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

时间:2023-11-02 作者:纸韵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一

太阳慢慢地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快乐的一天又重新开始了!今天我们要去博物馆参观,看看我们国家灿烂而又辉煌的历史文化和文物!上海博物馆是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它的规模非常大。它总体分成十多个馆,有古代家具馆,有暂得楼陶瓷珍藏,还有民族风俗馆等等。

首先我们去的是青铜器馆。其中有一个镇馆之宝,叫大克鼎。它的模样有一庄严的感觉。两边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由于时间的流逝,再加上长时间被埋在土里的缘故,给它增添了一丝铜绿,加上了一抹古老悠久的味道,更是给人增添一种神秘的感觉!这个馆里还有许多青铜器,让我们眼花缭乱。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陶瓷馆。那里有许许多多明清时代用陶瓷制作的器皿。有用来看医生瓷枕,有用来喝茶的茶具,还有用来摆设的装饰品。不仅用途五花八门,它们的图案也各不相同。有青花瓷的,有就一种颜色的,还有彩色的等等。

然后我们去了古代印章馆。这里陈列了许多古人精雕细琢而来的印章。有用金子做的,有用象牙做的,有用水晶做的,还有用和田玉做的。

最后我们去了古代玉器馆。古人把玉器看得最重。以配玉的颜色、硬度、品种来看这个人的地位。他们认为玉是人与神沟通的神器,甚至认为食玉能益寿成仙,所以玉器件件都雕刻的精美华丽。其中有一件玉如意特别漂亮。这件玉如意通体雪白,白得就像日曲卡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两头的花纹雕刻得非常精美,让人不禁停下脚步来细细观看这件简直让人赞不绝口的工艺品。

太阳就要落山了,把最后一抹阳光洒下来,穿过窗户。我们也结束了一次愉快的博物馆之旅。下一次我还要去博物馆,去看看那些没有去过的馆,去了解我们国家历史文化,去看看我们国家历史保护文物。这真是一次愉快而又有趣的博物馆之旅呀!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二

一进航海博物馆大门,就看见一艘高大的轮船,它像我们五层楼高。船上有一个很高很高的暸望台,我们油然升起了一个问题:这么高,怎么上去呀?导游姐姐像有魔法一样,知道了我们心里在想什么。她告诉我们:“水手是用这根绳子爬上去的。”

我们接着又看见船头上有两只眼睛,导游姐姐跟我们说:“古时候,船一直翻,有一个老爷爷认为是小鱼在偷袭我们的船。只要我们画上两只眼睛,小鱼就以为我们是一条巨大的鱼,就不敢偷袭我们了。”

这艘船有两层,最底下的一层是小官住的,而最上面的一层是大官住的。只要看船眼睛的高低,就能知道这艘船上面的官员是大的还是小的。我还看见了船里面的发动机,它像一个大烟囱。甲板上有两个小洞,是可以拉起来的。但导游姐姐不让我们下去,大概她怕我们把船弄坏吧。

导游姐姐给我们看了古时候的船,又给我们看了古时候的.大炮。船有好多种类型,如:海盗船、军舰、独木舟、明朝的轮船……她还告诉我们怎么样像水手一样拉绳子,一拉就可以把扎得严严实实的绳子拉开来,像变魔法一样。

导游姐姐还带我们去看了一艘迷你小船。我们戴上了3d眼镜以后,所有画中的东西像真的一样。看完了这个以后,我们又去看了真实的3d电影,它主要说的是船是怎样制造的。

看完了3d电影以后我们又去看了4d电影。那里说了一个海盗和海盗之间的故事,真的很有趣。当刮大风的时候,背后会有风刮过来。当蚂蚁、小鸟这样的小动物出现的时候,脚下的电风扇也会转动。当出现水的时候,前面的椅子上会有水喷出来,我还以为真的是鸟屎喷在我的脸上,其实只是一点点的小水,所以我觉得很有趣。

这就是我到航海博物馆的故事,希望大家下次也能去玩。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三

上海有许多博物馆,这次我去的是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的上海博物馆。

远远望去,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圆顶的,气势宏伟的建筑,门口还有8个汉白玉的石兽,十分引人注目。妈妈告诉我,这座建筑代表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博物馆"这几个大字是上海的第一任市长陈毅写的。我们排了好久的队才进入上海博物馆大厅。

上海博物馆好大啊,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这里总共有四层,我们在门口拿了地图,发现一楼有中国古代青铜馆和中国古代雕塑馆,二楼有中国古代陶瓷馆,三楼有中国历代绘画馆、书法馆和印章馆,四楼有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古代玉器馆、历代钱币馆和丝绸之路中亚古币室以及明清家具馆等展区。我和妈妈在一楼一人拿了一个大哥大造型的电子解说器,就开始参观上海博物馆了,准备从一楼往上参观。

我们开始参观了,青铜馆里有很多的青铜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克鼎,大克鼎上有一对双耳,身上还有对称的龙纹,重201。5公斤,非常精美。

雕塑馆里有许多精致的雕塑,很多都是佛像、菩萨像和天王像,虽然有的已经损坏了,但我还是觉得它们很好看。离开展馆我才发现,一个好大好大的菩萨像摆在雕塑馆门口呢,我觉得古代工匠的手艺真是高超啊!

