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

时间:2023-12-10 作者:念青松

范文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写作的要求和规范。下面提供的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的写作过程。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一

1.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看。

中国是一个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无议会可以利用,共产党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人民要当家作主,夺取政权,只有进行武装斗争。

2.从中国革命的动力看。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不仅人数广大,而且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3.从敌我力量对比看。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革命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弱小。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力量不可能马上同敌人进行决战,一下子取得胜利,而应同敌人作长期的持久的斗争,逐步积累和发展革命力量,准备将来同敌人进行决战,这就需要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革命阵地。

二、工农武装割据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而它在中国发生,当有其独特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受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影响的遗留。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大革命的影响还遗留在这些地区的广大群众中,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准备了群众基础。

3.全国革命的形势是在向前发展的。所以,红色区域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

4.已建立了一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毛泽东认为,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中心支柱和根本保证。

5.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说,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犯错误,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要紧的条件。

以上五个条件,前三个条件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其中第一个条件最重要;后两个条件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有了这个主观条件,就可以充分发挥客观条件的作用,把可能性最后变为现实。

33333333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代以来,西方的两种革命理论,即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都先后传到中国,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先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进行了英勇的改良或暴力斗争,虽取得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的胜利,但旧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向失败。后来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作为救国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革命才有了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先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仍至关重要。要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无疑是十分艰巨的。我们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生机活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等,都离不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所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二

[摘要]对于意图实现和平发展的中国,多边外交在其对外战略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参与到国际多边事务之中,多边外交实践逐渐展开,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对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总的来讲是呈上升趋势的。多边外交逐渐成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多边;多边外交。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中的大国,多边外交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多边外交这一重大课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多边外交自古就有。二战以后,多边外交发展非常迅速。对于多边外交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是指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体系进行的外交活动。它可以在政府间的层次上进行,也可以在非政府间的层次上进行”。也有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指两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多种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交往、协调的行为和方式”。还有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是指数个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合作”。从以上不同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多边外交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多边外交是与双边外交相对应的概念。其二,多边外交的行为主体在数量上必须超过两个。其三,多边外交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但是也包括其他各种行为主体。

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多边外交的起步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拉拢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全面的遏制政策,在外交上孤立中国,在联合国支持蒋介石集团,使得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无法得到恢复。美国的敌视和孤立政策显然对中国开展多边外交造成了不利影响,中国被排除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会议之外。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多边外交依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1949年11月,中国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亚澳工会代表会议,这是新中国诞生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会议。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多边外交实践是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1954年4月至7月,为了解决朝鲜停战以后的遗留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在日内瓦召开了由五大国和有关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由朝鲜战争参战各方出席的关于朝鲜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在美国的阻挠下,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是,美国试图把谈判破裂的责任推给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五大国和老挝、柬埔寨、北越、南越出席了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美国对英国和法国谈判代表团施加压力,要求两国在谈判过程中提出令中国、越南和苏联无法接受的建议,意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谈判破裂。由于中国代表团的出色外交活动,加上英法和美国在印支半岛的利益上有着很大区别,会议最终达成了日内瓦协议。日内瓦会议在中国多边外交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中国实现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次大突破”。

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周恩来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的原则,使得会议避免陷入无意义的争论之中,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周恩来在会场内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消除了很多亚非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和疑虑,改善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亚非会议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走向合作的一个分水岭,使得中阿关系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开启了中阿建交的大门”。会议期间,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巴基斯坦明确宣布,将不会参加任何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而在1954年9月,美国组建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其“主要矛头是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巴基斯坦是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巴方的表态是对美国建立遏制中国的战略包围弧线的一个打击。

第二个时期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至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该决议的通过“纠正了联合国的一个重大失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很快派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参加了联合国各主要机构的工作。但是,这时候中国对于联合国的作用认识得不够,仅仅把联合国视为一个发表意见的讲坛,对于联合国的一些工作采取了不支持的态度,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上的态度。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和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恢复或参与了很多国际组织的活动。但是受制于中国国内的政治因素,中国的多边外交实践依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个时期是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至1989年西方对华制裁。自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确立之后,中国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心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中国不仅参加了裁军谈判委员会、人权委员会、各国议会联盟等国际政治组织,参加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国际清算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和国际海关合作理事会等国际经济组织,还参加了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刑警组织等一些专门性国际组织。

第四个时期是1989年至今。1989年以后,在西方国家的制裁压力下,中国采取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对外交往更加理性务实。为了化解西方的压力,中国对多边外交更加重视,多边外交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明显加强。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分别是美国的70%、印度的80%、世界平均值的80%。截止到1996年,中国参加了51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同一时期,日本、法国、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的数字分别是63、87、71、64、62个。

关于多边外交的层次,学者们并未达成一致共识。一般来讲,多边外交应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战略性多边外交。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性多边外交。

在第一个层次,中国多边外交战略的正式出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组织,开展积极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增强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有学者运用计量分析和语意分析的方法对1986-2005年共2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多边外交”的文字表述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对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是在不断加强的……总体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反映出多边外交在我国‘全方位’外交工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这个研究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在第二个层次,中国的多边外交实践越来越趋于制度化和机制化。中国参加了大量的、多领域的国际会议,同时也参加了全球性或者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此处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对中国在其中的多边外交实践进行简略的论述。

1联合国。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参与联合国主要机构的活动,但是,中国的参与程度有限。在维和问题上,中国基于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对此长期持怀疑态度,甚至拒绝缴纳维和费用。按照联合国的规定,若一个会员国长期拖欠会费,则有可能被停止投票权。但是,由于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所以很难对中国采取这样的做法。为此,联合国大会专门通过决议,允许中国可以暂时拖欠。自1986年起,中国开始交纳维和行动摊款,同时一次缴清以前的全部拖欠款项。1989年,中国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裁军和军控问题上,中国态度积极务实。中国认为各国不论大小均应享有参加裁军谈判的平等权利,但超级大国对全面禁止、彻底销毁核武器与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现真正的裁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90年代,中国先后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条约,如《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等。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中国一贯赞成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并对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支持。

2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成立。成员国为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而“上海五国”机制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以中国为一方和以俄、哈、吉、塔四国为另一方的关于加强边境地区信任和裁军的谈判进程。2001年6月15日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2002年6月7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规定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2004年,该组织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怖机构正式成立,标志着其“成员国的合作正向着全方位和机制化的方向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一个突出成就,因为它是“第一个中国作为主要奠基人而发起的地区性合作组织”。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参与组建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最成功的多边外交实践。因为“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标志着在最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首次在‘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方向上处于十分有利的态势,并在中亚地区开始成为主导性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还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过去被动地加入现存的国际体系,开始转为主动地参与构建新的地区合作框架”。上海合作组织毕竟是一个存在时间尚短的国际组织。因而,有学者提醒,若要避免重蹈历史上许多国际组织迅速衰落的覆辙,必须从多方面“吸取教训”,“学习那些成功的多边组织的经验而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3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进行了广泛与密切的合作,多边外交相当活跃。这里以禁毒方面的合作作为说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毒品形势相当严峻。为了更加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禁毒合作方面建立了多种卓有成效的多边合作模式。除了“东盟+中国”禁毒合作机制之外,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建立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机制(mou)。1993年10月,联大第48届禁毒特别会议期间,中国、缅甸、老挝、泰国和联合国禁毒署共同签署《禁毒谅解备忘录》。1995年5月,中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及联合国禁毒署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次区域禁毒合作部长级会议(又称mou高官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和《次区域禁毒行动计划》。2005年5月,在柬埔寨暹粒举行的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谅解备忘录(mou)签约国高官会暨部长级会议。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代表等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新的《东亚次区域禁毒行动计划》和进一步加强本区域禁毒合作的《暹粒宣言》。其二,中老缅泰禁毒合作机制。2001年8月28日,中、老、缅、泰四国禁毒合作部长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后发表的《北京宣言》对四国在禁毒方面的合作发挥了指导作用。2002年1月16~18日,中、老、缅、泰四国禁毒合作工作会议在泰国清迈召开。四国一致决定,加强对湄公河这条黄金水道的毒品防范和打击能力,完成对湄公河的联合考察。这是“中老缅泰禁毒合作机制”成员国联合进行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根据上述两次会议达成的共识,2003年7月,四国禁毒部门成功地实施了湄公河禁毒联合考察,收集了湄公河沿岸最新毒品形势资讯,确认毒品问题的高危地区,开展情报交流,评估缉毒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制定了加强各方合作、提高执法效能的具体工作建议和行动计划。目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卓有成效的禁毒合作机制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主要表现在毒品种植面积的减少、产量的下降和毒品缉获数量的增加。然而,当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所面临的毒品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在双方的禁毒合作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要毒品的生产和消费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禁毒合作就会继续下去,并且将得到不断的深化。

4中国与东盟。通过与东盟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可以使得中国有效地在该地区推行其多边外交。中国除了与东盟建立“10+1”机制之外,还与东盟、日本、韩国开启了东亚区域合作的进程。“10+3”首脑非正式会晤机制的建立巧妙地避开了东亚区域合作中的某些障碍,促进了相关各国的合作,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2003年10月,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东盟的第一个战略伙伴”。

5六方会谈。冷战结束以后,美朝关系开始恶化。美国怀疑朝鲜试图研制和开发核武器,因而对其施加强大外交压力,要求后者接受特别检查。朝鲜则进行军事动员,同时决定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了解决朝核危机,经过多方协商,“六方会谈”机制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正式运作。该机制的参与国家是美国、中国、朝鲜、俄罗斯、日本与韩国六个国家。中国在六方会谈中大力斡旋,积极推动,有力地促进了会谈的成功,使会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05年9月19日,第四轮六方会谈通过了共同声明。声明重申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六方会谈的目标。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部署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韩方重申其依据1992年《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不运入、不部署核武器的承诺,并确认在韩国领土上没有核武器。1992年《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应予遵守和落实。朝方声明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其他各方对此表示尊重,并同意在适当时候讨论向朝提供轻水堆问题。六方承诺,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相互关系;通过双边和多边方式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参与到国际多边事务之中,多边外交实践逐渐展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对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总的来讲是呈上升趋势的。多边外交逐渐成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试论当代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国;多边外交;国际行为主体。

[论文摘要]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国际合作和协调。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重视多边外交。中国多边外交具有自己的特点,要重视处理其中的中国多边外交重要关系。

多边外交古已有之,但近年才日益得到重视。这与当前全球化速度加快,全球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分不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多边外交呈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而且形式与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多样。

关于多边外交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对而言,下列定义比较科学,即: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协调。

多边外交的实践古已有之。有学者认为,距今约2800年的中国春秋时代,东周列国的霸主“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既是中国古代的首脑外交,也是中国古代的多边外交实例。但也有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多边外交可以追溯到1648年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当代意义上的多边外交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体系。但是,直到冷战结束后其在国际关系中的独特作用才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首先,相对于双边外交,多边外交具有更高的公开性。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正是由于多边外交的这一特点,小国、弱国对多边外交都比较积极。

