓市场,依靠科技,发挥优势,狠抓流通,实现增收。畜牧业发展实行“以种促养、农牧结合,提高效益”的方针,继续坚持草原畜牧业和农区城郊畜牧业并举的方针,紧紧围绕畜牧业增产、畜产品增值、农牧民增收,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三个突破”和畜牧兽医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重点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牧民定居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农区畜牧业,三个突破是:黄牛改良、畜产品产业化和推广科学饲养(饲草料加工利用)。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市场为向导,改革为动力,走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牧结合,加强基地建设,健全服务体系,着力形成“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畜牧业,努力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畜群周转,使简单数量畜牧业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从而提高畜牧业产值和农牧民人均收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重点抓好品种改良,优化结构,实现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科学饲养管理.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优化品质,提高效益,推进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要继续坚持草原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并举的方针,强化农牧结合,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同时,通过国家项目支持,大兴退牧还草工程,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加快温泉县的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发展方向畜牧业是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坚持农牧并举的方针,逐步把低产、低效益的畜牧业改造为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畜牧业,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畜产品数量质量。下大力气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认真处理好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真正做到依靠内涵挖潜力,依托生态求发展,使我县畜牧业经营方式由简单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

(三)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县牧民基本实现小康,牧民定居建设全面完成,并得到巩固完善和整体配套。实行以草定畜、依法治草、加强草原防火、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改良天然草场200万亩、建设人工草场2万亩;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牧民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引进和推广畜牧兽医草原新技术、新成果,羊以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肉羊并举为主,细羊毛以“萨帕乐”品牌为依托;牛以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改良当地土种牛为主。“十一五”期间,把呼和托哈种畜场和昆得仑牧场建成种公羊、细毛羊培育基地,把塔秀乡建成优质牛基地,把博格达尔镇孟克牧场和塔秀乡建成牦牛生产基地,把哈日布呼镇、安格里格乡、查干屯格乡建成肉羊和牛肉基地。在全县范围内,加强和巩固牧区定居点“三通、四有、五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着重解决好牧民抗震安居生活条件。加强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扩大畜禽养殖规模,不断建立和大力发展养殖村、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专业户)。同时通过“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不断引进技术先进的牧业机械,增加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投入。“十一五”末,我县至少要稳定15万只优质细毛羊,牛的良种率达到85以上,母畜比例达到68%以上,出栏率达69以上,肉产量达8500吨,羊毛产量达1000吨,山羊绒产量达9000公斤,奶产量11000吨。畜牧业产值将达到农业总产值的49。大力发展农区养殖业,把农区牧业摆在与草原牧业同等的位置来抓。同时要优化品质,以发展大畜为主,塔秀乡要走在全县的前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并稳步推进和发展特色养殖业,以此作为农区养殖业的重点来抓。到2020年,畜牧业总产值比2010年翻一番,占大农业产值的53%,农牧民收入中52%来自畜牧业。

(一)牧民定居及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项目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的要求完善牧民定居及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使牧民定居工程发挥综合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冷季牲畜的补饲和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牧民定居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牧民生活质量。配套完善现已开发的万亩牧民草料基地,同时新开发2万亩草料基地,使全县划分给牧民的草料基地全部得到开发利用,保障牧区越冬牲畜畜均亩草料地。总投资8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二)牧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加大牧区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机井5座,防渗渠300公里,实现牧区人畜饮水安全。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三)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继续实施温泉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建设总面积200万亩,人工草料地3万亩,改良草地40万亩。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00万元,地方配套5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篇二

一、总体目标:

根据本年度工作情况与存在的不足,结合目前公司发展状况和今后发展趋势,总经办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20xx年度的相关工作:

1、行政管理:

(1)制度保障方面:总经办在20xx年度将进一步对公司原有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和健全,以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管理体系中运行。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需求。

(2)文化建设:总经办将在20xx年度进行整理公司自成立以来所有大事记,弘扬企业文化精神和企业优良传统。

(3)行政部内外沟通机制建立与完善:行政部将在20xx年度建设和完善本部门内部的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本部门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内部关系。

2、人力资源方面:

(1)人员招聘:行政部将根据各部门20xx年度岗位需求情况制定公司20xx年度招聘计划,保证公司日常人员招聘与人员配置。

(2)员工培训:行政部将大力加强公司全体员工的岗位知识、岗位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公司内部人才开发力度。适应公司未来发展需求。

(3)薪酬与福利方面:公司行政部将在20xx年度继续严格执行公司现行的岗位薪酬体系制度,同时根据国家政策和公司发展需求,合理的予以调整,保证公司员工正常的工资结算。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充盈。

