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

时间:2023-12-23 作者:雁落霞

中班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预先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文件。下面是一些中班教案的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一

1、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进一步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ppt: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动物的图片;小昆虫头饰若干;用于捉迷藏的道具若干。

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原理以及方法。

理解保护色,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1、游戏方式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那谁能来说一说捉迷藏是怎样玩的?小朋友们说的真完整,看来大家对这个游戏是非常的熟悉,怎么样,想不想玩啊?那不如我们现在就来玩玩这个游戏吧。

师:请小女生负责藏,小男生负责找。小女生可以藏在我们活动室的任何一个地方,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都挤在一起,这样很容易被发现哦。好了,小女生准备好了吗?请你们快速安静地走到自己选择的地方……好了,小男生出发吧,看谁能第一个找到小女生。

(根据现场情况,若女生全部被找出,就请男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位小朋友的?若有个别女生藏的隐蔽,没有被找出,那就请该小朋友讲一讲自己是如何藏起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藏?教师根据情况总结)。

师:这个小游戏真的太好玩了,老师小时候也经常玩呢,不过呀我还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个秘密,不但我们喜欢玩捉迷藏,你们知道吗,小昆虫也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呢,而且它们捉迷藏的功夫可咱们高明多了,不信你们看(播放课件)。

2、寻找不易发现的昆虫。

3、老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根据幼儿回答总结:因为它与周围的植物颜色非常接近,所以不仔细就看不出它是一只昆虫。师:那昆虫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4、讲述科学小知识《捉迷藏的昆虫》,认识昆虫的保护色。

教师配乐介绍:昆虫有自己的敌人,许多小鸟都非常喜欢吃昆虫,小鸟飞得快,一下子就会捉住昆虫,昆虫常常想办法保护自己,让小鸟找不到自己。

(此处放课件:介绍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你看花螳螂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是幼虫。它躲在花朵的中间,就像花蕊,小鸟怎么也找不到它。枯叶蝶就像一片儿破叶子,它停在树上和叶子非常像。小鸟飞过来,看不见它,就又飞走了。你再看看竹节虫,它爬到树枝上,停在那里,就像小枝干。要是不仔细看,谁也找不着它。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很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教师总结:昆虫本领真大,为了保护自己,它们会把身体变得和身边环境的颜色一样,我们把昆虫的这种本领叫“保护色”。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5、师幼交流,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师:在大自然中,很多昆虫和小动物都会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当然还有些小动物它们还有一些奇特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pt:壁虎、乌龟、乌贼、刺猬、变色龙、黄鼠狼)引导幼儿说出常见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教师根据情况总结。

教师总结:原来解放军为了保护自己,迷惑敌人,他们就利用了昆虫的这种“保护色”的本领来掩饰自己,使敌人不容易发现咱们。除此之外呢,解放军作战时用到的坦克还有在野外住宿用到的帐篷都是根据这个原理来设计的(引导幼儿观看图片)。看来“保护色”这个本领不但能保护小昆虫,而且对我们人类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不如,我们就利用小昆虫的保护色这个本领来玩个游戏吧。

6、游戏“小昆虫做迷藏”巩固昆虫保护自己的本领。

师:老师这里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头饰,有小昆虫也有花朵、大树之类的,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随音乐跳舞。(创设情境,老师扮演小鸟)当小鸟出现时,小昆虫要立刻藏起来。(找一种与自己衣服颜色相近的东西或衣服相近的伙伴可以拥抱一起,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戴头饰选择相应的地方藏起来。)。

两遍游戏之后讨论:刚才小鸟为什么都没有发现咱们?你藏在了哪?为什么要藏在那儿?

7、活动延伸。

结束:刚才我们都是用了保护色保护了自己,其实啊有关于小动物和小昆虫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请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继续观察昆虫,继续探讨昆虫的秘密吧。

纵观本次活动,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目标层层递进地展开。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从幼儿的参与情况及其反应来看,本次活动设定的目标还是比较合理的,幼儿也都能达到预设目标。这个活动所传授的知识点,由于幼儿平时接触的比较少,所以他们比较感兴趣;另外活动中课件的制作、电脑的使用,都能很好地吸引幼儿,整个活动从头到尾,幼儿的参与性都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再次利用游戏将本节活动的核心内容提升,并与开头的游戏相呼应,使幼儿在愉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下达到了预设目标要求。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学习乐趣。当然,在活动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在活动过程中,我总是急切地想告诉幼儿答案,没有让幼儿尽情地回答;环节设计方面,感觉还是不够新颖,这些都需要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继续完善。

幼儿百科: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二

教学理论依据: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利用保护色躲避敌人、保护自己的本领,而昆虫生活环境复杂,形体相对较小,在长期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有关昆虫“保护色”的这个活动主要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认知型科学活动。如何摆脱老师传授、孩子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是我设计活动时思考的重点。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儿童积极参与活动,不断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活动中我以枯叶蝶等几种昆虫为桥梁,通过看看、猜猜、找找、藏藏几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幼儿与材料、与教师、与同伴有效互动,获得有关经验,达成活动目标。

刘占兰教授认为,在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学习是前科学概念的学习,而不是准确科学概念的学习。因此,在活动中我没有刻意教给幼儿“保护色”的概念,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让幼儿真正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本领。另外,根据中班幼儿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思维具体形象等特点,我利用交互式白板、视频、图片等教学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给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给幼儿提供间接的、虚拟的操作体验,帮助幼儿间接经验的获得和提升。

教学策略:

