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

时间:2023-10-27 作者:XY字客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工作中所取得成果和遇到挑战的一种思考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可供参考的工作心得体会,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一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年初以来,xxxx山区牢牢把握组织体系建设主线,坚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亮导向,未雨绸缪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基层基础全面过硬。

压实基本责任。压实各级党(工)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以“书记项目”为引领,集中攻克一批基层党建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压实各级分管领导的分管责任,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结合实际,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观摩会,推动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压实相关科室和负责人的牵头责任,多跑基层多钻研基层,协调推动,督查落实,经常性地梳理检查督导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上层次上水平。

健全基本组织。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推行支部分类定级达标创优,年底评选一批过硬支部。扎实推进“红色堡垒”工程,稳步开展“双强双争”党建工程,大力推进“两新”党建组织体系建设。统筹抓好机关开发园区商圈楼宇互联网等领域党建工作。精准整顿软弱后进基层党组织,对不称职党组织负责人集中调整。深化“学马庄强党建促振兴”活动,探究分领域分类型分层次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

建强基本队伍。钻研制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四项机制”。举办软弱涣散村和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探究建立社区正职后备干部队伍,抓好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意见落实。钻研制定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意见,抓好新一轮“两新”党建指导员选聘补充工作,探究区镇分别建立指导员队伍。开展“发展党员提质年”活动,制定发展党员政治体检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加大在民营企业和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全面推行党员分类管理积分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制定实施新一轮党员教育培训5年规划,发挥各级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妥帖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完善考核评优制度,优化考核办法,强化日常表现,调动工作主动性。

落实基本制度。按照市对区党建考核最新要求,完善区对镇(街道)党建考核。认真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党组织任期制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党组织规范运转。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完善社区大党建工作格局,推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健全完善基层便民服务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基层小微权力清单,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七一”国庆等系列党建活动。探究推动街道社区与驻地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共建活动共联利益共享的有效路径。强化落实组织部门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措施。大力开展党建引领集中攻坚活动。

强化基本保障。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深化“党费暖基层”工程,实施“建村部强支部”专项行动,今年将对建筑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下的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对村党群服务中心日常管理情况开展巡查督查,促进管理使用水平提升。开展城市基层阵地规范化建设,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加强远程教育站点管理,不断提高远程教育质量。认真开展“固定学习日”和“远教培训周”活动,切实提升学用实效,积极培育学用工作亮点。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二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岗街道桦墅村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栖霞山东南,东北侧可达国家4a级风景区宝华山森林公园,东南至汤山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全村总面积8.8平方公里,总人口3169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片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00人。

2018年,桦墅村党总支积极坚持党建引领,深化“两山理论”实践,建设美丽桦墅推动乡村振兴,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线,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壮大特色产业,弘扬践行文明新风,聚力推进“1+2+3+4”工作模式,全力打造农村党建特色品牌。

强化“一个核心”,坚持党建引领新征程。

“一个核心”即坚持党的领导,把牢党建引领的“总开关”。桦墅村党总支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以基层管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推行以村党总支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工作者为引领的“三社联动”服务格局,坚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搭建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规范村务民主决策机制,村级重大事项均由党总支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过程和实施结果接受村民代表监督评议,以此创新构建了“村党总支引领党员村民代表全面参与研讨重点工作专项监督”的工作机制,此外村党总支还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交流会民情恳谈会村民议事会等,了解和掌握党员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意见,最大化汇集党员群众心声,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强化村党总支的战斗力和凝结力。

搭建“两个平台”,构建社区服务新体系。

“两个平台”即党群驿站和掌上云支部。一方面,结合广大党员的要求和桦墅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桦墅村近几年先后建设了法汛桦西新民队杨柳塘圩东和周冲六个自然村党群驿站。硬件配套上,每个党群驿站活动阵地都设有党建图书角法治图书角等,每个阵地藏书近两千册,六个党群驿站藏书超过三万余册。同时,在美丽乡村核心区域改造建设“崇德尚法”主题法治宣传空间,通过举办党建法治活动,进一步加强党群互动,打造党群驿站为各党支部党群议事中心。另一方面,2018年桦墅村掌上社区全新升级为桦墅村掌上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党总支及四个片区党支部掌上云社区,目前已有超过总常住人口的60%党员群众进入掌上云社区参与社区管理,全力做到了以“掌上支部+云课堂”实现党群学习教育零距离;以“掌上支部+云互动”让所有村民都参与到社区管理当中;以“掌上支部+云推广”推广宣传党和国家最新惠民政策与消息。桦墅村掌上云社区网格服务公共平台上线以来,通过党员群众广泛宣传,积极参与,2018年共收集办理党群诉求200余件,公布60余条公示,商讨征集建议80余条,掌上云社区极大提升了村民的社区归属感,人人都是网格员信息员监督员,实现汇集党群心声激发邻里互动服务社区民生的新目标。

