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

时间:2023-11-10 作者:琴心月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

教案的编写是为了有条不紊地引导幼儿学习,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下是一些成功幼儿园教案的案例分析,供教师们参考与借鉴。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一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初步学跳双圈集体“筷子舞”。

2、通过使用道具,尝试探索“筷子舞”的'舞蹈动作。

3、表现舞蹈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欣赏乐曲,并准备好配套磁带或cd。

2、每人一副筷子(两双一捆,用橡皮筋扎紧,尾部系上绸带),幼儿腰扎红腰带。

三、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拍手。

2、学习舞蹈动作。

(1)自由创编男、女小朋友的舞蹈造型动作(预备动作)。

(2)探索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师:小朋友,筷子可以在胸前敲,还可以在身体的什么位置敲呢?

(3)和老师一起练习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4)看两位教师完整示范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5)男女小朋友分别学习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6)站成双圈(女内、男外),完整地跳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7)听17~24小节的音乐,看教师的舞蹈示范动作。

(8)学做17~24小节舞蹈动作。

3、完整地跳双圈集体舞。

(1)第一、第二遍注意动作合拍。

(2)第三、第四遍,逐步能有表情地跳舞。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二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一、导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

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

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学习分类。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5、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10、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

3、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儿歌)。

五、水果大餐。

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

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三

1户外活动是可继续玩这个游戏。

2鼓励幼儿玩出更多有关瓶子的游戏,如"绕瓶子""赶瓶子"等。活动反思:

瓶子是宝宝喜欢的东西,宝宝对瓶子可以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宝宝眼里,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我针对儿童这个特点展开了活动。我为宝宝准备了充足的学具,让宝宝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表达,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从本次活动中可以看出,宝宝是不断地在动中学,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四

教师出谜语——“兄弟俩,一样长,是咸是淡它们尝”,请幼儿猜是哪一种餐具。

二、出示筷子,讲解使用方法。

1.筷子使用练习。

(1)教师出示筷子,讲解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边说儿歌边教方法),幼儿跟着教师练习。

(2)播放正确使用筷子的视频,使幼儿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

(3)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再次强调五指配合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幼儿再次尝试练习。

(4)小结:使用筷子时,五个手指要相互配合。

三、闯关游戏。

情景:寻找海盗船长的宝箱,使用筷子夹取物品进行游戏闯关,闯关成功可获得宝箱里的宝藏。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4人一桌,正确使用筷子夹起指定数量的物品。

第一关:夹取茅根5根;

第二关:夹取毛球4颗;

第三关:夹取花生米6粒;

每关完成后就能获取通行标志(贴画)一枚,获得标志,可打开宝箱。

2.幼儿游戏,教师重点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任务,进一步体会使用筷子的方法。

3.交流与分享。

小结:在使用筷子夹取东西时,五个手指要配合好。要把大拇指往下压,食指、中指负责一根筷子,无名指负责另一根筷子。五指力量要平衡,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太紧会令两根筷子翻转交叉,太松夹不上东西。

4.快乐魔尺。

幼儿闯关成功后,打开宝箱获得魔尺进行游戏,直至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1.将筷子投放在操作区、娃娃家、小餐厅的区域环境中,引导幼儿在游戏区中继续进行练习。

2.请家长配合,在家就餐时鼓励幼儿使用筷子,将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粘贴在餐桌一旁的墙面上,便于幼儿模仿。

3.在日常游戏中,以说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住使用筷子的要领。

[附:儿歌]。

小手变成双管枪,

拇指夹住筷上方,

小手变成单管枪,

食指中指来帮忙。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五

1.谜语,引出活动内容。

谜语:"兄弟俩,一样长,是咸是淡它们先来尝。"请幼儿猜猜谜底是什么,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筷子,讲解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教师为每组幼儿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布包子、小木块、玻璃球、黄豆等材料,请幼儿练习夹物。