1、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增加活动的直观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活动中交互式白板的有效运用,使幼儿的学习变得直观、有趣,增加了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机会,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提升了幼儿观察、猜测、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2、“捉迷藏”的游戏情境贯穿始终,让幼儿体验寻找、躲藏的乐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创设了“小鸟找,昆虫藏”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昆虫能利用身体的形状和颜色隐藏自己的本领;运用“寻找躲藏的昆虫”和“昆虫捉迷藏”两个游戏,让幼儿在观察、操作、参与中加深对昆虫“保护色”的理解。

3、有效的师幼互动,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在活动中,我精心设计了富有启发性的关键提问和简洁准确的小结,采用“反问”、“追问”等策略激发幼儿深入思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判断、验证一步步得出结论,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幼儿动手动脑,注意培养了幼儿专注、认真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昆虫利用身体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对昆虫及其“保护色”产生兴趣,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活动重点:

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昆虫利用身体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

活动难点:

根据对昆虫“保护色”的认识,帮助昆虫隐藏在合适的地方。

活动准备:

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图片、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调动原有经验,引发探究昆虫的兴趣。

提问:你见过什么昆虫?在哪里见到过?

2、寻找花园里的昆虫,初步了解“保护色”。

找找看,花园里都有谁?

为什么有的昆虫一下子就能找到,有的很难发现它?

小结:原来昆虫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的地方,就不容易被发现。

3、观看视频和图片,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1)观看视频,简单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几种昆虫利用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初步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枯叶蝶:这是什么?会有什么变化?——观察后教师讲解枯叶蝶的典型特征。

尺蠖:猜猜看这里会有谁?仔细观察又有什么新发现?——观察、猜测后用图片进行验证。

花螳螂:猜猜看,美丽的花里藏着什么小秘密?——猜测后用图片进行验证。

小结:枯叶蝶藏在树叶中,尺蠖藏在树枝上,花螳螂藏在花朵里,这样藏起来真安全,小鸟根本就找不到。

(2)出示昆虫图,请幼儿找出隐藏在各种背景中的昆虫,进一步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小结:自然界中有些昆虫就是这么奇妙,它们能把自己巧妙地隐藏在周围的环境中,让敌人很难发现它。用这样的本领保护自己,可真了不起。

3、幼儿操作,运用有关“保护色”的经验帮助昆虫藏起来。

玩白板游戏:昆虫捉迷藏。请幼儿在白板上操作,根据昆虫的颜色、形状将昆虫藏在背景图中。

4、观看视频,拓展动物保护色的经验。

除了昆虫,自然界里有很多动物也有这样保护自己的本领,我们一起看一看。

刚才你看到动物们是怎么隐藏自己的?它们隐藏自己的本领大不大?

结束语:还有许多动物都有这样特殊的本领呢!回家以后可以查查资料,找找看,再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三

活动目标:

1、认识电池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用途。

2、通过实验掌握安装电池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图表一份、电池课件、手电筒和电池若干、电动玩具.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师:今天我们这有许多的电动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2、师:你打开开关的时候,玩具会怎样?(会动----)。

为什么电动玩具会说话会动?(玩具里面装有电池)。

二、认识电池外形特征。

1、师:后面的桌上还有小电筒,请你把电池取下来,看看电池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操作)。

2、教师演示电池的课件,了解电池的正负极。

师:小电筒里有几节电池?电池是什么样子的?

3、认识电池标志。

师:我这还有两个标志,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弹簧和电池,指认正负级)。

三、通过小电筒实验掌握电池的安装方法。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电池的正负级,可是怎么安装才能让电筒亮起来呢?

2、通过幻灯演示,知道几种安装方法。

师:这有几种安装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安装行不行。(教师逐一出示安装方法图示,引导幼儿记录猜想结果。)。

3、幼儿实验操作。

4、统计幼儿操作结果。

小结:装电池的时候应该注意方向,不能装反,都是负极对准弹簧。

四、了解电池的用途。

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用到电池?你还见过哪些不同的电池,下次我们再一起玩吧。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功能;要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

本次活动结合《纲要》精神,体现“生活化、经验化、操作化”的特点,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充分挖掘电池潜在的教育价值以及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幼儿在玩玩具时,经常在观察、思考:汽车为什么会开?车灯为什么会亮?对电池的作用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通过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操作、探索的时间、机会,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电池,了解电池的外形特征;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动手操作、安装电池,了解电池的安装方法及作用,并体验安装成功的喜悦。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与材料的互动原则。教师的开放式提问,发展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幼儿间的讨论、交流,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经验也得到了积累;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关系,通过操作、摆弄电池、探索电池的奥秘。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四

学习用连贯得语句清楚地表达画面得内容。

观察昆虫的居住环境。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看图说话":《观察昆虫》。

挂图:《昆虫大集合》、《观察昆虫》。

捕虫网、饲养箱、工具书、菜园。

事先到附近观察地形。

复习挂图《昆虫大集合》,与幼儿交流分享曾经接触昆虫的经验,并请幼儿回答:

——还见过哪些昆虫?

——昆虫长什么样子?

——它们会做些什么事?

——通常在哪里可以看到?

与幼儿一起看挂图《观察昆虫》的画面,了解户外观察鹰注意的事项,激发幼儿到户外观察的兴趣。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

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

——观察前将幼儿分组,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并小心爱护昆虫。

——视当时的情况,捕捉几只容易饲养的昆虫放在饲养箱中带回教室。

与幼儿分享观察的经验,并请他么说一说:

——你找到了什么昆虫?在哪里找到的?

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到、捕捉到的昆虫,大胆提出问题,并把幼儿的问题制作成海报。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五

1、萌发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情感。

2、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知道它们喜欢吃什么。

3、懂得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常用方法。

活动准备。

蚕、蜜蜂、蝴蝶、蟑螂、苍蝇、蚊子、蚜虫等昆虫的图片及头饰。

活动过程。

——师:你们喜欢吃什么食物?

