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

时间:2023-10-26 作者:ZS文王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培训中的学习状态和进步情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一读的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带来灵感。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一

20xx年8月26日、27日,我按时参加了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组织的新课程、新教材音乐教师网络全员培训。本次培训的内容可以说是去年新教材培训的提炼与补充,包含了音乐教材修订总体情况的介绍、音乐鉴赏修订介绍与教学建议、歌唱修订介绍与教学建议、合唱教学法指导、音乐与舞蹈舞蹈表演教学法指导、戏剧表演教学教法指导、音乐与戏剧模块课程简介与教学实践,以及刘梦颖老师的《第十交响曲·江雪》,何佳洋老师的《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乡村音乐》,还有薛晖老师的对这两节课的专业点评。

孙红成博士指出这次湖南版教材的修订是根据课标的修订展开的,课标中指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建构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以此为依据,设置了高中音乐新课程,即由六个基础课性质的必修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及与之关联的拓展课性质的六个选择性必修模块(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还有以校本课程为主的选修模块构成。孙老师以音乐鉴赏中的《1812年序曲》、歌唱中的《绒花》、合唱中的《茉莉花》、《茫茫云天》、合奏中的《爱我中华》、音乐与戏剧中的《主角与配角》等课为例,从框架结构、内容选材、问题导向等方面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湘艺版新教材,让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新教材结构清晰、选材经典、贴近实际等特色、特点。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音乐教研员薛晖老师,就《音乐鉴赏》和《歌唱》两个模块的有效实施入手,为老师们分享了如何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对音乐的感悟、审美和评价能力等有效策略。音乐鉴赏模块中,薛老师从初高中音乐教材的对比与关联、目标的定位、教材教法、各单元编写意图、教学实施建议等方面讲授,并结合各单元有代表性的课例,如《音乐与时代》、《古典与现代》、《巴洛克音乐》、《绚丽多彩的汉族民歌》、《梨园百花》等,最终为我们总结出高中音乐鉴赏的实施策略,即紧靠单元主题组材、明确教学目标、凸显音乐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表现、多运用比较欣赏的方法等。薛老师的精彩讲授与解析、引导我们紧跟其思路,学到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方法,课例中的教学思路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是值得我们广大音乐教师借鉴的。

歌唱模块中,薛老师从目标定位、教学策略、存在问题、歌唱模块中的“欣赏体验”、发声指导、各单元框架结构及设计依据、演唱的方法及风格特点、情感的表达、舞台的表演实践、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讲授,结合经典课例《情韵悠悠——感受民族唱法的魅力》,还加入多个小视频、自身的示范演唱、流行唱法的尝试等内容,让我们了解了《歌唱》模块的实施只有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教材内容与拓展内容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歌唱教学,逐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

魏伟国老师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法指导》讲座,讲到了找到拍点、左右手的配合、各种起拍(整拍起拍《对花》、后半拍起拍《让世界都赞美你》等)、不同情形的收拍,总谱的读法、以及以实际作品为例引导我们学习了各种拍子的打法,如二拍子《太行山上》、《渔歌子》;三拍子《沃尔塔瓦河》、《神圣的战争》、《卖花生》;四拍子《本事》、《大海啊故乡》、《凤阳花鼓》、《蒙古人》……魏老师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让我再次领略了指挥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训练学生、指挥手势、歌曲处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跟着视频学习、练习,切实纠正、解决了自己很多的问题,受益匪浅。

熊康老师的《音乐与舞蹈、舞蹈表演的教学法指导》讲座,为我们呈现了《音乐与舞蹈》教材修订前后的对比,通过视频展示教材内容,确实可以感受到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按照舞蹈学科自身的结构进行了很精细的调整。她为我们推荐了当代舞《士兵与枪》、现代舞《也许是要飞翔》,展示了自己学校排演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片段、《十八岁的天空》,通过熊老师的系统讲解,我们感受到新教材重新构建了以音乐舞蹈文化为主线、融合舞蹈作品欣赏、舞蹈表演实践以及舞蹈创编为一体的内容体系。《舞蹈表演》模块是必修课程《音乐与舞蹈》的拓展与延伸,注重的是舞蹈表演,突出的是实践性。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了湖南师大附中这一模块的开设情况,包括选修的要求、创作的历程、学生的编创和展示,教学测评模式(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戏剧表演是把戏剧理论和表演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模块。孙成洪老师的《戏剧表演教学法指导》首先引导我们对教材进行了整体的了解。这一模块的上篇以理论学习为主,引导学生对经典戏剧作品赏析,理解音乐在戏剧中的地位,认知戏剧艺术的一般规律,了解戏剧的品种、特点。下篇则以表演实践为主,用灵活多变的实践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戏剧艺术的表演与创编。下篇出现的小品、配乐朗诵、课本剧等都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对上篇的学习,已经对戏剧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基础上的。教学案例一《千斤话白四两唱——坐楼杀惜赏析》,既有理论的准备,又有实践的参与,最后的模仿,更是让这节欣赏课提高了一个层次。教学案例二《角色与七声音阶游戏——戏剧表演基础》,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唱熟音阶,唱出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表现,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教学案例三《爱的二重唱——配乐朗诵诗两首》,配乐朗诵可以说是戏剧模块中最容易上手,也最能让学生体验到表演的成功与快乐的艺术形式。孙老师亲自示范,激情朗诵,让我们知道了教师既要做一名有经验的指导者,更应该是一名身体力行的参与者。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始终应时代之需而有所突破。罗月恒老师的《音乐与戏剧模块经验简介与教学法实践》着重为大家分享了长沙一中的“音乐剧体验式课程”。刘梦颖老师执教的《第十交响曲·江雪》,通过引导学生感知交响乐队与古琴的结合、不同行当的吟唱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中西方音乐结合的魅力、不同行当唱腔的特点,以及现代音乐的特点、表现形式。何佳洋老师执教的《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乡村音乐》,通过动、唱、奏、听等一系列学生活动,由《什锦菜》到乡村音乐,由点到面,一步步落实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各位专家老师的讲解,让我收获了很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真的是受益匪浅,在此,感谢各位专家和老师的辛苦付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依托课标,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合理利用新教材,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尝试积极开展多个模块的教学。学无止境,艺无止境,我们也应继续加强音乐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勇于创新,不断反思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构筑更好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机会。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二

