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总结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模板8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HT书生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总结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模板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总结篇一

要比除数小。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学习的起点是重新从等分的事实开始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还是可以根据除法的算式老研究计算中出现的新问题,但是经历了这一次活动,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的对象已经不是除法的事实,而是除法的本身,研究除法计算中的另一种情况。因为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以前,已经认识了除法,知道要把一个数等分,可以用除法计算。至于这个数能不能正好分完,对每一个人来说,在没有计算或进行分的实践之前,是不会知道能分完或不能分完的。只是在建构了除法后,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我们研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因此,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正是在学生已经知道除法的含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不必再次去研究“14颗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而是应该直接出示“14颗草莓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颗?”用什么方法计算,紧接着让学生感受到计算中出现的困难。

一、本节课的成功所在:

1.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例如: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学生自由地说,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我觉得要及时总结经验;失败了我们也要认真总结、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以便于弥补不足。在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时,当学生分析出商乘除数是已经分的,剩下的没分写下来叫余数这一环工节时,教师应该做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理解到位。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总结篇二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又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部分通过三个例题,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习用竖式计算的算理和写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时,应注意从学生认识水平的实际出发,让他们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达到“玩中学、做中学,学中悟”的目的。

一、创设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出现“有剩余”的情况,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

片断一: 1、师: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呢,谁能帮老师把礼物分下去? 学生分礼物。 2、师:你是怎么分的吗? 生:把7包礼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1包,还剩下1包。 [反思] “分礼物”的活动本身就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在分物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怎么分,分的结果总是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的。从而感受到有余数的除法的确存在,体现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信心。

二、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自主研究横式、竖式写法。

片断二: 1、 横式的写法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礼物平均分给小组的同学,看看每人能分到多少?组长做好纪录。 生1:12÷6=2 (结合操作,说明算式表示的意义) 生2:20÷6=3余2或20÷6=3多2(结合操作,说明算式表示的意义) 生3:20÷6=3……2 师:对比三种写法,你喜欢哪一种? 学生通过对比,认为用20÷6=3……2 这种写法既简单又美观。 2、分类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生:把有余数的分为一类,把没有余数的分为一类。 18÷6=3 15÷6=2……3 12÷6=2 20÷6=3……2 17÷6=2……5 22÷6=3……4 师:后面的3、2、5、4表示什么? 生:剩余的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就把它们叫做余数(板书:余数)我们用6个圆点把商和余数连接起来。谁会读这道算式? 学生读算式。…… [反思]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多种横式的写法,只要能说明道理,教师都给予充分的恳定。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形成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片断三: 1、师:除法的横式会写了,那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在小组里商量竖式的写法) 交流除法竖式的写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展示的竖式: 15 1 5 ÷ 6 ÷ 6 2 2(3) 3 2 2 6 丿 1 5 6 丿 1 5 3 2、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自由的发表看法,提出质疑,互问互答,讨论激烈。在教师的帮助下,统一竖式的写法。 3 2 ……商 6 ) 18 除数 ……6 ) 1 5 ……被除数 18 1 2 ……6和3的乘积 0 3 ……余数 学生说出竖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反思] 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师改变过去直接教学竖式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尝试写出除法的竖式,由于受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很多学生是仿照加、减法和乘法的竖式的书写格式来写,这是很正常的。教师注意适时点拨,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评价,从而不断地调整算式的写法,逐步地达到规范。这不仅体现了优化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还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

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逐步培养她么善于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 片断四:

1、观察 15÷6=2……3 17÷6=2……5 19÷6=3……1 20÷6=3……2,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1:除数相同。 生2:都有余数。 生3: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就等于被除数。 生4:余数都比除数小。 …… [反思] 学生在观察算式时,往往会有许多发现,有的是教师需要的,有的是不重要的,但都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的作用是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他们的灵感,挖掘他们的潜力, 使之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去探索。

