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模板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琉璃2023年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模板5篇)

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篇一

“用一对很冷的眼辨别是非,一双很勤的手应对工作,两条很忙的腿踏平前途,一种很自由的心情感受生活。”这里讲的是一种处世态度――客观、冷静;这里讲的是一种工作方法――努力、勤恳;这里讲的是一种奋进方式――勇往直前;……不论怎样去品味这段话,我都觉得哲理很深。这段话是摘自台湾著名作家――刘墉的新作《靠自己去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刘墉作为一位成功父亲,为女儿走今后的人生之路提的一个警醒,这是对女儿的期盼;是对女儿的鼓励;更是对女儿的谆谆教诲……我也为人女,看了这本书,我对我的人生路有了新的规划,对我崇敬的作家――刘墉有了新的认识。

刘墉,说他是画家,他有近三十多部中外广大读者所痴迷的文学作品问世;说他是作家他的绘画作品多次在各国展出,受到世界的瞩目。于是,“作家”、“画家”、“艺术家”的头衔接踵而至。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人们对于刘墉的评价不够全面。在我眼中,他同样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请注意,在上文中,我在“教育家”的上方加了一对引号,这表明,这里所指的教育家并非是在教育机构里的精英,而另有他意。刘墉的儿子刘轩是哈佛大学的博士生,曾出版四本书;他的女儿刘倚帆擅长绘画、小提琴,曾获得“布什总统奖”。

可见,刘墉在家庭教育方面卓有成效,他同样是位资深“家庭教育家”。在这方面他也一定怀揣绝技。《靠自己去成功》一书正是从侧面揭开了这“绝招“的神秘面纱……本书中记录的大都是作者与女儿之间琐碎的小事,然而在这一件件事的背后,刘墉发)出更深的道理。他的文章就是这样从平实之中显现出深刻的哲理,教女深省,教女奋进。刘墉懂得“避而后谈”。

在“谈独立”这一章节中,作者列举了女儿依赖父母成性的事。在叙述中不难发现,父亲并未因此与女儿发生正面冲突,每次都是以女儿的讲“理”收场。但是在文后,作者提出了“女大应独立”的观点。作者从理论、事实着手,反驳女儿那所谓的“理”。作者的处理方式既起到了告诫女儿的作用,又避免了父女之间的争端。这种先退后进,以理服人的“战术”可以说百战不殆。

刘墉懂得“换位思考”。父女之间存在的所谓的“代沟”是由于他们人生阅历、生活背景的迥异造成的。然而在“谈穿着”里,作者并为因“代沟”而与儿女发生口角。无论是女儿的“露脐装”,还是儿子的“耳环”,作者都是以玩笑待之。仔细品读,在这玩笑中也蕴涵着作父亲的一种态度。这样的玩笑不会激起儿女的逆反心理,也同样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如此以来,本来的一场“代沟战”就覆灭在愉悦的气氛中了。

文中,作者曾站在儿女的角度分析“潮流”这个敏感的话题,他一直表示理解、通融。作者冷静的思考、多角度的分析淡化了矛盾,解决了关键问题。“换位思考”帮助他了解儿女、走近儿女。……教育是一门艺术,刘墉用自己精辟的文字、独特的处世态度诠释了这门困扰着许多家长的艺术。

他也是用《靠自己去成功》一书将自己的“教育家”天赋公之于众,更是用这本书唤醒了那些为教育儿女而彷徨无助的家长和“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我们,让我们知道,我们都是长有两只翅膀的天使,可以自己飞翔、靠自己成功!

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篇二

阅读是门槛最低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最实用的求学问方式,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阅读新教育书籍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活水源头。我上学时就喜欢读书,可惜那时候手边能够阅读的书很少。我参加工作后,三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播撒着自己的爱心和汗水,收获着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担任校长以后,我依然时常给自己充电,每天坚持阅读《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教书育人•校长参考》《中国教育报》《教师报》《致教师》等各类教育报刊杂志和教育专著,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和理论文章。

近几年来,**区教体局先后多次组织校长、教师们去江苏海门学习新教育。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学习者去海门进行了参观考察。在学习之余,我阅读了朱永新教授、吴勇主任、陈铁梅等老师的新教育专著。一段段文字,让我心潮起伏;一本本书籍,让我爱不释手。

去年秋季开学后,听说海门市教育局许新海局长又出新书了,书名是《守望新教育》,我便立刻给学校每位教师购买了一本。与此同时,还给教师们购买了《致教师》《教育就是唤醒》等系列新教育专著。书发放后,我一拿到《守望新教育》就迫不及待地阅读。完全是出于对新教育的感情,被许新海博士执著于教育的情怀所感动。连续几天抽空读完此书,一如我的想象,这是一本非常有份量的书。

