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技改变未来作文字四篇(优秀)

时间:2023-05-28 作者:储xy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科技改变未来字篇一

;

十年改变世界的十大科技思科首席未来畅想家dave evans称,目前正在研发的3d打印机、传感器网络、虚拟人等技术在未来十年中将彻底改变我们的世界。

随着计算能力以指数级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发生改变的机率也随之增大——这意味着,与过去十年相比,未来十年将会发生更多技术性变革。

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某一技术是否是属于“颠覆性技术”,但是我们可以从全球的研发实验室所做的研究工作中找出一些关于未来科技的线索。这就是思科 首席未来畅想家兼互联网业务解决方案集团(ibsg)首席技术专家dave evans的工作。

evans在以下为我们总结出了未来十年可能改变世界的十大科技。

no. 1:物联网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更多的物体是通过互联网而不是人进行相互连接。目前正在普及的ipv6几乎可以被认为能够支持无限数量的连接。思科ibsg预测,到2020年,通过互联网连接的物体将达到500亿部,这相当于地球上每人有六部以上的物品是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如果将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设备计入在内,许多研发人员已经有三部以上的设备全时接入互联网上。evans称,上一层是传感器网络,该网络通过低能耗传感器大量收集、传输、分析和分发数据。

基于zigbee、6lowpan和z-wave标准的传感器正在以虽处于预料之但仍让人令人感到吃惊的方式被使用。zigbee已经被内置在智能家电和智能电表中。6lowpan(基于ipv6)已经被互联网之父vint cerf用在了自家的酒窖温度监控系统中。z-wave则是verizon智能家庭自动服务的基础。目前还在源源不断涌现出许多创新性使用方式。荷兰一家新兴公司sparked在奶牛耳朵上植入了传感器,以监控奶牛的健康与行踪。传感器还被内嵌在鞋子中、哮喘喷剂等药品中,以及研究性外科医学设备中。在瑞典,研究人员甚至在一棵树中植入了传感器,在爱立信研发的翻译引擎的帮助下,监控树的情绪与思维活动。

no. 2:不仅仅是大数据,而是“数据洪水”

2008年仅生成的信息就有5艾字节。这一数量相当于10亿张dvd的容量。但是在三年过后,我们现在已经生成1.2泽字节,1个泽字节相当于1,024艾字节。evans称:“这一数量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发100年的推文,或是你所喜爱的一小时时长的电视节目播放1.25亿年。”快速增长的原因要归因于高清视频。据思科统计,到2015年,互联网上91%的数据将是视频。

思科的许多研发项目认为,数据洪水将要求网络性能进行大幅提升,以传输更多数据,而不能要求用户放弃所喜爱的视频。

no. 3:智能云计算

大量数据将被存储在云上。大部分数据将通过云进行访问,而不是仅通过私有网纲访问。思科预测,到2020年,三分之一的数据都将存储在云上或通过云进行存储。全球云服务利润每年将增长20%,到2014年,在创新和云计算方面的it支出将达到1万亿美元。这足以造就下一个谷歌。evans称:“目前云计算已经强大到足以通过实时语言翻译帮助我们进行通讯,通过访问诸如wolfram alpha等性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帮助我们增长学识,通过ibm的watson等计算平台改善我们的健康状况。我们的沟通方式将更加多样化。”

除了视频外,云计算向终端设备传输的能力还改变了我们的与其它物品的通讯能力,如实时翻译。目前,安卓手机上的语音搜索会向谷歌云计算进行查询以进行翻译,然后再反馈结果。evans称:“我们将发现通讯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如翻译基于语言环境和位置的信息等。”

通过永远在线的设备,网络能够收集精确的当前位置信息。如,通过用户传感器得知用户正在睡觉,然后将打进来的电话转至语言信箱,如果发现用户在以时速60英里开车,那么用户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视频通话。(当然,到那时候,我们可能会开上无人驾驶的谷歌汽车,在行车期间,我们可以自由的进行电话聊天。)

no. 4:下一代网络

evans以他家的网络速度举例称,自1990年以来,网络性能提高了7万倍,而在那时他家里仅有一个电话线连接。

如今,evans拥有38个永远在线的连接,带宽超过了50mbps,这足以支持同时进行远程呈现、看电影和玩网游。他预测在未来十年里,他家的网速会提高300万倍。

尽管目前大多数厂商将重点放在40g和100g上,但是全新的网络格式正在出现。vint cerf认为,新协议需要创建一个“星际网络”,新网络可以在没有延时的情况下将数据发送到极远的地方。evans称,通过激光传输的多兆位网络正在研发中。早期还有基于量子物理提出的“量子网络”概念。所谓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量子网络可能在今后数十年内将投入使用。no. 5:世界变得更小

通过永远在线连接,社交网络已经有能力改变文化传统,正如我们在埃及革命中所看到的那样。未来,社交影响力还将会继续在两种文化传统中快速移动。

世界变得更小还意味着信息传播速度更快。evans称:“在日本大地震期间,日本用户发的推文甚至比美国地质调查局对阿拉斯加、华盛顿、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发出的官方海啸警报还要早。”

