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心得体会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活动(通用9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纸韵2023年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心得体会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活动(通用9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心得体会篇一

再雄壮的大海,起于平静,终于平静;在激昂的乐章起于和缓,终于和缓;在娇艳的花朵,起于花苞,终于凋零。

人们往往会去欣赏大海汹涌地拍打着海水,翻滚出一浪比一浪高的浪花,却

忽略了海水最清澈蔚蓝的地方,人们往往会去倾听乐曲最激昂的部分,却忽略了引人入神的引子,人们往往会去倾听乐曲最激昂的部分,却忽略了引人入胜的银子;人们往往会去欣赏娇艳的花朵,却忘记他们也总有一天会凋零。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却是你抹不掉的回忆。

二年级的我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小精灵——小提琴走进了我的生命。这也证明我将和她并肩跑完一程马拉松。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俩别说并肩了,没打起来就已经很不错了。每天要练习基本功:脖子夹住琴,手要离开琴颈,每天不是脖子酸,就是手酸。

后来我又渐渐跟它疏远了。那是我第一次考级,考二级。暑假过得一点都不安宁。就好像跑道上有个大石头,要绕一大圈,再跑上轨道。我每天要陪它四个小时,那个暑假我体验到了什么是辛酸。每天是含着泪练习的,由于曲子速度特别快,动作幅度也很大,所以汗出得也多,你用力地拧衬衣,汗水就往下流,左手指每天用力的按在弦上都长出老茧,有的时候皮也被磨破,手指上还出水泡;脖子上深深的印上一个红印。我当时恨不得把它给摔在地上。但是一月份的时候我收到了用蓝色皮包着的证书,我当时就已经慢慢爱上他了。

生活中,凡事都有个起点。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当一个人站在起点徘徊不前时,他是不会成功的。只有站在起点时,鼓足劲儿往前冲,不管路程有多远,不管过程有多难,这样才会迈向成功。我的马拉松长跑永远不会结束,因为新的起点又在等着我。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心得体会篇二

十年前,我是一名高三学生。高考前的一学期,我竟没有顶住学习压力,神使鬼差地迷恋上了上网。谈心教育,批评通报,数不清多少次苦口婆心地劝导,都没有挽回正在叛逆期的我。学校决定放弃了,发下了休学通知书。那一夜,母亲在学校附近的小宾馆里辗转反侧,闷声流了一夜的泪。第二天,母亲紧握地着我的手,硬是把我拉回了教室里。

妈妈,请原谅我的不懂事吧。面对您的眼泪,我曾苦苦地哀求您:“想让我活下去,就让我回家吧。如果你觉得丢人,我可不回家!在城里,没人知道我是你闺女!”但您,却是毅然抛下了体弱多病的父亲,租住在了学校附近的一间储藏室里,形影不离地守着我。

妈妈,你应该还记得,我为了把您赶走,曾当着全网吧的人无情地斥责过您:来网吧闹,不嫌丢人呀!没想到是,在全网吧异样地目光下,一向懦弱的您,竟象疯了似的宣誓:“没偷没抢的不丢人,丢人,也是因为我没把闺女养好!今天我就实话告诉你:我哪儿也不去。这辈子,闺女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妈妈,就是因为您天天形影不离的坚守,终于让我放弃了对网吧的迷恋,重新回到了上学读书的轨道上来。可是,妈妈,您都看到我又能专心学习了,干嘛还不回家呀!

妈妈,妈妈呀,您可知道,当我失魂落魄地扑在您的身上,抱着您体温尚存的身子,看着您没来的及闭上的眼睛,我,您不懂事的女儿,才痛彻心扉的感受到,我竟然是那么的需要您。

从那以后,十年里,我没敢再做一次让您不放心的事。我象疯子一样一头扎进书本里,按照您生前所期望的做成了一名好学生,从您所熟悉的沂水县城一路走来,最终走进了您所从不知道的哈佛大学学习医学,成为了全村都引以为荣的骄傲。因为在自您离开后的这十年里,您对我说过的话一直向明灯一样照耀着我、警示着我:“没偷没抢的不丢人,丢人是因为我没把闺女养好!这辈子,闺女在哪,哪儿就是家!”

