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在细微之处作文5篇(优秀)

时间:2023-05-28 作者:储xy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在细微之处字篇一

;

[摘要]看图作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平台。在展开看图作文教学时,我们要立足图画,让学生观察细微之处,挖掘写作内容;
描写细微之处,让学生学会恰当处理这些内容;
还要让学生学会放大细微之处,增加作文的亮点。

[关键词]观察;
描写;
放大

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困扰着许多语文老师,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短板,特别是教材中安排的看图作文,更是作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写这一类作文时,往往是以一种列举的方法,把图画中的一些景物或者人物给罗列出来,这样的看图作文教学,是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看图作文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让学生学会挖掘图画中的细微之处,并能够解读出图画的内隐内容,让作文更加丰富。下面,笔者就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教学来谈一谈如何立足细微之处,促进学生写好看图作文。

一、观察细微之处——挖掘内容

许多语文老师在教学看图作文时,往往是让学生自主去观看,把学生观察图画的立足点放在图上有什么东西,只要学生能够把图画上的内容给一一写出来,那么学生的作文就算写成了。即使有的教师也想让学生观察仔细一点,去挖掘图画中的细微之处,但是不给学生一个看的思路,那么对于图画中的细微之处,学生也是很难观察到的。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更加丰满,这些细微之处的描写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来观察细微之处,这样才能慢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学生由于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微之处,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开心,更能主动去挖掘图画的细微之处。

比如下面这五幅图,第二幅图上被撞到的小鸟是趴在地上的,但是到第三幅图上,这只小鸟却是仰面躺在地上的,这些学生是不容易观察到。还有第三幅图与第四幅图中的小鸟为什么要张开翅膀?为什么第三张图画中的翅膀张开得比较大,而第四幅图中的小鸟张开翅膀的幅度比较小?这些都是图中的细微之处,我们要带着学生去仔细观察与分析,如果学生能够发现这些细微之处,那么就会去思考这些细微之处,从而得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感受。这样既让学生的看图能力得到了提升,又让学生在不断地观察与发现中丰富了他们对图画的体验,增进了学生对图画内容的情感,从而让学生情感走进图画当中,并能够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而这些要求,正是我们新语文课标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导精神。

二、描写细微之处——恰当处理

看图作文的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这些静止的画面给写活了,如何根据这些静止的画面来创编一个故事情节。学生虽然能够观察到这些细微之处,但是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地把这些内容给列出来,就会让人读起来感觉不到文字的魅力,不能够让人看到几句话就想把文章读下去。所以,在安排学生写作时,要让学生学会对这些细微之处进行恰当的加工与处理,在描写这些细微之处时能够注入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让人感觉到作文的丰满。而不是一些瞎拼乱凑的文字。

比如这一篇作文,让学生解读第二幅图与第三幅图中出车祸小鸟的姿势之后,就让学生发挥想象:为什么这只小鸟的身体会翻过来的?另一只小鸟是如何把它的身体给翻过来的?这样就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为了能够叫醒这只出车祸的小鸟,另一只小鸟是拼着全身的力气来呼唤它的。再比如,第三幅图中小鸟张开翅膀,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联想:那是因为下雨了,它想为这只出了车祸的小鸟挡雨,但是随着雨越下越大,到第四幅图中,小鸟的翅膀已经被雨水淋湿了,慢慢坚持不住了。这样让学生再慢慢体会,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会没出车祸的小鸟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学生写起这些细微之处时,才能写出自己的情感,讓自己的作文更加完美,而当学生具备了这些情感时,就再也不需要老师的指点与要求,学生就会写出感人的作文。

在学写看图作文时,如果所有学生都养成了仔细观察的习惯,那么学生如何来放大这些细微之处就成为学生作文的亮点了。如果学生能够把这些细节进行合理放大,并注入人文情怀在里面,那么这样的作文就会成为一篇优美的文章,也可以说放大细微之处,就成为每一篇作文的亮点。所以,我们在教学看图作文时,就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图画的理解来放大图画的细微之处,以便让学生的作文更生动、更有情感。

