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意图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模板7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书香墨2023年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意图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意图篇一

本课节选自梁衡的同名散文。全文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更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理清文章层次,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谈和导入

2.介绍居里夫人

二、编写习作提纲,试写居里夫人

1.通过交流,同学们对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现在如果让你来写居里夫人,你打算写些什么内容、怎样去写?请同学们快速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2.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作文思路。

3.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思路

1.简单小结学生的作文思路。

2.同样是写居里夫人,我们看看作者梁衡在纪念居里夫人逝世100周年时创作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怎样写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18课(板书课题)。

3.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桌认读新词:

分析 顽强 侵蚀 隐退 乏力 荣誉 头衔 捐赠 诞生 里程碑 卓有成效 刚毅

5.指名分段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了有关居里夫人的哪些内容,并加上小标题。

( )自然段:

( )自然段:

( )自然段:

6.口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

1.写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2.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原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导入: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二、细读探究课文,理解“美丽”内涵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力争读出感情,作好批注。

2、小组合作。

3、汇报交流。

三、通览课文,理解题目含义

再次浏览课文,结合课文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

四、欣赏课文,感悟表达方法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特别好,作出标注。

2.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说明理由,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

3.上节课大家试写居里夫人,现在对照你的提纲,想一想这篇课文在布局谋篇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4.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

五、进行随文练笔,提升内心感受

下面让我们也拿起笔来,把你心中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词写下来。

六、课外拓展阅读,自由进行习作

搜集其他一些科学家、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仿照《跨越百年的美丽》写一写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一位科学家或历史文化名人,题目自拟。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意图篇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喜欢的词句。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1、 师:孩子们,昨天已经布置了大家进行18课的预习,请你结合课外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简短地介绍一下居里夫人。(如:她是一位怎样的人?她获得了哪些伟大的科学成就?)

2、 揭题,齐读课题。(从孩子们的朗读中,我听出美丽这个词特别重要,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课文的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

学生读通课文后,交流:

生1:(原文句子略)我体会到了居里夫人容貌的美。(指导读正确,不加字、不减字。)

生2:尽管这都不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它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她的科学精神也是美丽的。(这是探寻科学根源,寻找科学奥秘的美。)

生3:为了提炼纯净的镭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师:同学们,设想一下常人面对烟熏火燎的情景,会怎么做?

师:在终日的烟熏火燎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情景?

生:我看到了居里夫人(大汗淋漓,累得连眼也睁不开;满脸灰尘,神情疲惫;呛得不停地咳嗽,有害气体正在侵蚀着她的健康等等。)

师:但不管多么难受,不管多么艰辛,居里夫人仍然坚持不懈地实验,这种献身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敬佩再读这段文字.

生4: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这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是居里夫人用了多长时间提炼出来的?那是怎样的一个信念?是居里夫人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获得的?)

(体会居里夫人对科学实验的执着追求,那是一种坚强、刚毅的美。)

生5:有一组变成了的排比句,体现居里夫人一生的成就成就,这是奋斗历程中的成就美。

师生对读: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门新学科,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提炼镭,作出了巨大贡献,人们后来以她的名字作为放射性强度的单位,所以人们说她变了因为她不断的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体会到居里夫人这么伟大的成就,我们把它读出来。

师:正是由于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不懈努力地研究,在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地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孩子们,0.1克镭,仅仅是我们一去圆珠笔尖的重量啊。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献身科学的精神啊! (生读句子,体验居里夫夫献身科学的美。)

师:在备课的时候,有一个句子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读读:正是由于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1)师生齐读,说说可贵的性格、高远的追求是指什么?

2)说话训练:在居里夫人的眼里,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貌的美,而在于________,人生的意义也不在于名利的追逐,而在于________,人生的意义更不在于安逸的生活,而在于_______.

