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

时间:2023-10-25 作者:琴心月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

勤奋是魔法的钥匙,成功源于坚持。在写标语时,可以借鉴一些经典的语句和表达方式,但要保持原创性和巧妙的改编。以下是一些具有创意和独特性的标语案例,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灵感。

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篇一

在xx乡陈书记的带领下,汽车在离开瓜寨村的柏油路之后,右转一会便开始爬山,崎岖的山路,由于是干季,道路并不是很难走。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弯,便到了山顶。陈书记说,以前不久,这是没有路的,这条路还是因为市里面修黑石罗水库才修的路,xx村进出只有通过人背马驮的方式。但即使是这样,公路依然没有通到村,到公路尽头,还要走上半个小时的山路。

站在山顶,眼前十分开阔,四周群山高耸,中间很远处可见一条细细的河流在群山间出没。山都比较陡,植被还可以,比起常见的森林来说,还是逊色不少。脚下的一座小山头上,一棵电线杆在黄土和松叶间格外扎眼。远远看去,象我儿子小时候积木玩具里面的电线杆。耳边远远的传来机器轰鸣的声音,书记说,水库正在施工,由于这里人烟稀少,山高坡陡,植被相对较好,将建昭通市水源地。

汽车沿山路蜿蜒而下,又不知过了多少个弯,来到了水库办公地,也就是公路的尽头,不远处几台挖机正在紧张工作,陡峭的山涯上,好多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有的腰系绳索,挂在崖壁上,有的在山崖间来回走动,只要你仔细一看,小河两岸陡峭的山上,到处都是移动着的红色安全帽。山风吹过,这些施工的人,象风中翻飞的小鸟,让人禁不住为他们的安全捏住一把汗。

可能是上游人烟少的缘故,河水特别清。河边有几户人家,名叫竹林组,源于村子河边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已经列为搬迁对象,但由于新的房子还没盖好,暂时还住在这。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村中,书记不停的和老乡们打着招呼,看得出,书记和他们都非常熟悉,东家长西家短的说着一些我们听起来很陌生的人和事。趁着这些空隙,我仔细看了看这些民居,这里的房子建筑特别简单,一般为二层瓦房,一层住人,二层堆放粮食和杂物,墙为夯土制成,比较粗糙,有的年深日久,布满大大小小的裂纹,有的已经倾斜,给人以摇摇欲塌之感。房间里面光线黑暗,陈设简单,不管什么看上去都有黑黑的感觉,因为,这样的建筑通常不用柱子,直接把梁架在夯土墙上,整个房屋由夯土墙承重,使得屋内空间逼仄,采光不畅。我惊异于这是山区,自古以来树木众多,为什么房屋建得如此简单。在我印象中,这样的房屋是抗震性能最差的,墙一倒,整个房屋就倒了,如果使用柱子,可以做到墙倒房不倒。上帝保佑,这一带历史以来估计地震不多,才使得这里的人民在这样简单的房屋里,安然度过了多少个日夜。

书记说,这里已被列为搬迁移民,属于xx村的一个小组,为了搬迁工作,他不知来做了多少工作,甚至开玩笑的说把一家人的茶都喝完了、凳子都坐坏了,才把工作做下来。虽然这里土地贫弱,人烟稀少,交通不畅,但俗话说故土难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花子窝,移民搬迁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真是不小。

沿河步行而下。两岸山势极陡峭,河边但凡能栽种的地方,都已开辟成地块,有的地方甚至只有几十公分宽,能种的则种,不能种的地方也种上了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山顶大多是在碗口粗的松树,远远望去,就象戴了一顶绿帽子。书记介绍说,现在是春天,还很冷,过久山上的杜鹃花开时,很是漂亮。我想象着,两岸山花烂漫时,该是一番多么壮观的景象!河水虽不深,但极清,河岸边也看不到各种现代垃圾,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仿佛从来没有人来过,透着浓浓的原始自然风味,就连岸边远远的覆盖着灰瓦的农舍,也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俨然一幅优美的中国山水画。

沿着河边蜿蜒的小路,半个小时后,我们就来到了今天的终点,xx村,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坐落在河岸边的高地上,在村子与河之间是一大片缓坡地,地已经作了细致的翻整,并栽上很多苹果树,对岸是陡峭的山崖,长满的树木,背后也是高高的山峰。村里面的房屋都是清一色的土木民居,灰色的瓦、灰色的土墙,灰色的房檐下的灰色的榔柱上,挂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除了偶而一闪而过的几根电线,实在无法找到与现代产品相关的东西。安静,还是安静,除了偶而的几声犬吠和几声鸡叫,听到的只有风声和水声。那个我没去过的、鼎鼎大名的、被游客挤爆了的、号称世界上最美村子的雨崩村,能有这里的安静么?我想。在这里,你看不到什么,想不到什么,也不用想什么,看什么,除了纯净和你的心灵。套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这里是最适合发呆的地方。

可是,这一切美好的背后,是生态的脆弱,生存的艰难和生活的贫困,xx村人均八分地,且大多为陡坡地,土地贫瘠,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和土豆收入。近年种植了不少苹果、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但由于管理原因和周期较长,目前还处在投入阶段,没有收入。即便有点收入也因交通条件限制难于变成商品。于是,村里大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守着几分薄地,几间老屋,尽管村外的世界风起云涌,这里却是永远的波澜不惊。

村里修路的经费已经落实了,但修路涉及占用耕地却在村里吵成了一锅。普遍的心理是,都想修路,但都不想出土地,公共利益都想要,但只要涉及自己的私利,便寸步不让,有的修路必经之地的人,漫天要价,甚至要赖要横,无所不用。书记一下午都在找不同的人协调做工作,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想法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今天的工作成效不大”,书记说,“过几天还得来”。对我来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真是不容易!

