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核电厂培训 核电工作实习总结报告(通用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雅蕊2023年核电厂培训 核电工作实习总结报告(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核电厂培训篇一

: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认识实习是教学实践环节关键的重要一环。为此,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了此次赴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的认识实习。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和实地向技术人员提问学习,我初步了解了核电厂在设计、运行和安全保障等问题,增强了核能源发电系统、控制系统、核电机组设备的组成及结构等与核电相关的具体知识,进一步了解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核电之间的知识联系和理论支撑,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做好准备,为将来与核电站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希望通过真实客观的记录,对实习工作的做出全面的总结,以期获得更好的反思和收获。

(2)了解核电站在设计、运行、操控及安全保障等基本知识;

(3)了解核电站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4)了解核电站整体的运行情况,以及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5)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拓展课外见闻,进一步树立将来专业发展方向;

(7)联系一线劳动工人,培养刻苦钻研能力,弘扬吃苦耐劳精神。

实习人员在工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初步了解全厂概貌,包括:简要历史、生产结构、厂区平面布局、生产规模、产品种类、销售情况、新产品开发、发展规划、创新策略等。

1.了解实习企业各工段、车间的部分工艺流程;

3.了解各工段、车间所用的仪表的类型和控制办法;

4.了解各工段、车间的设备和管路布置;

5.了解各工段、车间的设备操作方法和应该控制的条件;

6.了解车间在提高能源产量,降低成本和消耗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先进经验与技术措施,目前存在的问题等。

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16日,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以51%控股、39%和10%比例参股共同出资组建。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全面负责国家重点工程福建福清核电站的建造、调试、运营和管理。

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福清核电站厂址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镇前薛村岐尾山前沿,地质构造稳定,地形地貌条件较好,淡水补给便捷,冷却水取水方便。厂址包容性优良,可适应不同堆型建设的需要。福清核电站厂址半径80公里范围内包含福州市、莆田市和泉州市,交通四通八达。距省会福州市约71公里,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约58公里,距福清市区约32公里。公路有福厦高速公路、罗长高速公路和324国道、316国道、104国道;航运有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海运有江阴港(距约13km);杭福深高速铁路福厦段经过福清市并设福清站,通车后1小时到达厦门,距上海、深圳也在6小时以内。经济发达,县域经济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前20位,公司生活居住区规划在福清市区。

福清核电站厂址条件优越,地处福建省电力负荷中心,是福建省宝贵的核电厂址资源,也是国内不可多得的优越厂址。福清市三山镇前薛村岐尾山前沿,三面环海,东北与陆地连接;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会台北市遥遥相望。

福清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m310加改进堆型),综合国产化率达75%,总投资近千亿元。项目单台机组建设周期60个月,6台机组间隔10个月连续建设。目前福清核电项目各项工作进展良好,福清核电站1、2号机组于2014年8月建成投产。一期工程建成发电,每年至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吨,减少10万吨火力发电用煤的灰渣以及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6台机组计划在2018年全部建成投产,至少可拉动地方经济3000亿元的投资和增加3万人的就业。福清核电站6台机组连续建设还将为中国核电站群堆建设以及核电批量化、规模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核电站发电原理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质量差不多的轻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加热后铀原子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裂变。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当原子核受到外来中子轰击时,一个原子核会吸收一个中子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中子。这裂变产生的中子又去轰击另外的原子核,引起新的裂变。如此持续进行就是裂变的链式反应。链式反应产生大量热能。用循环水(或其他物质)带走热量能避免反应堆因过热烧毁。导出的热量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气轮机发电。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的能量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利用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使机械能转变成电能。核电站一般分为两部分:利用原子核裂变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和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属:铀、钚。一般说来,核电站的汽轮发电机及电器设备与普通火电站大同小异,其奥妙主要在于核反应堆。目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核裂变反应而发电。

核电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目前世界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和改进型气冷堆以及快堆等。但用的最广泛的是压水反应堆。压水反应堆是以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它是从军用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动力堆堆型。