翻开这本书,首先让我惊讶的是作为一个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把手,身兼多种角色,还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多项课题,出版《教育生活的救赎》《澳洲课程故事》《做教育的行者》等专著7部,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教育科研论文200余篇,荣获20xx年度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第三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有一种叫做情怀的东西总是能够拨动你心灵深处的那根弦,让你踏着前人的足迹,奋力前行,抵达理想的彼岸。而这就是《守望新教育》。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从《信仰担当: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到《区域推进:只要上路 就会遇到庆典》,从《行走感悟:只要行动 就有收获》到《每日一思:只有坚持 才有奇迹》。一篇篇朴实的文字中,我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执著于理想的教育人在推进新教育实验中的行与思。阅读着许博士的体会与思考,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矢志不渝的情结,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

许博士和他的团队,怀抱着一种合作的精神,用行动坚守着梦想。

书中介绍了海门营造书香校园的一些做法:营造让人渴望读书的氛围;整合让人惊奇的阅读资源;推荐富有层次的阅读书目;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学生阅读中可以分享感人片段、写给主人公某某的一封信、展演书中某个片段等,这都为我校开展读书活动给予了很大的启发。

阅读的过程,就是深入一个生命世界的过程。许博士对教育的挚爱和深情,更促使我追梦的脚步愈发坚定。一个学校,一间教室,一个学生,促使了我们的坚守,促使了我们的梦想之花永远不会凋零。

我校的新教育实验工作已经正式起步,已经顺利上路。今后,我将继续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自己的理想,追寻教育的梦想,用全身心的投入与坚持不懈的努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带领全校师生走在快乐阅读、开心工作、幸福生活的新教育之路上。

相信不远的将来,我校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育的科研范式一定会走的更稳,做的更美,改变的更好。我也一定会带领教师们继续谱写出一曲曲人生平凡而动人的乐章。

20xx年12月3日,在**区新教育研究中心的组织下,我终于怀着激动与欣喜之情踏上了盼望已久的学习之旅——海门一个温馨而又充满诗意的教育圣地。中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海门。的确,短暂的两天学习,感受到了海门独特的异地风情与育人氛围;体验到了新教育实验散发的无穷魅力与核心价值。书香校园、每月一事、精品课堂、社团活动、生命叙事不仅是诗与思的交响,更是意与境的融合。

赏异地之景 悟民俗风情

海门,教育的一方沃土。不管是从金碧辉煌的(电视文化塔)标志建筑还是从当地的民俗风情(热情、恬静)来看,都能深深的感受到江海风情与古朴民居规划的前瞻性和浓厚的待人文化氛围。咨询解惑,海门人总是热情微笑地为客人指点迷津;穿越马路,忠实厚道的海门司机以车让人的礼貌之举,让人倍感温馨……兴许这就是海门“家校共育”、“每月一事”成功教育的举措基石。

观教育圣地 享育人氛围

本次学习共参观了海门实验中学、东洲国际学校,正余初中三所学校,不管从学校的建筑布局、办学设施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彰显了浓厚的育人氛围。海门实验中学既有建筑物的对称美又有苏州古典园林的镶嵌秀;“崇德进学,怀远敏行”的学校精神标识,展现了海门实验人怀揣“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多的关爱,让所有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高起点追求高目标,以高目标追求高质量,孜孜以求,跨越发展,力争建成“现代化、特色化、国际化”的一流名校的宏伟蓝图。东洲国际中学北望黄海,南倚长江,在青树绿草的环抱下彰显了现代先进的办学条件和新颖的办学理念——做最好的自己;书香长廊又显示了该校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正余初中一所标准的农村中学,在申冬暖阳的照耀下处处飘洒着墨香纸润的校园书香气息,在外显文化,与人文环境交相辉映下,充满了诗情画意,为学校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

观魅力课堂 悟课改理念

课改,当代教育发展的使命。在东洲国际学校和正余初中参观精品课堂学习中,两所学校在不同的课堂都给求经者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思维、不一样的感触。导学案的设计既有大问题教学广度延伸,又不乏细节学习习惯培养;既有现代先进教学的新颖理念,又不缺传统教学的文化底蕴;既有课堂教学评价梯度标准,又不乏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营养“美餐”。课堂上,学习任务分配、小组探究交流、汇报学习结果展示、小组自主评价每一个环节无不展示学生以“学”为中心,以“知识建构”、“问题解决”两大途径为教学策略。整个课堂教学汲取了“金字塔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诸多教育教学理论的精髓而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课堂模式。看出了海门新教育人在教育理念的支撑下,课改路上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追求的不仅仅是课堂的理想化更是理想化的课堂。