推进“三级管理”,创新农村自治新模式。

“三级管理”即以支部牵头,联动党员群众,形成“党支部牵头党员示范党群共治”的三级管理新模式。一是支部牵头:组织引领,撸起袖子加油干!村党总支以点连线,以线成面,针对村情形成村两委+网格+党员群众的管理制度。在推进村庄安全环保违建管控环境整治民生帮扶等工作上,村两委牵头负责,网格责任人贯彻落实,党员干部带动,村小组长组织党员志愿者村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2015年至今每年平均3个厕所改造的进度落实“厕所革命”,对村庄120个垃圾池进行垃圾分类改造。二是党员示范:打造党员示范岗,真抓实干凝力量!村党总支一直注重党员在基层组织中的实践作用。党员是每一个党组织的基本因子,充分发挥着细胞体的作用。通过党员示范引领,设置党员示范岗,组织召集党员进行村庄综合整治工作,激励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树形象立标杆”,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党群共治:凝结党群力量,激发共治活力!门前三包是农村环境管理的重点,涉及面广。针对村民落实社区管理的情况每个网格成立监督队伍,队伍由党员村小组长村民志愿者等组成,每个季度走村入户,针对环境整治攻坚难点,监督小队成员上门走访轮流做工作,直至整改完善。通过党群共治,最终形成家家户户参与社区管理的常态化管控体系之中。

完善“四项建设”,打造党群服务新机制。

制定人居考核制度,推进社建新办法。桦墅村党总支在各自然村推行[桦墅村六好家庭激励考核]制度,经过村两委会党员及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按照南京市文明规范“八个不”桦墅村“六个好”,将农户的遵守情况进行星级评定。由村党小组长老党员网格长村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监督检查团逐户上门赋予评分,并且评分和年终农户福利挂钩,户与户相互激励,村与村相互比较,从运行机制上让农民参与到社区管理当中,整体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

打造“微党校”平台,搭建学教新载体。为了让党员和群众们更便捷地学习党建新知识,桦墅村党总支通过总支云社区打造“支部微党校”平台,及时推送党建知识社会动态党建工作动态和村总支工作动态等,让广大党员群众随时随地掏出手机就可以阅览“微党校”发送的学习内容,常年在外地的年轻党员感叹虽然身在外地,但是可以随时随地同组织交流,向老党员学习,汇报思想,还是很有归属感的。

同时桦墅党总支结合村情制定学习方案,以线下党群驿站为载体,对接党校教授的党课,针对党群学习需求,制定接地气的党课和学习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灵便多样的方式让党员看得懂听进去能互动有效果。

深化结对共建成果,提升服务新效能。桦墅村党总支狠抓党建带社建带团建带妇建等工作,通过法律志愿者团员志愿者妇联舞蹈队残联信息员等志愿者团队参与村庄日常服务,帮困助弱,联动连心,形成各服务领域常态化服务体系,构建和谐村居环境。通过联合周边高校法院等企事业单位构建结对共建平台,形成优势互补。今年,桦墅村党总支以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为目标,同栖霞人民法院栖霞法庭党总支结对共建,在桦墅村设立旅游巡回审判点,成立专业法律志愿者团队,设立案件审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宣传等服务内容,通过以案释法,实现司法服务与农民零距离。