2、核岛主要设备

(1)反应堆压力容器

ap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是一个由壳体、过渡环、半球形底封头及可拆卸带法兰上封头构成的圆柱形结构。壳体包括两部分:上壳体(接管段)和下壳体(活性段)。下壳体和底封头之间用一个过渡环连接。上壳体、下壳体、过渡段和半球形底封头由低合金钢制造,内部堆焊奥氏体不锈钢,每个部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上封头为控制棒驱动机构、堆内测量提供了安装孔和支撑,为放气管和一体化堆顶提供了支撑。压力容器在堆芯顶部以下的位置没有贯穿孔,排除了压力容器泄漏导致失水事故的可能。

(2)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一、二回路的枢纽,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一回路冷却剂中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水,使之产生蒸汽来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由于一回路冷却剂流经堆芯带有放射性,因此,蒸汽发生器也是一回路压力边界的一部分,用于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在正常运行时,二回路不受一回路放射性冷却剂的污染,是不带放射性的。

(3)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泵

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泵(简称核主泵)是核电站重要设备,被喻为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从反应堆压力容器出口的高温高压水,把热量在蒸汽发生器内通过热交换传给二回路的水和蒸汽,经过核主泵再打进压力容器,周而复始。这个高压回路被称作核电站一回路,也叫主回路。在核岛一回路系统中,核主泵是唯一的旋转设备。每条环路有一台核主泵,用于驱动冷却剂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内循环流动,连续不断地把堆芯中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器二回路。反应堆冷却剂循环过程是在封闭的回路中进行的。核主泵由电动机驱动,为了防止已经切断电源的泵倒转,每台电机内设有防逆转装置。核主泵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

(4)主管道

核电站主管道是连接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的大厚壁承压管道,是核蒸汽供应系统输出堆芯热能的“大动脉”,是压水堆核电站的核一级关键部件。ap1000主管道不同于第二代核电站采用的铸造不锈钢管,采用的是整体锻造、加工、弯管的不锈钢管道,这要求有更多的不锈钢水,其冶炼、浇铸、铸造、热处理、深孔加工和弯管等工艺都有较大难度。

(5)稳压器

ap1000稳压器采用电加热立式圆筒形结构设计。稳压器上封头为半球形,与筒体等厚。上封头设有一个人孔、一个喷雾接管、两个安全阀接管;下封头中央为波动管接管以及五组直插式电加热器。通常电加热器与其套管之间采用机械密封,便于拆装;稳压器下筒体内还设置上下隔板,作为电加热器横向支承。

(6)控制棒驱动机构

置指示器套管;内部部件由钩爪部件、套管轴、磁极、衔铁及缓冲轴等组成;驱动轴主要包括环形杆和上、下光杆;位置指示器由位置指示器线圈及外套组成。

(7)爆破阀

爆破阀是ap1000核岛的组成部件,其中的驱动装置是由炸药爆炸切断原来密闭的管道封板,以满足应急打开要求,对核岛实施保护作用,主要用于核电站第四级自动卸压系统、低压安注系统以及安全壳再循环系统中。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在严重事故工况下,通过开启阀门信号触发爆破单元,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动阀门中的活塞运动,切断阀门通径的盲管,冷却水即可进入堆芯进行冷却。爆破阀能够有效缓解和预防严重事故,可减少核电机组安全设备数量,改善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ap1000核电机组的技术亮点之一。每台机组中有12台三种规格、两种口径和两种压力参数的爆破阀。

(8)堆内构件

堆内构件是反应堆压力容器内支承堆芯的结构部件。堆内构件由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两部分组成,上部堆芯支承部件由上部支承板、上堆芯板、支撑柱和导向筒组成,下部堆芯支承部件由吊兰同体、下部堆芯支承板、堆芯二次支承、涡流抑制板、堆芯围筒、径向支承键及相互附属部件组成。

通过大量查阅书籍、资料和实地向技术人员提问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我对核能和核电的认识,消除了之前对核能存在的误解,清晰了核电是经济、安全、高效、可靠的概念,认识了新能源和核能之间的联系。同时,对核电厂在选址、设计、运行和安全保障等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增强了核能源发电系统、控制系统、核电机组设备的组成及结构等与核电相关的具体知识。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也渐渐明确了今后改进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

