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薇儿

一份合理的教学计划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学科和教学内容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和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制定教学计划时要认真对待,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耐心和细心,希望以下范文可以帮助到大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一

这节课冯老师把圆柱体、圆锥体的知识构建成一个知识体系,运用了演示、点拨、引导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复习内容由浅入深,并且分为基本知识的复习、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拓展训练这几大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无论是在能力,还是在知识的'理解运用上都有所提高。

这一节课,全堂设计非常巧妙,巧在哪?巧在她只给学生提供一根小小的木桩,就能让学生把圆柱和圆锥打得稀巴烂。妙又在哪?妙在她只用“刷”、“切”、“削”这三个字,就把学生带到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海洋里游了一圈。课一开始,先让学生把圆柱和圆锥的特征、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等知识梳理一遍,接着出示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30厘米的圆柱体,让学生提问题。学生根据各自已接触过的题型提出了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通过整理、引导,让学生由浅入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又一个接近于生活的问题。一个“刷”把圆柱有底没底的表面积都给刷出来了;一个“切”又把长方形或圆形的横截面面积切出来,甚至把圆柱的直径和高与长方形横截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也给切出来;一个“削”不但削不断圆柱和圆锥的关系,反而让它们的关系更突现。学生通过一根木桩的牵引,系统地、全面地再现知识和运用知识,所学知识不但得以巩固,而且拓展。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这一节课,不但学生的知识得以充实、拓展,我也得益匪浅,从中略知了一些备课和上课的套路。非常感谢!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二

教学目标:。

1、梳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能灵活地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2、沟通立体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图形网格,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

3、引导学生以类的观点去观察与分析图形,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圆柱图片。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1、导入。

生:圆锥。

师:圆柱和圆锥之间有什么关系?

圆柱和圆锥之间还有很多的奥秘和联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柱和圆锥。

(1)特征。

(观察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2)表面积、侧面积。

(3)体积。

二、变式应用。

1、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

师:运用我们所整理的这些知识,能够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看下图:

师:这是一个圆柱形的木桶。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不能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呢?

生提问题。

师总结问题,并解决问题。

师:生活中能不能直接使用这些数据来准备材料?

小结:解决问题时要结合生活实际确定最合适的取值。

2、根据圆柱的动态变化解决问题。

生罗列加工方法。

师根据加工方法提出数学问题。

师:联系我们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复杂的数学问题都是有简单的数学问题演变而来的。

三、触类旁通,提升应用。

小结:当我们用触类旁通的视角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又可以发现新知识,这就是温故而知新,也就是复习的意义。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三

1、联系同学们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了解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柱的基本特征,激发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2、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品质。

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

最后总结出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的结论。

2、教师出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各种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圆台)。

游戏规则:一人上台摸,并描述你摸到的这个物体的最典型的特征,使下面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摸的这个物体的名称。

师生共同活动。在摸出物体后,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引出这节课要探究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

1、从生活的实景图中发现圆柱和圆锥。

从书第2页找一找的实景图,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与同伴互相指一指,哪些是圆柱和圆锥,并指名回答。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圆柱、圆锥的特征。

用各种方法,如摸、量、画等,观察带来的圆柱、圆锥形实物,你们有哪些发现?用手中的工具验证你们的猜想。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的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表格:研究对象。

你们猜想它有哪些特征?

你们是用怎样的方法验证你们的猜想的?把验证方法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反馈。

教师抓住几个关键点进行引导:

圆柱的特征:

(1)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底面是由两个大小完全相等的圆组成。侧面是一个弯曲的面。

(2)认识圆柱的高,并会测量圆柱的高。如果没有学生探究这个问题,教师要示范两个底面大小差不多的圆柱,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高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的长度相等。

圆锥的特征:

(1)由一个底面(圆)、一个侧面(曲面)组成。

(2)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引导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4、说一说。

课本3页,让学生再次系统地看一看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拿一个你准备好的圆柱和圆锥,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各部分的名称。

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的哪些物体的形状像圆柱、圆锥?指名回答。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四

教材第18,19页的例1,完成第19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五的第14题。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1、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了解围成圆柱或圆锥的各个面。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认识圆锥的高。

教师准备圆柱体、圆锥体的物体,让学生收集一些圆柱体、圆锥体的实物。同时让学生将教科书第125、127页上的图沿边剪下来做成圆柱体、圆锥体。

1、师出示准备的模型圆柱,圆锥,提问,这是什么形体?

