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精选10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FS文字使者2023年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精选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助残的美好意愿。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目)目就是眼睛。是啊,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让我们看到红的花,绿的树,眼睛让我们看到清澈的小溪,湛蓝的天空,茂密的山林,空旷的原野。(配图)

2、可是,有这样一位婆婆,她眼睛看不见了,出示:盲婆婆,多可怜哪!读词语盲婆婆。

3、不过有人给她送东西来了!出示:送给、的。什么呀?出示:蝈蝈。(出示蝈蝈图)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

4、齐读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真了不起,两个轻声一下子都读准了,我还想再听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这蝈蝈是谁送的?为什么要送呢?我们听听课文是怎么说的。看动画听配乐朗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画出生字词。

3、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

绿色邻居替乐呵呵您清波田野

童年难忘领喜滋滋流淌往日唱歌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二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长句子。

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指名读,范读,比较。再指名读,齐读。

找别的长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7、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婆绿

1、出示生字,认读。

2、提问:你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你觉得绿字哪儿最容易写错?

3、师范写,生书空。

4、完成《习字册》。

5、评价学生的字。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有趣的儿童诗齐读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2、真了不起,两个轻声一下子都读准了,我还想再听一遍。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小节

1、我们已经好几遍课文了,(指课题)现在你知道这只蝈蝈是谁送的吗?

看图:邻居家的小男孩送蝈蝈时脸上什么样的表情?书上用了什么词?读好喜滋滋乐呵呵。

评:从你的笑脸,我能看出你是喜滋滋的。我听出乐呵呵的心情了。你读得真是喜滋滋的。

4、让我们一起喜滋滋地读好第一小节。

(二)第二小节

1、(指课题)邻居家的小男孩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自读第二小节,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2、婆婆,我上学时,没人陪您。现在好了,这只蝈蝈可以替我给您唱歌,这样您就不会冷清了。指名读: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3、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那不上学的时候,文中的小朋友会怎样去陪伴盲婆婆呢?(他会自己唱歌给盲婆婆听。他会讲故事,为盲婆婆解闷。把盲婆婆带到田野里去散步。他会为盲婆婆捶背,把学校里有趣的事情讲给婆婆听。他会为盲婆婆干活,烧饭给她吃。)

3、总结:多么善良的`孩子呀!平时为婆婆唱歌、解闷;自己去上学了,仍然放心不下婆婆。特意捉了一只蝈蝈送给盲婆婆。

4、明明想到婆婆可以和蝈蝈做伴,可高兴了。谁来试着读读(评价引导:a你是笑着说的b您字读得真好,读出了对奶奶的尊敬和喜爱c想到蝈蝈可以和婆婆做伴,你很开心)

5、老师来当婆婆,谁来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先自己练练,(情景模拟a谢谢你,孩子,你想得真周到。b是呀,你可真是我的开心果,你不在我可真不习惯,现在好了,蝈蝈和我做伴了。c孩子,自己留着吧,你也一定很喜欢这只蝈蝈的。)

6谢谢孩子们,老师刚才闭着眼睛的时候,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心里很害怕。可是听到你们天真,烂漫的声音我就觉得特别轻松,快乐。

瞧,婆婆听了你们的话也很开心,她正眯着眼笑呢!来,带着这分高兴的心情一起告诉婆婆这个好消息。

(三)第三小节

1、(出示插图二:盲婆婆手捧蝈蝈,大背景是广阔的田野)小朋友,你看,盲婆婆双手捧着蝈蝈,脸上露出微笑,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着(播放蝈蝈叫声)她仿佛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呢?蝈蝈的歌声多么美妙动听,快捧起书,轻声读第三小节。思考:婆婆听了蝈蝈的歌声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回到了什么时候?出示第三小节。

2、婆婆走进田野,佛看到了什么美好的事物呢?她又会想起童年哪些快乐的往事呢?请小朋友们再读第三小节,然后想一想。

3、交流:美丽的田野充满生机,婆婆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小朋友,你们真会发现美,你发现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欢快的流淌,溪水可真清啊,清的一眼看到底?。读词:流淌的清波(评价:老师看到小鱼在游动了。真清啊!)