其次,多边外交之所以是多边的,正是在于它能够包容各方的政策追求。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往往是着眼于一种更长远,更有深度的国家间的合作,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虑,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因此,多边合作有助于减少摩擦和冲突,有助于促进国家间关系的良性互动。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194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澳工会代表会议,是新中国诞生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会议。1954年4月,我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应邀参加的政府间多边国际会议。但是,由于受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力的影响,中国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越来越多地加入了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抽象谈论原则和旁观多于实际参与。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使一些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例如环境问题、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这些问题不是一两个国家所能解决的,必须进行全球性的合作。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多边外交方得以开展并逐渐活跃起来。1981年中国投票支持延长联合国在塞浦路斯的维和期限,从而改变了过去把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视为干涉他国内政的立场。1986年,中国开始交纳有关维和行动的摊款。1986年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开展积极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增进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p384)到1990年中国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已多达172项。

冷战结束后,中国更加全面地融入国际社会,多边外交日趋活跃。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朝核六方会谈等就是中国推动多边外交的创造性实践。

第一,维护国家主权。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我国内政,危及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所决定的。因此,维护国家主权意识必然是我国多边外交的一个特点。冷战后的国际形势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尊重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绝没有过时。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这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多边合作的基础和促进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一再挫败西方国家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针对中国的提案,成功地挫败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及其他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组织的图谋,从而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第二,重视经济外交。其一,从国际环境来看,冷战后的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进行多国经济合作,建立平等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各国在对外交往时越来越重视经济问题,中国不可能例外。中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在国际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其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经济建设作为本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国富民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外交都必须为这一目标服务,也就是说中国的外交任务就在于为本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多边外交将经济问题置于重要位置正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

第三,涉及领域多样化。近年来,中国多边外交活动的内容扩大到政治、安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在安全领域,中国支持在平等参与、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先后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亚洲相互协作与建立信任措施会议、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东北亚合作对话会等多边安全对话合作进程;在全球问题方面,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组织的旨在讨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难民、跨国犯罪、恐怖主义、人权、反腐败等重大国际问题的各种会议;在经济合作方面,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是中国多边外交着力最多的内容。中国进行多边外交活动的对象各异,囊括各类国际性和区域性的政府间和非政府的组织与论坛,各种多国间的活动等,且活动涉及面日益宽泛。

第四,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有着极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特别重视和注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合作与支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建设性作用。针对当前存在着的不合理、不公正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中国坚定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坚决主张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国际安全对话和国际经济合作。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也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第一,国家利益与国际义务的关系。我们不能仅仅把国际组织当作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同时,也应该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上各地区和各种问题与我国国家利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更多地关注国际事务,在分清主次和力所能及范围内多尽一点国际义务,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利益。

第二,我国与发达国家和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多边外交活动中,既要考虑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又要考虑到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我们应避免与发达国家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加强经济合作和共同对付相关威胁。对于那些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较大的问题,我国应旗帜鲜明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主持正义,支持它们的合理要求。

第三,我国与全球性组织和地区性组织的关系。联合国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最有权威性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自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联合国的作用,而且我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程度不断扩大和深化。但同时我国还必须重视和关注地区性组织特别是我国周边地区的区域组织,如建立东亚经济贸易区或亚洲货币基金以及东亚或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等。这些区域性组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安全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第四,我国与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关系。近年来,我们一直比较重视对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参与,但对非政府国际组织重视不够。这里应注意解决几个认识问题,一是关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性质问题。它们之中除了少数背景十分复杂或具有反华倾向之外,多数总体而言是进步的或相对公正的。例如,由100多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组成的裁军组织,历来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二是受传统外交思想的影响,把外交看成只有外交官可以参与的事,对于来自非外交官的学术界等其他各界人士参与外交活动总是不太放手。事实上,只要给专家学者提供参与多边外交的锻炼机会,某些不足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第五,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有些问题从眼前看与我国利害关系不大,但是,如果从长远看,这些问题和主张恰恰可能损害我国或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对待多边外交中各方提出的问题、主张和提案,要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两个方面去深人研究和考虑,不要仅凭眼前与我国利害关系程度轻易决定对策。

作为和平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在充分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多地承担起国际义务。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中国必须更加重视多边外交,通过这一方式对国际事务进行斡旋、沟通、协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缓和不利形势,增加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美国作为冷战后的惟一超级大国,其奉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仅使一度缓和的大国关系出现紧张,而且可能导致国际战略格局失衡。因此,面对美国的霸权行径,中国在力争维护中美战略关系稳定和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必须通过发展多边外交,广泛结交朋友,既为自身的良性发展,也为全球的战略稳定开辟新的活动空间。

中国多边外交是中国实践“和谐世界”理念的必由之路,是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最佳例证。中国的多边外交,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包容的外交风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与其他国家一起,通过各种多边活动,发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

(2)ateralismmatters:thetheoryandpraxisofaninternationalform(m).

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3.

(3)约翰·鲁杰.多边主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韩念龙.当代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摘要: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贸易相互依赖的加深,国家间的相互联系逐日密切,另外全球性问题、区域性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在此种形势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多边外交的活动中来。多边外交成为调节国际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伴随多边外交实践活动的增多,中国学者对多边外交的研究工作也逐渐增多。目前我国的多边外交研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还有什么地方亟待改进?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以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多边外交;多边主义;研究现状。

作者简介:黄艳(1985-),女,河南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多边外交。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国家间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局部、区域性的热点问题也往往能够带来全局性和世界性的影响。在此形势下,多边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日益重要,成为调节国际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新中国成立后就参与了多边外交的活动,但由于对多边外交认识的局限性,多边外交的实践有限。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活跃,不但积极的参与各种形式的多边外交,而且主动创建新的多边外交活动平台,比如上海合作组织。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外交战线中的实际需求,中国学术界推动了对多边外交的研究。

从著作形式上看,中国多边外交研究的著作可以分为两大类,专著图书和学术论文。

从专著图书来看,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描述多边外交的专著。对于多边外交的表述只是散落在一些国际关系相关图书关于外交类型的章节中。在这些专著中,多边外交作为众多外交类型的一种形式,作者会有一些最基本的介绍,比如多边外交的概念、特征、作用、和双边外交的区别等等。这些内容只占很少的章节,让读者只有最基本的概念接触,而没有更深入的理论了解。在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鲁毅等著的《外交学概论》中,第六章――当代外交的方式――就只写到多边外交的含义、特点、作用、和双边外交的联系。

从学术论文来看,中国期刊网的数据显示1979―2010年(截止至2010年8月底)年共有94篇关于多边外交的文章。在这94篇文章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9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1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3篇。对于这些文章从年份上来分,2010年,3篇;2009年,11篇;2008年,14篇;2007年,15篇;2006年,8篇;2005年,7篇;2004年,5篇;2003年,7篇;2002年,0篇;2001年,13篇;1998年,1篇;1987年,1篇;1985年,2篇;1981年,3篇。从内容上看,这些文章主要涉及到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多边外交理论的研究。关于多边外交的理论,中国学者大多是从多边主义理论入手。对于多边主义,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多边主义包括两层含义。比如秦亚青在《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一文中,将多边主义的含义分为制度性多边主义和战略性多边主义。前者说的是一种国际互动方式,它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国家之间的互动方式,尤其考虑制度性因素对国家之间互动产生的影响,是体系层次上的研究。后者是一种国家对外战略的表述,即国家更趋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国际关系,来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是单位层次上的研究。另外还有从一篇文章《从和合文化探析中国多边外交》,首次从中国的“和合文化”的角度对多边外交进行描述。在文章中作者提出中国多边外交的思想源自传统的和合文化传统,作者从传统中分析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这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其次,关于中国多边外交策略的研究。这方面的文章对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00年后中国如何更好的参与全球性、区域性多边外交提出了一些列政策建议。比如在《中国“和平崛起”与多边外交》一文中,作者建议首先确定多边外交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加强国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系,提到参与多边外交的整体能力。楚树龙在《多边外交:范畴、背景与中国的应对》一文中提出,加强对多边主义的了解和研究,在了解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重双边、轻多边的历史倾向,确定双边、多边兵种的外交思想,确定中国大国外交的战略框架,另外还要加强对国际体系的了解和研究,明确中国与国际体系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关系,以更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和改造国际和地区经济、安全、政治体系;讨论和明确中国的国际和地区利益,明确中国在国际和地区的战略目标和内容。当然还要加强同世界各国对多边主义的交流和探讨,加强同其他成员的对话合作,创造出一整套多边外交策略和方法。

再次,关于中国多边外交历史进程的研究。这方面的文章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描述了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并且提出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的原因。一般认为我国的多边外交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恢复联大席位的被迫排斥时期;第二阶段:恢复联大席位到冷战结束的扩大参与时期;第三阶段:冷战结束以来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倡导时期。

第四,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外交的研究。主要是对美国、俄罗斯、欧盟、德国的多边外交战略思想以及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进行了探讨。这方面的文章不占多数。

另外还有关于中国领导人多边外交思想的研究,如《论江泽民多边外交思想》。还有几篇文章是对中国成功的多边外交案例进行的研究,比如对日内瓦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

通过上面对我国多边外交研究的著作情况及其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我国的多边外交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我国对多边外交的研究起步很晚。虽然查不出1979年之前的研究状况,但从1979年之后的研究状况可以推断出,1979年之前鲜有关于多边外交的研究。从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多边外交研究的兴起是在1981年,随后基本处于停滞阶段。直到新世纪来临之际,国内才兴起了一股多边外交研究热潮,但这股热潮持续时间并不长,2002年甚至出现了研究真空。从2003年始,学者对多边外交的研究逐渐增多,2008年达到了一次新的高峰。

其次,从内容上看,理论研究欠缺,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外交理论。从这些有限的的著作、期刊文章的内容来看,大多数学者注重对我国多边外交的历史演进、战略和策略研究,鲜有理论上的梳理。2001年我国学者钱文荣在《世界政治与经济》上发表《关于多边主义、多边外交的几点理论和政策思考》提到了多边外交与多边主义、国际组织的理论渊源,但这远远不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比如说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国际格局等方面研究其对多边外交产生的影响。国内很多学者都提到我们的多边外交理论研究欠缺,虽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存在,但很显然目前还没有研究成果出现。

再次,研究途径较单一。目前我国学者对多边外交的研究,一是通过历史梳理对我国的多边外交实践进行研究;二是通过对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论坛的研究对我国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多边外交提出政策建议。但是对国际组织的研究基本局限在联合国内部和其它一些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论坛也主要是对上海合作组织和中非合作论坛的研究。现在越来越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以及其对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影响。另外,国际会议、国际论坛是多边外交实践的重要平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笼统的概述,还需要具体的案例研究,对每一个重要的多边外交平台进行细致的分析,以实现最大的外交目标。

多边外交作为当代外交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成为调节国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我国领导阶层逐步转变外交理念,接受了多边外交这一重要的外交途径,并且不断地加深实践。国内学者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对多边外交的研究,为我国的多边外交实践献计献策。要做好这一工作,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首先,加快多边外交理论的研究。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研究的成熟对多边外交的实践将会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多边外交理论研究,不仅可以从多边主义理论着手,我们还可以从国际制度、国际格局、国际战略等多种国际关系理论开始。对于区域层次的多边外交活动,我们还可以从地区主义理论、地缘政治理论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全球治理理论也强调在国际制度的框架中,各种国际行为体互动合作,通过协调和谈判,达成治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国家之间的多变关系,而是超越国家的多元多边关系,也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其次,扩宽多边外交研究的领域。我们对多边外交进行研究,除了研究本国的多边外交历程、策略外,还需要研究其他在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的多边外交政策,不仅仅是进行描述性研究,还要进行结构性、功能性研究。

最后,加强国内学者的交流,培养大批优秀的研究人才。每次大型学术会议的召开都会产生一批优秀的作品问世。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召开以“多边主义和中国外交”为主题的高级讲坛,最后形成了论文集《多边主义和东亚合作》,对我国多边主义、多边外交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后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大型学术会议带动多边外交的研究。当然,还需要培养大批优秀的多变外交研究人才,需要国内各高校加强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等于此相近专业的重视,激发学生投身研究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鲁毅等.外交学概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2]金灿荣.多边主义与东亚合作[c].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3]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j].世界政治与经济,2001,(10).

