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

时间:2023-11-14 作者:琴心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

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和建议。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一

合作学习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法,利用责任分工的方法,发挥出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集体智慧,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核心是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完成学习任务这一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合作。

2.1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英语知识和英语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英语学习的喜爱,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实施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沟通、讨论、协作,每个学生都拥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表看法的机会,这就增加了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大胆问出想知道的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合作学习将以往学生间的个人竞争转变为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的竞争模式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2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中心理论之一,合作学习就是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在课堂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在活动中,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既有对英语知识的认知,也有对英语知识的时间;既有外在的实际操作,也有内在的心理思维;既有个人独立的学习,也有集体互相的交流。此外,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身份平等,这种平等的身份使得学生在合作交流之中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更为容易。在合作中,学生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使得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在合作中“以人为镜”,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口语学习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多说,而我国学生平时基本上没有英语交流的机会,合作学习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合作小组中,小组成员间互相用英语进行交流,对各自的用语问题相互纠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把教学任务发放到每个学习小组,再由小组中的各个成员自己分配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任务去使用教学工具,收集教学资料。最后通过小组成员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互相了解对方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掌握文章基本内容的同时也了解到了讨论问题的基本要领。

高考英语试题改革后,加大了作文分值所在比例。传统的英语作文教学中,一般是教师规定写作题目,学生写作,最后教师批改。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仅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作文教学,对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升来说,还犹显不足。我们何不尝试放手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完成作文任务,教师将作文布置下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作文的题目和写作要求进行讨论,阐述各自观点,充分激发每个人的写作思路。在写作完成后的作文批改上,我们可以采用小组间互相批改的形式,在文章的批改中,学生可以通过批改他人的文章,从中发现文章中的亮点和不足,对亮点进行采纳,以便今后的运用;对不足进行分析,以利于以后的改善。在这样的互相批改中,增强了学生改错的能力,增加了学生的英语好词佳句积累,同时也增进了小组的凝聚力。

3、结语。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有利于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深入贯彻合作学习精神;如何改良合作学习方法;如何拓展合作学习领域,任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二

一忌“傲”。有些老师在上课时,自己已经发现讲解的问题出现了失误,当学生提醒他时,却不愿去纠正,甚至还不高兴地说“本来就是这样,而且应该这样”。在他的心目中认为,老师始终是老师,学生只有学的份儿,学生永远只能跟着老师的思维与脚步走。还有些老师上课时,看到学生捣蛋或者一问三不知时,就大发肝火,言语尖酸刻薄,傲气十足地认为自己懂很多的知识,自己的学生非常的差劲,殊不知这样不仅只会助长自己的傲气,只会降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且更多的是会使师生之间的隔阂增大,感情产生危机,影响教育效果,教学质量也不能得以提高。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永远是“傲”的姿态,让学生觉得这位老师高傲而不可接触。

二忌“随”。一是外表随便。有些老师的课教得比较好,但是外表随便,不注意修边幅。进课堂时,衣着不整,头发蓬松,鞋子也是肮不垃圾,给学生的感觉是一夜未宿。这样不仅损坏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在上课时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老师是学生的表率与模范,应该端正大方,衣着整洁、干净,给学生一个值得信赖与尊敬的形象。二是语言随便。有的老师利用三尺讲台,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为了让学生能够提高精神,挖空心思地制造笑料,一节课45分钟,幽默故事占去了一大半,脱离了讲课的主题,一节课下来,不仅未能将本节课教学任务完成,而且适得其反的是效果非常不佳,学生认为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无关紧要。三是行为随便。主要表现在上自习课时,给学生布置作业后,有的老师认为没有事做,便悠闲自得在课堂里点起了一根香烟来。有的老师还公然拿起手机,跟别人聊天,或者是跑出去回电话。这样随便的老师,学生认为可以尊重也可以不尊重,更不用说对主动地学习这门课程。

三忌“匆”。“匆”是老师匆忙走进课堂,平时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多加以研究,或者是认为自己对这门课程了如指掌,某一个问题在哪一个页都能够知道,没有必要去钻研教材与好好备课,等到上课前几分钟把这节课所要教的内容浏览一遍,临阵磨枪。其实,作为新世纪的老师,不仅要备好课,拿出自己详细的手写教案,对于专业课程,有时还应该拿出自己的“电子教案”,所有的实验、操作步骤自己应该在上课之前,从头到尾演示一片,找出其中学生不容易弄懂的地方,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总结。否则,走进课堂,不仅自己分不清这节课所讲内容的主次,而且学生听起来也是一盘散沙。因而讲起课来就会词不达意、思维混乱、逻辑性差、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到最后只有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

四忌“偏”。一是题偏。有些老师在上课时,老是喜欢提难度比较大的、偏的问题,把目标定得非常高,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来显示自己的学识水平。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脱离,使教学课堂显得非常生硬、乏味,更多的是不和谐,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好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成绩差的学生就更不用谈,认为这门课程高深莫测,无法学好,甚至打算放弃学习这门课程,教师应该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的制定相应的目标,使其“跳一跳,就能吃到苹果”。学到尝到甜头后,才能兴致勃勃、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二是心偏。诚然,成线好的学生老师都喜欢,但是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老师不可以睬偏见,不要只顾培养“栋梁”,而放弃雕刻“朽木”。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轻言细语,对于成绩差、调皮的学生不理不睬,即使问到问题,也只是心不在焉的回答。教师时时、处处应该以自己的言行来帮助他们,启发他们,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他们的所长,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特别是对于那些落伍者,更应该拉他们一把,让他们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五忌“灌”。现在的教学已经是告别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时代,且不说这种教学方法古板老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也是茫茫然,索然无味。教育的理论非常多,教师首先应该系统的学习教育理论,并消化吸收它们,使之真正的成为自己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然后针对教材内容、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各等方面要求,以及学生情况、班级特点、专业设置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选其中一种比较适合教师,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三

摘要:外语课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缺少必要的发言机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老师们苦口婆心、滔滔不绝的讲课过程中一点点地流失。为了给学生创造相对多一些的开口机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成为许多英语教师们的首选。