(4)绩效管理方面:行政部在20xx年度将在本部门内制定各岗位的绩效考核标准,并严格按照此标准对行政部各岗位员工进行考核。

(5)员工关系方面:即劳动关系方面。公司行政部在20xx年度将严格执行公司劳动关系制度。最大力量避免劳资纠纷的产生,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

3、设施设备管理方面:

20xx年度行政部将严格执行公司《物业管理制度》,每月、每季度定时检查公司各处公共设备运行情况、水暖、电、气管道的使用情况、公共设施使用情况。将其整理备案、安排人员组织维护和保养。对公司各处出现的临时的跑、冒、滴、漏等损坏情况将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工会管理方面:

6、行政部日常工作方面:

20xx年度行政部将继续严格执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完善和改进行政部在20xx年度所存在的不足,保证公司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编制原则:

1、实行公司行政部职责;

2、立足公司的经营现状与发展方向,突出提升管理的重点;

3、集中管理,统筹安排,责任明确;

4、充分利用资源,注重实效。

三、注意事项:

1、行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急于求成。因此行政部在设计制订年度目标时,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2、行政工作对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公司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需要公司上下通力合作的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因此,需要公司领导予以重视和支持。所以行政部在制定年度计划后,在完成过程中恳请公司领导与各部门予以协助。

3、此工作计划仅为公司行政部20xx年度全年工作的基本文件,而非具体工作方案。鉴于企业行政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针对每项工作行政部都将制订与目标相配套的详细工作方案。但必须等此工作目标经公司领导研究通过后方付诸实施,如遇公司对本部门目标的调整,行政部将按调整后的目标完成年度工作。同样,每个目标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计划、制度、报表等,也将根据公司调整后的目标进行具体落实。

第二部分具体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行政管理方面:

(一)制度保障:

1、目标概述:

公司迄今为止的制度体制严格来说是不完备的。而公司的制度体制的建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鉴于此,行政部在20xx年首先应完成公司制度体制的完善。基于稳定、严格、合理、健全的原则,通过对公司未来管理体制发展态势的预测和分析,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公司制度体制,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管理体制中运行良好、管理规范、不断发展。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篇三

2020至2024年这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乡优化经济结构和民生改善的关键时期,乡立足本乡实际,紧紧围绕“兴农富农、招商引资、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的总体目标,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建设,健全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

一、总体构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立足我乡优势特色产业分布,以发展现代化农业、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乡村振兴为导向,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农村人口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产业升级,通过带动城乡要素和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城市现代要素能够更多的配置到农业和农村,从而构建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教育服务发展,强化人才资源保障,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重点项目谋划和建设思路(一)立足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是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以点带面”模式的阳光温室大棚项目,打造、阳光温室大棚冬枣、葡萄示范点。重点扶持易农场、种植合作社。建立温室大棚18000平方米,春秋大棚70000平方米,种植甜瓜、葡萄等精品瓜果蔬菜。二是重点扶持养殖业,截至目前我乡共有养殖场101家,其中蛋鸡7家,肉牛、羊养殖65家,生猪39家。下一步我乡将利用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壮大设施化、规模化养殖,投资1500万元,将占地200亩的肉羊养殖户搬迁至村外养殖区,同时完成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市繁荣铸造有限公司,总投资亿,占地58亩,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四是投资2000万元利用南、北砖厂的建设用地存量,依托日月潭有限公司和北京凯利华公司,依据三调数据新上农业深加工项目,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是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创建工作,打造乡级文明实践所和两个村级文明实践站,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真正的将文明实践落到实处,树立“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村风。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篇四

关于“十四五”时期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纵深实施的意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也是《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从建章立制、搭建框架,转入纵深实施、不断丰富政策成果的关键五年。为更好推动实施《规划》,引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十四五冶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青春贡献,制定以下意见。

1.指导思想。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xxxxx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党和国家“十四五冶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深刻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内涵,充分认识“十四五冶规划和青年发展规划实施时间契合、政策导向一致,推动《规划》纵深实施,有效回应青年发展诉求,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2.工作原则。

———坚持党管青年的政治方向。从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坚持各级党委对青年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青年发展逐步纳入政府事务。把思想政治引领融入服务青年之中,让广大青年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念和决心。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认真研究青年在思想观念、职业分化、城乡流动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辩证思维看待青年发展的新挑战新机遇。针对青年发展现实需求,通过实施《规划》,努力取得标志性政策成果,提高青年生活品质,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

———坚持协同推进、分类实施。参照国家层面《规划》实施机制,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立足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强化分类指导、差别设计,针对不同地域、不同青年群体,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和实现载体。