这是我们第一次比较全面直观的真正了解核能发电的全过程。有种奇妙的感觉,既充实又有距离。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核电技术能为国民经济做出举足轻重的贡献,特别是在拉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清洁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按照福清核电站100w kw.h产电能力计算,机组一天工作24小时,即可产生2400w瓦的电量,同时减少4.38吨二氧化碳排放。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还保护了大气环境。 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核电技术对于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民的经济发展起着如此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拥有更先进核电技术的国家将来才能刚好更好地引领国际社会在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只有拥有更高核电比例的国家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只有拥有更安全核电技术的国家才能真正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百姓。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核电厂,同时也是第一次接触大型国有企业。大型国企的就业环境和员工风采以及精神面貌,都让我深深向往。在这里不仅有值得你学习的技术型人才,还有爱岗敬业的模范榜样。这些人都立足于自身岗位为我们的现代化社会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也渐渐地对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崇拜之情,更是难以掩饰内心的向往之情。但我知道,我不仅还缺少专业的技能知识,还有许多素质也是我所需要加强培养的,所以,我一定将继续努力,改进缺点,增强技能,培养高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为期五天的认识实习,获益匪浅。

核电厂培训篇二

1. 实习目的

(2)了解核电站整体的运行情况,以及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

2.实习内容

2.1 概述

核动力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核力装置是一个由各种仪器、系统、设备和机构组成的综合体,用于将核燃料裂变时放出的核能变换成电能、机械能和热能。核动力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反应堆装置,其作用是使核燃料中的易裂变核素产生裂变,释放热量,并把热量传递给工质(冷却剂);二是汽轮发电机组(包括汽轮机和发电机),其作用是将工质(蒸汽)热能转为机械能和电能,在大多数核动力装置中,作为工质的冷却剂和蒸汽的回路是分开的。其中,冷却剂回路称为一回路.水蒸气回路称为二回路。一回路是带放射性的,二回路则是安全的。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的两台单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级的俄罗斯ase-91/99型压水堆核电机组即为双回路设计。其中,一回路由1个反应堆、1台稳压器和4个环路组成,如图1-1-1所示。

冷却剂然后沿主管道进入蒸汽发生器,并在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内流动,将热量传递给传热管外侧的二回路工质(给水),使给水沸腾,从而转变为饱和蒸汽,蒸汽的压力为6. 28mpa,温度为278℃。同时'一回路冷却剂被二回路工质(给水)冷却,温度从320℃下降到290℃,然后沿主管道重新进入堆芯。

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的饱和蒸汽沿蒸汽管线进入汽轮机。蒸汽在流过汽轮机膨胀做功,使其热能转换成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由于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通过联轴器连接在一起,因此汽轮机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继而在发电机定子上产生感应电流,这样就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如图1-1-2所示。

由于随着蒸汽在汽轮机内的膨胀,蒸汽的湿度增加,而这有可能导致汽轮机零件的汽蚀磨损。所以,汽轮机分为高压缸和低压缸,并且在高压缸和低压缸之间设置汽水分离再热装置,对蒸汽进行干燥和加热。干燥后的微过热蒸汽进入低压缸做功,并最终排入凝汽器。

在凝汽器中布置有传热管,传热管内循环流动着海水,用于冷却汽轮机排出的乏蒸汽,使乏蒸汽转变为凝结水,同时保持凝汽器内为恒定的真空。海水的`水温通常在13~33℃,海水的循环依靠循环泵实现。

凝汽器中蓄积的蒸汽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由凝结水泵抽出,经过低压加热器加入除氧器。低压加热器是利用从汽缸中抽出的蒸汽加热凝结水,有利于提高热循环效率,同时也可将汽轮机内的水分带出,有利于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在田湾核电站共设有四级低压加热器,其中一号低加为并列布置的4个表面式加热器,二号低加是一个混合式加热器,三号低加是一个表面式加热器,四号低加也是一个表面式加热器。

在除气器中,利用汽轮机高压缸的抽汽将凝结水加热至饱和温度,使溶在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被释放出来并排出二回路,避免金属设备腐蚀,可见除氧器。经过除氧后的凝结水称为主给水。

主给水由主给水泵抽出,经过高压加热器加热后进入蒸汽发生器,高压加热器同样是利用从高压缸中抽出的蒸汽加热给水,有利于提高热循环效率。在田湾核电站,高压加热器均为表面式加热器,共设有两级并且分ab两个并列运行系列。例如,a系列依次布置有一个五号高加和一个六号高加,b系列与a系列完全相同。

