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三峡教案一等奖(优秀6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笔尘八年级三峡教案一等奖(优秀6篇)

教案的编写应该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小编整理了一些中班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八年级三峡教案一等奖篇一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上面这8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就是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三峡》原文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八年级三峡教案一等奖篇二

1.认读生字,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反复朗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壮美的景色。

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1.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丰富其文学素养和古代文化的修养。

:诵读法,拓展法,讨论点拨结合法

想和大家聊个天,喜欢旅游吗?十月一就要到了,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国内旅游的好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进行免费的旅游。放(三峡风光视频)早在17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像我们展示了三峡的美景。

(学生简介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检查字的读音。

2.轻读课文,初步感知三峡的美景

3.指导朗读,体会三峡的美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读课文,注意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我相信随着大家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峡之美时,朗读得会更好。

1.小组为单位,找出你不太理解得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

师总结峡的特点:两山夹水的地方就是峡。(板书)

二、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总结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选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三峡的奇景(教师提醒学生想象要扣紧山水、季节、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啼、悲凉的渔歌等)

4.站在美学的角度,同学们来总结一下三峡具有怎样的美?

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夏水:迅疾奔放美

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秋:凄凉凄美

5.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对三峡进行赞美,并说出理由。

6.找同学分析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以下这首诗表现了三峡工程从提出到开始兴建的漫长曲折历程及三峡工程给长江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峡吟

沈克昌

探研论证七十春,中外古今五代人。

白帝彩云天已晓,长江三峡梦成真。

万吨船队达宜渝,千亿电量供汉申。

巫山云雨不为患,高峡平湖映女神。

“预警放水”防空袭“蓄清排浑”库长存。

生态环境可保护,多种源泉积资金。

除害兴利振国威,脱贫致富得民心。

环宇瞩目西江壁,华夏欢呼东风临,

三峡工程利国利民,而宏大的工程建设也使其成为长江三峡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探究的东西还很多。如今:“高峡出平湖”的奇观的出现,中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出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意味着三峡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和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在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教师小结:

你们关注三峡、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的确很丰厚,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进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八年级三峡教案一等奖篇三

开课时间:2004年11月25日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

(播放三峡风光片)

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过渡: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四、拓展延伸:

过渡:

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09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作业:

1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山)--奇险

夏湍急

三峡--(美)

(水)--春、冬清幽

秋凄清

八年级三峡教案一等奖篇四

《三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五篇课文为我们描绘自然山水之美。《三峡》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是新课标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全文仅150余字,然而作者却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在这极短的篇幅之内,用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壮丽风光。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婉约豪放、清荣峻茂。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教学目标及确定的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语感。”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我确定这堂课的三维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 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本文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是: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要背诵百篇名篇,《三峡》写景精炼优美,与学生热爱自然的心理形成共鸣。本班学生爱读古典文学,引导其背诵可逐步提高鉴赏能力。但八年级学生阅历浅,少有真切体会,在语言的领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应加以引导。

1、教法: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法要为学法服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习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它有一定的被动性,我们应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其探索和创新精神。在本课教学中,强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以学生诵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本课设计两课时,我这里是第一课时,只学习三峡的山和水。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有外国学者问过余秋雨,:“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同学们猜猜余秋雨说的是哪个地方? (三峡)

2、播放《浪漫三峡》短片 (多媒体播放视频)

3、三峡的确魅力魅力无穷,我们就跟随郦道元一起去走进壮丽的三峡,一起去领略那无限的风光。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注意画面和音乐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美。

2、学生朗读。注意读音、节奏和语句的通顺,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

3、学生试译短文。

4、多媒体展示重难点的字、词、句。

5、学生试着背诵。此环节设计: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读课文,品析领略

1、品读课文:三峡美在哪儿?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及时鼓励。

2、郦道元如何写山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幻灯板书)注意激励

3、他又是如何写水的?特点是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回答的同时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三峡的水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不同景象。

4、让学生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三峡的美。(学生独立归纳回答)

5、从语言、文章的结构、描写手法来品析这篇文章。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点(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这一题教师可以出示一个说话的句式,来降低学生的回答的难度。

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精彩的段落,领会优美的词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表达,突破重难点。

(四)拓展延伸,比较欣赏

1、师生齐背《早发白帝城》。

2、一首是诗,一篇是游记,二者有哪些内容对应、写景相同的。句子?