 20xx年高考结束后,我们便参加了高中新教材培训。为期三天,我们听了主讲教师的授课,观看了视频,每天在网上发布作业。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颇大。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世界潮流,也是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所必然。为了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国必须从应试教育的困境中走出来,从一切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严酷现实中走出来,从一切对教育、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分数、成绩、升学率为唯一硬性指标的误区中走出来。还教育一片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山清水秀。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向善向真向美,是使受教育者个性中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或不良行为得到纠正,不健全的灵魂得到重塑,使其成为一个心智健全,品德高尚,有文化,有素质,热爱科学敬畏自然,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而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却悖离了教育的这个宗旨,悖离了它应走的道路,已经异化为对人个性的遏制甚至扼杀的“被教育”。这种“被教育”完全是通过大量的重复,死记硬背那些在社会实践中没有用处的过时陈旧的知识来获取高分并由此进入高等学校,这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正如笔者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大学幼儿园化”。这是指我们的教育现在只讲考试,只讲成绩。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大学的,而大学却在行为习惯与为人处事的基本常识等方面“补课”。在一些学校,公然张贴有“用分数说话,拿成绩发言”的大幅标语。这是告诉我们的学生,你除了把成绩提高以外,你可以不管其他,或者说你可以为了成绩而不择手段。我们的教育应该对人的全面发展负责而不只是对他的智育负责。话又说回来,即使是抓得如此之紧,现行的应试教育也只能把入口成绩好的学生作一些提高,而大部分入口成绩一般或稍差的学生出口还是一般或稍差。

新课程改革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没有现成模式,也无可以上升为理性总结的经验。以四川省高中语文新课程为例。从两本教材变成了三本,执行新教材的还是原来的那些教师,教法还是原来的那些方法,或者说有一些变化。这样的改革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同时也说明新课程改革的难度是很大的。

通过学习,我认为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育观念应该是融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应该把教育看作是心灵塑造工程而不只是课堂教学,如果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不转变,那就什么都谈不上,要把教育看成是一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宏伟工程,而不是每年的升学率。

其次,我认为那些讲课的教师都讲得很好。比如诗歌教学的美感熏陶,又比如作文教学写心灵,审题立意等,但恕我直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些东西却根本推不开,也无法实行。我们高中语文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很多重点大学在他们的自主招生考试中都取消了语文考试,更有甚者,在一些重点高中的自主中考中,也取消了语文考试。许多中学的校长都认为语文课无关紧要,可以临时突击。而在高考分数下来后,却又惊叹语文还是可以将学生的总分抬高的。尽管困难重重,我们还是要艰难前行。要进行改革。首先要把课堂的主体换成学生,把满堂灌变成金手指,对学生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作一点拨。

语文教育中特别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他们在普遍重理轻文的影响下,语文基础知识都很不牢固,文学素养也差,许多中外文学名著不要说读就是听都没听说过。某些学生在复习文学常识时,只是死背一些文学名著的名字和作者的名字,他们连书的封面都没见过。新教材增加了高中生的阅读量,也选了大量的名著选段,这很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再次,要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这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长期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要长期坚持的。自主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合作学习是要发挥学生各自在知识的不同点上的长处,取长补短,吸纳优势。这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亟待总结。

总之,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前途光明,我们作为参与者,更应该身体力行,把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三

20xx年8月1日至3日,我校思想政治学科全体教师集中参加了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的培训,听取了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各位专家的介绍与分析,专家们给我们介绍了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理念及思路。介绍了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与特色、重难点及框架和体系设计说明,还分别对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综合探究和教研活动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本次新教材培训收获颇多,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这次培训使我感受到新教材对学科理念进行了新的调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注重运用活动课程,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家们通过精准准备和深入挖掘新课程标准,使我认识到要想教好新教材必须认真体会和把握新课程标准,认真揣摩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进行认真精心备课,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通过教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进行铸魂育人。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本次培训感受深刻的就是专家们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传授,也有操作性实用性强的案例讲解,尤其是针对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结构安排,编写思路,教材重点难点分析,以及综合探究等的讲述,使我对必修一模块四课及两个综合探究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使我能清晰名白新课程的编写意图、编写体例和特点、体系脉络以及教材使用建议,同时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教材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还有高老师《新教材使用中的行与思——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的精彩讲座。高老师首先厘清新教材必修一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如何避免“方向偏差”、必修一如何教、怎样讲的深入人心,提醒老师们要把必修一上出政治味道,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接着高老师以山东省2020年高考真题和冬季学业水平测试真题为例,指出要关注教学与评价方式的统一,重视课程标准的研读,明确课程标准的导向,做到理例结合有骨肉、辩证思维有角度、思路清晰有逻辑、三观端正有温度,建议大家高度重视“综合探究”,要设计真情境、真议题。最后高老师结合自己设计的精彩课例,对新教材的教学实施提出对策和建议,建议大家阅读经典、抓住主线、巧设议题、创设情境,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向深度教学。增强了我用好新教材的信心,讲到了我们一线老师的心坎上。讲座有血有肉,有理论有实践,有情境有素养,不仅体现了高水平的专家素养,而且消除了我们对以后新教材的教学的一些恐慌。