[4]楚树龙.多边外交:范畴、背景及中国的应对[j].世界政治与经济,2001,(10).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三

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的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逐渐中国化。但是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其有自身的内涵和特征。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不断显现,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化。

价值。

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在我党执政为民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党的实践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在传入到另一种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当中时,都要在坚守自己本身的同时与当地的文化环境逐渐融合。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和政治环境当中逐渐产生和发展完善的。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个“结合”有着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说,近现代的中国革命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行;二是说,有了马克思主义不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也不行。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应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来把握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不能把形式和内容分开,比如说,把内容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而把形式看作是中国化。另一方面它是道路和形态的统一。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同样作为反映客观的主观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视认识和改造世界卫己任的马克思主义,也必然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而失去真理性。所以我们称马克思主义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那与时俱进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本身就内涵创新性意义:一方面,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它批判地改造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吸取其精华,摈弃其糟粕,使中国传统思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使传统思想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性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要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路。邓小平说:“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要向前看,就是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能胜利前进”;并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我觉得这就是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的真谛,也是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生命线。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相继诞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不仅成就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业,而且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希望。

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性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了完全的体现。这个体现的集中点,就是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人民群众的解放不是靠神仙和皇帝的恩赐,而是靠人民群众自己,这个思想化作理论观点,就在于毛泽东提出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另一方面,要把这些观点化作现实,就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只有在这个观点中,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的结晶和伟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待事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活的灵魂。而构成这个灵魂的要素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这里,首要的因素是时间,而这个时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系性的演进来说,就是时代问题。邓小平同志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创造。但我们现在所说的邓小平理论,则是另一个新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发展、合作”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潮流,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邓小平理论就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时代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紧密相联的,马克思称自己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的哲学,这个哲学的历史任务就是用革命的实践改变资本主义的旧世界,创建共产主义的新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谓改造世界,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包括改造主观世界,即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我觉得这个思想的一个基本含义就是要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所经历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不可或缺巨大作用。在先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各种挫折并失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作为救国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革命才有了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先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和政治建设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生机活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等,都离不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以上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目前的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我党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关。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坚持、运用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产物。

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乎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1、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要义,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行动。如果根本就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行动同马克思主义根本不沾边,何谈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所谓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构成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持贯穿于这些基本原理之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要义,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谓“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用马克思主义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要认清我国目前的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恩格斯这个著名论断的精神实质,用中国的语言来表达,就是研究问题不能从本本出发,而要从实际出发。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问题,首要的也是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中国的国情是一个历史造成的现实,是一个国际环境中的客观存在。人们只有适应它,洞察它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正确地开拓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

3、马克思主义最终要由群众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动力。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分界线就是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一旦由群众掌握,就可以更加自觉地发挥自己的历史创造力,并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现实。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在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且让人民群众掌握并运用它,必将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庆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点启示[j].管理观察.2009.09.[2]李广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想象力[j].社会科学研究,2010.01.[3]邓伟志.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多样化问题[j].社会科学.1985.06.[4]洪光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历史[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四

摘要:自由主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种重要思潮,经历了发生、发展、衰弱的复杂历程,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亦发挥过重要作用,产生过多种影响。但其最终还只是历史的过客,取而代之的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即对自由主义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的较量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自由主义文化;马克思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自由主义文化。

1.1自由主义的定义。

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

1.2自由主义的分类。

政治自由主义主张个人为社会和法律的基础,社会和制度的存在便是为了推进个人的目标,而不会偏袒拥有较高社会地位者。

文化自由主义注重个人在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权利,包括如性自由、信仰自由、认知自由等议题,并保护个人免受政府侵犯其私人生活。

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应该由个人自由的选择,也就是市场的力量。

社会自由主义也被称为改良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依据约翰・杜威和莫迪默・阿德勒对这种形式的自由主义的解释,由于个人是社会的基础,因此所有个人都应该拥有实现目标所需的基本要件,例如教育、经济机会、遇到无法解决的灾害时的保护。对社会自由主义而言,这些要件也被认为是权利的一部分。

在所有以上述及的自由主义形式中通常有一个共识,也就是在政府和个人责任间应该有着一个平衡点,而政府应该限制在从事这些无法由私营部分做好的事物。所有形式的自由主义都主张以法律保护个人的尊严和自治权,也都主张个人的自由行动能够达成最完美的社会。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了几千年,与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和社会思潮相比,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又是一种先进的合理的社会制度。它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的世界观为指导,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1社会主义文化反映先进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文化的先进性,先进文化本质上是先进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引证了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所写的一段话:文明的发展,即“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把这个“更高的阶段”注明为“高级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他们提出了“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精辟见解,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物质产品的占有方式和生产方式”和“精神产品的占有和生产”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经济基础之上,以体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种文化从根本上否定了以私有制为基础、延续了几千年的人剥削人的不合理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维护了劳动人民享有自己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权利。

2.2社会主义文化诞生得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革新,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文化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出来的。

社会主义首先要从本国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中获取精神食粮。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

历史经验证明,批判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成果,必须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来进行,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决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2.3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精神财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时代的精神,反映历史的潮流,因此人民群众理应享有自己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然而,一切剥削制度下的文化都是剥削阶级意志的反映,都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文化才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

3.1在思想上观念不同。

自由主义文化崇尚自由,追求个体价值,反对集体主义的倾向。自由主义者意识到,只有让个人发挥最大的潜能,社会才有最大的进步。再推前一步,有部分自由主义者,更认为个体及个体的权益,才是社会基本价值的来源,任何集体主义的倾向都会危害此一价值。

然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则始终把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自由权利放在首位。主张用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

3.2在经济上观念不同。

在经济上,自由主义者大多数既是私有制的狂热支持者,又是公有制和“福利国家”的极力反对者。自由主义者认为:私有制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在市场的调节下,私有经济能够自动地实现经济的均衡,使经济自动地稳定在可接受的水平上。私有制既可保障有产者的个人自由,又可保障无产者的个人自由,私有制经济的这种优势是公有制经济所不可能有的。自由主义者强调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向个人转移,主张福利个人化,反对福利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与其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就在于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结构,以质与量都占优势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对于强国富民和建设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共产党执政等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尽管由于目前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

3.3在领导人物的选择上观念不同。

在中国,自由主义者基本上多是服务于教育、新闻出版、医疗卫生等“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他们在这些行业领域内影响是相当大的。但超出这个领域,他们的影响就很有限了。在社会上、在政治上是否有影响力,以及有多大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拥有的人力资源;(2)拥有的财力资源;(3)拥有的权力资源。很明显,在这三个方面,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主义者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然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主要依靠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工农大众。由于政府当局无力解决人民最感迫切的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痛苦无告的贫苦大众就会逐渐积聚到革命的营垒中来。再就财力资源而言,共产党诚然不如国民党。但在中国,人力与财力往往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国的财政,长期主要是依靠人口最多数的农民大众。而共产党走的正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由于共产党得到了占全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工农群众的支持,所以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回顾历史,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至今历经了毛泽东时期的革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时期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和现在的胡锦涛的和谐的社会主义。这几个阶段都各有特色,毛泽东时期的是坚持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时期是坚持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胡锦涛的是坚持和谐才能完善中国,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三个阶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深入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而制定的切实适合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既立足于国情,又适应时代,是一条把强国与富民相结合的道路,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红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观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7,(2).

[2]徐友渔。新世纪对自由主义的重新阐释[j].开放时代,1999,(3).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五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科学的理想信念,但调查显示,大学生缺少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此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增强学生对马克思的感性认识,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感性认识教学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指导思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本课题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您的作用”为题调查528名大学生,结果如下:

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生极度缺乏对马克思这一伟人的感性认识,他们大都只从挂图中见过马克思的头像,从老师嘴里知道马克思其人,从考试中知晓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因而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直接影响其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回想曾经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四年里没有一个老师全面、完整、系统地介绍过马克思其人其事,因而非常惭愧的是:几年过去自己对马克思的深刻印象就是那张大胡子的大头像和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然而,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大学生,我们的目标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帮助学生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必要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重新认识马克思,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坚定应有的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明确实践主题。

主题决定方向,“读懂马克思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主题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教学实践的目标是通过了解马克思的一生,他对人类的贡献、社会影响、治学精神,进一步交流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从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巧妙安排课时。

本内容安排在国家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后,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之前,在第一节介绍理想、信念、信仰的内涵,突出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之后,引入第二节大学生应有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四信”(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之前,在中间穿插这一实践活动,从逻辑上承上启下,从心理上尽量减少学生对该主题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也由于采取先入为主的心理策略,更能增强学生的印象。因时间有限安排2课时即可,第一课时教师讲授,第二课时学生交流。

三、精心构思实践。

(一)教师准备,精心介绍。

1.马克思简介。

马克思,德国人,犹太族(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革命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第一国际组织者、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出生于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专注于哲学。他的博士论文在耶拿大学得到委员会一致认可,因而未答辩即顺利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

毕业后,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遇到了德国的“林木盗窃问题”。当时德国西部有大片森林和草地,居民可以砍柴、放牧。后来,这片森林和草地被贵族地主霸占。居民到山林中拾柴草却被认为是“盗窃”。而德国议会审议后,判定居民的行为确为盗窃,如果再去“盗窃”就要受法律手段制裁。此事引起全国民众对议会的不满、谴责。马克思愤慨地在《莱茵报》严厉抨击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立场坚定地站在民众一边,维护农民的利益。普鲁士政府查封《莱茵报》,迫使它停止印刷。马克思愤然辞去主编职务。从此他毕生致力于与反动政府作坚决斗争、维护广大劳动人民利益。