事件的捕获、传播和消费正在从“近实时”向“实时”转变。这将促进在文化传统中产生更快的影响。

no. 6:高效发电技术

目前全球人口仍然在持续增长。evans预测,在未来二十年内,每月都将出现一个有100万居民的城市。为这些城市更为高效的供电正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尤其是利用太阳能。

evans称:“只有太阳能能够满足我们的能源需求。实际上,为了解决目前的全球能源需求,全球可能正在建造25个超级太阳能发电站——每一个太阳能发电站面积为36平方英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年有17万平方英里的森林遭到了砍伐。”上述的超级太阳能发电站可能将在三年内完工。

目前,全球正在研发更为高效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在六月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颖的、成本较低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太阳能发电技术。该技术可通过一台喷墨打印机“打印”出太阳能电池。

no. 7:一杯热伯爵茶

将有越来越多的东西由实体化转向虚拟化。如今,我们选择下载电子书和电影,而不是买纸制书籍和dvd。一项名为3d打印的技术将让我们立即制造出任何实体化东西。通过打印机技术,我们可以立即制造出从食品到自行车等所有实物。这就如同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中的复制机。

evans称:“3d打印或是制造是一个利用3d模型数据加入原材料生产实物的过程,通常是一层一层进行。”

从玩具到汽车,再到住宅等所有东西都将可以打印出来,因为这是一个在一层原材料上增加另一层原材料的过程。这些东西可完成将被打印、组装和装修。

evans 预测称:“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可以打印人体器官。” 威克森林再生医学研究所的anthony atala博士今年三月份在加州长滩举行的ted大会上现场打印出了一个概念验证用的肾脏模型。虽然并不是活体生物组织,但是比以往做的都要完美。

no. 8:另一个家谱

虚拟人类,包括实体机器人和网络虚拟人将加入到劳动大军中。evans称:“如今,一些机器人已经能够识别语言,能够将文本转变为语言,认识以前见过的人。”

到2020年,机器人在肉体上将超越人类。比如,ibm的blue brain项目计划通过十年时间利用硬件与软件创造出一个人脑。evans称:“他们相信这种大脑在十年内将能够拥有意识。”

到2025年,机器人数据将超过发达国家人口。到2032年,机器人在智力上将超过人类。至2035年,机器人将彻底取代人类进行劳动。

除了这些,我们还将看到设计精巧的虚拟人的出现。evans指出ibm的watson就是一个虚拟人的样板。watson能够回答问题,给出单一的精确结果。病人可以用虚拟机器取代webmd搜索。此外,通过虚拟机器,医院可以提升对病人的看护。

未来,实际增强和基于动作的云计算将进入我们的教室、医疗设施和通讯中,并且为它们带来变革。evans指出:“目前机器视力已经可以让用户用智能手机拍下一张九宫格游戏的图片,然后立即给出答案。”

no. 9:是的,这是一个治疗

evans称:“我们正在对使用心脏起搏器习以为常。”随着体积更小的设备拥有计算能力,他相信在未来十年里医疗技术将会变得更为复杂。诸如微型机器人、能够生长并替我们的器官的设备将被普及。evans称:“终极整合可能是大脑与机器身体的融合,让脊椎受伤的人能够正常生活。”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由意识控制的视频游戏和轮椅。英特尔研发的软件能够扫描人的大脑,然后知道你正在想什么,并且能够在你真正做之前预测你将做什么。

no. 10:是人类还是博格人?

史蒂芬·霍金指出“人类将正在进入按自我设计进行演进的阶段。”随着医学技术理念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健康的人类将拥有能够自我增强的工具。evans为此举了一些例子。

2009年7月——西班牙研究人员发现了能极大的增强视觉记忆能力的物质。

2009年10月——意大利和瑞典科学家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感觉的人造机械手。

2010年3月——视网膜移植术成功恢复了盲人视力。

2011年6月——美国得克萨斯心脏研究所研发出了没有脉搏、没有血栓和不会衰竭的“旋转”心脏。

虽然这些技术的早期应用是为了修复不健康的组织或是解决大脑损伤所产生的后遗症,但是最终所有的人类都将可以使用这些技术来完善自己。

最后,人类将使用这些技术来修补、提高或强化自己的身体,届时我们将成为博格人(注:博格人(borg)是《星际迷航》虚构宇宙中的一个种族。来自delta象限的博格人其个体的身体上装配有大量人造器官和机械,大脑为人造的处理器。博格个体通过某种复杂的子空间通讯网络相互连接,形成博格集合体(borg collective)。在博格集合体中,博格个体没有自我意识,但在战略上显示出高度的智慧与适应能力。)美国未来学家ray kurzweil是这一概念的开路先锋,他将这一概念称为“奇点”。在这一概念中,人类将与机器合体,成为新的种族(kurzweil认为这一概念要到2054年才能变成现实)。evans最初并不认同kurzweil的这一概念,特别是他的时间框架。evans在加入加州山景城的奇点大学后,发现这一概念具有可行性,并且认同我们将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科技改变未来字篇二