三、本次培训让我意识到要重视教材中的辅助文和综合探究在教材中的作用,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但是设置辅助文的本意是开拓和加深学生对正文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探究和前面的正文内容一样,同样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综合探究是教材每一个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它是教师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借助辅助文和综合探究来激发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教学环节。

四、本次培训使我进一步的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使命,培养认同自己的国家、认同自己的文化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责任感,也让我更深入把握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明确思政课的地位使命和属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紧扣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帮助同学们将知识结构语言化,最终掌握科学方法,帮助同学们将成熟性的知识,最终转化为课程性的知识,将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用于判断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科问题意识,了解每一个知识点和学科基本问题间的关系。

五、通过这次新教材培训也使我深入透彻的了解到应该如何把握课堂教学,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等等,使得我认识到对于教材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也有助于我在面对新教材新内容时候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时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

不负使命!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四

20xx年高考结束后,我们便参加了高中新教材培训。为期三天,我们听了主讲教师的授课,观看了视频,每天在网上发布作业。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颇大。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世界潮流,也是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所必然。为了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国必须从应试教育的困境中走出来,从一切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严酷现实中走出来,从一切对教育、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分数、成绩、升学率为唯一硬性指标的误区中走出来。还教育一片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山清水秀。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向善向真向美,是使受教育者个性中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或不良行为得到纠正,不健全的灵魂得到重塑,使其成为一个心智健全,品德高尚,有文化,有素质,热爱科学敬畏自然,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而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却悖离了教育的这个宗旨,悖离了它应走的道路,已经异化为对人个性的遏制甚至扼杀的“被教育”。这种“被教育”完全是通过大量的重复,死记硬背那些在社会实践中没有用处的过时陈旧的知识来获取高分并由此进入高等学校,这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正如笔者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大学幼儿园化”。这是指我们的教育现在只讲考试,只讲成绩。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大学的,而大学却在行为习惯与为人处事的基本常识等方面“补课”。在一些学校,公然张贴有“用分数说话,拿成绩发言”的大幅标语。这是告诉我们的学生,你除了把成绩提高以外,你可以不管其他,或者说你可以为了成绩而不择手段。我们的教育应该对人的全面发展负责而不只是对他的智育负责。话又说回来,即使是抓得如此之紧,现行的应试教育也只能把入口成绩好的学生作一些提高,而大部分入口成绩一般或稍差的学生出口还是一般或稍差。

新课程改革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没有现成模式,也无可以上升为理性总结的经验。以四川省高中语文新课程为例。从两本教材变成了三本,执行新教材的还是原来的那些教师,教法还是原来的那些方法,或者说有一些变化。这样的改革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同时也说明新课程改革的难度是很大的。

通过学习,我认为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育观念应该是融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应该把教育看作是心灵塑造工程而不只是课堂教学,如果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不转变,那就什么都谈不上,要把教育看成是一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宏伟工程,而不是每年的升学率。

其次,我认为那些讲课的教师都讲得很好。比如诗歌教学的美感熏陶,又比如作文教学写心灵,审题立意等,但恕我直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些东西却根本推不开,也无法实行。我们高中语文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很多重点大学在他们的自主招生考试中都取消了语文考试,更有甚者,在一些重点高中的自主中考中,也取消了语文考试。许多中学的校长都认为语文课无关紧要,可以临时突击。而在高考分数下来后,却又惊叹语文还是可以将学生的总分抬高的。尽管困难重重,我们还是要艰难前行。要进行改革。首先要把课堂的主体换成学生,把满堂灌变成金手指,对学生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作一点拨。

语文教育中特别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他们在普遍重理轻文的影响下,语文基础知识都很不牢固,文学素养也差,许多中外文学名著不要说读就是听都没听说过。某些学生在复习文学常识时,只是死背一些文学名著的名字和作者的名字,他们连书的封面都没见过。新教材增加了高中生的阅读量,也选了大量的名著选段,这很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再次,要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这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长期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要长期坚持的。自主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合作学习是要发挥学生各自在知识的不同点上的长处,取长补短,吸纳优势。这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亟待总结。

总之,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前途光明,我们作为参与者,更应该身体力行,把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五

本人近期有幸参与了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线上研修活动(高中英语)。研修过程中听取了多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来自韶关的王锦霞老师所作的“区域高三英语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的讲座。现就王老师的讲座浅谈几点个人的收获总结。

一、将课标理念与高三复习完美结合。

新课标自20xx年发布以来,现在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课标里的各种理念也可以说都或多或少能够深入人心,但如何在日常实践中很好地践行却一直是一线教师在不断研讨当中。特别是在高三复习中,如何将课标理念与高三复习完美结合起来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平常经常看到的高三复习教学很多都是词汇语言点教学、语法复习、专题训练等,这些教学方式与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是大相径庭的。然而,王老师的讲座却给我带来了新的启示。在王老师的教研整改下,新课标的理念已经能够很好地与高三复习完美地结合了,如她将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理念贯彻到高三复习的日常操作中。