3)品悟人生意义的发现到底是指什么?(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再带着这样的体验读读这个句子。

小结:是啊!这就居里夫人高尚的人格啊,也就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师:难怪爱因斯坦会这样评价居里夫人,读读句子,结合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1、的确,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执着地终身献身科学的人,我们一起去听听居里夫人在镭被发现25周年纪念日上的感言,那是居里夫人对人生意义的最好诠释。(我们深深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折服。)

2、再读课题,说说跨越百年的美丽到底是什么?

小结: 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的容貌,还是她那伟大的科学成就,更是她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啊!这样的美丽不仅仅是跨越百年,而且将有会跨越千年、跨越万年,这是一种永恒的美。

3、作业:写写心中的感言。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意图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居里夫人的巨大美丽及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了解单元导读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打开书99页,边读边思考: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

出示: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

2、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指读]

一、启情导入

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18课,[出示:18 跨越百年的美丽]齐读,针对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汇报)

二、初读感知

1、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接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交流汇报)

2、居里夫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快速浏览课文,谁来说说?

三、研读感悟

1、课文是怎么写的?默读课文,做好批注,谢谢自己的感受。

2、小组汇报交流。

3、集体交流

外貌:

[出示:居里夫人照片]看这就是居里夫人,能把她的美读出来吗?

指读:一位年轻漂亮……肃然无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看透未来。

人格与心灵

“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她问根。”对比,联系前文再来说说。师生对读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溶解、沉淀、分析。”从“可能”一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0.1克镭。”你知道0.1克镭有多大吗?这三年又九个月,1300多个日日夜夜啊,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能?相信她的坚定与执著已深深印在你的心中,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读,评价,齐读)

四个“变成”写出里居里夫人一生的成就,我们应带着一种怎样的语气来读?(指读,齐读)

出示: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执著的追求。(齐读)

四、感悟写法

2、作者是怎样写出居里夫人的美丽?

3、在我们的生活中,拥有美丽的人很多,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意图篇四

1、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的内涵。

2、学习本文运用联想,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化主题的写法。

3、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

引用、类比等手法的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分小组讨论、探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在学习这篇课文以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文章的主人公:居里夫人的简历。

(二)讲读

1、 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有什么含义?

(外表美和内在美)

有关居里夫人外表的美,文章当中有很多详细的描述,大家回想一下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中国古代描写美的词语有哪些: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现在大家找一找文中描写居里夫人美丽的词句。(第5、第7页)

(1) 淡薄名利(第8页)

(2)追求真理,治学严谨(56页)

(4)持之以恒:(6页)

(5)忘我,执着,不怕失败的精神:(6页,居里夫妇搞到了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6)有自制力,故意把头发剪短

(7)坚定、自信:必须使这种天赋由我们中的一个表现出来(7页)

(8)科学献身精神:笔记本发射线(8页)

在文章第7页谈到:居里夫人有大志、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有同学问:大志、大求是什么意思,这与她内在美很有关系,同学们现在分组讨论,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她的大志、大求。

(在文章的第6页、第8页a爱国b对人类作出贡献c战胜自我,勇于创造)

结论:居里夫人不畏艰难、勇于为科学献身、藐视名利,有大志、大求的人。

a.为后面她投身于科学事业,没有被自己的美丽所干扰,突出了她的内在美埋下了伏笔。

b.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她的事迹的描写来突出她的内在美,不一定写很多她的外在美。

c.从作者的角度思考,打破了以往的写作模式,是一种新的视角。

3、 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跨越百年?

(1) 百年是虚词:永恒:她的贡献和优秀的品质将永存。

(2) 作者对她充满了礼赞:a最直接抒发:第8页 b间接类比:第9页

(三)引申拓展。(探究居里居里夫人与我们)

(四)练习设计:

各小组以______ 的居里夫人为题,选取不同的侧面,对居里夫人作简单的介绍。看哪个小组写得又多又不重复。

第二课时(探讨文章语言特色)

从作者生平谈起,到作者的写作特色。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二、请学生讨论本文在语言上的特色,举例说明。

小结:运用联想,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突出了居里夫人的美丽,深化了主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意图篇五

1.认知目标

会写“鼎、略、肃”等9个生字;理解“肃然无声、卓有成效”等词语;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能力目标

在品味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中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深刻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3.情感目标

真正理解“美丽”的内涵,思考人生的意义,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对“美丽”内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导入新课

生:读了课题我想,这里的“美丽”指的是什么?

