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优质5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梦幻泡2023年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篇一

本节课教授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这对以后学习进位加法有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在前几天就准备好了精美的ppt动画,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保证本节课顺利的进行,孩子可以明了的接受知识并理解算理。

刚开始的引入,进行的`很顺利,孩子们很配合,可到后来的探讨算法时,如:45+30,让学生自主探讨,或用计数器或用小棒,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动手拨珠子操作,但有的孩子趁机讲话打闹着玩,待操作完毕,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算理的时候,孩子都沉默了,都知道得数为75,但是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引导,只有几个孩子可以明了的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

我想应该是后者,以后在教学中要多让自己的语言精练,一针见血。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篇二

上周我讲了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在教学中我模仿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是这节课有了之前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经验之后,孩子在思考计算方法是节省了很多时间,孩子会迁移用之前的方法,这也是我很开心看到的。学会怎么算之后,我让孩子比较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孩子能迅速发现两道算式在计算过程中一个是十位上先进行计算,另一道算式是个位上进行计算。接着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孩子试着从减数入手,虽然回答的结结巴巴,但大概意思我还是能听明白的,这个地方让我发现了孩子其实真的很不错,有了初步分析思考的能力。

本节课的优点体现在:

1、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在动手操作这一块我组织学生用小棒和计数器来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探究两位数减位数时,小棒,计数器只是作为个别学生辅助计算的工具。

2、注重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最熟悉的春游场景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在观察,讨论与交流中,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

3、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摆小棒到拨计数器再到算法,一步步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半抽象思维最后抽象出算法,给了学生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篇三

本节课和上一节课相比,区别就是:加法需要进位,减法需要退位。从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入,让学生去关心他们熟知的卡通人物欢欢和乐乐所作的事,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说一说,使学生把收集的信息在头脑中进行了整理,从而能更好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建立在二十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的。通过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学具,动手摆一摆,在操作过程中体验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看到多样化的计算方法,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同时也让他们在比较中寻找最为方便的计算方法。此外,集体的合作还能让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成果。

在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加减法计算中,减法一直是大部分学生的难点,多种算法的展示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多方位的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选择他们能理解并运用的计算方法。这是包括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退位和不进退位)的综合练习,数墙是上学期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堆数墙比赛“看谁的数墙堆得高又稳”,能让学生综合所学进行运用,既巩固新知,又能让学生玩的'开心。

如:27+5,有两种主要算法:

1、把27分成20和7,先算7+5=12,再算20+12=32,所以27+5=32。(也就是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再算两位数加整十数)

2、把5分成3和2,先算27+3=30,再算30+2=32,所以7+5=32。(这种方法,渗透了凑十的思想,27+3可以先凑到30,所以把5分成3和2)

从课堂反馈来看,由于第一学期教进位加法时,比较注重凑十的思想,所以两种算法,学生比较喜欢用第二种方法。

再来说退位减法:

如:32—5,也有两种主要算法:和上面两种正好是对应的。

1、把32分成20和12,先算12—5=7,再算20+7=27,所以32—5=27。(由于个位上的2不够减5,所以要把32分成12和20,这个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有困难,所以在课堂上,我增加这样的一个单项训练)

2、把5分成2和3,先算32—2=30,再算30—3=27。(这个和上个学期学习退位减法的思路比较接近,所以学生相对来说对这种方法理解起来快一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能够熟练计算。现在每天都是一节新课,所以爸爸妈妈在家可要让学生多练口算,提高他们的正确率和速度。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篇四

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的教学以后,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该重视。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运用了生动的多媒体和情境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再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我认为,本节课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只要发挥好辅助作用就好。所以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只需要在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整理即可。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教学目的最终也完成了,但是有几个问题还是值得深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表达。该如何引导呢,为了节省时间我在课堂上是直接告诉他们计算方法的。事后回想,或许可以通过比如摆小棒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说理,明理。

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以声情并茂的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也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简单轻松。但要利用得合理,要不就适得其反。

在课堂上,特别使公开课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会避免选择差生回答问题,目的使怕暴露问题。不过,事后回想,如果差生可以在课堂上暴露出问题,然后得到老师的及时纠正,远远比课后教导要有效果。所以,在可堂上,教师不应该回避错误,而应该面对它,及时纠正它,也可以警示其他的学生不要范同样的错误。

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这节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练习的形式,方法的指导,都应好好设计,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的,精心的练习设计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会更好的吃透练习的目的,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教学反思篇五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由于是一节计算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已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节课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激发学生。出示情境图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列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注重知识之间的对比。在探究“30-8退位减法之前,先出现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让学生进行比较,看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时空。让学生充分地说,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保护他们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发现,这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通过学生的表现,我还发现不能只看课堂上学生的口述算理,更重要的是注意学生课后是否真是掌握计算过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