二、将前沿教学理念与高三复习结合的大胆尝试。

从王老师的讲座中,我还发现她将很多前沿理念有机地与高三复习进行了大胆尝试,比如群文阅读。在王老师所展示的四节高三复习典型课例中,她介绍了在阅读课中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高三阅读教学。该课例中,授课老师选用了一篇高考真题,一篇新教材的阅读文章和一篇旧教材的阅读文章。这三篇文章都是基于同一主题选择的,而且文体也都是说明文。本节课例中,第一个文本和第二个文本进行对比阅读,有效地实现了阅读技能的迁移,第三个文本作为拓展作业又再次巩固了阅读技能。

三、将区域学情与高三复习结合起来。

王老师除了把新课标和前沿教研的理念融入到高三复习中,而且还扎根于区域学情特点,把高三复习教学做实做到位。在王老师提供的四个课例当中,每个课例都是基于相对薄弱的学情开设的。这是非常接地气的做法,因为高三复习针对的群体绝大多数学生的学情并不是特别乐观。提供大量支架支撑学生有效地学习便是最大的基于学情的体现。以写作课为例,写作教学除了教授写作策略外,该课例中授课老师还提供了很多主题词、句、段的支架,而且这些支架也都是循序渐进,完全没有太多的违和感。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六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被学校安排到翠屏区中山街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省级课标教材培训,期间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祥彬老师(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副主编)对我们作了全套西师版数学教材的特点介绍,并着重对一下的教材作了培训;四川省眉山市教科所主任胡开勇老师(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副主编)为我们作了二下的教材培训;四川省教科所尤一老师为我们作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四个问题的一些思考》的专题讲座;同时还听了中山街小学和人路小学两位老师的两节数学课。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觉得受益非浅,对教材的把握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课堂的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作为教材编者为我们作的教材培训,比我们区县作的教材培训更加深入透澈。陈祥彬和胡开勇老师说出了他们编者的意图,为什么要这样编教材,有些什么优点,有些什么不足,对知识的把握应做到什么程度,在教学时应该怎样去处理教材。通过他们的讲解,让我能更好地去把握教材。比如:单元主题图如何处理,例题的情景如何利用,计算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解决问题中蕴藏的暗线如何教会学生,估算与求近似数有什么区别等等。可以说通过培训我能更准、更好地把握教材,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老师也提了一些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的列法以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这真是我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今后还要好好的思考一下。

三是,听了尤一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进一步体会到如何用教材去教,如何更好的使用教材。在讲座中尤一老师对本次的两堂课作了点评,同时也给我们举了很多课堂教学的例子。通过讲解和举例让我进一步意识到课该怎样上。尤老师说:“大师上课其实就是比一般老师多了一个范儿,明星的范儿,这个范儿就是敢于让学生多说出自己的想法。”回想自己的教学,往往学生还没说完,我就急于帮他们把正确答案说出来,甚至很多时候不是学生说出来的,而是老师全部说出来了。老师说多了,说早了,抢了学生的先机,抢了学生的话语权,限止了学生的思维。就像尤老师说的一样,我们上课就是要借势,借学生的势推动课堂向前发展,借学生的势引导学生思维向前走。想想,如果什么时候我的课堂也能上成这样,可能我的课就能更受学生的欢迎了。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七

 20**年高考结束后,我们便参加了高中新教材培训。为期三天,我们听了主讲教师的授课,观看了视频,每天在网上发布作业。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颇大。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世界潮流,也是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所必然。为了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国必须从应试教育的困境中走出来,从一切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严酷现实中走出来,从一切对教育、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分数、成绩、升学率为唯一硬性指标的误区中走出来。还教育一片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山清水秀。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向善向真向美,是使受教育者个性中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或不良行为得到纠正,不健全的灵魂得到重塑,使其成为一个心智健全,品德高尚,有文化,有素质,热爱科学敬畏自然,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而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却悖离了教育的这个宗旨,悖离了它应走的道路,已经异化为对人个性的遏制甚至扼杀的“被教育”。这种“被教育”完全是通过大量的重复,死记硬背那些在社会实践中没有用处的过时陈旧的知识来获取高分并由此进入高等学校,这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正如笔者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大学幼儿园化”。这是指我们的教育现在只讲考试,只讲成绩。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大学的,而大学却在行为习惯与为人处事的基本常识等方面“补课”。在一些学校,公然张贴有“用分数说话,拿成绩发言”的大幅标语。这是告诉我们的学生,你除了把成绩提高以外,你可以不管其他,或者说你可以为了成绩而不择手段。我们的教育应该对人的全面发展负责而不只是对他的智育负责。话又说回来,即使是抓得如此之紧,现行的应试教育也只能把入口成绩好的学生作一些提高,而大部分入口成绩一般或稍差的学生出口还是一般或稍差。

新课程改革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没有现成模式,也无可以上升为理性总结的经验。以四川省高中语文新课程为例。从两本教材变成了三本,执行新教材的还是原来的那些教师,教法还是原来的那些方法,或者说有一些变化。这样的改革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同时也说明新课程改革的难度是很大的。

通过学习,我认为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育观念应该是融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应该把教育看作是心灵塑造工程而不只是课堂教学,如果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不转变,那就什么都谈不上,要把教育看成是一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宏伟工程,而不是每年的升学率。

