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伴我行手抄报 家风伴我行演讲稿(精选8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MJ笔神好家风伴我行手抄报 家风伴我行演讲稿(精选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好家风伴我行手抄报篇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一天,我正在家里打扫卫生,擦桌了、扫地、冲洗院子,忙得不亦乐乎。就在我专心致志地擦窗子时,突然发现窗帘有些旧了。瞧,它身上的格子已经抽了不少线,看上去像怪怪的绒毛。窗帘的底边由于靠近地面,早已沾满灰尘,由于这块窗帘挤在角落里,平时不太容易清理,所以就变成了现在这副惨状。我上下打量这全身抽线、脏兮兮的怪物,心想:“这也太丑了吧,恐怕都有一百年没有清理了,挂在这里太损形象了,干脆把它扔了吧!”于是,我放下手中的活,冲厨房大喊一声:“爸,快来下窗帘!”爸爸连忙从厨房里跑出来问:“什么事?”我指着窗帘说:“这窗帘又旧又脏,挂在这儿多不好啊!把它扔了吧!”爸爸看了看,说:“哎,扔了多可惜!家里还缺个空调罩,我看不必扔,把它做成空调罩,岂不两全其美!”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称是。

爸爸把窗帘下了后交给妈妈,妈妈拿起剪刀,三下五除二,把抽出来的线全都剪了下来,再把窗帘洗干净,在院子里晒干。晚上的时候,妈妈铺好窗帘,备好工具,就开始为窗帘进行一次整形手术。只见她睁大眼睛,两手麻利的剪裁,再穿好针线,细致的缝补,很快,一个空调罩就做好了。还真别说,又漂亮又精致,挺体面的。

家风是一缕凉爽的清风,吹走我思绪中的杂质;家风是一面硕大的明镜,让我发现自己思想中的不足;家风是一盏明亮的灯火,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家风是一本丰富的图书,让我明白深刻的人生道理。

好家风伴我行手抄报篇二

我出生在一个家风良好的家庭,我们家的家风有很多,例如: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永远光明正大,绝不偷偷摸摸;珍惜时间,孝敬老人等。在这些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我的家庭和睦,其乐融融。很多人羡慕我的家庭,在父母眼里我也变得越来越懂事。

童稚.教诲

小学时,朋友要过生日,邀请我参加,我当时没有计划好几天内的安排,就欣然答应了。可是,她生日那天,我刚好需要去看望多年没见的姨姥,忐忑不安的向妈妈说明情况。爸爸听后严肃的告诉我,承诺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自己不能做到的事不能轻易答应。最后,我还是遵守了承诺,给朋友过了生日,而让妈妈带去自己对姨姥的愧疚之情。爸爸的教诲至今铭记在心,时时提醒我要信守承诺。

成长.铭记

升入中学,课程增加了许多,学科的困难程度也增加不少,一时的不适应,使我名落孙山。看看自己的名次,听听同学们因成绩满意的欢声笑语,顿时,梦碎了,天黑了,人哭了,心冷了。一时,我只觉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顿时坠入自卑的深渊。但是,表面上还是要装作若无其事、毫不在意的样子,因为我不想同学们嘲笑我。但是,知女者,莫过母也。妈妈一眼就看穿了我。她用最慈祥的面孔与最温柔的'声音抚慰我,这次考试仅仅是一个逗号,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不代表你这一辈子是输还是赢,记住了这个教训,下次还有机会,擦干眼泪,把精力集中于下次,要勤勤恳恳的做事。我相信你,可以的!顿时,梦圆了,天晴了,人乐了,心暖了。

妈妈温柔的话语,给了我信心,给了我莫大的力量。“勤勤恳恳做事,即使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成绩,也不会差很多。”妈妈,你的教诲我一直铭记于心。

现在,在父母的教诲下,我懂得了许多,良好家风的灌输,我变得越来越懂事,我希望,好家风代代传!

好家风,会带给我一生幸福的!