3.主要目标。到2022年,县级以上普遍建立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规划》实施县级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和政策成果。到2025年,《规划》实施机制及重点项目、监测指标等各方面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共青团提供青年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4.推动青年发展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青年发展全面融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编制、实施、评估等工作机制。抓住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机遇期,加强协调推动,通过专项规划或设立专章(专节)和专栏、重点项目纳入重大工程目录等形式,推动青年发展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其他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十四五”时期,围绕青年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积极推动各级党政出台一系列标志性扶持政策、实施一系列普惠性实事项目,增强青年政策的系统性、集成性、协同性。

5.建立健全各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建立和完善各级党委领导下的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团组织具体承担协调、督促职责。着力强化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有效运转,主动争取党委和政府支持,加强与成员单位沟通协调,通过联席会议机制进行跨部门政策协调和资源调动。各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每年应至少召开全体会议一次,可根据需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联络员会议等,完善信息通报、联合调研、政策会商、督办考核等工作机制。

6.完善各级青年发展指标监测体系。重视数据积累和科学分析,在统计部门指导下,完善青年发展指标监测体系,规范统计口径、充实调查数据,为提出政策建议提供精准依据。抓住第七次人口普查契机,探索建立14至35周岁青年人口数据库。指导各地开展本地区青年发展指标监测,或委托科研机构开展第三方政策评估。鼓励各地组建规划专家委员会或青年发展智库,发布青年群体和青年政策课题研究,举办各类青年发展研讨交流论坛,定期向党委和政府报送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

7.拓宽促进青年发展的协商代言渠道。发挥各级人大、政协中专兼职团干部、青联委员的作用,协助加强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建设,提高促进青年发展的资政建言水平。以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为契机,推动解决青年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举办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推广“青年汇智团“等创新做法,引导青年广泛参与政策倡导。加强青年发展领域法律研究,在志愿服务、促进就业、规范民事家庭关系、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立法或修法建议。鼓励各省(区、市)和有条件的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推动同级人大在地方法规立法计划中列入青年发展相关内容。

8.发挥县级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十四五”期间,围绕“有规划(方案)、有机制、有政策、有项目、有保障、有落实“的要求,力争每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有5至10个县级地区参与全国试点,鼓励各地同步开展省级试点,带动其他地区更好实施《规划》。试点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当地青年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健全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率先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指标。注重整合社会力量,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青年发展项目,推动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和购买服务清单。争取试点地区青年发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及时总结县级试点开展情况,加强工作交流,积极推广有益经验,改进有关问题,争取发挥好试点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冶城市建设。总结部分地方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做法,以实施《规划》为依托,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通过为青年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包容的发展文化、便利的生活设施,让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通过引领青年投身创新创造、产业振兴,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让青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冶理念向小城镇延伸拓展。探索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和管理机制,提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的中国方案。

10.做好《规划》实施中期和终期评估。2021年、2025年,全国层面由《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共青xxx)牵头,对《规划》实施情况分别组织中期、终期评估。按照“全面、客观、科学、量化”原则,重点对《规划》总体目标、10个领域发展目标、44项发展措施和10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对建立国家和地方青年发展规划体系、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等贯彻落实情况,对制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开展青年发展指标数据分析等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对各部门各地方取得的标志性政策成果等进行全面评估,查找短板弱项,分析存在的困难特别是体制机制障碍。各省级团委要积极配合完成国家《规划》落实情况的自评估,并根据规定按期完成省级规划评估工作。

11.倡导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借助《规划》纵深实施契机,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及职能部门提高对青年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注重储备青年人力资源、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帮助青年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团属新媒体矩阵优势,广泛宣传各地出台的青年发展政策、民生实事项目,权威公布青年发展指标数据和青年发展报告,扩大青年的政策获得感,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青年发展的良好氛围。

12.提高共青团政策倡导能力。面向各级团干部开展专题培训,充分认识《规划》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共青团开展政策倡导和社会倡导的渠道载体。加强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宏观把握,认真学习党政职能部门制定公共政策、进行绩效管理的专业视野、专业方法,熟悉了解各领域、各部门青年发展政策,站在青年视角提出科学建议。保持对社会结构变迁和青年群体变化的高度敏感,密切跟踪研究青年发展问题,切实提高政策建议的专业性、科学性。

13.健全团内规划实施机制。xxx和省级团委重点协调推动全国和地区性青年政策,建立国家和地方青年发展指标监测体系。地市级和县区级团委重点围绕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有效运转,结合当地实际推动实施青年民生实事项目。建立团内各部门对口联系、协调、督促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机制,注重信息共享、专题会商、综合督导,共同研究青年问题、协调青年政策、落实青年项目。