听核心素养 研行为习惯

每月一事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大举措亦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一。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亦是我国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国家督学成尚荣老师在做《习惯养成与核心素养》报告中提到行为习惯的背后是一种思维的存在,行为习惯是核心素养的起点。朱永新教授提到:从个体成长看,良好习惯是创造幸福完整生活的必备保障;从教育历史看,注重习惯养成是中外教育的共同优良传统;从教育改革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方式;从世界趋势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朝向。由此可知,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之一。每月一事是以习惯为路径,明确目的,在文化与理论的支撑下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操作与实践,培养学生完全的人格。这恰恰与核心素养价值力、思维力、学习力和生命力相呼应。同时,在海门两天学习中参观社团活动的展示,正是行为习惯的价值与核心素养因素的体现。

听生命叙事 悟真爱育人

《教育就是唤醒》一书提到:“一名好教师的重要条件的前提是爱教”。知之深,才能爱之初;爱之切,才能行之坚。每月一事具有独特的价值取向,在听到张小敏老师“自律”行动叙事《允许孩子犯错误》中让我看到了老师豁然与大爱;在听到陈雪峰老师“阅读”行动叙事《做一个精神充实的人》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细心与无私;在听到张燕老师“好学习惯”行动叙事《你若盛开,青春自来》,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真诚与关怀……每位教师的阐述无不让人感动,无不让每一位热爱教育的工作同仁产生心灵共鸣——用爱教育,书写生命传奇。

再读朱永新教授的《写在新教育边上》一书,再一次感受到他在新教育实验中的激情、痴情。作为一名身居高处的政府官员,他仍轻盈衍生出“新教育”的魅力,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对教育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对教育注入了深深的爱,真是不同凡响!

全书从岁月滴石、偶有所悟、杏坛小语、名家影响、亦师亦友、相伴飞翔六章展开描写。从他的小学生活片段至今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经历,每一个阶段就是生活中一个闪亮的浪花,读书、生活、工作中的故事用心书写,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在文章中多采用了一些记叙的手法,抓住生活的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心在理解生活、拥有自己全新的生活。他用一种独特的视觉理解教育,创造新的教育生活,编织着新的教育之梦。他的眼中充满五颜六色的色彩,所以就会有一个缤纷的世界,他的心中盛满了阳光,所以就会在教育中不断创造奇迹。我相信,他每一天都面带微笑拥抱着一轮新的太阳,用心酿造着美好的未来。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的描写,我发现他觉得自己在享受教育的幸福。他相信:如果你多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机会激情迸射,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就会轻舞飞扬,而自己,也就插上了一个会飞翔的翅膀,时时刻刻都会听见花开的声音,把校园当成追求卓越的教育梦工厂。

读完了他的书,我认识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朱永新先生。他是一个对教育怀有无限虔诚的教授,是一位拥有大爱和悲悯情怀的人物。不难看出,他一定博览群书,深入教育第一线如行者一般探寻中国教育方向,他的种种举动,都汇成了教育言论、观点、以及作品。他栉风沐雨,背负着教育的行囊,行板如歌。

我发现,他一直在追寻教育的一种新实验,于是就以全部的热情致力达到超乎常人的行动境界,取得了学术上辉煌的成就。

从他的语言中,我感到他激情如诗人、深邃如哲人、纯净如婴孩、憨拙如老农、淘气如婴孩。他将成功的教育实验作为己任,心系西部,想通过实验,改变教育现状。时时转换思维的角度和方法,宏观和微观的自然结合,造就了他独特的研究方法和风格。他说“教育是一首诗。”他常常用是一样的语言来讴歌教育,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他提倡教师要读书,要写读书笔记,他希望教师参加他的教育实验,要每天读书、要写作,要读、要写,必有心得,有领悟。他开通了网上博客,教育在线,与教师对话,启发教师的体悟。

读他的文章,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语言如同他的人一样平易近人,整个读书的过程就像是与他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他站在广大一线教师的角度上说出自己的教育理论,案例中有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奥的语言,唯有句句真真切切的字句,让人看到了一个勤奋、热情、坚毅的智者形象。正如他的一首诗之中所说,“我是一粒种子,一粒教育的种子,来自理想与激情催开的花儿,我无法选择我落到怎样的土壤——富饶还是贫瘠,北国还是南方,无论把我埋得多深,我终将穿越泥土,向着明亮的方向……”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为能遇见这样的教育实验而幸运,更为这种实验让更多教师参与其中而欣慰。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我已经不知不觉地踏上新教育的征程,我发现我的教育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新教育是一个心灵长跑的过程,就像一个推进器,让人在长跑中不离不弃。而在新教育实验中带给我的知识、智慧,让我感到这个教育的世界是多么广博壮丽;新教育实验带给我的勇气、力量,让我感到美丽的培新小学竟然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新教育实验带给我的理念、意念,让我感到语文课堂已成为我兴致勃勃经营的地方。

