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雁落霞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做出的详细安排和部署。以下是大量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适用于不同阶段和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一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二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上节内容中,我们已经对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初步学习,为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本节内容中,我们要学习与地球以及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恒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由此,我们才能继续学习下面几节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在初中对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太阳辐射的分布已经略有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并总结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对于太阳活动的认识,学生刚刚接触,因此比较陌生,所以学生需要一个认识学习的过程。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三

1、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掌握各地带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2、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1、重点:

(1)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2)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2、难点:如何理解三个经济地带差异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各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1课时。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我们从自然方面看了我国的区域划分和各区的差异。现在让我们从经济方面来看一看我国的区域划分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它和从自然方面划分有何不同,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

[板书]1.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提问]请同学回答一下我国三大自然区是如何划分的?(可找同学回答,也可同学们集体回答)。

[承转]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依据,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那么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是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来划分的。

[板书]划分依据: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东部(12个省市区);中部(9个省区);西部(10个省市区)。

[活动]取出教学挂图《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总结]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不同之处:

1、划分依据不同。(前面已说)。

2、界线不同,自然区的界线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而经济区是以省级行政区界限划分的。

3、范围不同,东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区域大致和东部季风区重合(其中中部包括西北干旱半旱区的一部分),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和整个青藏高寒区。

[板书]二、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叙述]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板书]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gdp: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通常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三区比较:

东部中部西部。

最发达较发达较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东部中部西部。

最快较东部慢西部较慢。

[叙述]同学们可看图1.10三个地带gdp的增长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同在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会有差别呢?而且差别可能还很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板书]三、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叙述]我们讲了三大自然区的的各区特点,由于气候和地貌的不同,使得对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受到和大的影响。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要比其他地区就要困难,农业更是显而易见了,东部农业发达,中西部农业发展水平就不很高了。区位上,东部临海,具有开放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距海较远,长期处于闭塞状态。

[板书]1、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

(2)地理区位:是否临海、交通区位等。

[叙述]我们看了自然因素对地带性差异的影响,下面我们看一看社会和经济原因。

[板书]2、社会和经济原因。

[叙述]请同学们看课本p11的内容,然后我们总结一下。

[板书总结](1)历史原因:使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2)人的思想观念:东部较开放;。

(3)产业结构:东部较优;。

(4)政治原因:我国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开始的。

[总结]同学们本节我们就讲完了。但留给我们思考的内容却是纷繁复杂的,需要我们多读书,多思考才能使我们学的知识更扎实,进一步达到学以致用。现留一个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讨论。问题: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共富"重要理论?(提示:请从地理学角度加以思考)。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四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五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六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导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中也讲过: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因为地球有生命之源———水,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就是水圈。

一、水圈的组成(板书)。

1.水圈的组成(板书)。

【播放视频】。

1、从宇宙看地球为蓝色的水球。

2、地球表面浩瀚连续的海洋水和南北两极洁白连绵的冰川。

【明确】地球表面仅29%是陆地,71%是海洋。

【学生回答】(略)。

【分析提问】由比例图可看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那么淡水的主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南北两极的冰川。

【教师提问】在这些淡水资源中我们目前可利用的是哪些?为什么只能用这些?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其他水体人类目前还不能有效利用。

【强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平日节约使用每一滴水是每一个地球人的责任和义务。

2.可利用的水资源(板书)。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可恢复。因此,它们可以循环利用,与人类关系也最为密切,成为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水体。

【讨论回答】当地水被污染,不能用了。

【拓展引导】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哪些不良行为能污染水源?有哪些解决措施?

【学生回答】不良行为:工厂不经过处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过量农药等.

解决措施:严格执法,工厂污水达标排放、处理生活污水,回收垃圾、使用低毒高效农药等.

3.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及解决措施(板书)。

【教师归纳】修水库,主要是解决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水库的作用是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前些年搞的城市引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均属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二、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板书)。

【读图分析】教师放动画,看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板书)。

【教师提问】何谓.水循环?有哪几种类型?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因为发生的领域广、范围大,所以称为海陆间大循环。而在陆地上和海洋上,也存在着水循环运动,称为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因为它们发生的领域较小,称为小循环。

【观察提问】观察图上闪动的箭头回答:三类水循环分别由哪些主要环节组成?