接着,我们来到绘画馆和书法馆,里面有好多绘画和书法的作品,书法作品有的是毛笔字、有的是钢笔字。绘画作品有的画花、有的画鸟、有的画人、有的画竹。

我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里面有各个少数民族的服装,少数民族的服装都非常特别,我也想试穿呢。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都逛了三个多小时了,马上就要到闭馆时间了,我和妈妈急急忙忙地跑到博物馆大厅,归还了电子解说器,离开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之旅就这样结束了。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四

节日的人民广场游人如织,我们一家人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罕见的“国宝”—《淳化阁帖》。

走进艺术殿堂般的上海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气势非凡的大对联,上面写着“扬我中华文化,壮我中华精神”。

我们上了二楼,走进了《淳化阁帖》的展厅。啊,这里的人摩肩接踵,看来,这“国宝”确实不能不看啊!我挤到“前言”前,踮脚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竟像大人一样地感叹不己。原来,《淳化阁帖》千百年来历经各种劫难,善本传至今己如凤毛麟角。这次由上海博物馆不惜重金买回来的善本,十分珍贵。

我们继续往前走,一幅幅墨宝让我目不暇接。虽然这些只是《淳化阁帖》的一部分,但每卷都各具风姿,有的飘逸潇洒,有的龙飞凤舞,行草楷隶,应有尽有,让我大饱眼福。

我们边走边看,不知不觉来到了王羲之的专卷前。听说,他的亲笔墨迹至今己荡然无存,极少量唐宋时代的摹本也被奉为“至宝”。我虽然看不懂他写的是什么字,但是我仍然仔细地端详着、品味着。他的字婉约、流畅、秀丽,笔虽断而意相连,给人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王羲之真不愧为“书圣”啊!

不知不觉地,我们结束了参观。《淳化阁帖》在向我展示书法魅力的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的浓厚兴趣。

这次参观,使我了解了《淳化阁帖》,让我更爱伟大的祖国,因为只有祖国繁荣富强了,才能使流失己久的文化瑰宝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五

西安碑林,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由孔庙和碑石陈列室、石刻艺术室组成,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该馆藏石3000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别陈列在6个碑廊、7座碑室、8个碑亭中。1961年西安碑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文庙就是孔庙,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大家已经看到博物馆门外南墙上,有两个苍劲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庙",是由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所书。

请大家看这个牌坊,它叫"太和元气坊"。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入,所以在东西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中间有座是半圆形的池子。这就是泮池。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人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各位游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线,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仪俗。接着进入棂星门,这也是孔庙的第二道门。门额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有三门,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是其他人员出入的。戟门,又称仪门,是进入孔庙的第三道门。这是古代孔庙陈列兵器用的,两侧室则为祭孔人员熟悉仪规和整理衣冠而设。

好了,关于孔庙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现在请大家随我看两件国宝级文物,它们分别是唐景云钟和大夏石马,现立于戟门内的左右两侧。

唐景云钟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而得名。此钟重约6吨,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钟之一。钟身最顶端蹲有蒲牢,传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善鸣,所以伏于钟顶。钟上铭文共292个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写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景云钟的赞语以及钟的铸造经过。铭文外,钟身分别布着雕刻精美纹饰及32枚钟乳,既装饰了钟表,又起到调节音韵的作用。这座钟移被选入世界名钟之列。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声钟响,即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

这是一件唯一有大夏记年的文物,称为"大夏石马"。大夏即为大夏国,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族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国家,拥有陕西北部和内蒙部分地区。赫连勃勃命其长子赫连镇守长安,这匹马便立于赫连璝的墓旁,便是大夏国铁骑神骏征战南北的纪念与见证。石马由整块石料雕刻而成,肌肉丰满,马腿间有两组石柱,使马站的很稳,这也是它从战火纷飞的年代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六

清晨八时整我起了床,精神已恢复到最高境界,接着等待我们的是第二天的旅游。因为昨天以一比三我输了,所以我又一次提意去人民广场。"好"三人异口声令我大惊失色。"耶!"我高兴地一蹦"八"丈高。