在新教育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新教育中独有的精神领域,改变了我的生存状态,改变了我的行走方式,使我变得坚强、乐观、自信、勇敢。今天,我已离不开我的课堂,来到孩子们的世界,我们之间思维碰撞的火光,向我打开了一个天窗:让我看到一片蔚蓝的天空,一朵洁白的云朵,吸到一丝新鲜的空气,一滴清甜的甘露。新教育,让我的生命渐渐地宽敞起来,新教育,让我们从这里出发,去穿越那些伟大的灵魂,去拥抱生命中每一次精彩的绽放。

穿行在文字的丛林中,我醉心于新教育的实验,按照朱永新教授指引的方向奋勇向前,缔造完美教室,走进教育的梦工厂,我看见青春是道明媚的霞光。

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篇三

10月31日下午,在全体教师会上,我校李良校长给在会的每一位教师发了建民办中心校给本办全体教师买的朱永新的《致教师》一书,我欣喜万分地拿在手里,抚摸着崭新、光滑的书皮,嗅着透着墨香的文字,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教学之余,我捧着书静静地看着,书中很多一线教师给朱老师提的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学中的困惑、如何快速成为一名新教育的实践者以及其它方面的问题,朱老师都一一详细地进行了答复。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问得特别好,甚至有些问题有些困惑也是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我越看越觉得有益,越看越觉得对我很有帮助,一些教学中的困惑也在朱老师精彩的答复中找到了答案,快速拜读完后有一种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跃跃欲试的感觉。

诸如,有一个老师给朱老师写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朱老师:人们常常说老师要做红烛、要做春蚕。可我觉得,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我给自己树立的标准是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在我的周围,有一些老师,连学生都瞧不起他。我觉得,这些人其实根本没有资格做老师。做一个教书匠,做一个混日子的老师很容易,但要做一个真正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老师对该老师的想法表示认同。朱老师认为,教师职业大致有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其中最基础的境界,就是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

的确,做为老师,能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就已经很不错了。假如一个不修边幅、常爆粗话的老师,学生会瞧不起的;一个吐字不清、发音不准、时常讲错知识或知识储备不足的老师,学生会瞧不起的;一个不关爱学生、歧视学困生偏爱优等生、老是体罚学生的老师,学生会瞧不起的;一个言而无信、表里不一、时常在校园丢弃烟头纸屑的老师,学生会瞧不起的……要做一个真正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惟有渊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养,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时时事事想着学生。当学生生病时你第一时间来到学生床前(或打电话询问学生生病情况),当学生辍学在家你主动到学生家里了解情况并尽量劝其返校,当留守儿童缺吃少穿你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当学生出现叛逆心理你如益友般地耐心开导,当学困生学习困难你主动义务补课……相信这样的老师学生不但瞧得起你,而且会非常尊重你,非常信任你,甚至一辈子会记住你。

作为大多数一线教育工作者,要达到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让历史铭记的老师,是比较难的,而我们要成为一个让学生从内心瞧得起的老师还是不难做到的。只要我们从小事开始,从小事做起,一件一件坚持不懈地做着,当我们用心书写着自己每一天的历史,从教学中得到了成长,收获着幸福,虽然我们短时间内不能企及教师的最高境界,起码我们能做到让我们的学生瞧得起,只要达到了教师职业的第一境界,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再做一个让自己心安的人,接着你要求自己成为让学校感到荣耀的人,那么你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让历史铭记的人。

品读新教育书籍心得感悟

近期我们在读朱永新《致教师》这本书,该书围绕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成长的关键问题,通过朱老师的深入全面地思考,给询问者,也是给所有走进这本书的同事自然、和蔼、坦诚的娓娓道来。读来有时心胸豁然开朗,有时茅塞顿开,有时不自觉的笑了笑,终觉受益匪浅。

书中解惑的内容非常的多,但我很喜欢书中的这一句话:“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的成为自己。”不知从何时起,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存在不信任,上级不信任下级,教师不信任学生,每一个人都在监督和不信任中生存和成长,作为教师无法理解。读来心中不免又有了阳光。