强化民生服务意识,拓宽帮扶新思路。桦墅村党总支把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民增收密切结合在一起。村支部打造优质大米品牌,引进水稻优良品种。目前桦墅大米已经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通过种植和土地流转收益,大大提高村民的收入。同时村党总支积极激励当地农户创业,从店面装潢设计到特色菜品,从目标人群定位到应对服务项目,村党支部组成大学生村官社工志愿团队对应农户帮扶。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创业,就近村民纷纷上门取经。同时完善社区民生扶助,除政府的补助外,村总支还为村民发放村级“十补”包括大病补老年人补学生补节日补现役军人补残疾人补等共十项福利补贴,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到村庄发展带来的福利。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三

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阐述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大问题,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为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期、全球百年未遇之大疫情的持续影响期,科学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十分重要。要清醒看到,尽管“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必须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过渡期内各项政策平稳过渡,接续推进脱贫摘帽地区乡村振兴。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2021年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深刻理解“三农”问题,做到“三农”工作须臾不可放松,时刻抓紧抓实,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四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自2018年11月,我作为一名乡镇公务员来安徽凤阳县武点镇工作已经一年有余,目前在乡镇党政办工作,越来越能理解郑板桥这句诗的含义。一年基层路,走来不寻常。个中滋味,感触良多,有咸有淡有苦有甜。

深入基层,耐住“咸”

通过扶贫走访,我懂得了贫困家庭的艰难;

通过办理申请,我深感行政审批的繁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部署惟独植根基层的沃土,在乡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干真正让广大群众分享改革的红利。推动落实必须出更多力,流更多汗才干让惠民政策不走样,理论宣传不过场,帮扶资金不打折。

无私奉献,守住“淡”

等等。督查结束后要根据会议精神,及时写好政务信息宣传报道。“辛劳繁琐劳苦”是办公室工作的代名词,没有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是无法在平庸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庸的业绩。惟独在辛劳面前多思进,繁琐面前多思责,劳苦面前多思得,才干真正树立“绿叶精神”,坚定摈弃“板凳没坐热,就想要提拔”的浮躁功利心态。

不忘初心,吃得“苦”

早上最早到,晚上最后走;

周六周日处于机动状态,或加班,或开会。面对环境苦工作苦心理苦的困境,自己不忘初心,吃得苦中苦,痛并快乐着,把吃苦当成一种成长,一种磨炼,一种财富。

满满点赞,品得“甜”

或帮助特扶家庭到县卫计委办理证明,事后群众一声发自内心的感谢,总能触动自己最敏感的神经,虽然很细微,却弥足珍贵。

未来的路很长,我将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秉承“无怨无悔,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多一些实干少一点计较,多一些担当少一点推诿,多一些成绩少一点抱怨,为武点镇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目标任务已经明确,那就是“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事求是的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各地务必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是立足点。产业发展是激发农业高质高效的基础所在。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因此,落实农业高质高效发展,首先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其次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着力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最为关键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乡村宜居宜业是关键点。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续利用好乡村的资源宝库和生态价值,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实现农业化学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提高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让老百姓种下的“常青树”真正变成“摇钱树”,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生态饭”。除此,还要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农民富裕富足是根本点。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脱贫摘帽后,生活得更加美好,尤其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不掉队,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同时要继续推动农民工进城就业,大力支持农村创新创业,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带动更多的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另外还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总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六

12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为此,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此外,党中央决定,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因此,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同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

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只有把产业做大了,农业农村就大有希望。一方面,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同时,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让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农村广阔天地“挑”起“金扁担”。

明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七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从思想认识、发展思路、重点举措上进行吃透把准,做到纵深认识、纵深布局、纵深推进,才能开创“三农”新局面。