你们想看一下美丽的田野吗?(出示:野外图。青的草,红的花,蓝的天,白的云,飞舞的蝴蝶,欢唱的小鸟,这就是婆婆儿时的乐园。)

4、小朋友们,看,小时候的婆婆多可爱,她常带着草帽,赤着小脚丫,在田野里尽情玩耍。她会玩些什么呢?说话:婆婆会在田里!

6、你能读出蝈蝈给婆婆带来的快乐吗?(引导:你来到田野很兴奋,但声音大了,会把婆婆吵醒的。这句话是想象,读的轻柔,缓慢。给你个小建议,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读一读。田野是宽广的,有蝈蝈的歌声婆婆不再孤单,她特别快乐)

7、蝈蝈的歌声给婆婆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婆婆开心吗?小朋友开心吗?你们开心吗?葛老师也特别开心,真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只蝈蝈。来喜滋滋地读好这段话,读出婆婆内心的欢乐。

(四)第四小节

1、送完蝈蝈,小朋友该走了,他会怎么和婆婆告别呢?

2、恩,小朋友一边挥手和婆婆说再见一边还高声说

指名读: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您听,它唱得多好,咯咯,咯咯,咯咯

3、让我们都来做一只可爱的蝈蝈,带给盲婆婆更多的快乐,好不好?让我们一起来唱歌吧。读好:咯咯,咯咯,咯咯(提示:我们的歌声不美,婆婆听了不会喜欢的。我们先来训练一下吧。老师来当指挥,小朋友们看清楚老师的手,手在下面,你们就轻轻唱,这样就高声唱。我们要唱得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我们来试试,准备一下,准备好了吗?)

齐唱,指名唱

现在老师不指挥了,你们爱怎么唱,就怎么唱。能行吗?

(评价引导:a你们的歌声高低起伏,有滋有味。b歌声不断,快乐不断c你们的歌声清脆悦耳d你们真是一群会唱歌的蝈蝈)

4、我们现在来读读第四小节,特别读好蝈蝈的歌声。

三、总结全文

1、蝈蝈的歌声使婆婆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享受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鸟语花香。她听着想着,心里充满了欢乐。让我们一起感谢大自然的歌唱家蝈蝈。感谢它给婆婆带来的欢乐。配乐全文。

2、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课文学完了,你们喜欢这只蝈蝈吗?你喜欢这个小朋友吗?

3、你觉得这个小朋友给盲婆婆送去了什么?

4、是啊,学了这首诗歌,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小朋友对婆婆无微不至的关爱,他给婆婆送了只会唱歌的蝈蝈,他把蝈蝈的歌声送给了婆婆,把欢乐送给了婆婆,更把自己真诚的爱心送给了婆婆。给婆婆送去了光明。婆婆开心了,他自己更开心。小朋友们请把你们的爱心撒向每一个人。因为你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会享受到更大的快乐。

四、学习生字:邻居替您领童难

1、出示生字,认读。

2、提问:你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空。

4、完成《习字册》。

5、评价学生的字。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读、书写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书写本课9个生字。

课时划分:两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回家闭上眼睛去做一些事情

第一课时

基础性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读、书写本课五个生字“婆、邻、领、您、绿”,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盲、滋”

提高性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从题入手

2、再写“盲”。“盲”这个字,你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是什么意思吗?“盲”是个上下结构的字。下面的目表示眼睛,眼睛“亡”,也就是说眼睛看不见了。我们把这样的人就称为“盲人”。

3、说体会。

昨天,老师让小朋友们试着回去闭上眼睛做一些事的时候,你都遇到哪些困难?那时你心里又有什么感受呢?(着急、难受、紧张、害怕……)

出示盲婆婆图。看看盲婆婆今天心情怎样?(开心,露出了笑容。)一直孤单寂寞的盲婆婆为什么这么开心呢?让我们从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练读课文,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轻轻打开书,开始读吧。

2.交流,检查。生字词。

邻居绿色替您领童年难忘喜滋滋

(1)老师要来检查你们的阅读情况了,敢挑战吗?哪位小朋友先来读,其他人可要认真听哦。

(2)有哪些读音需要提醒大家吗?