今天,在祖国面临疫情考验的关键时刻,女儿终于学成回来了!妈妈,我要在您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上,愿用我的终生所学,一辈子地守护着您,守护这片养育我的家园!因为,女儿也明白:妈妈在哪儿,哪儿才是家呀!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心得体会篇三

“志愿者”这个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身影。每当一个国家发生自然灾害和举办大型活动时,我们都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听到志愿者光荣的事迹。但同学们你可知道“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他们舍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他们是一盏灯,帮助别人照亮前方。

“世博会”是一场汇聚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的全球性盛会。能在我们国家举办世博会是几代人的努力,同时也是中国的骄傲;现在终于圆了几代人的梦。今天,我作为举办国的一名小学生十分想当一名世博会的志愿者。

如果我是一名世博会志愿者,我一定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来接待国际游客,让他们瞻仰五星红旗;欣赏我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让他们在世博会上不会遇到什么困难。这时他们肯定会竖大拇指用不太熟悉的中国话称赞道:“太棒了,中国人太了不起了!”

如果我是一名世博会志愿者,我一定会用全身心的力气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所帮助的那些人,让他们在世博会上不会留下什么遗憾。

如果我是一名世博会志愿者,我一定会不辞辛苦,让我们的申报园区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让那些参观世博园区的人有一个舒适、温馨的参观环境。

如果我是一名世博会志愿者,我一定会绞尽脑汁,用最周到、最周全的方法,让每一个人都能参观到每一个角落。

如果我是一名世博会志愿者,我一定会用自己的所有能力将这届世博会,变成世博历史上的一个焦点,让所有人瞩目,让所有人回味,让所有人铭记。让我们所有人为世博加油、添彩吧!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心得体会篇四

对于出生在矿山的孩子,我们对煤矿并不陌生。煤矿附近就是工人村。在工人村长大的我,和小伙伴结伴到矿上玩耍,遇到刚升井的矿工,看见他们头顶矿灯,黝黑的脸庞,明亮的眼睛,微微露着两排洁白的牙齿。我们总会心里一惊,妈呀!他们的脸怎么这么黑。随着慢慢长大,听父辈们下班后聚在一起讲他们在矿上的各种趣事和血淋淋的安全事故,便开始对矿工萌发敬意,尤其是看到他们黝黑的脸庞,那深邃却清澈的眼眸,纯朴地朝你一笑的那一瞬间,就会感觉到他们的力量。而正是他们这种特有的力量创造了矿山的辉煌。

鹤壁是一座煤城。父亲随着支援鹤壁建设的大军,离开了老家来到鹤壁,从事煤矿工作。从父亲开始,我家就和煤矿结下了情缘。父亲在井下一线一干就是三十年,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煤炭事业。作为回报,煤矿也养大了我们兄妹三人,父母把我们兄妹三人都送进了大学,毕业后带着父亲的嘱托和期望,我们兄妹都投身到煤矿事业当中。

父辈当时在数百米井下工作,巷道狭窄黑暗,井下潮湿,见不到阳光。每当采煤放炮过后,煤尘粉尘就会在工作面弥漫开来。而如今的井下,巷道洁净明亮,煤矿加强了机械化智能化建设,致力于打造绿色矿山。现在工作人员在地面指挥中心遥控开机,井下深处工作面的采煤设备开始自动运转,割煤、推溜、移架、传送,滚滚“乌金”涌上地面。