纵深认识。重视和做好“三农”工作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是我们党成立以来,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或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抓实干,切实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也要登高望远,从历史纵深和未来发展角度来深刻认识。要把乡村振兴放在“三农”工作的核心地位来审视,把“三农”工作放在百年变局的大格局来观察。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对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规律性做法,牢固树立“三农”意识,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纵深布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十四五”的开局起步,做好“三农”工作尤其关键。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三农”工作。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压实各级党委的政治责任,落实“三农”方针,推动乡村振兴,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要抓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下的乡村振兴,要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在五年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要抓牢粮食安全主动权,粮安天下,既要严守耕地红线,也需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纵深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必须要始终如一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要在产业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资源、产业发展布局、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动力源头和精神保障,如果说产业发展是“富口袋”,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富脑袋”。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与路径,乡村振兴要实现村美人富,要补足短板,加快推美丽乡村建设。深化改革是抓手,唯有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来激发乡村振兴发展动力活力,来整合发展力量,开创发展新局面。乡村建设行动是载体,要强化乡村基本基础设施,要提升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是关键,乡村治理是手段与目的。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八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明年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张亚南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农业农村部门,要凝聚共识,精准施策,实现发展新突破,开创发展新局面,通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和市委的工作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高效节水,强化耕地地力保护,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蔬菜、牛羊肉、奶业“三大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达坂城区农业农村局副书记、局长祁肖瑜说,达坂城区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蔬菜、牛羊肉、奶类“三大基地”。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主体,通过政策引导,合理监管等方式,鼓励农民合作社、科技带头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广泛参与农业生产全程科技服务,不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落实优先发展方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米东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侯旭东说,米东区农业农村经济占据全市“半壁江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米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米东区将坚决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在调优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上下功夫,坚持走都市精致农业之路,坚持农业科技化、集约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生态、高效、特色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九

***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多次强调,国家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正所谓“农业兴则国兴”。在新时代新征程情况下,乡村建设迈出崭新的步伐,农业农村发展势头良好。这些成绩取得离不开基层干部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他们承担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重任,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因此,惟独基层干部做好工作,才干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基层干部要引招商引资之线穿好生活富裕之针。“不能带头富,不能当干部;

甚至有些地区为了引进项目不惜牺牲百姓健康只为自身政绩考虑。这种情况致使农民利益受损造成地方财政亏空伤害政府形象。由此可见,基层干部在穿针引线工作中并未发挥积极作用,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讲求实际,对于招商中进行细致筛查引进优质资本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实国家最新政策,通过招商解决就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生活富裕之针。

基层干部要引垃圾分类之线穿好生态宜居之针。正所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宜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生态宜居我们要打造良好的村容村貌。之前大部分农村都经历过垃圾遍地蚊蝇满天飞厕所污水横流的情况,如今在新农村以及垃圾分类的环境下,基层干部手把手教从娃娃抓起开展多方位宣传坚固树立分类意识,打造农村新景象已取得良好成效,有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发展。倘若基层干部一心谋发展,对乡村环境和垃圾管理不予理睬,那么百姓不会有舒适的生活环境,更何谈新农村建设。因此,实现生态宜居,需要基层干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做好工作规划多角度宣传提升村民意识,做好穿针引线工作。

也需要按照“上面线”稳步推进,干部不能有“走一步算一步”的打算,要结合自身情况,稳扎稳打,集民智汇民力开展乡村管理。惟独把调研之风融入基层干部工作实际中,才干加快乡村管理步伐。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管理,管理有效而基层干部的调查钻研。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乡村振兴中最要害一环是基层干部。***总书记也说:“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乡村振兴需要基层干部做好绣花针,穿起基层千条线,织好三农发展布,才干让乡村振兴的愿景指日可待。因此,基层干部要做好穿针引线工作,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1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00多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历史背景下,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炼经验、擘画未来、承上启下,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8年,党中央团结带领14亿中国人民,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从历史角度看,这是中华民族壮阔历史中的里程碑。在“小康”一词出现近3000年后,在农耕文明与贫困的漫长缠斗后,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由此改变。从世界角度看,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坚定不移的脱贫决心、连贯综合的脱贫政策、广泛参与的脱贫体系、稳步高效的脱贫进程,创造了减贫的世界奇迹、写下了震撼的中国故事。

脱贫攻坚为系统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基础,交通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整体抬升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水平,织牢了农业生产的安全网、形成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器、构建了产业发展的蓄水池。“十三五”期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超过1.3万亿斤,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6万元、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粮稳国安”塑造了大国心态、“望山见水”形成了新的预期,乡村振兴蓝图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铺展。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只有进一步从大历史角度理解“三农”问题,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国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步履从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脱贫的历史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新征程,坚实的地基、有力的抓手仍然在农村。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十一

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庆祝建党百年、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格局宏大,思想深邃,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内涵、理论内涵、实践内涵,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充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纲领性文献。

