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

时间:2023-11-14 作者:XY字客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

心得体会是反映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一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使得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懈怠了贫困的桎梏,感受到了生活的改善和希望的缓存。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与贫困户亲密接触,看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通过此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精准扶贫的意义与价值,从中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与感悟。

首先,精准扶贫除了重视经济的帮扶,更应该注重贫困群众的内心需求。在我和贫困户的深入交流中,发现贫困户更加渴望的是获得尊严和自尊。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因此,扶贫工作不仅仅是给予经济援助,更应该注重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找到创造财富的方式和途径,并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让贫困户摆脱贫困,拥有自己的尊严和希望。

其次,精准扶贫需要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与贫困户的交流中,我发现过去一些项目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没有考虑到项目的可持续性。有些项目可能是一时的帮助,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一些困难,但在长期发展中却难以持续有效。因此,精准扶贫的项目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性,能够让贫困户长期受益。例如,可以帮助贫困户学习技能,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可以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只有项目具备可持续性,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再次,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注重信息的共享和整合。在我与贫困户接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贫困户并不了解各种帮扶政策和资源,以及如何去申请和利用这些资源。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贫困户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他们了解帮扶政策和资源,并知道如何去申请和使用。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信息的共享和整合,避免一些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浪费。只有信息畅通,资源共享,才能让更多贫困群众得到帮助。

另外,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注重监督和评估。精准扶贫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涉及到众多的人员和资金的投入。为了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透明度,我们必须加强对扶贫项目的监督和评估。对于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贫困户的生活改善情况都应该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一些不当的行为和乱象的发生,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最后,我认为精准扶贫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贫困群众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帮助,更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贫困问题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贫困群体的真实情况,并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精准扶贫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让贫困户摆脱困境,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精准扶贫工作的意义重大,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实际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我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的内涵与意义,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二

精准扶贫是我国推进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参与了精准扶贫工作,亲身感受到了其中的艰辛与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精准扶贫的意义,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下面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体会。

首先,精准扶贫要重视因村施策。每个村庄的具体情况和问题都不尽相同,因此,对症下药是必不可少的。我曾经到过一个山区村庄,那里的村民大部分是靠种地为生,然而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他们的收入一直很低。在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该村庄土壤肥沃,适合种植某种作物,并且该作物市场需求很高。于是,我们组织村民学习种植该作物的技术,并资助他们购买种子和肥料。经过一年的努力,该村庄的村民增加了收入,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了只有因地制宜的扶贫政策才能真正帮助到贫困村庄。

其次,精准扶贫要重视培养贫困人口的自立能力。扶贫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培养贫困人口的自立能力,使他们能够摆脱贫困。我曾经参与了一个培训项目,那是一个贫困山区的村庄,大部分的村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技能也相对较低。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包括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通过培训,村民们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技能,比如养殖、种植和手工制作等。在培训结束后,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启动资金和创业指导,帮助他们开始自己的事业。通过这个项目,我看到了贫困人口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在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逐渐改善,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再次,精准扶贫要重视用好政策扶贫。政策是推动扶贫工作的重要力量,而且政策的精准性决定了扶贫效果的好坏。在我参与的一个项目中,我们发现有些贫困户由于没有掌握相关政策,错失了一些扶贫机会。我们通过宣传和解释政策的具体内容,帮助他们了解政策的优势和注意事项。同时,我们也积极向政府反映一些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以便政府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让更多的贫困户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红利,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效果。

最后,精准扶贫要重视宣传和引导。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深刻认识到宣传和引导的重要性。有时,一些贫困户对于扶贫政策存在误解或者抵触情绪。我们通过走访、座谈和培训等形式,向他们宣传扶贫政策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案例以供参考。同时,我们也通过奖励和表彰的方式,鼓励一些取得明显成绩的贫困户,以便他们成为身边的榜样和助推器。通过宣传和引导,我们改变了一些贫困户的观念,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进而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总之,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通过因村施策、培养自立能力、用好政策和宣传引导等措施,我们可以取得良好的扶贫效果。同时,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也收获了很多,通过参与精准扶贫,我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脱贫不脱政策,就无法稳定脱贫。”只有坚持精准扶贫,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的作用,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梦想。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三

扶贫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中国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我,这一年来有了许多感受和体会。在与贫困户的接触中,我深刻认识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挑战和压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精准扶贫的心得体会,从宏观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并对未来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精准扶贫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贫困是社会不稳定的温床,只有将贫困问题根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精准扶贫政策的目标定的非常明确,通过精确识别贫困人口,量化他们的贫困程度,并制定具体的扶贫措施和计划,来实现精准脱贫。这项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体制机制,确保扶贫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我亲身参与的项目中,我见证了贫困户因为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技能培训而获得了增收。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深信精准扶贫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

其次,我发现精准扶贫工作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因为贫困户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往往不同,需要量身定制个别化的扶贫措施。虽然政府在制定扶贫政策时已经考虑到了个体差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难题。同时,贫困户的态度和行为也不尽相同,有些贫困户对扶贫措施不够认可或者不愿意配合,这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有时由于缺乏资源和资金,政府和志愿者无法给予贫困户足够的帮助,这也会对扶贫工作产生一定的制约。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我觉得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耐心,同时也需要与各方面共同努力,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我认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未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加大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贫困户的认可度和配合度。只有贫困户真正理解政府的出发点和工作目标,才能更好地接受并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其次,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贫困户的技能和就业能力。通过培养贫困户的技能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脱贫。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还可以加强对贫困户的监督和指导,避免扶贫措施的偏差和滥用。最后,要加强与外部力量的合作,发挥志愿者和社会资源的优势。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其中让我深感责任重大。通过与贫困户的交流和接触,我认识到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挑战和难题。我相信,只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共同努力,加强合作,精识扶贫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美好生活。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四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推行“精准扶贫”政策,以解决贫困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作为普通市民,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精准扶贫”带来的变化。通过对相关政策的学习和参与,我深刻体会到“精准扶贫”的积极意义和具体效果。这一政策的成功,不仅增进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也为每一个人带来了一个更美好的中国。

首先,我认为“精准扶贫”之所以能够见效,关键在于对贫困人口的准确界定。政府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家庭、个体的情况,并根据其收入、教育、健康等方面的状况,制定全面、有针对性的扶贫计划。这一准确界定,避免了将有限资源浪费在不需要的地方,确保了扶贫工作的有效性。例如,政府将针对教育的扶贫措施重点放在贫困地区的学生身上,通过提供资助、改善学校条件等方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其次,我觉得“精准扶贫”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强调了精准帮扶的理念。通过派出工作队、专业人员定期走访贫困户,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政府能更加准确地判断和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发放贷款、提供技能培训、支持农民合作社等方式,政府积极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来源。这种精准帮扶不仅能够解决当前的困难,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脱贫。

此外,“精准扶贫”还注重了发展经济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政府加大对农业、旅游、工业等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引进企业、开发市场等手段,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例如,在贫困的山区,政府可以发展旅游业,开发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吸引游客,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贫困地区的收入,也能够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我相信“精准扶贫”对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它通过解决贫困问题,减少贫富差距,推动社会的均衡发展。在“精准扶贫”的推动下,贫困地区的经济正在不断提升,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不仅是对贫困地区人民特殊关怀的具体体现,也是所有人共同创造繁荣社会的结果。因此,对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来说,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学校等,都应积极关注和参与实施“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总而言之,通过对“精准扶贫”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这一政策的重要性和化解贫困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只有通过准确界定贫困人口、强调精准帮扶、发展经济产业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才能够实现一个更美好、更幸福的中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要始终关注并积极参与实施“精准扶贫”,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五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将扶贫工作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作为一名志愿者深入贫困地区参与扶贫工作,我亲身体会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第二段:了解贫困现状。

在了解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我深入贫困地区了解了当地的扶贫现状。通过与贫困户和当地政府官员的交流,我明确了贫富差距的根源和困境。贫困地区多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教育水平低等问题困扰,而且根因复杂。了解贫困现状使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让贫困地区的居民真正脱贫,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通过与当地政府官员的交流,我了解到精准扶贫的关键是摸清、识别和精准定位贫困人群。在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并不都是贫困户,很多高风险贫困人群可能是临时性贫困或潜在贫困。因此,需要通过大数据信息采集和信息核验,准确了解贫困地区户籍、收入、健康状况和教育水平等数据,通过算法分析,精确识别贫困人口,有针对性地提供扶贫政策和帮助。