【学生回答】(略)。

【承转、过渡】那么,三类水循环水循环有什么地理意义呢?请同学们根据图示、课文来分析归纳、总结。

2.水循环的意义?(板书)。

【学生归纳、总结】)。

第一,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第二,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第三,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拓展探究】大家看屏幕材料: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比较缺水的华北地区虽有大河——黄河流经,但仍是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不少城市引河流水缓解城市用水危机。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工程。但是北方河流径流量不稳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甚至出现断流现象。1972—1998的27年间,黄河有21次断流,进入90年代后几乎年年断流,黄河断流不仅导致黄河沿岸用水紧张,而且黄河三角洲湿地几乎萎缩一半,鱼类减少40%,鸟类减少30%,海水步步回逼,1997年断流,仅山东一省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现在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人类可直接施加影响的是哪一个环节?举例说明。

【教师归纳】人类可直接施加影响的是地表径流。如南水北调工程。

2.既然通过水循环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更新,能否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

【教师归纳】在空间上、时间上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水体还存在更新周期的限制,所以我们不能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只有保护好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承转过渡】陆地水体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既有运动转化,也存在着水源补给关系。

三、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板书)。

学生读图分析,教师提出问题:河流径流与降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河流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降雨多的时候,河流的径流量就会增加;否则,便减少。

1.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板书)。

【教师提问】这样的河流属于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呢?

【学生回答】这种河流属于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承转)但情况也不都是这样,再看下面这幅图: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这幅图反映的是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大多为内流河)的水源补给状况。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由于降水较少,水源主要靠高山、高原上的冰雪、冰川融水来补给。而冰川融水量的多少,与气温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气温升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河流的流量就会增加。

2.冰川补给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板书)。

【学生活动、回答】。

【教师归纳】在丰水期时,河流的水位可以高出湖面或两岸的潜水面,这样,河水就可以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潜水;图的右半部分刚好相反,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河流的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这样,湖泊水或潜水就会补给河流。不仅如此,湖泊水或潜水就会补给河流。不仅如此,湖泊对河流还具有调蓄作用,在河流涨水时可以蓄存一部分洪水,从而延缓、削减河川洪峰。

3.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板书)。

4.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板书)。

【教师归纳】以上3、4类型的补给关系其实挺简单:谁的水位高,谁就是补给源;谁的水位低,谁就是被补给者。

好了这节课讲完了,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一、水圈的组成。

1.水圈的组成。

2.可利用的水资源。

3.淡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及解决措施。

二、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意义。

三、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1.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

2.冰川补给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

3.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4.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

本节教材无论是讲述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还是陆地水的更新,始终围绕着水资源以及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这一主线展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也应对此有充足的体现,通过对三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水资源的危机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对于本节教材中原理性内容或知识间相互关联性的内容,教学中力图通过动画、课件、示意图等形式使学生易于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对学生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认定、提取、加工分析能力的培养。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七

教学目的: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八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近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

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

1、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学生由此发现,在高压系统的不同部位风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气好像发生了旋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气水平涡旋,我们把它叫做反气旋。高压和反气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一个指气压状况,一个是指气流状况。画过北京、伊尔库茨克等四个风向后,可利用这一方法在高压系统的模式图当中将大气运动的示意图画完整。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做规律小结。

学生活动:(抽两名学生上黑板画,一个画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一个画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其余学生在学案上画。)主要步骤:。

1、在高压中心用“g”标明。

2、画四点的水平风向。

小结:。

1、通过画图,我们得出结论: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向外辐散,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逆时针向外辐散。因为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中心空气会不断辐散,于是垂直方向上,由高空空气下沉来给予补偿。

2、关于天气,高压区,垂直方向上,高层大气自上而下来补充,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升温,教师可引导“云消雨散”,故少雨。描述为,在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一般“晴朗干燥”。联系北京9月3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活动】案例分析,研究控制东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教师引导:【ppt投影】9月3日上午,部分地区的卫星云图。

学生活动:观察北京上空的云层特点,发现此处晴空万里。继而验证了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的规律。

教师引导:那么在该高压系统的东面呢?可能正在受什么天气系统的控制?