师指出:圆柱体简称圆柱,圆锥体简称圆锥。

2、举例: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学生举例)。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直圆柱和直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1)谈话,请看挂图,刚我们看到的圆柱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还有这么扁的,同学们桌面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圆柱,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圆柱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后自由发表意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2)验证发现:上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刚才同学说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你想办法证明一下,这个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可能:a把茶叶筒的盖头拿下来比划b用线绕c用尺亮圆的直径。

(3)师指出:这是沿着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下来的圆柱的平面图。

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图中标出底面)。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板书,在图中标出)。

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出示装满牙签的牙签盒让学生体会)。

验证圆柱的高都相等:把圆柱放在桌角量高,变换角度量高,量出的结果一样吗?

(1)谈话:某些建筑物的顶部,吃的蛋筒,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请你观察这些圆锥,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交流,师适当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2)看书对照你的发现是否正确。

(3)师指出:图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边说边在图上标出来)。

提问,圆锥的高有几条?

滚动圆锥,你有什么发现?

辨析,这是圆锥的高吗?那你认为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师出示图。

(4)指出你手中圆锥各部分名称。

1、练一练:判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练习五第二题,连一连。

3、练习五第三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转一转,想象一下,再交流。

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与长方形小旗有什么关系?

4、拿出硬纸做的圆柱和圆锥,想办法量出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记录再自备本上。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五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1、把课本34页第5——7题在作业本上写一下。

2、把课本35页第8、9题自己动手做一做。

—、预习效果检测。

1、计算下面圆柱的表面积。

底面半径6厘米,高8厘米。

底面直径1米,高2米。

底面周长6.28分米,高3分米。

2、计算下面物体的体积。

圆柱:底面直径5厘米,高7厘米。

圆锥:底面半径3分米,高是底面半径的2倍。

二、合作探究。

1、复习公式。

2、做复习第5----7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指名学生口答每题算式,老师板书出来。

提问:刚才一题是求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一共是多少,根据刚才一题的解答,你能找出数量关系解答这道题吗?(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

3、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做第8、9题,学生讨论。

三、当堂达标检测。

完成补充习题的作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六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要求:

(一)授内容的教学要求。

1、知识要求:

(1)理解比的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填写统计表,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表,会依据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一些问题;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图,会依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或提出一些问题。

2、能力要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要求:

让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二)总复习单元的教学要求。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会依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升入初中,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的学习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口算做到算得对算得快,笔算做到计算仔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把教学应用题做为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来抓,特别是圆柱、圆锥和比、比例方面的应用题,着重教学生理解题意,通过题目会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重视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抓好针对优等生的“奥数”教学,提高解“奥数”难题的能力。对于潜能生,我将加大个别辅导时间,让他们也能进步。

5、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画图,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6、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力。

7、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正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存问题。

8、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9、针对本册内容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坚持不懈的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时安排。

一、比和比例……共20课时。

1、比的意义和性质……2课时。

2、按比分配……2课时。

3、比例的意义和性质……3课时。

4、比例尺……2课时。

5、正比例……3课时。

6、反比例……3课时。

7、应用题……3课时。

8、复习……2课时。

1、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3课时。

2、圆柱的体积……2课时。

3、圆锥的体积……2课时。

4、复习……2课时。

三、统计初步知识……共11课时。

1、统计表……3课时。

2、统计图……6课时。

3、复习……2课时。

四、总复习……共30课时。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圆锥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屏摹上显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闪烁。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公式:

师:这里所说的底面积和高指的是谁的底面积和谁的高?

四、尝试应用:

1、课件出示引入题中的三堆沙子,同时添加数据:

(1)底面积是10平方米,高是0.6米。

(2)半径是2米,高是0.6米。

(3)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0.9米。

通过计算你认为这三堆沙子够不够?

2、从做实验所用的材料中任选一个圆锥,通过测量计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

3、

(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7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墙角有一堆沙子,你能想办法求出这堆沙子的体积吗?