我亲身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亲眼见证了政府制定的扶贫政策对当地居民带来的改变。在过去,贫困户往往面临着物质条件恶劣、收入来源单一等问题,生活质量堪忧。而通过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贫困地区的农民得到了更多机会,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了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拓宽了他们的收入来源。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逐步脱贫致富,社会稳定持续增加。看到这些变化,我更加坚定了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第五段:感悟与建议。

通过参与精准扶贫,我意识到贫困并非固定状态,扶贫也并非简单地给予物质帮助。贫困不仅有物质的贫困,更有精神的贫困。除了提供物质帮助外,更应该关注贫困人群的精神状态和自我价值实现。在扶贫工作中,需要注重教育和培训,提升贫困地区居民的能力和素质,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改变和自我发展。此外,精准扶贫也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精准扶贫的责任。只有通过持续的合作与努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减贫目标,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总结:

通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我深切体会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贫困地区的居民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他们也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潜力。在实施精准扶贫中,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关注贫困人群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注重教育和培训,推动他们实现自我发展,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富裕、公正和稳定的社会。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六

精准扶贫班是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而设立的。我有幸参加了一期精准扶贫班的学习,通过学习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政策法规等知识,我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贫困。

在精准扶贫班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贫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贫困不仅仅是物质贫困,还存在文化贫困、信息贫困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贫困地区的发展受限于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欠缺,导致了人们的生产力和获得基本服务的能力低下。因此,我们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能仅仅关注贫困人口的收入状况,还要关注其受教育、就业、健康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第三段:政策法规的重要性。

精准扶贫工作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进行,这对于确保资源的精准投放和扶贫效果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了解政策法规,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工作目标和方法,确保帮助贫困地区的措施可行有效。在学习中,我们重点了解了《精准扶贫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努力方向。

第四段:产业扶贫的重要性。

精准扶贫工作中,产业扶贫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发展产业,可以增加贫困地区的经济产出,为贫困地区人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成功的产业扶贫案例,如种植业、畜牧业等。这些案例提醒我们,在制定产业扶贫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第五段:精准脱贫工作的坚持与创新。

精准脱贫工作需要坚持和创新并重。坚持,意味着要长期稳定地执行工作任务,确保贫困地区的发展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创新,意味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精准扶贫工作的创新做法,如大数据应用、互联网+等。这些新的技术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扶贫的工具和途径。

总结:

通过参加精准扶贫班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贫困地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了解了政策法规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产业扶贫的重要性,以及精准脱贫工作的坚持和创新并重的重要性。我相信,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帮助贫困地区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七

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政策,精准地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发展水平,实现脱贫目标。在长期参与扶贫工作和实践中,我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以下将从认识贫困的深度、扶贫政策的科学性、基层干部的角色、社会参与的重要性以及持续发展的需要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深入了解贫困的本质是进行精准扶贫的前提。贫困并不只是单纯的物质匮乏,而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等多种维度的问题。因此,扶贫工作必须深入贫困地区,了解贫困人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只有真正理解贫困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计划来解决问题。

其次,精准扶贫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政策。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调研和数据支撑。通过建立贫困人口数据库,明确贫困人口所处的家庭状况、收入规模、贫困原因等信息,才能更好地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来解决问题。同时,政策的执行也需要科学的方法。比如,可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确识别和评估,确保造福贫困地区的措施能够落地生根。

第三,基层干部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层干部是联系贫困地区和政府的桥梁纽带。他们深入贫困户家中,亲身感受困境,了解需求,通过政策和项目的落地,为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和产业扶持。然而,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基层干部出于名头和政绩考核的考虑,照本宣科,无视贫困人群的真实需求。因此,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基层干部,加强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对于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第四,社会参与是精准扶贫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党和政府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面对复杂和艰巨的扶贫任务,单靠政府力量是难以完成的。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资源。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开展扶贫项目、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为当地贫困地区带来经济增长;公益组织可以参与农村教育和卫生领域的工作,提高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只有充分发动和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推动精准扶贫的进程。

最后,精准扶贫不仅要解决当前的问题,更要注重持续发展。脱贫不仅仅是提高个体家庭的收入水平,更是要确保其可以持续稳定的增长,从而摆脱贫困的状态。因此,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注重产业发展,发展可持续的农业和非农产业,为贫困地区提供可靠的支撑。同时,教育和健康问题也是关键。通过加大对教育和卫生领域的投入,提高当地居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大挑战,也是一项重大使命。通过深入了解贫困的本质、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政策、发挥基层干部和社会参与的作用,以及注重持续发展,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八

精准扶贫一直是中国政府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精准扶贫战略不断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也有幸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深刻的体会。

首先,精准扶贫的核心理念是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精确划定贫困线,准确识别贫困户。通过建立完善的贫困户登记、核查、激励机制,确保扶真贫、真扶贫。我曾参与上门调研,亲身目睹了工作人员耐心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对照政策指导,总结出科学合理的帮扶措施。只有真正了解贫困户的需求和问题,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其次,精准扶贫的目标是脱贫。脱贫攻坚的核心是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解决他们的根本问题。在扶贫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发展产业、提供就业机会,通过技能培训、创业引导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我曾参与一次“扶贫车间”的培训,那里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贫困户学习手工艺制作,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生活问题。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不仅让贫困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也提供了他们走出贫困的途径。

再次,精准扶贫的方法是多维度的。在扶贫工作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提供经济帮扶,还需关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我曾参与一次义务支教活动,看到了教育资源不平衡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带来的困境,我们向当地政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能够加大教育投入,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同时,我们也与医疗机构合作,运用先进的诊疗技术,到偏远地区开展义诊活动,帮助贫困户解决基本的医疗问题。这些多维度的努力旨在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

再者,精准扶贫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我发现,在扶贫过程中,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持,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公众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和捐赠。只有各方紧密合作,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曾参与一次爱心义卖活动,看到了社会的力量。大家纷纷捐赠物品,用实际行动支持扶贫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力量,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贫困人口过上更好的生活。

最后,精准扶贫需要持续关注。扶贫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短期的效果,而应该注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需要持续加大投入,社会组织需要持续提供支持,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并履行社会责任,公众需要持续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贫困地区真正脱贫致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之,精准扶贫是中国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力量。通过精准的认识、踏实的工作,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这种体系的扶贫工作会从多个维度推动贫困地区脱贫。因此,我们要持续关注、共同努力,让精准扶贫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九

精准扶贫是中国最近几年来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它涵盖了城乡各个方面,通过大力度的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力求真正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让全国各地的农村和山区实现近乎同步的发展。而精准扶贫日恰逢每年的10月17日,是我国倡导的精准扶贫政策的一种纪念和回顾,同时也是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扶贫事业中的一个重要机会。

精准扶贫,顾名思义,就是要让扶贫更加精准化、针对性更强。因为我们知道,传统的扶贫模式往往把贫困人口视为一个群体,使用的扶贫手段和政策也比较宏观、笼统,难以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但是,精准扶贫就是要针对每个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扶贫方案和措施,从而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第三段: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

从粗放式扶贫转向精准扶贫,是中国农村扶贫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实际上,精准扶贫的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已经下降至510万人以下;到2020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通过脱贫攻坚成功脱贫。

除了大规模的贫困人口脱贫以外,精准扶贫模式在解决“脱贫不脱特”的问题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对贫困人口的差别化辨识和分类详情,针对贫困不同的原因,采取了科学的扶贫措施,真正做到了既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生计问题,也在保障他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下了功夫。

身为一名普通人,我们能作出的事情或许不多,但是我们依然能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精准扶贫贡献一份力量。比如可以通过资助贫困学子,为贫困地区提供志愿服务,甚至可以在自己的经营范围之内,尽可能的和当地农民合作发展,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市场,多干一些能够造福当地的实事。