从以上对二回路热力系统的描述可知:二回路做功的工质从初始的饱和蒸汽,经过几个不同的热力过程后,仍然回到初始状态,这个周而复始的热力循环即是朗肯循环。

如图1-1-3所示,朗肯循环由以下几个热力过程组成:

8→1→2,表示二路的给水在蒸汽发生器中吸收一回路冷却剂释放的热量后转变为饱和蒸汽的过程,是一个定压吸热过程。

2→3:表示饱和蒸汽在高压缸中膨胀做功,将蒸汽的内能部分地转化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

3→4:表示高压缸的排汽在汽水分离再热器中的汽水分离过程,使蒸汽的湿度减小。

4→5:表示高压缸的排汽在汽水分离再热器中的再热过程,使蒸汽的内能增加。 5→6:表示饱和蒸汽在低压缸中膨胀做功,将蒸汽的内能部分地转化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

6→7:表示汽轮机排汽在凝汽器中被冷凝成凝结水的过程,是一个定压放热过程。 7—8:表示水在泵中的加压过程,是一个绝热压缩过程。

核电厂的热循环效率,通常用表示,它是指工质完成一循环所做的静功与工质在循环中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的比值,它表示输入的热量转变为功的份额。

从朗肯循环可知,工质在循环中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q1,是点1→2→3→4→5→6→90→10→7→8所所围成的面积,工质在循环中向低温冷源释放的热量q2,是点6→9→10→7所围成的面积;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净功即是吸收的热量与释放的热量之差,因此,核电厂的热循环效率可以用下式表示:

由于q1与蒸汽的初始参数(温度、压力)有关,q2与蒸汽的终参数有关,因此初始参数越高,则热循环效率越高;终参数下降,初始参数不变,则热循环效率越高。 由于核电厂蒸汽的初始参数低于火电厂蒸汽参数,因此核电厂的热循环效率较低。为了提高热循环效率,核电厂普遍采用了给水回热循环。

核电厂培训篇三

九江彭泽帽子山核电站

通过实习对我在校的专业知识更加巩固,使我在三年来所学知识的一个系统化毕业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不知不觉我们的大学时光就要结束了,在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正确性。在这个时候,我来到江西九江彭泽核电站,在这里进行我的毕业实习。

帽子山核电站是我国中西部首个核电站项目,厂址区域范围稳定,取水天然条件好,大气扩散条件好,交通运输方便,人口密度低,环境保护好,外部条件比较简单,被专家誉为不可多得的内陆核电理想厂址之一。目前,江西彭泽核电一期工程“两评”报告c选址阶段已正式获得国家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的批复,一期工程1,2机组场地平整工作正在进行。作为中国首批内陆核电厂址,江西彭泽核电站规划建设4台125万千瓦级第三代ap1000压水堆核电机组,首台机组计划220xx年年底工程具备fcd条件,20xx年并网发电。根据规划,彭泽核电首台机组计划220xx年年底完成在核岛现场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的施工条件,20xx年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对江西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一名核电专家表示,彭泽核电项目首期工程规划装机容量为500万千瓦,共建设4台125万千瓦机组,加上后期建设2台150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将达800万千瓦,这相当于目前全省的发电总和。彭泽县委主要领导表示,彭泽核电厂预计投资达600亿元,是彭泽县乃至江西省有史以来投资最多、涉及面最集中、带动地方发展性最强、科技含量最高、社会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

xxx年x月xx日,我们xxx中队xx名学员在学校的安排下,于上午x:xx坐车出发至下午x:xx来到了九江彭泽帽子山核电站实习。我们下车后收到了上一任实习学生的欢迎,在听完徐主任和核电安排主任的讲话后我们被安排为4小队,其中3小队马上被安排上岗实习,我们知道我们的实习任务开始了。在上一任实习的同学帮助下我们很快的熟悉了自己的任务,我们在岗位上认真仔细,在岗下我们细细交流,不管岗上还是岗下我们都以一名警院学生和核电安保人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在实习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不管刮风下雨,风吹日晒还是白天黑夜,我们都坚持着自己的岗位,下雨时,我们穿着雨衣戴着帽子在雨中执勤,天热时我们打开太阳伞站在伞下执勤,夜晚我们时刻提高警惕注意四周。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院领导对我们表以最充分的关心,并多次来到岗位上来观看我们。