关键字:分组合作精神模式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喜迎着一件件的国际大事――加入wto、成功申办奥运会、申办世博会再次成功等等,把中国进一步推向世界,世界也更迫切地需要了解中国。作为交流工具之一的英语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民重视,而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社会所需要的是有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合作精神的社会型外语人才。对高素质的外语人才的需求使得外语教学改革有了坚实的社会依靠,同时也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义务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学习,为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正是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中小学教学开始越来越重视分组合作教学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分组合作教学适合我国教学现状吗?分组合作究竟该如何操作?在实践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呢?本文试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英语教学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看法。

一、分组合作教学的涵义及其在我国的现状。

所谓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研究和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生分组,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由原来的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真正转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它更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监控,而不仅仅关注其学习目标,学生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因为老师的“放手”,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最大机会得到发展。

学生间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orcl)是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合作学习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源美国,后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主要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英语教材大规模改革之后,开始在各地推广应用合作学习的。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地方因为教学观念落后等原因,沿用着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无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或者是有些地方初试合作教学,因为指导不当而没有取得相应成果便放弃进一步的尝试;有的老师只是在公开课时才用到合作学习,但是由于平时师生都缺少类似的训练,开课时的使用效果当然也不尽人意。学生对groupwork,pairwork等要求反应迟缓或惘然或自顾自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老师所给题目不适合小组活动,无开拓性;其二,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合作学习的实践。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组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为了改变这种“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教学情况,把传统上课时只有少数学生才有的排序式的发言机会平行分散给更多的学生,给每位学生创造相对多一些的开口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体会语言学习的魅力,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成为许多英语教师们首选。

三、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分组合作教学尝试,发现合作教学比起传统教学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合作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由于丰富多样的小组活动的展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体验到学习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无疑又会激发和促进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合作学习给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学生的知识源由原来的“老师”这一单一渠道转为“老师、同学和多样化的活动本身”等多重渠道。抛弃了“老师是唯一权威”这一阻碍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旧的教学思想,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合作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虽然我们多年来一直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它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老师仍在唱主角。合作教学模式把老师的身份由原来的“既导且演者”转为单纯的“导演”,学生的身份由原来的“观众”或偶尔参与的“群众演员”转变为积极参演的“主要演员”,教学关系和方式得到质的转变。

3、合作教学非但不会扼杀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相反会促进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辨能力。在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长时间地听老师讲课,而是通过成员间的商量、讨论、角色表演、辩论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于青少年学生增强好胜的心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尽量地创造性地想出一些新点子,这样,一方面使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在求同存异的大前提下,各小组成员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的可迁移性,当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任务时,这种能力会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完成任务。whatchildrencandotogethertoday,theycandoalonetomorrow.(letvygotsky,1962)。

4、对小组合作的正确指导和恰当评价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正确的评价机制的引导下共同体验着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体验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学生时期所养成的这种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四、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性操作。

合作学习在我国毕竟才十多年的历史,对于具体如何操作许多教师也有比较困惑的地方,例如分组究竟该依据什么来分?小组以几人为最佳?如何促进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等等都是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探讨的问题。

1、分组方式:为了比较科学地创立各起始组,使各组在今后的活动中更有可比性、竞争性,本人先按四次摸底考试的平均成绩初步将班级成员分成好中差三个档次,然后通过电脑选择分别按“好中中差”组成四人一组的预备组。为了排除某一次考试的不公正性,至少应以三次或更多次考试成绩做为参照;但成绩不是分组的唯一参考,同时也要考虑到英语教学的特点,为了使各个小组活动能比较顺利地运作,每小组必须有一两位性格相对外向的同学来带动。因此,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该根据平时的观察,有意识地把这种可以带动他人活动的“活跃分子”进行适当调配,不至于使有些小组过于活跃,而有些小组过于沉闷,活动开展不了;最后,教师对各组的男女生比例也要客观地调整一下,只要教师指导启发得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俗语在学生活动中也是适用的。即分组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使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为他们今后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为了方便小组活动,老师可以按组为单位排座位。

2、至于各小组究竟以多少人数为宜,并无最佳选择。合作学习倡导者认为小组人数越少越好,2至6人效果为佳。组内分设组长和记录员两职。组长负责召集启动落实每次的活动,记录员记录每次活动的要求和活动情况。为避免组长、记录员代劳、其它成员不参与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锻炼每位成员的组织能力,组长和记录员之职实现每周轮换。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或成绩差而较自卑的同学轮值时,教师要不露声色地进行适当的指导。而对于不肯开口的同学,教师除了做其思想工作使其解除思想包袱之外,还要将这一任务交给本组性格外向些的同学,让同学间的相互影响和督促来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

3、评价方式:采用对小组评价和对组内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以点概面,或以小组代替个人的评价方式。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本来就注重的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监控,评价机制也就自然而然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科学。评价形成宜结合学生自评、组员互评、组间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多重评价,重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及参与度的评价,务求科学公正全面地评价各小组及成员在各阶段所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交际能力、参与意识等多方面的进步。尤其对组内成员的评价,由于基础不同等原因,不应对其进行绝对评价,而要以其在成绩、参与、表达等方面的相对进步进行评价,尽量多用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来激励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应引导同学间的积极评价来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正确科学的评价是推动小组活动的法宝。

五、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正确指导。

在分小组前,教师有必要将小组活动的目的明确,分小组活动是为了使小组成员之间更好地互相帮助、互相影响,而不是为了搞小团体。各小组与小组之间是友好竞争关系,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避免组与组之间的不和而影响班级的整体氛围。

2、小组活动任务可操作性要强。

小组活动教学只是教学的形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形式,有些任务需要学生去独立思考完成,那就不要为了形式而形式,教师应该把哪些需要合作学习,哪些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纳入备课范围,明确合作的目的和要求,避免小组操作性不强的、给题范围过窄或过大的任务,要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

3、避免个别学生撑场面。

个别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好、性格外向等原因常常成为组内的积极分子,更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也更易经常被教师叫起来汇报小组活动情况,但老师不能因此而不自觉地让这类同学独撑场面。在保护好这类同学的积极性的同时,一定要通过恰当的引导使这类同学的参与积极性辐射给其他成员,调动整个小组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4、评价时避免以小组评价代替个人评价,也不能因为小组活动而抹杀了学生个体的潜力和个性。