昔日煤尘四起的矿区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了,漫步矿区,矿区主干道两旁是挺拔的青松;行至井口周边、办公区域内随处可见美丽的花草;走在绿树掩映的矿工怡园内,空气中氤氲着清新的草木香,神清气爽,仿佛置身于恬静悠远的精妙画卷之中。矿区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我们矿工的生活也更加富裕了。昔日的工人新村,泥泞的路面和困难的出行不复存在,在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等多项惠民措施的实施下,矿工们都搬进了漂亮的楼房。煤矿工人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我还是孩童时,父亲就将我扛在肩膀上,看那高耸入云的井架,听那矸石上山的轰鸣。夜幕降临,支撑着打架的眼皮,偎依在母亲的怀里,等候着下井的父亲平安升井回家。父亲让我从小就认识了煤,黑色的乌金,是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的神奇物质,是矿山精神凝成的不灭火种!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父辈们的辛劳。当年,父亲那一辈矿山人,用自己的肩膀和青春年华扛出来了一片江山;如今,年轻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矿工,更要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心得体会篇五

白色带盖儿的搪瓷缸稍大,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产品,用的年头多了,有好几处都磕掉了瓷,缸子把的根部和缸子底泛着烧焦的黑色,阡陌纵横的细裂纹中隐藏着它的沧桑。

1968年,妈去世了,只剩下爸和我。爸勤劳善良,每天清晨天刚亮,爸扫完院子后,舍不得吃早点,直接用白缸子坐在蜂窝煤炉上烧开水,沏上大半缸子茶,喝几口,小饭盒里装上几块咸菜,再带上俩6分钱一个的火烧,中午在车间的炉子上一煮,算是午饭。

爸把茶缸子放在炉台上温乎着茶,留给我喝,然后轻轻地关上门。我醒来一看桌上没了爸那个破旧的小包,知道爸上班去了,我一天的独立生活又开始了。

爸下班之前,我把茶缸子里兑好热水,依旧放在炉台上,等着爸回来喝。爸早出晚归,茶缸子温暖着我,陪伴着我。

装满北国故事的搪瓷缸

1969年4月,不足17岁的我带着妈留下的一身衣服和一块小手绢,离开只剩下爸一个人的家,走向遥远陌生的东北。

白茶缸子留在家里陪着爸,我买了一个上边是一圈葵花、下边印着“向门和同志学习”红色大字的搪瓷缸,缸子底标着1969年3月。

上世纪60年代,英雄主义教育、舍己为人的精神刻进我的骨子里。到农村第三天,我们就和农民一样,到生产队干活。从此,面朝黑土背朝天,在垄沟里刨食。天刚亮上山,天黑了才收工。生活艰苦,劳动量大。英雄精神是我青春岁月的支撑。

东北的地垄长,一眼望不到头。种地时一直顺着垄沟走会迷糊,社员教我们用棍子拄着。我找了根杨树棍,刮掉皮,刻上“向欧阳海同志学习”。

我们生产队盐碱地多,好容易在一块泡子里种了几亩水稻,秋后每家能分10斤稻子。深秋,队长带着我们收稻子。我们穿着棉袄,下到结了冰碴的水里割稻子,拔凉拔凉的。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那会儿,因为我们屯子离黑龙江近,公社要求绷紧了弦,“防敌挖洞”。我们每天三班倒在半山坡上挖防空洞。

寒冬,男劳力刨冻土、往土篮子里装土,女劳力往洞外传。洞最深处低矮憋闷,只能弯着腰刨和装。我抢着和男劳力一样装土,眼见20几只土篮子排着队,我使劲地干,汗水湿透了棉袄。屋里地面冻裂缝了,毛巾成坨了,搪瓷缸里的水结冰了……防敌挖洞,整党建团,睡着凉炕、吃着冷饭,我热火朝天地忙了整整一冬。

“向门和同志学习”的搪瓷缸伴随着我度过了知青的艰苦岁月。1985年,它带着累累锈斑,装满了北国的故事,跟我回到北京。

三个搪瓷缸里的历史烟云

我入党了。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成为我坚定的信念。

20____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盛世之时,我荣获了“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荣誉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我与它们相约未来。表彰大会上,重读入党誓词,那一刻无比庄严神圣。

