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年级语文老师随笔(模板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XY字客2023年一年级语文老师随笔(模板8篇)

诚信是个人品德的体现,它是塑造个人形象和信誉的重要因素。一个企业如何建立起诚信的形象?有哪些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以下是一些诚信教育活动的实施计划和策划案例,希望可以为学校和企业组织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一年级语文老师随笔篇一

昨天,雨雪蒙蒙,心情也随之灰蒙蒙的。今日,艳阳高照,心情也一下子变得舒爽了许多。这心情也如天气一般啊!

上午11点多点儿,送一年级的学生过了十字路口后,与同事一同返身沿商城墙根儿的休闲步道返回学校。步道旁,杨柳的叶子有的黄,有的绿,大都还挂在枝头,迎来送往着行人。楝树的叶子落光了,惟有一嘟噜一嘟噜黄澄澄的楝子,如小铃铛似的挂在枝头,迎风荡来晃去,很是惹人爱。紫荆树的枝头也没有叶子了,只有一串串酱土色的干荚果依旧趴在枝干上,不怕冷。而棘树的叶子依旧郁郁葱葱的泛着亮光,枝头还挂满了如红宝石般鲜红的豆豆。另外,树林中的地上还有零零星星的小草,绿油油的,很有生机啊!

走在青砖铺成的小道上,感觉脚下打滑。低头一看,原来湿漉漉的地面上结了薄薄的一层冰,如画家随意勾勒的图案一般,有的像花儿,有的像叶子,有的像小鸟,还有的像窗子……小道边的草地上,白乎乎的一层冰晶,哦,原来是下霜了呀!

我们头顶蓝天,慢悠悠地一边走一边说,一边欣赏着风景,一边透过斑驳的树影晒着太阳,舒服极了!漫步在晴好的冬日暖阳和风景优美的古城墙根儿下,真是一种享受啊!愿这样的日子能多些!

一年级语文老师随笔篇二

踏着上课的铃声来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来调皮捣蛋,跟老师顶嘴的“烦人虫”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烦人虫”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这么一个独生子,家人特惯他,有时老师批评教育还会遭到家人的不满,所以这学生在学校是嚣张跋扈,在课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进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没管恁多开始上课,这孩子咋了,平时从不回答问题的他在我提问问题时竟然举手回答了,“好张同学你来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请坐”谁知我这么一夸,他表现更积极了,于是我就当着全班同学大声表扬说“张同学今天表现很好,老师已经看到了他的进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学习。”整节课上,他都笔直的坐在那里,认真听老师讲课,这让我不由得暗暗窃喜,这个“烦人虫”终于不烦人了。

忘了之前听谁的讲座,他说表扬孩子要大声让别的同学都听到,批评学生则要小声只要学生自己听到。我想一二班的这个同学之前那么烦人或许是因为老师每节课都在大声批评他或是忽视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师不重视我,又或许想通过上课捣乱引起老师的关注。可是老师一次的表扬让他感觉到老师还是关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师心目中还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现,这样看来表扬和批评学生还是要讲究技巧的,或许因为你的一次表扬就拯救了一个孩子,又或许因为你的批评而毁了孩子。教育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教师也不是万能的,可能会一时不知道怎样处理问题学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师所说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扬要大声,批评要小声,我学会了。心往哪用,劲往哪使,讲究方法技巧,那就会开花结果。

一年级语文老师随笔篇三

因为准备今年下半年教一年级,因此对高老师的低年级学段的教学要求听得非常仔细。于是也就产生了一个小疑问,好在会后跟高老师请教,总算明白了。现在就把他写在这里吧。跟和我有一样疑惑的同事们分享吧。

高老师说现在的各年段教学存在“低中高不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只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有感情更好,识字是重点。在理解应用方面,定位在了解词句的意思,具有读懂浅显童话,寓言,故事,把握其思想感情和与人交流的基本能力。把熟读背诵落到实处。

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了高老师。他说我们在教学时“有度”,是指在孩子能够接受的基础上要引领学生去理解,明白他们能理解达到的一个层次。像《雨点》这一课,字面的意思,孩子们都懂,那我们就需要引导孩子读到他们想一想能读到的内容。或者说点拨出孩子们在心中已经模糊意识到的意境,让它在孩子们心中明确,清晰起来。不能一味地求简单,也不能一味地拨高。

也就是说一切的“有度”都是以学生为基础的,如果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苹果,我们老师就有责任帮他摘到,如果他们跳了几跳也摘不到,那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定要他们明白。这就是老师的引领、点拨作用。

一年级语文老师随笔篇四

上周发生的一件小事,现在我每每想起,嘴角都不由自主上扬。

一年级学生秉方是一个活泼的小男孩儿,他有着很多独特的想法,也常让老师们哭笑不得,课堂上他活泼爱动,时常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课下,别的孩子看到老师大都是庄重地微笑问好,他见到你一定要奔到你的怀里,亲昵地抱着你;他有时会忘戴红领巾、家庭作业,但你还未批评他,他便主动跑到你面前,聋拉着着小脑袋,认真地道歉:“老师,对不起,我知道错了……”而看得出来,孩子的确是在努力改正、变好。

那天,下课了,我正在整理着孩子们刚刚上课时用过的学具,秉方走上讲台,把他的学具袋密封好后郑重地递给了我,看到还有一些孩子在下面正收拾着学具,我忙喊道:“秉方,你帮帮老师把其余同学的学具收好,放到讲桌上,好不好?”