这里有一家非常欣赏的企业,他们在中国贫困地区开设自营农场,挖掘当地农村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同渠道的销售,以比农民更高的价格回收链农产,同时,也提供了当地农民有限的岗位和收入。换句话说,对于当地农民来讲,他们成为了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共享企业发展的红利。

第五段:总结。

精准扶贫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之一。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下,可以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切实帮助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感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实现全面小康中国奋斗。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十

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推行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旨在减少贫困人口,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精准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近期,我参与了一个精准扶贫项目的调研,并深刻体会到了这一政策的重要性和帮助效果。以下是我对精准扶贫的心得体会。

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行对于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大数据技术,精准扶贫政策能够详细了解每个贫困地区的情况,包括其贫困原因、贫困程度以及可行的脱贫途径。这使得政府能够制定出更加精确的扶贫计划,确保扶贫政策真正能够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与此同时,精准扶贫政策能够帮助各级政府更好地摸清贫困地区的底数,避免浪费资源和精力,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

精准扶贫政策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首先,政府实施了产业扶贫,通过培训、扶持和创业引导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发展农业和非农产业。其次,政府大力推进了教育扶贫,提供免费教育以及相关补助,让贫困家庭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教育。此外,政府还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这些具体措施都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使贫困人口逐渐走出贫困状态。

第三段: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效果。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参观了一个精准扶贫项目所在地的农田,看到了这里的农民们通过相关培训和技术指导,采取科学种植和施肥方法,有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此外,我还见到了一些贫困户从事的非农产业,例如手工艺品制作和农产品加工等,这些产业对当地村民来说意义重大,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这些实际案例充分证明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效果,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不仅对贫困地区的人民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的效果。首先,精准扶贫政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更加均衡的社会发展。其次,贫困地区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回流就业,减轻了经济压力。此外,通过扶贫事业的推动,社会对于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的意识也得到了提高,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第五段:展望精准扶贫的未来。

尽管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贫困问题仍然存在。未来,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关怀和支持,持续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与此同时,贫困地区的人民也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迈向更好的未来。希望精准扶贫政策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在共同努力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结:精准扶贫政策是中国政府倾力推行的一项重要工程,旨在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多种具体措施的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的人民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这一政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贫困地区,也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展望未来,希望精准扶贫政策能够持续推进,并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十一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成为我国减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参与了我国的全国性公益项目——“WAP精准扶贫”(WAPstandsfor“WeArePartof”)。通过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改善生活状况,我有幸亲身体会到了这一扶贫项目的重要性和影响。在实践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

第一段:解读WAP精准扶贫的意义和目标。

WAP精准扶贫是一项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的全国性公益项目。通过调查、挖掘和传播贫困地区的问题和需求,WAP团队努力为这些地区提供帮助与支持。项目旨在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居民摆脱贫困,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参与WAP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我领悟到“精准”扶贫的意义。每个贫困地区的情况各异,不能简单地把帮助视作一种“固定方法”来实施。而是要根据地区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例如,有些地方发展农业是最有潜力的途径,而另一些地方则更适合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此外,与当地居民积极沟通也显得尤为重要。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

第三段:WAP精准扶贫对贫困地区的影响。

WAP精准扶贫项目在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状况方面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投入一定的资源和努力,项目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改善了他们的基础设施条件,如道路、医疗设施、教育机会等。此外,项目还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通过这些措施,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更加富有希望和活力。

第四段:探讨WAP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问题。

虽然WAP精准扶贫项目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可持续性问题值得我们思考。首先,需要确保项目的稳定资金来源。只有项目能够长期稳定地运作,才能持续地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此外,也要重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引导,使他们能够逐渐独立地摆脱贫困。只有培养起一支能够自主发展的人才队伍,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扶贫目标。

通过参与WAP精准扶贫项目,我深刻认识到扶贫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今天这个社会,贫困问题依然严重。通过精准扶贫的手段,我们能够真正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此外,我也看到了项目的可持续问题,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只有通过强调可持续性,才能真正实现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参与WAP精准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发展助力。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宣传和倡导,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公益行动中,共同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奋斗。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十二

近年来,针对我国的贫困地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其中“WAP精准扶贫”模式备受瞩目。WAP(WorkAssistanceProgram,工作援助计划)通过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摆脱贫困。亲身参与这一计划的我,不禁对其效果和意义产生了一些体会。

首先,WAP精准扶贫计划在我社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动员社区居民自行组织扶贫小组,开展带薪就业,该计划不仅提供了稳定的工作机会,还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之前,许多贫困家庭都生活在社会边缘,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质量极低。而如今,在WAP计划的推动下,这些家庭颇有改观。他们通过参与各类工作岗位,获得了经济收入,同时也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爱和帮助。这种积极向上的变化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让整个社区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其次,WAP精准扶贫计划鼓励了贫困地区居民逐步融入社会。通过为居民提供培训机会,让他们学习各种技能,这一计划不仅使居民具备了更多就业机会,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曾经有一位居民参与了计划提供的电子商务培训,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网络店主。这让他不再仅仅是依赖政府救济,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渐渐地,他开始自主决策,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这种积极的变化不只是这位居民个体的成功,也是整个贫困地区社会进步的标志。

再次,WAP精准扶贫计划注重培养居民的自主创业能力。通过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居民们学习了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如何进行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等。这为他们提供了成为自主创业者的机会,并且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我所参与的一个WAP计划中,一位年轻人学习了烹饪技术,并决定开设自己的餐厅。虽然刚开始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凭借着坚持和毅力,他最终成功地创办了一家特色餐厅,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经济收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说明WAP计划为贫困地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

最后,WAP精准扶贫计划在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该计划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许多家庭通过参与计划提供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培训,实现了就业和收入的提升,进而带动了消费的增长和产业链的扩展。例如,一个贫困地区的小城镇曾经靠重工业为主,随着WAP计划的实施,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小企业和服务业在此兴起。从街头小吃到工艺品制作,各种各样的新兴产业稳步发展,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这样的经济转型使得贫困地区不再被动依赖扶贫政策,逐渐实现了自我发展。

总之,WAP精准扶贫计划通过提供就业、培训和创业等方式,成功地改善了我国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通过亲身参与这一计划,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它不仅改变了居民的生活,也为当地社区发展带来了希望。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WAP计划仅仅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手段,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策略。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和可持续的发展。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十三

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公告已出,报名时间:3月18日,笔试时间:4月12日。各位考生可加入陕西公务员考试qq交流群373226277,与群内好友一起备战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也可以微信添加“sxoffcn”为好友,我们将第一时间推送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大纲】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大纲。

【职位表】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汇总。

【报告摘要】。

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ooo万人以上。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报告解读】。

当前农村扶贫进入了新的攻坚期,扶贫工作存在着扶贫退出机制缺失、扶贫手段单。

一、扶贫资金监管弱化、现行的贫困地区考核机制对减贫的正向激励不足等问题,部分地区“年年扶贫年年贫”,扶贫资源精确瞄准不够,工作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足。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扶贫的体制和机制,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标准表述】[内容]所谓精准扶贫主要包括3个内容:

一是精准识别。对于谁是贫困人口,将制定一个识别办法,通过有效的程序识别出来。二是精准帮扶。针对每家每户的贫困情况,确定帮扶的责任人和具体措施,确保帮扶效果。

三是精准管理。要建立起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把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帮扶情况录入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确保扶贫信息真实、可用。

[措施]第一,要“扶真贫”,“真扶贫”,提高扶贫精准性,建立扶贫退出机制,实行扶贫的动态管理,构建新型“滴灌”式的“到人到户”扶贫模式。首先,精准扶贫要精准识别,瞄准扶贫对象,实现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其次,精确扶贫应做到扶贫“到人到户”?熏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最后,要将扶贫工作纳入地方官员考核范围。第二,要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机制,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将金融服务和职业培训拓展到贫困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第三,要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重点帮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重视贫困地区的“硬件”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贫困地区等“软环境”建设和人才开发,使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

第四,要改变资源分散、体制分割、管理分治等“多龙治水”的碎片化现象,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整合扶贫资金,尽可能“打捆”统筹使用,形成扶贫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要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治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问题。