14.健全督导评估工作机制。各地做好《规划》实施,要依托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分部门、分项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方案,尽量可操作、可评价。xxx定期开展各地实施状况调查评估,及时公布和反馈相关情况。省级团委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分领域评估、年度评估、长时段评估,加强省内工作指导,督促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关于“十四五“时期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纵深实施的意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也是《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从建章立制、搭建框架,转入纵深实施、不断丰富政策成果的关键五年。为更好推动实施《规划》,引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青春贡献,制定以下意见。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篇五

20xx年在城管大队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我队中心工作,以“城管为公、执法为民”为平台,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为居民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岁首年终,我静心回顾这一年的工作生活,收获颇丰。我时刻谨记“人人都是文明城市创建参与者,个个都是文明城市创建主力军”,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求实创新,圆满完成城管综合执法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第二,踏实肯干,努力完成好各项工作。我坚持做到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工作纪律,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20xx年,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逐步成长、成熟,但我清楚。

地认识到自身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等。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克服年轻气躁,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3、继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城管队员。

4、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为民服务的标准和质量,树立城管新形象。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较好完成各项业务工作,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城管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篇六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xxx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同志为核心的xxx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xxx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2.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3.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xxx思想、x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7.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

8.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9.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诚信。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10.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健全科技伦理体系。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篇七

海林集团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内衣企业之一了,其诞生于二十世纪80年代,当时市场上只有三枪和海林两家,曾经风光一时;到了90年代初,海林开始进行品牌运营,主要面向中低档市场,每年的销量可以达到120多万套,如今,在保暖、彩棉、美体内衣的冲击下,分走了海林的许多忠诚客户;原来的许多老客户年龄已经偏老了,已经不再购买;海林集团的常规内衣市场日益萎缩。

海林集团大转型。

时过境迁,在海林集团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现任董事局主席费建明先生临危受命,自起对海林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当年,对经销商进行了整合,全部清账,取消代理制,执行订货制;第二年,将原来的销售人员,转化为代理商;第三年,对产品和品牌形象进行了全面提升,请了大腕级明星李亚鹏和何晶来作为形象代言人,其新的诉求是“舒适主义,新知生活”,强化产品的亲肤性。不可避免,在这个大调整的过程中,海林内衣的总销售额开始下降,但是,产品和品牌形象基本得到了客户的认可,盈利能力稳步攀升,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如今,海林集团已经在上海新世界等高端商场设立了七家旗舰形象店,通过建立高端的品牌形象系统,巩固了原有的代理商,许多新代理商也逐渐被吸引进来。在集团驻地南通,设立了9家品牌加盟专卖店,开设的位置都不在黄金地段,一般都设立在较偏的地段,营业面积最小的在30平方左右,最大的有80平方,主要利润源自团购业务。现正大力开拓江浙一带市场的直营和加盟专卖店,但是主要精力仍然放在地区、县、乡等二三线市场上。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篇八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竞争方式日益复杂多变,如何制定出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是每个企业家都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集团战略,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自己对于集团战略的理解和体会。

集团战略是集团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产品、市场、技术、资本等多种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集团公司整体业绩的谋划和计划。它不仅需要从企业层面考虑,还要从集团层面进行规划和实施。集团战略的特点是优势互补、共享资源、资本链接、风险分散等。

集团战略可以促进集团公司的核心业务迅速发展,产生新的增长点,弥补业务板块的短板,降低整体风险,提高集团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通过共享资源和优势互补,集团公司的管理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整体利润。

我们公司采用了集团战略之后,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提升。首先,通过资本链接和共享资源,实现了集团内部多业务板块的优势互补,例如品牌层面、采购成本、供应链等,这些都提高了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价值。其次,我们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了收购和并购,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发展,实现上下游资源共享,降低了运营成本,避免了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实现了风险分散。最后,我们还将人才战略的实施列入集团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互相借鉴经验、优化管理方式、人员轮流任职等方式,提高了员工满意度和团队凝聚力,急剧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绩效。

第五段:结语。

总的来说,集团战略需要从战略规划、文化认同、战略实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优化,要始终把集团未来的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做到权衡长短期利益、综合考虑多方面利益,还要深度挖掘各个板块的潜力,发挥集团优势,实现最优利益。我们相信,在集团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公司的未来会更为光明。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篇九

企业生产经营战略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思想的综合体现,是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全面性谋划.我国加入wto与世界接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更加迫切需要企业必须客观地综合分析企业外部环境,扬长避短,发挥本企业内部资源条件的优势,确定正确的经营发展战略,制定适应环境变化的措施和对策.只有企业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内部条件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三者有机相结合和统一,才能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和持续发展.