生:我想,这种美丽肯定不一般,因为它跨越百年。

生: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生: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

生: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师:是的,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美丽呢?竟然能够跨越百年。打开课本翻到第18课,认真读课文,看看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生读课文)

二、解读“美丽”,感受科学精神

师:想好的同学请举手,把你的感受先和同桌交流一下。(生交流)

生:我觉得这种美丽指的是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师:你非常了不起,一下子就找到了课文的关键句,告诉大家,这句话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生: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第二句话。

师:大家都找到这句话,自己读一读。

师:把书反扣,我们看屏幕,一起来读这句话——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师:现在我们就来目睹一下这位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追求的居里夫人。把课文中写居里夫人外貌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师:看屏幕,一起读一遍。(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师: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的坚定,淡泊。

师:谁接着来谈自己的感受?

生:第三自然段写居里夫人发现和提炼镭的过程让我感受最深。生:我也觉得第三自然段写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最能体现她的坚定、刚毅和顽强的精神。

师:好,那就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著追求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些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生读书。)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具体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生:我读到这一句,“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我就想,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是,别人为什么没有研究下去呢?我觉得居里夫人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特别让我佩服。

师:说得好,这句话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看屏幕,一起读读这句话,男同学读一遍,女同学读一遍,再一起读一遍。这是一种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

师:还有谁有自己的理解?

生: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让我感受最深。“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从这段话里可以知道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提炼镭的工具只是“一口大锅”,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事研究工作没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

生:工作条件的艰苦还可以从这句话看出来,“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这说明工作不但辛苦,而且还常常有被烧伤的危险。

生:我来补充一点,从这段话里还知道,当时不仅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而且实验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居里夫人的工作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他们的心血全都白费了。从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

生:我感受到的是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她知道研究有可能失败,但她决不放弃。我想他们即使这次失败了,还会继续努力,一直到实验成功的。居里夫人的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美丽。

师:你说得太好了,理解得很深刻。

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很深,或者是你认为写出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美丽?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一句,“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从这句话中的几个数字我体会到虽然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可居里夫人仍然坚持不懈,用了近四年的时间,才从成吨的废渣中提炼出0.1克镭,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她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著的追求太令人佩服了!我认为这种精神是美丽的。

生:我觉得在读三个数字时应该读出漫长而艰辛的感觉。

生:我觉得“终于”这个词要读出一种成功的喜悦。

师:那就请你给大家读一读这句话,屏幕出示这句话。看屏幕,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问题提得很好。我们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老师读作者的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分角色读。)

师:对话很简单,但是从他俩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居里夫妇千辛万苦地寻找新元素,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让科学为人类造福,这就说明他们的追求目标是远大的。

生:我觉得这里还体现出居里夫妇的一种乐观精神。

师:是呀,如此艰苦的条件,如此艰难的实验,可是他们想要得到的仅仅是希望有美丽颜色的镭。他们得到了吗?找出句子读一读。

师:看屏幕,一起读。“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看屏幕,出示图片,这就是镭。

师:大家对镭有哪些了解呢?

生:我从网上了解到,镭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银白色结晶,有光泽,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并能不断放出大量的热。

生:我从课外书上看到,镭的放射线穿透力很强,能破坏动物体的组织并杀死细菌,可用来治疗癌症或皮肤病。

生:我也看到过这方面的资料,镭的放射线能够影响活着的东西,像癌一类的病症,用镭照射,就可以痊愈。

生:镭的用处:就在于它的放射性,它的放射线是极活泼的,靠它的帮助,医师可以摄取内部照片,像用x光线一样。但是,单把镭当x光线用,那真是大材小用了,要知道地球上的镭极少,每一克重的镭,要值美金十万元左右,它可以算是世界上最贵重的东西了。

师:可见居里夫人发现和提炼镭在科学史上多么有价值,我们都深深地为居里夫人那种对科学事业执著的追求所感动,这种信念和精神无疑是美丽的。正如书上所说,屏幕出示——“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看来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种精神的美丽,是一种生命的美丽。

师: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再读读课文其他几个自然段。

(生读。)

师:谁又有新的发现?