在对小组进行整体评价的时候,不能忽视了对组内成员的个别评价,以免有的同学产生依赖性,将小组成绩视为个人成绩,从而产生团体依赖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指导者,还应成为一个好的观察者,注意去发现每位小组成员的潜力和独特个性。学生不是统一生产线下的产品,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学生的个性应该得到最充分的绽放。

5、注意对过程的监控,避免学生过于追求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和方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时学生为了快速完成教师布置的小组任务,在活动时干脆用母语交流,而忽视了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其它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将这一观念转输给学生,即小组一起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才是个人个人习得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的过程,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活动过程比活动结果更重要。

总之,分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教学模式,它既符合任务教学的基本工作原理,也考虑到了以往一向被忽视的生生资源的科学利用。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的主体,为现代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把英语教学建立在人际交流的真实背景下,使得语言教学更具实义;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教学效果也具有重大意义。但分组合作教学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小组活动更具实效、形式更加丰富,如何进一步完善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等等是我们英语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实践摸索的课题。

参考书目:

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第1版。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第2期。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初中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其重要。初中信息技术课是传授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课程,它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那么,初中信息技术课怎样上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既会学习又懂创新的信息技术预备人才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上好信息技术第一课。

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了计算机的文化、初步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培养。成功的精彩的第一堂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此我设计了演示课件,向同学们展示计算机的用途等,同时展示老师们制作的网页、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的作品,以此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离他们并不远,信息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学好信息技术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节课,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便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我在上信息技术课时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到第四章第五节《动手做网页》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解frontpage的启动、工作界面、使用方法等,而是一开始让学生登录到张家港教育网站,打开《合兴初中》网页,同学们熟悉的照片、老师、同学等都赫然呈现在眼前,让学生感到既熟悉又亲切,更多的是惊讶:“生活中离自己这么近的眼前情景、老师、同学们的图片究竟是怎么被做到网页里的呢?我能够学会吗?”然后介绍网页制作方法,同学们很乐意接受,效果很好。

三、采取分层教学。

比如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一部分来自中心小学,另一部分来自村小。由于条件有限,有的村小没有机房,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电脑,造成学生个体差异悬殊。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研究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实践能力;b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c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然后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四、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

例如:在学习word表格制作时,我要求学生制作一张精美的课程表;在学习word公式编辑时,我要求学生为数学老师出几道题目;在上搜索信息时,我要求学生到黄山旅游,并下载几张“迎客松”的图片;在页制作时,我要求学生制作班级网页……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提高了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五、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探索的余地。

如讲word表格修饰这一知识点时,讲完了修饰边框后,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边框粗细”、“边框颜色”、“设置单元格底纹”等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依照以前所学的方法,自己想办法解决。同学们通过比较,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和操作试验,很快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经过自己头脑的分析和思考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比被动接受老师照本宣科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实践证明,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与体验,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只有经过自身探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

六、多元化评价。

评价具有导向、诊断、激励、调节、鉴定等功能。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自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我在上课时,当一个学生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他的操作后,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培养他的自信心和敢于动手大胆操作的勇气;对于不会的学生,我从不训斥,而是热情鼓励他,耐心辅导,即使他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也会真心地表扬他。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七、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讲完powerpoint时,要求学生自选一门学科的某一节,为老师制作课件。由于书本知识比较简单,实际操作比较复杂,我就鼓励学生课后钻研,不懂可向我咨询,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创作了非常满意的作品。只有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将来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才能够面对竞争,也才能够永远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还有待于我们去摸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力避传统教育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做出应有的贡献。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五

误区之一: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同时,这种急功近利,企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简单化的做法,又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没能有效地分解为着实的阶段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目标缺乏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性的支撑点,无异于空中楼阁,难以达成。

误区之二:

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省略了外在的道德需求向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把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外烁”的成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缺乏实践中介,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误区之三:

德育功能认识片面,“严”、“爱”脱节,师生关系恶化。不少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代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管制,把德育方法当作“管制的手段”,突出表现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把个人与社会对立。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的成功,将“听话道德”视作德育的最高境界,缺乏慈爱与引导,更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导致师生间的对立,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削弱了教师在育德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上谈及的德育误区,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德育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社会规范的造物,德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所以视野局限于学生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掌握了这些规范就意味着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距、唯命是从,成了一个“被塑造”的客体,执着于此的教育者也就看不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之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在道德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个体品德的这种积极能动的构建,正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推旧出新、向前迈进的源动力所在。“藐视”学生品德构建和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推广开来,就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阻碍。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应力求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去批判继承已有的道德,改造其不合理的成分,从而实现地现时代的超越。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六

为提高高中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提出了案例探究性学习模式,从构建案例探究性学习模式对提高高中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为什么)、案例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是什么)、高中政治学科案例探究性学习模式实施步骤(怎样做)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并以实践案例加以佐证.实践表明,构建案例探究性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高中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严永伟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第三中学,浙江,宁波,315601刊名:学理论英文刊名:theorylearning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31关键词:案例探究思想政治课堂实践与探索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七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强调互动.所谓互动是指在师生平等的气氛中,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互动教学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构建互动教学模式.

一、互动教学的作用。

互动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师生间感情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的弊端,并加以改进,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互动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胆怯、不自信等心理障碍,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互动教学模式中,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此外,互动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进行角色变换,营造和谐氛围.教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教师跟学生之间必须有相互之间的交流过程.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味授课却不重视效果,学生一味听课却没有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有没有理解教学内容的内涵,及时转变角色,从高高在上的授课者,变成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指引者.数学学习需要发散思维.在分组讨论中,教师不要一概而论,要让学生在学习氛围中自由思考.数学学习需要逻辑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发现学习内容的真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和谐的氛围中,教师做了正确的引导,学生学到了知识,体现了互动教学.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互动思维.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在讲“视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苏轼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是如何观察庐山的?由此展开课题,在课堂进行现场实验.将准备好的乒乓球、暖壶、水杯从左至右依次放在桌上,并用布盖好,请三位同学分别站在桌子的前、左、右三个方向,然后教师掀开布,问三位同学分别看到了什么,三位同学的答案各不相同.学生都诧异这三个同学的答案为什么不尽相同.学生开始思索并讨论原因,原来是站的位置不同,视角也不同,看到的结果自然不同.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合作,自由讨论.分组学习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分组时,教师不仅要根据座位的远近来分组,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及个人能力进行合理分配,使组员的能力得到优化配置.组长最好由组员推选出来,有利于带动整组同学进行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长要带领组员温故而知新,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预习和讨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对于有疑难的知识点,组长可以组织大家进行小组内讨论,再与其他小组交流意见,加深学生对难点的印象,教师讲解时学生就会着重学习.最后,组长针对组员的学习情况,总结组员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跟教师反馈,以便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4.动手探究,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探究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现行的互动教学理论中,教师的作用已经演化为引导者的身份,要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动手探究,促使学生发掘知识的潜在内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主体身临其境,真切感受知识的内在.同时,教师应增加知识的趣味性,用愉悦的方式将枯燥的知识表达出来,使学生容易接受,也乐意接受,并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愉快的课堂氛围,对互动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开展小组讨论,从而构建互动教学模式.