1843年马克思与出身贵族的燕妮结婚,他们相濡以沫,共度38年的婚姻生活。

1844年马克思结识恩格斯。恩格斯是工厂主子弟,却十分欣赏马克思的主张,他才华横溢却甘为他人作嫁衣,经济上援助马克思,事业上与马克思亲密合作,他们肝胆相照,建立了40年的深厚友谊。

由于马克思尖锐地批评各国的专制主义,他被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政府不断驱逐,处境极其艰难,四个孩子死了三个。但他完成了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之后相继完成第二、三卷。

1864年马克思参加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灵魂和领袖。

3.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近代最复杂和精深的学说之一。它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学说的范围包括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不能为人们解决生活、工作、学习、就业中的问题直接提供具体方案,但能为人们分析、处理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与方法。面对同样信息的时候,由于立场方法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式亦截然不同,所指导的人生有着天壤之别。例如,大学生同样面对社会上拉关系走后门的不良现象,站在错误立场的学生是这样分析问题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原因,内因只是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我的发展主要靠关系而不是靠我自己,正因为我没有过硬的关系和后台,即使我成绩优异综合素质优良,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也是徒劳无益的。这类学生挥霍大学光阴,学习懒惰,表现颓废,一无所成。相反,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事物发展原因的学生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我的发展主要靠我自己而不是靠关系,正因为我没有过硬的关系和后台,所以我更需要刻苦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如此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我才能立足、生存、发展。这类学生珍惜大学时光,学习勤奋表现优良出类拔萃。可见,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同样是大学生的身份,却有质的明显差别。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向前的发展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长河中,它告诉人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得到合理的、彻底的解决;尽管全球的社会主义实践仍处在不断探索阶段,但社会主义制度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走向其高级阶段。人类追求更美好的社会,正如一个人追求更完美的自我,这种追求使国家前进,催个人奋进。

4.马克思的社会影响。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英国广播公司也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得到一样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位居第二。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调查3万名听众评选“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休谟第二。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马克思的鸿篇巨制《资本论》在其诞生100多年后再次成为读者的新宠。假如马克思在世,《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马克思同恩格斯合著的著作约1亿字,现只翻译了5000万字,还有5000万字在图书馆里等待翻译。对比《列宁全集》(约2500万字)和《毛泽东选集》(约800万字),如此巨大的思想理论财富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一个出生律师家庭,拥有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过中产阶级生活的马克思,一生颠沛流离,为全人类无产阶级、全世界劳动人民谋求幸福,怎不令人奉若神明,由衷赞叹。

5.马克思的治学精神。

(1)刻苦学习。即使面对艰难的处境,马克思也从未停止对知识的渴求。在伦敦的10年,他每天从开门到闭馆都待在博物馆里如饥似渴学习、研究,他在自己的书里作批注,他用笔记摘抄资料、记录心得。他学识渊博,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翻译、工商业实践、数学、自然科学等。“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1]他能阅读约二十种欧洲国家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

(二)学生交流,畅谈感悟。

我对马克思的简介令学生出乎意料,从学生专注、敬佩的眼神里可以读出他们内心对马克思这些情况是始料未及的,在学生“有话要说”时,我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分组围绕主题先交流讨论10分钟,之后小组推选代表到讲台发言(每位学生控制在3分钟之内)。我在学生中答疑解惑作必要的指导,同时注意预选不同专题的发言对象。

(三)教师点评,提升认识。

经过讨论酝酿,学生上台交流常常有感而发,在每位学生发言后用一两句话适当点评,帮助学生拔高、提升原有的认识。例如,学生最佩服马克思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由衷地敬佩马克思的崇高人格。我指出:我们多为他人着想,也可以变得崇高。国学大师季羡林就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5]又如,学生过去只知道马克思主义这个抽象的名词,现在才知道它包含如此丰富的理论。我点拨:有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什么,今后同学们认真学习,它将使你终身受益。再如,学生熟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却不知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而自己考英语等级证书一次不及格竟然想放弃是何等愚蠢。我鼓励学生:坚持才有可能成功,放弃就等于接受失败,本院就有一名英语底子薄弱的女生考了五次终于通过。

(四)学生搜集,加深印象。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而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充当听众,“我要说”的强烈愿望无法满足。为弥补这两个缺陷,我在下课前几分钟布置课外作业,请学生课后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查找与马克思有关的资料,诸如:马克思名言、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燕妮、马克思著作等,完成以“……给我的启示”为题的小论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选题写作,有利于扩大知识面,能在更广阔的空间深入思考,更好地根据个体认知感悟情况培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五)教师批改,精心批语。

作业上交后,我高度重视,认真审阅每一份论文,精心批语,为每一位学生“画龙点睛”,虽然了了几语,但事半功倍,巩固了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假如作业中有学生搜集到不认可马克思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料及言论,教师必须耐心搜集相关资料,充分阅读后在批语中予以反驳、纠正,必要的话与该生交流,了解其思想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74.

[2]杨维华,李友生。勇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j].大庆社会科学,2001,(5):15.

[3][4]摩尔和将军――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02.

[5]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5.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六

多边主义是国际社会合作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国外交的基石。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并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多边主义使国际社会能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持合作,避免冲突和对抗。在中国的引领下,全球治理更加民主、公正,人类社会能够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第二段: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合作共赢发展。

多边主义强调通过平等对话和合作解决问题。中国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地区性合作机制,通过对话和磋商增进政策沟通,推动经济合作。在国际合作中,中国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还是在人文交流等领域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旨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第三段: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秩序稳定。

面临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时,多边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国际合作,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在防控传染病、反恐防暴等方面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国际社会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高中国话语权。

多边主义行动也是为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改革,包括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等。中国除了为自身利益争取话语权,也倡导更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参与改革和提出方案,中国为提高全球治理体系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做出了贡献。

多边主义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合作的基石。中国的多边主义行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赞赏,树立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全球问题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中国也通过多边主义的实践,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多边主义中国行动体现了中国对于国际社会和全球治理的责任和担当。通过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中国促进了共同发展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的多边主义行动不仅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也赢得了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多边主义行动将继续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战略选择,为全球合作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七

内容摘要:马克思是历史上的空前伟人,是世界劳动人民心中的丰碑。马克思光辉学说真理长驻,绝对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社会主义实践中发生的挫折正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883年3月14日,空前伟大的历史巨人马克思停止了心跳和思维,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与世长辞了。

三十年后的1913年3月,列宁写了《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一文,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经历的几个时期的特点,记述它在生命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的历史轨迹,对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作了尖锐批判,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科学地预言“即将来临的历史时期,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1](p307-308)这些分析、论断和预见,从那时以来的一百年间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印证和应验。如今马克思主义又面临各种挑战,同时却在应对中仍顽强地显示其生命力的思想战线新态势下,一切马克思主义信奉者自然会再次思考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回应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明确自己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责任。这就是我们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三十周年之际要做的事情。

马克思是历史上的空前伟人,是世界劳动人民心中的丰碑。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无论是专制的或共和的各国政府,都驱逐他;无论是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的资产者,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2](p778)这是因为马克思只有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爱心,而没有任何私心。他为了劳动群众的利益甘愿长期过颠沛流离、四处流亡、居无定所、贫困潦倒的生活,穷到如果没有恩格斯长期慷慨资助就难以维持起码生计的地步。他是一个真正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革命者。惟其如此,他是最广大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丰碑。他死了,但他的人格品行不死,革命意志不死,战斗精神不死。他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马克思同时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1](p309)而马克思的天才就来自对现存一切持怀疑、思考和批判的态度,由此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马克思本人说过:“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p289-290)他的思想的伟大力量,正在于仔细倾听时代的声音、口号和呼声,不仅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问题,而且不断回答时代发展中提出的新问题,从而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解放事业的行动指南。这一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当然深信不疑,即便是在当代众多非马克思主义者人群中也得到了承认。比如,1999年、2002年和2005年,马克思就被英国著名大学和主流媒体通过全球网上投票等方式先后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千年伟人”和“最伟大哲学家”;“马克思还活着”、“我们需要马克思”、“不能没有马克思”,几乎成为西方一些政要和学者在剖析资本主义的沉疴宿疾时形成的共识。

马克思又是有了不起成就和贡献的科学家。恩格斯深情地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恩格斯认为,“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1](p776-777)马克思这两个发现形成的理论成果,第一个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二个是剩余价值学说。前者揭示的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普遍规律,后者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特殊规律,两者结合起来得出的逻辑结论,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赖有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光辉学说真理长驻,绝对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

在马克思逝世以来的一百三十年中,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以至“消亡”论,始终被这样那样地散布着。比如早在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资本主义处于相对和平稳定发展大背景下,第二国际内部的伯恩施坦派,就竭力用所谓“新材料”以最嚣张的态度和最完整的形式提出了对马克思学说的“修正”,其范围涉及哲学、经济学和政治、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这种思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国际工人运动中泛滥成灾。列宁正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条件下对它进行全面批判中,继承、捍卫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新阶段。又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外国知名资产阶级学者炮制了所谓“历史终结”论,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经完全过时乃至死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新儒学”等思潮悄然掀起,其共同点也无非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失灵了、过时了,应以这些主义、思潮取而代之。在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还有当代价值的疑问,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以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进行再认识,弄清楚它究竟有没有过时这一大是大非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极其严密完整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最高层次或基础部分是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列宁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1](p311)“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就是没有任何片面性弊病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唯一正确的认识工具。人们实践中的一切成功,无不得益于运用了这一认识工具,只是有自觉或不自觉之分罢了;人们在实践中所犯的一切错误,思想根源说到底是不会运用这一认识工具,陷入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泥潭。毛泽东通俗地说:“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4](p293)既然如此,它就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百世而不废,绝不会也不可能过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另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简称唯物史观。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1](p311)唯物史观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集中应用于认识人类社会,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为主线,揭示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历史运动的必然趋势。它指明了这两对基本矛盾运动是一切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根本动因,强调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劳动群众本身的历史,确认人民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历史的主人。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发展史,雄辩地证明这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与一切唯心史观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这一历史观同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逃不出它的范围,根本不存在过时不过时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学说居于极重要地位。种种“过时”论的一个主要根据,就是认为现代、当代的资本主义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不是当年马克思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了。殊不知无论这种变化有多大,但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剩余价值这个绝对规律没有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没有变。我们还是看看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度里的一些学者是怎样论述的吧。如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伊藤诚在《现代世界的〈共产党宣言〉》中说:资本主义现代全球化的发展、第三世界各国日益深刻和严重的贫困和饥饿问题、发达国家再次出现经济生活显著不稳定和不平等扩大,等等,这些现象反而说明《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于现代世界的诸多方面仍具有现实的适用性。美国著名思想家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唯一科学;如果说资本主义现在已经遍布全世界,那么,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比以往的意义更大。还有一位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在《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中得出结论: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马克思主义就还有意义,无论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学者。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波及全球,西方学者评述马克思的精彩言论又屡屡见诸报端。如英国学者伯恩德·德布斯曼说: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过去所熟悉的资本主义正濒临末日,马克思当年的预言也得到了验证。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社长施特隆普称:为什么人们热衷于读《资本论》?因为金融危机告诉青年一代,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幸福没有得到兑现。英国《卫报》在《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再次兴起?》的报道中写道:马克思主义“时来运转”,人们重新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感兴趣,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的复兴之所以到来,是因为它提供了分析资本主义,尤其是像我们目前陷入的这种资本主义危机的工具。如此等等。简而言之,他们认为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的学说就仍然有效。