回来的路上,一个老乡正在用拖拉机翻地,“老乡,你那机器怎么弄进来的呀?”。“几个人扛进来的”。“哇,好现代哦”!同行的一个小美女说。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m 6

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篇二

春天里。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

4月是公安县“三万”活动“民情走访月”。县委办公室在抽调干部驻村走访的基础上,把4月11—17日定为民情走访周,集中机关所有干部,分5个批次来到埠河镇的4个村,走访民情,体验农村。

一周的时间,短暂的走访,我们努力观察和记录最真实的民情、最朴实的话语、最鲜活的故事、最翔实的数据,一步一步去丈量农村的土地,一户一户去走访农村的百姓。让我们走近了更多的普通农民,感受了更多的农村变化,更有这样的一些影像,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温暖。

灯塔村5组。江诗凤。

家里3个人,正在堂屋里吃饭。两盘菜,一盘莴笋,一盘杂糊椒,简单到让人心酸。而外观看上去还不错的房子是由亲戚资助、改造维修的,上月底才完工。

驻村干部邓云辉说明来意,母亲江诗凤起身,身旁儿女茫然地望着到来的我们,明显可以看出精神异与常人。五十出头的江诗凤,一个人拉扯着这一对痴傻儿女,生活劳顿,艰难度日。在她的青春岁月里,她也曾无数次地设想过未来,儿孙承欢膝下,颐养天年。但是,在她最美好的年华里,命运却给了她最致命的打击:丈夫高血压中风,在盛年撒手人寰;儿子少年车祸,脑震荡神志不清;女儿天生弱智且患癫痫,生活不能自理。这些,都曾一点一点摧毁着她生存的意志。她一度绝望,想转身离去。但是,她最终留下来了,因为她是母亲,更因为她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

丈夫去世前,他们家一共有5亩地,以男人为主要劳动力,每年要上交提留1500多元,一年下来所剩无几。这几年,还是那几亩地,种着棉花、麦子,不用再交提留,每年可以用“一卡通”领到各项补贴396元。一家人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有农村大病统筹。村两委还给申报了低保,每年可以领到近20xx元的低保补助。这些,可以保证这个家庭在农村的基本生活,更是生存下来的动力和源泉。

母亲江诗凤回想起一幕幕辛酸的过去,泣不成声,就连弱智的女儿眼里也含着晶莹的泪花。但暖心的政策,有如黑夜里的灯塔,照亮了前行的路,温暖了寒冷的心,更点燃了江诗凤一家继续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临走前,杜立东代表县委办公室给她们一家送上了两袋肥,并从自己钱包里掏出200元钱送给江诗凤,安慰、关怀的话语,让江诗凤渐渐恢复了平静,女儿含泪呆滞的目光让我们不忍离去。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在灯塔村20xx年的这个春天,村庄里沐浴着更多的阳光与暖意,满足着更多的渴望和期待。目前在灯塔村有贫困户59户,贫困人口180人。致贫原因主要是疾病或灾害事故。针对这样的贫困户,村两委积极予以关心。这次,县委办公室更是专门拿出了3万元钱,为灯塔村贫困户送去了春耕急需用的肥料和生活用油,机关干部们也都纷纷拿出200元钱为结对帮扶贫困户送去了温暖。未来,他们会更有力量的生活!

甜葡萄。

灯塔村1组。王顺林。

老王正在忙碌,给猪贩子交付猪仔钱,门边则放着整整一大盒种植葡萄用的套装袋,好一阵子才歇下来。坐在老王家高高屋顶下的客厅,我们很是羡慕,又宽敞又荫凉,造型也很别致。这还是1991年建的楼房。在那个年代,建这样一所房子需要经济实力和不一般的气魄,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也依然不过时。老王有一双儿女,女儿已出嫁,儿子在军官学校就读,房子则准备在儿子结婚时重新翻修一下。说话的老王语气间透着自信,模样很像北方的汉子,黝黑的脸庞,高高的个子。

老王家共有6亩地,以前一直种着棉花、小麦,有很长一段时期每年收入都很一般,后来埠河镇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周边村农民率先试种,丰产增收,尝到了甜头。老王信息多、路子广,跟着别人先试种了2亩葡萄,一年下来效益不错,现在6亩地全都种上了葡萄,间作棉花,年纯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加上养猪全年有7万多元的收入。老王很有干劲,专门领着我们去看屋后的葡萄园,一排排整齐的陆地葡萄架很有气势,老王介绍说是欧式品种,成熟后一个个颗粒可达乒乓球大小,产量高,价格卖得也好。平常忙时还要请上好几个人帮忙进行套袋等,技术方面则跟周围果农们保持着资源信息共享,同时他们在种植葡萄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原创性经验,更本土化。现在品种优了,技术有了,销售也不用愁了,老王劲头更足了。

作为承载农民梦想与希望的土地,如何实现效益的化?如何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在埠河镇,政府引导农民探索出了新兴葡萄产业的路子,埠河葡萄品牌吸引着众多客商。在灯塔村,现有102户种植葡萄,面积300多亩,年纯收入可达240多万元。一个个普通农民,就这样在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家庭收入年年递增,生活就像葡萄的滋味越来越甜蜜!

新“乡绅”

灯塔村3组。姜志福。

我们初见老姜都有些惊奇与意外,他穿着黑色的唐装,休闲的牛仔裤,有着小隐乡村的作派,闲适模样很像电影中出现的旧时乡绅,对生活的把握让他显得气定神闲。他家是二层小楼,楼房后面是猪舍,现代化的规模养殖,每年出栏200多头。猪舍清扫得很干净,在角落里还放置着两个5kw的大空调,我们笑谈:猪也享受现代的生活。

姜志福有一对儿子,都在城里落了户,去年大儿子结了婚。两口子更心无旁骛,专心家庭发展,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模式。通常,姜志福管外面的猪种进货、防疫、销售,妻子则在家打点猪舍。

老姜20xx年开始养猪,投资了9.8万元建猪舍,前年猪市行情一度走低,卖一个亏一个,好在经历了低谷,生猪市场又回暖,现在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赚了钱,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但是流动资金欠缺,他谋划着去农村信用社贷些钱。我们告诉他,现在县里针对创业促就业有政策,镇里都设了专门的办公室,可以通过村里向镇里申报贷到政府补贴无息贷款。老姜很感兴趣,准备第二天就去镇里问问。

送别我们一群人,老姜离去的背影,稳健而充满信心。

“低头看地,抬头看市场”,老姜作为初尝市场的千千万万农民中的一员,在学习市场经济过程中,在岁月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可泯灭的足迹。在现在的灯塔村,像老姜这样规模的养殖大户共有2户,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灯塔这样的养殖大户会越来越多,未来灯塔经济则会更活跃!而在实践中创造出生产经验与个人财富的这批人,他们作为新一代的农民,是当代农村的中坚力量,更是农业未来发展的脊梁和希望!