作者:黄芳燕单位:江西赣州市南康区龙岭中学。

参考文献:。

李家英.浅议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互动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2).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八

科技已在发展!

资源已可共享!

学生需要自主!

教学需要改革!

一、“影片”作文教学模式建构的目的与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百年来的世界优秀电影,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成果,它为孩子们提供的整个人类的文明历史、奇异美妙的现代科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绚烂多采的美丽画面、曲折复杂且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电影主题歌和插曲,令人终生难忘,甚至对于人的一生都产生重大影响。新课标中指出,现代化教学内容编制可依据儿童心理发展调整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应组合、选择或增加新内容,教学手段也要更新,要采用新的教育技术。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已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伴随着影视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我们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为小学生开创一条“影片”作文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世界优秀影视资源,通过科学、真实、规范、有序的实验研究,把与课本给合最紧密的、把世界上最好的影片,用最现代的网络传媒工具引入课堂,其目的与意义在于让学生在最优秀的影片中陶冶心灵,塑造自我,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特定的影片环境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学生认知和交往的工具,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

网络的日趋完善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普及,为新的模式的构建和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所处的网络环境图(图一)来看,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它具有超时空限定的特点,学生可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任何场所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在线协作学习的功能;具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功能;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功能;能实现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具有信息双向流通、星型散射、点对点、异步、同步传输功能,有利于师生的分层导学、交流合作、协作学习。此外,在多媒网络教学系统条件下,还具有广播,遥控,监察等功能,为教师组织多种教学形式提供了方便。

1、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资源最为丰富。目前大型教育网站的完善、千兆城域网和校园网的建成,实现全世界二十二万部影片共享,使教师、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应用资源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影片,即可搜索到相应影片。在同一空间,教师可以下载到本地硬盘使用,也可以通过流媒体技术直接在网上放映;也可在同一时间供教师教学演示用,或让学生在单机上自由的观赏、品评。如学生对某一情节中某事物有不懂的地方,当即便可利用网络查找到有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信息。

2、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功能十分强大。(1)不但能够提供许多新的教学形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人机互动的多种互动形式。(2)能够改进人类已有的教学方法,如改变过去由纯文本的知识学习到纯文本的内容概定,上升到由真实、有趣的影片观赏到观后议、观后感。变过去将写好的文章束之高阁为学生自主将文章发表于班级、学校网页中,或在网上直接向编辑部门发送文章,使学生具有极大的成就感。(3)信息反馈具有多样化特点。多媒体网络的信息有声音、图形图像、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信息流通具有实时高效,信息传输具有异步、同步等特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反馈形式单一、过程曲折、速度缓慢。促进了师生交流的形式多样化,信息反馈及时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3、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根本地位与作用。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但能够辅助“教”,而且更关键的是还能够直接辅助学生的“学”,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理想的认知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不是由教师普及到或者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通过网络传媒建构起学生与宇宙的关系,学生在这种关系中批判地解决问题,又继续促使知识发展。在这种教学活动进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影片)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网络)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即作为学生自主习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情感激励工具。

三、“影片”作文教学模式建构的特点与结构。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和稳定结构形式。

1、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影片”作文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相对稳定性,教学模式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形成,有一定的组织和操作程序,它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

--实践性,教学模式从教学产生,回到教学实践中检验,不断创新发展,为教学实践服务。

--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形成,必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对灵活性,人是教学模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学的形式也异灵活多变了。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教学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活动过程,在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协作者、促进者。学生是整个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的作用是提供情境,建构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新型关系,并为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舞台。

a、选择影片组织观看。

就是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教学需要,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影片,然后组织学生观看。此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处于一种起步期,其选片的任务主要由教师完成。在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后,即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选节目,以网上发布的形式,组织观看。由于影片观看时间较长,在常规媒体的环境下很难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整体性学习。而在网络环境下,即可采用有效的形式开组织学生观看,如:在网络教室可以指定影片,让学生自由播放;在常规教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调用校园网或internet网上资源来集体同步观看。在放学回家或节假日,教师也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指定收看内容,让学生在家里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收看。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教师都应做到教师本身的责任--“备好这堂课”,对影片的基本情节和思想内容心中有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1、策划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好重点,难点,以及如何突出重占,如何突破难点。如指导学生收看《怕羞的小黄茑时,让学生积极a、小黄茑是怎样变得不怕羞的;b、看了影片后你从中懂得了什么?你准备在生活中如何去做?2、在观看前,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观前指导,提出观看的要求和应注意的地方,同时也可以适当的介绍一下剧情和背景资料。如在观看《小蜊蚪找妈妈》进,可以提出请认真观察小蝌蚪生长变化的过程;听一听小蝌蚪与不同动物的对话语言等。

b、精彩回放局部评议。

这一环节是针对影片或教师预期任务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采取的解决办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议,在说、议的过程中,可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把相关影片内容呈现在师生面前,以便学生能具体、直观的去观察,进一步的把握细节。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议”,切于影片,又要离于影片。所谓切于影片,就是要以观看为基础,所叙所议符合剧情,其思想内涵和意义不是地编乱造硬加上去的,所谓“离”于影片,就是要提高一个层次,能过观看电影,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谈意义,由此及彼,最好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对学生见解不能强求一律,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观性和价值判断。应特别提倡和鼓励新颖独到的见解,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神品质。