认真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主要有三个深刻体会:一是深刻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党中央名义高规格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史上都是第一次。当前,我国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从国际国内各方面形势看既有很好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对中国的打压力度越来越大,各种形式的竞争日趋激烈。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将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摆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统筹考量,摆到了应对全球制度竞争、赢得发展战略主动的宏大格局中谋划部署,充分体现了对人大工作和建设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的殷切期待。

二是深刻感受到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用“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重要任务,其中有很多新论断新要求新指示,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新的坚持和发展,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任务,人大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更加明确,责任更加重大。

三是深刻感受到依法履职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既对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专门作了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把人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完善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定期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指导和督促‘一府一委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体现了党中央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法定职权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保障,为我们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提供了最坚强的政治保证。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党委要指导和督促“一府一委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这也是首次出现全新的表述,是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党委领导下依法履职、开展有效监督的坚定支持。

作为人大机关的普通工作人员,我们一定要把此次中央会议精神真正学深悟透、入脑入心,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更加深切认识、更加深刻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和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深刻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对标对表抓好落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苏州的生动实践。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十二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会议明确要围绕六个基本原则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城市工作发展新局面。这六个基本原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上是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微观层面上是要落实“五大统筹”。“五大统筹”集中反映了对城市发展规律的尊重。

指出:“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城市发展规律,首先表现为它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发展,城市发展反过来又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一般认为,城市人口每增加5个百分点,人均经济活动至少增长10%。其次表现为它是一个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因此,城市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规律的这一特性,尤其需要铭记。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那么“五大统筹”就是具体而鲜明的工作切入点。“五大统筹”中,首先是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以此来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其次是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以此来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第三是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以此来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第四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此来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第五是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以此来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总之,“五大统筹”就是要把城市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使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着力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

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五大统筹”十分重要。我们要认识到,我国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要认识到,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要认识到,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必须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认识到,城市工作必须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城市应该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要认识到,推动城市发展必须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促进城市发展的正能量。

我国城镇化率在首次超过50%,目前已接近55%,这意味着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初不足20%的城镇化率,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假以时日,这些数据还会攀升。惟其如此,国家对城市工作的重视必然要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广东也是这样。“十三五”时期,广东将强化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深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提升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质量,携手港澳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将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汕潮揭城市群建设,支持湛江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发展壮大湛茂阳沿海经济带,促进粤北地区城镇集约发展;将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等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们做好“十三五”以及今后的城市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从我省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既遵循普遍规律、又不墨守成规,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不照抄照搬。在着力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建设水平的同时,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开创我国城市发展新局面贡献广东智慧。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十三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提高党员整体素养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但是从当前工作实践来看,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并未真正落到实处,还或多或少呈现所有党员同吃“一锅菜”的“不对胃”现象。要想切实提高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须根据党员从业方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的不同,把开展培训与解决党员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实行“差异化配餐”。

为村干部定制“多样化套餐”。广大村干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在对他们的培训内容上,既要偏重基本理论,也要注重实用技术,如关于“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和乡村管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进课堂”和“走出去”相结合,确保村干部对所学内容感爱好学得懂用得上。

为农忙一线党员“送饭到地头”。农村党员第一身份是农民,所以每逢农忙时节,大部分党员都忙于农事,难以保证进课堂参加集中教育培训。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将培训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种养殖点等农业生产一线,利用农忙间隙与党员交流思想,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传授病虫害防治种植养殖技术等农业技能,确保他们生产学习两兼顾两不误。

为致富能手党员加配“营养餐”。专业大户经济能人致富能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这类党员,要加大农业实用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把培训课堂搬到农业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把农业专家技术员“田秀才”请进课堂“现身说法”,传授发展经验和致富技能,利用互联网全面掌握市场需求,拓宽产品销路,提高带富能力。

为特殊群体党员“上门开小灶”。农村党员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问题,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或因病不能参加集中学习培训的党员群体,支部要指派专人担任学习“联络员”,及时开展“送学上门”服务,内容除涵盖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还要重点涉及医疗政策日常保健心理调节等方面知识。通过面对面一对一补学辅学帮学,确保不让一名党员在学习上掉队在思想上落伍。