苏联和中国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但是苏联最终亡党亡国了,中国却在20世纪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进展和成就,这说明,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错了,而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态度不同所致。

当年苏联亡党亡国,原因极其错综复杂。从内因来说,举其荦荦大者有这么几条:一是离开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从主观臆想出发搞社会主义。恩格斯有句名言:“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2](p732)苏联的做法与此相反。它用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希图在客观条件远未成熟时,就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宣告“这一代苏联人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赫鲁晓夫还制定为期二十年的时间表,其后勃列日涅夫又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意即可以向共产主义过渡。这是脱离实际的主观空想,不能不走向事情的反面。二是在长时期内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关系,形成一套僵化的经济、政治等体制而又不思改革。这些体制弊端丛生,严重束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失去生机和活力,也未给广大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后来虽然按戈尔巴乔夫“新思维”进行改革,却没有科学的决策,到头来把改革变成改向。三是作为领导核心的苏共早已开始逐渐蜕化,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直至公开宣布放弃马克思主义而奉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执行一条实质是“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运动就是一切”的机会主义路线,其特征是列宁早就指出的“临时应付,近就眼前的事变,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为了实际的或假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1](p7)在作风上大搞专制特权,党内形成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官僚特权阶层,彻底脱离群众,丧失先锋队性质,使苏共蜕变为与广大人民相对立的政治组织。苏共最终丢弃共产主义旗帜,丢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彻底蜕化变质,导致亡党亡国。可见苏联亡党亡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恰恰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它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谁抛弃马克思主义,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之路。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五十多年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持续接力探索。虽然在早期探索中也出现过曲折,但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把马列主义运用于中国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以俄为鉴,一切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永远不能丢,丢了就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的最大特点是,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体现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但是对这一理论体系的独创性,也有一个怎么正确理解的问题。多年来在一部分人尤其是学界中存在一种偏向,就是把它不适当地夸大,看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游离和逾越,借以贬低马克思主义,似乎马克思主义已经不管用了,才创造出这一新的科学理论。这就提出了究竟如何认识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问题。

其实从最宏观的角度而言,科学理论体系是指马克思主义。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1](p418)不过这是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不仅是指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还有这个体系的共同创立者恩格斯的巨大理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的后继者们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观点和学说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即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且还将引入我们党和一切马克思主义者今后提出和创立的科学的思想、观点、学说、理论等等。所有这些都自成体系,但也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按性质来说都姓“马”,都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大范畴、大框架、大系统,都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讲“科学理论体系”,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总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属于这个总体系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它之所以为“科学理论”,根本缘由即在于此。

这就要求我们把所有这些科学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联结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看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理论体系,防止对它们进行肢解、割裂,更不能把它们相互对立起来。一脉相承就是继承和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所以创新和发展至关紧要。创新和发展当然是“变”,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宗”即“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会时过境迁,但它的普遍原理将与世长存。

回顾历史,毛泽东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曾批评王明把毛泽东思想拔高为“是马列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具体运用和发展”的提法“不妥当”,因为这“有点划分‘市场’的味道”,强调“不要把毛与马、恩、列、斯并列起来。我们说,我们这一套是一个国家的经验,这样说法就很好,就比较好些。如果并列起来一提,就似乎我们自己有了一切,似乎主人就是我,而请马、恩、列、斯来做陪客。我们请他们来不是做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我们做学生”。结论是:“我们还是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店好。”[5](p259-261)他在另一场合还打了一个形象化比喻:马列主义是主干,其他都是枝叶。没有主干,就没有枝叶。枝叶茂盛,离不开主干,同时主干也越来越壮大。邓小平在1977年的一次谈话中,批判林彪、“_”荒谬地“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割裂开来,说只有毛泽东思想最好,马列主义不在话下”,“这表面上好像把毛泽东思想抬得很高,实际上是否定毛泽东思想”。并指出:“正确的解释是,毛泽东思想是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6](p222)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这些话鞭辟入里,画龙点睛,揭示了我们党的基本理论的根和源之所在,对于今天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仍有极大启迪和指导意义。

总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老祖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本身,就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是前提和基础之意。如果把它看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游离、逾越甚至否弃,那是数典忘祖,得鱼忘筌了。

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一般说,每个人、每个政党都有自己一定的信仰,只是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别,其分界是建立在盲从还是科学的基础上。

顾名思义,共产党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共产党人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人,极度信服和尊重共产主义并以之为自己行动的准则,是天经地义。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7](p137)反转过来说,共产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因而是科学的,与一切违反科学的遐想、空想、迷信、盲从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党的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一论断极其深刻和重要,并且由于在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存在“四个危险”而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还在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指出,当前党内存在的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六个方面主要问题,第一条就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强调“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报告的上述论断,是对《决定》精神的重申和发挥,其中“政治灵魂”一语尤为关键,最具分量,指明共产党人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等于在政治上丧失灵魂,丢掉精神支柱,不成其为共产党人。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维护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一个政党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实质是信仰和奉行什么主义、以什么样的理论学说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准则的问题。《共产党宣言》写道:“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8](p285)这实际上已指出共产党人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自觉性。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党。党的先锋队性质,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性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党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信仰和奉行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精神支柱、决策依据、行动指南,作为全部活动的根本准绳。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坚持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一元论不搞多元化。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共产党不是像19世纪末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说的那种持有各种信仰(包括乌七八糟的“主义”和宗教教义)的人同处一党的大杂烩式的党,不允许有所谓政治信仰自由,否则就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年戈尔巴乔夫搞意识形态多元论、指导思想多元化,在苏共党内以至广大人群中引起极大混乱,使之失去统一的理想追求和政治目标,思想涣散、精神颓废,六神无主、无所适从,是导致苏共亡党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年来,在我国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的言论也时有所闻,质疑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不绝于耳,对此有必要保持警惕。我们不否定当今中国社会实际上呈现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我们在提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同时,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一元论,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然就会重蹈苏共的覆辙。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9](p35)这句话今天听来仍似暮鼓晨钟,振聋发聩!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最基本观点。联系当前党内的思想政治状况看,我认为,这些最基本观点,一是“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观点,坚信人类终将走向共产主义是社会运动的总规律、世界历史的总趋势,远大理想绝不动摇。二是“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的观点,清醒看到实现远大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脚踏实地立足初级阶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三是生产力的观点,充分认识生产力发展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开放不放松。四是人民主体地位的观点,以人为本,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五是共同富裕的观点,把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民共富,看作社会主义的最大公平正义和终极价值追求。六是科学发展的观点,确立发展才是硬道理而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的发展理念,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七是清正廉洁的观点,深刻理解不贪不腐是共产党人处世立身的第一要义,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而且从自己做起。只有自觉树立并切实践行这些最基本观点,方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八

班级:中文非师5。

组员:葛政谕(0806010281)陈春丽(0806010243)杨穗鹃(0806010307)。

关丽珍(0806010199)罗思君(0806010127)。

在2009年9至11月份,本调查小组对当代就读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调查”。在调查中我们采用问卷形式、选择题模式来进行数据收集。本次调查有效问卷100份,男生为48人,占48%,女生52人,占52%。调查对象为当代在校大学生,调查对象所分布的校院系、文理工分科都相对平均。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总体上是积极的、理性的、健康的,并不存在大范围的理解偏颇和极端态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变迁,社会大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许多不良的因素在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们在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困惑与偏差,在对”中国化的马克思“的态度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苗头。

根据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概括如下: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持有不严谨、不重视的态度,有理论淡化的倾向。

根据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仅有16%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清楚其概念,70%的大学生表示大概知道其真正含义,而剩余的14%表示不太清楚,甚至全然不知。然而,当问卷再追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时候,却仅仅有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正确。也就是说,表示大概清楚其含义的70%的大学生实际上并不清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涵义,了解其含义的被调查者只占总人数的一半。所以,由此可推,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态度是不够重视的,并且有理论淡化的倾向。

其实,在被调查者中,已有17%是党员,80%是中共团员,理应比一般的同学更为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然而如今出现了不到一半的结果,确实不能不另我们反思。面对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此虚浮的学习态度和忽视不理的姿态,我们应加强理论建设和学习,开拓多元化的渠道,向同学们渗透灌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并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运用其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是支持的、理智的。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有52%的大学生表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39%的大学生认为其还有不完善之处,需继续改进,仅有8%的人认为其违背中国国情。分析调查数据,可知一半以上的学生是支持拥护现有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前进的道路,引导着中国稳步向前。而且,大学生在支持的同时并无出现一概肯定的现象,而是理智的,对其有所批判及辩证看待,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是有不完善的地方,还是需要改进完善。

但是,我们并不能忽略漠视那少数不支持的声音,我们应倾听他们对其的不满之处,寻找解决办法使其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从而促使更多的人拥护和支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到齐心协力地运用其原理迈步向前。

三、在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态度中动机端正,但存在功利化倾向。

主义”的责任推诿给政治家,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学习。还有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认为学习其理论仅是为了考试。

从数据得知,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端正的,他们抱着正确的动机去学习其原理。然而,还是有少部分大学生未能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作用,把学习功利化、责任化,最终导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能得到贯彻实施。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使其明白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应有的动机,端正其自身的态度,从而真正做到其原理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主学习热情欠缺。

据调查的数据显示,65%的大学生是通过课堂上老师教学来学习并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1%是通过党课学习,10%是通过新闻报纸,而仅有4%的大学生是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而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实质性飞跃,仅有32%的大学生表示每一次都能及时掌握,余下68%的大学生承认时候很久才知道,甚至不知道。

此数据说明,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热情并不高,绝大部分同学都是通过非自主的方式了解掌握其理论。在理论更新时,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也不会自主地与时俱进,学习每一次的理论飞跃。其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加强理论的宣传,而且要开拓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大学生对其理论学习的热情,做到每次都能及时更新理论,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五、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感不强。

调查后得知,面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虽有37%的大学生认为要认真学习并指导实践、15%认为自主学习并积极传播,但是仍有43%的大学生认为仅要掌握了解,知其所然就行,甚至有5%认为是政治所用,无需学习。

