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绘本年的教案(实用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雁落霞2023年绘本年的教案(实用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绘本年的教案篇一

1、巩固5以内数量对应关系及数列关系。

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数。

3、教育幼儿不可过量饮食。

1、绘本《好饿的毛毛虫》ppt。

2.1-5的数字卡及水果卡一套。

3、幼儿每人一份1-5的水果卡,一个贴有排序标记的垫板。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你们喜欢和它做朋友吗?你们知道毛毛虫是从哪来的吗?我们来看一看。

1、演示ppt,教师讲述。

提问:猜猜蛋里住着谁呢?我们来看看谁会从蛋里出来?

2、演示ppt,教师讲述。

提问:又小又饿的毛毛虫长的什么样?它是怎么走路的?你来学一学,看谁最象毛毛虫。

师:毛毛虫好饿啊,它要去找一些东西吃。

3、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一个水果,猜吃了一个什么水果?演示ppt。

提问:吃了一个什么水果?用数字几来表示?吃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可是毛毛虫的肚子还是好饿。现在让我们象毛毛虫一样继续出去找东西吃吧。

4、星期二,毛毛虫吃了几个水果,我们一起蒙上眼睛听一听,几声?用数字几来表示?吃了二个什么水果?演示ppt。

提问:吃了两个什么水果?

可是毛毛虫的肚子还是好饿。现在让我们象毛毛虫一样继续出去找东西吃吧。

5、星期三,毛毛虫会吃几个水果呢?请你用声音告诉我。吃了三个什么水果?演示ppt,教师讲述,出示相应数量的水果卡。

可是毛毛虫的肚子还是好饿。

6、星期四毛毛虫会吃几个水果?星期五毛毛虫会吃几个水果?分别吃的'是什么水果呢?每个人面前都有几张水果卡片,请你数一数,告诉我答案。说说为什么?演示ppt,7.毛毛虫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了好多的食物,你能把它们按照顺序排队吗?请你试一试。

教师点评,小朋友是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现在我想把5个桔子排在第一个,你能按着顺序帮它们排队吗?请你试一试。

8、毛毛虫的肚子还是好饿,星期六吃了什么?演示ppt。提问:一共吃了几样食物?请个别幼儿上来数一数。

建议小朋友按照顺序数一数,大家小手一边指,嘴巴一边数。

9、毛毛虫一下子吃了这么多的东西,会怎么样?教育幼儿一次不可食入过多的食物。

10、演示ppt,教师讲述。

提问:你舒服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学一学。

11、演示ppt,教师讲述。

提问:猜最后毛毛虫变成了什么?

你们看,蝴蝶正在花丛中跳舞呢,让我们也变成一只蝴蝶跳舞吧。

绘本年的教案篇二

汤瑾名师工作室

诸寅初老师参加全国第三届“新体系作文”青年教师教学评比。在汤特和工作室伙伴们的帮助下,从绘本《我的幸运一天》延伸开去,精心设计了一堂为三年级孩子量身打造的绘本习作课。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课堂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小猪图片,说说自己对猪的印象。

2.老师要和同学们读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小猪会让大家脑洞大开。

二、共读绘本,品味人物语言智慧

1.师生共读绘本故事,边听边思考:小猪落入狐狸之手后是否就会成为狐狸的一顿美餐?

2.品读小猪和狐狸的第一次对话,抓住“可是、难道、先生”等话语,体会交流小猪语言的智慧。

3.教师梳理,体会绘本从“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方面“让人物会说话”的表达秘妙。

三、想象创作,表达人物语言智慧

1.狐狸帮小猪洗好了澡,准备送进烤箱,小猪又会如何用智慧的语言摆脱危机呢?

2.仿照第一次对话的表达方式,以“可是、难道、先生”等重点词句搭好支架,学生想象,口头创作,让故事里的小猪会说话,让小猪运用智慧的语言,再次化险为夷。

3.继续读绘本,绘本中的小猪语言智慧作和学生的口头创作对比,说说谁创编中的人物最会说话。

4.继续读绘本,设疑,当小猪第三次面临送进烤箱的危机,又怎样通过智慧的语言化险为夷。

5.学生想象,在学习单上书面创作。

6.创作交流,小结提升:小猪通过智慧语言摆脱危机,化险为夷,可见会说语言,会写语言是多么重要。

四、拓展补充,感受人物语言魅力

阅读《逃家小兔》,通过小兔子和兔妈妈之间的对话,体会兔妈妈语言的智慧妙,进一步感受人物语言的魅力。

绘本年的教案篇三

诸寅初老师参加全国第三届“新体系作文”青年教师教学评比。在汤特和工作室伙伴们的帮助下,从绘本《我的幸运一天》延伸开去,精心设计了一堂为三年级孩子量身打造的绘本习作课。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课堂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小猪图片,说说自己对猪的印象。

2.老师要和同学们读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小猪会让大家脑洞大开。

二、共读绘本,品味人物语言智慧

2.品读小猪和狐狸的第一次对话,抓住“可是、难道、先生”等话语,体会交流小猪语言的智慧。

3.教师梳理,体会绘本从“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方面“让人物会说话”的表达秘妙。

三、想象创作,表达人物语言智慧

1.狐狸帮小猪洗好了澡,准备送进烤箱,小猪又会如何用智慧的语言摆脱危机呢?