学生活动:该处云层厚,很有可能是多云或降水天气。可能是受低压(气旋)的控制。

学生活动:。

1、标出低压、低压槽。

2、画出此时伯力、东京的风向。

3、完成低压(气旋)示意图(画出a'b'c'd'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4、水平方向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

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边画、边想、边理解。自然地理难,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其科学性强,逻辑性强,一环扣一环。这个活动题中,从确定中心气压性质(低压区),到画风向(水平方向上,大气从四面八方向流入中心),到了解垂直气流方向(中心的空气上升,盛行上升气流),最后推测天气变化(气流上升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阴雨天气),一步接着一步。只要学生能把整个过程从头到位不折不扣地理通理顺,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掌握了,甚至可以说,以后都很难忘记。

活动】探究二研究2015年8月6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分析有关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天气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又时时刻刻使天气也随之变化。生活中,我们研究天气系统,也是为了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安排好生产和生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1、请根据等压线数值,标出甲、乙分别是何气压中心。

学生答:甲,低压系统;乙,高压系统。

学生活动2、图示时间,影响北京和上海的分别是什么天气系统?

学生答:北京受低压控制,上海受高压控制。

以上两题,难度系数都较低。第二题中,学生答出北京受低压槽控制,超出预计水平,说明对槽脊的概念已经理解掌握,能在图中判断并描述出来了。

学生活动3、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

学生答:北京,阴雨天气;上海,高温晴朗。

这一题难度系数略高,一方面需要结合之前刚学的规律,从高低气压来判断天气,这个还不算难;更难的一面是,题目要求“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用规范的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普遍的结果是学生知道意思,却不会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够精确。以此作为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既要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也要通过口述,来检验其合理和流畅的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用较为简略的语言来描述,言简意赅,突出天气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特点)。

提供当时的天气预报,ppt展示文字材料,一来验证学生的推测分析,提高趣味性,二来引导学生作出更精确的归纳。北京:天气闷热,降水概率高。上海:高温天气,且无降水。

学生活动4、据图判断当时影响台湾的天气系统。

学生答:低压(气旋)。

教师引导:这题本身不难,但是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探究。例如:。

2、等压线排列如此之密集,又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受教师的启发后,思考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强烈发展的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就大,表示四周风力很大。学生恍然大悟,是台风。

介绍有关台风的源地、移动路径等知识。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九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

(二)岩石(板书并讲解)。

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十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十一

在上节内容中,我们已经对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初步学习,为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本节内容中,我们要学习与地球以及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恒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由此,我们才能继续学习下面几节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在初中对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太阳辐射的分布已经略有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并总结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对于太阳活动的认识,学生刚刚接触,因此比较陌生,所以学生需要一个认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太阳外部结构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特征。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生活体验提出问题,认真思考,与同学共同探究,寻求结论。培养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本中出现的地理空间分布图,掌握读图分析并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习、分析的习惯。

2.通过探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3.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

【重点】。

1.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通过读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太阳的外部大气结构与太阳活动的类型,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讲授法、读图法、对比分析法。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十二

在上节内容中,我们已经对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初步学习,为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本节内容中,我们要学习与地球以及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恒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由此,我们才能继续学习下面几节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十三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十四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十五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十六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十七

1.结合实例,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太阳外部结构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特征。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生活体验提出问题,认真思考,与同学共同探究,寻求结论。培养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本中出现的地理空间分布图,掌握读图分析并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习、分析的习惯。

2.通过探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3.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

2023年地理教案必修一(优秀18篇)篇十八

【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近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

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

1、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学生由此发现,在高压系统的不同部位风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气好像发生了旋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气水平涡旋,我们把它叫做反气旋。高压和反气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一个指气压状况,一个是指气流状况。画过北京、伊尔库茨克等四个风向后,可利用这一方法在高压系统的模式图当中将大气运动的示意图画完整。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做规律小结。

学生活动:(抽两名学生上黑板画,一个画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一个画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其余学生在学案上画。)主要步骤:。

1、在高压中心用“g”标明。

2、画四点的水平风向。

小结:。

1、通过画图,我们得出结论: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向外辐散,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逆时针向外辐散。因为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中心空气会不断辐散,于是垂直方向上,由高空空气下沉来给予补偿。

2、关于天气,高压区,垂直方向上,高层大气自上而下来补充,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升温,教师可引导“云消雨散”,故少雨。描述为,在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一般“晴朗干燥”。联系北京9月3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活动】案例分析,研究控制东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教师引导:【ppt投影】9月3日上午,部分地区的卫星云图。

学生活动:观察北京上空的云层特点,发现此处晴空万里。继而验证了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的规律。

教师引导:那么在该高压系统的东面呢?可能正在受什么天气系统的控制?