3.巩固游戏"谁夹得准又快"。

游戏一:拨木珠。

玩法:每个小朋友一双筷子、一个盘子、小布包子、一个大盆。教师发出指后,请幼儿迅速用夹的方法从大盆中夹取包子,以夹得最多的幼儿为胜。

小结:使用筷子夹取软的东西时,手指配合要好。大拇指往下压,食指、中指管一根筷子,无名指负责另一根筷子。五指力量要平衡,太紧太松都不利于使用。

游戏二:看谁夹得快又准。

玩法:出示小木块、雪花片、黄豆等、请幼儿分别尝试夹取,多者为胜。

小结:请幼儿说说,夹不同的东西时,感觉有什么不同?谁用得最好?激发进一步提高的愿望。

4.延伸活动:

(1)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就餐时坚持使用筷子。

(2)在进餐时进一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筷子。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六

1、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种类和作用,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2、学习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势正确,能挑、拨、夹东西。

3、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认识筷子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筷子。

难点:学会正确地使用筷子。

1、收集废旧的'一次性筷子若干,并涂上颜色,幼儿每人一双。

2、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摆放玻璃球、杏(话梅)核、小纸团、玉米粒等,供幼儿练习持筷夹东西。

3、几种常见的筷子(竹筷、木筷、铁筷、塑料筷、不锈钢筷等)。

1、猜谜语,引出筷子:“兄弟俩,一样长,是咸还是淡,它们先来尝。”引导幼儿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各种筷子。

2、引导幼儿观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制作材料和作用,并提出问题。

(1)筷子是什么样子的?(先引导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筷子像两根小棍儿,上边粗、下边细,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圆的,有的筷子上下都是圆的,筷子的表面很光滑)

(2)老师这里有几种筷子?(有木筷、竹筷、所料筷、铁筷等,筷子的颜色也各不相同)

(3)这些筷子是干什么用的?(先引导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木筷、竹筷、塑料筷、不锈钢筷是人们吃饭用的,铁筷子一般是帮助人们夹一些如蜂窝煤、焦炭等比较烫的物品,长的木筷或竹筷大多用来夹刚炸好的油条,以免烫伤)

(4)为什么吃饭用筷子更好?(幼儿回答,老师小结:筷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长期使用筷子吃饭,能锻炼手指动作,使手部活动灵活,并能开发智力。外国人吃饭一般都用刀等)

3、启发幼儿联想。

(1)你还见过或知道有什么样的筷子?(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悠久,所以筷子的种类也比较多,有一些筷子比较名贵和讲究,如过去皇宫里使用的象牙筷、骨筷、银筷等,现在已陈列在博物馆保存,供人们欣赏)

(2)出示一次性筷子,让幼儿了解一次性筷子虽然使用比较方便、卫生,但为了保护树木,国家已禁止生产一次性筷子。并让幼儿想一想,一次性筷子用完后还可以做什么用?(练习夹东西、拼摆图形、涂上颜色做筷子操、回收造纸等)

4、老师讲解用筷子的方法,并示范: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连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5、幼儿练习拿筷子:每个幼儿用右手拿一双筷子,按老师讲解的方法学拿筷子,练习用筷子夹、挑、拨桌上准备的东西,比一比谁夹得多、夹得快。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并启发幼儿说一说:什么东西好夹,什么东西不好夹?为什么?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夹?还是拿下面好夹?为什么?(玻璃球和玉米粒等因为光滑且小难夹,杏核和小纸团有棱角好夹)

6、引导幼儿讨论:

(1)哪种筷子好用?为什么?(竹筷、木筷好用,因为竹筷、木筷不滑,好夹东西)

(2)用筷子吃饭时应注意什么?(不咬筷子、不用筷子击桌子、击碗,不拿筷子玩等)

1、用旧挂历纸自制纸筷子,供游戏时用。

2、收集旧的一次性筷子,和老师一起涂色,制作筷子操器械。

3、学做筷子操。

通过猜谜语,引起了幼儿观察筷子的兴趣,认识了筷子的特点、种类及什么情况下使用筷子,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拿筷子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85%的幼儿基本学会了拿筷子,会用筷子,同时也发展了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七

本次活动选自大班(秋期)健康《正确握筷子》,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光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从大脑各分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大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但班里有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因此,我选此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1、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知道多活动手指有益健康。

4、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理解团结力量大。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认识筷子的形状和用途,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只托盘,里面装有玻璃球、纸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3、《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4、幼儿用书第12页、第13页。