实际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与否,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每一个人都贯彻学习与落实其原理对实践的指导,统一目标,才能更好地引导中国迈步向前。所以,我们应增强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感,自主学习、积极传播,使其更好地引导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只要我们沿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开辟的广阔道路不断前进,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风险和挑战都可以战胜,我们一定能胜利地到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彼岸。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们的观念既存在着可喜之处,也存在着让人忧患的地方。可喜之处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而忧患之处,我们应该加以引导,抵御错误思想,遏制不良苗头,从而做到运用其原理创造个人和国家的美好未来!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九

众所周知,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艰辛探索。

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他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说:“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的其他一些领导人也在讲话中运用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十

摘要:本文主要先介绍了中国梦的背景,在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阐述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民的心声。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式,分析中国梦符合当下、顺应时代。最后结合历史条件谈论如何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关键字:中国梦。

科学发展观。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老百姓热议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海外华人述说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中国梦成为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为什么中国梦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其重要意义在哪里?人们都在思考、在探讨。我的体会是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是人民的期盼,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中国梦不能沦为抽象空洞的政治口号,我们要正确的理解中国梦的实质与内涵。

孙都更加懂得民族复兴的意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底,烙印在民族记忆的深处,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可以说,中国梦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道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渴望,最具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广泛性包容性,是最大公约数,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旗帜。

第三,中国梦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展示了中国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意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走向,希望分享中国的发展机会、发展成果。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同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同各国合作共赢之梦。中国人民素有珍爱和平、崇尚和谐、开放包容的传统,想发展、怕动荡、盼和平。复兴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中国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增强,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既有利于中国赢得尊严和尊重,也有利于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我们要高度认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的论断。我们必须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进程中,在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实现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联系起来,将国家、民族、人民联系起来,将中国、世界、人类联系起来,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高瞻远瞩的深邃眼光,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天下为公、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和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对团结动员全体人民开辟党和国家事业新境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惟其重大,就需要我们放到战略层面来认识;惟其深远,就需要我们以不懈的奋斗精神来贯彻。

中国梦的视野是宽广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丰富的。总书记重要讲话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以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阐明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实践要求,需要我们很好地加以领会。

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在突出思想内涵、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在把握实践要求、推动实际工作上下功夫,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积极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坚定人们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信念。中国梦的核心要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宣传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是完全统一的。要把这两个方面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主题上贯通、基调上呼应、内容上衔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开展宣传教育,紧密联系中国近代史,紧密联系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深入宣传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是探索和坚持正确发展道路的过程,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展示的光明前景,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寻梦圆梦的必由之路。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把握好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贯彻好“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为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梦就是百姓梦,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终于探寻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起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讲“中国梦”就必然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提到这个,那是空想,甚至还可能走向邪路。不能把”中国梦”赋予其他的解释,“中国梦”是目标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就是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是彼岸,达到彼岸的桥和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调动全球所有华侨华人在内的一切积极力量来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坚持和巩固发展。

结束语。

时下,关于中国梦的认识当中存在不少困惑与误解,这些都源自于对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模糊不清。正确理解和理清中国梦与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当前政治热点与自身近期中特的学习谈了对中国梦的了解和总结。并且通过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说明了中国梦产生的条件,结合自己对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与推行中国梦实践活动总结了中国梦与百姓心声的一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中国特社会主义为“中国梦”鸣锣开道,刘瑜,2013.[4]“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辨析,李群山,201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高层论坛综述,王建国,2013.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十一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六个方面做出了部署: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六个方面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使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才能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民生问题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解决好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关注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党86年历史的一根红线和优良传统,也是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力量源泉。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国城乡范围内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有利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所有学生都受到良好的、平等的教育。这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更好地保证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提高全民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促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一份收入,一个家庭生活就有了保障。搞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以及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中央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就业问题的新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消除零就业家庭,对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创业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更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就业问题,克服在就业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大学生在就业难的社会形势下,我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最靠谱的措施为:第一,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二,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高校毕业生在这些地方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三,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第四,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加强网上招聘,加强招聘进校园活动,每年暑期毕业时期,都要开展高校毕业生专门的就业服务月、服务周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诸多的解决大学生就业手段中,最受认可的是大学生村官制度和人才下基层。将现有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计划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整合。统一政策,统一领导,集中组织实施,形成人才选拔的长效机制。

(三)促进医疗公平。

难、看病贵问题,党和政府提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全国财政用于卫生投入的增幅年均在20%以上。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行医药分开等改革,构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长效机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到全国80%以上县(市、区),参合农民达7.2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试点,将用3年时间在全国全面推开。我认为国家还应采取如下措施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第一,调整医院收入结构,规范常规用药,减轻患者负担医疗收入结构不合理的负效应,是现行医疗服务价值与价格相背离;第二,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避免乱检查,保护患者利益,卫生资源利用不足与利益过度,受经济基础制约;第三,加强对一次性卫生材料的管理,在符合业务要求的情况下,合理确定一次性卫生材料的使用范围,并对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购进,减少流通环节或统一零售价格,减少病人支出,减轻患者负担;第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抓好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于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看病难看病贵将直接影响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个民族拥有强健的体魄是必须的。第二,如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广大居民就不用为了防病治病有钱不敢花了,如此一来广大居民就会增加投资和消费,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这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第三,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将提高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稳定社会秩序。

乡居民消费环境和条件的有效举措,都将有利于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扩大消费。对于解决住房难问题,我提出如下建议措施:第一,进行全国居民住房情况普查,建立居民住房情况信息库。开展全国居民住房拥有情况普查,摸清全国现有住房所有者构成,建立全国联网的居民住房情况信息库是遏制房价非正常上涨,打击恶意炒房行为,解决老百姓住房难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住房普查的对象应包括全国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在中国拥有住房的外国公民和法人。为保证普查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将普查的结果输入全国联网信息库,作为今后继承房产,处理民事纠纷、刑事案件,征收赋税的法律佐证;第二,加大税收、差别利率、价格以及土地政策等杠杆对房市的宏观调控力度和反哺力度;第三,合理确定经济适用房、廉住房和商品房比例,鼓励开发商参与经济适用房和廉住房建设。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建设经济适用房、廉住房,以部分解决居民的住房难问题。但这些做法,难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购房需求。有些充其量只是“应急工程”,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措施。要在住房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居民的收入结构及该地区发展的趋势,借鉴新加坡等住房改革成功国家的经验,合理确立经济适用房、廉住房和商品房的比重。要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鼓励房地产开发厂商参与经济适用房和廉住房的建设。对规划中的商品房建设市场可以完全向开发商开放,对其开发的套型结构不加限制,但要特别注重商品房开发项目用地转让过程中的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第四,有针对性地遏制和打击国际国内各类炒房行为。炒房是助推房价疯涨的主要内驱力之一。目前,全国究竟哪些人在炒房,这些人的构成,外国热钱究竟参与到什么程度,都是未知数。要在普查的基础上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以便查找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统筹开展工作。对于国内普通居民中的炒房者,要通过加大税赋力度遏制炒房行为;对于国内中小企业法人中的炒房者,要加大税赋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向它们开放垄断行业,制定各项政策鼓励其发展主营业务;对于国际炒房者,要密切注意热钱动向,中国人多地少,建筑用地更少,所以必须坚决阻止和打击其恶意炒房行为。第五,将居民住房改善情况列入官员考核内容。将居民住房改善情况列为对相关官员的考核内容,是有效解决住房难问题的重要保证。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官员升迁的依据。考核事项应该包括所在地区有没有科学的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廉住房和商品房)建设近期和远期规划,有没有摸清该地区居民的住房拥有和需求情况,有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按规划实施,所在地卖地收入和从房地产收取的各项收费反哺新购房居民和住房困难户的比例,该地区居民对自己住房状况的满意度如何等。

(五)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和措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断,认真落实改善民生的实践要求,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因此,改善民生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改善民生有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其次,改善民生有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对经济的意义很大,甚至不可替代。再次,改善民生可以确保国家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但是只要这个社会把问题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就可以确保这个社会的安全运行,但是如果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得不到改善的话就会引发大面积的、种类繁多的社会问题。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是发展必须惠及民生幸福。只有坚持发展的过程和发展的目的都始终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才能使科学发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把是否以人为本,是否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检验和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尺,进而把幸福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享受,让全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文明、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好日子,实现幸福建设的美好愿景。

参与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又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是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又要从实际出发,有重点、分步骤地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四是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既要努力增加投入,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又要不断深化改革,使增加的投入有效发挥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受惠者,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一定能够形成一个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政府的这些改善民生的举措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从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一批普惠、广覆盖保障制度的建立推行上,我们感受到民生变化的点点滴滴。尽管每个人感受到的程度可能不尽相同,但谁也无法否认民生改善的图景,正在我们身边每天发生,我们也期待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十二

xx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行了科学阐释。这是xx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十分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二)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没有出路。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应当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四)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五)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强调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

(七)提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八)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九)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十)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十一)提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十二)提出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强调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军队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提出人民军队要肩负起“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十三)提出“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理论。指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中国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强调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十四)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指出党必须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加强和改善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政治、依法执政。强调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这些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表明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突破了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十三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实践勇气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笔者长期从事的“概论”课教学中的认识,仅就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原因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在长期探索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从理论深层次上,对建国数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和反复思考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众所周知,判断一种社会制度有没有优越性以及优越性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能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能在多大范围内和多大程度上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我们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搞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但是,所交出的是一份很不理想的答卷,表现为:生产力发展不够理想,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差距越拉越大了,如195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4.7%,1978年下降到2.5%.196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日本相当,1978年却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1976年我国的进出口额仅134亿美元,外汇储备仅达到5.8亿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和提高,不少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致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体现;阶级斗争的“左”倾错误愈演愈烈,先后发生了像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年““””那样的严重失误,致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的挫折。

造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曲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迅速到来没有充分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但最重要的原因有以下的四个方面:

一是我们过去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在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如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应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我们曾以为公有制越公越纯越好,因此在所有制方面,我们曾一味地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从表面上看似乎完全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

每一次不顾社会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搞“穷过渡”,用行政命令扩大公有制范围,提高公有化的程度,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生产力的大发展,相反由于社会生产力赖于发展的生产关系形式频繁变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社会生产力正常发展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经济也就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是我们曾经一度把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教条化、神圣化,照搬照抄了前苏联的模式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如前苏联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我们也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三是我们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根本任务是什么?发展动力是什么?等等,我们有一段时间也不是很清楚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就不可避免走了不少弯路。

四是受小农思想的影响,把平均主义当作社会主义。由于这些对社会主义的片面认识和错误观念,这就造成我们过去离开了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那么,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和突破苏联模式,如何来建设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早在1980年4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就说:“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1]312在此基础上,同年5月他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就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313这是邓小平最早提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念。1985年,邓小平又指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2]116以后,邓小平又着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步步深入地对这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论述。所以,深刻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最直接原因。