六、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八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圆柱、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意义。掌握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动手、大胆联想、善于分析、总结归纳的好习惯。

二、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本单元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理解、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突破措施: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圆柱的认识1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1课时。

圆柱的体积1课时。

圆锥的认识1课时。

圆锥的体积1课时。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九

这节课我所教学的内容是对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整理,有几个同学整理得挺全面,有的同学把知识点都写上了,但没有条理。所以,课上我通过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图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有条理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因为是复习课,我没有设计让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等环节。

课上我出了两道具有代表性的题。通过巡视我发现同学们列算式基本没问题,因为我们在讲新课时,同学们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归纳出了所有的计算公式,只要同学们认真审题,这类题基本没什么问题。另外,我每天还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两、三题在早晨或中午做,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觉得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课上不敢放手,练习题少。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十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复习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完了“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今天开始复习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熟悉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包括容积)的汁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特征。

1.说出物体名称。

出示一些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和模型,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形体。

2.复习特征。

做复习第1题。

(1)同时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

指名学生说出各图的名称。(板书:圆柱、圆锥)。

(2)提问:谁能拿出圆柱和圆锥,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在图中板书)圆锥的高怎样测量,试着量一量你手里圆锥的高。

(3)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哪位同学来说说圆锥有什么特征?

三、复习计算。

做复习第2题。

1、出示表格,说明要求,

让学生计算,填在表格里。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填表。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复习第3―5题。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十一

最后总结出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的结论。

2.教师出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各种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圆台)。

游戏规则:一人上台摸,并描述你摸到的这个物体的最典型的特征,使下面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摸的这个物体的名称。

师生共同活动。在摸出物体后,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引出这节课要探究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十二

我们已经学完了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今天开始复习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熟悉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包括容积)的汁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十三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的学习内容既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学习了新知,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又拓宽了学习空间,知识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今后学习其它的立体图形打好了基础。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十四

1、把一个高3分米的圆柱体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扇形,然后把圆柱体切开,拼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近似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20平方厘米,求圆柱体的体积。

4、将一块长方形铁皮,利用图中阴影的部分,刚好制成一个油桶,求这个油桶的体积。

5、将一块长10cm、宽6cm、高8cm的长方体木块,切割成体积尽可能大的圆柱体木块,求这个圆柱体木块的体积。

6、一个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7、在一个正方体纸盒中恰好能放入一个体积为282.6立方厘米的圆柱体卷纸,求这个正方体的容积。

8、求下面图形的侧面积和体积。(单位:cm)。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十五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玉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分析中归纳解题方法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1、拿出圆柱和圆锥,说说它门的特点。

2、你能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和圆锥形的吗?

3、现在我们首先来研究圆柱。

(1)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桌上的圆柱,看看它有哪些特点。(提示:从面、棱、顶点和高这几方面来研究。)

(2)请一位同学代表你们组来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3)老师现在有问题要问大家:圆柱上下两个圆有什么关系,怎样验证?

(4)我们称这两个圆为圆柱的底面,也就是说圆柱有两个底面,一个侧面。

(5)圆柱的高指什么?你有办法测量吗?说明圆柱有多少条高,长度有说明关系?

(6)谁能完整的说一下圆柱的特征。

1、教师提问:现在找找请你们带来的东西中,哪些是圆柱?请把圆柱举起来。

2、举出学生带来的东西中不是圆柱的例子。

3、揭示实物图,出现圆柱几何图形。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直圆柱,我们叫它圆柱。

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下面我们来认识另一个立体图形——圆锥。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八、作业设计

课本20页练习五4、

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

九、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一个曲面。

本课时的内容较简单,但作为教师,我们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这一层面上。研读教材,我发现教材力求体现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感知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这与教师单纯地教给学生圆柱与圆锥的特征是有本质不同的。如果教师要教给学生这些知识的话,可能5分钟的时间就够了。但同样的,学生也可能很快就遗忘了。让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是,我很清楚自己在这节课中应该体现怎样的教学理念,应该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但实际操作时,却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很好地达成自己课前预设的教学效果。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圆柱的特征,而且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反思教学过程,我体会如下:

思维过程,整体地感知圆柱的特征。在讨论圆柱的侧面时,设置悬念,先让学生猜一猜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通过猜测再进行验证,认识到长方形与圆柱侧面积之间的关系。在练习阶段,我设计了针对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在形式,难度,灵活性上都有体现。判断题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的填空题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十六