作者:吴冬梅作者单位:本钢供水厂刊名:辽宁经济英文刊名:liaoningeconomy年,卷(期):2005“”(1)分类号:关键词:

文档为doc格式。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篇十

“十四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集团组织召开“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专题研讨会议,广泛征集和听取集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意见和建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军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梅方等集团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公司主要负责人以及集团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发言,会议由集团总经理助理唐莉主持。会上,集团投资规划部从集团“十三五”战略规划实施情况、战略要素分析、总体战略、战略举措以及战略保障等五个方面汇报了集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

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梅方等集团领导以及与会的二级公司主要负责人、集团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战略定位、战略方向、战略举措、战略保障,从战略规划目标、主要经济指标、资本运作、食品安全、企业文化、员工与股东利益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最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军同志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前一阶段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并就进一步拟定好、编制好集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作了工作部署。李董强调,集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是信念、理念、目标、思路、方向的集中体现,集团各部门、二级公司要进一步加强前瞻性、全面性、系统性研究谋划,进行再修改、再提炼、再完善,使战略规划更具引领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下一步,集团投资规划部将认真贯彻落实李董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收集和采纳与会代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结合集团经营发展实际进行再修订、再完善,确保编制出更科学、更高质量的“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同时,集团还将择机召开有外部专家、学者、专业机构参加的专家评审会,通过外部智库、咨询机构等方式引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强化“内智外脑”结合,充分吸收外部机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集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合理,可执行、见成效,高质量完成好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2.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3.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7.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

8.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9.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诚信。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10.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健全科技伦理体系。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1.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1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1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14.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推进能源革命,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加快油气储备设施建设,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15.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16.畅通国内大循环。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17.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提升出口质量,增加优质产品进口,实施贸易投资融合工程,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18.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降低企业流通成本,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19.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推进重大科研设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送电输气、沿边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20.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1.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重视预期管理,提高调控的科学性。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加强宏观经济治理数据库等建设,提升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治理能力。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

22.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对预算编制的宏观指导。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23.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放宽准入限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

24.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5.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适应确保国计民生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智慧农业。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棉、油、糖、肉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26.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27.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28.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

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29.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支持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支持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30.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力支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1.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32.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3.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推进国家版本馆、国家文献储备库、智慧广电等工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34.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5.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36.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治理城乡生活环境,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完成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

37.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外来物种管控。强化河湖长制,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林长制。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加强黑土地保护,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

38.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高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9.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坚定维护中国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赋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权,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发挥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

40.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安全保障,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深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

41.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坚持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推动二十国集团等发挥国际经济合作功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多双边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机制,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2.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43.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44.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45.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46.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发展高端医疗设备。支持社会办医,推广远程医疗。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健康产业。

47.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4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49.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重要领域国家安全立法、制度、政策。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50.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确保生态安全,加强核安全监管,维护新型领域安全。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

51.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52.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53.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与时俱进创新战争和战略指导,健全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发展先进作战理论。加快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加快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转型建设,壮大战略力量和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加强军事力量联合训练、联合保障、联合运用。加快军事人员现代化,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军事人才方阵。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

54.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同国家现代化发展相协调,搞好战略层面筹划,深化资源要素共享,强化政策制度协调,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集中力量实施国防领域重大工程。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加快标准化通用化进程。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健全强边固防机制,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55.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推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深入总结和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56.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凝聚侨心、服务大局。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57.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支持特别行政区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实现经济多元可持续发展。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政策措施。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支持香港、澳门同各国各地区开展交流合作。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

58.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强两岸基层和青少年交流。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59.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进各领域各层级对外交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加强国际法运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积极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60.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按照本次全会精神,制定国家和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实现“十四。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篇十一

第一,做企业,我们的共同愿望就是把企业发展好,使企业强大。只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稳步提高,对社会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行战略梳理就是为了使公司上下达成共识,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和愿望。