c、选择主题整体总说。

一部影片它所表现的内容是丰富的,除了表现出一个特定的主题外,它还包含着一些其它的线索、情节。我们在观看影片后,决不能统一规定学生完全按影片的同一个主题去建构知识的内容。而应该尊重学生的认识、理解的特点,针对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是自己认为最精彩,最难忘的片断,选择好主题,从影片整体角度去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看法。

d、网络作文互评互改。

让学生在观了影片,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同时,把想定的一段话或想定的一篇文章通过键盘打在屏幕上。这样就可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的目的,所以,这里的网上作文是起促进、帮助认知的作用,而不是要在这个环节让不家务事去练打字。在“评议批改”环节中,通常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参与评议和修改。在网络环境下利用word写作,学生还可以先自己自我修改;接着用word内的文字修改工具辅助修改语句和错别字;最后能通过网络发送给老师,让老师帮助修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发郑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这种基于网络的评议批改,由于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一篇作文,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在这一种互助学生中,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因面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e、完善作品网上发布。

多媒体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交互性强,能进行超文本链接。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就大有必要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成为正规发表的刊物,然后通过班级网页或校园网甚至internet上传,把自己的成果呈现在网络上,让大家共赏。用成果展示的形式作为整个信息加式流程的终结。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如在学生作文的网络留言板上写几句真挚的评语,则对于学生的成长更为有利。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九

在6月的福州会议上,全国语文“四结合”总课题组提出了“主导-主体”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当代在国际上最具影响的两种“学与教”理论的结合,即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的结合。由于“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对这两种理论做出了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优势整合,既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因此,它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深入探索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先导模式。

当然,对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不能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因为宏观模式虽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却往往缺乏具体的操作性,教师对此可望而不可及。如果我们把总课题组提出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看作是整个“四结合”模式系统中最宏观的上位模式的话,那么,基层试验学校的主要任务则应该是在统一的上位模式的指导和调控下,根据语文教学不同年级、不同板块、不同课型的实际,探索、开发、创造出更多、更好、更新的微观层面上的下位模式。

“自读感悟d开放引导”教学模式正是“主导d主体”教学模式在小学中高年级“四结合”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创造性演绎的产物。

一、概念界定。

学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一味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提出的。它以多媒体教学网络为技术依托,强调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开放引导、多元调控,使学生的语文素质获得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十

学习能力的基础就是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使学生主动地识字,根据小学生爱表现、爱模仿的天性和重在朗读、欣赏和体悟的学习轨迹,教师只要把抽象、枯燥的文字具体形象化,利用游戏的形式和给文字配画等方法就能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趣味性,把学生引向实际的生活当中去。因此,我结合三段六环节课堂模式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低年级三段学习轨迹:重在朗读、欣赏和体悟。

一年级:识字,“走意义识字,推进阅读,逐步提高”。

二年级:“以阅读和说话为中心”,“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二、六环节教学模式。

1.说:课堂三分钟口语表述训练。

2.导:创设温馨而富有情趣的识字环境,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精心导入。

3.议:随文识字,就是在感悟课文时认识生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字义在课文语境中得到明确深入的发掘。首先是读,教给朗读方法,给出朗读目标要求。如:在文中圈出生字,画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等。其次是议,小组内、组组内交流。互读,互相纠正后进行谁最先认读这些字竞赛;介绍自己认读生字的秘诀等。

4.展:教师在课堂巧设“点”、“线”、“面”、引导学生展示汇报,达到巩固。可在预先准备的小黑板上画出带有花瓣的“花朵”让学生亲自正确书写,完成“点”,“线”。

教师引导范例:

“点”:“谁能找到小淘气”或“请认出它的名字”――读准圈出所学的生字。让学生亲自正确书写生字到“花心”里。

“线”:“请给它找朋友”――在学生掌握了某一个字的音、形、义的基础上,以这个字为“花心”,在周围组词,形成一朵花。

“面”:“谁与它做游戏”――依据文中有生词的句子说句子,加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语气;也可将所学的词整合成一、两句短语,再让学生根据意画图理解。

5.结:(1)小结学习目标,再读;(2)小结学法;(3)评价。

6.测:设计有针对性的检测题,当堂训练。

(一)小组交流法。

2.“小组配合法”: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一个字往往有许多笔,检测前,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距离黑板位置也相等的几个合作小组。检测时,从小组的第一个同学开始,每一笔只准一个同学上台书写(笔划数多的字可等最后一位同学写完后又传给第一位同学,其他依次),依次按笔顺学完这个字,时间最短写得最正确最工整的小组为胜。也只有小组团结一致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常常实在“加油”的呐喊声中,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二)识字法。

1.看笔顺图,数笔画。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学生的需要。如汉字“不”、“丁”,学生就可以利用数笔画的方法进行学习。另外,一些简单的独体字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

2.插图识字。即利用插图创设情境。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大量的插图,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

3.谜语识字。根据字形的特点,编谜语、字谜。如“校”,“一个人打架八个人拉,六个人回家把门插。”“碧”,“王大娘,白大娘,一同坐在石头上。”“点”字,“独占鳌头。”如“告”字,“一口吃掉牛尾巴”。

4.儿歌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讲,儿歌琅琅上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例如:教学“坏”字,可以编成“地里不长草”。再比如教学“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如“金”字,可编成“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

十、豆、十、又”。再比如“赢”可分为“亡、囗、月、贝、凡”。

6.故事法识字。根据字的音、形、义,想出一个故事情节,并作形象描写。如“疑”字,可以编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在山上遇到一头野兽,他心里想:我用匕首(匕)刺还是用箭(矢)来射,用短矛()来戳还是赶快逃走(疋)?他疑虑不决,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再如:“滚”字,可想象成:“下大雨了(氵),一位老公公(公)穿着雨衣(衣)出门,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地上打了个滚。”

7.记录法识字。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同一字写错,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现象,是由学生根本没有动脑思考写错的原因,也没有去想以后该注意什么。我们可以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错字收录本,要求学生把自己在每次作业中把写错的字整理下来,自己分析字形,并写出注意点,还要经常注意复习,一来二去学生便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8.让每个字都变成一副图画,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歌谣,记起来就容易了。