作为老师我们遇见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有聪明漂亮,有乖巧懂事的,有成绩不好或纪律不好,我们很容易在心里产生喜欢和不喜欢两种态度。其实,这些孩子的背后有着无数的潜能和优点,如果我们整天看到的全是他们的缺点,永远是无休止的批评,只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糟糕;如果换个角度,细细观察,却能发现再后进的学生也有他自身的优点,假如能够把优点加以放大,给予他们自信,给予他们希望,定能让他们收获一个更美丽的童年。这正如朱老师所说:“人活着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活出独特的自己。作为教师,让每个生命在教室里绽放各自独一无二的美丽。”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你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还你一个精彩;你给他一点空间,他就能为你创造无数辉煌。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一旦孩子发现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会爆发出我们难以想象的能量。“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些新教育的理念,值得我们一路学习下去。

朱老师通过《致教师》告诉我们:相信自己,自己的胸怀、眼界、努力、思考、学习决定未来,说大一点就是决定未来的教育,决定未来的孩子。如果我们对学生不信任,始终用一个眼光去看待,那教育是什么?读完这本书是不是值得去深思。

有人说教师不幸福,那是你用了另类眼光去看待教师这个职业。朱老师说,幸福是一种奇异的事物,幸福需要分享。如英国哲学家边泌说:“我们在分给他人幸福的同时,也能正比例地增加自己的幸福。”所以我们要懂得在教学中去发现,去选择,有了不同的发现和选择,同样是教学活动但就有不同的收获。

让我们为这个美好的收获走进我们花季般的学生,走进我们看似单一的教学。篇六

最近我细细阅读了《致教师》这本书,让我看到的是一页一页的生命发现——在事实中发现价值,在日常里发现永恒,在现象中发现本质,在局部里看见整体。见真实,见真诚,见理性,见理想;见证深度,也见证温度。书中每一个问题像是一个火种,照亮我们这些教师生命里的昏暗与现实。读到第二辑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倍感兴奋。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也想当一名好老师。在完善自己与学生的同时,享受作为教师的尊严与成长.体验教育的快乐和幸福。看到文字,我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导师,一起让心灵去旅行。因此,我记录了书中的点滴文字及一些浅显的思考。

书中还说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应该是一个理解学生可能性的老师。作为教师,每天生活在儿童之中,注意观察他们,研究他们,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必须认真的对待每一个不同的生命体,分析每个人成长的不同环境与生存条件,研究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特点与生命潜质。读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故事。这则故事讲的是,在英国一所小学里,校长很喜欢小动物,在他饲养的小动物中,他最喜欢一只叫“拉爱科”的小狗。他经常在课余时间带着“拉爱科”跟学生们一起玩耍。有一天,校长突然发现“拉爱科”不见了——最终,他在花园边找到了心爱的小狗,却发现小狗被剖开了肚子,内脏几乎全被掏了出来。“凶手”很快就找到了,是小学生麦克劳德。校长通过了解得知,这个孩子有一颗极强的好奇心,总是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爱狗但更爱学生的校长最终决定给麦克劳德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一副是人体骨骼图,一副是人体血液循环图……长大以后的麦克劳德成为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那两幅画至今还收藏在英国皮亚丹博物馆里。

我惊叹于这位校长高明的惩罚手段。麦克劳德后来的成功,得益于他小时候校长对其好奇心教育,但怎么教育却大有学问。我们有时认为教育有错误的学生就是把他们制服,让他们不敢再犯。于是,学生一旦有点错误,就不分青红皂白大声呵斥、侮辱、贬低。这样孩子们稚嫩的心灵会遭受到难以承受的刺激。而麦克劳德的校长呢,心爱的小狗被害,最初的他却容忍了,而且给了一种善意的“惩罚”。这,不正像一枚蚌面对突然吸入的沙子吗?——一种无条件接纳与包容!真是师者如蚌!孩子们的过失与错误仿佛一粒粒沙子,从某种角度来说,对蚌是一种侵害。然而,“伟大”的蚌却不仅仅默默的接纳了沙砾,而且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爱去浸润它,用自己的生命和精神去感化它,直至把那沙砾变为晶亮闪光的珍珠。这种欣赏花儿自心灵开放的美景是多么幸福啊!