比如,在第五幅图中,当另外一只小鸟无望地走开时,在图画中它却又再一次地回头来看看这只死去的小鸟。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来放大这个细微之处,如果我们仅仅以“这只小鸟只好带着悲伤走了”作为本篇文章的结尾时,就会让人感觉到似乎缺少点什么,此时我们就可以放大一下这只小鸟的回头一望,它会想些什么,为什么要回头,说明了什么等等,让学生交流。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情感放大这回头一望,而当学生用文字来表达回头一望的情感时,就会让学生的作文更加吸引人。

相关热词搜索:;

在细微之处字篇二

;

“三新一旧”是教育部研究制订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一个指导思想,也反映了我们省目前课程改革所面临的现状。三新”是指:新高考方案、新课程方案、新课标,“一旧”就是指的旧教材。现在我们2017级高一学生使用的岳麓版教材是2017年8月第一版,仍然是旧版本的编排体系,是旧教材,但是版次上发生了变化,内容上有一些变动. 为了区别之前使用的2015年7月第三版,在下文中简称为新版教材。

一、顺应新高考形式,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重申唯物史观的重要性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改变“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状况。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新课程标准,非常鲜明地提出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新课标把唯物史观列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第一条。

在新版中,强调雅典“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公民普遍参与、轮番的民主制度”,增加了奴隶制社会性质的描述;鸦片战争、《马关条约》以及《辛丑条约》的影响分别增加了中国“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的影响纠正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帮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觀点,了解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

在祖国领土和主权问题上,在新版中,纠正《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增加“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上,单独说“民族自治区”一词时,一律去掉“民族”二字。尊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状, “还建立了100余个自治州、自治县(旗)。”增加“ (旗)”。

在革命传统教育问题上,新版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增加“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意识。

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国家和世界的发展,树立家国情怀。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按照最新的史学界的共识,在描述中国抗日战争时,必须讲清3点:第一,14年抗战。新版中,在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增加“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纠正卢沟桥事变 “这是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第三,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其中的第二条,过去的历史教材中一般表述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现在要求直接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新版中,增加了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用精准、严密的语言,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公正、全面地认识和分析历史。

唯物史观上,新版中,关于落实唯物史观的改动前面已说明,在此不再详述。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时空观念上,新版中,关于代议制的描述,“18世纪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对选民或候选人实行财产资格限制,往往用金钱操纵选举等方式来实现对代议机构的控制”,增加“18世纪至20世纪初”,明确时间定位。铁拉岛增加“(今圣托里尼岛)”,明确空间定位。第10课第一子目“法国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增加了“法国”两字,明确空间定位为法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历史解释上,新版中,1787年联邦宪法增加“但美国联邦宪法在制定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历史局限,如白人妇女和土著印第安人没有选举权,黑人奴隶则被完全剥夺了基本的社会与政治权利”。 帮助学生区分历史史实与解释,全面客观地分析1787年联邦宪法,并能做出自我评析和价值判断。

家国情怀上,新版中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中流砥柱的作用,前面已做说明,在此不详述。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中国共产党和祖国的认同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

五、地图的变化。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争形势图,在排版时由于空间位置的变动,图标说明由一列变为两列,没有实质性变化。

但是在新课标中有下列要求: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开疆拓土的措施;三国至唐朝前期民族融合、区域开发的意义;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各时期地图的识别与区分。

相关热词搜索:;

在细微之处字篇三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细微之处见品质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美好的品质总在不经意间的细微之处流露出来。

那是一个雨天。窗外,黑压压的乌云将本来清澈湛蓝的天空层层覆盖,雨丝细密如帘,整个城市都有了一种压抑的感觉。我下了车,急匆匆的跑进教室——幸好,考试还没开始。

我又转头看了看钟,倒计时那栏的数字鲜红刺眼,一瞬间仿佛带着强光一般令我睁不开眼,我心急如焚地转过头:“你确定你还有吧?那我就先拿去用了?”少年已经直起身子,揩去汗珠,又恢复到了那幅波澜不惊的模样,他微微的笑了一笑,泰然自若拿过桌上的三角尺递给我:“嗯当然,你先拿去用吧。”我匆匆忙忙的接过,一句“谢谢”也卡在了喉咙里,来不及说出,更顾不上多想些什么。

考试开始了。我笔走如飞,三角尺也在很多题目中派上了用场。好不容易写完,我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三角尺的主人生出更多些感激来。不经意间瞥到尺子上写着的那个笔锋苍劲有力的`名字,我心里默默的记了下来。

