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双十一销售总结报告 双十一销售总结个人红蜻蜓精选(3篇)

时间:2023-03-31 作者:储xy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双十一销售总结报告 双十一销售总结个人红蜻蜓篇一

一、活动不足之处及客观不利因素

活动策划宣传:

双十一营销活动由企划部组织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从总体的时间安排上来看,活动策划的比较晚,_月中旬开始着手做策划案,只预留了_个星期的时间来实施具体的工作,时间安排不够充裕。_号dm单出来,由于企划部本身经验不足,且客观环境的不利影响,dm在制作方面有很多漏洞与不足,这点企划部负主要责任。_号之后才开始分发工作,而__此时已经开始双十一活动前的预热活动。活动宣传方式也单一,且局限在乡镇大集,人群覆盖面狭窄、且消费群体单一。led的广告是_号出来的,广告制作方面也比较粗糙、未能达到预期的展示效果。商场内临到_月_号还有许多布置没有处理好,使整个活动显得较被动。空飘和拱门的安置上存在诸多细节不足,一是空飘气球到_号以后充气不足,给人一种疲软的感觉;二是商场活动宣传的拱门安放在了__活动拱门的后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效果(__拱门安放位置事前已书面通知并安排了固定的摆放位置,__方面并未按照要求摆放、且未请示企划部)。而且在活动筹备阶段由于统筹不足,并未意识到商场内吊旗杆数量不足,并未及时维修与更换,致使促销氛围营造不理想。

活动执行阶段:

总体活动执行力差。一项活动,无论大小,“策占三划占七”,可见活动实施重要性,即使再好的策略,没有人去实施,它还是等与零。双十一整个活动在执行上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首先,在双十一活动的动员工作上,部门宣传与配合工作稍显滞后。dm单广告位的销售与统计做的不尽如人意,出资制作的商家仅有_家,直接导致dm单印刷经费出现亏额。且未能体现出参与商家的实际促销力度,也未能统计出实际参与抽奖业户的店铺名称。导致dm单内容单一且缺乏诱惑力。

其次,在抽奖卡的销售与专用抽奖信誉卡的'发放过程中监督工作稍显不足。根据企划部的调查得出以下几点原因:专用信誉卡的定价高于往期,业户对商场管理与决策的不信任,抽奖阶段专用抽奖信誉卡的发放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导致的不少业户在销售过程中不主动付与抽奖专用信誉卡。这种情况间接导致了_天累计抽奖数量不足__份,抽奖氛围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商场此次活动的主要针对客户群是__居民,而双十一期间正直__阶段,所以商场人流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再次,因为商场工作人员数量不够,使得许多工作人员要一人兼多份工作,许多具体工作的落实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差距,影响活动的整体效果。比如吊旗的悬挂较少,商场节日气氛及活动气氛的营造不理想。

最后,各部门工作协调性较差。在此次的促销活动中,各部门之间的彼此协调工作做的不够理想,以至于在部门与部门的衔接工作中出现了许多细节上的纰漏。双十一促销活动广播稿因为和运营管理部的促销活动信息的衔接工作没有做好,以至于在__鞋馆的活动广播宣传上出现错误,业户找到我们,也使我们显得很被动。

二、活动建议

在今后的活动中克服种种困难,规避以上情况,每项活动都要经过周密的计划;各部门密切配合;工作人员贯彻执行。

1、活动筹划必须提前__天进行;

2、宣传活动需提前一个星期进行,且宣传方式要求多样;

3、场内外的氛围布置提前两天完成;

4、活动所需物料上严格把关;

5、做好应急预案,让商场在各种突发事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6、活动完后所有场内布置在保存三四天,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商场,让他们知道我们商场经常在做活动,从而更加关注我们商场。

双十一销售总结报告 双十一销售总结个人红蜻蜓篇二

对卖家来说,能否在“双十一”之前抢占部分市场,能否让自己的店铺活动“广为人知”,能否提升“双十一”的活动的流量,提高流量的转化率,“双十一”的预热工作举足轻重。因而很多卖家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双十一”的预热能够真正起到导火线的作用,所以今年的“双十一”预热营销,卖家们也想出了很多预热新玩法。开淘网的小编接下来就介绍几个有特色的“双十一”预热营销方法,希望卖家朋友们可以借鉴到以后的大活动中。

c2b反向定制

今年比较热、又比较特别的“双十一”预热营销方法应该是c2b的反向定制法了。所谓的c2b反向定制,即由卖家拿出一款或者几款商品,在“双十一”之前先由消费者预付定金,在“双十一”当天到店铺付尾款即可。在这过程中,商品的价格会随着购买人数的增加而调整,当购买的人数超多某一个阶段时,商品的价格则会随之作相应调整,一般来说购买人数越多越便宜。当然,商家会事先设定最低价格,当价格已经随人数调整到最低时,无论人数是否增加,价格都不会再做调整。如果“双十一”当天消费者不付尾款则默认消费者放弃购买此产品,而之前预付的定金则会转入卖家账户,不会返还给消费者。