最后我用朱永新老师《致教师》这本书前言中最受感触的两句话和大家共勉:教师,不是园丁,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儿,教育是师生互相作用的过程。教师,不是春蚕,教师的固步自封才会作茧自缚,心灵的成长来自每个季节。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穿行。愿我们在这场穿行中感受生命的律动和活力。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品读新教育书籍心得体会范文

时至今日,新教育已在我**落地开花,各个学校新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深入学习新教育势在必行。近日,我拜读了朱永新的著作《新教育》,收获颇丰。

这实在是一本可读性强,实用性高的好书。文中全新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吸引着我。嗅着淡淡书香,读着精美文字,一个个教育故事在我眼前跳动,仿佛自己走进了新教育实验基地……从中我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新教育密切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热切追求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真正让教师和学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我觉得,新教育切实为我们教育指出了一条光明坦途。掩卷沉思,心潮澎湃。

首先是感动。在新教育实验区,一批批教师靠着自己的执着与坚守,在新教育中不断成长,羽翼渐丰。记忆犹新的是“红袖”老师,在他当高三班主任期间,他专门在网上开了一个主题帖——守望高三的日子,并每天坚持在网上写自己的故事,记录高三学生的成长历程,经过一年的辛苦耕耘,这个班级很出色,孩子们表现得很优秀,并得到了校长的嘉奖。

另外是惭愧。同是教师,同是教育者,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做到呢?多少次,在感动感叹优秀教师的卓越故事后,也心动过,也行动过。然而,总是昙花一现,最终中道偃旗息鼓。与他们相比,真是自愧不如,不知不觉一寸一寸光阴已从眼皮底下溜走,实在惋惜!

为了让以后的教育生活幸福完整,我又一次出发,这一次我信心百倍,我的耳畔又一次奏响了新教育的乐章: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创造奇迹。

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篇四

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活水源头。我上学时就喜欢读书,可惜那时候手边能够阅读的书很少。我参加工作后,三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播撒着自己的爱心和汗水,收获着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担任校长以后,我依然时常给自己充电,每天坚持阅读《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教书育人•校长参考》《中国教育报》《教师报》《致教师》等各类教育报刊杂志和教育专著,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和理论文章。

近几年来,**区教体局先后多次组织校长、教师们去江苏海门学习新教育。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学习者去海门进行了参观考察。在学习之余,我阅读了朱永新教授、吴勇主任、陈铁梅等老师的新教育专著。一段段文字,让我心潮起伏;一本本书籍,让我爱不释手。

去年秋季开学后,听说海门市教育局许新海局长又出新书了,书名是《守望新教育》,我便立刻给学校每位教师购买了一本。与此同时,还给教师们购买了《致教师》《教育就是唤醒》等系列新教育专著。书发放后,我一拿到《守望新教育》就迫不及待地阅读。完全是出于对新教育的感情,被许新海博士执著于教育的情怀所感动。连续几天抽空读完此书,一如我的想象,这是一本非常有份量的书。

翻开这本书,首先让我惊讶的是作为一个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把手,身兼多种角色,还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多项课题,出版《教育生活的救赎》《澳洲课程故事》《做教育的行者》等专著7部,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教育科研论文200余篇,荣获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第三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有一种叫做情怀的东西总是能够拨动你心灵深处的那根弦,让你踏着前人的足迹,奋力前行,抵达理想的彼岸。而这就是《守望新教育》。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从《信仰担当: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到《区域推进: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从《行走感悟: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到《每日一思: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一篇篇朴实的文字中,我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执著于理想的教育人在推进新教育实验中的行与思。阅读着许博士的体会与思考,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矢志不渝的情结,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

许博士和他的团队,怀抱着一种合作的精神,用行动坚守着梦想。

书中介绍了海门营造书香校园的一些做法:营造让人渴望读书的氛围;整合让人惊奇的阅读资源;推荐富有层次的阅读书目;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学生阅读中可以分享感人片段、写给主人公某某的一封信、展演书中某个片段等,这都为我校开展读书活动给予了很大的启发。

阅读的过程,就是深入一个生命世界的过程。许博士对教育的挚爱和深情,更促使我追梦的脚步愈发坚定。一个学校,一间教室,一个学生,促使了我们的坚守,促使了我们的梦想之花永远不会凋零。

我校的新教育实验工作已经正式起步,已经顺利上路。今后,我将继续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自己的理想,追寻教育的梦想,用全身心的投入与坚持不懈的努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带领全校师生走在快乐阅读、开心工作、幸福生活的新教育之路上。

相信不远的将来,我校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育的科研范式一定会走的更稳,做的更美,改变的更好。我也一定会带领教师们继续谱写出一曲曲人生平凡而动人的乐章。

阅读新教育书籍心得感悟

12月3日,在**区新教育研究中心的组织下,我终于怀着激动与欣喜之情踏上了盼望已久的学习之旅——海门一个温馨而又充满诗意的教育圣地。中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海门。的确,短暂的两天学习,感受到了海门独特的异地风情与育人氛围;体验到了新教育实验散发的无穷魅力与核心价值。书香校园、每月一事、精品课堂、社团活动、生命叙事不仅是诗与思的交响,更是意与境的融合。