9.形近字比较。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字,采用“比一比”的方法解决,在比较中加深印象,帮助记忆。如“力、午、由”和“刀、牛、田”的比较。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思维特点、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使他们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十一

摘要:

在高校转型的时期,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也面临新的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尤为重要。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性质,将体验式教学引入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本文在阐述体验式教学内涵的基础上,以专业核心课程《旅行社管理》为例探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构建。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旅行社管理。

一、体验式学习和体验式教学。

1984年,美国学者大卫库铂在其著作《体验式学习——让体验学习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中,提出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learning)模型。将其归纳为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让人们体验,引导体验者审视自己的经历,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使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学习方式。将体验式学习这种方式运用到教育领域,称为“体验式教学”。国外学者将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分成如图1所示的四个阶段。

通过“学生的体验——形成直觉表象——回忆或反思——深度理解——培养能力”的过程,实现教学活动。体验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和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情况,将教学内容和实践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亲历感受中主动地理解并建构知识。体验式教学摆脱了传统课堂教育单一、被动的状态,以学生为主导,鼓励学生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符合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关注学生体验和感悟,通过学习情境的创造,实践环节的开创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承和能力的拓展。

二、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校转型的创新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提出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地方高校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科学定位就相当重要。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高校转型是首要任务,也是必然趋势。高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地区经济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应用性和技术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发创新。

(二)旅游的学科性质决定了体验式教学的必然。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鲜明的学科性质,同其它专业相比,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体验性。根据旅游活动“体验式”的特点,推进“体验式教育”。采取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并重。使旅游专业课程学习摆脱传统游离于实践,空泛的说教形式,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动手操作,增强了实践工作能力。这样的教学形式既突出了行业特色,还可以基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三型合一的旅游专门人才。

(一)构建的理论基础。

科尔布(kolb,1984)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四阶段学习圈,其精髓在于:最佳的学习效果是经历了这四个阶段循环之后达到的。根据kolb的四阶段体验式学习,将体验式教学划分为“启动(准备)”、“体验”、“反思、分享”和“总结应用”四个过程。“体验式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在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增强学生的体验为目的。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体验式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介入的积极性。教师应对选择的情境十分熟悉,包括情境的背景、人物之间的关系、涉及的知识范围等,在授课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通过创造相应的学习情境,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适度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一位学生能从中获得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另外还要运用恰当的手段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互相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最后完成总结和归纳,达到认知上的领悟和升华。体验式教学的课堂就是由多个基本环节循环完成的,师生在其中共同设计和参与。

(一)课程体验式教学设计理念。

以旅行社业务操作与管理岗位的要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紧密与企业相结,开展实践性、开放性的指导教学。

(二)课程体验式教学设计思路。

1、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重点。

课程紧紧围绕旅行社计调、外联、接待、市场等基本岗位和人力资源、财务等辅助岗位,明确岗位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特别安排了针对基本岗位的实务技能模块,在课时安排上达到了34学时,约占总学时的70%,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以校企结合为途径强化实践教学。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走“校企结合”之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为12课时,实践与理论课时比达到1:3。二是加强与校外企业的联系,安排学生到旅行社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三是与《导游业务》等其他旅行社方向课程结合,全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3)以“走出去、请进来”实施开放式教学。一是主讲教师到旅行社等相关企业锻炼,有导游证的教师利用假期带团实践,丰富教学案例。二是邀请校外行业专家和企业兼职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和实训指导。三是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项专业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课程体验式教学的设计环节。

1、启动阶段(准备阶段)。

这是教学的内容设计过程。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处理,精心准备能让学生充分体验的内容。教师可收集有关“旅行社”管理的各种题材和资料,包括案例、图表等多种形式,制作成精美的课件,还可以剪辑成视频用于课堂播放,或者角色扮演设置情境。课程中的《旅行社营销管理知识》一章节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设置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销售目的,学生提前准备不同的场景,比如:旅行社内,旅行社销售人员与潜在顾客的交锋;目的地酒店,旅行社采购部门与目的地酒店销售人员的交锋:旅行社销售人员想要达成订单,等等。这样师生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活动体验阶段。

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突出以“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点,注重旅行社各业务环节和知识技能的整合运用。摒弃了传统按“章节”设置课程体系,遵循“项目课程”的思维,突出以项目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的模式,构建“项目、任务、子任务”的架构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将全课程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实务技能模块、综合管理模块三大模块。下设十一个项目,包括旅行社基础知识、旅行社设立、旅行社产品开发设计、旅游服务采购、旅行社产品、旅行社计调业务、旅行社的组团与接团业务、旅行社质量管理、旅行社财务管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和旅行社电子商务等。每个项目由“引导案例”引发学生思考,下设“任务”模块,“任务”模块下每个“子任务”环节包含有“提示”、“指导案例”、“拓展材料”及“相关链接”等不同的支撑理论教学的内容。在这个阶段,重点是要明确学生在体验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课程设置的模块,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模拟体验。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模块情境中感受。教师可以进行语言的解释,对学生的体验认知起指导作用。

3、反思分享阶段。

4、总结应用阶段。

这是体验式教学的第四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进行分析和提炼,以达到学生对认知的整体升华。《旅行社管理》课程,在每一个项目之后,分别设置了“小测试”、“案例分析”、“实训任务”等多种环节供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学习提高。学生可以借助这些环节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师在每堂课授课完毕后,也要自我总结,对比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思考,提升自己的能力,创造更好的课堂和授课结果。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要求一个合格的人才既要掌握理论又要懂得实践操作。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作为突破,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创新旅游专业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这种模式提供了一种有助于学生主体式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同时,体验式教学需要反复地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和实践上的总结,它的存在、发展、完善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林思宁。体验式学习[m]。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2]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3。

[4]贾衍菊。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一以《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第3期,p99—102。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十二

论文摘要: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都需要加以重新考量。传统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模式的基础,并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丰富的网络资源对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需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研究性教学转变。

中国古代文学正处于一个内外环境急剧错位的时代,这是自该课程产生之日_起从未遇到的变化和挑战。该课程具有内容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即使这些内容发生变化,也只是新的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与此不同,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对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改变。对于高校教学的作用也很明显,至于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与社会变化保持距离的中国古代文学,对其触动也是极大的,它必须要面对不断发展壮大的网络,面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面对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接受网络环境对固有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冲击。