情怀。

灯塔村5组。苏政道。

他是位70多岁的老人,一名老党员。生在战乱中的旧社会,历*革,见证分田到户、改革开放等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老人1958年起就在村里任职,历任组长、会计、村副主任等职,1986年因大政策精减村干部,从岗位上退下来。现在老人年纪大了,没再种责任田,仅自己养了头水牛,靠出租水牛给村里农户耕田赚点零钱用。老人有3个儿子,平均分担两老口粮,年前老伴做了胆结石手术.日子过的并不宽裕。去年年底,镇里民政给老人发放困难救济资金200元,老人觉得很惭愧,在他的心里,依然保持着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尊严和体面。

老人很健谈,精神矍铄。破旧的房屋里,老人很少谈到自己的困难,讲到了许多村里过去的掌故,自己任职时经历的事情,现在村里的建设和自己心里的想法。

千百年来的皇粮税赋,不用再上交,不仅如此,国家还倒给农民钱。谈到这一点,老人竖起了大拇指。灯塔村去年修了6.5里长的水泥路,改变了过去出高价的士都不愿来灯塔村的现状,现在百姓出门办事运输都很方便,并且村两委按田、人、户三个指标动员群众捐资,程序很公正,群众很乐意,老人特别满意;村里因为缺水,大部分都改种旱地,沟渠需要疏理。讲到这里,老人声音突然大了起来:这条沟渠是总排渠,流经灯塔村的这段叫新中渠,有1020米长,过去有水,后来因沟渠淤塞,不再畅通。老人盼望着,几时沟渠可以疏通,农田不再缺水。

临行前,老人握着我们的手,嘴里还在反复念叨着沟渠的事。

望着眼前的老人,我们特别感动。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在他的心里依然装着他周围的群众,装着他生活的灯塔村,装着他的信仰!他的眼睛,他的皱纹,他的话语,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别忘了这个民族的根,别忘了农民的苦,别忘了我们血脉相连。这是一位七旬老党员的情怀!

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篇三

篇一:民情日记--理解“万岁”!

2014年 6月11日 星期:二 天气:中-大雨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可几天的大雨连锦,我村防汛工作面临重要时期,我在村委会办公室已无法静下心来写民情日记了,只有到重点低保户家走访。刚才走了五华里路去谢长古家,现在要到黄长娣家了解情况。

黄长娣早年丧夫,带着两个小孩,一家居住在小河对面,与村小组其他人家相距几百米,属于独村独门独户的情况。再是,为了调解她家与钟义胜、钟运辉家山林纠纷问题,现在去她家还真是一举两得了。

我还是第一次去她家,没有想到去她的路那么难走,远远看得到房子就是找不到路,我只有打着雨伞,卷高裤脚往河边走去。走到河边,那时正好有位村民在过河,我问她去黄长娣家是不是往这里走?她回答说:这里是可以去,但现在河水大,很深,我都浸湿了裤子,你过河的话也会浸湿裤子。我说不怕,我就把裤脚卷得高高的,过了之后,裤子还是浸湿了。

我走进黄长娣家之后,当她看到是我,就马上招呼说:兰同志你来了,快进屋座。听到声音,她儿子、女儿都一起来到客厅,烧开的烧开水,洗杯子的洗杯子,黄长娣即非常热情,反复叫我吃粽子,我盛情难即,就边吃粽子边聊天,了解近期大雨洪水时期有无发生水灾情况,她回答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一切还好。听后,我就放心了。之后,我向她说明到她家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回馈前次诉求的山林纠纷问题。我只有将我向周围人群了解的情况及向钟义胜、钟运辉调查的情况反馈给她。我说:既然你公公把山林卖出去了,凭我们“三送”工作队的权限是无法帮你要回来的,不是我们不去做工作,而是我们的职责所限,权力所限。我们只有调解的权利,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当他们不肯调解时,我们就没有办法了。经过我的反复、耐心解释。她表示理解我工作的难处,并说:只要你尽心尽职了,我就感谢了,和理解了。我说:理解“万岁”!

篇二:民情日记--难忘的时刻

2014年 6月11日 星期:二 天气:中-大雨

我记得: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年高考时的作文题就是《难忘的时刻》。这个高考题目,曾让千千万万个学子,留下终生难忘的时刻,激起一生难忘的记忆!因为,在考《难忘的时刻》的这一时刻,有无数学子,把人生的前途都压在这一时刻!把人生的命运都寄托在这一时刻!又有无数的学子,就在这一时刻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决定了人生的命运!

我今天要说的是2014年6月11日,端午节的前一天,这对炉迳村大碰村小组低保户、困难户、受灾户、孤寡老人的犁彩英来说,也是一个难忘的时刻!犁彩英,80岁,女性,生有一女,养有一子,女儿已远嫁,养子住在全南县城,现孤身一人,居住在前不接村,后不触店的大碰村小组路旁边,最近的邻居也有数百米远。孤村孤院,孤独一人地拿着低保过生活。

由于端午节前夕大雨不断,中雨连绵,导致犁彩英住的房子后墙壁突然倒塌!这突如其来的房屋倒塌,险些儿就压倒了人,万幸中虽然人身没有受到太多的伤害,但在倒塌那一刻,即让她惊魂未定,恐惧万状,而且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时刻!