走了一会儿,我便看见博物馆,我建议去里面转转,走进博物馆便给我带来了古代的气息,第一个展厅便是路易十四,这不是法国的第十四位"路易"君主呀!一走进展厅,便看到路易十四的半身像,那棕色的圈发,身穿盔甲,雄心勃勃。接着我们看了许多路易十四的油画和塑像,使我知道了路易十四原来他不是每次都胜利,而他胜不骄,败不妥的精神,使他成为了法国的开创者。

我们又去了陶瓷馆,在里面我知道了陶瓷需在1000度的温度而瓷器却要在1200度以上,我想:中国人真聪明。

我们还去了:雕塑馆、家具浅识、少数民族工艺馆、古代玉器和青铜器展、还有书法、书画展等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家具浅识和青铜展。

在家具浅识中我明白了家具的材料,其中我明白了紫檀和黄花梨需要500年才能成材,而一些鸡翅木、铁力木、榉木都要100年成材。

青铜展表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重要,在青铜展里我有许多字都不认识,令我明白"学无止境"这个道理。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七

上海美术馆是一所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机构。

她座落于繁华的南京西路,背靠人民广场与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人民公园毗邻,是一座功能健全、设施先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近现代美术博物馆。

前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于1956年8月10日开馆的上海美术展览馆,1983年重新翻建,1986年10月9日改用现名上海美术馆。

收藏有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千、林风眠、刘海粟、关良、王个簃、朱屺瞻、谢稚柳、张乐平、沈柔坚、贺友直等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画、版画、连环画、年画等作品。

建馆以来,举办过“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法国二百五十年绘画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展”、“齐白石画展”、“黄宾虹画展”、“潘天寿画展”,及多届全国美展上海展区作品展等重要美展。

出版有《虚谷任伯年吴昌硕画集》及内部不定期刊物《世纪美术》、《上海美术馆》。

历任正副馆长有:陈秋草、鲁沙白、张云骋、沈善良、朱仁冬、方增先、夏顺奎、丁羲元、陈克里、李向阳、陈龙、张坚、王新华。

馆址设在南京西路456号。

20xx年在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图书馆旧址改建辟为上海美术馆新址。

上海美术馆拥有展厅12个,展览面积6000余平方米,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为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提供了良 好条件;而设备先进的演讲厅、会议室、图书馆、美术资料数据库及美术工作坊等,则为学术研讨和普及教育等活动提供了保证。

此外,艺术书店、纪念品商店、画廊、咖啡屋等也为观众营造了充满艺术气息的休闲氛围。

上海美术馆现有藏品8000余件,依托收藏,积极开展了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和美术馆学的研究,并为收藏保管、陈列展览、教育推广、中外交流等业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特别二年一届的"上海双年展"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展览、学术活动之一,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品牌项目。

自建馆以来,上海美术馆的藏品从不足2000件增加至超过7000余件。

在经常性展出其东南亚艺术藏品的同时,还策划了多种以国家为关注点的展览,分别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举办“从古至今”、“灵魂的联系:土地与人民”以及“信仰与存在”等展览。

也曾于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在马尼拉的阿亚拉博物馆展出了菲律宾艺术藏品。

该馆推出了许多在上海国内外影响深远的展览,包括“东南亚美术主题”、“上海的百年美术”、“我们时代的艺术”、“总统特选新秀作品展”、“英雄十年:1955年至1965年的上海艺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东南亚当代艺术作品展(上海双年专题展览)”,最新的展览是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上海美术馆藏品展”。

它希望在本国和地区性文化背景下推动人们对艺术的了解和欣赏,并籍此促进上海文化环境的活跃和发展。

实现上述目的不仅依靠美术馆的展览项目,另有其多语教育项目和公共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具体介绍各种艺术趋势并进行艺术实践、开展公开演讲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当地社会以及到上海旅游的地区性和国际游客的需要。

上海美术馆以收藏来说,第一代画家的作品最丰富,第二代次之,第三代最少。

展出将特别突出第一代画家在50年代所完成的一批作品。

在这些画家中,张荔英一生留下了94件作品,而且还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和资料,如日记、文稿和各类剪报等。

陈宗瑞是由家人捐献了56件作品,他的资料也相当完备。

范昌乾也有46件作品。

这些数目不等的展览品,有些是画家自己的捐献,有些是画家的家人捐出来,有些则是收藏家的收藏。

像松年法师就捐献了112件书画作品给美术馆、陈金川68件、郑农22件,美术馆主席卢明德医生也捐献了13件陈文希的画作。

上海美术馆今日才能拥有国际上最大的一批20世纪东南亚美术公开收藏。

其永久馆藏有超过6500件美术作品,其中包括拿督陆运涛遗赠的一批上海知名画家具像画作、由张氏遗产管理人和李氏基金所捐赠的张荔英藏品,以及最近的刘抗遗赠之作。

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永久馆藏,上海美术馆才得以大大加强对本区域视觉艺术界和亚洲美术博物馆学的贡献。