大学是一个人生的转型期,是步入社会的过渡期,在学校学到的是纯理论知识,而真正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只能自己去实践,去锻炼。

实习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有酸的,有甜的,有苦的,有辣的。心中滋味千百种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是不可否认却是这些经历将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和经验的积累。大学实习是每个大学生都要经历的,他是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巧上的日趋完善以及心灵的成熟蜕变。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把所学的书本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可以更加熟悉就业市场、了解社会现实、加强自身竞争意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上的欠缺。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激励和鼓舞我以后应当怎样更成熟的面对实际工作。通过们的视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也打开了我野,增长了知识,为我们以后的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鉴定基础。经历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欣喜地发现自己得到了双重收获:业务技这次实践引发我不断地思考一些实际问题:该怎样完成所需的知识积累以及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这将是我下一次社会实践的主题。

核电厂培训篇四

(2)了解核电站整体的运行情况,以及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

2.1概述

核动力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核力装置是一个由各种仪器、系统、设备和机构组成的综合体,用于将核燃料裂变时放出的核能变换成电能、机械能和热能。核动力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反应堆装置,其作用是使核燃料中的易裂变核素产生裂变,释放热量,并把热量传递给工质(冷却剂);二是汽轮发电机组(包括汽轮机和发电机),其作用是将工质(蒸汽)热能转为机械能和电能,在大多数核动力装置中,作为工质的冷却剂和蒸汽的回路是分开的。其中,冷却剂回路称为一回路.水蒸气回路称为二回路。一回路是带放射性的,二回路则是安全的。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的两台单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级的俄罗斯ase-91/99型压水堆核电机组即为双回路设计。其中,一回路由1个反应堆、1台稳压器和4个环路组成,如图1-1-1所示。

冷却剂然后沿主管道进入蒸汽发生器,并在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内流动,将热量传递给传热管外侧的二回路工质(给水),使给水沸腾,从而转变为饱和蒸汽,蒸汽的压力为6.28mpa,温度为278℃。同时'一回路冷却剂被二回路工质(给水)冷却,温度从320℃下降到290℃,然后沿主管道重新进入堆芯。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的饱和蒸汽沿蒸汽管线进入汽轮机。蒸汽在流过汽轮机膨胀做功,使其热能转换成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由于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通过联轴器连接在一起,因此汽轮机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继而在发电机定子上产生感应电流,这样就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如图1-1-2所示。由于随着蒸汽在汽轮机内的膨胀,蒸汽的湿度增加,而这有可能导致汽轮机零件的汽蚀磨损。所以,汽轮机分为高压缸和低压缸,并且在高压缸和低压缸之间设置汽水分离再热装置,对蒸汽进行干燥和加热。干燥后的微过热蒸汽进入低压缸做功,并最终排入凝汽器。

在凝汽器中布置有传热管,传热管内循环流动着海水,用于冷却汽轮机排出的乏蒸汽,使乏蒸汽转变为凝结水,同时保持凝汽器内为恒定的真空。海水的水温通常在13~33℃,海水的循环依靠循环泵实现。

凝汽器中蓄积的蒸汽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由凝结水泵抽出,经过低压加热器加入除氧器。低压加热器是利用从汽缸中抽出的蒸汽加热凝结水,有利于提高热循环效率,同时也可将汽轮机内的水分带出,有利于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在田湾核电站共设有四级低压加热器,其中一号低加为并列布置的4个表面式加热器,二号低加是一个混合式加热器,三号低加是一个表面式加热器,四号低加也是一个表面式加热器。

在除气器中,利用汽轮机高压缸的抽汽将凝结水加热至饱和温度,使溶在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被释放出来并排出二回路,避免金属设备腐蚀,可见除氧器。经过除氧后的凝结水称为主给水。

主给水由主给水泵抽出,经过高压加热器加热后进入蒸汽发生器,高压加热器同样是利用从高压缸中抽出的.蒸汽加热给水,有利于提高热循环效率。在田湾核电站,高压加热器均为表面式加热器,共设有两级并且分ab两个并列运行系列。例如,a系列依次布置有一个五号高加和一个六号高加,b系列与a系列完全相同。