好事接踵而至。我有幸在国家体育场观看了“伟大征程”——大型情景史诗。这是一场气势磅礴的演出,豪情、豪壮。大屏幕上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创建新中国的艰苦历程,昭示着中华民族奔腾九曲、无惧惊涛骇浪、奋进新征程的时代风采。

我每每抚摸着三个搪瓷缸,无限感慨。历史烟云,今日辉煌,尽在其中。

爸和我用过的白搪瓷缸,装着艰难时代的父女深情。20____年清明节去墓地祭扫时,我用它盛满水,清洗爸妈的墓碑,边洒水边叙思念之情。

“向门和同志学习”的搪瓷缸在家中的展示柜里,忠实地恪守着它的职责,传扬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

庆祝建党____的搪瓷缸,印记鲜红、内涵丰富。我非常珍惜这件纪念品,舍不得用,又爱不释手。它工艺精良,其灵魂犹如一座丰碑。

跨世纪的三个搪瓷缸,它们生命鲜活,虽小犹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光明的未来。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心得体会篇六

我相信有很多人认为珍珠项链非常珍贵,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是粮食。粮食,这不起眼的两个字,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没有粮食,人就不能生存。

但现实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历历在目。每当你走进学校食堂吃饭,就会发现许多人在浪费食物:有的人看见饭菜很难吃,没吃两口倒掉了,有的人甚至连看都不看就直接倒掉了。有一次,我们在饭店吃饭,看见隔壁那桌大鱼大肉,可不一会儿,人都走了,许多菜还没吃掉,也没有打包,看着服务员把菜统统倒掉时,我的心很酸,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哎!可曾经的我也是这样的人啊!记得有次早上上学快要迟到了,我就把妈妈买的早饭随便吃了两三口,就想走了。妈妈见了,严厉地批评了我:“你知道吗,这些粮食得来不易啊!夏天,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耕耘,经过辛勤的劳动,在秋天终于有了收获,这些米饭都是这样得来的现在城里的孩子过上了好日子,你竟然如此浪费。你要从小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珍惜每一粒米饭。”第一次受到这么大的批评,我羞愧地把剩下的早饭全吃了。现在想想,感觉自己真不应该,没有意识到粮食的重要性。

从现在起,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感受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生产的艰难,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心得体会篇七

踏着新时代的旋律,我们走在继往开来的大路上,合着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节拍,我们砥砺奋进在追梦的新征程中,新时代,属于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属于每一个有梦想的人。

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便是:我的梦想起点

是的。哪怕只是捡起地上的一粒砂子,地球也不再是它原先的模样。不论你是跨越第一个人生转折点的高一新生,还是即将面临高考新方案检阅的高二同学,或者是埋头奋战于书山题海之中准备更大跨越的高三学子,你都是新一天的朝阳,新一年的鲜花,新起点上的期望。

站在新的起航线上,我们整装待发,准备扬帆启程,高吟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为着心中那新的期望和梦想,奋发努力,顽强拼搏。

我们求学于此,不是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是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是为着心中的梦想,为着远大的抱负,是为着成就和完善自我,为着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以仁人志士才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才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以“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为座右铭。如果你是天之骄子,告诉自我“没有最好,仅有更好”,做到精益求精;如果你是吴下阿蒙,激励自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争取创造辉煌。

成功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天赐美景,而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艰辛奋斗。不懈的努力,是所有成功者的不二法门。远大的梦想,要靠坚强的奋斗来实现。在新的起点上,远航的汽笛已经长鸣,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抓住每分每秒,让我们迎着朝阳,带着期望,认准目标,向着胜利,义无反顾地奋勇前进吧!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心得体会篇八

错落有致的村落格局、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古色古香的老街长廊、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元素……走进位于浙江义乌城西街道的分水塘村,一幅美好的现代乡村图景徐徐展开。