考试结束,收卷时,后面那个少年刚好是最后一个,他匆匆的站起身,一排排收着卷子,时不时整理一下让试卷看起来更加整齐。我转过身去,想把尺子放在他的桌上,却看到那桌上凌乱不堪仿佛经历的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场战役。各种五花八门的文具都应有尽有,可我唯独没有看到三角尺。难道……我劝自己不要多想了,这时少年刚好回到座位上,脸上露出些疲色,我还了三角尺,急匆匆的逃跑一般离开。

成绩很快就出来了,我的成绩还算喜人。听同学说,隔壁班有个学霸,素来保持着满分的水平。只是这次,没有三角尺,虽然是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具去代替,试卷算是勉强写完了,但是成绩却不如人意。问了名字,似乎证实了我心中的猜想——果不其然,是他。

两个影子在记忆中重叠,回想起那天他递尺子时的镇定和笑容,我的眼眶不经有些发湿。估计那时他已经对现状有所预料了吧,可是他还是愿意对未曾谋面,甚至可以算是他的竞争对手的人伸出援手,这还仅仅只是善良吗?不,我觉得这是一种无私的品质。

这样的人,着实值得我去敬佩去学习,不只是论学习成绩的好坏,也不看事情是否轰轰烈烈,平凡的小事平凡的细节,更是对他品质的一种展现。通过这些普普通通的细节,他的镇定和笑容,我深深地读懂了一份来自陌生人的无私和温暖。

原来,细微之处见品质……果真如此。

在细微之处字篇四

细节充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细微之处可以让人体会到各种感情。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细微之处见真情随笔,一起来看看。

一个细节,可以让人感到心情愉快,一个细节,可以让人内心无比痛苦。但那个细节,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记得在小学三年级的暑假,我随夏令营去了上海。上海的繁华让我吃惊,道路两旁高楼林立;一到晚上,到处华灯闪耀,川流不息的汽车在街道驶过,十分整齐,像一条条长龙在街道穿行。同行的人也个个发出惊叹之声,睁大了眼睛,欣赏这难得一见的繁华。

抵达上海的第二天,我们就去参观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黄浦江就蜿蜒在它的脚下,十分雄伟壮观。我站在它的脚下,抬头仰望它的顶部,我几乎要躺在地上才能看到它的顶部。

走进塔里,我们坐电梯上去参观。这电梯很大,能容纳三十多人。在电梯中,我们有说有笑,浑然不顾及周围的人。突然,我注意到了一个细微之处:一位女士正在打电话,她注意到了一位母亲的怀里有一位熟睡的婴儿,便用手遮住了嘴,并降低通电话的声音,并朝那位母亲一笑,那位母亲也感激地一笑。我顿时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份真情,是关心、照顾。我一想到我们的行为,便感到十分愧疚,忙向周围人做了一个手势,并说了刚刚的那一幕,他们听后立即停止了说话。渐渐地,电梯里没有了说话声,我注意到那位母亲眼神中露出的对他人的感激,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个不起眼的细微之举,竟然也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原来,真情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就会惊喜的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洋溢着真情。

晨曦要感谢阳光给予人们的温暖,花儿要感谢小草无私衬托的鲜艳,小鸟要感谢树枝让它有高歌的舞台……生活处处洋溢着真情。

记得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轻风抚摸着大地,月亮也洒下她那柔和的光芒,轻轻地铺在我的窗台,我望着星儿,同它一起闪烁着疲惫的双眼。漫长的一天就要过去了,而我的心里空空的,一片寂寥。唉!此夜无眠。

心里的矛盾让我不知道该不该接这通电话。“嘟…”声把我的心思扰乱了。不久,声音没了,心里有着淡淡的失落。

身体实在是不舒服,于是决定躺下来休息。过了一段时间,我处于半醒时段。一声门铃把我彻底惊醒,我甩甩沉重的头拖着轻浮的脚步打开了门。一看,是爸爸!原来妈妈打电话我没接,就让爸爸回家看看是否有事。看着爸爸因着急而染红的脸。不禁有着几分愧怍。