第五,要加大对贫困地区低保的转移支付力度,在贫困地区将低保和扶贫政策相衔接,着眼于消除和预防贫困,使极端贫困、一般贫困和贫困边缘群体,都能享受低保和各类公共支持项目的阳光。

第六,要完善扶贫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发展小城镇,对不具生存条件的地方进行整体搬迁,使搬迁的群众享受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十四

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求要。”精准扶贫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做出的伟大举措,实施精准扶贫让广大人民共享社会成果,摆脱贫困,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期间实行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但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发现并加以解决。

(一)贫困人口多,工作强度大。

平南县拥有150多万人口,贫困人数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21个乡镇都有十分严重的贫困村;贫困人数的众多带来的是贫困确认度变低,扶贫工作的强度不断加大。以人武部帮扶的国安镇为例,超50户贫困户300多人,需要进行大量的跟进工作以及开展相符的扶贫举措;而帮扶人员又相对较少,造成一人帮扶几户甚至十几户的现状。不少帮扶人员已产生“谈贫色变”的心理。

(二)帮扶地区教育落后,沟通困难。

贫穷带来的是教育落后,而教育落后则造成贫穷,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梗。平南县不少贫困村都是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许多村民甚至连国语都讲不清楚;而我们的帮扶人员一旦不会讲当地语言就只能干瞪眼,无法与贫困户得到有效的沟通伴随着的是许多新措施不能很好地实施,甚至许多贫困户认为是政府利用扶贫的幌子来利用他们进行钱财交易拒绝与帮扶人员合作,从而导致扶贫工作进展缓慢,贫困户在很长一段时间仍旧无法摆脱贫困的帽子。

(三)帮扶力度不强,因地制宜措施少。

精准扶贫工作是需要十分的细心以及耐心的,让贫困户脱贫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然而随着工作的不断加深,很多时候帮扶人员都是本着完成任务的心理,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的环境没能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而实行相应的措施;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平南县山地众多,而且是以西江为依托逐步发展起来的沿江城市,我们的帮扶人员却没能紧紧抓住这两点进行改善。

(四)贫困户依赖思想严重,主观上不想主动脱贫帮助一个人多了,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让其产生依赖的思想,这个问题在贫困户里尤为严重。在我县扶贫项目里有许多举措如发放补贴、购买生产物资、赠送生活物品等都是直接改善贫困户的,这就很容易让贫困户产生了以来的心理,享受到了扶贫项目的好处便不再想着法子自己摆脱贫困的“帽子”,心里想着反正有政府的帮助形成不良的风气。

(一)加强帮扶人员的培训力度、统一思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我们的帮扶人员有不少对精准扶贫的理解不够深,思想基础不够牢固。上级机关需要时刻加强对帮扶人员的培训,使之能对精准扶贫要义明白更加透彻,从而更好的进行精准扶贫这项工作,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二)加强宣传,引导贫困户主动“要脱贫”制作宣传栏以及宣传资料,召集各村干部、工作队员对扶贫对象进行更深层次的解释并发放宣传资料,使贫困户更好的了解精准扶贫的含义以及当地政府对扶贫工作所要推行的举措,要让贫困户清楚地明白政府是实心实意要帮助他们摆脱贫困。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并且使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与帮扶人员合作,在行动上、思想上自觉摆脱贫困的“帽子”,养成劳动能创造一切和贫困是可耻的思维习惯,通过劳动主动脱贫。

以上是我个人对当前我县实施精准扶贫的实际情况所做出的几点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十五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1月,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臵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实际远远不止8000万,这个数据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不是很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最新解读。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最新数据显示,按照中国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在接受中国经济网独家采访时候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懈努力,已经使6亿多人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但是,我国仍有7000多万人没有脱贫。‚以前出台一项政策,一批人都能够脱贫致富,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减贫难度越来越大。‛刘永富说,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非常重。

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自6月18日习近平关于扶贫的讲话发表一个月多来,已有16个省份的省委书记陆续对扶贫工作表态,强调要深刻认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落实‚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谋划好‚十三五‛扶贫攻坚工作。‚精准扶贫‛成为各省份书记的表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表述之一,据统计,‚精准‛一词在16名书记的讲话中共出现107次。

刘永富认为,‚精准扶贫‛的含义在逐步深化、扩展。总书记2012年底到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他讲不要用‚手榴弹炸跳蚤‛,到了2013年10月,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越往后(扶贫工作)内涵越丰富,操作性越强。理解‚精准扶贫‛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今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按照政府规定,年人均纯收入收入2800元以下的属于贫困人口,目前,我国有14个片区,59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这些地区大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较差。

刘永富认为,扶贫工作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中国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际上也有典型意义。刘永富表示,中国扶贫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减贫的经验也是国际期盼了解的热点内容。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比较多,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党的领导,通过全社会的动员,在全世界能够做出一个成功的‚中国样板‛。

坚定走精准扶贫之路建设好全面小康社会。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2015年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一是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二是要切实做到精准扶贫;三是要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四是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他强调,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具体就是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扶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腾飞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对党和国家的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精准扶贫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中对新时期扶贫工作新挑战与新要求的积极应对和正确指引。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神山村,总书记对乡亲们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地走精准扶贫之路,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让贫困地区人民情愿、主动、自信、坚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社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

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

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是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

三是扶贫事权管理。对扶贫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分别该承担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不清晰;专项扶贫资金很分散,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责任也不清晰。现在,省委已经明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各级都要按照自身事权推进工作;各部门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精准扶贫,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通过扶贫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数据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建立扶贫项目库、扶贫专家库,通过实时监控和对讲技术,让贫困户与专家视频通话,随时接受专家指导,使帮扶措施和帮扶项目真正有效的执行下去,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

一位副省长的扶贫调研报告从严湖村实践看精准扶贫江西省副省长郑为文。

根据省委要求,2016年1月15日,我利用到上犹县走访困难群众和困难企业之机,深入到该县社溪镇严湖村就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调研,采取听取情况汇报、上户查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严湖村的扶贫问题进行‚解剖麻雀‛,探索如何深入实施精准扶贫。

严湖村贫困现状剖析。

严湖村有2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681户,农业人口2765人。该村位于上犹县社溪镇北部山区,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扶贫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基础设施有了一定改善,贫困户减少到目前的132户416人。但由于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产业基础脆弱,农民收入水平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720元,只相当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17元的56.5%。分析该村的贫困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弱。一是交通出行不便。通村公路虽在3年前完成硬化,但28个村民小组8条通组公路仅有3条完成硬化,有5个村民小组通汽车困难。二是上学就医困难。该村离圩镇远,且无村完小,三年级以上需到15公里外的蓝田小学就读,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全村目前仅有村级卫生室1个,卫生设施及设备配臵不全,疾病防控能力差,看病就医很不方便。三是饮水不方便。受地势等自然因素影响,未通自来水,村民取水‚各自为政‛,有的从水井里挑水,有的从水井里抽水,也有的从山中引泉水到家,饮用水得不到有效保障。四是用电通信质量不高。全村虽已全部通电,但因线路老化,供电线路长,电压不稳定,部分大功率电器无法使用。28个村民小组中,有5个组未通广播电视,移动通信信号弱,也未通宽带网络,信息较为闭塞。(二)农田水利设施差,土地产出低。全村共有耕地1884亩,人均耕地0.68亩,只相当于全省人均1.045亩的65.07%、全国人均1.35亩的50.37%。加上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山塘、水渠等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大部分山塘水库等灌溉工程因无资金维修,不能正常运转或带病运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大部分耕地属中低产田,甚至是‚望天田‛。种植结构单一,基本上只种一季水稻,种植效益低。人均山地虽有8.7亩,但多为荒山和残次林,占全村林地80%以上;油茶林全部为低产油茶林,产量很低,经济效益差。

(三)群众收入低,居住环境差。就该村整体情况来看,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务工、务农两个方面。务农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小部分农户养猪、鸡、鸭、鱼或牛、羊等,但形成不了规模,基本满足于自给。为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当地政府正着力推进油茶低改,但这些项目由于刚刚起步,带动农户增收的效应还未能发挥,农户收入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低于国家贫困线的贫困户132户,416人,贫困户数占全村户数的19.38%。在住房方面,通过近年来的土坯房改造,尽管大多数土坯房改造完毕,但相当一部分农户只是搭起了房屋的框架,无钱装修,生活设施简陋,有的为建房还欠了一屁股债。尚有70户农户仍然无力改造。