(3)重点区分“邻和领”

这两个字字形很相似,但读音却有区别“邻”是前鼻音,而“领”是后鼻音。声母都是小棒“l”,跟老师读两遍。

(4)下面,小朋友就把读得不熟练的多读几遍,看谁记得牢,读得准。

老师可以以多种方式指导读正确。如:开火车读、小组读、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齐读等。

(5)读了这么多遍,应该知道每个词的意思了吧,再读词语。(重点读好“喜滋滋”。加上表情读这个词,一定会更棒。跟我读。)老师现在来考考你:“替”能不能换个别的词?(代)出示句子: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增加一张幻灯。

3.读通课文。

(1)这么难的生字都读会了,(生字词都会读了)那课文也应该难不倒你们吧,(到四人小组里去读读吧,请小组长为组员打上星)老师请四个小朋友来试一试,一人读一个小节。(老师请一个小组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可要注意认真倾听哦!(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个问题。)出示排序题。

4、反馈学情。及时评价。

5、现在你有没有找到答案了,盲婆婆为什么这么开心呢?

三、学习生字:

((2)指名四人分段读,其他人注意倾听。

(3)读诗,不光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来。一起来跟老师读读,注意把准诗的节奏。

指导写字:

婆:上下结构,两部分略扁,横画要长

绿:左窄右宽,又半部分不能写成“水”

领、邻:左半部分“令”的捺变成点)

作业设计:

a:会在田字格中书写,会默写这5个生字。

b: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基础性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3、能根据课文,用“歌声会,看到。歌声会,听到。”的句式想象说话。

提高性目标:

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能根据课文,用“歌声会,看到。歌声会,听到。”的句式想象写话

过渡:上节课,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老师问几个问题,检查小朋友学得怎么样。

(1)是谁送盲婆婆蝈蝈呢?(出示小男孩图片)

(2)又是怎么送的呢?(出示喜滋滋)

(3)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蝈蝈真的能给盲婆婆带来快乐吗?

相信读完诗歌后小朋友就会明白了。

完成目标一、二

(一)学习第一小节,感受送蝈蝈的快乐:

出示完整的图一

师述:看图,说说小男孩送出蝈蝈时,他的心情怎么呢?

2.看书上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来描述这幅场景的呢?自由地去读读这一自段。

3.指读。

交流:小男孩带来的是一只什么样的蝈蝈呢?(绿色、会唱歌、可爱……)

(ppt出示蝈蝈图片,点击蝈蝈叫)

蝈蝈披着一身翠绿的外衣,非常可爱,还会唱歌呢,多有趣呀!

4.这么可爱的蝈蝈你们舍得送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5.可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把它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他愿意吗?从哪儿读出来。ppt出示第一小节。

就让我们一起来快乐地读读这些词语吧。

(ppt出示:笑眯眯笑哈哈笑嘻嘻喜洋洋乐呵呵)

6.送出蝈蝈时,小男孩看到婆婆满脸的笑容,自己也快乐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快乐地读读第一小节,读出他们的快乐。

(二)学习第2-4小节,潜心会文

小朋友高兴地把会唱歌的蝈蝈送给了盲婆婆,还有满肚子的话要对婆婆说呢,瞧他都说了什么了?自由地去读一读2、3、4小节。

请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1.让我们读一读书上的话。(自由读、指名读)

2.这一个“您”,表示非常尊敬。谁再来试试?

4.他会做许多事来解除盲婆婆心中的寂寞。在上学的时候,他也时刻惦记着盲婆婆。他知道蝈蝈能帮婆婆消除寂寞,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第3小节

3.盲婆婆也想起了许多美好的事情。她小时候都会有哪些欢乐呢?