好家风伴我行手抄报篇三

你有你的家风,他有他的家风,我也有我的家风,我们的家风各不相同,我家的家风就是"勤俭节约"。我们全家一直很节约,破了小洞的袜子补补就继续穿,洗衣机洗了之后的水再用来拖地、冲马桶,桔子皮晒干了用来当柴火。这些小事都体现着我们家勤俭节约的好家风。

就拿上次说吧,记得那天放学回家,我的脚感觉怪怪的,我脱下鞋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我的袜子破了,妈妈过来问我怎么回事。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她说:"这真是个问题其余袜子都洗了没干,家里就这一双了。"我们想了会儿,突然,我灵光闪现,说:"妈,我们又不缺这点钱,买一双算了吗。"可是,一向精打细算的妈妈把这个主意否决了,她语重心长地说:"梓钰,我们家虽然不缺这点钱,这是事实,但也不能乱花钱。"听着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妈妈说:"袜子破了,补一下就好了吗。"我也同意妈妈的想法,我和妈妈便开始缝起袜子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袜子被补好了,穿上去的感觉好极了。

补好了袜子,吃完了晚饭,妈妈便去楼上洗衣服了,我看见了洗衣机旁边有个大桶子。我就问:"妈妈,这个桶子干什么用的?"妈妈回答说:"是用来装水的。"我不解地问:"装什么水啊?"妈妈告诉:"是装洗衣机用了以后的那些水。"我奇怪地说:"这些水又不值几个钱,何必要这样子呢。"妈妈开始批评我起来:"地球上的水资源,已经是一日更比一日少,近40年来,全世界的农业用水量增加了2倍,工业用水则增加了7倍,而生活用水增加的更多,使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变得非常大。"听了妈妈的话,我顿时醒悟了。我说:"妈妈,我一定会以你为榜样,也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妈妈说:"好,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要节约用水,绝不让它白白流失。"

除了妈妈,奶奶也很节约。我有一次看到奶奶把落到地上的桔子皮捡起来,又把桔子皮放到阳台上晒太阳。我感到很疑惑,于是我不解地问奶奶:"为什么你要把桔子皮捡起来,然后把它们放在太阳下晒呢?"奶奶笑着说:"桔子皮晒干了,既可以用来当柴火,又环保,久而久之,我就把这个好习惯养成了。"我把头点了点,对奶奶说:"奶奶,我懂了,我要向你学习。"

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也节约不了几个钱,但从这些小事中,勤俭节约的美德在我心中慢慢变成了习惯。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父母也从小这样教育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条小道扔小石头。虽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地说。"你这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于是在陷害别人!"爸爸激动地说着,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爸爸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儿子,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样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左手,那道伤,令我难忘。这时,爸爸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好!"一个教训,让我知道,我应该小心地做每一个细节,我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伤害到他人。

当人,做人还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这个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时间时,妈妈总是要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饭桌上,我们一家人谈起了家风。

妈妈简单地说:"咱们是一个和谐的家。和谐就算是家风吧。"爸爸总结的词语让全家人认同:明理实干,节俭持家。是的,我从爸妈身上看到了家风的影子。

还没来石家庄读书的时候,家里种着几亩地,还有2个大棚。爸爸每天去地里干活,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大雪纷飞,都去。夏天,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裳;冬天,大雪铺天盖地,大棚需要人照看......爸爸从不说一个苦字,好像他的字典里就没有这个字。

爸妈衣着朴素,爸爸的袜子、衬衫,妈妈的裤子、大衣破了,缝缝补补照样穿。我穿别人给的衣服,妹妹接着还要穿。妈妈忙里偷闲,经常做些针线活。我穿的舒服的布鞋还是妈妈做的呢。

我们家也能和邻居和睦相处。隔壁的奶奶特别喜欢我去,因为我会帮她扫院子,给她讲故事。每次包饺子,妈妈都让我给奶奶送点。奶奶可高兴了,她给我什么东西,我都不要,我想留给奶奶吃。她需要营养。

来到石家庄读书,我和妹妹都很勤奋,晚上爸爸不管多累,都会问问我们的学习,还给我们检查作业,如果写字不规范,还要挨批。有了爸爸的教育,我和妹妹学习都很棒。我们是要成为爸妈的骄傲。

家风是什么?我想说,家风是把爸妈优良的品质传承下去,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出生在一个家风良好的家庭,我们家的家风有很多,例如: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永远光明正大,绝不偷偷摸摸;珍惜时间,孝敬老人等。在这些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我的家庭和睦,其乐融融。很多人羡慕我的家庭,在父母眼里我也变得越来越懂事。