一、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说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2、引导幼儿说出谜底——筷子。

二、幼儿认识筷子,并说说它的用途。

1、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

1、小朋友们都说筷子可以用来吃饭和夹菜,请小朋友们夹一夹。

2、教师讲解示范拿筷子的正确姿势: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的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四、幼儿分组比赛用筷子夹夹托盘里的东西,并说一说感受。

1、幼儿先夹一夹托盘里的玻璃珠和纸球,并说一说什么好夹,什么不好夹,为什么?若姿势不正确要及时纠正。

2、把筷子分开,看看能不能夹起东西,认识团结的力量。

3、在此基础上分组比赛:幼儿随着音乐声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夹托盘里的东西,看谁夹的多。

五、小结:“健康博士告诉我”使用筷子的好处。

1、通过健康博士的谈话,让幼儿明白多动手的好处。

2、筷子只有中国人使用,使用它能灵活我们的双手,手是我们的“第二脑”手指灵活会使我们更聪明。我们一定要经常活动手指,让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六、活动延伸:

教师提问:“筷子除了可以吃饭、夹菜,还可以怎么玩?”

本次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用筷子的乐趣。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谈话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3、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幼儿通过对玻璃球和纸球的训练,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活动中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比赛活动,通过夹取不同的东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在活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活动延伸之前,应穿插一个游戏活动。因为《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用筷子夹托盘里的东西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整个课堂教就完整了。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八

一、导入情景。

1.教师出示筷子宝宝。

师:今天啊筷子宝宝要和小朋友们去旅行了。来!我们每个人都拿一只筷子吧!

2.给筷子宝宝找一个朋友。

师:呀!一只筷子宝宝出去旅行实在是太孤单了。那我们来给它们再找一个朋友,好吗?

师:好,那就要和我一起数哦!一,二,三!哇!是什么呀?

师:哇,这么多筷子宝宝呀,那我们就在这里给它们找一个朋友吧。来,每个人起来去找一找吧!

3.教师请完成了的幼儿站到自己面前,并检查幼儿是否都已拿到筷子。

师:哇,你们都找到了呀,筷子宝宝真开心呀!那我们现在一起去玩吧。一起跟我说:“筷子筷子真开心,筷子筷子去旅行!”

二、幼儿学习颜色配对。

1.教师将幼儿带到“水池”(插筷桶)前。

师:哎哟,筷子宝宝走得真累呀,满头大汗。我们赶快坐下来休息下吧。

师:哎呀,筷子突然觉得身上很热很热,真想马上跳到水池里洗个澡!但是哪里有水池呀?我来找找看。

师:(教师走到“水池”前)诶!我发现这里有个不一样的地方。说不定这里会有水池的哦。

2.教师将遮在上面的布揭开,幼儿说出“水池”有哪些不同。

师:哇,被我猜中了!真的有“水池”呀,这里有几个水池呀?

幼儿:三个。

师:对,这里有三个“水池”。那这三个“水池”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儿:这里有红色的“水池”,黄色的“水池”,还有绿色的“水池”。

师:说得真棒!这里的“水池”颜色不一样。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颜色配对。

4.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配对是否正确。

师:好,请送好了的小朋友坐到老师的旁边来。

幼儿:都送对了。

师:你们真厉害,都把筷子宝宝送对了!

1.教师走到“水池”前,抽出一只筷子。

师:嘘。咦?我听见有一只筷子宝宝在很小声地说话(教师作出倾听的样子走向“水池”)。

师:哦,它戴上了圆形的帽子,真漂亮!

师:那我现在要去给它找一个一模一样的朋友。

2.教师作示范,找一只同样是红色的,带有圆形图案的筷子。

师:你们看,我找的对吗?

幼儿:对!

师:我的两只筷子宝宝颜色一样,都是什么颜色呀?

幼儿:红色。

师:对!而且它们的形状也一样,都是什么形状呀?

幼儿:都是圆形。

师:你们说得真棒!所以啊我的两只筷子是一对一模一样的朋友!