——师:昆虫也有它们喜欢的食物,我们来看看它们喜欢吃什么。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这些昆虫喜欢吃什么?

——蚕吃什么?(桑叶)。

——蜜蜂吃什么?(花粉)。

——蟑螂吃什么?(杂食)。

——蚊子吃什么?(吸血)。

——蝗虫吃什么?(植物叶子)。

——蚜虫吃什么?(植物叶子)。

——果蝇吃什么?(水果)。

——(出示昆虫图片)师:你知道哪些昆虫对人有害?有什么害处?

——你知道哪些昆虫对人有益?有什么益处?

——教师小结:有益的昆虫简称为益虫,有害的昆虫简称为害虫。蚜虫、苍蝇、蟑螂、蚊子、蝗虫是害虫,蜜蜂、蝴蝶、蚕是益虫。

害虫的危害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叮咬人畜,传染疾病,例如:蚊、蝇、蟑螂。二是危害庄稼、蔬菜、水果、林木等植物,例如:蝗虫、蚜虫。益虫有多种:有的益虫可以为人制造食品、用品,例如蜜蜂、桑蚕等;有的益虫是害虫的天敌,可以帮助人防治害虫,例如七星瓢虫、蜻蜓等。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益虫,如何预防、消除害虫。

——教师小结:平时不伤害益虫,制止伤害益虫的人。可以喷洒杀虫药,还可以除掉害虫生长的环境,例如消除积水,清除垃圾,使蚊蝇没有生存的环境等。

三、开心游戏:消灭害虫。

——请几个幼儿戴上各种昆虫的头饰,扮演各种昆虫找东西吃,再请一个幼儿手持充气锤去找到害虫并“消灭”它们,被消灭的害虫要脱下头饰回到座位上。整个游戏限时30秒。

活动应变。

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和家长进行“昆虫吃什么”的调查,活动时进行分享交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画“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宣传画。

区角活动。

表演区:将各种昆虫的头饰、充气锤等游戏道具放在游戏区内让幼儿游戏。

益智区:设计消灭害虫的棋类游戏,鼓励幼儿通过游戏学会区分益虫和害虫。

环境创设。

互动墙:将昆虫的图片插到益虫区或害虫区,进一步学习区分益虫和害虫。

家园同步。

请家长在网上帮忙搜集一些益虫和害虫的资料。

随机教育。

鼓励平时不伤害益虫,制止伤害益虫的人,支持幼儿积极参与消灭害虫的活动,如清除积水、勤倒垃圾等。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六

活动目标:

1、了解枯叶蝶、竹节虫、螳螂等昆虫保护自己的方法,理解“保护色”“拟态”的含义。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兴趣,感受动物生存的奇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动物自我保护调查表》,对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一定的经验储备。

2、材料准备: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操作卡、仿真昆虫、游戏场景(大树、草地、花园)。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拟态”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难点:能细致观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1、激趣:聆听音乐《森林狂想曲》,幼儿在音乐的情境中饰演小昆虫进入活动场地。

2、幼儿交流、分享已有经验,了解多种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小组自由交流、讨论。(对前期经验的回顾)昨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动物的话题,小朋友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关于动物怎样自我保护的书和图片,请向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2)教师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观看视频资料。(将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与提升)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表,同步观看视频验证)。

3、观察枯叶蝶、竹节虫,尺蠖,金花虫的图片,了解昆虫的`保护方法,理解保护色和拟态的作用。

(1)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寻找其中隐藏的昆虫。(对昆虫保护色、拟态产生初步的了解)图片上的小昆虫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请你找找看它藏在哪里?用笔来圈一圈。

(3)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昆虫的保护色。

小结:昆虫们为了保护自己,有的会把身体的颜色变的和周围环境很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保护色”。有的不仅颜色像,连样子也像,这种方法更高明,我们叫它“拟态。”

4、游戏“比眼力”:幼儿细致观察、快速寻找图片中隐藏的昆虫。(幼儿新经验的迁移和运用)是小昆虫藏得好,还是小朋友眼睛亮?我们和它玩个比眼力的游戏吧!

6、活动延伸:提供迷彩服、坦克车、飞机等内容的图片,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保护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我们人类也向昆虫学习了“保护色”这种躲藏方法,你想知道吗?我这儿还有一些图片,送给你们带回去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发现其中的秘密吧!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七

1、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1、幼儿搜集关于昆虫自我保护本领的图书。

2、各种昆虫的头饰,课件,木枝虫、花螳螂、枯叶蝶的动画视频。

2、花螳螂、枯叶蝶等昆虫的头饰。

一、通过课件,寻找昆虫。

1、通过春游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感知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草儿绿了,花儿红了,小昆虫们也出来玩了。通过课件的呈现,引导幼儿观察述说看到的小昆虫们,并模仿各种小昆虫,利用已有经验相互讲述这些小昆是怎样来保护自己的。

孩子们,还有几只小昆虫可调皮了,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通过课件的呈现让幼儿发现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等昆虫,并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这几只昆虫的特征。

二、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1、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发现它们?它们又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这样呢?