除了自我成像和东南亚美术风景这两项展示本身永久馆藏的展览以外,上海美术馆也曾策划推出一些以个别国家为焦点的展览,从古至今、灵魂的联系:土地与人民以及信仰与存在,所关注的即分别为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

本馆不久前还与菲律宾的阿亚拉博物馆合作,在后者新博物馆大楼于2004年6月开幕之时,在题为交渡的展览中展示来自本馆菲律宾美术馆藏的超过200件作品。

本馆的巡回展览计划使本区域的美术得以在国际上广获观赏。

昆虫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动物,目前已发现的昆虫约有80万种,其种类比别的动物加起来还要多。

古罗马作家普林尼曾赞叹道:大自然从未在任何其他作品中展现出如此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想走近这个奇妙的世界吗 请与我们同游上海昆虫博物馆。

上海昆虫博物馆坐落在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枫林园区)内。

从入口步行约100米后右拐,即可见到一幢白色建筑物。

底下两层楼是参观区,对游客开放。

一楼共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为昆虫生命厅和昆虫世界厅。

在进入昆虫生命厅之前,我们首先要穿过一条"时空隧道"。

隧道两边的'解说牌向你讲述了地球生命的漫长演化过程。

从中我们知道,原始昆虫诞生在4亿多年前,其出现时间远远 早于恐龙。

请注意隧道左侧那张编号为102的古蜻蜓照片。

从图片中的化石上推断,它的翅膀伸 展后约有80厘米长,这表明古代一些昆虫的体型要比现在大很多。

隧道尽头陈列的那组昆 虫化石能满足你的好奇心,让你知道古代的昆虫究竟是什么模样。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一展区——昆虫生命厅。

时空隧道位于昆虫生命厅中央,把展厅分割成了两个部分。

先让我们参观"时空隧道"的左侧展区。

一路走来,你右边的展台里陈列着很多标本,依次展示了各种昆虫的口器,眼睛,触角,翅膀和足。

展台旁边还有几台昆虫器官模型,只要按一下模型上的银色按钮,它们就会模拟昆虫器官的各种活动。

展区的左边以照片为主,它们一一列举了昆虫王国中的各种明星。

例如,最古老的昆虫蜚蠊(俗称蟑螂),昆虫中的跳远冠军跳蚤,跳高冠军黄条跳甲,飞行能手蝗虫等等。

展区的尽头集中展示了各种昆虫(包括白蚁,胡蜂,黄刺蛾)的巢穴和栖息环境。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墙角的蚁穴模型。

通过它,你可以一睹蚂蚁的地下宫殿。

模型操作板上有一排按钮,分别对应门卫室,粮仓,工蚁室,蚁后室等。

按下一个按钮,对应的穴室就会被灯光照亮。

结束了左侧展区的参观,我们来到"时空隧道"右侧的展区。

你的右边是一组昆虫和植物 的图片,其中有田园歌唱家——蝉,隐形杀手——兰花螳螂等等,吃虫的植物——猪笼草和捕 蝇草。

左手边的展台用图说的形式,介绍了昆虫的各种生活习性,包括生殖和发育,伪装和防御等。

右侧展区最引人注目的是入口处的8台多媒体触摸屏,上面提供了各种昆虫趣味游戏。

不快动手试一试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二展区——昆虫世界厅。

进入昆虫世界厅,你首先将看到一张名为"昆虫系统树"的彩图,它用树状结构的形式, 简明地表示了各种昆虫的进化地位。

位于树根部的昆虫比较原始,越往上部发展,昆虫越高 等。

在生物学上,昆虫被分为34个目,每个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王国。

想看看各个王国的 臣民长什么样子吗 让我们从展区的左边开始,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参观各个目的昆虫标本和照片。

尤其推荐你关注一下位于竹节虫目展台的一件中华丽叶虫修(展品编号207) 标本。

中华丽叶虫修("虫修"读xiu)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昆虫,分布在西藏。

因为它酷似植 物的叶片,所以人们通常叫它叶子虫。

位于该厅中央的展台上,单独陈列了蛾和蝴蝶的标本及照片。

在这里,你能看到世界上 最美丽的蛾——太阳蛾(展品编号211)和我国唯一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蝴蝶——金斑喙凤蝶(展品编号214)。

太阳蛾是一种有毒的昆虫,它来自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其翅面中有玫瑰红的斑纹,就像辉煌的落日。