(四)增收难度大,脱贫任务重。要改变严湖村的贫困面貌,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一方面,必须有效解决贫困户增收问题。造成该村农户整体收入较低,除了该村土地资源不足、生产条件较差、没有带动群众致富的龙头产业外,与当地群众的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观念也有很大关系。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群众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无论是思维方式、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跟不上形势发展,有的甚至存在较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劲头,不思进取,无心脱贫。村里文化生活贫乏,导致村民喜欢聚集打牌,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议论是非,创业氛围不浓,致富热情不高。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一般家庭只要有劳动力且身体健康,能出去务工,就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该村目前之所以还有132户计416人没有脱贫,其主要原因在三个方面:一是大病医治拖累所致。很大一部分贫困户是因患重病,医治花费大导致负债累累,陷入贫困。在贫困人口中,有126人身体不健康,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其中有27.5%丧失劳动能力,不仅不能劳动,还需常年吃药并要有人照料,平均每户每年医疗消费为1056元,占家庭开支的20%以上。二是缺劳力缺技术。据调查统计,有近70户(占贫困户的53%)因为缺劳动力,有54户(占贫困户的41%)家庭因为残疾或患有慢性病而无法做事,只有闲在家里。还有16户虽有劳力但不懂技术,生产开发效益低,又无一技之长,打工靠卖苦力收入不高也不稳定,导致致富无门、增收无力。三是先天不足。在132户贫困户中,有88户低保户(占贫困家庭的67%),因种种原因导致入不敷出,必须依靠农村低保维持基本生活。还有14户五保户,必须由政府给予生活保障。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严湖村虽然贫困程度比较深,但也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通过扶持可以改变落后面貌,实现脱贫目标。关键是要针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选对路子,坚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增加收入同时并进,瞄准对象,精准施策,破解难题。

(一)坚持长短结合,发展产业增收。近期,要集中力量抓好三件事,尽快增加贫困户收入。一是抓两个基地。拓展油茶基地,在两万亩低改和两千亩新植油茶的基础上,继续新增油茶低改5000亩,新植油茶2000亩,逐步成片。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每年增加500亩,最终达到3000亩以上规模。二是抓种养发展。包括:巩固水稻种植,提高种粮效益;依托龙头企业,与赣州城区市场对接,采取‚公司+农户‛形式,种植500亩大棚蔬菜;利用低山丘林山坡和门前屋后等闲臵土地,栽种桃、李、梨、金桔、蜜桔、板栗、杨梅等小水果1000亩以上;利用闲臵山场,发展生态养鸡、养牛等产业,增加部分收入。三是抓光伏发电。利用村部学校等公共建筑屋顶,鼓励和扶持农户利用家中屋顶发展光优发电产业,形成稳定收入来源。

在发展好上述三个产业的基础上,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从保护好严湖古井、古屋、古驿道、古树等具有文化底蕴的古代遗迹入手,进行修缮升级,保护好集中连片老土坯房,改造升级为百年客家民居;利用新江河落差大、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新江河漂流、新建古法榨油厂和油茶文化、新型‚农家乐‛等项目,发展严湖旅游,使其逐步成为严湖百姓持续增收的重要产业。

(二)坚持标本兼治,抓好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教育培训‚拔穷根,挪穷窝‛的优势,加大教育扶持力度。一是要抓基础教育。从改善教学条件入手,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深造走出大山。为此,一方面要新建新江教学点,完善严湖小学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恢复村完小,解决上学难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建立助学制度,防止因穷辍学。可成立村助学基金会,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对困难农户子女上学实行资助,对考入大学的学生实行奖励。此外,还可对接政府有关部门热心人士和社会各界助学团体,形成‚一对一‛帮扶,防止因学致贫。二是要抓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协调培训机构和劳保等有关部门开展技能培训,确保初、高中毕业生在没有考上高中、大学之后,都能接受职业教育,使农村新增劳动力都能掌握专业技能,就地转化或者外出务工、经商。切实用好国家对职业教育农村籍学生给予教育补助和推荐就业的政策,有效减轻家庭教育负担;同时,可成立村农民夜校,根据生产发展需要,组织开展蔬菜、油茶、水果种植和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培训,提高生产开发效益。

(三)瞄准132户贫困户,落实近期脱贫措施。为实现上犹县确定的2017年解决绝对贫困的目标,当务之急是瞄准132户461人的增收脱贫问题。当下,要集中力量抓好两个增收项目建设。一是油茶低改。平均每户扶持油茶低改10亩,按照第一年投入1100元(油茶低改可补助800元),后两年每年投入300元的标准,每年每户再扶持3000元,连续扶持3年直到进入产果期,实现盛产期每户每年稳定增收4万元左右(近期每户7000元左右收入)。二是光伏发电。选择租用一个闲臵山场,集中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户30平米,每户贷款2.4万。在脱贫之前,每户每年补助4000元,解决贫困户的还贷问题,并可实现每户每年5000元左右的稳定现金收入。与此同时,按照国家政策,对14户五保户、88户低保户,实行兜底政策,解决好贫困户的基本生活问题。对132户贫困户中72户有小孩上学的家庭,发动省公安厅的干部职工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降低小孩上学负担,并帮助争取国家有关政策,确保不因学致贫。对居住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14户农户,列入搬迁扶贫范围,搬迁安臵到城区或工业园区附近,通过技术培训等,帮助进入工业企业就业,解决好生活出路问题。

(四)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要抓村庄环境整治。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建设‚诗画乡村‛为目标,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包括平整土地、危旧房改造、道路连通、排水排污、改水改厕、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等建设内容,优化村容村貌整体形象,使群众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有明显改观。二是要抓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以村部为中心,硬化环村道路3公里形成全村循环,改善出行交通条件;建设安全饮水工程,选好优质水源,集中建好中心水池,实行集中供水,铺设水管,解决全村500多户农户饮水难的问题;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新开水渠5000米,对村部前700余亩农田实施土地平整,提高耕地质量;改善通信设施,力争每个村小组通广播、通宽带网络,为发展电商销售打好基础。通过以上措施,基本可以保障该村现有贫困户按期脱贫,并在完善医疗保障和大病救助制度的基础上,能不因病返贫。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严湖村能否实现脱贫目标,村支部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目前,该村有党员41人,其中18人外出创业或务工,力量不集中,党组织生活较为分散。为此,要紧紧依托省公安厅工作组挂村扶贫的有利条件,切实加强支部建设。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支村两委工作制度、议事制度,健全农民自主投工投劳等机制,逐步形成村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建设好村部,完善农民夜校、图书室(农家书屋)、活动室、卫生室、篮球场、文化教育、健身娱乐等设施,在村部设臵党(村)务公开宣传栏。三是完善组织网络管理。重点抓好党小组建设,28个村小组分片成立党小组,按照‚党建+‛工作理念,将党小组融入到村民理事会、经济组织合作社等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四是培养后备力量。通过岗位锻炼,着力从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从产业带头人、种养大户和经济能人中发展党员。五是培育良好风尚。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劳动致富、环境优美示范户‛等评选活动,倡导文明道德新风尚。