为外出务工党员订“流动外卖”。针对农村青壮年党员多在外务工的现状,探究创新培训形式。充分利用短信微信群qq群党建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定期推送学习内容,开展互动交流。利用党员返乡契机,通过上门探望座谈会短期培训班等形式进行“补课”,使他们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相关法律知识和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动态,交流学习感悟,分享创业经验,征求发展良计。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十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承接“十二五”、开启“十三五”,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尤为关键。

像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补齐短板等,这些都需要坚定改革信念,建立改革激励机制,鼓励地方改革试验,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闯出一条以结构性改革化解结构性矛盾的新路子。

会议强调,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等,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我们当前既面临稳增长、调结构的压力,也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需要改革来发挥牵引作用。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对于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对于激发企业活力,都有重大影响。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使得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有利于地方发展,也有利于提高财政运行效率。此外,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新趋势,加快推进由分业监管向综合监管的监管体制转变,对经济转型升级也具有重大影响。

推进改革,还应加强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要放开服务业价格的管制,打破服务业领域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

值得强调的是,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政府是关键。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推进监管转型,才能激活市场、解放企业。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十五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工作,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内涵、理论内涵、实践内涵,是一篇充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纲领性文献。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职尽责,不折不扣推动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召开的人大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是一篇充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纲领性文献。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要全面、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总目标,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完善法律实施的社会环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以立法高质量保障和促进广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把全过程民主的理念、原则和要求贯彻到立法的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发挥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切实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让每一项法规制度都充分吸收社会各界意见。

总书记对代表工作的重要论述,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贯彻落实。

要作用;三是把提出议案和建议作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基本的、最主要的方式,健全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归口督办、专项督办制度,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实效;四是加强代表自身建设。通过组织代表学习培训,加强代表履职管理,引导代表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带头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在为民服务中担当尽责,努力作为!

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加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决心。

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坚定不移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人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要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畅通民主民意表达渠道,保障人民平等发展权利,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更好地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要对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与时俱进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要以高质量立法助力现代化建设,着眼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制度供给,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加快形成支撑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发展的法规制度体系,努力用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要以高效能监督推动中央及省委决策落实,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宪法法律实施,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真正使人大监督的过程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和促进发展的过程。

要以高标准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持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深化代表工作机制、载体和服务创新,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推动“两个联系”制度化常态化,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要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全省各级党委要把人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各项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指导和督促“一府一委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各级人大常委会党组要切实扛起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领导责任,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确保中央大政方针、省委决策部署在人大系统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锻造过硬工作队伍,努力打造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

优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6篇)篇十六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2010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别重归于统一的事实,是中华民族伟大向心力的生动表现。汉族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满族的康熙帝,都为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

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帝国主义肢解中国领土、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通过系统学习使我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好新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对进一步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向英雄人物学习,学习英雄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尚情操;学习英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学习英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德;学习英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通过学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对照检查自己找差距,决心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需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其次,立足实际,认清形势。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利通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

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利通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利通区社会稳定。

第三,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多少年来,利通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关范文推荐

    最优书虫读后感英文(模板16篇)

    读后感是我们对于书籍内容的主观感受和理解,同时也是对书中人物、情节等元素的评价和解读。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彩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最优审计讲座心得体会(案例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追求进步。心得体会的书写过程是一个思考和整理的过程,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会坚持写心得体

    2023年交警叔叔讲座心得体会(模板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近日,我所在的小区举行了一场以“交通安全,

    实用文艺汇演志愿者心得大全(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绪,总结经验,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应学校学生科艺术节之任,机

    专业筑梦远航演讲稿(案例16篇)

    演讲稿范文需要注意用词恰当、语法正确,以保证演讲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这里,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借鉴的机会。

    专业地铁的调研报告(案例22篇)

    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摘要、引言、调研目的、调研方法、调研结果、分析和总结、建议等部分。以下是一些成功调研报告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最热茶园研学心得范文(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记录自己成长轨迹的一种方式,也是对自己所走过的路的回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时的灵感和参考。

    最新党群心得体会总结(案例16篇)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学习或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段:引言(100字)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

    最新新学期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积累,通过整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经验转化为宝贵的财富。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会看到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彩范文,让我们引以为戒并学习他们的优点

    精选收受红包的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积累经验、沉淀思考的过程,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请看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它们对于我们写作有着指导性的意义。腐败是一种严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