金斑喙凤蝶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蝴蝶,雄蝶的翅面呈翠绿色,其后翅中央有一块大型金黄色斑。

休息一下,让我们上楼继续参观。

二楼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是昆虫与人类厅,以及昆虫文化厅。

昆虫与人类厅主要介绍与人类有关的昆虫,包括益虫和害虫。

大厅的中央有一个活体展示区,这里不但饲养着为人熟知的四种昆虫:蚕,蝈蝈,蟋蟀和蟑螂,还有一种平时很难注意到的小家伙——竹节虫。

竹节虫和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华丽叶虫修一样,都属于拟态昆虫。

它的整个身体就像是一根竹子或树枝,一般雌虫比雄虫更粗大。

由于在饲料中加入了色素,这里饲养的家蚕能吐出黄色和红色的蚕丝,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有投入大规模机械生产。

活体展示区右面的一组展品,集中介绍了使人类受益的昆虫。

沿着脚下昆虫标记的指引, 你将依次看到蜜蜂标本和养蜂工具,蚕和丝绸制品,以及能食用的昆虫。

值得一提的是,"食用昆虫区"展示了不少与昆虫有关的中药,其中就有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由真菌在吞噬了虫子的五脏六腑后,寄生在虫子留下的躯干内形成。

紧接着"食用昆虫区"的是 "昆虫与仿生"展台。

这里有一面模仿苍蝇复眼原理的镜子(展品编号317),透过它,我们能亲身体验同时看到许多相同物体的感觉。

接下来,让我们走到活体展示区左面,继续参观。

这里集中介绍了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包括白蚁,蟑螂,松松毛虫和棉铃虫等。

在白蚁展台旁边,你能看到采自"楼兰古尸"头发上的虱子(展品编号326)。

它距今约有38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虱子。

考试大收集整理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四展区——昆虫文化厅。

美丽的吉丁虫,非洲最大的甲虫——大角金龟,世界上最大的蝉——帝王蝉。

喜欢蝴蝶的朋友,可别忘了去展厅中央的六角形展区看看。

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标本:凤蝶,闪蝶,环蝶,猫头鹰蝶,数字蝶等等。

在展区的外墙上,你能见到世界上最美最名贵的蝴蝶——被誉为"光明女神"的海伦娜闪蝶(展品编号417),其单只标本售价高达36万元。

它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其雄蝶能在不同的光线和视角下,闪耀出浅蓝,天蓝, 紫蓝等多种绚丽色彩。

再让我们来看看陈列在展厅左侧角落里的饲虫用具。

这里有养蝈蝈的虫盒,养黄蛉的虫笼,专供蟋蟀格斗的斗格,甚至有蟋蟀专用的迷你棺材。

在饲虫用具展台的旁边,悬挂有三幅蝶翅画。

它们全部由产于巴西的闪蝶翅膀制成,十分珍贵。

结束了各展厅的参观后,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可以去博物馆大楼后面的多媒体播放厅 互动实验室走走。

多媒体播放厅可容纳100人,放映针对各个年龄层的昆虫科教片。

互动实验室里有40台光学解剖镜,可帮助我们轻轻松松地看清各种小型昆虫标本。

观看科教片的同时,再仔细想想今天的收获,对照手中的学习单,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呢。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八

久闻上海博物馆的大名,这次去上海旅游,岂能错过。我跟爸爸妈妈一路辗转,终于来到了上海博物馆。

还没到博物馆门口就远远地看到来参观的人排成了两条“长龙”,其中还有不少外国友人。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排队等候,终于轮到了我们。在这个宏伟的博物馆里不知蕴含了多少历史,我迫不及待走了进去。

我们首先来到一楼的青铜器展厅,这里展示的镇馆之宝是晋侯稣钟和西周孝王时期铸造的“大克鼎”。展厅同时还展示着许多不同时期的青铜器,件件都十分精美。观看着这些铸造精美的青铜器,我不禁被祖先的铸造工艺而折服。

参观完青铜馆,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侧的雕塑展厅。这里主要展示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石刻艺术品,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参观完一楼,我们来到二楼的书画展厅。这里珍藏着许多大师的作品,有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吴道子的画、吴昌硕的字等。虽然我看不懂,但是看到这些字画有种莫名其妙的舒适感。陶瓷展厅里展示有黑陶镂空双层壶、商青釉弦纹尊等珍贵文物,还有宋朝钧瓷、元代青花。以元、明、清为主从远古到近代,无有遗漏。每件展品都代表着不同时期的人文特征。让人由衷地赞叹古人的聪明和智慧。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位于三楼、四楼的玉器展厅、印章展厅、历代货币展厅、外国文化展厅和明清家具展厅。这里的每件展品都很精美,让人叹为观止。略有遗憾的是有些展品残缺不全,有些美中不足。

参观完整个博物馆,仿佛去古代走了一遭。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既加深了我对国内历史文化的了解,又看到了中外历史文化的差异以及古人在生产、生活中所发挥出的聪明才智,使我对一切都有了新的认识,真是耳目一新,收获满满,不虚此行呀!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九

休息,百无聊懒,感觉好无趣! 女儿提议:带我们去上海自然博物馆看看。有孩子们请客,我当然高兴!