(二)强化产业扶贫措施。一是实行一对一帮扶。特别是在产业扶持上,要紧盯132户贫困户,除五保户由政府兜底外,对其余118户贫困户要一对一落实扶贫工作责任人,制定任务书,签订责任状,分户建档立卡,分户制定脱贫计划和时间表,提出项目安排和具体措施,确保全村132户贫困户按期脱贫。二是搭建好组织平台。尽快组建油茶种植、蔬菜种植等合作社,制定好合作社运行机制,通过合作社为各家各户发展生产提供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服务,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三是盘活闲臵土地。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向致富能手和龙头企业流转,农民通过培训到企业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企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四是用活扶助资金。实施好产业发展项目,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鼓励和吸引外出务工村民及有一定实力志愿青年回村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三)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一是优化制度设计。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围绕脱贫目标,根据贫困地区发展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类扶贫优惠政策,优化制度,完善机制,用政策调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扶贫积极性,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二是增强扶贫合力。充分整合各有关部门的资金项目,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产业扶贫的项目,基本的资金必须打足,不能‚钓鱼‛。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为扶贫产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三是加强资金管理。扶贫部门要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规范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四是加强政务公开。对每一笔扶贫资金的使用,都要做到政策、资金、项目三公开。可组建村老年人协会,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对扶贫项目实施进行经常性监管和全过程跟踪,确保项目建一个,成一个。(四)建立后期帮扶跟进机制。通过精准扶持和攻坚克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但由于这部分人的发展基础脆弱,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做保障,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和意外情况,一部分人又将重新返贫。为此,一要建立脱贫后期帮扶机制。贫困人口脱贫后,要落实责任人进行3~5年的跟踪,继续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直至其持续发展,实现稳定脱贫。二要完善大病救助和商业保险制度。既要提高医保中大病报销额度,还要加大大病医治商业保险力度,最后由政府实行救助兜底,确保农户不会因病致贫。三要建立农业生产和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确保农户不因灾致贫。四要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范围,将学杂费免费范围从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扩大到从学前教育到高中和中职教育,防止因学致贫。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十六

茌平:开展创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平台【导语】茌平县始终把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劳动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创、就业能力,搭建服务平台。【解说】近日,信发办事处委托县职教中心对全街道下岗、失业、待业劳动人员免费进行月嫂、育婴师、保洁等家政服务培训。邀请高级月嫂讲师进行授课,生动、细致地讲解有关产妇哺乳、康复和新生儿喂养、洗澡等护理等知识。20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2周后,将颁发家政服务员初级资格证。【采访】(信发街道光明社区魏兰芳)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这几天,学了以后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家政这边还给我们找工作,让我们有了出来工作的机会。【采访】(信发街道劳动保障管理所所长单月峰)不仅为下岗、失业、无业妇女搭建了服务社会、服务家庭、创业就业平台,更提高了她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努力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建立员工服务质量、诚信档案,建立服务质量回访、跟踪、抽查制度,保证服务质量。营造发展家庭服务业的良好氛围,优化务工就业环境。

茌平:巧借优势做好扶贫新文章。

【导语】在扶贫工作中,茌平县创新扶贫模式,把脉问诊,积极为落后村谋思路、出点子、促发展,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解说】当前马上进入春节,在贾寨镇大海服装厂正在加班制作一批衣服,七八十个妇女分工协作,各个工序有条不紊。附近村庄的徐留菊,由于家庭原因,不能出去打工,便来到这服装厂打工,每天工资不到一百元,让她很满足。

【采访】员工(徐留菊)咱自己周边村上的,都不远,小孩都在这念书,接孩子、送孩子、直接连孩子送来,都不走了,在这里干点活,下了班接完孩子随着就走了。

【解说】为了帮助群众脱贫,贾寨镇根据一些村庄以人均纯收入少、贫困人口较多的实现,制定优惠的创业政策及举办务实的创业培训,使一些小服装加工企业在家门口发展起来,手工成为留守妇女增收的新途径。【采访】(贾寨镇大海服装厂负责人徐中海)在不耽误接孩子、送孩子、照顾老人、不耽误家里农田的情况下,给他们提供一个很好地平台,展示自己的我才能,提高家庭的收入。【解说】为了确保贫困群众彻底脱贫,茌平县变“输血”为“造血”,向困难群众辅导农业生产技术,为困难户提供致富渠道,鼓励各村增加村级集体收入,通过招商引资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到村办厂,激活“造血”功能。同时,茌平县鼓励群众原地创业,协调国土、农业、畜牧部门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并及时办理土地、养殖等手续,为村民提供一站式帮包服务;整合有关上级扶贫资金、村民自筹资金和财政贴息贷款资金,为致富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实现贫困群众顺利脱贫。茌平:做好“精准培训”助力“精准扶贫”

解说为给广大劳动者提供畅通的就业渠道和可靠的就业保障,拓展致富技能,提高生活质量,茌平县密切关注人力资源市场变化,坚持分类施教,开展送技能、送岗位活动。积极加强剩余劳动人口的普查和分类,根据劳动者的年龄、家庭、身体状况进行分类培训;支持劳动者从事家政服务、机械加工、自由职业等岗位;对有创业愿望的各类群体进行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发放政府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激活“造血”功能,帮助劳动者成功创业,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十七

5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11月,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认真查找不足,努力补齐短板,做到头脑有方向、心中有感情、手里有办法、脚下有印迹,当好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

对照中央要求找差距,着力补齐认识短板。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神圣使命。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大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时常自问“四个有没有”,才能对脱贫攻坚任务认识到位。

有没有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脱贫攻坚工作。从执政目标看,无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都深刻表明人民幸福就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标。从执政规律看,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们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贫困问题虽然直接涉及的是少数人,但事关促进共同富裕和实现共享发展,体现党的根本宗旨,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

有没有从头等大事、第一民生的高度来认识脱贫攻坚工作。当前,无论在总量、均量、质量上,还是在经济、社会、民生上,我们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还有一定差距。就湖北省而言,还有59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存在武陵山、大别山、秦巴山、幕阜山四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这些贫困地区最需要发展,也最具有后发优势。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是当前的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对于脱贫攻坚,在工作安排上应高度重视,在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上应优先安排。

有没有认识到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我们要的脱贫不是平均脱贫,而是一个也不许落下;不是暂时脱贫,而是稳定脱贫、拔除穷根。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想毕其功于一役,指望来几次突击就能解决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心要热,头脑要冷静,宁可把困难和问题估计得充分一些,也不能掉以轻心、仓促上阵。

有没有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全局性和综合性。脱贫攻坚不仅关系经济能否行稳致远,而且关系社会能否长治久安,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民生保障这些迟早要干的事,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干,既可以让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凝聚发展正能量,又可以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为协调发展、转型升级拓展空间。抓好脱贫攻坚可以带动全局,一子落而满盘活。

认识深度决定工作力度。只有把思想认识提升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的高度,站在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角度,才能以特事特办的力度来思考、谋划和推进新一轮扶贫工作,以认识提高促进行动自觉。

对照为民宗旨找差距,着力补齐感情短板。

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重要体现,是锤炼党性的内在要求。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不断加深。应当认识到,扶贫工作是雪中送炭,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更需要真情实感的倾注;贫困群众更需要关心、关爱。千帮扶万帮扶,带着感情才是真帮扶。如果感情不够深厚,就会把职责当任务来完成,交差了事;就会把经常当偶尔来看待,应景作秀。这就不可能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更不可能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

应把贫困群众当恩人。湖北省的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革命老区、移民安置区和生态功能区,这些地区的人民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饮水思源,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好贫困人口帮扶工作。今天的帮扶,既是对他们付出的回报,也是让无私奉献精神薪火相传。

应把贫困群众当亲人。关心贫困群众的生活点滴,将他们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把亲情体现在细微之处,在群众困难时送去及时雨。比如,在农忙时搭把手,有好门路好信息时捎个话,找到致富路子时添把火,逢节日、婚丧嫁娶送上问候,让心越走越近、让人常走常亲。

应把贫困群众当朋友。进村入户,扶贫帮困,给钱给物固然必要,但不能形式化,更不能高高在上,搞成一种施舍。要把自己与贫困群众放在同等位置,戒掉官腔、放下架子,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尊严,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听群众拉家常、诉苦衷,向群众掏心窝、递真情,通过与群众真交心、交真心来加深感情、赢得支持。

对照脱贫目标找差距,着力补齐能力短板。

根据中央确定的到2020年达到“两个确保”(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总体目标,结合湖北省实际,我们提出到2019年底实现全省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482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享受片区政策的3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能否做好这些工作,既是能力素质的考验,也是补齐能力短板的努力方向。

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帮助贫困群众立下“去穷志”。摆脱贫困,首要的是引导贫困地区党员干部带头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让先富起来的、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带动他们共同致富。通过细心工作和耐心引导,发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点燃求富、求荣、求美、求变的致富激情,用好外在推力,激发内生动力,形成攻坚合力。