天黑以后,我们在她养子的屋檐下站着、等着、盼着,连绵不断的雨水依然在下着,边缘山区的夜幕是那样的冷冷静静,远远望去,一团漆黑,看不见一颗星星,见不到一?灯光。在村长的提示下,她向几个亲戚打了几个求助电话,想找一个晚上安身的地方,可返回的信息,让她的希望全都破灭了。她只有焦虑地等着、盼着,我们也只有耐心地等着、盼着。可她的养子今天晚上能不能回来,我们大家也胸中无数。此时此景,我知道她老人家百感交集的心情,她看着我,几经张口,想说什么,而又欲言又止。我也知道,她老人家既没有文化,也不善于言辞,既有千言万语,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她看了我很久之后,含着泪水,对我们说:“兰同志,多谢你们了!”

这时,我能体会到:虽说只是一句简单的“多谢”!但却出自她的肺腑之言,凝结着她的千言万语!因为,在她遭受天灾,而又孤立无援的时候,是党和政府派来的“三送”干部、村支书、村长一直站在他的身边,帮助他解决眼前的各种困难,陪同着她渡过最艰难困苦的时刻;
使他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并没有遗弃她这样的孤寡老人,而是处处在关心着她,关怀着她和帮助着她;
是“三送”干部、乡政府干部和村委会干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温暖送给了她!使她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安慰!是呀,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和干部们反复打电话给她养子,要他养子今天晚上必须回来,她真的不知在何处安身?为此,她才会十分感动地说:“兰同志,多谢你们了!”

晚上九点多钟,她的养子李华总算赶回来了,我和书记、村长悬着的一颗心也总算放下来了。

要说房屋倒塌的那一时刻,让她惊魂未定,恐惧万状,给她老人家留下了难忘的时刻!而在她遭遇天灾,孤立无助时候,党和政府给送来的关怀、温暖和帮助,同样也给她老人家留下了难忘的一天!

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篇四

3月25日,冒着似鹅毛一般,纷纷扬扬,晶莹如玉、洁白无瑕的雪花。我与村干部来到了村民-家中,了解到他家有四口人,其中有两个孩子是贰级残疾人,先天性语言障碍,-本人因受伤导致右腿残疾,现在只有拐着拐杖行走,媳妇主要以家务活为主,照顾三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家中有45亩地、2只大牛一只小牛、一辆拖拉机主要靠二儿子拉货来挣钱。

我便留下了联系方式,用简单的哈语对-老人说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的就和我联系。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极需要照顾与关怀。

走访结束回到宿舍,我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我在思索。该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能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帮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励、微薄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困难群众的困境。国家的惠农政策日渐丰厚,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农民的生活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脱贫。要解决他们的贫困,主要还是要靠党和政府的帮助,社会的关心。

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篇五

3月25日,冒着似鹅毛一般,纷纷扬扬,晶莹如玉、洁白无瑕的雪花。我与村干部来到了村民-家中,了解到他家有四口人,其中有两个孩子是贰级残疾人,先天性语言障碍,-本人因受伤导致右腿残疾,现在只有拐着拐杖行走,媳妇主要以家务活为主,照顾三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家中有45亩地、2只大牛一只小牛、一辆拖拉机主要靠二儿子拉货来挣钱。

我便留下了联系方式,用简单的哈语对-老人说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的就和我联系。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极需要照顾与关怀。

走访结束回到宿舍,我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我在思索。该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能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帮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励、微薄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困难群众的困境。国家的惠农政策日渐丰厚,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农民的生活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脱贫。要解决他们的贫困,主要还是要靠党和政府的帮助,社会的关心。

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篇六

冷冷的气候抵不住我走访的热望与*。通过走访,我倾听了不少百姓心声,收集了不少老大难、新小易问题,获得了不少群众工作经验,这对于我今后开展工作、为民谋利是大有裨益的。

今天,依然继续我的走访之旅,虽然天气不给力、物候也不赏面子。

南塘组陈玉芳,现年58岁,家庭5口人,皆在村务农,她及邻居孙长柱主要向我们反映了两个问题:

其一,南塘组一口大塘,堰沟全倒掉了,挖一次崩塌一次,长年蓄不住水。

其二,去年南塘组实施土地置换项目,村里砍掉了该组几户人家的的杨葱树和板栗树,但树木的补偿金一直未发放;另外,树砍都砍了,可树所在的地块一直荒着,不给种作物,浪费了地力、物力实在可惜。

对于第一个问题,国家近几年组织开展的水利普查工作业已结束,水利家底已被摸清,下一步就是有针对性的挖塘清淤,提高塘的蓄水高程与蓄水容量,这口塘的后续解决措施具体怎么搞,怎么做才能让南塘组群众满意,秦传兵主任表示愿意领办这个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姜世尧营长说,之所以出现今天这个不尴不尬的僵局,就是当初土地置换时,地没分好,姜营长表态说,这个问题不大不小,但我们争取不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难问题,这件事,我们马上解决,争取给南塘村民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如此说来,姜营长已经领办了这个问题。

通过今天的走访,可以发现,我们村“两委”班子的团结与效率是值得肯定的,低效率的的官僚习气与推诿扯皮的不良作风目下在鹿起是没有生存土壤的。我想,只有班子团结了,才能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只有这样,好事会被办实,实事会被办好。

秋风瑟瑟,黄叶飘落,万物寂寥,呵气成霜,一个清冷之秋已然来临,可我的热情就像鼓满了风的帆一样。今天是我开始大走访的第一天,一定去尽力打开个好局面。

我独自步行来到我村养殖大户张根胜家。甫一到达,就见张家的二层洋楼格外气派,外墙崭新洁白,厅堂宽敞明亮,整体厨房清清雅雅,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看样子应该是一户宽裕人家、幸福人家。

