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

时间:2023-11-03 作者:字海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

优秀作文的构思来源于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人文关怀和个人感悟,并能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作文中,使作品更加有温度和深度。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精选例句,欢迎大家品味和赏析。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一

端午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到了这一天,我们家非常热闹。

奶奶每年会给我们包很多粽子,而且还有菜角、糖糕。粽子吃着香甜,做起来可不容易。首先要把糯米放水里泡一两个小时,然后把芦苇叶煮好放凉,把蜜枣切成小丁和花生米一起放到糯米里,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然后用芦苇叶包好馅放到锅里煮三四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

一到这一天,我们一家人就会坐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听爷爷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二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节日,它起源于战国时代,一直流传至今。下面是有我家乡的端午节。

作文。

欢迎参阅。

家乡的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今天农历初五,这一天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它能和家乡的春节、清明、中秋节一样热热闹闹,处处洋溢着人们欢歌笑语,欢度节日的快乐。

家乡的端午节更加隆重,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准备迎接它的来临,后几天准备划龙舟庆贺。这天人们买好箬叶、棕、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更加具有节日气氛,你看现在离节日还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紧锣密鼓地包粽子。原来单调的粽早有了改进,现在有豆沙馅的、板栗馅的、蜜枣馅的……真是五花八门,口感好极了。满街都能闻到粽子飘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带来节日的气氛。

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这真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每逢到端午节,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听说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因为爱国投江死去,人们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尸体,把米团扔进江里,用这种方法来纪念屈原。

每到这个时候,最热闹的就是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欢看妈妈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绿油油的粽子叶洗得干干净净,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舀起糯米往里放,还可以加些蜜枣葡萄干等。放在锅里,煮出来粽子的味道飘满整个房间,再煮些茶叶蛋,味道就更浓香四溢了。一切准备好后,我和家人出去踏青,听说端午节那天早上出去踏青,还可以治病呢!回到家里我急忙拿出一个大粽子,轻轻的扒开粽叶,里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枣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里钻,好吃极了!时间过得真快呀!

终于到了开饭的时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尝着美味大餐,说说笑笑!开心极了!尤其是小孩子胸前挂着香荷包,手里拎着大葫芦,满屋子跑!高兴极了!

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

今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把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如果每天都过端午节,那该多好哇。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三

包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经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的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在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做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哦!我在糯米中间按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们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得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热气吹走了。我在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句:宫衣亦有名,端午贝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四

端午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端午前一天,妈妈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五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叫屈原。他在国破后以身殉国并跳入汩罗江。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着糯米,投到汩罗江里。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到了那一天,爸爸早早就把粽叶和艾叶买回来了。妈妈先把粽叶放到清水里冼净、浸泡,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主要是糯米和馅),这样我和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包了许多花样,有肉馅、红枣馅、红豆枣;形状各异,有三角形、菱形、船形等。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上三、四十分钟,一锅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了,清香四溢,让我立马想尝上一口。

在我和妈妈包粽子的时候,爸爸就开始插艾叶了。他先把艾叶和菖蒲分成几束,用红线扎好,分别插在门和窗户上。据说可以驱虫纳福。

如果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端午节,那节目就更多了。除了包粽子和插艾叶,还要祭祀和喝雄黄酒。这时奶奶就会用雄黄酒在我的额头上画个“王”字,用以避邪。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六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每逢端午节,人们都喜欢包粽子。据说包粽子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因为爱国投江而死,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把包好的粽子扔进江里,从此以后每逢端午节人们就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

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最热闹的就是包粽子和赛龙舟了。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欢看奶奶包粽子了。奶奶先把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舀起洗好的糯米往里放,还可以加些绿豆、蜜枣、葡萄干、猪肉、花生等,接着包起来并用绳子捆紧,最后就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粽子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直往心里钻,真令人垂涎欲滴,要是你咬上一口啊,保证你越吃越想吃。

在迷漫着粽香的午后,老老少少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的来到河边,观看争夺激烈的赛龙舟。只见各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龙船上,双手紧紧的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啪”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喊着“加油,加油!”。

那天是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真是热闹非凡啊!