童稚.教诲

小学时,朋友要过生日,邀请我参加,我当时没有计划好几天内的安排,就欣然答应了。可是,她生日那天,我刚好需要去看望多年没见的姨姥,忐忑不安的向妈妈说明情况。爸爸听后严肃的告诉我,承诺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自己不能做到的事不能轻易答应。最后,我还是遵守了承诺,给朋友过了生日,而让妈妈带去自己对姨姥的'愧疚之情。爸爸的教诲至今铭记在心,时时提醒我要信守承诺。

成长.铭记

升入中学,课程增加了许多,学科的困难程度也增加不少,一时的不适应,使我名落孙山。看看自己的名次,听听同学们因成绩满意的欢声笑语,顿时,梦碎了,天黑了,人哭了,心冷了。一时,我只觉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顿时坠入自卑的深渊。但是,表面上还是要装作若无其事、毫不在意的样子,因为我不想同学们嘲笑我。但是,知女者,莫过母也。妈妈一眼就看穿了我。她用最慈祥的面孔与最温柔的声音抚慰我,这次考试仅仅是一个逗号,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不代表你这一辈子是输还是赢,记住了这个教训,下次还有机会,擦干眼泪,把精力集中于下次,要勤勤恳恳的做事。我相信你,可以的!顿时,梦圆了,天晴了,人乐了,心暖了。

妈妈温柔的话语,给了我信心,给了我莫大的力量。"勤勤恳恳做事,即使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成绩,也不会差很多。"妈妈,你的教诲我一直铭记于心。

现在,在父母的教诲下,我懂得了许多,良好家风的灌输,我变得越来越懂事,我希望,好家风代代传!

好家风,会带给我一生幸福的!

在我的心里,家是菜园,我是菜苗,一个茁壮成长的苗,而陪伴了我十三年的家风则是甘露﹑雨滴。是家风耐心的历经春夏秋冬滋润我,没有家风的滋润,我就不能够茁壮成长。

家风伴我从懵懂无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阶梯上踏上脚印,是它塑造我的无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记忆中,妈妈教我懂礼貌,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等。品质方面严格把关。

时间不紧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发生。外面闪耀的阳光直直的射进了窗户,我们家的争议声又一次直逼耳际:

"你说你都多大了,干什么都干不好。瞧瞧,让你给你倒杯水,干嘛倒那么满,撒的到处都是。"一向宠爱我的妈妈一边擦着桌上的水,一边又开始唠叨了。虽然说,妈妈的"话匣子"有点烦人,但勉强算得上是"音乐"。就听下去吧。原来今天早上我家来了位做客的阿姨,妈妈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给阿姨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水就倒满了。有点不小心,不过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后,妈妈的"低音小喇叭"开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稳重,不要三心二意。我只得改正。

"那么大了,连点规矩都不懂,客人来了也不知道打声招呼,只顾忙自己的。"妈妈一送走客人,回来就又"赠"了我一句。我怎么这么倒霉,"......!"长篇大论过后,妈妈竟然一点点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别人,得有礼貌。"从此以后,家里来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声"阿姨好,"右一声"叔叔好。"

我在妈妈的话匣子里学到懂礼貌,尊重他人,做事专心......我伴着岁月,年龄不断增长,妈妈却毫不松懈。告诉我:"这些事情虽然微不足道,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响你的成长。"我的家风由我的妈妈培养出来,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没错,无形中好的家风的养成,是正能量的传递,也是以后对自己教育的回馈,只要家风好了,国风才会好。

我们家的家风,愿它常驻我家。愿那不辍的改进之风飘在中国民族的上空,飘进千家万户之中。愿我的家庭会因它变得更充实,更美好。

家风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风格、作风和传统。有良好家风的熏陶,就好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可以使我们这些稚嫩的小苗茁壮地成长。

"百善孝为先",自然,"孝敬长辈"就成了我的家风,在奶奶家,在姥姥家,孝敬之风随处可见,尤其让我敬佩的是姥爷。

太姥爷已年过八旬,前几年得了中风,虽能自理,但行动有些不便,于是,姥爷便和太姥爷同屋睡,以方便照顾。今年,太姥爷的病情加重,嘴歪了,吞咽功能有了障碍,手脚更加不灵活,这就加重了姥爷的负担,但是姥爷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总是乐呵呵的,把太姥爷照顾得无微不至。