张师傅正好在家刷碗,当得知我的来意后,我俩便来了一次深入的即席座谈,亲切地拉起了家常。

张师傅是我村数一数二的大户能人,养猪、养鸡、养鱼,还承包了200亩田地,做起了新时期的“地主老爷”,产业颇为多样,规模着实不小。

张师傅说,他去年刚买了一批材料,预备今年动工,奈何资金方面捉襟见肘。他告诉我,他曾试着申请邮储“好借好还”小额贷款,然未获批准;又与我村另外两个种养大户三户联保,以求贷款,仍是一无所获。因此张师傅扩大养殖规模的计划只能暂时束之高阁,弃之一旁。

我想:县镇两级每年不都是有一次“神农杯”评选吗,被评为一星者可得一千元,被评为五星者可得五千元,数目实不多,但多多少少可以解决一下张师傅的燃眉之急。此外,团县委不是也有“青年信用示范户”工程吗,如果创业者能拿到示范户的话,资金申请、审批手续或许会简便一点。我据实将这两个好政策告诉了张师傅,张师傅听后很是惊喜雀跃。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大凡县里搞什么农业技术培训,镇村总会为张师傅保留一个珍贵的参训名额,对于这一点,张师傅表示十分感激党和政府对他的关心与厚爱。

一枝一叶总关情,于细微处见真心。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需要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只有设身处地地站在人民的立场,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才能干好群众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同,我们来到基层锻炼和服务的价值才得以体现。群众的忧苦、难处越多,我心里的纠结难受也越多;群众的笑容、快乐越多,我干事创业的*会更盛。

天气朗朗,惠风徐徐,鸟声琐碎,日影扶疏,一个暖暖和和的上午,将带来一份充充实实的收获。

从劳形的案牍中暂时解脱出,偷得浮生半日之闲,我决定去走访我村原计生专干、现低保户陈宗芝老人。目前,其他船形组农户都搬到了我村硬实洁净的主干道边,独留陈家还居船形组老庄,因无财力迁址,陈家人不得已而成为了“钉子户”。

今年春上,陈家儿媳因猪头风病不幸辞世,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儿子,老两口以老迈之躯负起了照顾小孙子的重担。陈宗芝老人患心脏病,身体状况很不好,长年吃药,老伴鲁修礼退休有好些年了,退休前鲁老师是鹿起小学、舒茶中学的领导。目前一个月尚有1800多元的退休金,但这些钱要买药品、补品、粮食等,仅够日常开支。陈家儿子智力迟愚,身体欠安,今年其子光在家光修养就有大半年时间,现在杭州某厂打工,收入甚是微薄。目睹现状,实为不忍,我村为陈家申报了低保户,一个月可以领到175元的低保金。

一个使老干部,一个是老教师,一辈子春华秋实,辛勤耕耘,在这样大的年岁尚不能安享晚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我亲身遭遇群众疾苦,却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徒唤奈何、奈何,心底的无助有谁能体会。

陈家直面如此困境,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回村部后,与村两委班子协商能否为她个人申请城乡医疗救助之普通疾病住院医疗救助,还有为他们的儿子做残疾程度鉴定,争取民政部门的政策关怀,此外,在他家孙子上学时,能否在希望工程和雨露计划上面对他家施以援手,这样做,算不得雪中送炭,但多少可以为这个特困家庭纾一点困,解一点难。

根据工作日志安排,我们今天的主要工作是慰问特困户和老党员。上午8:00镇党委副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田先桃将车开到学校,带上我们三人和慰问的大米、食用油就向杨家湾村进发。

车子在满目疮痍的雁熊公路上颠簸40多分钟后,我们在杨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杨明安同志家门前下车。在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扛上米,提起油一起去慰问特困户。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二组特困户郭团员家。户主郭团员今年81岁,体弱多病,妻子哑吧,78岁,女儿由于大脑不很好使,加上不务正业,至今35岁仍待字闺中。

郭家由于家庭困难,加上与村里电工因用电纠分,已被电工停电两年。第一次走访时,我们了解这个情况后,立即与村支部书记一起找电工张国平和郭同富共同协商,免去了以前欠下的电费,当场接通电源,确定电表起始刻度,并约定以前的电费既往不究,从今天开始,用多少电,交多少费。今天,郭同富老人一见到我们,就拉着田书记的手,感激不尽,看到我们又为他们送来米和油,更是热泪盈眶:“感谢共产党,感谢工作组。你们不仅为我们申张了正义,还为我们带来了光明,送来了米和油,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接下来,我们慰问了二组特困户郭团员、三组特困户杨中发,走访看望了四组老党员老干部许还清,许太来和养鸭专业户许汉平。

到这里工作近二个多月了,前期的走访入户、了解民情*已经结束。今天一大早起来,曲组长说:“入户工作已近完成,接下来就是转入实施帮扶阶段。这几天一直没下雨,天天忙着防火了,今天要不我们去慰问下梁存林吧,顺便把大米和面给他送过去。”我们一致同意,洗刷了下,简单吃口早点,拎上东西向他家走去。说起我们要慰问的梁存林今年66岁,个头有1米八.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小小的眼睛挤得眯成了一条缝,像树皮一样粗糙的大手,厚重而笨拙。乍一看很是魁梧的一农民,却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他妻子孙万莲,今年63岁,个头还真估不出来,因为她成天盘腿坐在炕上常年不能动,,一级残疾的她几乎生活不能自理。老俩口虽然有二儿子一女儿,但都在外地,一年回不了两次家。孩子们都生活一般,也照顾不上老俩口。梁存林自己也种了4亩地,加上俩人的低保,每年收入也就不到4000元,基本都吃药了,生活非常困难。走到观音堂村最北边,拐进村里最后一条小巷,住在巷子处的就是他家。进入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他那破烂不堪的无间正房,西面有一间土坯小房,屋顶杂草丛生。院内没有任何家禽,整个院落显得空旷萧条而缺乏生气。透过窗户一眼望到炕上坐着的就是他媳妇,只见她看到我们嘴角抽动几下,随后梁存林便出门迎接我们的到来。进入堂屋,走过简陋的伙房,正南盘着陈旧的大炕,对面摆放着2个大红柜,也是家中的家具。红柜上方墙上贴着2副年画,画旁边是他们俩口的老照片。空旷简陋的家此时显得格外净。