4.听着蝈蝈动听的歌声,婆婆还会来到哪些地方呢?想一想,能试着填填吗?

(ppt出示:歌声会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歌声会,听到。)

6.婆婆心中不再寂寞,孤独。因为蝈蝈的歌带她走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们读一读。

第4小节。

1.我们多么希望盲婆婆享受欢乐的生活。可是她的眼睛是看不到光明的,让我们也来做一只蝈蝈,给她带去欢乐。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这里有六个点,(ppt点:省略号变黄)老师不明白,谁知道?

3.这“咯咯”是什么呢?盛满的是我对婆婆的关心。

4.师范读。

全文小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是呀,只要我们奉献出一点爱,快乐的人将会更多,世界将更加美好。

指导写字:

童:观察,什么笔画最多?书写时有什么注意点呢?哪横长,哪横短。

难:右边四横之间的距离要均等

作业设计:

a.完成补充习题第四项

b.用“歌声会,。歌声会,听到。”的句式想象写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篇三

课时

个人复备栏

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词语。课前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

欢乐童年往日替

2、检查自学效果。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7、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本课初备

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课前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3)小结。

第二小节

(!)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小结。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小节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2)红领巾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本课初备

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课前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四、作业练习。

教后记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篇四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是一首儿童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赞扬了少年儿童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全诗紧扣“送”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写“送”的用意和蝈蝈的欢叫,洋溢着童心和意趣,充分展现了儿童美好的心灵世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1、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2、第三小节的'理解。

课文录音、投影片、词卡。

3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释题: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妇女。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盲喜

邻替

野童

难忘

3、理解词语。

喜滋滋:欢喜的样子

邻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有农田的野外地区

欢乐:欢喜和快乐

童年:儿童时代

清波:碧清的水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野:“里”的最后一笔改为提。

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

替:左上的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日稍扁些。

难:“又”的最后一笔改为点。

四、当堂巩固。

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练习。

一、复习回顾。

书空下列字的笔顺,并组词。

盲喜、邻替、野童、难忘

二、分析理解。

(一)

1、齐读。

2、“我”提回蝈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3、“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二)

1、指名读。

2、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美丽,会唱歌)

蝈蝈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蝈蝈的叫声很动听)

从第二句你知道平时“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

1、指定小组齐读。

2、“歌声”指谁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蝈蝈长在田野里,它的叫声会让你联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吗?(不会,但她可以想像,从而看出她心里很高兴。)

3、出示投影片。

(1)图上描写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随着蝈蝈的叫声,仿佛来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欢乐的童年。)

(2)从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蝈蝈为盲婆婆带来了不少欢乐)

(3)盲婆婆还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较2、4小节,(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节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蝈蝈唱得好听有什么用意?(蝈蝈会为婆婆带来更多的欢乐。)

3、巩固认识“……”省略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诗通过描写“我”送蝈蝈给盲婆婆,为盲婆婆送去了许多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关心,帮助,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当堂巩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指名读,引导背。

3、自由练背。

4、同桌互背,教师抽背。

三、当堂巩固。

1、指名背诵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地提回了一只()的蝈蝈,()滋滋地送给了(0家的()婆婆。

(2)歌声会领您走进(),()小溪流淌的()。歌声会把您带回(),相起往日()的()。

(3)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的蝈蝈,在我()的时候,就让它(0我给您()。

四、作业。

1、组词。

你()邻()里()居()

您()领()野()尾()

2、把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

婆婆一只我绿色送给蝈蝈的

想起让欢乐婆婆了歌声童年的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篇五

一学生在读蝈蝈的叫声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欢快,或取得逼真的效果,把“咯咯”模仿成了蝈蝈的叫声。又引来了一阵笑声。我知道这是善意的。怎样化这笑声为更有利的资源呢?直接赞扬!你为什么要读得这样欢快?大家也来做做这只欢快的蝈蝈,改成像他这样读读!让盲婆婆感受更多的关爱,好不好?读的情趣被调动起来了了,书声中融入的情感也会更丰富了吧。