学生活动:该处云层厚,很有可能是多云或降水天气。可能是受低压(气旋)的控制。

学生活动:。

1、标出低压、低压槽。

2、画出此时伯力、东京的风向。

3、完成低压(气旋)示意图(画出a'b'c'd'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4、水平方向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

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边画、边想、边理解。自然地理难,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其科学性强,逻辑性强,一环扣一环。这个活动题中,从确定中心气压性质(低压区),到画风向(水平方向上,大气从四面八方向流入中心),到了解垂直气流方向(中心的空气上升,盛行上升气流),最后推测天气变化(气流上升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阴雨天气),一步接着一步。只要学生能把整个过程从头到位不折不扣地理通理顺,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掌握了,甚至可以说,以后都很难忘记。

【动】探究二研究2015年8月6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分析有关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天气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又时时刻刻使天气也随之变化。生活中,我们研究天气系统,也是为了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安排好生产和生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1、请根据等压线数值,标出甲、乙分别是何气压中心。

学生答:甲,低压系统;乙,高压系统。

学生活动2、图示时间,影响北京和上海的分别是什么天气系统?

学生答:北京受低压控制,上海受高压控制。

以上两题,难度系数都较低。第二题中,学生答出北京受低压槽控制,超出预计水平,说明对槽脊的概念已经理解掌握,能在图中判断并描述出来了。

学生活动3、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

学生答:北京,阴雨天气;上海,高温晴朗。

这一题难度系数略高,一方面需要结合之前刚学的规律,从高低气压来判断天气,这个还不算难;更难的一面是,题目要求“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用规范的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普遍的结果是学生知道意思,却不会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够精确。以此作为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既要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也要通过口述,来检验其合理和流畅的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用较为简略的语言来描述,言简意赅,突出天气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特点)。

提供当时的天气预报,ppt展示文字材料,一来验证学生的推测分析,提高趣味性,二来引导学生作出更精确的归纳。北京:天气闷热,降水概率高。上海:高温天气,且无降水。

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就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引起的。

学生活动4、据图判断当时影响台湾的天气系统。

学生答:低压(气旋)。

教师引导:这题本身不难,但是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探究。例如:。

2、等压线排列如此之密集,又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受教师的启发后,思考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强烈发展的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就大,表示四周风力很大。学生恍然大悟,是台风。

介绍有关台风的源地、移动路径等知识。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汇总18篇)

    活动方案中应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内容、预算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活动方案篇章,供大家参考指导。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心

    2023年基层单位工作总结报告(精选21篇)

    月工作总结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设想。继续往下看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时光匆匆,转眼间20xx年已经成为了过去!在

    三年级请假条(热门19篇)

    通过阅读和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班主任签字:高三年级

    党员进取精神自我评价(专业23篇)

    自我评价需要我们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认知,切不可过于自负或过于自卑。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自我认知和写作能力。从去年6月至今,伴

    在人间经典读书心得体会(通用23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潜能,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对自己的思考和经验的深刻总结和概括。。《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

    校长春季运动会开幕式讲话(通用21篇)

    运动会是体育锻炼的重要场合,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和体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运动会的成功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春风送暖,杨柳吐翠,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举行运

    财务管理年终述职报告(模板23篇)

    述职报告的写作过程是对自己工作的梳理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提升自身能力。借鉴他人的述职报告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乡镇竞选干部演讲稿(通用16篇)

    竞选是一次对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检验,也是一次拓宽人脉、结交朋友的机会。竞选是一种通过演讲和辩论等活动来争取选民支持的行为,它对候选人的能力和资历提出了挑战。在竞选

    兰兰过桥说课稿(优质16篇)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教学环境、学生特点等因素,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继续往下阅读,你将看到一些实用的教案模板样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教

    敬老院慰问的活动总结(汇总20篇)

    活动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反思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活动总结可以借鉴一些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供参考。由于xx敬老院的负责人陪同生病老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