;

改变未来的十大科技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软件技术驱动的数字互联将会彻底改变整个社会。其影响范围之广、变革速度之快,使得这场变革有别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工业革命。

可植入技术

引爆点:首款植入式手机将商业化,82%的受访者认为引爆点会在2025年之前出现。

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而这些设备与人体的联系也愈加紧密。设备不再仅仅是可穿戴的,还能够被植入体内,发挥通信、定位、行为监控及健康管理等功能。

起搏器及人工耳蜗的发明只是一个开始,越来越多的健康设备将会涌现出来。这些设备将能感知疾病参数,提醒用户采取措施,发送数据至监测中心,甚至有可能自动投放药物进行治疗。

智能文身以及其他独特的芯片将有助于进行身份识别及定位。有了植入式设备,原本需用口头表达的想法可以借助“嵌入式”的智能手机来完成,而一些隐含的想法和情绪也有望通过读取脑电波及其他信号的方式来传达。

视觉成为新的交互界面

引爆点:10%的阅读眼镜可连接互联网,86%的受访者认为引爆点会在2025年之前出现。

眼镜式、头戴式及眼球追踪设备都会变得越来越智能,谷歌眼镜只是第一个成功尝试。在未来,人眼与视觉也将成为连接互联网及数字设备的新媒介。

通过视觉与互联网中各种应用与数据直接连接,个人的感官体验经过调节后被加强,从而更具身临其境之感。而随着眼球追踪技术的兴起,智能设备可以向视觉界面输入信息,并通过眼球与之进行互动,对信息进行反馈。

通过提供指令、信息可视化及交互作用,可使视觉成为一个即时、直接的交互界面,改变人们的学习、导航、指引和反馈方式,从而有助于人们更充分地与世界互动。

市场上已在出售的眼镜(不仅仅是谷歌眼镜),可以让你:

?像捏泥巴一样对3d物件进行随意操作;

?针对眼前所见提供全面的实时信息,与大脑运行模式相同;

?向你提供途经餐馆的菜单信息;

?在任意纸张上投影图片或视频。

可穿戴设备联网

引爆点:10%的人穿着可连接互联网的衣服,91%的受访者认为引爆点会在2025年之前出现。

科技越发个人化了。早期的电脑需要几个大房间才放得下,后来能放在桌子上,现在则能放在膝盖上。当前的科技水平从我们口袋中的智能手机上可见一斑,而未来的科技将会被直接嵌入衣物和配饰中。

2015年苹果公司发布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不仅能联网,还同时具备了智能手机的多种功能。越来越多的服装与可穿戴设备将带有嵌入式芯片,使穿戴者能利用该物品连接互联网。

高德纳公司是全球最具权威的研究与咨询公司,据其统计,2015年内智能手表与手环的销售量将达到7000万台,而在五年内这一数字将上升到5.14亿。

智慧城市

引爆点:出现第一座人口超过五万却没有交通信号灯的城市,64%的受访者认为引爆点会在2025年之前出现。

许多城市会将服务、公共设施以及道路接入互联网。这些智慧城市将能够对能源、物料流、物流运输及交通等领域进行管控。目前率先践行这一理念的地区,如新加坡和巴塞罗那,已经开始实施许多数据驱动的新服务,例如智能停车方案、智能垃圾回收以及智能照明等。智慧城市正不断拓展其传感技术网络,致力于打造能够连接不同技术项目的核心数据库平台,在此基础上依靠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拓展新的服务。

无人驾驶汽车

引爆点:美国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中无人驾驶汽车达到10%,79%的受访者认为引爆点会在2025年之前出现。

奥迪和谷歌等大公司已经开始致力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试验,而其他许多企业也加大力度,开拓新的解决方案。无人驾驶汽车有望在能效和安全性能上超越需要有人掌握方向盘的普通汽车。此外,它们也可以缓解交通压力,降低排放,并对现有的交通及物流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2012年,内华达州成为美国第一个官方承认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合法的州。

谷歌计划在2020年之前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

3d打印与制造业

引爆点:第一辆3d打印汽车问世,84%的受访者认为引爆点会在2025年之前出现。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一种根据3d数字图纸或模型逐层打印,从而创造出实物的技术。想象一下一片片地制作一条面包的情形就更容易理解了。3d打印有望实现用简易的设备来制造复杂的产品。最终,许多材料都将成为3d打印的原料,例如塑料、铝、不锈钢、陶瓷,甚至是高性能合金等,而3d打印机也将有能力完成原本需要集全工厂之力才能完成的任务。3d打印技术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不管是在风力涡轮机制造还是玩具生产过程中,你都能见到这项技术的身影。

假以时日,3d打印技术将会突破速度、成本和规模的限制,更加普及。

《财富》杂志最近报道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制造业的一个案例:“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leap喷气式发动机不仅是该公司的明星产品,还即将配置完全由增材制造技术制造的燃油喷嘴。这种工艺就是大家所熟知的3d打印技术,要根据精准的数字模型将原料(这里指合金材料)逐层堆积和建构起来。虽然通用电气的新型leap引擎仍处于测试阶段,但增材制造的部件所具备的优势已经在其他模型上显现出来。”