吃饭时,姥爷就会将姥姥做的饭先盛在一个大碗里,然后夹一些好咬的菜,不好咬的就用刀切碎,再放在碗里。如果吃粥,就将主食撕碎放在粥里,这样,主食就会变软,太姥爷吃着就方便了。准备好饭菜之后,姥爷在太姥爷的拐杖车上放了一块儿特制的木板,并把它固定好,饭放在上面,然后又给太姥爷系上围裙,这才开饭。吃饭时,姥爷在旁边看着,随时擦掉下来的饭渣。伺候太姥爷吃完饭,姥爷再吃。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太姥爷病重的这些日子,姥爷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赶上太姥爷上吐下泻的那天,姥爷一宿就没合眼。终于熬过了那几天,大家的心情也放松了些,太姥爷的身体也有了转机,可是又遇到了便秘这个大问题,一连几天,太姥爷大便都下不来,长时间这样怎么行?姥爷给太姥爷吃芦荟胶囊,用开塞露都无济于事,情急之下,姥爷用手给太姥爷通了大便......姥爷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

古人云"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姥爷践行着"孝子"的行为,诠释着"孝"的含义。耳濡目染,上行下效,"孝"的家风代代传。

爸爸妈妈对长辈都恭敬有礼,时常惦记,常回去看望,对老人都是报喜不报忧,以免挂念,从来不给他们添任何麻烦。

在家风影响下的我,也开始用行动传承:我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尽量不让父母操心,还学会了自己洗袜子、手套等小衣物,用洗衣机洗大的衣服,偶尔也帮父母做做饭,洗洗碗......

"孝"的家风已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扎根,它必将发芽、开花、结果,代代相传。

在我的心里,家是菜园,我是菜苗,一个茁壮成长的苗,而陪伴了我十三年的家风则是甘露﹑雨滴。是家风耐心的历经春夏秋冬滋润我,没有家风的滋润,我就不能够茁壮成长。

家风伴我从懵懂无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阶梯上踏上脚印,是它塑造我的无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记忆中,爸爸教我懂礼貌,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等。品质方面严格把关。

一、文明有礼

一天放学回家,妈妈已经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我放下书包,抢先拿了筷子,准备向美食发动强势攻击,这时爸爸看见了,皱皱眉头说:"爷爷、奶奶还没上桌呢,怎么可以自己先吃呢?"呀,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家规啊。我赶紧放下筷子,到厨房帮妈妈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来。等爷爷、奶奶上桌后,爸爸拍拍我的头:"对嘛,这才是懂礼貌的孩子嘛。"我恍然大悟,原来家规在这些小事上也有所体现。

二、诚实守信

有一次,我借了同学的五元钱,回家拿了钱我放到笔袋的夹层里,去了学校有事就耽搁了。过了好多天我也忘了还给那位同学。后来,我在笔袋的夹层里发现那五元钱,才想起同学的钱还没还。便立刻还给那位同学,可那位同学说:"你不是已经还给我了吗?"我知道她也忘了这件事,因为时间很长了。我对她说:"是你忘记了,我根本没有还你呀!"从这一件事情过后,我每次借了同学的东西,就不敢再拖延,用完马上还给同学,我不能做不讲诚信的孩子。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若家庭是船,我们就是水手,家风则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好的家风,才能让我们一帆风顺,到达彼岸,走向成功。

小时候,我在奶奶家住。每天上学的时候,奶奶总会和我说:"在学校不要和别人斗嘴,也别打架,要和同学和睦相处,大家在一起就是朋友,互相包容一点。"每天我放学回到家的时候,奶奶总会问我:"今天在学校过的怎么怎么样呢?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和同学闹别扭呢?"奶奶就是这样的人,每天都一如既往的问我。我从奶奶身上学到了宽宏大量,学会了包容。

爷爷是一位农民。他每天都干很多活,每年春天播种的时候,他总是做得一丝不苟.即使是一个小土包在那里,他也要铲平。我不禁赞叹道:"爷爷,你真是完美主义者啊!"爷爷说:"事无大小,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做人也如此"爷爷总是任劳任怨,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一直是吃苦耐劳。即使在过年的时候,也是干完活在吃饭。我从爷爷身上学到了勤劳,认真。