从以上对二回路热力系统的描述可知:二回路做功的工质从初始的饱和蒸汽,经过几个不同的热力过程后,仍然回到初始状态,这个周而复始的热力循环即是朗肯循环。

如图1-1-3所示,朗肯循环由以下几个热力过程组成:8→1→2,表示二路的给水在蒸汽发生器中吸收一回路冷却剂释放的热量后转变为饱和蒸汽的过程,是一个定压吸热过程。2→3:表示饱和蒸汽在高压缸中膨胀做功,将蒸汽的内能部分地转化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3→4:表示高压缸的排汽在汽水分离再热器中的汽水分离过程,使蒸汽的湿度减小。

4→5:表示高压缸的排汽在汽水分离再热器中的再热过程,使蒸汽的内能增加。5→6:表示饱和蒸汽在低压缸中膨胀做功,将蒸汽的内能部分地转化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

6→7:表示汽轮机排汽在凝汽器中被冷凝成凝结水的过程,是一个定压放热过程。7—8:表示水在泵中的加压过程,是一个绝热压缩过程。

核电厂的热循环效率,通常用表示,它是指工质完成一循环所做的静功与工质在循环中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的比值,它表示输入的热量转变为功的份额。

从朗肯循环可知,工质在循环中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q1,是点1→2→3→4→5→6→90→10→7→8所所围成的面积,工质在循环中向低温冷源释放的热量q2,是点6→9→10→7所围成的面积;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净功即是吸收的热量与释放的热量之差,因此,核电厂的热循环效率可以用下式表示:由于q1与蒸汽的初始参数(温度、压力)有关,q2与蒸汽的终参数有关,因此初始参数越高,则热循环效率越高;终参数下降,初始参数不变,则热循环效率越高。由于核电厂蒸汽的初始参数低于火电厂蒸汽参数,因此核电厂的热循环效率较低。为了提高热循环效率,核电厂普遍采用了给水回热循环。

核电厂培训篇五

style="color:#125b86">20_年8月建成投产。一期工程建成发电,每年至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吨,减少10万吨火力发电用煤的灰渣以及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6台机组计划在20_年全部建成投产,至少可拉动地方经济3000亿元的投资和增加3万人的就业。福清核电站6台机组连续建设还将为中国核电站群堆建设以及核电批量化、规模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核电站发电原理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质量差不多的轻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加热后铀原子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裂变。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当原子核受到外来中子轰击时,一个原子核会吸收一个中子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中子。这裂变产生的中子又去轰击另外的原子核,引起新的裂变。如此持续进行就是裂变的`链式反应。链式反应产生大量热能。用循环水(或其他物质)带走热量能避免反应堆因过热烧毁。导出的热量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气轮机发电。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的能量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利用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使机械能转变成电能。核电站一般分为两部分:利用原子核裂变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和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属:铀、钚。一般说来,核电站的汽轮发电机及电器设备与普通火电站大同小异,其奥妙主要在于核反应堆。目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核裂变反应而发电。

核电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目前世界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和改进型气冷堆以及快堆等。但用的最广泛的是压水反应堆。压水反应堆是以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它是从军用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动力堆堆型。

2、核岛主要设备

(1)反应堆压力容器

ap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是一个由壳体、过渡环、半球形底封头及可拆卸带法兰上封头构成的圆柱形结构。壳体包括两部分:上壳体(接管段)和下壳体(活性段)。下壳体和底封头之间用一个过渡环连接。上壳体、下壳体、过渡段和半球形底封头由低合金钢制造,内部堆焊奥氏体不锈钢,每个部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上封头为控制棒驱动机构、堆内测量提供了安装孔和支撑,为放气管和一体化堆顶提供了支撑。压力容器在堆芯顶部以下的位置没有贯穿孔,排除了压力容器泄漏导致失水事故的可能。

(2)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一、二回路的枢纽,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一回路冷却剂中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水,使之产生蒸汽来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由于一回路冷却剂流经堆芯带有放射性,因此,蒸汽发生器也是一回路压力边界的一部分,用于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在正常运行时,二回路不受一回路放射性冷却剂的污染,是不带放射性的。