3d打印与人类健康

引爆点:进行首例3d打印肝脏的移植手术,76%的受访者认为引爆点会在2025年之前出现。

在未来,3d打印机不仅能够打印物品,还能够制造人体器官――这一过程被称为“生物打印”。

器官与普通物品的打印过程大致相同,也是根据建好的3d数字模型逐层打印。但打印器官的原材料显然与打印自行车的材料不同,而有关实验也需要有适用的材料方可进行,例如制造骨骼所需的钛粉等。3d打印在满足顾客的定制化需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而没有什么比人体更加需要定制了。

《大众科学》杂志报道了首例3d打印脊椎的移植手术:“2014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医生成功将世界上首个3d打印的人工椎体植入一位年轻患者体内,以替换其颈椎的病变部位。该人工椎体根据男孩体内原有的椎体建模打印而成,因此能够更好地嵌入其身体。”

3d打印与消费品

引爆点:3d打印的消费品占到总量的5%,81%的受访者认为引爆点会在2025年之前出现。

只要拥有一台3d打印设备,任何人都能轻松进行3d打印。这一技术能使某些传统消费品根据需求进行本地化打印,顾客就不必特意前往商店购买。3d打印机有望成为办公室甚至是家庭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这将进一步降低获取消费品的成本,让3d打印产品变得更为普及。

2014年,全球3d打印机的出货量达到13.3万台,比2013年增长了68%。其中大多数打印机的售价不超过一万美元,该售价适用于实验室、学校和小型制造企业。因此,3d打印材料和服务市场的规模迅猛增长,总价值达到了33亿美元。

定制人类

引爆点:第一个“编辑基因组”婴儿诞生。

从21世纪初到现在,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几乎下降了六个数量级。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花费27亿美元完成了第一次全基因组测序。2009年,每个基因组的测序费用下降到10万美元,而如今研究人员只需要花1000美元左右租用一个专用于此类研究的实验室,就能完成基因组测序。近年来,随着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在基因组编辑领域也出现了相似的趋势。与之前的研究方法相比,该技术还因其高效能、高效率及低成本而得以广泛应用。

由此可见,真正的革命并不在于科学家们编辑动植物基因的能力取得突破,而在于新的基因组测序及编辑技术带来的更大便利,大大增加了有能力参与实验的研究者的数量。

2015年3月,顶尖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暂停编辑人类胚胎基因,并强调称“我们高度关注此项研究引发的道德及安全问题”。

神经技术

引爆点:首次将完全人工制造的记忆植入人脑。

不论是对集体还是个人,在职场还是私人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都会对我们有所助益。

回顾过去几年,在全世界受资助最多的研究项目中,就有两个属于脑科学领域:一个是人类大脑工程(在过去十年中得到欧盟委员会共计10亿欧元的科研基金资助);另一个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起的“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

虽然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但我们也目睹了神经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非医学领域也得到迅猛发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神经技术包括监测大脑活动,观察大脑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和关联。

例如,2015年,携带方便、价格低廉(目前的价格甚至已经低于一台电子游戏机)、能够读取脑电信号的头戴设备“神经耳机”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它标志着这场神经领域的变革将演变为一次社会革新。

7

相关热词搜索:;

科技改变未来字篇三

;

北京中电万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电万联)是按现代股份制企业制度建立和规范发展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在智慧交通方面积极开拓,大力发展。中电万联主要依靠物联网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智能管控平台的应用开发,以及相关产品研发和项目实施,努力成为新型智慧交通方向的优秀运营服务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企业简介

公司2010年9月成立,注册资金3000万元。主营业务为向交通、物流行业及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技术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提供物联网(rfid)、无线传感技术、安防监控等产品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嵌入式软硬件产品研发和应用;提供视频交互系统产品和应用;提供专业人员培训、应用方案设计、系统服务、专业咨询。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识别、数据融合等核心技术,重点提供城市交通智能化等行业解决方案,针对交通行业定制推广公交枢纽信息化系统(包括智能分析系统、客流量分析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等)、公交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公交车违章抓拍系统、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系统、brt管理系统和媒体发布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和风控系统。公司于2011年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mmi3软件能力成熟度认证,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目前开展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城市交通智能化所涉及的多媒体信息发布和智能安防等领域。公司主要为交通行业客户提供rfid应用软硬件解决方案、无线传感技术解决方案、智能周界防范解决方案、高清媒体发布播放系统、pis解决方案、高清视频交互管理系统、综合视频管理平台、电子商务建设、自动识别中间件等产品。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有一支高水平的技术研发队伍和专家顾问团队,2011年以来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软件著作权六十余项。