我的舅舅是一位上班族。在一个工厂里面上班,一干就是7年。他的工作内容是转炉炼钢,所以温度很高,会时不时的烫伤,他身上的大伤,小伤及看得见的伤,看不见的伤都有。有一次,他烫伤的是脚,严重到不能走路,休息了两周多,我们都很担心,但是这没有让他有一丝辞职的念头。舅舅说:"干工作嘛,就得干一行,爱一行,如果觉的辛苦就放弃,那就什么也做不成",我从舅舅身上学到了敬业,有毅力。

我的爸爸妈妈是生意人,爸爸的计算能力非常强,而且还十分细心.一些妈妈不会算的账目,爸爸不一会就会算出来。我的妈妈有一次算错了账目,怎么算都不对,爸爸认真看了一会,就开始说妈妈了:"你这里没有按打折以后计算,算的是原价,要不怎么算都少钱呢"妈妈想了一会,说:"还真是,我写错了数字"我从爸爸身上学到的细心,做事认真。

我的妈妈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很孝敬。每到换季的时候,妈妈总会问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没有衣服,没有的话我的妈妈就会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买了。每逢赶集的时候,我的妈妈总会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买一些蔬菜,鱼肉之类的。但是一次我看见妈妈只买蔬菜水果,不买鱼肉了,我就说:"妈妈,你这次怎么不买鱼之类的啊,不会是舍不得钱了吧?"妈妈很平静地对我说:"为家里的老人花钱,花多少都是应该的,我们身为子女,就应该孝敬长辈,把长辈放在心上。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时候在后悔,那是迟了"我使劲地点点头,心想:原来妈妈这么细心啊,这样的孝敬长辈才是真正的为老人好,才不是敷衍行事。我从妈妈身上学到了用心对待长辈。

在长辈的熏陶下,我一天天地长大.在学校,我和同学和睦相处,尊敬老师,作为班长,我能帮老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同学之间有问题我能帮助解决,成了大家信赖的小伙伴.在家里,我孝敬长辈,不做小公主,帮长辈做事从不言苦,邻里都说我是一个有担当的孩子。在学习上,我踏实,认真,学海无涯,我从不放弃,付出汗水总会成功,好家风,让我受益一生。

亲爱的小伙伴们,这些朴实的家风,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这些美德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

好家风伴我行手抄报篇四

家风就是父母之风。有什么样的父母,就形成什么样的家庭作风。我的父亲去世已经14个年头了,现在每每提起我的父亲和行动不便的母亲,我就想起父母留下的良好家风。

上个世纪70年代,农民的生活非常困难,生产队一年分的口粮都满足不了家庭一年的食用,尤其是遇上了天灾粮食失收,生活那就更加困难了。为此,很多家庭又没钱买粮,只好向左邻右舍借粮。当时我家人口多,爷爷走后,奶奶、父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一共10人。由于我父母亲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常年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些番薯补充,所以每年都会有些余粮。记忆犹新的是我村上有这么的一家人,生了很多孩子,三顿饿两顿饱,十分饥寒,每年都到我家借米借谷。我父母亲善解人意,在我家余粮不多的情况下,掏尽缸底给他,却从不要他还。当时我家宅边种了很多山竹,他需要时就来砍,我父母也从没要过他一分一厘的,我深感不解,母亲对我这么说:“我们虽穷,但还有比我们更穷的,帮助穷苦的人是应该的!”长大以后,我一直都没有忘记母亲这几句话。

我的父母亲非常勤劳,也非常节俭。父母亲整天忙忙碌碌不知疲倦,很少有闲着的时候。每天天未亮父母亲就起床了,父亲挑水母亲做饭,父亲劈柴母亲喂猪,总是忙个没完没了的。到了生产队开工的时间,父母亲又扛着锄头挑着畚箕去劳动了。父母亲的节俭,在我们这个地方也是小有闻名的。在我的记忆中,在那个年代,我从不见父母亲穿过一条像样的衣服。父母亲总是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来教育我们;对吃剩余的饭菜,父母亲总舍不得掷掉,除非是坏掉不能吃外,都将剩饭剩菜盛起来热起来,留到下一顿再吃。父母亲还常常教育我们要节约,不浪费一粒饭一滴水。对父母亲的身教言传,我铭记在心,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难。”不乱花钱也是父母的一条家风。记得小时候父母亲几乎不给钱我到外面买零食,说外面买食不卫生,既费钱又影响健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我还是秉承家父家母留下的家风,不乱花一分钱,可花可不花的一律不花。