一、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再思考。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要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对于个体应该是知识、思考能力以及人格的提升。在当前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就业竞争增强的情况下,大学教育的目标与大学教育的本质发生偏离。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变化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产生直接影响,我们不能低估功利化思维对大学教育的冲击,在这种大背景下,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必须重新定位,固守原有的教育理念与毫无原则地迎合社会需求都是缺乏思考和不负责任的方法。

“在教学目标方面,应使古代文学教学从传统知识传授型转向能力培养型”。教育者在思想上都已经认识到教学目标调整的必要性,很多人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改变教育理念。培养能力可以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和首要原则。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哲理思辨能力,以及近年大家关注较多的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基本能力,也是从小学至大学的教育目标中一直强调和重视的能力。我国应试化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在大学之前这些能力的培养只能处于次要地位,自然居于应试能力之后,大学教育没有应试的需求,是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阶段。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无疑要有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十分必要的,已经成为教学目标实现的手段和保障。

教学模式无疑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必须适应教学目标的调整和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重新定位需要对教学目标的深入了解,更需要针对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作出科学合理的设计。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及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教师采用粉笔加黑板等传统教学方法,利用语气、文字、表情、手势等与学生交流,方式较为单一,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的形式和特殊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优化了教学内容,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在原有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与当前世界流行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很少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也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突出的是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方面有所欠缺。以讲授先秦文学中的楚辞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背景知识,课堂上按照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成书过程、主要作家的人生经历、代表作品赏析等顺序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教师必须十分熟悉以上内容,备课时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掌握学术界存在的不同观点,讲解时提供给学生,并能够作出自己的个性化判断。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跟随教师系统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目的要求,精心准备每一个环节,确保学生对每一项教学内容都能够掌握。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教师加以指导和解答,但是国内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提出问题,更少对教师的讲解内容提出疑问。显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没有学生发挥主动性的环节,教师的教学理念中也没有把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为重点。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十三

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专业教学,尤其对于新闻传播专业来说。跟上传播变革的新时代。积极开展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这就给我们的高校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了一个新要求:那就是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改革的复杂性、深刻性、探索性和不完善性。

在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学新模式的设计中,我们认为:一要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二要尊重科学,重视基于先进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理论的运用。把这个理论与新的教学模型相结合;三要加深对网络环境的认识。包括对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再认识,对网络技术新功能的认识,对网络环境下师生交流方式新变化的认识,对网络环境下文化形态新变化的认识。以及对网络作为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平台,内容表达新方式的认识等;四是加深网络环境下专业内容不断更新的认识,其中包括专业发展的新规律、新趋势、新问题、新思维的认识;五是对市场需求的重新认识。也就是在市场反馈学生的薄弱点方面入手,改进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六是对已经成型并且在实践中有明显成果教学模式的借鉴,包括国内外的。

基于以上的原则,我们基于网络环境下《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课堂教学入手,自12月开展基于网上利用《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教改试验研究(广东省“151”工程项目)到4月项目结题,我们主要围绕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课改试验。主要包括:学习网站的建设、网络学习的平台的交流、虚拟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环境下的情境营造、网络环境下的角色体验协作式课程改革等几大部分。其中核心的是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二是从课内、课外实训人手,打造了校内、校外两个实训服务平台。主要包括:通过学校网络进行传播的《广师视频》和通过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机关网站传播的《穗团新闻》,这两个网络视频完全接媒体模式定期播出。其中节目_的策划、组织、拍摄、撰稿、制作全部由学生完成,老师给予具体指导。是课堂角色体验教学试验的延伸。是新闻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两个基本实训平台的基础上,还与社会、市场建立了广泛联系。

正是有了以上两方面的试验,我们初步建立了基于网络环境下,重视情境创设的角色式教学新模式。

一、基于网络资源利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二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何克抗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何克抗等提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是: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同时还提出一系列以“学”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但在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形成不同切实可行教学模式上,还有待丰富和补充。

如果说何克抗先生所进行的研究是宏观的。笔者进行的研究则是从微观入手,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新闻传播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数学模式;二是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环境开展高效地教学与学习;三是结合姜大源教授“工作过程”理论,开展课程改革;四是用角色为学生定位,确定未来工作的角色。这四个问题所解决的核心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把探究式学习与角色体验式学习结合起来,把虚拟体验与真实创作、生产结合起来,把理论、实训和实习结合起来,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策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为了在实际中真正实现我们教学预期效果,我们把网络环境内涵适当缩小的同时适度扩大了它的外延。我们所说的网络环境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训、实习的所有环境。具体讲,网络环境不再单指多媒体和网络教学齐全的教室,同时它还包括学生宿舍的网络平台、专门的学习网站、专门的网络实训平台、其它一切可以使用的网络终端。其中专门的学习网站可以提供师生实时交流平台、提供教师讲义、课件、学习资源等,并且通过它可以实现与网络实训平台网站、众多学习网站、网络电视的超链接。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技术环境。更重要的还是人文环境。只要我们组织得当,网络上能实现的很多交流形式都是我们传统教学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的教学如果不占领这个空间,不加以利用和诱导,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显然是失败的。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不能狭隘的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必须让你的课堂教学通过网络在时空上向学生丰富生活的每个角落去拓展,这样你的教学效果才可能得以保证。

为了让网络和教学的联结不是空话,我们又引入了角色式教学与学习这样一个概念。目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是很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套话,这无形中使学生缺少了一种职业归属感。没有明确定位的人才如何培养,他自己又怎样成材,通过角色教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职业归属感,另一方面明确学生的奋斗目标。给学生学习确定方向,明确定位。那么角色就是定位,准确定位还需要确定具体角色。学生在课堂主要是虚拟角色,常常还缺少具体角色的归属感,但在实训中学生扮演的就是真实角色。真实角色扮演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同学自我尊严和荣誉,关系到自我考核成绩等直接利益,更关系到自我在同学中的形象。有了这样一个前提,一旦老师给了同学一个具体角色,他才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研究角色,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怎样才能把角色扮演好的学习上。如果每个学生都曾尝试作过助理导演、化装师、舞美、灯光、摄像、技术工程师、演员等,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什么应付不了的呢?而网络环境又给同学提供了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十四