3、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继续出算式,记录结果,会怎样呢? 生七嘴八舌:余数还是比除数小。 [反思]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小棒成为教学的载体,学生通过大量的例子,反复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从而认识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由特殊到一般,并在头脑中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

4、 师: 21÷5=3……6,这里余数比除数大,你认为这道题对吗? 生1:这道题对了。 生2:不对,我通过摆小棒,发现21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根,余下1根。所以,商应该是4,余数是1。 生3:我们发现余数6里面还有一个5,可以再分一次,所以,商也是4,余1。 师:同学们真聪明!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这是大家集体智慧的力量,真了不起! [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就一个问题发生争执是非常正常的,又是非常可贵的。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之自觉地行动起来,顺利地解决了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最容易出错的问题。

四、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1、 请你来当小老师,判断对错。 出示: 14÷4=3……2 13÷2=5……3 19÷4=4……3 18÷3=5……3 2、 猜数游戏。 有一个数,除数是2,余数是几?为什么? 如果除数是3,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100,余数可能有几个? [反思] 数学教学学的是方法,它特别提倡精讲精炼。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们只选取了这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会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学习有用的数学,实现有效的学习。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总结篇三

今天运用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了《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线上教学,一句话总结:理想有多美丽,现实就有多残酷。本来信心满满的一节课,到最后面对学生就崩溃了。

整个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摆,并且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形成对余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在摆一摆的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使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剩下的就是余数。

探索新知:让学生观察例1的两幅图,进行摆一摆,列算式,再比较两次分草莓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会读算式;第一次分草莓,摆一摆,很多学生不会说6÷2=3的意义,第二次分草莓,学生不会读算式“余1”总是读“剩余1”,也不会说意义,找了三个学生说,我提示着说,总结着说,学生还是说不顺畅,看回放才发现,我没有在开始的时候说明算式的意义,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不会总结,只侧重对余数的认识,所以不是学生不会说,而是我没有强调。

巩固练习:综合课本习题以及课外练习的训练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紧接着回归课程开始时的活动,利用今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很多学生不开摄像头,知识装作在看,实际上没有回复,不在线,纪律问题很严重。。

本来预设不到40分钟的课堂,让我上了50多分钟。更失败了。总之一节课下来,让我伤春悲秋。果然教学还是不能太自我,没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就是失败的。没有学生意识的课堂就是一个桃花源,太梦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才能让我们回归现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总结篇四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例4是笔算除法最后一道例题。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竖式,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学生在已有的用余数的除法基础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了体现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我对例题进行了改编。用孩子身边的大课堂中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本课的。课堂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和体会:

1.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本节课在充分把握教材每一个活动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某些活动的教学顺序进行了适度调整,如将难度较大的“激流勇进”调整到难度稍小的“丛林探险”活动之前。其次,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对教材的例题和习题进行加工处理,以学校大课堂活动为主线。创设了“分队登山—午餐买食品—峡谷漂流—采树叶拼图案”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构建基本的数学模型——结合实际灵活处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的过程,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2.体现了新课程中数学教学解决问题的特点,将解决数学问题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融合一起。本节课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者情境,如“分队登山、午餐购物、坐船、制作标本”等,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建立模型,回归生活用数学——实际应用。

3.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活动的效能。教师创设了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每一个情境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玩“峡谷漂流”、“拼树叶图案”等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选择不同的解决策略,体会“进一”、“去尾”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到,生活中的问题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主动从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自主地根据数学信息确定解决策略,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有学生的合作交流,朴实而扎实。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总结篇五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学习的起点是重新从等分的事实开始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还是可以根据除法的算式研究计算中出现的新问题,但是经历了这一次活动,我认为其实我们的对象已经不是除法的事实,而是除法的本身在平均分正好分完时可以用没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而在平均分后有剩余就要运用有余数的出发来解决,这只是除法计算中的另一种情况。因为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以前,已经认识了除法,知道要把一个数等分,可以用除法计算。