教者:王志刚班级:6(3)人数:42时间:.3.18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圆锥体积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清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的计算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2.能正确利用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实际应用中的难题。

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小黑板教学时间:2014.3.18。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理清概念公式。

1.体积是指立体图形所占()大小。

2.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乘以,用公式表示为()或者()。

3.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我们用()的圆柱和圆锥做实验,得到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倍,也就是圆锥体积是与它()的圆柱的(),即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就是()或者()。

4.明晰正误。

(1)圆柱的体积一定比圆锥的体积大。()。

(2)将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体积也扩大2倍。()。

(3)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4)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大2倍。

(5)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5c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5cm3。()。

二、加深记忆,直观图形计算(计算下列圆柱圆锥的体积)。

(图形详见小黑板)。

三、理清思维,简单文字题。

1.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0米,高是3米。求圆柱的体积。

2.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7厘米,求圆锥的体积。

3.已知一个圆柱的体积是36cm3,削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求削去的体积。

四、应用升华,实际问题解决。

1.一个圆柱形的粮仓,从里面量得底面半径为2米,高3.5米,已知每立方米的小麦重542千克,则这个粮仓可以装多少千克小麦?(保留整数)。

3.一个圆柱形水桶的水面高度是12厘米,在水中放入一个圆锥形的钢块(没与水中),这时水面升高到15厘米,如果水桶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求圆锥的体积。

五、能力提升,我会灵活应用。

六、全课小结。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十七

本课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8-20页《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学生已经在一年级的时候初次认识了圆柱,已经会辨别;圆锥这一立体图形没有见识过,从未接触;在六年级上学期又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积累了一些观察﹑探索立体图形特点的学习经验,这些都为本课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由于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已经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有意识地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所以在教学时适宜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一)预习设计:

由于本课属于观察物体领域的内容,须借助于直观的实物或模型帮助体验,感悟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和它们的特点,因此我在设计时安排了两个环节:1.课前准备(即收集生活中的实物和学具的制作)2.自学教材内容,自主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二)新授设计:

在课一开始,让学生先回顾以前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拿出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实物,让学生分别展示,介绍。从而自然引出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小小组内交流预习作业,并提出交流和汇报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倾听和主动发言的机会,试图改变只有少数几个优秀同学唱独角戏的局面。在大组汇报的时候,尽可能地让学生代表边演示边介绍发现的圆柱和圆锥的名称和相关特征,其他小组提出相关补充或修改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相机课件演示,更加深了印象,凸显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后面的比较﹑总结圆柱和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图片,再次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三)练习设计:

本环节安排了说一说,判一判,连一连,做一做,猜一猜等活动,试图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练习单第4题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学生在解题时有点难度,我觉得这时要适当点拨,指导一下。

本节课为了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引导为主,帮助为辅,我进行了尝试。从教学内容方面,本部分知识适合采取这种方式:有操作的情境,有活动的空间。从学生方面,学生的求知欲较强,活动能力相比有大的提高,他们能对同一个情境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生情感方面来看,他们喜欢合作交流的方式。但是由于本课准备得比较匆忙,有些环节的处理不够细腻,不太成熟,对课堂上生成的一些“意外”估计不足,教学机智不够灵活,所以还要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十八

1.联系同学们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了解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柱的基本特征,激发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2.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品质。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十九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这个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感知圆柱、圆锥。

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大家看,这个茶叶盒的形状就是圆柱,这个积木的形状就是圆锥。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物体的画面,当去掉这些画面的颜色和图案,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

师:圆柱、圆锥有什么特征呢?

2、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方法来研究圆柱的特征,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1)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2)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结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3)质疑: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侧面是粗细均匀的?

(4)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圆柱的高有多少条?这些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5)在日常生活中,硬币的高叫什么?钢管横着放高叫什么?圆柱形水井的高叫什么?