公司注重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技术交流,与ibm 、ti、nxp、impinj、csl、upm 、microsoft、oracle、华为、cisco、联想等公司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公司嵌入式产品研发部门拥有视频应用电路、高速电路设计研发经验,在嵌入式linux、rtos等系统整合移植、设备驱动开发、嵌入式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公司研制的《车载用电设备电源管理设备及后台管理系统》已在北京公交集团上车试运行。

公司大数据研发部门在虚拟化平台、分布式计算、分布存储和大数据算法等方面具有多年的实战经验。该部门曾参加了中石油危化品运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承担了中石油1.5万余辆危化品运输车辆监控追踪大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发。

针对公共交通领域,中电万联通过多年的钻研与攻关,研发并生产了多款公共交通相关自主产品,如《公交车载视频调度系统》、《北京市交管局公交车占道违章抓拍设备与后台管理系统》、《基于视频的司机行为异常分析及评价系统》、《客运车车载用电设备电源管理设备及后台管理系统》、《北京公交集团维保平台》、《公交车载dvr设备》、《公交车载半球模拟摄像机》、《北京公交车车载语音模块》、《北京公交车载一键报警模块》等。未来公司将着重发展智能公交运输车辆车载电子应用前端技术装备,力争在公交车载设备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取得更大的突破。

管理层介绍

创始人:靳哲(董事长)

毕业于北京大学emba,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建国60年大庆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安全防范项目,成功组建了北京市第一个全光缆安全防范系统,系统前后历经3年建设,于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发起并参与了某部队物联网项目,2013年该项目荣获“某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在国内多家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专业学术论文,均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主要工作经历:

1992—2000年 北京新高进电讯技术发展中心 总经理

2004—2008年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 项目十部经理

2008年至今 北京中电先科智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2010年至今 北京中电万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工作业绩:

有二十多年经营管理经验,熟悉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能理论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并能贯彻实施。在多年的企业管理中,铸就极强工作执行力,善于战略思考问题并能及时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擅长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创新。其中在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任职期间承担的项目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长:

丰富的大中型信息化项目的总体规划、方案设计、项目组织经验;

安全信息化专家、物联网信息化专家;

善于引领企业对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

引领员工创新、进取;

拥有丰富的大型系统集成项目的规划、管理经验,完成了多个大型安全防范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善于引领企业对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如目前从事的业务覆盖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三网合一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应用与研发。

公司副总:黄海美

教育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 会计专科

北京大学 cfo研修

主要工作经历:

2004—2008年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

2008—2010年 北京中电先科智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0年至今 北京中电万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业绩:

拥有十多年的财务及管理工作经验,作为中电万联的创始人之一,为企业设计建立了系统的财务会计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贯彻实施,加强了财务的规范操作。公司的内部审计亦以此为依据进行,重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不断改善经营管理。

技术特长:

具有多年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在企业投、融资和资金分配与应用等方面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操作经验,能够合理调配、管理资金,进行融资协调工作;审核、分析财务会计报表;税务规划及成本控制;协调工商、税务、银行方面的各项工作等。

技术总监: 周世斌

教育背景:

主要工作经历:

1989—2001年 总后指挥自动化工作站 工程师

2001—2004年 北京金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2004—2005年 湖北天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 主任

2005—2010年 方正国际医疗事业部 系统分析师

2011至今 中电万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工作成就及业绩:

从事多年技术管理工作,有丰富的产品研发经验,曾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三项,是国内《2002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达标产品的技术负责人。国家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专家成员。

《军用车辆管理系统》获1996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国家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方案》编写成员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编写成员

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临床检验结果共享系统互操作性规范》编写成员。

发表论文及相关承担课题:

主要产品及解决方案介绍

(一)视频大数据管理平台

视频大数据分析方案是为视频应用分析开发的一款产品,该方案结合了目前先进的hadoop数据集群技术完成海量视频数据处理,不但利用spark分布式计算对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而且集成了多种类型的常用图像图形算法和工具,方便用户对数据分析处理,此外方案集群部署运维具有很强的可配置性,方便管理人员对服务集群的运维状态进行日常维护和监管。

(二)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信息发布、传播系统,支持目前大部分主流媒体信息,它可以为机关、企业、大型运营商或者连锁式机构基于网络构建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并能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网络和显示设备,采用先进的数字编解码和传输技术,对分布于各地的显示设备实现网络集中管理、内容远程传输,使动态信息、业务广告、促销信息、政策法规、新闻等资讯得以实时发布。

系统主要用于政府政策、公益宣传、便民公共信息服务、娱乐节目展播、电子交易服务业务和广告投放等。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是融合多媒体播放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集信息发布、音视频播放、节目编辑、主机控制等多功能于一体,基于b/s模式的新颖多媒体信息和广告发布平台。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企业楼宇、政府机关、银行金融、学校医院、车站机场、酒店会所、连锁商超、智能小区等领域。该系统包含中心管理服务器和播放终端两部分,其中服务器负责节目编辑、播放模板管理、节目发布、主机管理、终端控制等功能,而播放终端主要用于播放服务器指定的播放模板的节目,按发布的播放列表进行节目播放,显示视频等信息。

信息化行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中电万联将主要围绕车联网、大数据、智能运维三条业务线进行展开。未来,中电万联将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演绎“智慧改变生活,科技成就未来”新的传奇,打造“一切为了用户,竞争带来发展”的不朽之作。

相关热词搜索:;

科技改变未来字篇四

;

通过科技与设计改变我们未来!