曲组长对老俩口进行了慰问,并说明了来意,梁存林妻子此刻异常激动,眼中含满了泪水,口中不断地对党表示感谢,对政府表示感谢,对我们工作组表示感谢。曲组长再次对梁存林妻子进行了安慰,并告诉他们我们工作组会随时随刻他们解决困难并留下了帮扶联系卡。在老俩口的再次感激与送别下我们离开了他家。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想着梁存林那蹒跚的背影,回想他妻子的一双渴望的眼神,回想着那个毫无生气的院落,我们顿感肩上负担的沉重。在如今改革开放的今天,这样的人家却显得与时代是那么的格格不入,缘于他们的落后,更多的是缘于他们的贫困。而能改变这一切的正是我们当前的任务与责任。试想,我们还有多少需要被帮助的人们,还有多少像他们一样守护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的人们。想到这,我的心很重很重,我下定决心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改变他们。

抬起头来,望着回去的路,感觉好长好长。

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篇七

3月29日下午,根据院“三一实干”活动统一部署,我们按照各自分组到马鞍桥村委走访。大走访,访什么?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政策得失、疑惑不解,渴望期盼……带着这些我们走访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进周来英的家中,我们有些吃惊,虽是早年盖起的小楼房,但屋里很简陋,一张桌子,几条凳子,没有多余的东西。聊了几句之后,周奶奶抹起了眼角,“家里穷啊,没啥收入,我老太太不争气,有中风,天天吃药,拖累了家庭。”周奶奶的意思我们明白,保障低、看病贵成了她心病,希望政府报销比例多一点。村民有期盼,说明相信政府,新农村也是有穷人,如何精准扶贫,我们要有良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刚到丁文方家中时,夫妻俩刚干完活回来,听闻来意,丁文方的妻子就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家里从开始养猪,有600多平猪圈,现在要保护环境,不能养猪,我们服从村里大局,但是我们也要生活呀。”说话间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怨气的。村民敢说真话,我们更要如实记录,或许我们工作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依然是农村永恒的话题。“年纪大了,洗衣服不方便,衣服都是村里定期组织人员专门帮忙洗大走访民情日记范文精选大走访民情日记范文精选。”年迈九十的刘奶奶依旧精神矍铄,她说经历了几代人,如今愈加感受到居家养老的政策春风。是啊,“公道自在人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从心里都会为你点赞。

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篇八

建德农信联社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进村入企”助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送基层活动。通过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送金融服务下乡延伸服务窗口的惠民举措实施“1234”工程即“围绕一个中心、建立二项联系制度、开展三个百家工程、推进四项金融服务渠道建设”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宣传“浙江农信”品牌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推进建德经济新一轮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浙江省农信系统“进村入企”金融服务送基层的文件要求,建德联社也制定了相应的活动计划、安排,通过下基层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在新一年的发展计划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根据企业资金需求状况,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做好企业良好发展参谋。今天“进村入企”走访第一小组、第二小组成员下基层,走访两家招商引资企业。

到乾潭杭州共和汽车链传动有限公司时,刚好董事长邵文礼也在,一见面,就冲上来就握着手,连声说“谢谢”。这家企业原在武义县,因当地土地资源局限,经乾潭政府推荐,到建德安仁工业区投资发展还不到两年,邵董说,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你们信用社多次来走访,不管是办存款还是贷款,服务都特别好,信用社就像家人一样亲,没有你们这么快的资金支持,我们肯定没有这么快投入正常生产。

有关这个企业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的很透彻,但这位董事长还是第一次见到。杭州共和汽车链传动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汽车发动机传动链条?工业传动链条?摩托车传动链的生产企业,主要产品适用于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等汽车发动机,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发动机链条的专业制造者,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迁入新址后因租用土地?新建厂房及办公楼等原因,存在着较大的资金缺口,经过信用社和市联社业务部门多次走访、多次沟通协商,最终给了企业1800万的资金支持,企业如今已基本完成前期建设,进入正常生产运营轨道。

在生产一线看生产情况时,和邵董沟通了企业对信用社的建议和意见,以及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第二站到了钦堂的浙江隆源压滤机有限公司,和总经理周立钢一起在车间看新引进的先进设备时,周总和同来的建德电视台记者说:我感觉信用社对我们企业支持比较大,特别是像我们这种中小型企业,在我们真正碰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雪中送炭,及时解决我们的困难?我们企业是开始试运行的,下半年资金比较紧张,当时也找过其他金融机构,由于当时企业刚起步,最后只有信用社来企业调查,给了我们400万的运作资金,每次想到这件事时,心里都很感动,办企业以来,我最想对信用社说“谢谢”。

在企业开座谈会时,周总说为了在行业中取得技术领先地位,生产出过滤效率更高,性能达到进口压滤机指标的新一代高效全自动隔膜压滤机,将在大型生产设备购置和科研开发上增加投入,提高加工能力,希望在资金方面,能得到信用社的支持。听了周总的情况介绍后,我们和信贷部、信用社通过商讨,信贷员现场做好信贷调查报告,决定在原有抵押贷款800万的基础上,给这家企业增加信用贷款200万元。临走时,周总拉着我们的手忙不迭的说“谢谢“,很久没放开紧握的手。

走在基层、车间流水线、田间地头,总是可以了解到太多坐在办公室无法了解到的信息,在为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时,在听到大家对信用社的肯定和认可时,心里也总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篇九