分水塘村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也是翻译者陈望道的出生地、成长地,这里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1920年,陈望道在分水塘村的一间柴屋里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过于入神,误把墨汁当成了红糖来蘸粽子吃。等嘴角满是墨水的陈望道回过神来,他说:这就是真理的味道,比红糖还甜。从此,“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便逐渐流传开来。

几年前,当地对陈望道故居进行了整体修缮,并还原了陈望道在柴屋译书的场景。2018年以来,依托红色资源,义乌在当地打造了一条13公里长的“望道信仰线”,成为义乌十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之一。

“这些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分水塘村党支部书记陈仕杰说,过去村里通往外界只有一条泥路,外出靠肩挑背扛和独轮车,村里的房子大部分破破烂烂。现在路修好了,村民外出方便了,破烂危房拆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整齐的仿古老街。

如今,每天都有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追寻陈望道的足迹。同时,还有很多党员来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仿佛是对近一个世纪前那个在柴屋里伏案疾书、追求共产主义的青年的回应。

据统计,自从今年开展党的历史学习教育以来,目前分水塘村已经接待参观团队385批次、散客16000余人次,有6500余人次在诵读厅内开展红色经典诵读。

在这里,不仅许多游客来品尝“真理的味道”,而且村民们也尝到了甜蜜的“小康的味道”。

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升温,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土菜馆、田园集市等,吸纳近百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实现不出村销售。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也越过越甜。2020年,分水塘村人均年收入达到3.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3万元。

村里不断汇聚的人气,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80后”大学生陈根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陈望道故居边租了店面,开了一间“望道粽子铺”,销售本地的粽子、红糖、麻糍等特色食品。他还在村里开了精品民宿,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

当年陈望道从误蘸墨汁的粽子里,尝到的是真理的甜味。百年后的今天,很多前来分水塘村瞻仰陈望道的游客都会买一些“望道粽”和红糖,作为伴手礼。陈根生说,他希望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百年不变的甜味。

望道邮局、麻糖手工作坊、非遗木刻版画工作室……在这个小村落里,红色品牌效应正日益显现,各种漂亮时尚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它们既是游客驻足停留的地方,也是村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望道邮局工作人员丁浪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这里就会人头攒动,游客们会进来逛逛,购买书籍、邮票和明信片等望道特色纪念品。“自从村里有了邮局,村民们网购也更方便了,只要点点手机,没几天就能收到网购的商品。”

而在“义新欧”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意大利的饼干、捷克的水晶杯、土耳其的花生油……各类进口商品琳琅满目,村民和游客足不出村,就可以“海淘”到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时新货。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心得体会篇九

系列片《中国一分钟》讲述了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成就。“一分钟,35217名旅客出行;一分钟,移动妇联网接入流量46804g;一分钟,网上商品零售1043万元;一分钟,快递小哥收发7.6万件快递;一分钟,移动支付金额3.79亿元……”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数字,一个个激昂上进的画面,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新时代!

腾飞的学校,不就是这新时代里的一个缩影吗?

看!那“黑瓦房、石头墙”不见了,雄伟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那“土操场、竹爬竿”不见了,鲜红的跑道、宽阔的球场取而代之;那“破茅厕、杂草丛”不见了,高高低低的景观树取而代之。

我读二年级时,学校就有了多媒体电教室。第一次走进多媒体电教室,我犹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 啊!多么宽敞的教室!这教室就像个电影院!前边整齐地排放着课桌椅,后边是十几列长长的靠背坐椅。洁白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伟人头像。一张又大又宽的电脑桌立在教室的左角。嘿,真壮观!那时,语文老师手拿一个遥控器,对着天花板下的一个闪着亮光的盒子一按,一个巨大的屏幕在教室前面的墙壁上缓缓垂落。老师走到电脑桌前,弯着腰,操纵着电脑。“咚咚”一声,美猴王孙悟空立刻出现在大屏幕上!上课也能看动画片!那时,我是多么惊讶,多么开心!

祖国撰写了新时代的诗篇,我们生活在这美好的新时代之中,是多么幸福啊!

点赞新时代,点赞新中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