做好生产发展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很多贫困地区有特色优势资源,但“养在深闺人未识”。思路一变天地宽。要抢抓消费升级、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利用现代科技、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引导贫困群众创新创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一些贫困地区还存在“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对文化教育的忽视不仅降低了贫困群众脱贫能力,还会导致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智关键是要让贫困人口公平享受公共教育资源,不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想方设法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落实贫困地区特设教师岗位计划,实施贫困县教育培训项目,完善教育信息网络,开设网上课堂,落实高校招生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贫困家庭子女到大中城市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政策。

做好规划引导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对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要在尊重群众意愿前提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科学规划十分重要。不仅要做好土地空间规划、房屋建设规划,而且要统筹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就业和致富规划,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帮助贫困群众“强基础”。贫困地区最大的发展瓶颈是基础设施落后、欠账较多。利用中央财力向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山区倾斜的机遇,加快交通、水利、电力建设,加快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步伐,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帮助贫困群众“兜底线”。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扶贫、低保五保救助扶贫、养老保障扶贫,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对贫困人口的救助救济政策,让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兜住基本生活底线。

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落实。要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勤于实践,带着“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深入基层拜群众为师,多到扶贫一线找答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提升能力素质,锻造一支脱贫攻坚的过硬队伍。

对照“三严三实”找差距,着力补齐作风短板。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招,容不得丝毫马虎。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严与实体现在脱贫攻坚的每一个环节,突出“准、实、严”。

“准”即“精准”。这体现在识别和施策两个环节。扶真贫必先识真贫。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探索出“四议一公开”办法,经过党员干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和评议结果公开的程序,把谁是贫困人口搞清楚。精准施策就是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和贫困户需求,精准制定扶贫规划、拟定扶贫政策,确保脱贫攻坚措施精准对路。

“实”即责任要实、措施要实。坚决落实一把手的政治责任、贫困县的主体责任、部门的行业责任,形成有效运转的责任体系,只要有一人不脱贫就不放手。按照中央要求,制定地方实施细则,出台配套措施,推动决策部署方案化、具体化,不搞大而化之、大水漫灌。细化扶贫项目前期调研工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地方实际,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发挥实实在在的效益。

“严”即考核结账要严、工作督办要严、工作纪律要严。严格考核程序和标准,加强对脱贫绩效的社会监督,引入群众评价、第三方评估等考评方式,既要做到已脱贫或摘帽的应退尽退,又要防止弄虚作假。仿照军事化机制,制定“作战计划”,划分“作战区”,层层签订“军令状”,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一年一结账。严格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大扶贫工作中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扶贫资金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允许被侵占和挪作他用。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十八

一、前提条件:

1、精准扶贫卡(卡上必须要有学生名字);

2、学生正在高校就读(研究生、预科、已毕业的不能享受)。

二、所需上交材料:

1、学生需提供材料:

(1)精准扶贫资助申请表(空白表在网上下载),学生填写后,需盖上学校公章;

(2)学生在校学籍证明(证明上需说清是本科或专科,哪年入学等),需盖上学校公章;

(3)学生的身份证复印件(两面复印);(4)学生的学生证复印件(两面复印)。

2、家长需提供材料:

(1)精准扶贫卡原件和复印件(两面复印)。

(2)涉农补贴“一折通”(即粮食直补信合存折)复印件;

(3)户口册户主页和学生页复印一份。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十九

2017年4月28日,峨眉山市中医医院党总支书记樊松带领扶贫相关人员到大为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由于大为镇地处山脉带,村与村相隔甚远,按地理位置扶贫组分成4个组,我组负责对红花村2户贫困户开展入户调查和帮扶。

目前已进行了5次入户调查和帮扶。调查情况:红花村1组村民何明清,男,汉族,59岁;其女何燕飞,汉族,24岁;其子何艳平,汉族,17岁。为易地搬迁,目前全家未务农,何明清和他儿子在家待业,其女外出打工;全家生活靠打工维持。8组村民夏在兴,男,汉族,53岁;夏母兰明清,女,80岁。生活靠种植、养殖。目前种植玉米10亩,养猪2头(我院帮扶),养鸡40多只。

帮扶情况:给夏在兴家送了2头猪,目前长势良好。他家山高路远、进城销售鸡蛋困难。多次收购他家鸡蛋,帮助他销售,收入达600多元。夏母长年受凉后支气管炎易复发,反复咳嗽,反复给与健康宣教,交代预防措施。何明清家属易地搬迁,帮助联系解决通电问题;多次和村干部一起研究他家脱贫攻坚项目。7月27日还为2家送去我院为贫困户准备的免费体检卡5张,每张360元。

刘馥。

2017.8.2。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二十

我出生在振太镇秀山新村小组,这里是农村最贫困的地方,我家又是村里最贫困的一户人家。这里虽然环境很好,土特产很多,但因不通公路,离集镇又有100多公里,很多土特产都只能眼睁睁让它烂掉,山民们仍然过着贫穷的日子。可自从党和国家有了精准。

扶贫。

政策以后,就有很多的叔叔、阿姨来到我们的小山村,帮我们修公路,建家园。现在,我的小山村,都美得不像人间了,还有很多人到村里旅游呢!村里的土特产干笋、蜂蜜、水扁梨等也成了游客们的抢手货。

爸爸说他读书时,因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我家是村里最贫困的一户人家。他每天都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去秀山小学读书,回来还得走两个多小时。如果遇到了雨天,凹凸不平的羊肠小道就变得十分难走,还常常跌得一身泥。若是晚上回家,一定要举着火把,一来照亮,二来防身,因为山上野兽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村子里还发生过豹子把孩子叨走的事情。其实,我读幼儿园时,我们村已通了公路,但都是土路,我家也买了摩托车,可到了雨季,还是派不上用场,周末或上学,爸爸常常背着我走很长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

我上小学后,爸爸为了不让我受委屈,把我送到离家100多公里的镇中心小学来读书,由外婆来照顾我。爸爸在政府。

扶贫。

人员的指导下,起早贪黑地种植橡胶、咖啡和坚果。现在咖啡和坚果都已经投产两年了,每年的收入都在8万以上,去年我们秀山小新村又在镇政府的帮助下,铺通了水泥硬化路面,也帮助每家每户盖起了漂亮的平顶小洋房,今年,我家搬进了新楼房,一家人除夕之夜团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爸爸说:“我们要感谢党,没有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改变了我们山里人的命运。”

是的,我们能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真的要感谢党,感谢我们的伟大祖国,感谢县党委政府,感谢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叔叔阿姨们。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乡的建设尽一份力。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二十一

未来5年,脱贫已成为举国上下一场必须要打赢的攻坚战。“精准”更成为脱贫之举成败的关键。

对扶贫工作有着深入思考,对贫困群众有着真挚情感的总书记,在多次考察和讲话中反复强调“精准”的重要性:

“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

习近平为何如此看重精准?