赏异地之景悟民俗风情

海门,教育的一方沃土。不管是从金碧辉煌的(电视文化塔)标志建筑还是从当地的民俗风情(热情、恬静)来看,都能深深的感受到江海风情与古朴民居规划的前瞻性和浓厚的待人文化氛围。咨询解惑,海门人总是热情微笑地为客人指点迷津;穿越马路,忠实厚道的海门司机以车让人的礼貌之举,让人倍感温馨……兴许这就是海门“家校共育”、“每月一事”成功教育的举措基石。

观教育圣地享育人氛围

本次学习共参观了海门实验中学、东洲国际学校,正余初中三所学校,不管从学校的建筑布局、办学设施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彰显了浓厚的育人氛围。海门实验中学既有建筑物的对称美又有苏州古典园林的镶嵌秀;“崇德进学,怀远敏行”的学校精神标识,展现了海门实验人怀揣“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多的关爱,让所有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高起点追求高目标,以高目标追求高质量,孜孜以求,跨越发展,力争建成“现代化、特色化、国际化”的一流名校的宏伟蓝图。东洲国际中学北望黄海,南倚长江,在青树绿草的环抱下彰显了现代先进的办学条件和新颖的办学理念——做最好的自己;书香长廊又显示了该校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正余初中一所标准的农村中学,在申冬暖阳的照耀下处处飘洒着墨香纸润的校园书香气息,在外显文化,与人文环境交相辉映下,充满了诗情画意,为学校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

观魅力课堂悟课改理念

课改,当代教育发展的使命。在东洲国际学校和正余初中参观精品课堂学习中,两所学校在不同的课堂都给求经者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思维、不一样的感触。导学案的设计既有大问题教学广度延伸,又不乏细节学习习惯培养;既有现代先进教学的新颖理念,又不缺传统教学的文化底蕴;既有课堂教学评价梯度标准,又不乏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营养“美餐”。课堂上,学习任务分配、小组探究交流、汇报学习结果展示、小组自主评价每一个环节无不展示学生以“学”为中心,以“知识建构”、“问题解决”两大途径为教学策略。整个课堂教学汲取了“金字塔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诸多教育教学理论的精髓而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课堂模式。看出了海门新教育人在教育理念的支撑下,课改路上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追求的不仅仅是课堂的理想化更是理想化的课堂。

听核心素养研行为习惯

每月一事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大举措亦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一。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亦是我国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国家督学成尚荣老师在做《习惯养成与核心素养》报告中提到行为习惯的背后是一种思维的存在,行为习惯是核心素养的起点。朱永新教授提到:从个体成长看,良好习惯是创造幸福完整生活的必备保障;从教育历史看,注重习惯养成是中外教育的共同优良传统;从教育改革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方式;从世界趋势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朝向。由此可知,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之一。每月一事是以习惯为路径,明确目的,在文化与理论的支撑下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操作与实践,培养学生完全的人格。这恰恰与核心素养价值力、思维力、学习力和生命力相呼应。同时,在海门两天学习中参观社团活动的展示,正是行为习惯的价值与核心素养因素的体现。

听生命叙事悟真爱育人

《教育就是唤醒》一书提到:“一名好教师的重要条件的前提是爱教”。知之深,才能爱之初;爱之切,才能行之坚。每月一事具有独特的价值取向,在听到张小敏老师“自律”行动叙事《允许孩子犯错误》中让我看到了老师豁然与大爱;在听到陈雪峰老师“阅读”行动叙事《做一个精神充实的人》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细心与无私;在听到张燕老师“好学习惯”行动叙事《你若盛开,青春自来》,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真诚与关怀……每位教师的阐述无不让人感动,无不让每一位热爱教育的工作同仁产生心灵共鸣——用爱教育,书写生命传奇。

阅读新教育书籍心得体会范文

再读朱永新教授的《写在新教育边上》一书,再一次感受到他在新教育实验中的激情、痴情。作为一名身居高处的政府官员,他仍轻盈衍生出“新教育”的魅力,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对教育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对教育注入了深深的爱,真是不同凡响!