生:我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

生:课文第四自然段写道,“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生:我觉得虽然居里夫人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但是居里夫人用自己的美丽和健康换来了科学实验的巨大成功,换来了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生:我也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精神打动。我觉得这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正是这种牺牲精神使得居里夫人取得了别人无法得到的成功。这种美丽比外表的美丽更持久,更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资料补充:镭是一种有剧毒的物质,居里夫人由于长期提炼镭,慢性中毒得了可恶性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了,医生的证明是:夺去居里夫人生命的真正罪人是镭。

[课件出示]四个“变成”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排比句)

师:是啊,这个句子采用了“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下面,和老师合作读这句话,请同学们注意听:居里夫人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逐渐成长为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门新的学科,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提炼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后来以她的名字做为放射性强度的单位,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不断地在科学道路上探索,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指屏幕)

师:体会着居里夫人这么大的成就,我们读出来。注意语气逐渐增强。准备——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师:再看看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也体现了她的献身精神呢?

生:第五自然段有一句话也能体现出居里夫人的献身精神。“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读到这里,我就在想,做实验的时候,射线该是多么强烈呀!她知道射线对健康有害,可她还是坚持工作,我觉得居里夫人真正做到了为科学献身。

师:是的。为科学献身就是一种美丽。还有谁能从其他角度谈谈居里夫人的“美丽”?

生:我觉得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她的淡泊名利。

师: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了她的淡泊名利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体会。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们知道居里夫人的每一项荣誉都是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她却视名利如粪土,一心只想着科学研究,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这种在名誉面前的淡泊就是一种美丽。

生:我从课文最后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中也可以知道她的淡泊名利,“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师:是的,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对人类有所贡献!所以作者说——屏幕出示“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一起读这句话。

师:这句话有很深的含义,有一段资料可以帮你理解,屏幕出示。

“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居里夫人对人生和价值的认识一方面源于她的品格,另一方面源于她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师:让我们怀着对居里夫人的敬意把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再齐读一遍。

三、升华美丽

师: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们对“跨越百年的美丽”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呢?

生:我认为课题中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居里夫人对科学执著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这三个方面。这种“美丽”是长久的,永恒的,所以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师:同学们体会的太好了!刚才我们都被那么多的美丽深深地打动着,我想这份美丽中,不仅仅包含着居里夫人对科学执著追求,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还包含着她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就在纪念镭发现25周年的纪念日上,居里夫人这样讲道:(播放录像)

[课件出示]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师:通过读文和居里夫人的这段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就是说:在居里夫人眼中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

四、书写美丽(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学完课文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结合后面的阅读链接,把你学文后的感受写一写。

1.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材料,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科学家,读读有关他们的书或者文章,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推荐《居里夫人》电影。

总评: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赞誉居里夫人科学成就及人格魅力的文章,篇幅较长,思维跳跃性大,学生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而且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加之是新教材,这意味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潜心揣摩文本。从今天的课堂实效而言,学生已经充分悟其情——为科学献身、为人类作贡献的永恒之美;得其法——紧抓词语理解感悟人物品质,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本次课堂主题是词语教学。梅老师的课主题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将“美丽”一词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串起文本内在结构。由回顾居里夫人“容貌秀丽”到重点品读“精神美丽”,最后感叹她“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这样人物形象不断凸显,“美丽”含义逐步深化。学生水到渠成明白居里夫人的美丽可以跨越百年,可以穿越历史,这份美丽是永恒的!