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行业的垄断都已经被打破,如果固步自封,必将走向灭亡。我们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如果不是进行了经营结构和经营机制的重大调整,公司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而到战略梳理前,公司同98年相比已大不一样了,我们已经走出了低谷,经营已经具备了规模,进入了一个恢复发展的阶段。但与此同时市场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现代营销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引入,汽车市场的营销方式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继续发展,就必须要顺应形势,进行及时的改革、调整和自我完善。否则我们将难以超越现有的阶段,失去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要通过此次战略梳理,解决制约公司发展的根本问题,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有效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为公司今后的快速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前几年公司的快速发展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较好的市场大环境。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面对新的竞争,我们已清楚的看到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滞后。面对新形势,外国企业的进入,汽车营销垄断的逐步形成,再像以前简单的一买一卖、不考虑其他问题已经行不通了。我们搞市场细分,也是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这次战略梳理中我们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对于发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已经在各种场合向大家进行了通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汽贸缺乏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企业战略。我们在梳理后确定公司为战略决策中心、资本运营中心、经营管理中心、企业文化中心。是经过分析内部情况特点,参考很多外部的经验提出的。以前我们也提出过企业战略,但基本是简单规划,没有考察内部情况、外部市场,没有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力认真分析。第二是公司的整体优势发挥的不充分。三是开拓意识不强,市场反映滞后。第四是公司的管理水平与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五是没有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

我们目前采取措施,已经有了一些改变。根据战略梳理,我们制定了战略规划,是分层次分步骤的实施。这个战略是结合我们集团的特点制定的,未来抵御市场风险和占领市场份额等对外竞争,我们集团的规模优势是其他经营商所不具备的。我们在沈阳有营销网络,我们在外埠各市也有自己的营销网络,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但目前我们的网络作用发挥的并不完善,我们要在公司内部、外部进行合作,最大限度的发挥规模效应。人力资源方面,我们西库搞维修十几年了,他们的维修人力资源,我们要往其他公司进行调配。我们的人力资源的培训培养都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管理,包括我们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要在辽宁、在全国做到领先,不发挥整体优势是做不到的。从这点来说,也就是说明了为什么把辽宁汽贸定位为“四个中心”。我们前一阶段明确了公司的定位,制定了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系统的企业文化理念篇,行为篇也即将要定稿。我们已经在全省的工作会议和本部的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宣讲,下一步我们就要进行全面的灌输。可以说这三项整改是关系公司长远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对其他问题的.整改起到了方向性的作用,特别是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明确了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使其他问题的整改有了遵循。

我们还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公司班子由主管总裁制调整为分管总裁制,综合部门由三个变成了五个,职能有了很大的调整。对职能部门所进行的调整更多的是改变过去的机关作风,扩大了职权。权力扩大了,对职能部门人员的要求也就相当的高,既要做好工作,还要发挥好管理作用。第二、建立起了目标管理体系。主要是建立了工作计划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这两项制度我们以前是空白,也反映出了我们过去在管理上的差距。工作计划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从年初开始已在综合管理部门全面实行了,作为公司今后的一项日常管理工作,今年我们将在全公司推行。第三、改革了原有的经营承包协议,打破了以往的粗放、简单只追求利润指标的考核,实行了对总经理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增加责任,以确保各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的展开。第四、开始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彻底改变了过去人事劳资只管人员进出、工资发放等简单的日常管理工作,而是形成了一整套的涵盖员工招聘、考勤、培训、异动、绩效、薪酬、职业生涯规划等规范化、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具体来说,目前我们在和兴大众4s店进行了推广,人力资源部和安信公司一起进行了s店的编写岗位说明、薪酬激励、kpi考核的推广。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今后在所有公司都要开展。从五个部门的竞聘中我们也看到了与以往有所不同。在战略梳理过程中,员工们有一些反映,比如领导干部选拔,员工不知道是怎么选的,被选上的人也不知道,只知道是领导让我干的,说的确实有道理。我们现在是先确定岗位,岗位确定之后,根据岗位要求选拔领导,人力资源部长、财务部长、经营管理部长都是这么产生的。现在办公室主任还没有确定,在这里我说一句,在座的有兴趣够条件的员工,也可以积极报名参与。

针对公司整体优势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公司班子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公司的小品牌进行了整合。我们对所经营的松花江、五菱、解放轻卡等车型实行统一管理和经营,并以本部为中心向各市公司辐射,形成一个覆盖全省的营销网。这样做既可以增加销售量又可以扶持小公司的发展,发挥各个公司的优势。目前这项工作在各公司和生产厂家的支持下,已经开始运作了。随着这一经营模式的成熟,我们还将逐步向其他品牌扩展。同时我们还要把握机遇争取一些市场上买的好的品牌。获得这些品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向品牌代理争取、合资经营、低价收购其他经销商店面等。

按照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我们对经营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维修业务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这项工作从去年末就开始着手实施了。到目前我们公司已经拥有了各类汽车维修站28个,今年上半年阜新、辽阳两个公司的维修站还将开业。我们的目标是在全省不仅要建成汽车营销网络,还要建成一个汽车维修网络。二手车交易市场我们已经拿到了营业执照,正在选地,装饰、美容工作也在筹备之中。

