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瞻园讲解免费吗 江苏南京瞻园导游词(汇总5篇)

时间:2023-09-30 作者:ZS文王2023年瞻园讲解免费吗 江苏南京瞻园导游词(汇总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瞻园讲解免费吗篇一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画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筑风格制造的,船头挂有大红彩球和红灯笼。每当元宵节南京人习惯来这里游玩赏灯。这种风气在明代就已盛行,据说明朝建都后,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当他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亭台楼阁,风景宜人,随口说了句:“惜河中缺游船。”皇帝开了金口,左右就连夜差人赶造画舫,以博取皇帝欢心。从此,秦淮画访成了这里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节时分,更是河上水灯万盏齐放,两岸龙灯飞舞,歌声、鼓声、欢声、笑声,连绵不绝,通宵达旦,真可谓“秦淮灯火甲天下”。难怪南京有“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的民谚。

我们眼前的这段秦淮河,自宋以后就成了夫子庙(孔庙)成泮池,又称月牙他。古时候皇帝讲学的学宫叫辟雍,诸侯讲学成学宫叫泮宫,夫子庙的学宫相当于诸侯讲学的地方,所以这池称“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桥,按等级而论,县官、学官走中间一座,秀才走两边的桥。相传古时候有位秀才误上中桥,有犯上作乱之罪,进退两难,只好自己跳进了泮池。

再请各位看河对岸的一段朱红色石砖墙,这就是夫子庙的照壁。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历泽年),长达110米,为全们照壁之冠。各位游客:这座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当时成帝采纳了王导的建议:“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决定立大学于秦淮河畔。原来只建有学宫,孔庙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学富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庙是一个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它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三大主要建筑群,其范围南临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东端,东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规模庞大。夫子庙虽屡遭破坏,但各代都加以兴修扩建,到清末民初,其楼阁、殿宇的结构和布局堪称东南之冠。现在的夫子庙建筑,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几年重建的。请大家回头看,这座楼阁式建筑,叫做奎星阁,它初建于清乾隆年间。这座临街傍水的建筑曾两次被毁,1985年重建。

现在我们来到了清代就开辟的庙前广场,广场东西两端竖有两块碑,高有一丈许,上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马”,表示对圣人孔子的崇敬。左侧的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群星集中,人才荟萃之意。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也曾几经兴废,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宁乡贤朱芙峰等人筹资重建。这是一座在日军炮火中惟一幸存的清代建筑,可惜在1968年被当作“四旧”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复了原来的风貌。广场正中的这座牌坊,叫“天下文枢坊”。请大家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座门叫棂星门,这是孔庙的庙门。据传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兴。门是石结构的,六柱三门,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后来被毁,又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不过,现在所见到的极星门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极星门东西两侧便是东市、西市。

<

瞻园讲解免费吗篇二

瞻园是南京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园林,几经有600多年了.瞻园是明朝初,开国皇帝朱元璋送给功臣中山王徐达的花园楼房.这"瞻园"两字还是后来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亲笔所提的呢!

走进雅致的瞻园,透过镂空的窗户便隐约可以看见一座奇秀的"仙人峰".石头的高度有3米多,有瘦,皱,透,镂,秀五个特点.瞻园的主题建筑是静庙堂.在静庙堂的南北都有水池,水池里有奇形怪状的石头假山;在静庙堂的西面有一座土山,土山上面有两座亭子,一座叫方亭,一座叫扇面亭,两座亭子相隔大约几十米.听说夏天非常凉快,冬天非常暖和;在静庙堂的东面是曲曲折折的廊亭,廊亭的中间是一座小亭子,一头是水池,另外一头是两株100年的古藤,我还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古藤呢!

瞻园里还有一样宝贝--虎字碑.被称为"百年古碑,天下第一",字里含有富甲天下四个字和一只老虎的样子,好有意思呀!现在为了保护这块碑,就用玻璃把它框了起来.

瞻园同时还是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呢!里面陈列的文物有上帝玉玺,天王龙袍,金冠,大旗,宝剑等等1600多件,其中有42件是国家一级文物.

在瞻园里可以慢慢欣赏亭前假山,聆听山上泻下来的三叠瀑布的声响,走在廊亭的石头路上,看看池水中嬉戏的鱼儿,顿时感觉心旷神怡.

在这一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里,我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瞻园讲解免费吗篇三

瞻园是南京仅存的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色宜人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江南四大名园”作为学校小书虫俱乐部成员,我和大家一样都盼着能有这样的机会——游瞻园。机会来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我们会员中流传开来,本周五小书虫俱乐部将安排游瞻园活动。所有的会员们都翘首期盼那一刻……周五,我们会员随俱乐部的朱老师和施老师一路欢歌笑语来到大家期盼的瞻园。走进大门,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出各式工具,照相机、笔、纸等,认真地做着各种记录。