师:筷子宝宝又要出去玩了,但是呢要先请你们去找两只一模一样的筷子宝宝。

3.教师请完成了的幼儿站到自己面前,并检查幼儿是否配对正确。

师:好,找到了的小朋友请你到我这里来。把你们的筷子宝宝举起来,举得高高的,让我看看你们都找对了没有。

师:哇,你们真棒!全都找对了!

师:小筷子又要出去玩咯!我们刚才旅行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呀,还记得吗?

幼儿:筷子筷子真开心,筷子筷子去旅行!

4.教师带领幼儿走进三个不同形状的“山洞”

师:(教师指向三角形的山洞)那这个是什么形状的呀?

幼儿:三角形的。

师:(教师指向正方形的山洞)那这个呢?

幼儿:正方形的。

师:你们说得真棒,都已经认识它们了!

幼儿:正方形的宝宝。

师:你们说的很对!那你们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山洞呢?赶快去找找你们的山洞在哪里吧!

5.幼儿各自去找“山洞”,教师检查是否正确。

师:好,你们都站到自己的山洞里,我来看看你们都找对了吗?

师:真厉害!你们都找到了,但是有谁能告诉我,我的山洞在哪里呀?我好着急呀!

幼儿:赵老师应该在正方形的山洞里。

师:好的,谢谢你们!

6.举行“山洞联欢会”,教师和幼儿边听音乐边敲筷子。

师:大家都站起来,

来,举起你们的筷子。我有一个好主意,我们就在山洞里举行一个联欢会,好吗?

幼儿:好!

师:(教师准备放音乐)音乐就要开始喽!准备好了吗?

四、活动延伸。

师:山洞里面好玩吗?

师:那我们再到别的地方玩一玩,好吗?

我们一起说:“筷子筷子真开心,筷子筷子去旅行!”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九

本次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用筷子的乐趣。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谈话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3、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幼儿通过对玻璃球和纸球的训练,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活动中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比赛活动,通过夹取不同的东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在活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活动延伸之前,应穿插一个游戏活动。因为《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用筷子夹托盘里的东西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整个课堂教就完整了。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十

现在我们也来当小小设计师,帮忙装饰一下这里的一批筷子,给它们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吗?。小朋友可以先想好怎样设计,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设计。(每组一筐装饰纸,每人一双白筷子)。

1、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大胆想出各种方法来装饰筷子,并将装饰好的筷子装进盒子。

2、作品欣赏,开设筷子展览会。

(1)、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大胆表达自己想法。

(2)、幼儿相互欣赏,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双筷子。

(3)、老师小结:现在筷子们可开心了,都穿上漂亮的衣服,明天我将把小朋友设计的筷子竹筷厂,请小朋友有机会到我们庆元去玩,说不定你会在超市里发现你设计的筷子呢!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十一

1、(出示一双筷子供幼儿观看)提问:筷子有什么用?请幼儿回答,小结介绍: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古时候的人们吃饭都是用手抓,既不卫生,又不方便,于是聪明的人们就削两根竹棍,一头细一头粗,用来吃饭夹菜,最早称它为“箸”,后来改名为“筷子”。

2、今天我从家乡庆元带来许多筷子给你们看,请小朋友找一找筷子有什么不一样?(每桌出示一筐筷子)请幼儿观看后,提问:筷子有什么不一样?(两根一样长,花纹对称、一头粗一头细、有粗的,有细的、有儿童筷、有花边筷、有长短不一样、有整根装饰、有半根装饰的、有各种颜色的……)。

3、你们会用筷子吗?请小朋友找出一双漂亮的筷子来,提问:为什么它们是一双的?强调同一双筷子长短一样、大小一样、花纹对称、它们是好朋友。看看这些有花纹的筷子它们的花纹都在哪里?(能说出花纹都在筷子的上半部分,为下一部分的装饰筷子作准备)。

这些筷子是怎么做成的呢着?下面我们一起去筷子厂看一看吧,(幼儿观看课件2)。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十二