“嗯,好!”秉方像接受神圣任务的小勇士一样,兴奋地跑下讲台,帮着同学们把学具整理好,又送到了我的手里,“谢谢你!”我向他亲切地微笑,又想到他们还是一年级的孩子,喜欢玩耍、很多事情还不会做,我便说:“你去玩吧,接下来,我来收拾就好了。”我一边说着,一边准备将孩子们的一个个学具袋分别放进两个大袋子里。

秉方站在那里,并没有动,“老师,我来帮你吧。”孩子的小手立刻伸了上去,飞快地整理着。

旁边的孩子见此,纷纷嚷道:“老师,我也来帮你。”

更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没有我预想的那般动作稚嫩生疏,孩子们有模有样,有的撑开口袋,有的把学具袋打理整齐后迅速有序地放了进去,很快,所有学具都被收纳在两个大袋子里。

“谢谢你们……”我笑着一手捧起书本、教具,一手正要提走那两个鼓囊囊的大袋子时,学生秉方又自告奋勇,像一个小男子汉一般,一把将那两个袋子抱到怀里,“老师,我帮你提!”

“好,你提一个就行啦,那个给老师吧。”看着小小的他,我不忍让他提两个大袋子,虽是学具,但还是有些分量的。

“不用,我能提动。”小家伙儿嚷着跑到我的前面,向办公室一路奔去。

到了办公室,他又帮着我把学具装在箱子里,摆得整齐有序,多么可爱认真的一个孩子啊,当他听到我真诚的感谢时,孩子小脸上乐开了花儿,我相信,他以后也会越来越优秀懂事的。

很多时候,我不愿麻烦孩子,觉得是老师应该做的事,也担心年幼的孩子们会做不好,其实,当放手给他们,为他们提供一方舞台,甚至甘愿当一名“弱者”,反而激发了孩子美好的情感,给予了他们更多锻炼、提升的空间。

孩子们,谢谢你,你们也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一年级语文老师随笔篇五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常常让我笑在心里,然而他们的小状况又常常让我不知所措。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让我爱都爱不过来,可一节课十几分钟一过,他们常常就像一群猴子,讲的讲、玩的玩。任你在讲台上咆哮、吼叫,对于他们都没作用。相反你老师的声音越大,他们的声音则更大,好几次我都只好停了课一一整顿起纪律来,然而既耽误了讲课的'时间又没收到什么效果。

一节课上,我忽然想起一位恩师的一句话:“大人都需要表扬,何况小孩子呢。”我灵机一动,当课堂上孩子们书声琅琅时,我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当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时,我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当学生专心听我讲课时我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还真凑效,在幼儿园得惯了红花的小孩子,一见别人得了表扬,都想得到,一个比一个做得好,常常一节课下来,轻轻松松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除了在课堂上常常向学生竖起大拇指外,我还常常利用自己对折纸的浓厚兴趣,制作一些可爱的小礼物奖励给优秀的学生。居然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竖起你的大拇指吧,那样你的课堂会更积极、和谐。

一年级语文老师随笔篇六

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们一年级2班全体师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对本期教学反思如下如下: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重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各种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总觉得还不尽人意,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一年级语文老师随笔篇七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美丽的村庄,村庄里住着许多人,其中还有一个叫丁丁的小男孩。

丁丁喜欢踢球,也有一双专门用来踢球的球鞋,丁丁可喜欢它了。可是有一天,当丁丁在兴奋地踢球时,他的鞋破了,鞋破了怎么踢球呀,于是,丁丁便依依不舍地把这双鞋扔进了垃圾桶里。

这天晚上,大家都去睡觉了,只有被遗弃在垃圾桶里的球鞋兄弟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它们干脆坐起身,聊了起来。球鞋哥哥生气地对弟弟说:“主人也真是的,破的是你,又不是我,为什么把我也一起扔出来?”球鞋弟弟说:“我也不知道啊!对了,先别急着埋怨,现在最重要的是想想以后的日子怎么过。”球鞋哥哥心不在焉地答到:“我当然是待在这儿呀,这里可以吃得饱,喝得足,多好呀!”球鞋弟弟说:“好什么呀,又臭又脏,我是不想待下去了,明天早上我就走,我要去找适合我生存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球鞋弟弟用力一跳,跳出了垃圾桶,开始了一次长途旅行。

首先,它来到了一座大城市里,想在这安家。可是,看到来往不停的车和行人,就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它想:如果住在这,那要么被人踩扁,要么被这带着四个轮子的“房屋”压死,要么…它越想越害怕,便要尽快离开这儿,可是,这么大的城市,要找到出口是多么难呀!

它正着急着呢,突然,一辆通往飞机场的大巴士在一个车站前停了下来,于是,它以飞快的速度奔过去,和人们一起涌上了车,随后躲在了驾驶座的后面。

一年级语文老师随笔篇八

学校已经分配好岗位,我又是一年级。去年,我考上了二七区的招教,懵懂迷茫间担任了一四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第一年尤其艰难,首先我们大学老师说,“你们这些小菜鸟不会担任一年级的语文课的,因为拼音比较基础,你们教不好,所以拼音慢慢自学吧”。所以我的拼音还是小学语文老师教的,现在教他们,心里的忐忑可想而知。其次,第一年管理班级,不是二至六年级那样已经有班风纪律的班级,而是一群刚入学的小娃娃,我得制定班规,引导班风,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啊,我是多么担心把他们教坏啊!还有,学籍管理真是苦差啊!眼花缭乱的数据,细微难查的问题,还有班级学号、郑州市学籍、全国学籍等信息,让人身心疲惫。如果出现纰漏,弥补又会非常麻烦,又让人神经绷得紧紧的,真是一言难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