3、引导幼儿知道它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并知道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是保护色。

三、师幼交流,认识几种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昆虫。

四、拓展幼儿的思维,并让幼儿相互交流几种常见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五、通过游戏:“昆虫狂欢舞会”,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保护色的理解。

本活动目标我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和激发幼儿对动物保护本领的好奇心,我在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在活动中我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探究,丰富体验,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但由于幼儿对昆虫的了解还不够多、不够深入,他们在活动时对有些昆虫的生活习性还不是很了解,因此表现出部分幼儿没有完全融入到活动中。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提供更多的机会,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八

夏天到了,各种各样的小昆虫飞出来了,昆虫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自然界中的昆虫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生物,有趣的昆虫会引发孩子无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用昆虫作为教学活动的素材定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中班科学活动《昆虫的家》是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下册《有趣的昆虫》主题中的一个活动,主要通过昆虫搬新家让幼儿找出各个昆虫家所在的位置,从而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使幼儿获得一些空间方位概念。

1、利用昆虫排队、昆虫回家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能用序数词表示昆虫在楼层中的位置。

2、通过昆虫搬新家,学习区分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建构二维空间方位概念。

3、培养幼儿的逻辑判断能力。

: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会用序数词表示。

:学习区分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建构二维空间方位概念。

认识各种昆虫,知道各种昆虫的名称。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带有门牌号标签的各种昆虫图片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3、纸制多层平面楼房4幢(1幢2层2间,2幢5层2间,3幢3层3间,4幢4层3间)。

1、课件:昆虫飞到草地上,说说昆虫飞来的先后次序,数数有几只昆虫?

2、观察排成横排的昆虫。看看谁排在第一?谁排在最后?其他昆虫排在第几?

3、将这组昆虫交换位置,继续判断它们的位置。(视情运用)

1、课件:出示5层单间楼房,数数这幢楼房一共有几层?

2、小昆虫要回家了,它们分别住在几层楼?

1、蜻蜓的家在哪里?

2、出示4幢楼房,昆虫新村里造了很多新房子,数数有几幢?每幢各有几层几间?

3、蜻蜓回家,出示蜻蜓家的门牌号,分析、讲解图卡上的几个数字各表示什么?帮蜻蜓找家。

1、昆虫们要搬新家了,请小朋友们帮昆虫们找家。

2、全体幼儿操作,帮昆虫们找家。

3、幼儿交流自己帮哪个昆虫找家了,它住哪里?

4、集体,校对纠错。

学昆虫飞出室外玩排队游戏。

利用昆虫排队引导幼儿感知横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学习从左往右数,说出昆虫排在第几个。运用昆虫回家提示幼儿从下往上数,引导幼儿感知竖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请幼儿运用序数词表示它们在序列中的位置。

通过昆虫搬新家,在帮昆虫找到新家的过程中巩固对序列的认知。

4幢房子难度不一,运用两个昆虫例子帮昆虫找家,重点让幼儿分清几幢几层几室,这是难点,允许幼儿学习过程中出错。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幼儿自主交流,让操作快的`幼儿先相互交流。

集体交流,检验幼儿操作结果,巩固学习。

游戏延伸,将学习运用到日常活动中。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九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儿童学习的重点不在于被动地获得一些科学真理,而在于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儿童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由儿童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教师应把儿童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促进两者的联系和发展。在科学教育中,教师主要采用观察、提问、游戏等手段了解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考虑如何在儿童前概念的基础上创设问题、引导发现,使儿童逐步掌握科学概念。

实施策略:

昆虫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小动物,幼儿充满好奇,但对昆虫赖以生存的自我保护方法了解较少,为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感知动物生存的奇妙,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活动前期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以收集资料、操作调查表的形式对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经验储备。然后通过同伴间的经验分享、师幼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判断,充分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来“猜测”,并通过观看课件、视频验证猜测结果,从中整合认知经验、激发思维活力。最后,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昆虫小侦探”,让幼儿在看一看、藏一藏、找一找的游戏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昆虫保护自己的方法,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枯叶蝶、竹节虫、螳螂等昆虫保护自己的方法,理解“保护色”“拟态”的含义。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兴趣,感受动物生存的奇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动物自我保护调查表》,对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一定的经验储备。

2、材料准备: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操作卡、仿真昆虫、游戏场景(大树、草地、花园)。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拟态”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难点:能细致观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1、激趣:聆听音乐《森林狂想曲》,幼儿在音乐的情境中饰演小昆虫进入活动场地。

2、幼儿交流、分享已有经验,了解多种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小组自由交流、讨论。(对前期经验的回顾)

昨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动物的话题,小朋友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关于动物怎样自我保护的书和图片,请向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2)教师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观看视频资料。(将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与提升)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表,同步观看视频验证)

3、观察枯叶蝶、竹节虫,尺蠖,金花虫的图片,了解昆虫的保护方法,理解保护色和拟态的作用。

(1)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寻找其中隐藏的昆虫。(对昆虫保护色、拟态产生初步的了解)

图片上的小昆虫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请你找找看它藏在哪里?用笔来圈一圈。

(2)集中讨论、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分析发现昆虫的体表颜色及体型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联系)

(3)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昆虫的保护色。

小结:昆虫们为了保护自己,有的会把身体的颜色变的和周围环境很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保护色”。有的不仅颜色像,连样子也像,这种方法更高明,我们叫它“拟态。”

4、游戏“比眼力”:幼儿细致观察、快速寻找图片中隐藏的昆虫。(幼儿新经验的迁移和运用)

是小昆虫藏得好,还是小朋友眼睛亮?我们和它玩个比眼力的游戏吧!

5、游戏“昆虫小侦探”,在躲藏和寻找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昆虫的“伪装术”,产生探究的兴趣。(游戏中感知、体验)

昆虫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你认识它们吗?藏在哪里不容易被发现呢?

6、活动延伸:提供迷彩服、坦克车、飞机等内容的图片,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保护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我们人类也向昆虫学习了“保护色”这种躲藏方法,你想知道吗?我这儿还有一些图片,送给你们带回去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发现其中的秘密吧!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十

活动目标:

1.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关于昆虫自我保护本领的图书。

2.各种昆虫的头饰,课件,木枝虫、花螳螂、枯叶蝶的动画视频。

2.花螳螂、枯叶蝶等昆虫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课件,寻找昆虫。

1.通过春游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感知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草儿绿了,花儿红了,小昆虫们也出来玩了。通过课件的呈现,引导幼儿观察述说看到的小昆虫们,并模仿各种小昆虫,利用已有经验相互讲述这些小昆是怎样来保护自己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不易发现的昆虫。

孩子们,还有几只小昆虫可调皮了,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通过课件的呈现让幼儿发现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等昆虫,并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这几只昆虫的特征。

二、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1.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发现它们?它们又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这样呢?