其二,众所周知,学习语文的着眼点只能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离不开品词嚼句,离不开对语言的品读理解。所以梅老师在课堂中先教以学生“紧抓词语理解感悟人物品质”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学以致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表达个性感悟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烟熏火燎”“终日”等词,重点数字对比“一锅一锅”、“三年又九个月”、“成吨”、“0.1克镭”等来明白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献身精神。这样的语文训练才是扎实有效的。

在课堂中,还有许多亮点:比如引入镭的做实验的艰辛,看视频去感受,去想象,更让学生明白居里夫人发现镭的不朽功绩和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时能让学生发挥想象能力。

当然课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个性感受,如果课堂上老师再放手些,多让学生自读自悟多表达,鼓励多元生成,那课堂气氛将更活跃些。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意图篇六

1.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的内涵。

2.学习本文运用联想,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化主题的写法。

3.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

引用、类比等手法的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分小组讨论、探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居里夫人的事迹)

二、解决重点。(解读居里——居里夫人的美丽)

1、请找出文中描写居里夫人的美丽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2、品析重点语句。

3、你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以“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最好用四字短语)”的句式来表达。

4、用“跨越百年”来修饰“美丽”好在哪里?

三、突破难点。(再现居里——居里夫人与世人)

1、毫无疑问,本文是赞美居里夫人的,可文中却插入大量别人的言语或事例,这是作者在一个劲地炫耀自己的学识广博么?这是否偏离了主题?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 小结:运用联想,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突出了居里夫人的美丽,深化了主题。

四、引申拓展。(探究居里——居里夫人与我们)

五、练习设计。

各小组以“.....______的居里夫人”为题,选取不同的侧面,对居里夫人作简单的介绍。看哪个小组写得又多又不重复。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意图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正确书写“分析、乏力、荣誉、头衔、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有感情的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 12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5.再读课文,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

1、关于“美丽”的探讨

同学们上节课提了许多有关美丽的问题,这一节课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去感受这份美丽。

二 、解读“美丽”,感受科学精神

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同回到1898年12月26日,这一天,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肃然无声。她今天要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她身穿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上带着坚定又略带淡薄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似乎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是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她美丽端庄的形象永远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她就是----(指照片,生齐声说)听了老师的一段解说,居里夫人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美丽,漂亮)

一大多数同学都觉得她很美丽漂亮,是吧?泰戈尔说:“你可以用外表之美来评价一朵花,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评论一个人。”想一想,居里夫人除了美丽的容貌外,课题中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自由读3-6自然段,文中4自然段有一句话最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你用直线画出来。

(生自由交流)

二你觉得文中4自然段哪一句话最有力的说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课件出示句子)

1.谁愿意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2.请同学们关注这句话中加点词语,你是怎么理解的?

3.刚才我们读了3-6段,哪段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3自然段)

4.好,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着追求的句子画下来,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有执着的追求?

1.(生:“尽管这都是偶然的发现.....)是啊!居里夫人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有着执着追求的人,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这句话。

2.你还从这段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了居里夫人的坚定,刚毅和执着呢?(为了提炼纯净的镭......)

a.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呢?还有补充的吗?

b.对这几句话,谁还有自己的理解?(理解好的,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几句话吧)

a. 请同学们注意这几个数字,三年又九个月,成吨的工业废渣,0.1克镭,从这几个数字中,你有体会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b.同学们,你知道0.1克镭大概是多少吗?(一生说)不,它比我们的圆珠笔尖还要小,要提炼0.1克镭,必须要8吨以上的工业废渣,花上三年又九个月,也就是1300多天才能提炼出。

c.多么的不容易呀!居里夫人的这份坚定,刚毅,顽强一定深深的打动了你,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齐读这几句话。

同学们,提炼镭是一条漫长,艰辛,复杂,危险的科技之道啊!但是玛丽.居里却在这条道路上坚定,顽强,执着的追求着,这种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无疑是一种美丽。(板书:执着的追求)

四同学们,咱们接着往下探讨,居里夫人的美丽除了表现在她坚定,刚毅,顽强,执着的追求,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1.你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工作卓有成效...生谈自己的理解)

3.她的这种牺牲精神使得她获得了别人无法取得的成功,她的这种美丽比外表的美更持久,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4.皮埃尔不幸早逝,居里夫人一个人默默的工作着,她倔强的前行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们看看后来的居里夫人为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取得了哪些成就?(课件出示句子:她从一个漂亮....)