我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中重视了让学生说规范的口头语言。不遗余力,字字句句不放过,重视让学生说完整的口头语言,力争运用积累,流畅优美。在今后的每节课中我都将以此为目标,为向书面语言过渡做好一切准备。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篇六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

二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背诵课文。

2、通过不断的朗读,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

三 教学手段

朗读法、说话法

四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五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六 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 情境导入

1、 请同学们闭上双眼,听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

2、 请学生睁开双眼。

在这样美丽的野外,你想睁开眼睛看看吗?你想和小伙伴荡起双桨吗/

3、 可惜,盲婆婆看不到美丽的郊外,更不能和伙伴们玩耍,怎么办呢?

4、 齐读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二、 精读训练

1、齐读课文。

2、学习和朗读第一小节。

(1)少先队员送给盲婆婆蝈蝈的时候,心情怎样?

从书上哪两个词语能看出?(乐呵呵、喜滋滋)

(2)指名说abb的词语,和“乐呵呵”意思一样的有哪些?

和 “喜滋滋”意思一样的有哪些?

(3)指导朗读读第一小节。

1)你会用什么心情读第一小节。

2)分男、女生读。(小组评价)

3)指名读。(个人评价)

3、学习和朗读第二小节。

过渡:蝈蝈捉到了,送给盲婆婆,少先队员要怎么说?

(1) 指名读第二小节。

(2)幻灯片出示:想一想,蝈蝈是不是真的会唱歌?

补充:不是所有的蝈蝈都会唱歌,雄蝈蝈的翅膀扇动身体会发出响声,那是在唱歌。

(3)幻灯片出示: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设想:在我放学的时候,少先队员会为盲婆婆做什么?

(4)朗读朗读指导。

引子:少先队员急忙忙地跑到婆婆面前,婆婆,婆婆——

1) 指名读。

2) 小组读。

4、学习和朗读第三小节。

过渡: 歌声带给了盲婆婆什么?

(1)指名读第三小节。

(2)默读课文,找找自己喜欢的句子。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歌声会领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1)讲解喜欢的词语:领、看到、流淌、清波。

2)喜欢这句的指名读、齐读。

(4)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1)讲解喜欢的词语:带、想起、难忘、欢乐

2)喜欢这句的指名读、齐读。

5、学习和朗读第四小节。

过渡:蝈蝈的歌声好听吗?

(1)指名读本节。

(2)找一找本小节和前面哪一小节有相同的句子。

幻灯片出示:婆婆,婆婆,

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

补充:第一次出现知识告诉盲婆婆,送来的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这里是强调送的蝈蝈是为了  让它陪伴盲婆婆,给盲婆婆带来欢乐,解除郁闷。

(3)幻灯片出示:您听,它唱的多好,

咯咯,咯咯,咯咯……

1)指名读。

2)省略号的意思,指导朗读,声音越来越远,越来越低。

3)齐读。

三、随堂练习

1、说一说,照第三节的样子说句子。

(1)出示:歌声会领您走进,

看到(               )。

歌声会把您带回(     ),

想起(               )。

(2)两人小组练习说话。

(3)指名说。

(4)出示多媒体画片。

(5)指名说话。

2、概括小节大意,请学生排序。

(1)小黑板出示:向婆婆表示心意。

相信盲婆婆满意。

送蝈蝈给盲婆婆。

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2)小组讨论。

(3)指名填序号。

(4)引读课文。

四、全文小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少先队员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一片爱心。你们读了这首诗歌,学习到了什么?(学生发言)

概括,我们不仅要对邻居中的残疾人要关心,对社会上的残疾人也要关心。对他们不歧视,不嘲笑,要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篇七

课时

个人复备栏

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理解词语。课前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

欢乐童年往日替

2、检查自学效果。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7、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本课初备

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重点难点:理解重点词、句。课前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3)小结。

第二小节

(!)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小结。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小节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2)红领巾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本课初备

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指导背诵。课前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四、作业练习。

教后记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并在语境中理解生字词.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默读能力,借助插图指导学生观察、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用心体验“爱”的价值。