2.讲述科学小故事《捉迷藏的昆虫》。

3.引导幼儿知道它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并知道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是保护色。

三、师幼交流,认识几种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昆虫。

四、拓展幼儿的思维,并让幼儿相互交流几种常见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五、通过游戏:“昆虫狂欢舞会”,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保护色的理解。

活动反思:

本活动目标我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和激发幼儿对动物保护本领的好奇心,我在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在活动中我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探究,丰富体验,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但由于幼儿对昆虫的了解还不够多、不够深入,他们在活动时对有些昆虫的生活习性还不是很了解,因此表现出部分幼儿没有完全融入到活动中。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提供更多的机会,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十一

学习饲养昆虫。

培养收集资料与阅读资料的技能。

有关昆虫的工具书。

--我们如何照顾这些昆虫呢?

--我们知道它们吃什么吗?

--它们的家里应该有些什么呢?

与幼儿一起查阅工具书,了解这些昆虫的名称、食物、居住环境、生活习性等;并请幼儿画下来,有教师帮忙下批注。

与幼儿讨论如何给虫虫布置一个家。

--饲养毛毛虫,可以利用装果冻的空罐,钻一些洞;或使用饲养箱,放入毛毛虫喜欢的食物(如菜叶等)。

知道幼儿使用小铲子、饲养箱等工具,到校园里寻找蚱蜢、螳螂等产见的昆虫所需要的草、泥土、石块、小虫等,为虫虫安置一个舒适的`家。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能有创意的使用不同美工材料表现自己喜欢的昆虫。

体会独立完成任务的快乐。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昆虫制作方法。

广告颜色、蜡笔、图画纸、筷子、粗毛线、椰子叶、陶土(或自制面团)、剪刀、白胶、水彩笔。

日常用品:

牙刷、竹筷、叉子、汤匙、塑料袋、报纸。

活动过程:

情幼儿观看幼儿用书《昆虫大集合》,并一起讨论:

--书上有哪些昆虫?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它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请幼儿选出自己想做的昆虫模型,并鼓励其进行独立思考:用什么材料做?可以怎么做?

鼓励幼儿按昆虫的不同特征,尽情创作--蝴蝶、蜻蜓类细长形的.昆虫:用纸或塑料袋剪出蝴蝶形或其他昆虫造型,粘贴在日常用品如牙刷、竹筷、叉子、汤匙上,即可组成昆虫造型;再画上眼睛,装上触须,将更逼真。

--运用圆形的容器如冰淇淋、果冻盒子、贴上圆点和6只脚,就是瓢虫了。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材质进行制作,完成后大家一起分享作品。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十三

1、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并能使用序数词表示6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能根据箭头标记从不同方向辨别物体的不同位置。

一幢楼房、昆虫若干、幼儿每人一分作业纸、铅笔。

一、导入:昆虫排队,感知昆虫在序列中的位置。

小昆虫们今天好开心啊,他们要搬新家了,他们排着队出发了。

1、看看谁排在第一?你是怎么看出来知了是排在第一的呢?看昆虫的前面有个红旗,我们数的时候就要从红旗的方向开始数,从左往右数。

谁排在第五?蜜蜂排在第几?排在第四的是蝴蝶吗?(教师数时要强调第一、第二、第三……要求幼儿讲述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小结:无论昆虫怎么排队,我们都要先找到小红旗,超红旗的方向开始数。

二、现在老师请6只小昆虫来排队去新家(教师请6位幼儿扮演昆虫),再请一位小朋友当小红旗。小昆虫们要看好红旗的方向开始排队哦!

1、6只昆虫(幼儿)自由地朝红旗的方向排队。

2、6只昆虫(幼儿)走啊走,队伍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排在第一的谁?蚊子排在第几?

三、小动物搬新家:楼层的数法。

小结:原来房子的层数是从下往上数的。

2、第一层和第三层是什么颜色的?粉和绿色分别是在第几层呢?

这么漂亮的房子,昆虫朋友可开心了。请一位小朋友来把6只昆虫朋友全部送回家,每层楼只能送一只昆虫哦!

3、请该幼儿说说蝴蝶住在第几层?(你们还发现哪只昆虫住在第几层了?)。

四、幼儿操作。

教师讲述昆虫住几楼,幼儿按要求摆放昆虫。

幼儿自由让昆虫住进新家。

请一位幼儿说说自己摆放的原因。

师:你是怎么摆放的?说说你的xx昆虫住在第几楼?

你找到xx昆虫住在第3层楼了吗?

五、现在请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摆放的。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感知左右对称。

2、在理解对称概念的基础上帮助瓢虫装扮翅膀并体验装扮的快乐。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点:

活动材料:

ppt、幼儿操作瓢虫、黑点粘纸、贴有数字(4、6、8、)的展示板。

活动过程:

意图:引出话题。

1、(播放ppt1、2)幼儿观察图片,感受舞会的欢乐气氛。

2、(播放音效)幼儿观察舞会上哪些昆虫没有来。

意图:初步感知对称1、(播放ppt3)提问:小蝴蝶怎么哭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过渡语:我这里正好有三件蝴蝶的衣服,你们觉得哪一件最漂亮最特别。

3、(播放ppt4)引导幼儿观察第二件衣服左右的颜色、花纹、位置。

4、总结:原来左边和右边的颜色、花纹、大小、位置完全一样,这样的表现方式叫做左右对称。对称的图案会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的漂亮。