其次,我认为那些讲课的教师都讲得很好。比如诗歌教学的美感熏陶,又比如作文教学写心灵,审题立意等,但恕我直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些东西却根本推不开,也无法实行。我们高中语文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很多重点大学在他们的自主招生考试中都取消了语文考试,更有甚者,在一些重点高中的自主中考中,也取消了语文考试。许多中学的校长都认为语文课无关紧要,可以临时突击。而在高考分数下来后,却又惊叹语文还是可以将学生的总分抬高的。尽管困难重重,我们还是要艰难前行。要进行改革。首先要把课堂的主体换成学生,把满堂灌变成金手指,对学生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作一点拨。

语文教育中特别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他们在普遍重理轻文的影响下,语文基础知识都很不牢固,文学素养也差,许多中外文学名著不要说读就是听都没听说过。某些学生在复习文学常识时,只是死背一些文学名著的名字和作者的名字,他们连书的封面都没见过。新教材增加了高中生的阅读量,也选了大量的名著选段,这很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再次,要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这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长期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要长期坚持的。自主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合作学习是要发挥学生各自在知识的不同点上的长处,取长补短,吸纳优势。这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亟待总结。

总之,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前途光明,我们作为参与者,更应该身体力行,把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八

20xx年8月1日至3日,我校思想政治学科全体教师集中参加了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的培训,听取了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各位专家的介绍与分析,专家们给我们介绍了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理念及思路。介绍了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与特色、重难点及框架和体系设计说明,还分别对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综合探究和教研活动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本次新教材培训收获颇多,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这次培训使我感受到新教材对学科理念进行了新的调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注重运用活动课程,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家们通过精准准备和深入挖掘新课程标准,使我认识到要想教好新教材必须认真体会和把握新课程标准,认真揣摩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进行认真精心备课,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通过教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进行铸魂育人。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本次培训感受深刻的就是专家们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传授,也有操作性实用性强的案例讲解,尤其是针对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结构安排,编写思路,教材重点难点分析,以及综合探究等的讲述,使我对必修一模块四课及两个综合探究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使我能清晰名白新课程的编写意图、编写体例和特点、体系脉络以及教材使用建议,同时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教材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还有高老师《新教材使用中的行与思——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的精彩讲座。高老师首先厘清新教材必修一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如何避免“方向偏差”、必修一如何教、怎样讲的深入人心,提醒老师们要把必修一上出政治味道,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接着高老师以山东省2020年高考真题和冬季学业水平测试真题为例,指出要关注教学与评价方式的统一,重视课程标准的研读,明确课程标准的导向,做到理例结合有骨肉、辩证思维有角度、思路清晰有逻辑、三观端正有温度,建议大家高度重视“综合探究”,要设计真情境、真议题。最后高老师结合自己设计的精彩课例,对新教材的教学实施提出对策和建议,建议大家阅读经典、抓住主线、巧设议题、创设情境,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向深度教学。增强了我用好新教材的信心,讲到了我们一线老师的心坎上。讲座有血有肉,有理论有实践,有情境有素养,不仅体现了高水平的专家素养,而且消除了我们对以后新教材的教学的一些恐慌。

三、本次培训让我意识到要重视教材中的辅助文和综合探究在教材中的作用,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但是设置辅助文的本意是开拓和加深学生对正文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探究和前面的正文内容一样,同样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综合探究是教材每一个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它是教师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借助辅助文和综合探究来激发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教学环节。

四、本次培训使我进一步的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使命,培养认同自己的国家、认同自己的文化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责任感,也让我更深入把握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明确思政课的地位使命和属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紧扣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帮助同学们将知识结构语言化,最终掌握科学方法,帮助同学们将成熟性的知识,最终转化为课程性的知识,将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用于判断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科问题意识,了解每一个知识点和学科基本问题间的关系。

五、通过这次新教材培训也使我深入透彻的了解到应该如何把握课堂教学,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等等,使得我认识到对于教材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也有助于我在面对新教材新内容时候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时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

新时代新教材对我们思政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积极实践探索,不忘初心,不负使命!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九

20xx年7月16―17日,20xx年xx市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培训会如期举行,我校高一年级英语组全体老师参加培训,通过此次培训,我们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我们用好新教材的信心和决心。

图片。

01。

学习新课标,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新课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更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高中英语新课标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也使评价更加公正、全面和综合。同时新课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英语和用英语的能力,学用结合,促进积极思维和有效表达。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学会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高中阶段应该特别重视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每堂课的设计、组织、反馈,一方面要基于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基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帮助学生通过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言,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

02。

使用新教材,衣带渐宽,消得人憔悴。

通过培训,我们从新教材出现的背景,教材使用情况,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整体框架,各册内容的编排,新旧教材学生用书板块对比这五方面,全面详细地了解了新教材。可以感知到新教材的设计,无论从单元的容量,新增的板块,板块的编排,语篇文本还是活动的设计都比老教材更能体现新时代的人文观与价值观。基于新课标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编写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语言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让我们对新教材有着一种期待。

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对新教材进行精读,细思。通过认真研读文本梳理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确保教学设计语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提高新教材使用效率,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进而改变传统老教材的教学模式。