我的父母亲务实善良、宽容大度。在生产队集体劳动,我的父母亲总是第一个到位,从来没有偷懒的现象。特别是我的父亲是村中犁园犁田拖车的好把手,这些重活苦活脏活他总争着去干,从不计较工分的多少。他当过生产队会计,账务记得分厘不差,也从不占生产队的便宜。村中大事小事的',只要有人要他帮忙,他总是愉快答应。上世纪六十乃至八十年代,家家户户住的都是茅草房,每临年关,本村或邻村都有人请他去“押屋”。因为我的父亲懂得押茅草屋的手艺活,但他帮衬别人从不收人一分钱一两物,甚至连饭都不吃一顿。他做好人一辈子,但也受到不知好孬人的欺负,但我的父亲总是那么包容、那么忍耐,宁可自己吃亏,宁可自己受骂,也不与之斗气,父母亲常对我说:“‘忍’字值千金,不要随便和人结仇”。我想,这句再普通不过的话,就是父母亲留给我最值钱的家风!

父母亲对我们子女要求特别严格,从不让我们渗染不良恶习。记得有一次我在生产队谷场上和几个小朋友赌钱被父亲发现了,他把我赶打得走投无路。从此,我就向父母亲保证以后绝不参与任何了。也就是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使我领悟了父母从严教子的家教风格。

有了慈母严父,才有如雨露的家风。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受父母亲潜移默化的家风熏陶,我以及我们的下一代都秉承了父母亲留下的良好家风,这些家风是无价之宝,是我们享不尽、用不完的精神财富!

好家风伴我行手抄报篇五

小时候,每次上学之前,外婆总会叮嘱我:“孩子,在学校里不要和别的同学打架,要和同学和睦相处;上课时不要开小差,要认真听讲;不要做危险的事情,要玩文明游戏……”听来听去我都快听烦了,但是一想,外婆这都是在为我着想。

在上学时,老师有时会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有一次,在学校,很多男孩子在玩,可是,有两个男孩子特别调皮,我在画画,他们却撞过来,回家后,我告诉妈妈,妈妈却对我说:“人要气量大,小事就不要跟他们计较了。”

爷爷也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当兵的经历,告诉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为国家立功劳!”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现在,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爷爷还是不时跟我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非常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要不是他们对我说这些,现在我也不会懂得助人为乐很快乐,帮助别人很幸福。

好家风伴我行手抄报篇六

你闻过爱的香味吗?父母对孩子的爱就犹如牛奶香,说不出的香味夹着腥味,却对身体有好处;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犹如桂花香,花儿细小不与繁花争艳,但芳香飘逸而亲切。而她――我的表姐对我的爱,却正好集中了这两种甜美的香味。

她给了一个快乐的童年,是她陪伴我走过三年的生活。有时她就如同我的知音,有时她是我的伙伴,好像和我一般大小。在我孤独时她总是陪伴在我身边,让我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有很多父母不知道的事情她都知道,我只要有不高兴的事情都告诉她,不会告诉别人。每当玩到夜晚时,我都想和她多待会儿。她唱歌很好听,这时她就会唱歌给我听。她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我有什么不懂的都问她。有时我们因意见不同,而争吵几句,有时我太倔强了她说一句,我顶一句。记得有一次,我们和几个伙伴在玩捉迷藏,我不小心踩到李娜的脚,可是我认为没大碍,看也不看继续玩,结果李娜捂着疼痛的脚直骂我,而我却恶人先告状对她又骂又打,她就哭了。我说:“哭什么呀,就爱哭!”这时,表姐说话了:“冉冉,是你不对,你应该向她道歉。”

“我就是不道歉!”我向表姐做了个鬼脸,正要转身跑。

这时她一把拉住我严肃地说:“你得马上给李娜道歉!”从她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表姐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只好无可奈何地向李娜道歉了。

当时我的确生表姐的气,好几天没跟她说话。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的增长我知道自己错了,这间事让我更佩服她。因为孔子曾经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花言巧语,表面和善,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唐玄宗时期,李林甫在朝中担任宰相的职务。他深知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讨得皇上的欢心,于是就想方设法结交皇帝身边的宠臣,做让皇帝的高兴事,唐玄宗见他很聪明,对他信任。李林甫嫉妒心还是很强,对有才能的人或皇帝信任的人都恨之入骨,总想尽办法除掉他们。可他表面对这些人十分和善,当面对这些人甜言蜜语,其实心中却时时盘算害人的诡计,所以一些人在被害后并未查觉,后来李林甫这种虚假的面具终于被人们识破,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口有蜜,腹有剑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说的是对的,那些甜言蜜语的人很多都是小人。

虽然她有时也夸我,但我知道她不是小人;因为我如果有一些错误,都会一如既往地当面指出来,帮我改正。

她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知音!