5.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句子,看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说)

6.下面和老师合作读这句话,请同学们注意听:居里夫人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逐渐成长为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门新的学科,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提炼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人们用她的名字作为放射性强度的单位,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他不断的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

8.体会着居里夫人伟大的成就,我们一起带着崇敬的心情来读一读。(生齐读)

虽然玛丽居里美丽健康的容貌悄悄地隐退了,但是她伟大的科学成就,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五还有谁能从其他角度谈谈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呢?(淡泊名利)

1.课文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她的这种美丽呢?请同学们浏览5-6自然段。

2.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3.是的,对于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对人类作出贡献 。所以,作者说,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一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她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让我们怀着对居里夫人无限的敬意来读这两段。

六同学们,刚才我们被那么多的美丽打动着,我想这份美丽中,不仅仅包含着居里夫人对科学执着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她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还包含着居里夫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的理解,就在纪念镭发现25周年的纪念日上,居里夫人这样讲道:(课件录像片段)

1.通过刚才的读文和居里夫人的这段讲话,谁来说说居里夫人认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生自由畅谈)

2.是的,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即便青春容颜不在,即便金钱名利不在,居里夫人认为,美丽的人生就是在不懈的追寻中找到的那份幸福,以及为人类作出贡献。

3.让我们再来深情的读课题。

4.同学们,我认为这样的美丽,不仅仅是跨越百年的,因为这样的精神将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前行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应该是跨越千年的,跨越万年的美丽,那这应该是一份怎样的美丽呢?(永恒的美)

5.这确实是一份永恒的美,难怪爱因斯坦会这样评价她说:(课件出示句子)生齐读。

三  布置作业,当堂完成

1.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那么多,请大家结合读这篇文章,再读阅读连接,我想你一定有很多想说的,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学完了课文,文章一定有很多你喜欢的或深深打动你的句子,你试着把他们背下来。

《跨越百年的美丽》讲述了居里夫人完成放射性元素镭的伟大的科学发现的过程,表现了她献身科学、为人类造福、视名利如粪土的伟大人格魅力。文章字里行间含着作者对居里夫人的满腔赞誉、钦佩之情。

我在备课时想力求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中深刻意含,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出学生的感悟和体会,进而真正明白“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我是这样考虑的:由课题入手,设置疑问——什么样的美丽能够跨越百年?是容貌美吗?是衣着美吗?今天让我们走近居里夫人,找出能够说明她”美丽”的句子。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都找到了“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些重要的句子。我就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的精神,用笔画出有关句子,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地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从课上的情况来看,学生们抓住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不顾条件的艰苦、生活的艰辛、工作的劳累、被烧伤的危险、美丽容颜的减退这些重要的方面,深刻感悟居里夫人的刚毅、顽强,还抓住“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人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和“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这两句话,谈了自己的感受,她说“可能”和“三年又九个月”这些词语准确表达了居里夫人工作的艰辛和她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念,这种执著的精神令人佩服!老师趁机给学生讲0.1克镭大概比圆珠笔笔尖还要小,引导学生体会冶炼镭的艰难程度。接下来,还有的学生回答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也是一种美,有多少名人拥有金钱、荣誉无数,当中有许多人挥金如土、自恃功高,唯有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女性淡泊名利,一生想着科学研究。这种高贵品质难道不是一种美吗?“美丽”的含义挖掘出来了,这篇课文也就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1。课上回答问题的同学不多。

2.问题在设计上还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自由的寻找关于“美丽”的答案。教师还是引的太多。

3.备课还是不到位,使得课上前松后紧,时间安排上不佳。重点段四、五两段应该再多一些时间抓词、抓句。品读、感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