我们针对辽宁汽贸的品牌形象弱化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公司ci形象光盘已经制作出来,介绍公司整体面貌的画册也已制作完成,近期即将下发到各公司。我们还会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扩大辽宁汽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对于下一步,公司全体员工统一思想、全面落实发展战略的工作,我们做了如下安排。

第一阶段:是调查摸底阶段,这是为第二阶段宣传落实做准备的。第一层面是对全体员工的。主要是了解全体员工对公司战略规划、企业文化理念篇的了解程度。第二个层面主要是对各公司中层以上干部的。不仅要了解战略规划、企业文化,还要了解对工作计划、预算管理、汽车后市场开发、品牌整合等内容的掌握程度。第三个层面是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各公司总经理及相关人员关于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情况。第一阶段工作预计到4月末完成。

第二阶段:是宣灌落实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是最多最复杂的。宣灌小组要到每个公司进行宣传落实工作。不仅要进行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企业文化及整改的规章制度宣传落实。还要同每个公司就部门定位、职责管理权限、岗位说明书编写、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员工培训制度及流程、员工职业发展计划、绩效管理制度、流程、考核、薪酬及福利制度等诸项进行建立和完善。第二阶段工作预计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对宣传落实结果的考核。检查全体员工对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文化是否真正知道了,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完善了。这一阶段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以上是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宣传贯彻落实小组的工作计划。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并不是计划执行完了,宣灌工作就结束了。公司发展规划、公司理念是需要长期灌输的,要通过不断的宣讲,而被全体员工所认可、所接受,最终形成自觉的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万众一心,向着共同的目标去奋斗的局面。今天这个会上赵总又进行了一遍宣讲,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今后在各种会议上只要有条件,不仅是班子几位老总、各公司总经理、中层干部也要宣讲。

为了保证战略梳理结果的顺利落实,在这里我还要重点讲一下统一思想的问题。自我们开展战略梳理工作以来,公司班子的思想始终是一致的。但是在我们一些中层干部、业务骨干的思想里并不是统一的。有些人是赞同的,但也有些人却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如有的人认为经营工作这么困难和紧张,应该把精力放在经营上,搞梳理又是培训又是开会,耽误工作,没什么用;还有的存在等待、观望的态度;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是搞形式,持续不了多久。存在这种思想的人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长期形成的传统思维习惯和管理方式在头脑里根深蒂固,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二是惰性强,不愿意或缺乏学习,虽然口头上讲要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但真正对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作用又知之甚少,运用新管理方式又要学习又要培训,既嫌费事又嫌麻烦。三是没有摆正经营工作和战略梳理的关系,对此次搞战略梳理是关系公司长久发展大计的认识不足。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所以导致在行动上对进行梳理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不催不动,催急了就动一动。今天我代表公司的领导层在这里表个态,公司的战略梳理和今后的推广工作,是关系到公司长远发展的大事,公司领导层决心已下,没有动摇和改变的可能性。

在今天这次大会之后,宣灌小组将要下到各公司全面展开工作了,为了使战略梳理的成果真正落到实处,下面我提出几点要求:

1、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实施战略梳理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把落实公司发展战略提高到事关公司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以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的态度,积极投入到宣灌工作中来,确保宣灌工作按计划按进度实施,保证战略规划的全面落实。

2、各公司总经理是本单位落实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的第一责任人。总经理和各级干部要带头学习宣传公司规划、公司理念及各项管理制度。要充分认识此次通过战略梳理是对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模式的摒弃,是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吸纳,是企业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调整。因此要积极主动学习,尽快掌握新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各公司总经理要积极配合宣灌小组的工作,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方面各公司还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因此要从各个方面为宣灌工作的实施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3、我们每个员工都应该是公司规划和公司理念的宣传员和执行者。因此都要以高昂热情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要熟记公司规划和公司理念,并要将其变成规范个人行为的自觉行动。

4、全体干部职工都要认真摆正经营达工作和宣灌工作的关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目标一致的。不可以用经营工作去搪塞宣灌工作,同时也不能以宣灌工作去压经营工作。要认真搞好时间安排,最终达到经过宣灌工作,鼓舞员工斗志和工作热情,促进经营工作的发展。而通过经营工作的发展去加速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

5、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宣灌工作,不仅仅只限于宣灌小组的工作,全员都要参加。各公司、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如公司内刊、板报宣传、企业局域网、各种文体活动等进行广泛的宣传,在全公司形成一个浓郁的宣传氛围。