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迫切需要。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但是,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每前进一步总会有新问题产生,特别是每项关键举措的推出,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先后遇到了种种疑虑和困惑。如改革之初,我们选择农村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立起以包产到户为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各种形式经济责任制。对此,人们不理解、困惑过,担心“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步退到解放前”.又如,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试办经济特区,人们茫然过,怀疑经济特区到底姓“社”还是姓“资”?据当时担任国务院副、分管对外开放工作的谷牧后来所说的:设立经济特区,“马列主义老祖宗的经典着作中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无此先例。”因此,这一在社会主义国家尚属首列的尝试,必然要与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传统观念发生冲突,预示了办经济特区的艰巨性。

到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曾出现过一场特区要不要办、该不该办的争论,核心问题是特区姓“社”,还是姓“资”.有人把经济特区比拟为旧中国的“租界”.有不少人甚至认为是搞“殖民地”,是“资本主义的复活”,把经济特区看作“异端”,等等,各种说法竞相而出。一时间,对经济特区的责难和非议很多。个别到深圳经济特区参观的老同志甚至手捧五星红旗老泪纵横:“这里只剩下这面红旗是红色的了!”[3]135再如,要发展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和拍卖,鼓励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人们更是困惑不解,怀疑中国是不是真的要丢掉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社会主义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吗?可见,不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迈不开步子。

面对着因国家重大政策调整而产生的种种疑虑和困惑,政治家的敏锐告诉邓小平,要想真正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以便理直气壮地把改革开放向前推进,就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这就产生了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

正是基于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迫切需要,邓小平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也在不断深化。1986年12月30日他指出:“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2]195在1990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明确地把共同富裕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他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364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他针对长期以来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着名论断。

三、结语。

综上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探索和思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很久,一步一步丰富,一步一步完善,确实来之不易!邓小平科学地、深刻地、精辟地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构建了邓小平理论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基础,它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起,为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指明了方向,使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有了可靠保证,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出邓小平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我们要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不断取得新成就,来纪念这位世纪伟人。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2版。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版。

[3]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十四

多边主义的核心原则之一是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全球性问题,而中国一直以来都坚定地支持并实践着多边主义。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合作机制,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世界形势作出携手合作的举措。本文旨在总结中国在多边主义行动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议。多边主义倡导各国平等对话、相互尊重、推动共赢。中国一直秉持这种理念,致力于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国际争议。例如,中国一直在南海争议中鼓励有关各方坐下来进行对话,通过协商的方式化解分歧。这种做法有助于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多边机构的建设和改革。多边主义的核心之一是国际机构的作用和效力。中国始终重视国际机构,积极参与并推动其建设与改革。例如,中国积极推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提出妥善解决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不足的问题。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并为其发展和改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再次,中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参与全球治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理解合作与互利共赢的重要性。中国一直倡导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互信、互利、平等、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促进参与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发言权和代表性。

然后,中国践行多边主义在全球发展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绿色发展、减贫、教育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中国参与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同时,中国的减贫经验也为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积极的示范和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在多边主义行动中始终秉持对话协商、推动多边机构建设与改革、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及在全球发展领域的积极作用。中国坚定地深化与各国的合作,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然而,多边主义面临严峻挑战,如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抬头。因此,中国需要与其他国家一道,共同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和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十五

多边主义是现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原则,它强调各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时应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来实现共赢和解决争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国际矛盾复杂化,多边主义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学习《国际事务与多边主义》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边协商、共同利益、争端解决、国际规则和全球治理等方面,总结我对践行多边主义的深刻认识。

首先,多边协商是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方式。多边协商强调各国平等、开放、透明、务实和互利的原则。我认识到,多边协商并非简单地达成共识,而是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为全球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在不同国家代表参与的模拟会议中,我深感多边协商需要各方克服差异、尊重多样性,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对话和协商。只有通过多边协商,才能够减少冲突、解决问题,实现共赢。

其次,多边主义鼓励各国追求共同利益。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日益交织,相互依存。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需要在多边合作中寻求共同利益。通过课程中的案例学习和讨论,我意识到只有追求共同利益,才能够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源共享。例如,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只有通过多边主义的合作才能共同应对。在实践中,我提倡在各个层面推动全球合作,以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多边主义能够促进争端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无处不在,但通过对话、协商和斡旋,可以避免冲突的升级和暴力的使用。通过学习《国际事务与多边主义》课程,我了解到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在争端解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小国也可以通过参与多边合作来为自身利益争取更多的支持。在实践中,我认为解决争端需要注重平等、正义和中立的原则,并通过多边机制来寻求持久和平解决方案。

第四,多边主义推动建立国际规则。在国际关系中,规则是确保各国行为有序和可预测性的基础。多边主义强调通过多边协商制定和推动国际规则的制定,以此达到公平、公正、合理的目标。通过学习《国际事务与多边主义》课程,我意识到各国应当遵守和维护国际规则,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实践中,我认为各国应共同努力,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国际规则,以实现全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多边主义需要全球治理的参与和支持。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通过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只有通过多边主义的践行,才能够实现全球治理的目标。在实践中,我将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的相关议题,并通过倡导多边主义来促进全球治理的进步。

综上所述,践行多边主义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边协商、共同利益追求、争端解决、国际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参与,可以推动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学习《国际事务与多边主义》课程中,我对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努力贯彻。我相信,只有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和践行多边主义,才能够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的目标。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十六

摘要:作为保障环境法治体系良好运行的倒逼机制,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随着环境立法的不断更新而逐步发展,虽然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一直没有中断,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存在着缺乏龙头法、缺乏公众参与、制度合力若、智库分配不均等问题。为走出当前困境,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应从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以此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广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一直没有中断过。国内研究的基本发展趋势,一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理论界目前将生态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并上升到人类文明的高度,其研究重点是对生态文明全方位建设的研究,而不仅仅是研究环境保护这个单一的层面。二是高度认同应摒弃以点源化、末端化和碎片化调整机制为特征的传统生态法治布局,由点到面,认为应该建立健全系统化、法治化、科学化的生态环境建设机制。三是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但客观上说,目前,还没有对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完整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无法查漏补缺,因而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整体推进。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还须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经济转型等既是环保法得以实现的结果,也是其顺利推进的原因。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找出更明确的症结,开出更有效的药方。当前的研究还存在局部和碎片化的特征,规范的应然逻辑还有待进一步关注。

第二,具体环保法律制度的研究有待深化、细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及水环境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绿色发展评估制度等,都是环保法实现的重要环节或重要方面。这些具体制度的研究目前还略为粗糙,特别是结合地方实际和具体实践的研究,还表现得较为薄弱。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的“地方化”研究有待强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传统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经济问题、环境污染的整体性与经济效益的局部性等)与新问题(如公益诉讼、技术评估意见、环境修复费用的计算及其使用、监督问题等)还须要在法治的框架内予以准确应对。

(一)缺乏龙头法,机械复制与宏观宣示的地方立法较多。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被废止后,生态环境具体立法“群龙无首”,整个法律体系出现了紊乱状态。同时,江苏现有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也大多偏向原则性的宏观宣示,缺乏细致规范与深入落实。设区的市在立法结构片面追求“高大上”的情况较为严重,各种生态环境地方立法片面追求结构的完整性,许多能够通过“决定”等立法形式解决的事项却在立法时追求“条例”等“结构完整”的立法形式,造成立法的机械复制、重复立法。

(二)公众参与不足。

江苏在生态环境立法中已经高度重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专业性意见,在立法过程中也将他们积极吸纳进来。但是,江苏在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不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参与渠道的不足;二是公众参与能力的不足。

(三)在形成更为强大的制度合力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

制度合力,有别于传统将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分割,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环节分割,将各环节内部各要素分割,而是应该将各个部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合力,在这种合力中,行政权无疑处于核心地位,围绕行政权形成与其他权力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法治核心竞争力。然而,江苏在形成更为强大的制度合力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就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尚未完全形成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的合力;二是尚未完全形成法律执行之间的合力。法律执行之间的合力主要指执法与司法之间的合力,即通过完善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形成执法与司法的相互配合与制约。反之,则两者自然不能形成合力。主要表现为:行政应诉能力不够;尚未完全形成行政执法与全民守法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行政执法与行政监督之间的合力。

(四)智库资源分布不均衡。

江苏作为科教文化大省,省内具有丰富的专业的高端人才资源,这些人才资源可以作为地方生态环境立法智库的储备资源,以为地方生态环境立法提供人力与智力支持。但是这种资源在省内分布极不均衡,如南京、苏州等地区高校、研究机构林立,必然可以为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立法提供巨大帮助;反观苏北地区高校、研究机构稀少,人才短缺,这些都将制约苏北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的发展与进步。

(一)生态环境规划。

促进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须在立法中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总体目标、指标体系、重点领域及重点工程、重点任务、保障机制和措施等)的编制、批准、效力及其实施,及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并据此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制度。

(二)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生态环境保护”应规定生产生活中的一般性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包括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除此之外,还应含纳其他方面,以较为全面的保护措施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

其次,“生态环境保护”还应就其特殊性保护对象作出规范。以江苏为例,从对象上看,江苏生态环境治理的地理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一江、一海、两河、两湖”。“一江、一海、两河”构成一个巨大的“井”字,与“两湖”共同组成江苏省主要的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因此,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立法应针对地方生态环境治理的特殊地理作出回应,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提升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建设,这是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同时,立法应对地方的特殊保护对象,如生态保护特区、生态保护引领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国家级新区、自贸区以及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等作出立法回应,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强有力的生态保护。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还应就其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作出规范。生態环境重大决策、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其执行情况、生态功能区范围及规范要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体系及绩效考核结果、财政资金保障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及实施情况、生态补偿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社会反映强烈的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和内容等都应当听取公众意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举报。

(三)生态环境治理。

首先,“生态环境治理”应就其行政保护这一最基本的手段进行规范,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处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许可;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征收、征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收费;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强制;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指导;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约谈;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磋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其他执法手段。

其次,“生态环境治理”应就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及其司法治理等作出规范,主要包括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生态修复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等,通过多制度联动,来推进区域水污染、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最后,“生态环境治理”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治理手段,如生态环境行政裁决。生态环境纠纷自身的特点为行政裁决提供了现实需要。需要强调的是,我国行政裁决制度的回归与嵌入需要进行全面的体系性重构。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斯通著,郝方昉译.恢复性司法:理念价值与争议[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树义主编.环境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汪劲.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信春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民主法出版社,2014.