哈佛大学有一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一个观点,他说创新就是将原始的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

所以说科技创新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要降低成本,降低成本也是驱动需求的一个技术性的因素,是在相对饱和的竞争市场上求生发展的一个关键,同时科技创新也是驱动消费的动力。如果我们研究人们的社会消费行为,我们可以看到:物质产品、信息产品的生产规模的扩大,主要是满足消费需求的增长。那么在一定的人口规模条件下,任何产品的消费规模都有一个极限,当生产趋近消费极限时,恶性竞争就加剧,也就是说在社会范畴包括在政府决策范畴,大家经常提到同质化、产能过大,恶性竞争加剧等等情况下,生产性投入的边际效应递减,消费市场的饱和甚至出现萎缩,这个时候任何单纯的去刺激传统消费品生的经济手段一定不会成功,宏观的经济情况也会恶化。我认为这种说法跟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情况惊人的一致。

所以我们一般的消费品的生产过程本身,只具有被动地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功能,不能够从根本上扩大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将人们自然状态下的生理和心理下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变为现行的需求和消费行为,这也是科技创造新的消费领域和消费市场的过程。以美国为例,美国就是这么一个非常好的样板,它通过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和新的市场,体现了技术经济的动力。苹果手机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它通过设计带来品牌的增值,视觉美和强大的功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潜力,引起全球热销。去年我们关注到新的3d打印技术也激发了新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这些都是新技术、新产品刺激新的消费非常好的案例。

未来纺织科技创新我认为侧重三个方面:第一,一定是在基础研究的领域里,有所作为。作为行业来说,除了高性能织染以外,我们现在重点推进的项目是超仿,这也是列入到国家科技部的重点科技项目,同时也形成了超仿的科技创新联盟,是院校、企业、行业相结合的合作模式。第二,智能化的技术,形成人力、物力和自然力的有效配置。这几年在科技领域获得大家好评的企业,比如康平纳,另外杭州的一些企业都是将这些智能化的技术运用到传统的纺织生产领域。第三,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应用与突破,将对下一步我们突破现有的资源瓶颈也会带来一片新的天地。

科技和设计既是设计力也是驱动力,科技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设计创造使人心动的消费感受,提升产品的感染力,科技和设计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命脉。前两天我看到马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说"我们很难改变历史,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未来",那么我加了几个字,我们很难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通过科技与设计改变我们的未来。

创新灵感来源于何处?

作为产品开发者,只有了解了客户真正的需求,才能做出满足用户的产品。不但需要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深入观察、倾听、理解客户想要什么,更要挖掘客户内心深处所想的但是却没能被表达出来的需求。

陈国强:2012年下半年至今,服装产业效益出现亏损面逐步缩窄,库存比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在“主要指标的稳定增长,生产经营显现趋好迹象”的同时,行业要注意经济指标要素的不协调和企业发展的不平衡;在看到国内消费市场趋稳并不断扩大的同时,更要注意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市场竞争已从品牌产品、渠道模式,发展到产业平台的全方位竞争。

纺织服装如何转型?产品的重组、模式创新、基因再造很重要。如今的产品已经从单一产品、基础产品走向体验生活。比如产品全系列的世界名牌,其品牌赚钱的往往都是核心产品,但它展现的恰恰是全系列、群生活,因为往往单一产品很难体现生活,所以为了生活的体现,很多品牌就采取合作、联盟的方式,营造一种生活的趋势。

模式创新无非就是用什么方法来赚钱的问题。严格意义上讲,现在没有单一的商业模式,一旦成为模式,当别人去模仿了,就不能再称之为模式。模式都是和企业特有的特点集合在一起的,其实纺织服装企业有多种形式可以选择,可以把它挖掘出来。

从微观的角度来讲,产业的基因就是企业的能力和动力的结合。基因再造,要很好地处理职业经理人和投资者的关系;处理内部分配和外部分配的关系;第三个处理信息、物流、资本的关系。

李晓峰:海尔集团对企划的创新底线就是把握住市场的趋势和机会,另外一个就是要引导需求,光抓住需求还不可以,还要引导需求、创造需求。自由革新、颠覆突破的产品;共享共融、家居一体的产品;绿色环保、低碳节能产品;智慧掌控、体验互动的产品;以及定制家电、专属创意的产品是海尔的五大创新方向。

这些创新方向从哪里来?用户需求方面,关注海尔主消费者细分群体的变化,高端群体、中端群体和低端群体每年的变化不一样,以此调整产品结构。另外一个就是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情感变化。用户需求研究方面,企业有专项研究、基础研究、跟踪研究,最主要的是跟踪研究,这也是企业这两年刚做起来的。