此环节设计: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五)背诵课文,丰富积累

(六)走出课文,激发情感

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美好画卷,今天的三峡正迸射出耀眼的光芒。三峡电站正造就着一个世界奇观。三峡,我们唯一的三峡!三峡,我们永远的三峡!

(七)学生谈收获

(八)作业布置

1、小结三峡的壮丽。

2、收集有关三峡的诗句。

八年级三峡教案一等奖篇五

1.认读生字,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反复朗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壮美的景色。

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1.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丰富其文学素养和古代文化的修养。

:诵读法,拓展法,讨论点拨结合法

想和大家聊个天,喜欢旅游吗?十月一就要到了,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国内旅游的好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进行免费的旅游。放(三峡风光视频)早在17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像我们展示了三峡的美景。

(学生简介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检查字的读音。

2.轻读课文,初步感知三峡的美景

3.指导朗读,体会三峡的美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读课文,注意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我相信随着大家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峡之美时,朗读得会更好。

1.小组为单位,找出你不太理解得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

师总结峡的特点:两山夹水的地方就是峡。(板书)

二、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总结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选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三峡的奇景(教师提醒学生想象要扣紧山水、季节、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啼、悲凉的渔歌等)

4.站在美学的角度,同学们来总结一下三峡具有怎样的美?

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夏水:迅疾奔放美

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秋:凄凉凄美

5.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对三峡进行赞美,并说出理由。

6.找同学分析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以下这首诗表现了三峡工程从提出到开始兴建的漫长曲折历程及三峡工程给长江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峡吟

沈克昌

探研论证七十春,中外古今五代人。

白帝彩云天已晓,长江三峡梦成真。

万吨船队达宜渝,千亿电量供汉申。

巫山云雨不为患,高峡平湖映女神。

“预警放水”防空袭“蓄清排浑”库长存。

生态环境可保护,多种源泉积资金。

除害兴利振国威,脱贫致富得民心。

环宇瞩目西江壁,华夏欢呼东风临,

三峡工程利国利民,而宏大的工程建设也使其成为长江三峡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探究的东西还很多。如今:“高峡出平湖”的奇观的出现,中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出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意味着三峡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和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在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教师小结:

你们关注三峡、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的确很丰厚,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进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8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八年级三峡教案一等奖篇六

教学目标:

1. 结合课后注解,疏通文章意思,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通过对精彩语句的品读赏析,感受三峡风光的美丽

3. 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略)

.二。朗读疏通

1 点学生读课文

(要求:请同学们在听读的时候注意字音和句子的节奏,读完后就这几个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主要从字音和节奏方面)

2 老师范读课文(配乐)

(要求:同学们做个有心人,注意某些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读完后,投影展示)

1 请准确读出下列红体字的读音

(略)

2 请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略)

3 学生齐读课文(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语句的停顿)

4 学生译读课文

(要求:同学们可以把以前在课文中没有见过的字词找出来翻译,也可以找出出现频率多的字,看看每一处都是什么意思,也可以找出你认为最难翻译的句子)

译读结束后,先让学生提出在译读环节自己还不能理解的字词和句子,师生一起解疑,然后投影检测:

1 说出下列红色字的意思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略)

三。品读赏析

(解题:峡者,两山夹水之地也。山和水是最能体现峡的特点的。)

1.提问:作者笔下的三峡的山和水各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并从文中找出根据。

教师预设:

(一)山

(1)三峡的山多,而且连绵。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出来

“两岸连山”写出山的连绵。“略无阙处”写出了山的多。

(2)三峡的山非常高峻。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和“叠”是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山的高。“隐”和“蔽”是以天空和太阳来反衬山的高。这是正面写山的高峻 。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是从侧面烘托山的高峻。

c.“绝巘多生怪柏”中的“绝”字写出了山的高峻。显示了三峡的自然特征。这是从仰视的角度写景。

总结:对山的描绘体现出了一种高峻的美,这是一种阳刚之美,是壮美。

(请同学美读对山的描写的文字)

(二)水

过渡:三峡的山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峻之美,那么三峡的水又呈现处什么样的美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三峡的水。

(1)三峡夏天的水湍急,流速快。

a.“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是漫上的意思,写出了夏天水大的特点。“阻绝”是阻断隔绝的意思,写出了水不仅大,而且险的特点。这是正面写夏水的急。。

b.“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是从侧面烘托出水的流速急。

总结:夏水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奔放的美

(3)       三峡春冬的水是清澈的,

a.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其中“湍“写出了动态的急流,“潭”写的是静态的水。动静结合,突出了春水的清澈。这是俯视的角度写景。“素”和 “绿”则写处了水的颜色,一个“绿”字更写出了水清水深。让我们想起了“桃花潭水深千尺”。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其中“悬”字写出了水的动态,表现了瀑布的壮美。“漱”字是冲荡的意思,更体现处从高山处飞泻而下的水的 状态。

总结:春冬之水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清幽的美 。置身于这春冬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是轻松快乐的。“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一字一景,写出了三峡的美丽。

(4)三峡秋天的水是凄凉的,“林寒涧肃”,给人以清凉寂静之感,一个“寒”,一个“粛”让人心生凄寒之意,再听到凄凉怪异的猿啼,不禁悲从中来。

总结:秋天的景色给 我们 展示了 一种凄婉的美。

明确: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学生自由发言)

四。穿越时空,对话郦道元

句式:“ 郦道元,我想对你说:——————”

五。结束语

(略)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中心校教师节表彰策划方案及流程(实用8篇)

    广告策划的成功与否,除了视觉和文字的表达方式外,更重要的是能否传递出产品和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理念。广告策划范文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和失误。

    家长学校授课内容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优质8篇)

    热烈欢迎各位的光临,今天我们将用最热情的心情和最真挚的情感迎接您的到来。最重要的是,欢迎词要真诚,表达出对来宾的真挚欢迎和感激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欢迎词

    2023年个人总结医学类 医学个人年终总结(大全14篇)

    通过学期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过去学习中的进步和成就,为自己的努力而骄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启发。个人总结医学类篇一每天

    最新班主任实习日记(汇总8篇)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睦相处的一种社会现象。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阅读这些民族团结范文,我们可以感受到

    幸福摘抄句子(模板8篇)

    幸福摘抄句子篇一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爱情是风花雪月的事,失意的人是玩不起的。爱情是一种直觉的举动,在彼此凝望中找线索,爱情是一种直觉的选择,在

    夏季防溺水的演讲稿(优质16篇)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之间加强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关于家长会的一些经验分享和参考范文,我觉得我们应该组织

    2023年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视频(优秀8篇)

    岗位职责是指在特定岗位上所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岗位职责的编写需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方参与形成较为全面的职责要求。"岗位职责:负责制定和执行品

    最新预备党员转正写申请书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实用17篇)

    作为劳动者,我们有权利和责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仲裁申请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借鉴以下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党员转正申请书。预

    最新向新起点出发演讲稿(大全8篇)

    讲话稿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演讲的目的和受众需求,更好地达到演讲的预期效果。来看看下面这些达成梦想的人们,或许他们的经历能够激发出您内心那份对梦想的渴望。向新起点出发

    2023年应聘信英文 英文应聘自我介绍(优质16篇)

    发言稿是一种在公众场合用于表达个人或团体观点、意见和建议的书面材料。发言稿的主体部分应该有逻辑性,内容要有条理,清晰易懂。在阅读这些范文时,可以注意它们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