瞻园已逾600高龄。明初,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未有宁居”,特给中山王徐达建成了这所府邸花园,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题书“瞻园”二字。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和夏官丞相赖汉英的王府花园。瞻园分东西两个部分,大门在东半部,大门对面有照壁,照壁前是一块太平天国起义浮雕。大门上悬一大匾书“金陵第一园”,字系赵朴初所题。进门正中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铜像。二进大厅上有郭沫若题写的“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匾额,主要陈列文物有天父上帝玉垄、天王皇袍、忠王金冠、大旗、宝剑、石槽等,该馆现已收集到太平天国文物1600余件,其中有42件是国家的一级文物。西半部可是我们同学最开心的地方,她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园内古建筑有一览阁、花篮厅、致爽轩、迎翠轩及曲折环绕的回廊,这些建筑和回廊把整个瞻园分成5个小庭院和一个主园。静妙堂位于主园中部,三面环水,一面依陆,堂之南北各有一座假山,水是相通的,西边假山上还有岁寒亭一座。园不大,颇具特色,是江南名园之一。我们俱乐部的.同学们来到这儿就迫不及待在一起嬉戏,做着开心的游戏,围着假山捉起迷藏,真正体会了一次“游”。如今的瞻园,峰石峥嵘、池沼秀异;深院回廊,曲径通幽;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古树名卉,蕴玉吐芳;名联题刻,藏函凝香。既保留了明、清园林特色,又汲取了我国南方之秀、北方之雄的造园艺术精华,兼容并蓄、宛若天成。一路的欣赏、探讨、学习、游戏、争论,让所有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走出大门时,我才体会到“流连忘返”的真正含义。

瞻园讲解免费吗篇四

爸爸常对我说:瞻园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是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杨秀清的王府,作为一个南京人,应该去看一看,学习一下历史知识。

借着国庆长假,爸爸妈妈带我去那里参观游览。刚进门,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仰头望去,枝头挂满了金黄的桂花,我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走道旁整齐的摆放着无数盆金灿灿的菊花。这时,爸笑着对我说:这可真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啦!随着如织的参观人群,我们向太平天国历史纪念馆走去,刚穿过回廊,一阵悠扬的乐曲传来。我向远处眺望,原来是岁寒亭上有几位身穿民族服装的大姐姐,正在演奏着动听的民乐。走进纪念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那里陈列着太平军作战时用的兵器、令旗、战袍,还有龙椅和铜钱等,我还看到天王洪秀全颁发的圣旨…爸爸告诉我,这些历史文物距今已有200多年了。

听解说员介绍,洪秀全率领太平军从广西起义,一直打到南京并定都在此,取名"天京",后来因为内部争权夺势起了内讧,而被清朝政府镇压,最终起义失败了,但这段历史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出了纪念馆,绕过一片绿茵茵的'草地,我们登上了延晖亭,亭下是碧水如境的池塘,水面上有几只羽毛艳丽的野鸭,在盛开的睡莲间戏水;清澈的水面下,成群的红鲤鱼在争食、嬉戏;池塘边柳条低垂,宛如美丽姑娘照着镜子,在梳妆打扮;刚好有几只彩蝶停留在柳枝上,好似帮姑娘系上了漂亮的蝴蝶结…我,已被这美丽的景致所陶醉!此时此刻,我轻声对爸妈说:放寒假我们再来吧?我好想来欣赏瞻园的雪景啊!

瞻园讲解免费吗篇五

我,出生在,成长在美丽的南京,在这个美丽的六朝古都,我,深感自豪!

而我最喜欢的一处风景,则是瞻园,南京周末“一景一文”作文比赛征文:瞻园 花窗路。它历史悠久,坐落在繁华的夫子庙,闹中取静,宛如一片世外桃源。每每来瞻园游玩,我都会爬一爬它的假山。与大名鼎鼎的苏州狮子林假山不同的是,瞻园的假山傍水而建,显得更加开阔大气。而在水中的倒影,则是玲珑剔透,别有一番韵味,它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

它的花窗!花窗在瞻园中处处可见,方形的大外框中,图案有好多种。你看,六边形、菱形、十字花形、正反的三角形、叶形、貌似飞机螺旋桨的形状……我能保证,二十五扇,没有一扇的形状是雷同的,小学生作文《南京周末“一景一文”作文比赛征文:瞻园 花窗路》。这些形状把大正方形分成好几个小格,从每一个小格里看出去,就是一片秋色。每一小格就是一个“相框”,里面的“相片”就是一片浑然天成的秋景,大自然的创造力,太大。大自然造就出来的一幅幅绝无相同的画,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用他最好的笔触临摹出来的。大自然,太令我叹服,特别市这南京的大自然,更让我钦服!

看完了瞻园的花窗,朋友,跟我来,跟我一起走一走瞻园的小路。

瞻园的路,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的。它,特别到了极致。

路,是用瓦铺成的。

而且,这路是用瓦竖着砌进去的,这样就特别耐磨。瓦与瓦之间填上了沙土,这样即使下雨,地上也不会积上水。路上作为装饰的鹅卵石,也是竖着砌在瓦做成的框中的。我走在路上,感觉路已被踩得凹凸不平,但瓦仍然很坚固。我不禁惊叹道古人心思如此之细,手如此之巧。

南京是一篇散文。瞻园是散文中的一首诗。瞻园的花窗与路,就是诗中那一个传神的字……

观察细致,视角独特,“花窗”是“详”,“路”是“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如此优美,恰似散文中的一首“诗”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