设计色彩材料方面,企业调研过程当中发现高端用户在购买产品的时候,设计不仅是一个差异化因素,它更是影响你是否购买的决定性因素,好多人说看好了就买,这个跟以前是很大的差异。技术模块方面,海尔全球化产品集成多种领先技术。海尔现在有两个部门,相对核心的研发有两个部门,一个是抓需求的部门,另外一个就是把科技转化成需求的部门。还要一点就是跨界合作,比如说2011年霍尼韦尔与海尔集团宣布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协作推动低排放、高能效解决方案的开发和推广。跨界作为一门学科去研究,把跨界合作作为一门技术去实践,收获也将是倍增的。

谢松才:在创新的过程中,公司让车间一线的管理人员来参与课题组,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科研工作当中的一部分,一旦这个项目成功了,他们有成就感,这样推动起来肯定更顺畅一些。另外建立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示范线,通过示范来了解效果,总结经验,这个过程也要作为技术创新的一个环节来进行管理。

新产品出来以后,要进行市场的推广、售后服务,这个对企业来说也是很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这也是技术创新过程当中最后的环节。特别是针对引导性的需求,因为新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先例,要让客户接受,销售人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他要掌握新开发产品的特性、新产品的成本核算、生产的难易程度,同时还要对新产品的成熟性要有怀疑,在创新管理过程当中,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有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创新每个环节,要考虑到的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

技术创新工作有不确定性,也有风险,管理过程中不好量化,也不好考核,如何既要做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又让企业从创新成果中获益,这是企业能不能留住人才的关键。我们采取的是比较宽容的政策,科研允许失败,也不能简单地以成果来论英雄,对技术人员的评价,主要是看他在承担课题或者参与课题的过程当中是否有创造性的思维,是否是脚踏实地地做试验,是否有敬业精神和事业心。企业技术创新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对创新成果的奖励也不能仅仅奖励给参与攻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论功行赏,不能因为分配问题而伤及任何一个环节的积极性,否则会对以后的创新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创新产品到底需要何种力量?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产品研发来说,拥有原料,是创新的第一步。了解国内外新型纤维、染料助剂的发展现状也很有必要。

王华平:转移升级首先是观念进行转变,其次是发展模式的转变,最后是具体落实执行方案的转变。纺织品的需求,消费者看重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理念的产品。人是中心,人在消费享受纺织科技成果的时候,还要关注与环境的和谐。

外观漂亮、舒适功能等要素越来越跟纺织品的需求融合在一起。面料的创新越来越关注什么?第一阶段是以蔽体、饱暖为目的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就是开始注重时尚、流行元素,第三阶段开始融入保健、防护等功能性元素,第四个阶段就是融入环保生命周期元素,注重环境友好、体现社会责任。

纺织创新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与集成创新,原材料创新在纺织创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材料功能设计是材料创新的重要手段,为什么要加这句话呢?因为现在许多材料依赖新的技术发展,可以跟下游的很多体系去对接,推进设计过程,下游希望有什么样的功能,希望它具备哪些功能要求,上游企业就应考虑把材料、功能要素设计进去。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很重要。第一个是完整的制备体系,实现快速反应,通过产业链的合作。第二个是要建立一个功能评价体系,比如说舒适型、抗菌、降解、碳排放、新碳、低烟、低毒、阻燃等,实现专业化服务。第三个,要建立展示体系,因为新产品推广的时候,跟以前卖原料不一样,需要让消费者去认同,将产品功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起来展示,比如说建立服装体验馆,让消费者亲身体验服装的舒适度等功能。

李翼:目前在高科技纺织领域的研究,不一定都是美国最强,也不一定是德国最强,中国也已经开始从一个纺织大国逐渐转型为纺织强国,不管是从团队角度还是从大学科研角度,都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

现代高科技纺织新产品开发的特征是多学科知识交叉集成设计创新。以高性能奥运比赛以及训练服装研发为例,运动服设计根据人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具体项目的运动属性特征、运动生理和运动医学的需求出发,从热生理学、生物力学以及伤害预防等多角度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及设计。基于对人体各区域热量分布和生物力学的研究,产品设计结合先进的功能材料和服装工程技术,实现多项功能特性。

通过对面料物理特性测试以及对服装人体穿着实验评估,确定最终产品的热生理功能性能,生物力学保护性能。除此之外,美学艺术元素也需要根据人的心里特征需要融入到产品设计,以实现时尚、艺术、科技以及技术的完美结合。

钟军:纺纱行业正面临着重重压力和困难:棉花种植面积在减少,品质在下降;国内外棉价差价在继续扩大;人民币在持续升值;棉纺企业的竞争力在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以及电力成本的上升。这些都给纺纱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些因素都要求纺纱企业在新的转型升级期,必须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资产密集型转型,由低附加值传统产业向高科技内涵、创新驱动、时尚创意型升级。

而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趋势不可逆转,蕴含无限商机,因此各种新型纤维纱线的市场前景依然广阔。新材料纱线开发的主题是新型纤维,而新型纤维的种类包括新型天然纤维、差别化纤维和高性能纤维。

要做到新材料纱线的开发,首先要有先进的设备、异化的配置,成熟的工艺技术,具有快速反应的能力,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做好新材料纱线的开发要有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经营模式,要有没有借口、立即行动、一次做对的经营理念,还要有快速反应的机制。

人是产品开发中最重要的因素,那么拥有一支专业素质强大的团队也是做好新材料纱线产品开发的重中之重。要有专业的技术队伍、创新的开发思维,要有成熟的管理队伍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要做好新材料纱线技术的开发,还要有很多技术的支撑。

设计是否能够真正创造利润?