好家风伴我行手抄报篇七

俗话说:“好家风,世代传。”一个家庭的家风是判断家庭优秀的准则。对我而言,我们家的家风——做事认真,脚踏实地,已经深深影响着我和我的堂哥。在优良家风传承的过程中,我的奶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堂哥现读九年级,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他之所以能够静心学习,成绩优异,一方面事从小受优良家风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从小奶奶就教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他在家里就如太阳,熠熠生辉,而过去的我就如星星,黯然失色。

为什么呢?过去的我很贪玩,不认真完成作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奶奶也是绞尽脑汁,拿我没有办法。直到有一天,我写完作业,正准备出去找朋友玩,奶奶吆喝道:“何宇瑞!又出去玩。”听着奶奶对我的.吼骂,我不耐烦地说:“早就写完了!”奶奶看我毫无悔意,又说道:“考那么差,你就不知道多看看书,看看你的堂哥!”看着奶奶生气的样子,我只好默默地回到屋里。可是调皮的我拿出了跟所有学科无关的书籍,正当我看的津津有味时,奶奶突然从我身后冒出来,大声吼道:“你怎么这么没有出息!”我心里委屈极了,在这时,空气凝固,过了一会儿,奶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要像我们的家训说的一样,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要想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还要多的汗水和努力,没有谁是天才,奶奶相信你以后一定有所作为,希望你从现在做起,成为让我们骄傲的人!”

奶奶意味深长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是的,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应抱着认真踏实的态度去对待,不仅学习如此,做人亦是如此。一天一点改变,一天一点进步,慢慢地我也成为我们家的另一个太阳!

谢谢奶奶,谢谢我的大家庭,因为是它不断鞭策着我们每一个人。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做事,脚踏实地一定能走的更远!

好家风伴我行手抄报篇八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子,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一个好的家风就如同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家族的品性一样。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这种习性。一个家庭,如果没有正确的良好的风气和规距,那么就谈不上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和睦相处。

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结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有时候有什么样的家风和习惯,往往就会让人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你是一个邋遢的人,那么很多人都会厌恶你,而且你给他的印象绝对是差评。当然,如果你是整洁漂亮的人,你会在他心中留下最好的印象。

在我们家,我父母从小就教导我做人要宽容,宽容在我心中了落下了根,当别人无意中踩到了你,应该说一声“没关系”。当别人不小心弄坏了你东西,这时你应该付之一笑。在这些小事上,你要学会宽容。每次对别人的宽容,都会使自己和别人感悟更多,感受更多!

我觉得,只要仔细观察和留心一下,我们就能发现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要是能以宽容对待他人的人,一般都是受人们的欢迎的人。而且在人与人交往中,有时难免会有些小摩擦,但是只要是无恶意的,我们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够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我们应该本着“和为贵”的精神,绝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他人考虑,既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又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

当然还有一些家族的子弟整天游手好闲,大肆花钱,然而大多数用的都是父母的钱。

现在的许多人常常哀叹中国为什么富不起来。这当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节俭。

小时候,我们都会背诵这样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候,长辈们都用这首诗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浪费粮食,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但是现在的我们都长大了,可是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忘记了节俭的意义。

然而在我们家里,看起来一些很小的事,像是水龙头的水“哗哗哗”的流着水,然而在一些人看来,这些水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他们却不知淡水资源的缺少。但是一些山里的贫困孩子,他们能省就省,他们可能经常吃不饱饭,也有可能连学都上不了,所以现在的人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有一条就是“尚俭”。它的意思就是崇尚节俭,乐于节俭,甘于节俭,把节俭这件事当做是“甘之如饴”的乐事。我们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然而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对于青少年来讲,则是要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

在一个家中,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在社会中,家风是社会的新面孔;在国家里,家风是整个国家的尊严和传承。所以我们要将好的家风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