意图:寻找对称。

6、(播放ppt6)幼儿寻找图片中对称的事物,特别讨论两棵大树是否都对称。

意图:表现对称。

1、(播放音效、ppt7)过渡语:是谁在花丛里说悄悄话?原来小瓢虫正在用小黑点装扮自己的翅膀,他们也想学小蝴蝶穿一件左右对称的衣服。(播放ppt8)看,小瓢虫的一只翅膀已经打扮好了,可是右边翅膀上的黑点怎么贴才可以和左边的翅膀对称呢?(关注黑点的数量、大小位置)。

2、操作要求:出示小瓢虫和操作粘纸。我这里有许多大小不一样的小黑点粘纸,请你选择一只自己喜欢的小瓢虫,先看看它左边翅膀上的小黑点的数量、大小以及点子的位置,然后用对称的方法装扮它另一只翅膀。不要弄错哦!

引起小朋友操作的愿望。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4、集体检验。

意图:尝试分类体验快乐。

1、过渡语:小瓢虫邀请你们一同参加舞会。

3、舞会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倒计,迎接舞会的开始。

4、幼儿一同倒数,和昆虫一起狂欢跳舞。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十五

(1)教师分别说出蟋蟀、螳螂的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对后出示装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请幼儿自由观察蟋蟀、螳螂,满足好奇心。

2.分组观察记录,比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

(1)教师交代观察要求:4-5名幼儿分为一组,一起观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们身上都长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请一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在记录表里圈记出来。

(2)幼儿分组进行自由观察和交流。教师加入幼儿的观察,一起交流发现,解答幼儿的疑问,重点指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两只昆虫的异同。

(3)展示观察记录,分享观察收获。请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说一说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发现。教师对幼儿的介绍进行提升总结,提出昆虫的概念和特征。

提问: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小结: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

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拓展幼儿关于昆虫的经验。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十六

1、了解枯叶蝶、竹节虫、螳螂等昆虫保护自己的方法,理解“保护色”“拟态”的含义。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兴趣,感受动物生存的奇妙。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1、经验准备: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动物自我保护调查表》,对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一定的经验储备。

2、材料准备: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操作卡、仿真昆虫、游戏场景(大树、草地、花园)。

重点: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拟态”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难点:能细致观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1、激趣:聆听音乐《森林狂想曲》,幼儿在音乐的情境中饰演小昆虫进入活动场地。

2、幼儿交流、分享已有经验,了解多种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小组自由交流、讨论。(对前期经验的回顾)昨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动物的话题,小朋友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关于动物怎样自我保护的书和图片,请向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2)教师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观看视频资料。(将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与提升)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表,同步观看视频验证)

3、观察枯叶蝶、竹节虫,尺蠖,金花虫的图片,了解昆虫的保护方法,理解保护色和拟态的作用。

(1)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寻找其中隐藏的昆虫。(对昆虫保护色、拟态产生初步的了解)图片上的小昆虫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请你找找看它藏在哪里?用笔来圈一圈。

(3)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昆虫的保护色。

小结:昆虫们为了保护自己,有的会把身体的颜色变的和周围环境很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保护色”。有的不仅颜色像,连样子也像,这种方法更高明,我们叫它“拟态。”

4、游戏“比眼力”:幼儿细致观察、快速寻找图片中隐藏的昆虫。(幼儿新经验的迁移和运用)是小昆虫藏得好,还是小朋友眼睛亮?我们和它玩个比眼力的游戏吧!

6、活动延伸:提供迷彩服、坦克车、飞机等内容的图片,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保护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我们人类也向昆虫学习了“保护色”这种躲藏方法,你想知道吗?我这儿还有一些图片,送给你们带回去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发现其中的秘密吧!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十七

中班的小朋友已经对各种昆虫比较感兴趣了,可是见到的也只是在菜园地里最常见的那几种,许多别的孩子们都没见过,通过展示相似于各种植物的昆虫,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在以后生活中的探索发现和观察能力。

1、了解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1、挂图一副(画面有蝴蝶、蟋蟀、瓢虫、蜻蜓、螳螂、枯叶蝶、木枝虫等昆虫)。

2、幼儿用书第三册第四页。

3、幼儿、家长收集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1、寻找昆虫。

(1)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找一找发现了哪些昆虫。

(2)引导幼儿寻找不容易发现的昆虫,如: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2、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些昆虫不容易被发现?

3、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的本领。

(1)请幼儿欣赏科学小知识《捉迷藏的昆虫》。

(2)提问:小鸟为什么找不到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3)阅读幼儿第三册第四页,仔细观察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4、游戏《捉迷藏》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幼儿相处好办法不容易让别人发现自己。提醒幼儿躲藏是注意安全。

将相关图片、图书等资料投放在发现区,让幼儿继续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十八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对动物保护色的话题非常感兴趣,经常会问:"小动物遇到敌人怎么办""小蝴蝶会保护自己吗"……但自然界中具有保护色功能的动物离幼儿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我们这些小城镇的幼儿更是如此。为了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我利用图片、视频等网络资源,借助电子白板特有的功能,以幼儿喜爱的"捉迷藏"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理解动物的保护色,探索动物保护色的奥秘;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满足好奇,学会观察,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1、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作用,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2、学会观察、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学会发现问题。

3、加深爱护动物的情感,共享游戏的快乐。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1、ppt课件、视频一段、电子白板。

2、两人合用一张动物图片,上面有蜘蛛、蝗虫、枯叶蝶、螳螂、青蛙、狮子、北极熊、螃蟹、猫头鹰等。

结合《纲要》和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我将"引导幼儿知道动物保护色及其作用"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用课件的形式给幼儿直观、形象的展示;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运用游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小动物所在位置,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与接受。