贫困,发展中大国不协调的画面。

扶贫一直以来是习近平牵挂和担心的事情,也是40多年来让他花费精力最多的事情。他曾说“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当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可人均收入还排在世界第80位左右,国内仍然有7000多万贫困人民连吃喝等基本生活都成问题。

按照年收入2800元的贫困线标准,贫困人口每人每天的购买力只在7.7元左右。在北京,这些钱可能连一顿早餐都不够。

这些情景,与常常“霸占”媒体版面的富人开豪车、出入高级餐厅、狂买奢侈品等画面是如此不协调。

在我国富裕的地方还有着食不果腹的贫困,这无疑反映了我国经济秩序的整体失守,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不是很高。

贫困问题,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心头之痛。

贫困,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2011年由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作出版的《贫穷的本质》一书曾指出,多年来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贫穷是什么?是吃不饱吗?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吗?过去国家扶贫的措施基本是从吃得饱饭、能看病、能上学等方面入手来摆脱贫困,但为什么还有7000多万绝对贫困的群体。

对于绝对贫困人民来说,他们每天挣扎在是否活得下去的现实困境当中,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储蓄,没有创收,甚至没有生活。

但比这些更糟糕的是,他们长期生活在与贫困对抗的绝望和冲突中,贫困均衡很难打破,他们“贫穷志短”,缺乏改变的欲望和信心。

因此,贫困地区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所剩无几,又缺乏内生动力。不管是外界一时的帮助,还是贫困人民一生的勤劳,或许都无法改变命运。

要改变贫困,就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我们要多研究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拿出能改善他们贫困境况的有效手段。

导致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

贫困是一个结果,导致贫困的原因却各不相同。

不可否认,我国贫困问题十分复杂。在7000多万贫困群体中,除了居住在石山区,还有深山区、高寒区、黄土高原区等偏僻、不适合生活的地方。

不管是历史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落后、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度增长„„都只是贫困成因的冰山一角。

今年,一名自称来自湖南某村村民,给上级领导写了一封“扶贫名单不公平、不精准”的投诉信,希望引起领导的重视,给真正贫困人口翻身的机会。

他在信上说,村里的扶贫主要扶领导干部的亲戚,而自己一家四口常年挤在一个40平米、墙砖大裂漏雨的破烂房子里,却没有被登记和通知。

这不仅暴露了政府作风上不严不实的问题,也集中反映了扶贫工作不精不准、大而化之的缺陷。

贫困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现象,倘若不深入贫困地区,不了解贫困群体所思所想所需,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与具体贫困环境不相符合,没有针对性,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数以万计的贫困人口,都得细细分类,一一对应找到办法,“精准”二字呼。

精准扶贫,或将成为撬起贫困大山的支点。

尽管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们生活依旧艰难,但中央态度很明确,就是要消除贫困。各级扶贫部门均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己任,精准扶贫。

从对贫困宣战的态度中,我们看到国家的责任变得确定、明确和巨大。习近平对新一阶段的扶贫工作提出精准的要求。这意味着,要撬起贫困大山的支点,要利用精准这根杠杆。

扶贫攻坚忌讳含含糊糊、画粗线条、搞一刀切的扶贫方式,关键在找准找实贫困户,把家底摸清、把情况搞准,从而根据具体情况、贫困户家庭人口、产业特点、气候条件、环境因素等,制定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帮扶措施。

而具体怎么扶?我们可从广东精准扶贫帮扶“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模式中,发现精准逻辑。

扶谁的贫——对3407个村36.7万贫困户158.6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

谁去扶贫——全省派出3541个工作组11524名干部进村驻点;

用什么去扶贫——筹集227.3亿元资金为“双到”提供支撑;

如何去扶贫——创造金融扶贫、劳力转移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扶贫模式。

„„正如诺贝尔奖委员会在一次颁奖后表示,“除非大量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办法,永久和平是无法实现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精准扶贫不仅是中国样本,更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智慧。

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这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去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习近平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要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要高度重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

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

习近平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

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央基建投资用于扶贫的资金等,增长幅度要体现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的要求。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省级财政、对口扶贫的东部地区要相应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要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

习近平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在充分肯定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看到扶贫开发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拿出硬办法,确保实现脱贫目标,决不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落伍掉队。要着力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生态工程要向这些地区倾斜,适当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制定和实施贫困村通动力电规划,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逐步对25度以上该退的陡坡耕地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更多让当地和群众受益。要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脱贫的辐射带动作用,让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属落户,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资金和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十三五”期间对1000万左右贫困人口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要以精准帮扶促进贫困地区民生改善,通过输出劳务、发展产业、加强培训、推动创业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门路。加强教育扶贫,对贫困家庭的高中学生,要全部免除学杂费,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推进大病医疗保险全覆盖,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传染病、地方病等防治。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把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

李克强强调,要拿出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较大幅度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设立扶贫再贷款并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通过税收优惠、贴息支持、财政奖补及过桥贷款、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脱贫的强大合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全党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确保扶贫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形成工作合力。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关键问题,与时俱进创新扶贫方式,真正围绕群众脱贫出实招,不搞形式主义的扶贫,不建形象工程的样板。要完善机制,调动各方特别是贫困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会议期间,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江西、广西、贵州、西藏、甘肃、新疆等6个省区的负责同志作大会发言。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习近平答中国扶贫关键三问。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题: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习近平答中国扶贫关键三问。

“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在中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背景下,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目标之一。

这一目标如何从纸上走进现实?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做出详细部署。

这次会议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足见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视。在会上,习近平重点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关键性问题,并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等多个药方。

扶持谁?

习近平在此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为此,他强调,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截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习近平在讲话中谈到,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习近平已在多个场合强调“精准扶贫”。其中,今年6月,他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就曾强调,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提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

具体而言,要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谁来扶?

除了“扶持谁”,习近平在此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还指出,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他要求,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

——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

——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

今年2月,习近平在陕西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就曾强调,要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习近平在此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怎么扶?

明确了“扶持谁”和“谁来扶”,还需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习近平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

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

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要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要高度重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

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譬如,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等等。

此前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亦明确,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完)。

精准扶贫心的体会(精选22篇)篇二十二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2015年1月,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社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是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

三是扶贫事权管理。对扶贫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分别该承担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不清晰;专项扶贫资金很分散,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责任也不清晰。现在,省委已经明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各级都要按照自身事权推进工作;各部门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精准扶贫,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最新数据显示,按照中国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

“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在接受中国经济网独家采访时候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懈努力,已经使6亿多人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但是,我国仍有7000多万人没有脱贫。“以前出台一项政策,一批人都能够脱贫致富,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减贫难度越来越大。”刘永富说,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非常重。

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自6月18日习近平关于扶贫的讲话发表一个月多来,已有16个省份的省委书记陆续对扶贫工作表态,强调要深刻认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落实“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谋划好“十三五”扶贫攻坚工作。“精准扶贫”成为各省份书记的表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表述之一,据统计,“精准”一词在16名书记的讲话中共出现107次。

刘永富认为,“精准扶贫”的含义在逐步深化、扩展。总书记2012年底到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他讲不要用“手榴弹炸跳蚤”,到了2013年10月,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越往后(扶贫工作)内涵越丰富,操作性越强。理解“精准扶贫”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今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按照政府规定,年人均纯收入收入2800元以下的属于贫困人口,目前,我国有14个片区,59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这些地区大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较差。

刘永富认为,扶贫工作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中国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际上也有典型意义。刘永富表示,中国扶贫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减贫的经验也是国际期盼了解的热点内容。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比较多,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党的领导,通过全社会的动员,在全世界能够做出一个成功的“中国样板”。

相关范文推荐

    审计科年底工作总结(汇总16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同时也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即将进行月工作总结的朋友们来说,这里有一些精选的范

    退役军人感人事迹材料(汇总18篇)

    事迹材料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的经历,发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从中得到启示和提升。接下来是一些典型的事迹材料案例,通过分析和评论来提高写作水平。退伍军人__自全市

    秋季军训体会感悟心得(优秀17篇)

    军训心得是对参加军训活动后所思考、所感受到的一种认识和体验上的总结和整理。请大家阅读以下是一些同学们在军训中总结的心得和体会,分享给大家作为参考。绿油油的校树,

    农村最低保障申请书(专业20篇)

    在转专业申请书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以下是一些备受认可的转专业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

    安全个人述职报告(热门21篇)

    述职报告的写作过程需要仔细梳理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总结出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训。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启发和帮助。

    农村土地转包协议书(优质20篇)

    合同协议是双方或多方之间为了明确权益和义务而达成的一种法律文件。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同协议示范文本,仅供您参考,祝您的合同成功达成。发包方:经济合作社(以

    烧烤晚会主持稿串词(精选20篇)

    主持词不仅仅是引导活动流程的工具,还可以运用幽默和笑料来活跃气氛。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还精心准备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节目,以带给大家更多的乐趣。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安全部月工作计划(热门23篇)

    安全工作计划需要有明确的预算和资源保障,以保证计划的有效执行。看完这些安全工作计划范文,相信大家对于如何制定一个系统、全面的安全工作计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优秀19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安排的一种教学设计。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的初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教育专业书籍阅读心得(优质19篇)

    我喜欢用心得体会来记录一些美好的瞬间和感动,让这些记忆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今天看完了《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