[5]吕忠梅,徐祥民主编.环境资源法丛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王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制度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3.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十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经验作出了理论概括,要求全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进路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

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理论自信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提供行动指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系的思想逻辑,反映了党心民心所向。根植人民的道路自信引领前进方向。“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道路自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以人为本,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来源于历史和实践的根基。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90多年的奋斗探索出来的成功之路,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国之路,是深深扎根于亿万人民群众实践中的富民之路。在当代中国,走老路没有前途,走邪路是死路一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强国富民的正确选择。由于各国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不同,在走向文明进步过程中,必然会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正是这些不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过程的多样性。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可以成为普世样板,也没有哪个国家的价值观念可以成为其他国家必须遵循的准则。正是这样一种深刻认识,强化着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自信。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自信。当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应该是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总体上来讲,这套制度体系既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又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存在根本区别。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就一直行进在这样的制度变迁路径上,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这一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回顾制度嬗变的历程,不难发现,这套制度体系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超越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苏联模式为代表,其显著特征是实行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权力过分集中于政府,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压抑,结果是缺乏经济活力,经济效率效益低下。但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打入冷宫,彻底抛弃,而是不断地扬弃和超越。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乃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了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并且保留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所有制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其二,主动充分借鉴、积极吸收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合理成分,并且把其作为参照系,微观放活,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能起到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的、与国际市场经济通行规则接轨的经济制度体系。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产权制度,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制度,反映国民经济循环全貌以及各环节间衔接情况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

三、如何增强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首先,我们要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其次,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政策改革,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教育、民生、医疗、体制的完善和健全。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必将拉开新的序幕。

总结为一句话:我们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正确的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支撑,我们的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也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最终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帮、贫有所济、失业者能解困等目标,才能说明、证明我们的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十八

[摘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国土资源利用和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可以看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也要看到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等还存在很多的冲突或者矛盾,如何正确地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政府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文章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对策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6109。

全面实现协调统一发展成为当前政府积极推进和研究的重点只有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国土资源丰富但是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加强国土资源科学管理强化国土资源管理监管有助于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具有一致的逻辑性。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无论是在生态文明顶层体制设计方面还是理念实施等层面,都强调和谐发展。国家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了6大理念和8个体系制度,强调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注重发展和保护之间的有机协调,要求要从宏观角度和综合发展的视角来设计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设,强化资源总量管理,积极探索节约有效利用机制,在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以及监管等方面都要注重强化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的市场约束和治理的灵活性,严格执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经全面融入到国土资源管理全过程中。

2加强国土资源有效科学管理,是生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要体现和保证。

按照国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抓好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离任审计以及差异考核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空间规划方面主要涉及基础主体功能区规划方面以及县级单元内部综合规划方面,通过开展空间规划,以期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科学化配置管理水平。在用途管制功能设计方面,主要是为了落实红线、加强改造质量、对配置秩序进行理顺等,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红线交叉以及红线褪色两个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红线全要素管理,针对红外线工程需要对类型、区域具体数量以及质量等各方面进行统筹管理,加强对林地、更低、草地以及建设用地等全方位的综合监管,从统一设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加强过程监管,设置更多的约束条件和监督规则,从而确保红线用地管理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在离任审计以及差异考核等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强技术探索和规范化管理来确保资源环境等科学管理。在具体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方面,需要加强综合全面考核指标设计,既要注重发展速度方面的考核,又要注重质量、民生改善和生态可持续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考核,在考核手段方面,需要构建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完善风险识别、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更加简便、可操作性强、可视化的绿色发展评价机制。同时要加强资源资产负债核算分析工作,加强对重点数据的动态管理和监控,强化对领导行为的监督考核,加强责任追求落实,对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切实提升管理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等方面要建立领导干部终身追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化管理水平和职业素养,更好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3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数据管理,切实提高双协同发展水平。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也引入了一些发展理念,但是想要将理念、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就需要结合实际制定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且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加强数据综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总结规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建设质量。可以看到国土资源部分别在2009年和2014年分别向社会公布了全國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这些年度监测评价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以通过国土资源管理相关的数据来分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通过开展两次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评价,对全国耕地质量情况进行测评,对两轮次的等别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国家耕地质量等别基线向右方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国家整体耕地质量有所下降,同时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测算的耕地产能利用系数,通过对不同地区平均耕地产能利用系数进行横向纵向对比,与平均基线进行对比,从而掌握不同地区土地利用情况,找出哪些地区在产能利用方面存在不足或者过量等问题。通过相关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国家可以对相关的土地利用开发情况进行综合研究,进而为制定下一阶段土地开发利用政策等提供参考依据,这也是为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此外在国家国土资源管理方面还有很多的其他基础数据可以进行参考,这些土地调查成果可以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应用,这也是更好地推动国土资源实现科学化管理的有效指导。各省份、地区对土地调查成果等方面的数据也非常重视,根据调查情况,在市级、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等方面进行调整,通过进行动态调整,可以重新确定基本农田平均等别和农田比率,这也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有效落地的关联举措。除了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面可以借助相关的国土资源管理成果来进行政策调整,相关的数据还可以为政府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占补平衡考核等政策制定方面提供参考,从而为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科学化利用水平、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耕地整体开发和管理质量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行动纲领。

此外,在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应当把握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国家土地资源从整体上可以分成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两大框架,在具体实施层面需要考虑各地区的实际,对土地资源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具体的职责、义务等,还要加强信息技术探索,构建完善的自然资源统计基础库,结合调查统计结果,适度调整相应的补偿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更加综合的自然资源管理调度体系。要建立完善的覆盖全国的土地调查监督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连续监测、周期性监测和随机监测,对自然资源管理实施“管用分开”的原则,坚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体系,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的经验,加快开展土地整治、通过定位定量监测分析,将农田科学管理理念落到细处、实处。积极借助数字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在耕地等级变化数据采集和共享等方面进行同步化管理,形成完善的动态评级机制,将国土资源管理政策、理念等落实到行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杨雪彩.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生态文明发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4).

[2]安翠娟,侯华丽,周璞,等.生态文明视角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5(11).

[3]郧文聚.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漫谈[j].中国土地,2016(2).

[4]姚震,周鑫.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与产业,2014(2).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9篇)篇十九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1]华民族永续发展。

胡锦涛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句深刻的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

2.1是人类文明演替的方向。

演替的历史规律:在社会发展史上,一个文明时代都是由于它的社会运动规则把矛盾激化到了它自己无法解决的程度时才被取代,而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的出现则是因为它能克服前一个文明时代的弊端,缓解危机,才具有生命力,工业文明时代,将矛盾激化为两大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社会公正危机。

工业文明自身无法克服这两大危机,十世纪中叶以来,先期工业化国家和正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曾做出巨大努力试图消除上述两大危机,但事实证明看不到解决的希望。所以生态文明必将代替工业文明。

[2]2.2是解决中国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是十分严重的,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的意识仍然还比较薄弱,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资源浪费随处可见、生态系统退化地令人震惊。基本上每年都能听到类似于巢湖水藻爆发、洞庭湖鼠患、癌症村等等这样的新闻,这些无一不是跟我们生态环境恶化有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我们生活环境是我们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2.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社会形态,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公民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和谐相处,人们才能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才能增强公民之间的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才能推动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2.5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3]。

三、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面对的几个主要挑战[5]。

3.1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3.1.1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文明彻底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摒弃旧的观念,改变一些政府官员只看重经济增长的观念。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需要文明转变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3.1.2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高全社会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和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要在全社会确立这个思想观念,文明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宣传生态文明,要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告诉广大民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理,推动人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向高层次进化。

3.1.3严格执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建设生态文明要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要切实采取行政,法律手段对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处,同时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制度建设,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要严格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加大惩处力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

3.1.4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二者的矛盾并不是对立的,二者应该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和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应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中,与经济建设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3.2区域间,城乡间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差别很大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我国应健全生态保护制度,同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待不同情况要灵活应变,总体以建设美好的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进行城乡规划,新农村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等,生态环境建设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互相影响的,不同区域,城乡间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虽然有差别,但是必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影响每个人的。要树立人们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每个人的利益的理念。

3.3如评价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尚无法赋价的情况下建立起符合自然生态环。

[6]境有价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运行规则和社会运行秩序?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5日发布,《决定》指出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见我国对目前生态环境的价值,以及目前情况下,经济结构,运行规则和社会运行秩序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目前对这些问题,我国仍然处于探索和理论状态,并已经初步进行实践。要协调好这些问题,需要国家,个人,社会的协调配合。随着社会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很快可以从初步的理论探索到现实中的实践。另外可以借鉴外国有用的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完成好一系列任务。

3.5我国用30年左右的时间仿照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大体完成了西方先期工业化国家用300年时间完成的工业化的任务,既尝到了“甜头”,又面临着严重的“时间压缩效应”,(生态环境迅速受到严重破坏),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如何才能花较少的代价去消除?[8]这些问题不可能在很短时间里消除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应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制定和完善健全的政策制度与法律体系,社会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要积极相应国家的政策,大力宣扬与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使人们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由接受、认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直至内化为内心的理想信念,最终外化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革新,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营者的道德意识,不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个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将由我们共享,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思想上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从我做起,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当中。

结语人类一直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更好地生存而努力,因此人类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在不断改变。当前人们所说的“发展”,在本质上就是生存方式的改变。虽然发展是人的本能要求,无可非议,也应受到尊重,但从“可持续”的角度讲,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不能以损害他人(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能力为代价,否则就要遭到报复。当前,以和谐与公正为旗帜的生态文明,正以巨大的魅力证明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道路和模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正确与成功,这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http://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补偿问题。

http://从国际贸易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

http:///xz_20***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及出路探析1.2.3.4.5.6.7.8.

相关范文推荐

    最美教师的师德师风心得(专业21篇)

    优秀的师德师风是教师形象的重要标志,对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师德师风范文的阅读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教育事业的意义和价值。。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感恩教师演讲稿篇(专业17篇)

    教师演讲稿应具备逻辑严谨、思路清晰、语言精准等特点,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教师演讲稿是教师用来传达教育理念和经验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一些经典范例,供

    企业模拟经营实训个人心得范文(14篇)

    成功的经营需要有良好的计划和策略,不能仅仅凭借一时的冲动和运气。经营范文9:XX影视公司在精心策划和运营的过程中,积极推出高质量的优秀影视作品,提升国内电影文化

    三年级的广播稿(优秀16篇)

    广播稿的撰写需要注意节奏感和声音的变化,通过语速和声调的调整,提升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感。请大家在阅读以下范文时,同时注意其中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各位同学:大家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专业21篇)

    教学计划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序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性文件,它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设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让教学更加有条不紊,我觉得我们应该制定一个详细

    干部档案专审工作总结(通用19篇)

    撰写月工作总结是我们对自身工作状态的一次评估和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业或不同岗位的月工作总结,从中寻

    六年级写景经典(优质13篇)

    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引领着人们不断思考和探索。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几部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中的魅力。我去过许多地方,欣赏过很多风景,唯独云

    党员党性分析制度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专业20篇)

    范文范本一般具有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优美等特点,给人以良好的阅读体验。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精彩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写作技巧。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实用20篇)

    教师在编写五年级教案时,要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和认知。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编写自己的

    口腔实习周总结(模板17篇)

    实习总结的写作要突出重点,避免泛泛而谈,要有具体的案例和实际体会。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分享了一些优秀的实习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一、实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