爸爸给妈妈回了个电话,让她不用担心。妈妈还要同我说话,我清楚的记得那声音里包含着浓浓的牵挂。妈妈听出我声音的不适,让我在柜台里找药吃。

这时,我的心不再寂寥,而是那样的充足、温暖。生活处处有真情,但只要你细心地去发现。细微之处往往存在着不可估计的力量。

世界处处有真情,因为有真情,世界才变得更加的精彩。爱不一定要很伟大,但真情却不平凡。其实,细微之处也可以见真情。

放假了,我兴奋的坐上公共汽车回家了,打开窗户,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白,随着车子的飞奔,两旁的树木飞一般的后退,这样幽静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回到家,见表姐夫来到了我家。原来,他是要接我去玩的。到了他家,我最想见到的就是表姐一年前生的儿子阳。

果然,我一进门就见到了阳在床上叽叽喳喳的撇着嘴说些什么,他已经会说话,听表姐夫说,阳正在学走路。我非常高兴,抱着阳亲了几口,他对我露出可爱至极的婴儿般的笑容,表姐教阳喊表叔,他真的喊了一声,他太乖了,一点也不认生。

最后,表姐夫教阳学走路,他满脸堆笑,抱着阳站立起来,阳不知以所然毫不配合,又坐了下去。又经过几次,阳慢慢地伸出了脚,身体摇摇摆摆,表姐夫稳住了他,他又伸出了另一只脚,我和表姐夫很高兴。

阳也回头对我们笑了笑,喊了声“爸爸”,又继续小心翼翼的伸出一只脚,手也轻轻的摆动着。阳好像累,坐了下去,表姐就喂了一些奶给阳,阳非常的勤奋,经过表姐夫的一番指导后,阳可以轻松的走几步了。

就在我们正高兴的看着阳走路时,阳走着走着,非常小心,缓慢。突然,阳的脚被一件衣服挡到了,阳就往下一倒,幼小的他满脸恐惧,因为是地板,阳碰到那可就要受伤,正当我们不知所措时,表姐夫一扑,抱住了阳,就是这个细微的小动作,使我们落下了心里的大石头,也使阳避免受到伤害。

世界处处有学问,世间处处有真情。小动作大作用。也许一个小动作可以表现出大感情,所以细微处也可以见真情。

在细微之处字篇五

;

我们大致能从《去海拉尔》中拼出一位中年男子的生活:他在文学杂志社工作,于上海西郊购置了一幢农家院子,有三上三下的房间,村里有一口被污染的池塘,坐74路至娄山关站转941路可达火车站。除了明显的自述味道,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这部小说集里充塞着的大量生活细节。如《拍卖会》一篇,作者不紧不慢地从当天气温写起,写到了光线的质感、隐隐约约的雨声、秋日天际的色泽与高度,以及两位主人公的对话和“我”的遐思。故事的主题—参加拍卖会的见闻—仅在这些琐碎的白描间起起伏伏。文本中的时间因此被一种缓慢的叙事所耽搁,而小说内外的旁观则参互成文:在小说里,是作者不厌其烦地写到“我们”的旁观;在小说外,是读者在旁观这种作为日常的观看—似乎生活理应被如此看待。

说这话的时候我们正站在圣瑞家具有限公司的场院中,看着公司的员工从厂房里往外抬家具。场院中已经站了不少人,都像我们一样在看着。

我们仔细地看着那些刚刚抬出来的家具,空气中有一种喜庆和忧伤混杂的气息。一个公司在倒闭,而在场的人又期盼着能捞到便宜而好的东西。

“我”终于寻到雨声的源头;同行的朱力将经营多年的摩托车店关张;朱力问“我”是否想将家里那口井改制成地暖,听到费用是十万块时“我”默不作声。作者事无巨细地麇集着每一个瞬间的景深:声音、谈话、回想、动作、观看、感觉。可以简单地为这些细节排序:在对入秋以来的气候发表过见解后,“我”和朱力看到公司的员工往院子里抬家具;“我”适巧听到的雨声,又引发了同朱力的争辩。紧接着两人再次注视那些被抬出来的便宜家具,“我”感到怅然若失,注意到院门口栽植的白杨,而朱力并没有理会“我”对雨声源头的发现。于是两人再次观看起这些沉默的物什。如果进一步简化细节的顺序,则这条线索就呈现为以“景观—家具”为主体的三次循环。以此观之,小说必然是虚构而非自述。自述缺少一种美学秩序,它只是如实记下所见所闻;相反,唯有从属于想象力的虚构才会在这两者之间不厌其烦地交替巡视:当作者让主人公吟诵“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时,决不会忘了下一步就该让“我”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家具上来。