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地铁13号线,它特意建立了一个站点,并设有多个出口,给予前往观光游览的人们提供了快速而又便捷的绿色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馆,门票30元,人好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也有许多是中国各地来的参观者。走进博物馆,首先看到了两具高大的恐龙骨架,超大无比的大恐龙一下进入眼帘,那仿真模拟的深沉高亢的声音在整个空间回荡,似乎一下子把观光的人们拉回到了很久很久几万年前......

展厅里还有许许多多动物的标本:金丝猴、大熊猫、金钱豹、虎、亚洲象、梅花鹿、羚牛、扬子鳄、白鲟、狮子、长颈鹿、袋鼠还有恐龙蛋等等,那动态十足的摸样,栩栩如生。

生命的长河奔流不息,绵延至今40亿年,谁也不能窥其全貌。全球的生物星罗棋布,编辑海洋、天空、陆地,谁也无法令它们聚首。今天,古今生物跨越时空,济济一堂,如同生活明的长河汇聚凝结一瞬。一件件的珍贵的标本待给我生临其境,感受生命的多彩,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是什么?浩瀚精深的宇宙又是什么?你可以在这别有洞天的博物馆里找寻,追溯,甚至可以亲身体念遨游星空的感受与美轮美奂的奇异过程。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各场馆错落有致,是根本看不过来的,当我们依依不舍离开的时候,参观的人流还络绎不绝进入。

上海博物馆的参观之旅是集视觉、听觉、触觉的自然科学的一次盛宴。她让我获得了不少新的知识,也让我经历了一次全新的体验。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十

上海博物馆是一个大型古代艺术博物馆,馆内珍藏文物12万其中一尤为青铜器、雕塑、书法和绘画为特色。我今天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展览。

第一个展览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展。我一走进展厅,就看到了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青铜器。中国青铜器时代约始于公元前。青铜器种类繁多,纹饰精美,铸造技术非常完善。我在欣赏时,展览馆内的一名管理员对我说:“青铜器有五大类,分为:酒器、兵器、石器、水器、乐器。它们虽然只有五大类,可这五大类里却有三十六个小类,数目极多。”我一边参观一边听着管理员说的话,想:这些青铜器里只有几个是历史老师讲过的,还有许多是老师没有讲的,在这里却应有尽有。青铜器的纹饰主要有三种,有兽面纹、凤鸟纹和龙纹等。参观完了青铜器展后,我又参观了雕塑展、书法展等展览,想:展览馆里的物品可是我国古代的博大精深,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啊!然而,取得如此大的成果是和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奋劳动是离不开的。

博物馆既把我国古代的文物收集起来,展示给现代观众们看,让现代的人民了解古代的文化,又陶冶了我们青少年对于古代文物产生的兴趣。博物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

我今天觉得收获很大。因为我学习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使我印象深刻,也使我更加热爱祖国,更加敬佩古代的劳动人民。既了解到了各式各样的的青铜器和雕塑陶瓷,又见识到了绚丽多彩的绘画和书法,让我大开眼界。我以后还要再去博物馆,学习更多的知识!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十一

昆虫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动物,目前已发现的昆虫约有80万种,其种类比别的动物加起来还要多。古罗马作家普林尼曾赞叹道:大自然从未在任何其他作品中展现出如此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想走近这个奇妙的世界吗请与我们同游上海昆虫博物馆。

上海昆虫博物馆坐落在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枫林园区)内。从入口步行约100米后右拐,即可见到一幢白色建筑物。底下两层楼是参观区,对游客开放。

一楼共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为昆虫生命厅和昆虫世界厅。

在进入昆虫生命厅之前,我们首先要穿过一条“时空隧道”。隧道两边的解说牌向你讲述了地球生命的漫长演化过程。从中我们知道,原始昆虫诞生在4亿多年前,其出现时间远远早于恐龙。

请注意隧道左侧那张编号为102的古蜻蜓照片。从图片中的化石上推断,它的翅膀伸展后约有80厘米长,这表明古代一些昆虫的体型要比现在大很多。隧道尽头陈列的那组昆虫化石能满足你的好奇心,让你知道古代的昆虫究竟是什么模样。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一展区――昆虫生命厅。