一、故事激趣,在情境中导入

1、图一: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说说艾玛的外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它是谁?艾玛长得什么样?艾玛要和你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

2、图二:引导幼儿描述艾玛躲藏的位置,教师演示课件。

3、图三:请幼儿用激光教鞭指出艾玛第二次躲藏的地方,教师演示课件。

4、引导幼儿说出艾玛在图二、图三中躲藏的位置并进行标注。

5、提问: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

6、小结:艾玛非常聪明,它躲的地方与它身上的花纹差不多,所以我们不容易找到它。

(评析:以绘本故事《艾玛捉迷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动物保护色的兴趣。在幼儿与艾玛进行了两次捉迷藏游戏之后提问:"我们怎么会把那么多东西当成是艾玛?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引导幼儿思考、小结,获得初步的印象,为下一环节打下了基础。)

二、动物搜寻,在探索中发现

1、拿出动物图片,幼儿两两合作找出其中隐藏的动物,用笔圈出来。

师:艾玛的朋友也来捉迷藏了,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来找找它们躲在哪里,找到后就在小动物身上贴上标记。

2、请幼儿说出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

3、运用电子白板技术验证幼儿的发现。直接找出的动物:青蛙、蝗虫、螳螂;链接的动物:狮子、北极熊;使用放大镜的动物:螃蟹;使用聚光灯的动物:猫头鹰;使用动画演示的动物:枯叶蝶、蜘蛛。

5、教师总结:这些颜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我们叫它保护色。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己,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以此来隐蔽自己。有了这种独特的保护色,敌人就不容易找到它们,就能保护它们的安全。

(评析:此环节采取两两合作的形式进行,幼儿合作观察,找出隐藏在图片不同背景中的9只动物,并做上相应的标记。然后,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特殊功能,采取放大、聚光等不同的形式,进行重点演示与验证。并追随幼儿的回答,点击和标注相应的动物,引导幼儿说出枯叶蝶、蜘蛛等动物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知道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获得了新经验。)

三、视频欣赏,在分享中提升

1、师:刚才这些动物朋友只有一种保护色,艾玛还有一个朋友特别厉害,能变好多种颜色,你知道是什么吗?我们来看一看。

意愿涂色,让变色龙变一变,变好之后就把它藏在相应颜色的花丛中。

(评析:此环节让幼儿观看一段变色龙的视频,观看前这样过渡:"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己更好地生存,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只有一种保护色,艾玛还有一个朋友特别厉害,它的保护色更神奇,它的名字叫变色龙。"观看时进行暂停并提问:"刚才它变成了什么颜色?""为什么会变成绿色?""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看变色龙保护自己的特殊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引发幼儿分享交流的欲望,使幼儿在相互交流中分享新的经验。接着让幼儿找出藏在花丛中的变色龙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花的颜色用蜡笔给变色龙涂上相应的颜色,如在红花中找到的变色龙就要涂上红颜色。在找一找、变一变、说一说变色龙色彩变化的过程中,加深对动物保护色的认识。)

四、生活链接,在运甩中拓展

2、出示课件后提问:他是谁?你认识这种衣服吗?解放军为什么要穿这种衣服?

3、教师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先进地利用了保护色,解放军叔叔穿上各种色彩的迷彩服,在战场上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评析:本环节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人类根据动物保护色而进行的一些发明与研究,根据幼儿的讨论,展示解放军迷彩服、坦克、战斗机等,将幼儿获得的经验进行迁移、延伸,使幼儿了解人类是如何自我保护的,真正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五、自主选择,在游戏中巩固师:你们想不想玩捉迷藏的游戏?

出示幼儿园草地、红色滑梯、黄色花丛、蓝色墙壁等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衣服的颜色,想一想适合躲在幼儿园的什么地方,然后一起到室外去玩捉迷藏游戏。

(评析:最后,出示草地、花丛、玩具、墙壁等四种不同颜色的游戏区域,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衣服的颜色,躲在相应的游戏环境中,自主玩捉迷藏的游戏。此环节与活动开始部分相呼应,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中得到发展。)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十九

1.观察比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别放于5-6个透明玻璃瓶内,用纱布封住瓶口。

2.记录表、记录笔5-6套。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1)教师分别说出蟋蟀、螳螂的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对后出示装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请幼儿自由观察蟋蟀、螳螂,满足好奇心。

2.分组观察记录,比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

(1)教师交代观察要求:4-5名幼儿分为一组,一起观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们身上都长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请一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在记录表里圈记出来。

(2)幼儿分组进行自由观察和交流。教师加入幼儿的.观察,一起交流发现,解答幼儿的疑问,重点指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两只昆虫的异同。

(3)展示观察记录,分享观察收获。请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说一说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发现。教师对幼儿的介绍进行提升总结,提出昆虫的概念和特征。

提问: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小结: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

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拓展幼儿关于昆虫的经验。

活动延伸。

1.将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带领幼儿饲养并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带领幼儿进行放生活动。

2.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或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蟋蟀等昆虫,观察它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中班科学教案捉迷藏的昆虫(通用20篇)篇二十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对动物保护色的话题非常感兴趣,经常会问:“小动物遇到敌人怎么办”“小蝴蝶会保护自己吗”……但自然界中具有保护色功能的动物离幼儿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我们这些小城镇的幼儿更是如此。为了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我利用图片、视频等网络资源,借助电子白板特有的功能,以幼儿喜爱的“捉迷藏”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理解动物的保护色,探索动物保护色的奥秘;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满足好奇,学会观察,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作用,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2、学会观察、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学会发现问题。