作者这样写,想来是为了让小说显得真实,尽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如此看待事物。换句话说,有两个世界,文本世界与真实世界,而两者的真值标准是不同的。前者所要做的是矢志不渝地展开对后者的摹仿,但这是一件永无可能达到的事,因为后者的真实性是自足的,前者却需营造。不过,如果说文学的有所作为之处始于遗忘,那么也就无可否认同样有一个关于文本世界的理想在现实中运作,它以字词的神圣许诺,无论多么微小的事都会被瞬时封存,也都将免于冷酷时间的袭扰。

因此,作者写下这句话与他实然看到这句话(指涉的对象)其意义是截然不同的,写下这句话意味着用语言去瞬时封存一切,即使在一个世纪过后,只要稿本完整无缺,语言里封存的世界依旧如庞贝古城一般栩栩如生并且对我们敞开;语言指涉的对象则没有这等好运,目光流转至下一物,此前看到的一切便忘却大半,而在永恒年岁的一小段滑过之后,记忆之仓终将被遗忘蚕食得一点不剩。《盲道》一篇是对文学青年小安的回忆,小说开篇在确定最初见到小安的日子时,作者将时间系于二○○一年元宵节过后(“应该是”,“具体是哪一天我忘记了”)。这就是在有意地贴近日常生活的逻辑,包括他对小安喜欢以“嘛”字结尾的习惯记忆尤深,但在真实世界中王老师如何可能记得上海那天处在雨季,而由于皮鞋的潮湿他的关节炎发作了呢。文学与现实因此从相反的两个方向充实了对方:从遗忘开始,文学有所作为,例如将疼痛制作为熏香。

我们是如此健忘,而我们又总是为了不被生活压垮而选择遗忘,这其实是一回事。但那个在现实中运作的文本理想,则意味着写作不仅要承担旁观者的身份,还要变成“博闻强记的富内斯”(在博尔赫斯笔下,富内斯能够“记得1882年4月30日黎明时南面朝霞的形状,并且在记忆中同他只见过一次的一本皮面精装书的纹理比较,同凯布拉卓暴乱前夕船桨在内格罗河激起的涟漪比较”)。文学的自足性正在于此:通过封存细节从而卸下存在的重负。两相来看,文学不过是对富内斯那永不遗忘的记忆力的拙劣翻版,而富内斯是不写作的普鲁斯特。

如果所有人都是富内斯,所有人的记忆都连贯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那么我们将会毫无疑问地失去伟大的文学传统。

问题在于,因为遗忘,没有人是富内斯,我们会轻易地忘掉一些重要之事。其次,由于兩个世界真值标准的差异,文学需要营造的真实性就在于一种美学意义上的秩序,而它恰恰是我们的记忆所缺少的东西(除了富内斯,谁都无法全息地复原过去,仅仅保留下可悲的灰烬与尘埃)。所谓秩序,无非意味着作者不该再“妙手偶得”,而应当让文学在细节中拣选,并为其赋予风格的层级关联,以此让写作最大程度地获得真确性。

一八四四年十月的一天,约莫下午三点钟,一个六十来岁但看上去不止这个年纪的男人沿着意大利人大街走来,他的鼻子像在嗅着什么,双唇透出虚伪,像个刚谈成一桩好买卖的批发商,或像个刚步出贵妇小客厅,洋洋自得的单身汉。

在这一章里,作者像极了一位可敬的摄影师,在将主人公的时空安置好后,便一心一意地打量起他的面貌与衣着。从鼻子、双唇、微笑的神情写到衣着的奇特,而从“缀着白色金属扣的暗绿色上衣”又写到斯宾塞外套,想象中的双翻口长筒靴和淡青色开司米短裤,丝质面料的帽子,最后再从衣着回转到“一张平庸而滑稽的脸”上。每一个瞬间都饱含着作者的收藏心态,而他并不避讳这一切。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将巴尔扎克与福楼拜对立起来,就像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立起来一样,人们以此表明一个取代另一个的必要性。《去海拉尔》使人想起的正是这一公式。巴尔扎克需要为故事的发生“自述”出一个细节繁复的前厅,王咸却不需要这样做,他承接的是一个福楼拜的传统。