时空隧道位于昆虫生命厅中央,把展厅分割成了两个部分。先让我们参观“时空隧道”的左侧展区。一路走来,你右边的展台里陈列着很多标本,依次展示了各种昆虫的口器,眼睛,触角,翅膀和足。展台旁边还有几台昆虫器官模型,只要按一下模型上的银色按钮,它们就会模拟昆虫器官的各种活动。

展区的左边以照片为主,它们一一列举了昆虫王国中的各种明星。例如,最古老的昆虫蜚蠊(俗称蟑螂),昆虫中的跳远冠军跳蚤,跳高冠军黄条跳甲,飞行能手蝗虫等等。展区的尽头集中展示了各种昆虫(包括白蚁,胡蜂,黄刺蛾)的巢穴和栖息环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墙角的蚁穴模型。通过它,你可以一睹蚂蚁的地下宫殿。模型操作板上有一排按钮,分别对应门卫室,粮仓,工蚁室,蚁后室等。按下一个按钮,对应的穴室就会被灯光照亮。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十二

国庆七天,有人喜欢去人山人海的旅游胜地,有人喜欢和家人一起悠闲度过,还有人喜欢找块清静地,放松心灵,把烦恼抛却,而我喜欢去博物馆开阔视野、了解文化。

我最感兴趣的便是中国明清家具馆和中国古代货币馆了。

中国明清家具馆里有许多明清时的家具。这些家具有杌凳类、椅类、桌案类、床类和屏风类。这些家具上的花纹都是工匠一点一点纯手工雕刻出来的,所以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工匠有一个地方多刻了一点。制作家具的木材也是独一无二的,做家具常用的木材有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力木、榉木、红木和瘿木。

中国古代货币馆里介绍了货币从古至今的变化。从古代的贝币到现在的纸币和硬币,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货币:半两钱。秦国统一中国后,以半两钱作为全国的法定铜质货币。半两钱是方孔圆形,钱上写着“半两”,是指钱的重量。当时“半两”重十二铢,相当于今天的7.5克左右。

以后有时间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一定要去当地的博物馆,虽然有时候很无聊,但能增长很多知识,开阔眼界,说不定还会有自己感兴趣或自己喜欢的东西呢。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十三

博物馆有四座高耸的艺术雕刻拱门,记录文字和历史演变的进程;右面门前两侧8只狮子和天禄的艺术石雕,表达了中国文化的无比璀璨。

博物馆内部按功能分6个区。一至四层为青铜器、陶瓷、书法、绘画、雕塑、玉器、钱币、少数民族、工艺等12个专馆和2个临时展厅,比老馆陈列面积增加2倍多。上海博物馆的设备设计均符合防震、防雷、防火、防盗、防虫、防潮、防干、防光、防尘、防污染的“十防”要求。目前上海博物馆共藏12万件珍品,还有中外文专业书籍20万册,在国内有文物“半壁江山”之称,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十四

走进玉器馆,各种各样的玉器,晶莹剔透,雕得巧夺天工。那儿的玉器从距今一万年前到清朝,各个时期的都有,件件都价值连城,有的甚至一点儿都没损坏。玉器中,我最喜欢玉剑。刚刚看见的时候,还以为是铁剑呢!外面蒙着一层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看了介绍才知道。还有一个玉罗汉,雕得憨态可拘,手里面还拿着一个小桃子,真可爱呀!里面还有:菩萨、佛像、斧头等。这些玉器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从玉器馆出来以后,我们又到了青铜馆。最引人注目的,是武器,刀剑戈盾,酷毙了,帅呆了!有一把剑,好大好大呀!只比《神雕侠侣》里的那把大剑,小一点,一点点,一点点点而已。还有一把剑,虽然很小巧,形状和长虹剑有些类似,雕刻得很精细,漂亮!

青铜馆让我们进入了武侠时代。

接着,我们进入了家具馆,中间房间里面有古时候的椅子、桌子、床,旁边两个房间就是书房和卧室。

中间房间里的东西,我最喜欢的是那张大床,它还有床帘呢!那张床是棕绷床,乍一看还以为是铺着席子的床。

书房内有一张大桌子,上面搁着文房四宝和笔筒。后面有一个大屏风,上面刻着龙凤,一定是达官贵人的书房。

卧室里有一张大床,和那张棕绷床相象,还有一个小茶几,上面有一个花瓶。

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有空去参观一下,长长见识。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十五

今天晴空万里,是我和爸爸在上海游玩的最后一天了,我们决定去上海最大的展馆之一——上海博物馆参观。

排了将近一个小时队伍,我们进入了博物馆,整个馆分四层,我们决定先上四楼,依次走下来参观。

在四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硬币馆,里面收藏有三千多件展示品,有纸币、刀币,还有金、银、铜、铝锭等。馆内大型电视机向我们介绍了古代硬币发展的历史。