03。

培育新素养,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

高中教育的最根本宗旨是立德树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恰恰诠释了这一宗旨。英语课程内容的六大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与教学策略都与核心素养休戚相关。遗憾的是,目前的高中教学依旧存在学科素养意识差,课堂模式化,表层化,知识碎片化,语言文本分析思维缺失,情感态度培养标签化等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的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核心素养。我们还应该走向融合、关联、发展的课程,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通过课堂活动的精心设计、通过德智体美劳的多维互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语言能力;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学习能力;学习未知事物,探索新奇世界的认知能力。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课标”的核心理念。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我们要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高考改革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而伴随着新高考的推行,一系列新教材也随之出现。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新教材的使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与新高考新教材共同度过的这一段时间中,我深刻体会到新教材给予我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帮助。接下来,我将从阅读、写作、听说等方面,谈一谈我的新高考新教材语文心得体会。

首先,新教材给我带来了丰富的阅读素材。相较于旧教材,新教材以更多元化的视角、更广阔的触角去呈现世界的文化多样性。通过新教材的阅读,我了解到了许多与我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比如环保、人权等。这些话题使我对社会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我思考和表达的欲望。同时,新教材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将经典和现代文化相结合,让我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这种多元化的阅读素材不仅增加了我对世界的了解,还培养了我对各种文化形式的欣赏能力,提升了我语文素养的整体水平。

其次,新教材给予了我更多的写作机会。往年的高考作文题往往限定在某个范畴内,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容易陷入思维的狭隘和刻板的模式中。而新教材中的写作作业更加开放和多样化,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展示的空间。在写作过程中,我可以通过各种写作表达方式,如小说、散文、诗歌等,来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这种多样性的写作模式不仅开拓了我的思维,让我有更多的创造空间,也刺激了我的学习热情和写作兴趣。与此同时,新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让我们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使我在写作中愈发独立和自信,提高了我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的能力。

再次,新教材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旧教材中,听说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而新教材通过课堂的口语交际、组织阅读讨论等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同时,新教材中精选的多媒体资源丰富了学习资源,通过听录音或观看视频,我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言和文化的魅力,提高了我的听说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种注重口语交际的教学方式,使我养成了自信和勇于表达的习惯,培养了我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了我的语文素养。

最后,新高考新教材让我更加关注实际应用。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实用性强的内容,如写作技巧、应试技巧等。通过学习这些实用知识,我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考的写作和应试环境,为自己的高考备考提供了更多的应对策略。此外,新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各种课外拓展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引导,让我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了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的来说,新高考新教材给予了我全新的语文学习体验。通过丰富的阅读素材、多样化的写作机会、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以及关注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改进,新教材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具启发性、更加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这让我更加热爱语文学习,也充分发掘了我在语文学习中的潜能。相信随着新高考新教材的不断优化和推广,我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一

20xx年8月25日,我在昌江县民族中学多媒体教室参加了初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这次昌江县初中物理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全员活动在老师的认真组织下开展的有声有色。此次的培训精神是“学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经过这次培训我得到了许多启发。下面谈谈我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些体会:

第一节课

1、《课程标准》的修订进程;

2、《课标标准》解决了哪些教学实践问题。;

3、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4、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简介。第二节课是由王振牛老师用海南中学的高级物理教师徐建华课件讲解,主要内容是:

1、教学设计为什么;

2、教学设计怎么做;

3、教学设计实例。

接着分组互动交流:

1、修订后的课标和教材主要变化及在教学中的基本对策;

2、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在新课标新教材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鸣主任说,这次对基础教育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对相应教材也进行了修订调整,这是不是回课改前的状态,也不是走回头路,而是对课改进行调整,巩固课改成果。

新课程标准不仅对教材进行了修订调整,对教师的角色也提出的了新的问题,即是如何按课改的要求搞好物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过程涉及理念、内容、学生、教师、环境、资源等诸多因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有既定目标的、讲求效率的、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目标、效率、发展是搞好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是上课或评课的基本依据。在新课改的要求,搞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教师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我们要变化回顾教学目标,认识到知识的地位,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过程提高教学的开放度。

(二)学生主体地位与学习方式多元化

1、现代教育是主体性教育、多元化教育,学习方式多元化十分重要。

2、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效启发

(1)明确启发目标(针对什么、)

(2)注重启发策略

(3)遵循思维规律

(4)营造和谐氛围

3组织作用:依托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1)科学而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性

(2)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应考虑:教学目标;师生关系;课堂结构;学习方式;心理需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训练活动;资源整合。我必须要在新课改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经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材的整体结构与每个章节内容的关系,也深深体会到科研的重要性,也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我一定在课改的实践中找准自己的出发点和位置。并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二

教材的修订是教材不断完善的重要环节。以下本站小编为你带来新教材。

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区举行了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培训,经过集中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教学最优化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下面就根据我自己这次的培训学习谈点心得体会。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也在不断地整编。新教材编写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了教材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新研究知识之间的整合;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新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要通过情境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得出有关结论。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一方面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又为我们教师指明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新教材有它的新理念、新方法。我们要把握特点,活用教材。新教材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倡导多样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活用教材。

通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旧的不能顺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要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过:数学教师要带着思想走进课堂,给孩子们留出思想的空间,孩子们的思想才更开放,孩子们的思路才更开阔。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

数学课程的理念主要体现在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运用新学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灵活运用。结合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领学生贴近生活,走进自然,经历知识、能力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习兴趣,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