案例:上面是淘宝一家店铺的c2b反向定制活动。我们将前一款商品称之为a。

具体玩法:商家规定从10月15日0点开始至11月10日23点之间可以为a款商品预付定金29元。当有1人下单预购时,a的价格为799元;当有2~5人购买此款商品时,a的价格则调整为699元;当购买人数超过5人购买此款商品时,此款的商品价格则调整至商家设定的最低价格599元,并且不管购买人数增加与否,商品的价格都不再调整。

而到“双十一”当天,买家只需去店铺支付尾款即可。若不支付尾款,定金不会退还给买家。(部分商家为了刺激大家的购买,会同时设定其它购买优惠,如前1000名下单的顾客,可以获50元的抵价券。)

特权券

特权券,其实跟商家们在“双十一”活动中发放的优惠券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可以抵现的。唯一不同的是,特权券是需要消费者事先购买。在消费者购买了特权券后,在“双十一”当天,若消费者的消费金额达到商家所设定的价格时,则可以用特权券抵去一部分的金额(卖家事前会有所规定抵扣金额大小)。如果顾客“双十一”当天不使用此特权券,则购买特权券的钱不会返还给顾客。

案例:以上是某商家销售的30元的特权券。

具体玩法:该卖家规定其特权券的购买时间为20xx年11月1日至11月10日,发放特价券的时间为11月10日18点之前。此款特价券的购买价格为30元,当顾客在“双十一”当天购买商品满350元时,可以用此优惠券抵扣100元。因而在此卖家购买350元的商品时,实际可优惠70元(扣除买特权券的30元)。而当消费者“双十一”当天购物金额不满350元,该特权券无法使用;当特权券逾期不用时,特权券作废,且购买特权券的30元也不会返还给消费者。

签到送优惠券

在众多送优惠券的方法中,以签到的方式来赠送算比较独特的。所谓签到优惠券,即每天到相应的店铺点击领取优惠券的相应按钮,领取优惠券。这种方式可以让消费者每天都能关注到店铺的新动向。

案例:上图为某商家的签到领取优惠券的界面。

具体玩法:顾客每天到店铺的相应位置点击“签到领优惠券”领20元优惠券,而优惠券则需依据店家的相关使用规则进行使用。

“双十一”前的预热营销方法数不胜数,卖家们可以采取其中一种营销方式,也可以几种营销方式相结合使用,不过无论如何,卖家们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采取适合自己的营销方案。

双十一销售总结报告 双十一销售总结个人红蜻蜓篇三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大促时期,电商们的各种预热活动相继展开,网民们的购物情绪日渐高涨。公共场合随处可见低头族们刷着淘宝,提前加购物车的、抢红包的、提前购买预售的,好不热闹。双十一俨然成为了电商口中的“全民购物狂欢日”。面对如此巨大的“蛋糕”,各个电商平台可谓“摩拳擦掌”,各具特色的营销口号,模式布局各异的促销活动让消费者们眼花缭乱。

“双十一”作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盛宴,对国内外消费者都是一个非常便宜的购物盛宴。全场包邮、大力度折扣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加之电商们营造出的全民狂欢氛围,着实让人难以拒绝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趴体”。笔者认为,“双十一”促销虽实惠,但谈不上所谓的“全民狂欢”,只是电商的营销噱头罢了。消费者还需冷静对待,真正的选择自身所需、物美价廉的商品,切莫兴奋过了头。

消费者不能忽视的是,“双十一”期间,网购销售额屡创新高,相关消费纠纷也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十分突出。“双十一”网购商品涉嫌价格欺诈、商家恶意更改商品原价欺骗消费者的情况十分常见。商品质量无法得到切实保证,近日央视还报道了国家工商总局对淘宝、京东商城等主要电商平台销售的家用电器、服装鞋帽、儿童用品等503个批次的日常用品质量抽检结果,不合格商品的检出率高达34.6%。“三无产品”、假冒商品、质量不合格产品“应有尽有”,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一直是网络购物的“硬伤”。

网络购物可谓陷阱重重,躲的过假货、夺得过价格欺诈还要堤防电商刷单欺诈和电信诈骗。刷单成本低、欺骗性大、商家与刷单手均获利丰厚、刷单推高交易数据,电商平台对其视而不见导致刷单乱象丛生,甚至成了“行业潜规则”。甚至一些买家也因为商家许诺的“好评返现”的一两块钱对产品大肆吹捧,严重误导消费者对网购商品的选择,扰乱了电商交易秩序。导致真正的好产品被“刷单狂魔”埋没,一些商品质量“差强人意”的商家反被“置顶”,大大的提高了销量。

网络购物遭遇电信诈骗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网络购物导致个人详细信息泄漏、骗子套取银行账户和密码盗取钱财、假卖家提供退货服务骗取付款验证码等骗术五花八门,消费者务必提高警惕。

“双十一”买买买的日子即将来临,估计又是几秒破亿,单日成交量几百亿的购物狂欢。“剁手党”们切莫兴奋过了头,被各类“满减优惠”、红包、“跳楼价”、“吐血价”冲昏了头脑。笔者在这里提醒大家,理性购物,谨防各类购物陷阱,愉快购物别“添堵”。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