(3)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泵

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泵(简称核主泵)是核电站重要设备,被喻为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从反应堆压力容器出口的高温高压水,把热量在蒸汽发生器内通过热交换传给二回路的水和蒸汽,经过核主泵再打进压力容器,周而复始。这个高压回路被称作核电站一回路,也叫主回路。在核岛一回路系统中,核主泵是唯一的旋转设备。每条环路有一台核主泵,用于驱动冷却剂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内循环流动,连续不断地把堆芯中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器二回路。反应堆冷却剂循环过程是在封闭的回路中进行的。核主泵由电动机驱动,为了防止已经切断电源的泵倒转,每台电机内设有防逆转装置。核主泵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

(4)主管道

核电站主管道是连接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的大厚壁承压管道,是核蒸汽供应系统输出堆芯热能的“大动脉”,是压水堆核电站的核一级关键部件。ap1000主管道不同于第二代核电站采用的铸造不锈钢管,采用的是整体锻造、加工、弯管的不锈钢管道,这要求有更多的不锈钢水,其冶炼、浇铸、铸造、热处理、深孔加工和弯管等工艺都有较大难度。

(5)稳压器

ap1000稳压器采用电加热立式圆筒形结构设计。稳压器上封头为半球形,与筒体等厚。上封头设有一个人孔、一个喷雾接管、两个安全阀接管;下封头中央为波动管接管以及五组直插式电加热器。通常电加热器与其套管之间采用机械密封,便于拆装;稳压器下筒体内还设置上下隔板,作为电加热器横向支承。

(6)控制棒驱动机构

置指示器套管;内部部件由钩爪部件、套管轴、磁极、衔铁及缓冲轴等组成;驱动轴主要包括环形杆和上、下光杆;位置指示器由位置指示器线圈及外套组成。

(7)爆破阀

爆破阀是ap1000核岛的组成部件,其中的驱动装置是由炸药爆炸切断原来密闭的管道封板,以满足应急打开要求,对核岛实施保护作用,主要用于核电站第四级自动卸压系统、低压安注系统以及安全壳再循环系统中。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在严重事故工况下,通过开启阀门信号触发爆破单元,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动阀门中的活塞运动,切断阀门通径的盲管,冷却水即可进入堆芯进行冷却。爆破阀能够有效缓解和预防严重事故,可减少核电机组安全设备数量,改善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ap1000核电机组的技术亮点之一。每台机组中有12台三种规格、两种口径和两种压力参数的爆破阀。

(8)堆内构件

堆内构件是反应堆压力容器内支承堆芯的结构部件。堆内构件由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两部分组成,上部堆芯支承部件由上部支承板、上堆芯板、支撑柱和导向筒组成,下部堆芯支承部件由吊兰同体、下部堆芯支承板、堆芯二次支承、涡流抑制板、堆芯围筒、径向支承键及相互附属部件组成。

五、实习总结与感知

通过大量查阅书籍、资料和实地向技术人员提问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我对核能和核电的认识,消除了之前对核能存在的误解,清晰了核电是经济、安全、高效、可靠的概念,认识了新能源和核能之间的联系。同时,对核电厂在选址、设计、运行和安全保障等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增强了核能源发电系统、控制系统、核电机组设备的组成及结构等与核电相关的具体知识。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也渐渐明确了今后改进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

这是我们第一次比较全面直观的真正了解核能发电的全过程。有种奇妙的感觉,既充实又有距离。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核电技术能为国民经济做出举足轻重的贡献,特别是在拉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清洁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按照福清核电站100w kw.h产电能力计算,机组一天工作24小时,即可产生2400w瓦的电量,同时减少4.38吨二氧化碳排放。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还保护了大气环境。 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核电技术对于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民的经济发展起着如此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拥有更先进核电技术的国家将来才能刚好更好地引领国际社会在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只有拥有更高核电比例的国家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只有拥有更安全核电技术的国家才能真正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百姓。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核电厂,同时也是第一次接触大型国有企业。大型国企的就业环境和员工风采以及精神面貌,都让我深深向往。在这里不仅有值得你学习的技术型人才,还有爱岗敬业的模范榜样。这些人都立足于自身岗位为我们的现代化社会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也渐渐地对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崇拜之情,更是难以掩饰内心的向往之情。但我知道,我不仅还缺少专业的技能知识,还有许多素质也是我所需要加强培养的,所以,我一定将继续努力,改进缺点,增强技能,培养高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为期五天的认识实习,获益匪浅。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