本次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兴非常高,而且幼儿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个别幼儿在家基本不使用筷子吃饭,所以不太会使用筷子这种食用餐具。可是我发现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团结友爱的精神,会作用筷子的小朋友会帮助她旁边不会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任务,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真的值得我高兴。另外,幼儿气氛活跃时应多提一些有启发教育性的问题,另外,平时说话我的语还有些快,但在教学中我会克服这样的习惯,让幼儿能够充分领悟老师的意图,并做到微笑面对每一位幼儿,这样的教学氛围会使教学效果更好。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十三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

(请2-3名幼儿)。

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十四

一、开始部分: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二、基本部分:

说一说筷子的制作材料、用途等,

2、教幼儿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学习拿筷子、握筷子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学习夹菜的方法(夹菜时,食指、中指、拇指三者要协调,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把两根筷子打开,再合拢夹菜)。

3、幼儿讨论:如何安全使用筷子?

教师总结:筷子不能指到别人的脸上,以免划伤。不能拿着筷子跑,以免碰上别人和自己。不把筷子含在嘴里,以免戳上喉咙。

4、游戏:练习使用筷子(播放背景音乐)。

(1)、自由练习:出示各种夹物材料(花生米、玻璃球、纸团、小木块),在规定时间内看谁夹的物品数量多。

(2)、幼儿分组游戏《看谁夹得多》,规定时间内比一比哪一组夹得多。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十五

1.自我介绍筷子。

2.你喜欢谁的筷子?为什么?

二.数筷子。

1.学习量词:根双。

2.学习数数。

3.看谁答得既对有快。

1.声音游戏: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2.造型游戏:筷子筷子变变变、小组合作拼搭。

四.操作活动:夹石球。

1.小组预赛。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十六

1.尝试从颜色、形状、材质等多种角度描述筷子的主要特征,感受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2.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创造性的探索筷子的多种用途,体验活动的快乐。

3.学会量词:根双。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幼儿园使用筷子的教案(优秀17篇)篇十七

1、跟随音乐拍手。

2、学习舞蹈动作。

(1)自由创编男、女小朋友的舞蹈造型动作(预备动作)。

(2)探索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师:小朋友,筷子可以在胸前敲,还可以在身体的什么位置敲呢?

(3)和老师一起练习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4)看两位教师完整示范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5)男女小朋友分别学习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6)站成双圈(女内、男外),完整地跳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7)听17~24小节的音乐,看教师的舞蹈示范动作。

(8)学做17~24小节舞蹈动作。

3、完整地跳双圈集体舞。

(1)第一、第二遍注意动作合拍。

(2)第三、第四遍,逐步能有表情地跳舞。

相关范文推荐

    护士工作三年自我鉴定(优质17篇)

    工作鉴定是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绩效和效益。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员工如何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长,对

    幼儿园大一班班务总结(通用21篇)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写作困难,这时候可以借助范文范本来启发自己的思路。通过阅读以下的范文,相信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岁月匆匆而逝,似乎只是弹指

    保姆工作用工合同范文(20篇)

    在用工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协同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用工中需要培养和提高的方面。最后,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用工的案例和经

    走进中学放飞梦想演讲稿(优秀21篇)

    梦想是幸福的源泉,它让我们心怀希望,坚定前行的脚步。下面是一些关于梦想的名人名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大家好!寒假结束了,很高心能够与大家在这校园了与大家

    旅游的活动总结(精选17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目标和成果的归纳,有助于评估活动的效果和价值。以下是一些精心整理的活动总结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活动共计销售水井坊吨,产生“水井坊美酒之旅”名

    银行贷款工作证明有效期(通用19篇)

    银行业发挥着资金储蓄和投资的作用,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开户指南,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开设个人银行账户。银行分行:现有身份

    假期安全教育班会教案设计(优质21篇)

    是的,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我们需要编写一份详细的安全教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选安全教案,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活动目的:为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

    财务离职保密协议书(实用22篇)

    保密协议是一种合同文件,用于规定双方在信息交流和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您对保密协议的内容和格式有疑问,可以先阅读以下范文,以了解保密协议的一般要求。

    新知识心得体会大全(21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在学习或者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这些范文覆盖了不同领域和经历,通过

    幼儿园大班月工作计划(实用18篇)

    幼儿园工作计划还应该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家园共育。随着幼儿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幼儿园工作计划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