3、加深爱护动物的情感,共享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视频一段、电子白板。

2、两人合用一张动物图片,上面有蜘蛛、蝗虫、枯叶蝶、螳螂、青蛙、狮子、北极熊、螃蟹、猫头鹰等。

活动重难点。

结合《纲要》和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我将“引导幼儿知道动物保护色及其作用”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用课件的形式给幼儿直观、形象的展示;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运用游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小动物所在位置,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与接受。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在情境中导入。

1、图一: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说说艾玛的外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它是谁?艾玛长得什么样?艾玛要和你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

2、图二:引导幼儿描述艾玛躲藏的位置,教师演示课件。

3、图三:请幼儿用激光教鞭指出艾玛第二次躲藏的地方,教师演示课件。

4、引导幼儿说出艾玛在图。

二、图三中躲藏的位置并进行标注。

5、提问: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

6、小结:艾玛非常聪明,它躲的地方与它身上的花纹差不多,所以我们不容易找到它。

(评析:以绘本故事《艾玛捉迷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动物保护色的兴趣。在幼儿与艾玛进行了两次捉迷藏游戏之后提问:“我们怎么会把那么多东西当成是艾玛?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引导幼儿思考、小结,获得初步的印象,为下一环节打下了基础。)。

二、动物搜寻,在探索中发现。

1、拿出动物图片,幼儿两两合作找出其中隐藏的动物,用笔圈出来。

师:艾玛的朋友也来捉迷藏了,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来找找它们躲在哪里,找到后就在小动物身上贴上标记。

2、请幼儿说出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

3、运用电子白板技术验证幼儿的发现。直接找出的动物:青蛙、蝗虫、螳螂;链接的动物:狮子、北极熊;使用放大镜的动物:螃蟹;使用聚光灯的动物:猫头鹰;使用动画演示的动物:枯叶蝶、蜘蛛。

5、教师总结:这些颜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我们叫它保护色。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己,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以此来隐蔽自己。有了这种独特的保护色,敌人就不容易找到它们,就能保护它们的安全。

(评析:此环节采取两两合作的形式进行,幼儿合作观察,找出隐藏在图片不同背景中的9只动物,并做上相应的标记。然后,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特殊功能,采取放大、聚光等不同的形式,进行重点演示与验证。并追随幼儿的回答,点击和标注相应的动物,引导幼儿说出枯叶蝶、蜘蛛等动物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知道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获得了新经验。)。

三、视频欣赏,在分享中提升。

1、师:刚才这些动物朋友只有一种保护色,艾玛还有一个朋友特别厉害,能变好多种颜色,你知道是什么吗?我们来看一看。

意愿涂色,让变色龙变一变,变好之后就把它藏在相应颜色的花丛中。

(评析:此环节让幼儿观看一段变色龙的视频,观看前这样过渡:“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己更好地生存,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只有一种保护色,艾玛还有一个朋友特别厉害,它的保护色更神奇,它的名字叫变色龙。”观看时进行暂停并提问:“刚才它变成了什么颜色?”“为什么会变成绿色?”“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看变色龙保护自己的特殊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引发幼儿分享交流的欲望,使幼儿在相互交流中分享新的经验。接着让幼儿找出藏在花丛中的变色龙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花的颜色用蜡笔给变色龙涂上相应的颜色,如在红花中找到的变色龙就要涂上红颜色。在找一找、变一变、说一说变色龙色彩变化的过程中,加深对动物保护色的认识。)。

四、生活链接,在运甩中拓展。

2、出示课件后提问:他是谁?你认识这种衣服吗?解放军为什么要穿这种衣服?

3、教师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先进地利用了保护色,解放军叔叔穿上各种色彩的迷彩服,在战场上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五、自主选择,在游戏中巩固。

师:你们想不想玩捉迷藏的游戏?

出示幼儿园草地、红色滑梯、黄色花丛、蓝色墙壁等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衣服的颜色,想一想适合躲在幼儿园的什么地方,然后一起到室外去玩捉迷藏游戏。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巨人的花园续写大全(23篇)

    优秀作文的写作风格要恰如其分,既要有个人特色,又要符合规范。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品味。有的在巨人的帽子下藏了起来,有的在小鸟的后面藏

    幼儿园国庆节运动会主持稿(通用18篇)

    运动会是学校举行的一项盛大活动,展现学生们的体育才华和团队合作能力。掌握如何在运动会中取得好的成绩并不容易,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技巧,供大家参考。女:老师们!男:小

    我的第一次冒险经历(通用19篇)

    优秀作文需要勇于创新和突破,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方式,敢于尝试新的表达形式。优秀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它能够通过文字塑造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还在施工的建筑物代替了曾经

    趣事的小学生童年时的趣事(模板18篇)

    优秀作文是能够通过精准的语言表达和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思想更加准确和深刻。这些范文不仅是写作的好榜样,更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助力。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童年

    同学毕业五十年主持词(优秀15篇)

    值此隆重的场合,我代表全体工作人员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请欣赏下面这段精彩的视频,它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合):真诚感谢!(男生):我们离开

    难忘的一个人五年级(汇总17篇)

    优秀作文通常具有独特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人眼前一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在我的人生道路中,有许许多多我难忘的人。

    销售职场自我介绍(优质17篇)

    无论是在面试、会议、聚会还是新交往中,自我介绍都是第一步,也是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自我介绍是一个让他人对你有初步了解的机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自我介绍

    英语连接词总结范文(16篇)

    总结范文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做事情的回顾和总结,它是我们进一步提高的基础和依据。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写作。这几天,我一直都在学英语,

    安全排查报告(热门20篇)

    报告范文的撰写需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扎实的实证研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信服并得到他们的认可。请大家参考下面的报告范文,以便更好地理解如何写一篇优秀的报告:

    语言活动中班教案(模板17篇)

    教案还可以为幼儿家长提供参考,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中班教案的实践经验和教师心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1、为自己是济南人而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