3月25日,冒着似鹅毛一般,纷纷扬扬,晶莹如玉、洁白无瑕的雪花。我与村干部来到了村民库纳尔拜家中,了解到他家有四口人,其中有两个孩子是贰级残疾人,先天性语言障碍,库纳尔拜本人因受伤导致右腿残疾,现在只有拐着拐杖行走,媳妇主要以家务活为主,照顾三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家中有45亩地、2只大牛一只小牛、一辆拖拉机主要靠二儿子拉货来挣钱。

尽管小儿子叶尔布来提贰级残疾,但他完全明白家中的负担,家中的经济情况,脸上什么时候都带着微笑,可以感觉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夏天与弟弟一起打工,专门给弟弟当小工,不要看他是残疾人员,但是他有一种与生活较量的猛劲,听村民人说他比正常的小工干的都好,眼快手快。尽管言语表达不是很好,却使劲了全身的力量来投入到务工上,每天120元的收入,为家中的经济收入贡献一份力量。

我便留下了联系方式,用简单的哈语对库纳尔拜老人说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的就和我联系。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极需要照顾与关怀。

走访结束回到宿舍,我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我在思索。该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能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帮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励、微薄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困难群众的困境。国家的惠农政策日渐丰厚,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农民的生活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脱贫。要解决他们的贫困,主要还是要靠党和政府的帮助,社会的关心。

自从担任驻村干部后,我发现在的农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许多人都不可能有整块时间参加座谈、接受调查,在刚开始那一段时间,我几乎逢人就问,有空就去走访,甚至连三轮车工和小商小贩也要有目的地聊上几句,时间不长就大体做到“三个基本熟悉”,即:一是对所在村的村容村貌基本熟悉;二是对所在村的党务、村务、财务等现实状况基本熟悉;三是对社情民意,尤其是对当前农村干部群众在干什么、盼什么、缺什么、怕什么、想什么等,也都基本熟悉。每当闲下来时,注重认真写好《民情日记》,有许多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后的深刻体会,受到大家的好评。然而,更重要的是,我感到通过全方位调研,全方位了解掌握村里的情况,对于当好一名称职的农村工作指导员起到许多帮助作用。驻村期间,我始终注重把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对农村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当成驻村工作的“重头戏”。截止目前,已先后走访各类家庭户、145户,召开各类小型座谈会、调查会50次,结识各类群众朋友多达200余人。

排正村是经济比较强的村,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村“两委”干部和其它行政人员工作积极、自觉,都很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如果仅凭一般听听汇报,听听介绍,满足于面上情况的了解,很难发现这个村有什么大的缺点和不足。然而,通过全过程参与村里大大小小会议和活动,我很快就发觉一些需要纠正和克服的问题。比如,村“两委”成员争先创优意识不够强,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存在自我感觉良好和孤芳自赏的心理倾向;农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难发挥,村干部普遍认为,只要不给村里添麻烦就谢天谢地了,对于如何加强教育和管理缺少过硬招数,组织开展活动甚至存在怕惹事、怕花钱等思想想法。针对类似问题,我注重通过村“两委”联席会议、平时与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等谈心交心,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建议,及时提醒他们要引起足够重视,均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采纳。

我在平时走访座谈中了发现,尽管村民群众对村干部总体满意,但也时不时听到一些议论,对村级财务、村级工程发包等说这说那。究其原因,尽管村干部两袖清风,人人清清白白,但群众对村干部有意见,我认为大多与村干部落实相关制度不到位、不规范有关,特别是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上,该发扬民主的没有充分发扬民主,该向群众作出宣传解释的,因存在这样那样担心,没有很好地向群众进行宣传解释,以至群众对许多事情若明若暗,甚至一头雾水,难免胡乱猜疑,动辄发表不满言论。为了帮助村干部强化规范意识,以民为本意识,去年5月份和6月份,我在几次会议上都反复强调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极端重要性;我又从网上直接下载一系列有关资料供村“两委”成员学习参考。在多数情况下,我则把主要精力放在跟踪督导上,并注重随时随地听取村民群众的意见,当好“传声筒”,在村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原先,村里《村务公开栏》年久失修,破破烂烂,有碍观瞻,群众有反映,在我的建议和督促下,村里及时投入经费进行修缮加固和粉刷装点,栏目内容也比以前更加具体、实在了,群众非常满意。

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篇十

春雨绵绵,又是一年谷雨时节。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走在井坑村的乡间小道上,一路呈现出农民朋友播种耕作忙碌的美丽画卷。

井坑村的灌溉水渠仅是一条村民在路边自行挖掘的土沟,土沟小、浅,宽度不一,严重影响了雨季的排水,但却是附近大片稻田、菜土、果园的唯一灌溉渠道。通过走访入户了解到村民迫切希望维修水渠后,我们“三送”工作队及时与村委进行了商讨研究,经过数次实地查看,决定筹集资金修建水渠。今年三月,灌溉水渠的修建开始动工了,村民投工投劳,为了保证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我们也常常守在施工现场,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监督施工人员进行整改。而我也做了回“泥水匠”,与村民说说笑笑,拉拉家常,气氛非常和谐。

时至四月,水渠的修建已经接近尾声,工人们仔细地进行着最后几道工序,只见昔日的水渠已经大变样,再不是以前杂草丛生、淤泥堵塞的样子,村民和工作队都感到由衷的欣慰,村民欣慰的是有了好的水渠,而工作队欣慰的是又为群众办了件实事,解决了群众的农业生产困难。

今天是3月5日,是学习雷锋的日子。

我从上小学一年级起每年这一天,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车站扫地,给老人端茶送水,我是一路举着少先队队旗,一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成长起来的。亲人、朋友们都知我平时做了很多的好事,说要向我学习,学习我的善良。其实我想说,我是在传承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学会如何去爱,爱人民、爱祖国、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有了爱才能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不要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而是本着做人的实质和良知去奉献。

我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壮举,我只是在普通的岗位上,干着普通的事情,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