至于这个数能不能正好分完,对每一个人来说,在没有计算或进行分的实践之前,是不会知道能分完或不能分完的。只是在建构了除法后,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我们研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理解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再体会什么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在后面的练习时学生不能很快的口算,课前应该多做这方面的练习;在学生动手操作后,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动手操作的流程,。因此,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地搞好教学工作,让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总结篇六

本课时有余数除法,教科书为我们带给了很好的教改理念和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计算教育学的方法。

一、在情境体验中理解好处

以往学习有余数除法,是透过一个简单演示、一道竖式讲解和一道题做一做,告诉学生余数和有余数除法;再透过一道竖式的试商告诉学生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配以多道计算题加以练习。这样纯粹是算理算法的学习、强化计算训练,单调重复地计算使学生倍感枯燥无味,并由此生厌,而且信息量少,思维狭窄,未能把学习的资料与身边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未能透过数学学习开发学生智力。本课的设计,使学生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用数学眼光去发现生活里的“有余”现象,例如用花盆布置联欢会场、分食物、摆学具、包装面包、校运动会的很多情景等等。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感受生活中的余数问题需要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在心理上驱动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情感上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重点透过分食物和摆学具这两种生活情景,了解到平均分有两个结果:一是刚好分完;一是余下少许不能再平均分。透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讨论、辨析,大家都参与了有余除法、余数等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们获得了成功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情景体验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好处。

二、在操作比较中探究方法

本课的教学透过学生几次自主操作,在比较认识中探索有余数除法,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力所能及的状况下,独立地完成从表内除法到有余除法的学习,并且自己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在操作比较中,学生还注意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探究,自主发现问题,使他们逐渐养成自主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借算法多样化激活思维

本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算法多样化,,例如摆学具时,学生能用乘法、口诀、估计、画圈、倍数关系等方法做除法,在课上联系生活实际想问题,想解法,把思维激活起来了!

四、在实践应用中加深认识

透过情景体验有余除法,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有余除法,从而更理解有余除法的好处和更熟悉有余除法的算法。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总结篇七

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要学生认识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式的写法,正确表达商和余数,并学会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余数规律,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摆一摆,在平均分若干物体还有剩余的活动中认识余数,感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尝试中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17除以5的时候,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商几的过程分析,使学生明白: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17而且小于17就商几,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还不错,但在“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时,我是指名学生板书连续的算式,原先是想这样会缩短时间,由于学生在板书过程中没有把各数对齐,使学生没能很快的观察出这个规律,反而花的时间更多,如果由老帅自己来板书可能效果会更好,学生可以很快地发现余数1、2、3、1、2、3、。。。。。。都是比4小的,没有超过4的,从而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当然,有余数的除法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难点,学生的试商,竖式的写法,余数不能不写等等这些都要靠以后反复的练习,从而加以巩固。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总结篇八

本节课我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活动,动手分一分,由没有剩余引入到有剩余,初步建立余数的概念,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有余数除法”来源于生活实际,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大胆尝试“转化”,这就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在初步尝试后,再次例题操作,加深认识。通过一层层递进认识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这样经过学生的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在数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分发具体实物,让学生从动手平均分东西给组员,这一具体行为直观感知。并在把分的结果一一列表后,形象感知正好分完与有余数的两种不同分的结果。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有本质理解。

在《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根本任务更多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固然重要,但余数、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含义的探索过程,推导过程更重要。因为其过程中蕴涵着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本课始终贯穿着把“新问题”转化为已经会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思维活跃,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在圈一圈,填一填,想一想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合作意识。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劳动节活动方案小学(实用10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避免盲目行动和无效努力。以

    2023年科学课大脑教学反思(优秀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组织部公务员工作总结(大全9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

    最新秘书部述职报告个人 个人安全科长述职报告(优秀10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

    最新大班幼儿体育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8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最新转预备党员的个人情况发言稿(汇总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好吃的葡萄小班美术教案反思(精选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

    最新三年级英语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汇总9篇)

    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计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

    2023年小学一年级开学计划表(精选5篇)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小学一年级开学计划表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