总之,这次培训对老师们启发很大,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参加这个新教材培训,回想此次培训,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通过这次学习,不仅使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教学故事及夏老师的精彩讲解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对一年级改版的大开本教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培训夏井川老师进行了专题讲座:《数学还是那个数学》;同时夏老师对《义务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受益颇多,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了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真谛,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的精彩,开阔了我的视野。下面就是自己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1、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认识“双基到四基”与“双能到四能”的改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特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步和发展。而《新课标》在数学课程的育人方面,进一步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能力培养,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将“双能”调整为“四能”,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我认为这正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体现。将双基拓展为四基,首先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同时,新增加的双基,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注意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由双能变四能;过去的“双能”指的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新课标指的“四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对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是一种自我超越,不仅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精确的概括,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

2、素材运用的多样化和应用化,鼓励算法多样化。

《课标》里“数与代数”中贯穿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是针对过去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些计算题,只要求笔算,另一些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再如过去的应用题一定要求学生列出算式,新的《课标》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解决问题,甚至鼓励用扳手指的方法找到答案。可以说,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在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前教学中我们只能按照教材提供的素材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教师要想将知识点变的更深更宽就必须重新寻找素材,这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工作负担。新的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可变化性素材,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光盘,增加了教材的应用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点。

3、适当调整知识结构,合理增减课程内容。

新教材根据教材实验结果和教师们的普遍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如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大幅减少,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如一年级上册“时间”这一单元,将原来的“教学整时和半时”改为只教学“整时”。再如教材系统处理了“解决问题”,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教研员提出的不适用的教学素材;例题设置中的一些不合适的呈现方式;练习题编制中的有难度或效率低的题目;等等,进行细致地修改。循序渐进的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此次课改通过教材修订研究和精心制作工作,形成了一套文字表述准确,易懂、可读性强,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文并茂配合恰当,装帧精美,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教材。

4、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更符合儿童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生动有趣,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由原来教师的教本转变为学生的学本,更似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欢。使小朋友对教材产生了亲切感。如:本册教材分为9个单元,单元的标题明示了所学的知识内容,如:“生活中的数”、“加减法”、“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钟表”等。各单元中每一节的标题都具有情境性与活动性,如:“快乐的家园”、“玩具”、“小猫钓鱼”、“飞行表演”、“搭积木”、“分苹果”、“乘车”等。同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配以各种活泼、精美的插图。小朋友们被这些有趣的课题和漂亮的插图深深吸引着,对数学书简直是爱不释手。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题,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图,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和体验数学,体现了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

5、教材重新整合知识内容,体现数学学习内容之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

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研究和整合。如新教材整合了加减法的关系,在教材中做到有合有分:5以内的加减法是分开安排的,6到10的加减法是合起来安排的,这样的“合”有助于学生对同一个情境提出不同的加减问题,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又如:学生生活在三维空间,所以新教材几何内容从“认识物体”开始,而不是先认识“平面图形”,这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建立空间观念。再如:统计的重心放在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材在创设数学活动的主题或情境时,非常注意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如:“欢迎新同学”、“给在田间劳动的叔叔、阿姨送水”、“送盲人过街”、“修理椅子”等。教材还设计了“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小调查”、“实践活动”等小栏目,这些小栏目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让学生通过讲数学故事、玩数学游戏等,增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

总之,这次新教材培训,使我更加深入的把握了教材的编撰意图、框架结构,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帮助我更好的做好数学教学工作。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做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2

页,当前第。

1

1

2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三

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作为高中地理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引导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因为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改革方向,所以基本建立起了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新时代对提高全国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因此,依据新要求,对《地理课标(实验)》进行修订和完善势在必行。20xx年12月,教育部组建了包括地理学科在内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组,全面启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经过深入研究、多次讨论与修改,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本书在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学业水平测试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叙述,现将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总结如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立德树人是地理课程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说明了现阶段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地理学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主要表现在受过地理教育的公民能够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也能够理解个人对与生态环境和他人的责任,地理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学会如何与所有生物(包括人类自己)和谐相处。地理学的研究尺度广阔,并且能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我们当今社会的众多挑战。这就是地理学在德育方向上的主要作用。而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则需要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三个方面,六大素养:治学(文化基础:人文底蕴和科学基础),修身(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济世(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依据这些德育要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部分:

1、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现代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含了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培养人地协调观,旨在使学生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时,理解并认识到,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一种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是我们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综合思维强调整体观念、时间观念、空间观念,即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地方的综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的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

3、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是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球的面貌千姿百态,地理事物和现象纷繁复杂,如何将这看似“杂乱无章”的地球理出“头绪”,需要一种地理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即将地理环境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各类区域:比如不同尺度大小,不同属性、不同功能等,以帮助我们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区域认知这一素养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形成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有较强的观察力,并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简要评价区域现状和发展。

4、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研究的大部分数据和第一手资料主要来自野外考察,尽管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成果广泛应用于地理学,提高了野外考查的速度和精度,但是野外考查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地理研究手段。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的在真是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建议”部分突出在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提高地理教学育人效果方面的导向作用。在这种要求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重视学生知识的探索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能力。问题式教学和地理实践活动都是以后我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的方面。