郭年英老人已82高寿,她很喜欢到我三送办公室喝茶,顺便聊聊天。这两天才知她女儿一家从去年十月份就到广东直到过年,老人现已是弹尽粮绝,我决定带她到村部的小超市给她赊了米油,宽慰老人说,女儿回来后一定会去付帐的,叫老人安心用,并送老人回家。老人一定要送我地里种的菜花和萝卜,老人去年年前眼晴还好使,现在却不太清了,所以地里的萝卜也无法收割,正愁眉不展,不吃也会烂在地里啦。我联系工业园区企业优能特指望企业能收购这些大萝卜,没想手续很繁杂,我只好放弃这办法。

今天一早看手机上天气情况,近来三天晴,有太阳,我马上来到村里,决定帮老人收割萝卜,再不收起来,真会烂在地里了。萝卜长的真是喜人,我可没见过这么多这么大的萝卜,看来要把这些萝卜切成萝卜条不是一天能干完的活呀,没想还有两位姐姐过来帮忙,真是心存感激。

一年的‘三送’工作,我深知老人的困难,我主动做老人的“孝子”,当迷路孩子的“慈母”,为群众排解了一个又一个生活难题。我有一本孤寡老人帮扶记录簿,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位老人的基本情况。。。。。。

其实在‘三送’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真正做到串千家门,知千家情,办千家事,暖千家心。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保一方平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用群众是不是满意,是不是理解,是不是答应来检验。我一直相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篇十一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是我们真实接触的马鞍桥村。勤劳、朴实、祥和,这里我们看到了虽因病不能工作却把家中收拾得窗明几净的大妈,年逾80却依然承包鱼塘自力更生的爷爷奶奶,让我们深受感动。同时,也看到了农村建设的另一面。

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是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需求。我跟法警大队的.许彬一组,一同走访了五户人家,所有人都反映经济收入不高,无法承受日益上涨的房价和物价。经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对于“2+1”结构的家庭(50岁左右的父母加同住子女),大多数属于2人在私人企业打工(收入在—3000元左右)、1人在家务农;对于“2+2+1”结构的家庭(50岁左右的父母加同住子女加第三代),也多是3人在私人企业打工,1人在家。这样的收入结构,对于物质需要飞速增长的当今社会来说,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至于提升生活品质、优化教育资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尤其是在住房改善上,有一户人家是兄弟俩两户住在一起,这家的大妈说,“一栋一栋的小楼才叫新农村,全都挤在一起叫什么新农村。”

公共福利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乡差距还很大。第一个要讲的是医疗保险,许多人家都提到了看病贵、保险报销少(都是农保),普遍反映的是对于一些高血压、甲亢、腰间盘突出等慢性病,吃药花费占了收入不小的比例。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许多村民反映村里的河流污染严重,村民小组长反映老百姓不高兴去垃圾箱倒垃圾,特别是把一些农田里的青草、桔梗等垃圾直接扔在河里,造成污染重、淤泥多。我们也发现,村里设的垃圾箱比较少,环境也不好,离村民家比较远。至于其他的娱乐、健身等公共设施与城市小区远不能相比。可喜的是,很多户人家都有幼龄儿童,却无一提到教育难、上学难的问题,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广大农村在教育资源的普及度上,让百姓享受到了实惠,得到了百姓的认同。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法治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多数的村民提的意见建议、反映的困难,都集中在希望政府解决经济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却没有提出关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或者自身在文化领域、法治领域的需求。甚至有人一听说我们是检察院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又没有犯法,你找我干什么”。说明我们的法治宣传、检察职能宣传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上做到还很不够大走访民情日记范文精选作文。

2023年民情走访入户民情日记(通用12篇)篇十二

按照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我在驻村期间多次走访慰问困难农户,积极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力所能及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我在冲坡哨乡干部的陪同下,到农户家中走访慰问。每到一处,我都认真了解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了解他们目前存在的困难,及需要党和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认真听取他们对当地党委政府及村“三委”的工作意见和建议。

在走访了多户人家后,我发现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朴实、勤劳。我在想,对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真正变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家庭发生变故,家中有病人,有残疾人,每年医药费支出比例高、没有时间劳动等,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贫穷。针对农户提出的问题,我与随行乡干部一起探讨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我们认为: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听、多了解群众疾苦,只要我们真正带着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转变工作作风,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我们的工作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相关范文推荐

    实用领导在督导检查会上的表态发言(通用14篇)

    感恩是一种传递爱心的力量,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关怀他人,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感恩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态度,进而影响人生的走向,如何实践感恩的思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最新坚持稳中求进心得体会(案例13篇)

    学习心得是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反思和总结。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实习心得的范文,供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稳中求进,是我们“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

    2023年货款欠款条(模板16篇)

    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莅临,我代表全体员工向各位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和敬意。如何才能写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呢?以下是一些开场白的技巧和实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产品报废说明(案例13篇)

    环保工作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解决环境问题。环保总结可以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印象。我们整理了一些关于环保的

    优秀安全稽查工作总结大全(17篇)

    思想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和内心感受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医院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一)、营运服务方面。提高服务质

    优秀信访申诉书格式和大全(16篇)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众多文化的交融与共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如何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民族团结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优秀委托审核书大全(13篇)

    这个议题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未来发展,非常值得我们共同关注。对于写总结来说,如何选取关键信息并简明扼要地表达是非常关键的。下面是一些备受赞誉的开场白,通过它

    热门志愿服务活动总结(案例19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化为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形式,提高学习的效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知识点总结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近几年来,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涌

    专业个人自传事业单位(汇总15篇)

    辩论是一种宽容和包容的过程,要充分尊重他人的观点,从中吸取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辩论时,我们应当保持冷静和客观,不被情绪左右,用理性和理智来进行辩论。以下是小编整理

    专业孩子练舞蹈的心得体会范文(17篇)

    学习心得是一种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收获和反思进行总结的文章。3.范文中的观点和论述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和系统总结,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