全书从岁月滴石、偶有所悟、杏坛小语、名家影响、亦师亦友、相伴飞翔六章展开描写。从他的小学生活片段至今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经历,每一个阶段就是生活中一个闪亮的浪花,读书、生活、工作中的故事用心书写,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在文章中多采用了一些记叙的手法,抓住生活的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心在理解生活、拥有自己全新的生活。他用一种独特的视觉理解教育,创造新的教育生活,编织着新的教育之梦。他的眼中充满五颜六色的色彩,所以就会有一个缤纷的世界,他的心中盛满了阳光,所以就会在教育中不断创造奇迹。我相信,他每一天都面带微笑拥抱着一轮新的太阳,用心酿造着美好的未来。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的描写,我发现他觉得自己在享受教育的幸福。他相信:如果你多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机会激情迸射,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就会轻舞飞扬,而自己,也就插上了一个会飞翔的翅膀,时时刻刻都会听见花开的声音,把校园当成追求卓越的教育梦工厂。

读完了他的书,我认识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朱永新先生。他是一个对教育怀有无限虔诚的教授,是一位拥有大爱和悲悯情怀的人物。不难看出,他一定博览群书,深入教育第一线如行者一般探寻中国教育方向,他的种种举动,都汇成了教育言论、观点、以及作品。他栉风沐雨,背负着教育的行囊,行板如歌。

我发现,他一直在追寻教育的一种新实验,于是就以全部的热情致力达到超乎常人的行动境界,取得了学术上辉煌的成就。

从他的语言中,我感到他激情如诗人、深邃如哲人、纯净如婴孩、憨拙如老农、淘气如婴孩。他将成功的教育实验作为己任,心系西部,想通过实验,改变教育现状。时时转换思维的角度和方法,宏观和微观的自然结合,造就了他独特的研究方法和风格。他说“教育是一首诗。”他常常用是一样的语言来讴歌教育,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他提倡教师要读书,要写读书笔记,他希望教师参加他的教育实验,要每天读书、要写作,要读、要写,必有心得,有领悟。他开通了网上博客,教育在线,与教师对话,启发教师的体悟。

读他的文章,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语言如同他的人一样平易近人,整个读书的过程就像是与他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他站在广大一线教师的角度上说出自己的教育理论,案例中有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奥的语言,唯有句句真真切切的字句,让人看到了一个勤奋、热情、坚毅的智者形象。正如他的一首诗之中所说,“我是一粒种子,一粒教育的种子,来自理想与激情催开的花儿,我无法选择我落到怎样的土壤——富饶还是贫瘠,北国还是南方,无论把我埋得多深,我终将穿越泥土,向着明亮的方向……”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为能遇见这样的教育实验而幸运,更为这种实验让更多教师参与其中而欣慰。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我已经不知不觉地踏上新教育的征程,我发现我的教育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新教育是一个心灵长跑的过程,就像一个推进器,让人在长跑中不离不弃。而在新教育实验中带给我的知识、智慧,让我感到这个教育的世界是多么广博壮丽;新教育实验带给我的勇气、力量,让我感到美丽的培新小学竟然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新教育实验带给我的理念、意念,让我感到语文课堂已成为我兴致勃勃经营的地方。

在新教育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新教育中独有的精神领域,改变了我的生存状态,改变了我的行走方式,使我变得坚强、乐观、自信、勇敢。今天,我已离不开我的课堂,来到孩子们的世界,我们之间思维碰撞的火光,向我打开了一个天窗:让我看到一片蔚蓝的天空,一朵洁白的云朵,吸到一丝新鲜的空气,一滴清甜的甘露。新教育,让我的生命渐渐地宽敞起来,新教育,让我们从这里出发,去穿越那些伟大的灵魂,去拥抱生命中每一次精彩的绽放。

穿行在文字的丛林中,我醉心于新教育的实验,按照朱永新教授指引的方向奋勇向前,缔造完美教室,走进教育的梦工厂,我看见青春是道明媚的霞光。

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篇五

阅读是一种常见的获取知识和扩大见识的方式,而教育书籍则是重要的阅读材料之一。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够获得宝贵的心得和体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阅读了多本教育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和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教育书籍让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了解到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它可以塑造人的品格、培养人的能力、推动社会进步。教育书籍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人才能。这些知识和经验对于我今后从事教育工作将大有裨益。

其次,教育书籍拓宽了我的视野。阅读教育书籍可以使我们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实践,了解不同领域和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了国际上关于教育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改进和创新教育模式具有重要启示。同时,教育书籍还向我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的多元发展。

第三,教育书籍让我认识到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了解到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发生的,它贯穿了我们的一生。教育书籍向我展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年轻时期的事情,而是贯穿我们的整个生命。无论是在工作中、家庭中还是社会中,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第四,教育书籍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复杂性与挑战性。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了解到教育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它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教育书籍向我揭示了教育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让我认识到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些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思考,积极探索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应对不同情境下的教育需求。

最后,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认识到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书籍强调了个体的尊重和关爱,强调了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塑造。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教育书籍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名负责任和有爱心的教育者,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总之,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学到了很多有关教育的知识和经验。这些心得和体会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将继续坚持阅读教育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为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教育,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意识,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