通过历时半年的战略梳理工作,我们明确了自己的使命,确立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更加坚定了保持公司持续发展的信心。只要我们牢记诚信、敬业、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扎扎实实工作,全面落实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将公司理念化为自觉行动,形成万众一心的合力,那么,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不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通用12篇)篇十二

一、于8月份在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召开了20中国水协信息宣传工作会议,与会代表约120多人,李会长、本站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进行了总结表彰及大会交流发言。圆满完成预期内容。

二、于10月底在北京自来水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共同主办了“城镇供水水源预警系统与应急处理技术专题研讨会”。参会各地水司代表约110人。水协本站长到会听取了专家研讨发言。会议邀请上海、哈尔滨、珠海等水司及清华大学、生态中心的专家等共14位,进行了大会发言,并编印了会议专题论文集。

三、做好会刊、会报工作和地方水协、水司的内部刊物、报纸的交流,提高工作相结合,搭建起行业内部宣传媒体交流的平台。在通联会上进行了山东供水、安徽供水及北京供水报、中山供水报、宿松供水报等9家内部刊物交流,印发了文字交流资料。

四、在中国水协和李会长的领导、关怀下,编辑出版委组织、协调刊、报完成了年度宣传报道工作。刊、报工作重点如下:

2、追踪重大突发事件,在中国水协的领导下,及时的进行报导;

5、继续深挖刊、报潜力,增加栏目和版面,提高刊物可读性;

6、充分发挥各地方水协和通联站作用,力求逐步完善发行通联网,努力做好发行工作;

7、沟通设备生产厂家与供水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第二部分20的主要工作。

一、编辑出版委认真组织一刊一报并协调好水网,共同落实协会的年度工作要点。

二、在认真总结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编辑出版委工作和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精神的基础上,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会刊、会报的自身建设,推动行业刊、报宣传出版物的交流、管理,提高刊、报质量促进行业的信息宣传工作,在深化行业改革发展中做好舆论导向和服务。

a.拟筹办一次刊、报编辑出版工作的专题研讨会。

b.在网站、会刊、会报中增加“行业信息宣传工作论谈与交流”不定期栏目。

c.以报刊为平台举办一次水司、地方水协主办的内部宣传刊物交流推荐活动。

2、结合“实践和学习科学发展观”及协会工作要点,安排刊、报制定出自己的年度工作思路,重点报导内容具体工作安排。

三、在协会刊、报、网进行了行业改革30年成果调研,专家访谈,并分别设定专栏征集报导行业深入改革论坛与成果实践在此基础上,根据会长要求,年内完成行业改革30年成果汇编的工作。

四、力争三年实现覆盖全国行业会员及水务系统的刊、报通连发行网。

加强通联工作人员和力度,制定一套管理、奖励办法。

对发行网做好现状调研分析。

按协会――地方水协――水务企业三个层次完善通联网召开20行业信息宣传工作。

五、召开年度行业信息宣传暨刊、报通联发行工作会。

会议拟在9月份左右召开,由供水节水报社主办,城镇供水杂志社协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刊、报通联发行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传达布置工作要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绩效评价报告范文(21篇)

    报告范文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包括对历史事件的研究、对市场趋势的分析、对调查结果的总结等等。现在,我们来一起看看以下精选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三菱培训总结(通用13篇)

    通过培训工作总结,可以总结出培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加以应用和分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培训工作总结的实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总结的思路和启示。

    简历人力资源工作内容(模板19篇)

    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团队的凝聚力。以下是一些成功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结分享,对于组织人力资源的管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籍贯:广东。年龄:20。民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制度(通用17篇)

    机关单位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机关单位总结实例,分享给大家共同探讨学习。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

    干部教育培训总结报告大全(19篇)

    教学工作总结有助于形成更为系统和规范的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一些教学工作总结的典型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时有所启发和帮助。根据总行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

    健康宣教协议书(专业18篇)

    一个明确而规范的合同协议可以避免纠纷和争端的发生,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在下面的范文中,您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情景下的合同协议写作示例。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提请监督申请书(通用14篇)

    在撰写申请书时,应注意杜绝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语言不通顺的问题。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成功的申请书案例,了解如何将个人经历和申请要求结合起来。

    幼教老师禁毒心得体会(专业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进行反思的机会,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潜力,并为个人成长提供动力。下面是一些值得阅读和思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

    门诊部上半年工作总结(专业16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状态的客观反思,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幼儿园电访心得体会及收获(优秀1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心得体会范文可以给我们启发,让我们在写作中有更多的思路和创意。作为一名幼师,我深深认识到孩子们对于刺绣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