(6)结合实物,师生一起整理圆柱的特征。

(7)谁能结合板书,完整的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3、探究圆锥的特征。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3)说一说圆锥的特征。

4、对比。

三、拓宽应用。

1。圆柱上下面是两个()的圆形,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形。

2。圆柱有()个面是弯曲的,圆锥的侧面是一个()面。

3。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一个圆柱有()条高。

4。从圆锥的()到()的距离是圆锥的高,一个圆锥有()条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二十

《圆柱和圆锥》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也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新课内容,内容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及圆锥的体积四小节,本节复习课旨在通过回顾梳理,交流互补,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联成片,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加深各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中对本学段的教学要求是:认识并掌握圆柱体、圆锥体的特征,明白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通过操作、实验、转化、类比、推理等逻辑方法得到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计算一些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器的容积),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通过复习、交流,我会说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相关的计算公式。

2、通过练习、展示,我会运用公式正确解决有关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采取“练习法”,让学生在回顾整理、交流互补、巩固练习、展示自我等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锻炼能力。

“复习课”作为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应用,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成”的独特功能。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明确目标。本学期,我们结识了小学阶段几何形体中的最后两位朋友,他们是——(圆柱和圆锥)。我们通过努力,知道了它们的来历,摸清了它们的特征,学会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体会到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自己的收获,重温一下它们相关的知识吧!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圆柱和圆锥。谈话中,我把圆柱和圆锥比作朋友,拉近了学生和知识的距离,“知道了它们的来历,摸清了它们的特征,学会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体会到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这几句话既简要概括了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又给学生的复习活动提供了线索。

第二环节:回顾梳理、形成网络。课前交流,(先独立写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圆柱的侧面积、体积与圆锥的'体积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再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成果。)。这个环节当中,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然后进行全班汇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知识的结构不断完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第三环节: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本环节习题的选择,我经过了精心考虑,题目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启发性;交流展示,本环节习题具有综合性、代表性与典型性,有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解题规律与方法,也有一题多变的题目开阔学生思路,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

第四环节:达标检测,检验学生的复习情况。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通过复习,你对哪些知识掌握更牢固了,还有没有疑点没有解决,说一说吧!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二十一

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7题,“拓展与实践”,“反思”等。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理解这些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2、熟练地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1、提问,引导学生讨论:

(3),板书关系.

2、基本练习:

通过上述两题的比较,让学生理解底面积相等、高相等与底面直径相等高相等之间的区别。

3、公式推导的深化理解。

(2)学生交流发言。

(3)教师引导:回忆推导过程,有什么收获?

1、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的合理搭配。

2、先实际测量,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

分小组测量并计算。

(1)每组先出示一个茶杯,量出有关的数据,算出茶杯的容积。

(2)给每组一个土豆,利用刚才的茶杯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出土豆的体积。

3、解决问题。

讨论解决第6题。

根据学生的解答教师质疑:

题目中所用的方法是不是用的硬纸板最少?

学生交流

讨论解决第7题。

评议、交流

4、完成探索与实践

探讨、交流

你有何收获?反思

学生交流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与练习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优质22篇)篇二十二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解决与圆柱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解决与圆柱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灵活、合理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相关范文推荐

    何为完美人生(专业20篇)

    人生的总结是把握当下,并为未来的人生旅途提供经验和智慧。如果你对写人生总结感到迷茫,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一个月前的一堂美术课上,我拿出

    外贸的工作计划(通用21篇)

    在撰写工作计划书时,我们需要注意预留适当的空闲时间用于应对可能的紧急情况或不可预见的问题。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你可以学到一些实操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工作计划能

    竹房子教案(优质16篇)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在逐步深入学习中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例子,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的

    快餐店业务员社会实践报告(专业18篇)

    社会实践报告是对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感悟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社会实践报告范文,这些范文不仅包括了实践活动的经

    货物的买卖合同(热门17篇)

    买卖的过程中,买方和卖方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信息和交易技巧,以获得更好的交易结果。在买卖中我们要坚持正道和诚信经营,维护商业道德和社会公平正义。合同编号:签约日

    认识草的教案(模板15篇)

    教案模板有助于教师结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整理的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教学内容:教材解析:“倍”是数与代数领域的

    门店个人工作总结(实用16篇)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回顾过去一个月的工作,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看看以下这些月工作总结的写作实例,或许会帮助你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总结报告。“山东茅台液酒业销售有限公司

    读生命的药方有感(精选21篇)

    在写优秀作文时,我们要注重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式,以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文采。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生命的药方》中的主人公

    妈妈对爱的小学(专业14篇)

    通过阅读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具有启示意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您好!妈妈,这封信是写

    神奇的大眼睛小学四年级(精选13篇)

    优秀作文能够凸显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因此我们要多加练习,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读优秀作文范文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作文表达的多样性和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