1.一个主题:“先学后教,自主合作。”“先学后教,自主合作”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谓“先学”,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有关的问题。所谓“后教”,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评价并进行必要的补充。所谓“自主合作”,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遇到的疑难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这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

2.四个板块: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释疑点拨、归纳总结。(1)自主学习:包括课前预习和课中自学。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依据导学案进行有效预习;在课堂中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2)合作探究:包括师生合作探究和生生合作探究。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探究。(3)释疑点拨:包括答疑解惑和方法指导。重点讲解学生的疑难点和易错点,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4)归纳总结:包括阶段性总结和整体性总结。根据课型和内容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做好整堂课的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3.七个步骤。

编写学案—据案自学—交流讨论—释疑点拨—当堂检测—反馈矫正—巩固迁移。每个班级将学生经过优化组合,分成6~8个小组,每小组由学习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组成,各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成员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具体来说,重点抓好如下环节:

1.自学前的指导。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达到什么要求等。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2.学生自学。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

3.释疑点拨。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在该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要明确点拨的内容。点拨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二是要明确点拨的方式;三是要明确点拨的要求。

4.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当堂检测题。其目的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通过检测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是极为有利的。

5.反馈矫正。反馈矫正就是学生完成检测后,教师公布答案,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后,将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所反馈的问题并结合巡堂时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纠正。其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优质15篇)篇十五

2003年秋季,眉县全面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使用好新教材,革新教学方式,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活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具有县域特点的“生态创生模式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构建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做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二、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要改革陈旧的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要革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为学生课堂教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而“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为保证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由此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变,并以学生的学习模式主导课堂活动。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从学科本身和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获得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数学探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课题,引导学生以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活动,通过质疑、探究、讨论、交流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创设情境旨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自然、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参与程度。

1、以实际问题创设情境。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的“平面图形的密铺”时,引导学生观察及思考城市建设中的地板图案,然后提出相关的平面镶嵌问题。

2、以游戏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先让学生任意写一个两位数,然后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得到新的两位数,然后又求新的两个两位数和,再除以原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之和,由老师猜其结果,学生觉得很奇怪。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参与学习。

3、以学生动手操作,探求规律的活动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先让学生用棋子摆成如图的“小屋”,然后提问第n个图需要多少枚棋子?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4、以数学故事创设情境。

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时,结合课后阅读材料,讲述了古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同学们都被故事迷住了,此时我问:象棋发明者要求国王奖给他多少颗麦粒?学生列出式子,欲得出结果时,我又告诉他们,这些麦粒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cm,厚8cm的大道,这时学生更加急不可待了。这种新异情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产生解决问题冲动。

(二)探究交流,深化认知。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的心理进入“愤”“悱”状态时,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效果。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人类的智慧是如何发展的,而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丰富的情境中,让学生思考探索,获取知识。如在负数的引入、同类项的合并、代数式的加减、视图的画法、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的获取上,经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活动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这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应该学习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前人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这样坚持下去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只有培养出学生创新能力时,教育才有活力,才具有发展性,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教育。

(三)交流、反思与评价,深化认知。

经过自主探究活动后,学生有了活动的经验,充分利用教材上的部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对获得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与评价,学生主要阐述知识是如何发现的,有什么经验教训,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对相关活动进行评价,对已有知识进一步认知。

例如在学生发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后,让学生进行交流,由他们说出是怎样“发现”的,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法则,再与“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进行类比,形成知识体系。

(四)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后,教师再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并用题组进行巩固练习。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探究,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探究,不但力求一通百通,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应用的过程,实则是转化的过程,将所获得的知识转化到“用数学”这一高度,以便让学生掌握好“数学模型”这一工具,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思维方式的应用等,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广泛应用数学的方向发展。教学中,师生形成共识: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会不会用知识和怎样用知识,是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重要标志,重视知识的应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学充满活力的重要表现。

(五)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试一试”、“读一读”、“课题学习”等材料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引伸与拓展,并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历史名题,如:“三等分角问题”、“七巧板问题”,介绍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及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信念。例如在学完“完全平方公式”后,先让学生动手试一试(a+b+c)2、(a+b)3、(a+b)4等的结果,再让学生阅读“杨辉三角”,教师再作适当补充。

一节课的结束,不应是学习的结果,而应是学习的继续。在教学之末,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从“理解”上升为“掌握”,从“掌握”上升为“应用”,并进一步从“应用”上升为“延伸”,从而形成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用习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参与数学实验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数学教学应该是以知识教学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个性教养为肯綮的三维结构。因此,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当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教学资源,构建符合实际的、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逐渐走向开放,使我们的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关范文推荐

    办学许可证申请书(热门21篇)

    在撰写申请书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申请的对象和要求,合理展示个人的特长和优势,使自己脱颖而出。如果你正在写一份申请书,不妨先阅读以下这些范文,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申

    学生会体育部个人总结(汇总19篇)

    个人总结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成长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档。在以下的个人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和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示。

    原材料委托加工合同(精选15篇)

    加工工艺的改进和创新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加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材料的加工需求,以下是一些针对特殊材料的加工技巧和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大全(15篇)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积累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我将全力以赴,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

    简单的个人租房协议(汇总18篇)

    租房也需要关注房屋的安全性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确保自己的居住质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租房总结的典型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思路和亮点参考。根据《中华人民

    厨师个人辞职报告(通用23篇)

    辞职报告是对过去工作经历和个人成长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和展望。辞职报告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辞职报告范文,希望对您有

    电影袁隆平的心得体会(热门14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学习或工作过程中心得和收获的总结,是对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小编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促进大家的思考和提高

    红楼梦好了歌读后感(热门15篇)

    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作者写作用意和创作方法的理解。请欣赏以下读者们分享的读后感,也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一本对我们有益的书,会使我们终身收益。

    就业合同盖章(通用17篇)

    合同协议的签订过程需要双方相互协商、平等自愿,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请大家参考下面的合同协议范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明

    小班冬至活动方案及反思(热门23篇)

    通过制定活动方案,可以明确活动目标、确定活动内容、安排活动流程,以及提前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小编整理了一些活动方案的精彩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活动策划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