设计本质是一种生产力,设计不是高高在上的原因是设计要转变成生产力,通过生产力传递给我们的消费者,让更多的消费者理解设计的价值。实际上设计可以让生态进入一种合理的循环,包括设计是可以提高社会和程序的应用效率,而且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神的体验。所以设计是在改善我们的世界,包括改变我们这样一种生活的状态。

李斌红:设计是不是能够创造利润?就是用设计来控制成本,时尚和功能很简单,依托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流行趋势的引导,传统的经典设计元素和生活的灵感来源得益于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色彩表现力。我想说成本价格,在这里我想举一个案例,宜家的利润是设计出来的,它是全球做家居产品的全球化战略的公司,它的定位是为普通消费者创造品种丰富、风格鲜明的家居产品,它的最主要的竞争策略其实是成本和价格,宜家最先设计的并不是定位于北欧风情的简约风格,宜家其实首先设计的是宜家的产品标签,它的价格标签,当它有了价格标签之后,再倒推所有的产品设计。宜家有非常好的目录手册、有外墙展示,另外还用体验经济来刺激消费需求,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设计把利润给挤出来。

说到成本,我最想强调新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在中国是上升的,中国有没有新的竞争优势?我们要从几个纬度去考虑,很多企业在重新规划自己的战略,包括重新建厂,我希望在建厂过程当中,大家能够考虑资源的成本,能源的成本,环境的成本,物流的成本,以及信息的成本。这三个纬度的成本优势是带来一个新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我们谈了半天,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要能够在性能、功能、成本、价格、市场、品牌、社会责任和消费者情感诉求多个要素上达到平衡。

最后我想说一下,刚才我们也看到了欧洲的企业,也看到了美国的企业,他们在不断地变,其实美国最强的是它的商业模式,欧洲最强的是它对于传统以及现代的创意组合。我想说,是不是有创新基因在?这个画面是很幼稚的卡通画面,我们经常抱怨中国的员工缺乏创新性,归罪于中国的教育,这是一张报纸可以干什么?报纸是用来阅读的,可以用来做开罐器,可以卷起来给盆栽浇水,最夸张的甚至可以用来做吊床,对于个体来说,我们需要的发现和发散,以及去实践带给我们的创新。最关键的,对于每一个组织来说,创新的基因在组织当中的发展是需要一个文化与环境的,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不怕失败,在发明的进行中我们不要批判,要允许失败,同时要有大量的实践记录,要有数据库,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让我们去构思。

赵卉洲:第一个我想谈的是设计基于什么样的基础,我认为设计应该是一种艺术创作,我们大学里面在学设计的前提,首先自身是从小学美术的,你对于美术、文化、艺术的理解,把它通过设计语言去传递,我觉得设计是本身基于文化、基础跟生活之间的桥梁,这样一个桥梁关系,我们更多想表达的是人与环境,人与人,包括人与物这样一个关系的和谐。实际上你们看到更多的像我们在超市里面看到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包装类的产品,包括我们平时驾驶的汽车,其实都是跟设计非常有关的,为什么说今年的汽车流行线条形呢?为什么说现在流行的是这样的色彩?其实它本身都跟艺术有关联,我们在国际流行趋势里面,你看到快乐和愉悦的感觉都是来自于艺术创作的一些作品,对于色彩的需求,转化成这样一个行趋势。

第二个我想谈的是设计是一种沟通行为,我觉得一个好的设计师,其实你一定要让别人一看到你的画面的感觉,或者是一看到这样一个设计的感觉,他认为是人与物的沟通,你潜意识里面,其实这个物本身已经拟人化了,能够用这种画面色彩的感觉表达内心的感觉,比如你刚才看的这个床上用品,这个床上用品,你第一感官可能就跟童装有关联的,比如说孩子的卧室,或者你希望用一个非常快乐、愉悦跟童趣的感觉来调节心情,所以我需要这样一个床上用品,这样的东西就是你的沟通方式。

第三个我想我们做品牌经常关注的,设计本质是一种生产力,我认为设计不是高高在上的原因是设计要转变成生产力,通过生产力传递给我们的消费者,让更多的消费者理解设计的价值。实际上设计可以让生态进入一种合理的循环,包括设计是可以提高社会和程序的应用效率,而且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神的体验。所以我认为设计是在善我们的世界,包括改变我们这样一种生活的状态。

基于我对于设计的这样三种理解,艺之卉一直在做的就是怎么样去实践,怎么样用设计的力量去改变我们的生活。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