无论人们怎样解读和界定现实主义这个含混不清的名词所指,都只有一种文学革命,那就是作为能指的现实主义。罗布-格里耶说得很有道理,所有艺术上的革命其旨归都是为了更新大众对于现实本身的认识,每一次“文学革命总是以现实主义的名义(才)得以完成”。诚如福楼拜以自觉的现实主义取代收藏癖式的汇总,陀思妥耶夫斯基用内心的酷刑取代对世间的审判,王咸找到的这种叙述当代生活的艺术,也取消了另一类制造城市细节赝相的写作的合法性,而它很可能就是对以福楼拜命名的那一文学革命遗产的继承。与此同时,福楼拜本身就是文学革命最重要的象征。这么说并非仅仅为了强调福楼拜的文学史意义(没有他,十八世纪下半叶乃至于今日的文学都是不可想象的),更是为了强调个人与文学史之间应当存在的那种沉思与对话的关系。《去海拉尔》这部小说集的每一页都闪耀着这种自觉。

阅读王咸小说的最大收获便是:当我试图寻找细节的意义或伏笔时,意义便会掉转过头来愚弄我。因此,文学遗产的承继很可能不是简单地涵盖了技术层面—如镇定地显示传奇与世俗并置的差异;在情节之弦倏忽绷紧之际,插入一个楔子诸如此类的反高潮问题—作家在另一层面同样有所取舍,即为了将小说重新带回人间而在距离上所做的位移与改变。细节的疑难就是在这里迎刃而解的,它不再局限于技术,而是有着更为深层次的象征含义。对王咸而言,细节就是对生活所亏欠之事的弥补,是对确定性与永恒感的寻求。

虽然天闷得异常,但对于一个善于忍受的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正常而平静的日子。无数个这样的日子过去了,杜原慢慢到了中年。在斯宾诺莎的指引下,他觉得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日益深刻,但深刻是什么意思呢,他却不免有时感到茫然,就像一杆枪,每天擦得锃亮,但突然有一天,在时间的腐蚀下,枪体出现了裂痕,枪栓被扳断了,枪的锃亮变成了零件的锃亮。

杜原走出餐馆后目睹的那场凶杀案并非小说的高潮,高潮不动声色地发生在叙事结束的地方,亦即穷尽一切的叙事所暗示的孤独最终给这位可怜的中年人以致命一击。这是他一生中所经历的无数个过于平常的一天,作者反复在强调这一点。但杜原愈是将诸如天气烦闷这类事情忽略掉,时间的感觉就愈是强烈。理想最终降格为对理性的怀疑,而他就这样坐在空落的院子中被怀疑的孤独包围着。时间在使他变老,而他的理智对此毫无办法。

奥康纳曾在《南方小说中的某些怪异方面》一文中写道:“所有小说家在本质上都是现实的寻求者和描绘者,但是每个小说家的现实主义都依赖于他对终极现实的看法。”我不禁要问:《去海拉尔》中的现实是哪一种现实?对此的追问也许能让王咸从福楼拜的阴影中独立出来。

如我们所知,福楼拜能够成为一位在小说中隐匿自我的现实主义作家,恰恰得益于他强烈地憎恶现实,同时还要对抗“虚伪的理想主义”。在《包法利夫人》中,爱玛与查理的結合其实也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本身的结合。然而在王咸的作品里,我们既读不到作者的憎恶,也找不出任何一种对理想的讥讽—也许只剩下了理智的哀伤。

王咸的世界是一个斯多葛主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非常清楚永恒并不存在。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会努力地从每一寸生活的灰烬中找出看似永恒的稳定。对他们来说,这既是活着必不可少的幻觉,也是继续忍耐下去必不可少的安慰。

二0一八年三月十六日写好,二十九日改定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范文推荐

    什么什么在细微之处作文字(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最新感谢老师的感谢信字10篇(通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

    家长感谢老师的感谢信通用(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2023年初一的生活作文字实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初一的生活作文字优秀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

    最新什么在细微处作文(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

    最新神奇的汉字作文字通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2023年公司前台工作总结(汇总10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

    神奇的汉字作文字左右大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最新幼儿园感谢信(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