然后我们又去了古代家居馆,里面的家具古色古香,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椅子、桌子、床以及有特定用途的家具。这些家具几乎都是用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等名贵的木材做成,非常名贵,而且工艺精湛,真佩服古代工匠师的灵巧手艺。

第三层是书法馆和绘画馆等,我们先去参观书法,那里的字写得非常好,粗细大小均匀,一个个字好象被写活了似的;绘画馆里展示的名师画,有牧童放牧图、荷花图,还有一幅超长的“清明上河图”,每幅图都画得非常精细,仿佛自己也进入了美丽的画卷之中。后来,我们又去了二楼的陶瓷文化馆和一楼的青铜馆、雕塑馆。

通过今天的参观,让我又增长了许多知识,真令我兴奋呀!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十六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

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为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学习。

最新去上海博物馆(汇总17篇)篇十七

“哇!这么长的队伍,什么时候能排到啊?”我无奈地对父母说。终于等了恍如“七七四十九天”,我们来到队伍最前,根据计划直奔四楼。

嘻嘻,我们计划的不错,四楼人少。首先我和爸爸妈妈参观的是钱币馆。这些钱币都是古代的,包括公元前,三国时期,唐、宋、元、明、清等古时候朝代所使用。别看我们现在的硬币是完整的圆,纸币很新,和古代钱币区别大着呢!我走进展馆,第一个看到的钱币是——长方形的,扁扁平平,还参差不齐!嗯…下面的几个钱币准会让你大吃一惊:

蚁鼻钱:名字有趣吧?经过我仔细观察,发现它模样很小,像一个小贝壳那么大,中间刻有“贝”、“君”等阴文。因为它像一只小蚂蚁歇在人的鼻子上而得名,是楚国用的钱币。

马蹄金:这是一个用全金打造的马蹄形的货币。如果让马穿上这“马蹄”,那该多神气啊!

贞祐宝券五贯钞版:这种钱币名字很长,表面也很大,长约20厘米,宽大约15厘米,就厚度也有1厘米。说来也真奇怪,古代人提得动这么重的“钱”吗?往展馆里面走,这些钱币就越来越接近现代了,也慢慢成形了。大小各异,奇形怪状,样品琳琅满目,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时间像水流一样迅速流逝着,钱币馆也在不知不觉中参观完了。

接着我们参观了书法馆,玉器馆,雕塑馆……其中我最赞叹不绝的便是书法馆。瞧哪些书法家写的字,有些龙飞凤舞,有些小巧玲珑,还有些铁画银钩。这个展馆的展品并不多,却给我了一个启示:这些名人能写出一手好字,是要从小苦练的',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

啊,参观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再回头一看那5个金字,它们仿佛在和我述说着古人的生活呢!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结婚的时候父母的致辞(通用15篇)

    致辞是在特定场合发表的一段演讲或讲话,目的是向听众传达信息、表达感情或引发共鸣。在这里,我们有幸分享一些顶尖演讲者的演讲视频和致辞全文,让大家从中汲取灵感。

    最优公交公司调岗申请书(通用16篇)

    公司是一个团队,由不同部门和岗位的人员共同努力,共同实现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公司实践经验分享,欢迎大家学习借鉴。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感谢公司领导这一年

    优秀竞聘教师演讲稿高中(通用14篇)

    8.教师演讲稿是教师在研修班或培训活动中对学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的一种规范文稿。好的教师演讲稿范文可以为教师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的方式,以下是一些值得您阅读的范文。

    优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心得体会(案例20篇)

    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中原的龙头,河南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重要地

    专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资质范文(19篇)

    在今天的信息爆炸时代,报告范文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各种知识和信息。在读完这份报告范文之后,我们对于所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最优物理老师工作计划和目标大全(12篇)

    工作计划书是我们对工作任务进行全面思考和计划的总结体现。在编写工作计划书之前,看看以下是小编为你收集的一些优秀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  1、指导思

    实用萨克斯曲用心体会范文(21篇)

    借助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找到自己的潜力和机会。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示。

    最优音乐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大全(21篇)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优点,并进一步发挥和提升。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本学期认真研读了20xx年新修订的《音乐课程标

    精选白酒市场调研报告摘要大全(14篇)

    调研报告是一种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某一具体问题的方法与成果,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调研报告中收集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潜在的机会和挑战。

    2023年语言文字规范化心得体会(汇总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如果你正在寻找写心得体会的灵感和素材,不妨看看以下范文,或许会有所收获。作为一名事业单位新进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