问题式教学是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开端,围绕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学程序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创设情境、提出与分析地理问题、提出地理解决方案以及展示评价四分部分,但是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程序,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重在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引导、主动构建问题,发挥效果。11月29日第五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中的两节地理研讨课:《滑坡与泥石流危害》、《台风之殇》。这两节课都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滑坡与泥石流危害从金沙江堰塞湖导入,整节课以问题设计整合内容,重心问题使其以问题形式展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头脑风暴,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最后设计灾区旅游,如何避灾,让学生学习有用地理,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落实四个核心素养。《台风之殇》本节课的核心理念是树立人地协调观,先通过台风受灾对人类的危害,引导学生调查本地区台风的防治,提高学生的地理调查观察能力即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本节课的主要环节有台风发生后的巨大反差引入,逐步设计问题:殇之痛——殇之由——殇之御——殇之情——殇之警,引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两节的学习以及作课教师的评课,我们对问题式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我们的新课程推行引导了方向。

在新课程的推进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方向,多思考,逐渐探索,形成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四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参加了xx科技大学附中教师“新课程新高考”专业素养提升培训专题研修班。今天我们先后聆听了xx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汪xx主任主讲《基于学生的课堂管理》,xx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瞿洪明书记《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两位专家的培训,有理论有实践案例,有升华有数据支撑,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在xx省2025年新高考改革全面铺开的背景下,本次培训涉及到选课走班、生涯规划、考试评价、教学教研、学业水平测试等,一系列新高考改革如何做所面临的问题和操作层面上的做法。可以说,非常实用,启发性和指导性很强。忙碌的培训虽然匆匆,但不虚度,专家老师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沉甸甸的,干货满满!通过学习,加上自己的思路,我有以下几点感悟,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

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既要研究本学科领域,又要跨界了解其他学科领域;

既能把学生领进学科,又能让学生走出学科;

既是教书先生,又是人生导师。这和以往教师的职业常态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人生发展从没有如此的密切相关。这才是真正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学科育人。教师要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模式,让任课擅长的学科领域,同时跨学段兼课成为常态。

二、选课走班是依据中国教育现状、适合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瞿书记的讲座,让我了解了走班制这种模式为: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的班级,称为行政班,但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课,需要时自习也会在教学班上。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分层教学思想,实际上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中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是按学科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要求进行的。

“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走班制教学的实行,给每一位同学提供了结识更多老师的机会,在领略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基础,毕竟走班制给同学们带来了强大的学习资源。

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走班制”教育,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尊重学生发展,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培养人才,但一个人的素质、环境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差异,我们必须要按照他的素质、天赋、爱好和特长来加以实施教育,他的潜在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来进行教育。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现在时代的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不断创新才会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才能适应教育多样化的世界性发展趋势。

三、开发校本课程是变革课程体系的核心。

只有课程改变,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层面的课程变革,往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上教与学层面的探索,而忽视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学校更是缺失对三级课程的深入整合,没有形成一套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做到整合各级课程校本化,让其符合国家层面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满足未来发展需要,才是课程变革的“牛鼻子”。同一门课程,给不同基础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学习方式,既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去学习,使每名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

而找准“选择性”和“计划性”的平衡点,则正是管理智慧大有用武之地的关键。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到我们要面对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我们要在后续工作实践中高效的学习和理解,以及积极适应,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五

新教材培训让我收获颇多。新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降低了认知难度,大单元教学也更明显,单元知识更加系统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训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很多可操作的抓手,明白了编者的用意以及教材的框架,懂得了教学中如何教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感谢各试教团队及专家们的.指导,为你们所付出的努力点赞!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六

新教材培训让我收获颇多。新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降低了认知难度,大单元教学也更明显,单元知识更加系统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训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很多可操作的抓手,明白了编者的用意以及教材的框架,懂得了教学中如何教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感谢各试教团队及专家们的`指导,为你们所付出的努力点赞!

最热新高考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七

10月9日下午,我参加了在x小学由毕塬路学区主办举行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套教材解读”专题培训讲座。感触颇多,特别是老师对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版教材与旧教材之间的内容的增与减,结合具体的课例,作了详细的分析,更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活动中,我的体会颇多。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使我对第四版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第四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第四版教材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第四版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整体设计和调整了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克服学生的学习困难,避免难点集中。第四版教材保持“注重情境设计“的特点,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如第一学段的情境主要来源于生活,第二学段适当增加了来源于数学的情境。第四版教材重视梳理和设计练习题目,提供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第四版教材遵循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探索如何促进“人人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次教材培训对于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使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在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幼儿园大班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总结(汇总15篇)

    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领域。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幼儿园大班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您一些帮助。x县幼儿园始建于1998年,2

    最新信息技术合作协议范文(12篇)

    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合作案例,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甲方:代表:地址:电话:乙方

    优秀中医药文化心得体会范文(13篇)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第一段:介绍中医药文化的历

    专业种黄豆的心得体会感悟(案例1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得失、成败、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概括。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随着初中生活的逐渐逼近尾

    最新装饰设计实践报告(模板13篇)

    实践报告是通过实地调研、实验操作等实际活动,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实践报告可以是多样的,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不同领域的实践报告吧。

    最优构建亲子关系心得体会大全(15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记录思考的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精彩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教育孩子,家长多在怎样“

    2023年渣土车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一个总结和回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小编精选了几篇写得不错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第一段:引言段(100字

    最热单位工作汇报材料(汇总15篇)

    工作汇报能够及时反馈工作情况,让领导和团队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如果您对写工作汇报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指导,请参考以下工作汇报范文。按照《河南省粮油仓储单位备

    专业方案的起草说明(案例17篇)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计划和规划,而写一份计划书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计划和规划。在阅读计划书范文时,我们应该注重理解和挖掘其中的核心思想和亮点

    最新小数乘小数听课心得体会(模板17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