2.仿照第一次对话的表达方式,以“可是、难道、先生”等重点词句搭好支架,学生想象,口头创作,让故事里的小猪会说话,让小猪运用智慧的语言,再次化险为夷。

3.继续读绘本,绘本中的小猪语言智慧作和学生的口头创作对比,说说谁创编中的人物最会说话。

4.继续读绘本,设疑,当小猪第三次面临送进烤箱的危机,又怎样通过智慧的语言化险为夷。

5.学生想象,在学习单上书面创作。

6.创作交流,小结提升:小猪通过智慧语言摆脱危机,化险为夷,可见会说语言,会写语言是多么重要。

四、拓展补充,感受人物语言魅力

阅读《逃家小兔》,通过小兔子和兔妈妈之间的对话,体会兔妈妈语言的智慧妙,进一步感受人物语言的魅力。

绘本年的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专注地观察画面,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以连贯的语句表述房子前后几次的“大小”变化及老太太的心情。

3.体会老太太的心情变化,大致明白房子没变,但感觉变了的道理。

活动重点:

完整表达房子前后几次的变化及老太太的心情递进程度。

活动难点:

体会房子没变,但感觉变了的心情活动准备:

1.绘本故事ppt

2.聪明老先生、小老太太及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大胆猜想,激发阅读兴趣。

1.师:小朋友们好!

瞧,在这本书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根据幼儿回答,介绍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2.师:哦,这位小老太太和动物们在一起,她的表情怎么样?心情怎么样?

(不开心、在思考问题)

(幼儿举手发言,师不评判)

4.师:故事中还有位聪明的老先生,他会用什么办法把小房子变成了大房子呢?让我们来听一听故事吧!

二、师逐页讲述故事,幼儿边观察画面边倾听。

(一)师:(翻至p2开始讲述)一位小老太太,一个人住着一间房子。

引导幼儿观察:

1.小老太太的房子里有些什么?(幼自由说,师以故事语言小结)

2.那她在干什么?你觉得她开心吗?(不开心,因为她嘴巴是往下的)

3.她请来了聪明老先生,(故事语言)听下去,看看和你们的好办法一样不一样?

(二)师:(讲述p3至p10)提问,梳理故事情节:

1.聪明老先生的先请谁进房子?(母鸡)他怎么说的?(把你的母鸡抱进屋)母鸡进屋后,怎么样?(下蛋、摔破瓷罐子)老太太说?(一个呆着已经小,两个呆着可就更加小!连打个喷嚏的地方也没有。)

2.师:她又向聪明老先生求助了,她说?(在故事讲述中,请幼儿一起说出“聪明老先生。请你帮帮忙,我家是在挤得慌”师继续讲下页内容)山羊怎么进屋的?(强调动作:牵)这样有几个在房子里了?(3)三个待着怎么样?小老太太感觉房子怎么样?(更加更加)

3.之后的两个动物部分,与(2)类似提问。

(三)师揭晓聪明老先生的'好方法(讲述p11-p13)

1.师:小老太太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开心。嘴巴上扬,眼睛眯成线)她还觉得房子小吗?那觉得怎么样?(大的不得了)

我们都知道,房子是没变的,那什么变了呢?谁变了?

3.师小结:原来呀,房子没有变,还是原来的小房子。变的是小老太太的感觉。

三、师幼共玩“找不同”游戏,分析房子前后的变化,再次回顾故事情节。

1.师:其实,房子中的有些东西也变了?你能像孙悟空那样,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来吗?

2.师(翻至p14,前后的房间对比图)给你们30秒时间,找一找不同的地方,什么东西换过了?(根据幼儿回答标注出来)还记得,这些东西是被谁破坏的?(回忆故事内容)

四、活动延伸:

1.师(出示故事人物的头饰):这是为百变小舞台的演员们准备的新的演出道具,我们将进行排练,到时欢迎小观众们来观看《小房子变大房子》的舞台剧。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

绘本年的教案篇五

经过试教之后的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教案,并把潘园长给我指出来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重新进行了备课。

过了几天就要上课了,虽然在幼儿园内部已经上了好几次的公开课,但这次发现幼儿园里很多老师在上课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反思一下自己好像没有多大的进步,因此如果上好这节课那就证明自己也在悄悄地进步,那样心里也许会有所安慰,如果上的不成功那就会觉得自己停留不前,心里真是好担心。于是这几天我做什么事都没有心思,把多多杯绘画的事先搁在一边,很多的一些事都搁在旁边,一门心思地想把这节课准备好,上课。

这一天终于来了,而且外园的听课老师也在,这让我原本紧张的内心更加的恐惧,算了,成功在此一举吧!

我吸取了上次试教的教训,通过让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出动物内心的想法,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而且把动物的心里特征分析的淋漓尽致,在表演动物的一些表情和动作的环节中,我也能真正的参与到故事中,融入到孩子里,和孩子们尽情地表演,孩子们在玩玩,说说,听听地过程中很轻松地听完了一个故事,而且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提炼出故事的中心思想。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