教学时间:两个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以为新朋友,你们认识他吗?(出示图片)(板书:蝈蝈,学生书空练习,提醒学生注意题目中的偏旁“虫”的写法)。齐读。

2.质疑:假如你有这样一只蝈蝈,你会送给谁呢?(补充完整课题)

3.今天呀!这只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带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小诗但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要听小诗的小朋友必须默默跟老师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出示自学要求

(1)读一读:轻声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画一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准字音

绿色唱歌邻居田野童年往事难忘欢乐

你想提醒大家读时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童、往、唱”都是后鼻音;

“邻、领”两个字声母相同,韵母有前后鼻音之区别,容易混淆;

“邻、您”,这两个字韵母相同,声母不同。

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2)词语放进课文中你还能读好吗?同桌、小组内读一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谁?写了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品读第1自然段――感受蝈蝈的可爱。

过渡:咦,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蝈蝈,我怀着怎样的心情把它送给盲婆婆的?

2.让我们来看看文中的插图,再大声朗读第一节,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呢?(你仿佛看到了?听到了什么?)

通过朗读让老师知道你们已经明白这两个词的意思了吗?

(自读指名读、评读齐读)4.你还知道那些像“乐呵呵”这样的表示高兴的叠词吗?(喜洋洋笑盈盈)

5.现在你们就是图上的小朋友,把你们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吧!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指导学生观字形、析结构。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你认为哪些字难写,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提醒学生: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中上下结构的字较多,如“婆、替、您”等,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而“难、绿”要注意左宽右窄,“领、邻”则左右大体等宽。特别注意“替”和“难”的笔顺。)

3.教师范写,学生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

4.扩词。

五、课堂作业

同步导学1、2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篇九

指导朗读,背诵,写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

录音机。

一、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四、作业练习。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篇十

课文是一首儿童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赞扬了少年儿童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全诗紧扣送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写送的用意和蝈蝈的欢叫,洋溢着童心和意趣,充分展现了儿童美好的心灵世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1、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2、第三小节的理解。

课文录音、投影片、词卡

3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释题: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妇女。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3、理解词语。

喜滋滋:欢喜的样子

邻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有农田的野外地区

欢乐:欢喜和快乐

童年:儿童时代

清波:碧清的水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野:里的最后一笔改为提。

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

替:左上的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日稍扁些。

难:又的最后一笔改为点。

四、当堂巩固。

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练习。

一、复习回顾。

书空下列字的笔顺,并组词。

盲喜邻替野童难忘

二、分析理解。

(一)

1、齐读。

2、我提回蝈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3、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二)

1、指名读。

2、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美丽,会唱歌)

蝈蝈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蝈蝈的叫声很动听)

从第二句你知道平时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

1、指定小组齐读。

2、歌声指谁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蝈蝈长在田野里,它的叫声会让你联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吗?(不会,但她可以想像,从而看出她心里很高兴。)

3、出示投影片。

(1)图上描写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随着蝈蝈的叫声,仿佛来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欢乐的童年。)

(2)从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蝈蝈为盲婆婆带来了不少欢乐)

(3)盲婆婆还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较2、4小节,(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节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蝈蝈唱得好听有什么用意?(蝈蝈会为婆婆带来更多的欢乐。)

3、巩固认识省略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诗通过描写我送蝈蝈给盲婆婆,为盲婆婆送去了许多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关心,帮助,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当堂巩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指名读,引导背。

3、自由练背。

4、同桌互背,教师抽背。

三、当堂巩固。

1、指名背诵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地提回了一只()的蝈蝈,()滋滋地送给了(0家的()婆婆。

(2)、歌声会领您走进(),()小溪流淌的()。歌声会把您带回(),相起往日()的()。

(3)、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的蝈蝈,在我()的时候,就让它(0我给您()。

四、作业。

1、组词。

你( )邻( )里( )居( )

您( )领( )野( )尾( )

2、把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

婆婆一只我绿色送给蝈蝈的

想起让欢乐婆婆了歌声童年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