到了傍晚,人们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啦。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蒲、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热水,全家都要洗,据说是能避邪气的,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有杀菌除湿气的作用。洗了以后就不会生痱子了哟!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我的家乡过端午节,那一定会让你饱眼福和口福哦!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七

6月16日,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了。每当想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那位值得让人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了一首又一首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为国投江自杀。这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建立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在端午节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妈妈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乡建湖,这里的人们也都这样。端午节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叶,戴好了香囊。洒黄酒,驱害虫,把房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来端午节。

端午节时,我最爱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气可香啦!让人闻着心旷神怡。我也爱吃粽子,特别是那甜丝丝的蜜枣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让人吃了赞不绝口。

知识渊博的爸爸对我说,端午也叫端阳、重五划龙舟当时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听了,才明白为什么要赛龙舟、投粽子了。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八

一个又一个节日像一位位美丽的.仙女,从天宫中出来,飞下云层,来到平凡的人间。

吃完粽子,我们来到了河边,看起了赛龙舟。在龙舟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划龙舟,另一种敲锣打鼓。一艘艘龙舟向前驶去,二号龙舟马上就要赢了,吃瓜群众高喊着,欢呼着,最后赢的果然是二号龙舟。

挂香囊可不能忘,不然,会有妖魔鬼怪来的,吓吓你们,只是传说而已。

小孩子可还要点雄黄酒,不让五毒靠近。端午节还有许许多多的习俗,剩下的就让你们自己去发现吧!拜拜,端午节,我爱你,我爱你,我会想念你的,明年见。

我在心里想:明年的五月初五,你快来吧!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九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眨眼间,端午节的脚步又近了。

提到端午,首先想起的便是那甜甜的、糯糯的粽子。把箬叶卷成锥状,放入糯米、红豆,将剩下的叶子反复翻折,用绳子系紧,一个小巧的粽子便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抱石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人们为了不让虾蟹伤害屈原的遗体,便往水中投入饭团。后又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于是把饭团包在栎树叶中,这才发展成了现在的粽子。

去年端午,我也参加了包粽子的活动。大清早,粽叶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床边,勾着我的脚来到了楼下。家里人早已经热火朝天地包起了粽子。当我也开始将糯米填入箬叶中时,它却总是调皮地漏出。旁边的阿姨看见了,拿过我手中的粽叶,将糯米倒回盆中,重新折卷了一次,递给我:“圆锥的尖端要有一个小折角,这样糯米酒不会跑出来啦!你再试试。”我这才发现每一个粽子上都有一个四四方方的折角,就像四面小旗子立在粽子的顶上。

知道了这个窍门,我越包越起劲,一口气完成了十来个,一排摆在圆桌上。看着这一个个挺着大肚子的大粽子,我的嘴角也漾起了一抹满意的笑。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粽子的美味在回味,清脆的童谣在耳边回荡。我喜欢吃粽子,喜欢过家乡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十

农历五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午节。现在端午节的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要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而北方则是初一要给家里的孩子系上五彩线,等下雨时把五彩线扔进水沟里,这样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不被蛇咬,这是我听妈妈说的,从我出生开始每一年妈妈都给我系五彩线,她希望我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另外家家还要在门上插上艾蒿和葫芦、桃树枝,老人们说这样可以保佑家宅平安,老一辈的传统习俗不能改,更重要的是吃粽子。

当然,首先得包粽子那我就要说说我家包粽子的能手奶奶了,奶奶先买来粽子米泡上一整天,还要买粽子叶小学生作文作文人网你也可以投稿,和一种包粽子用的绳子叫马莲的植物,当然奶奶都要把这些泡上一整天,再用开水把粽子叶用开水煮一下,软软的才好用,妈妈不会包,只好跟奶奶学,我也在边上凑热闹,奶奶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妈妈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三片叶子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旁指点:“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点下妈妈卷好了粽叶。

接着,奶奶在空心圆锥形里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妈妈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的时候不是把粽叶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奶奶说;”摇动筷子的时候要轻一些,把粽叶捏紧一些。你看……”

奶奶边说边示范,妈妈按奶奶说的做着,我也跟着边听边学,哈哈!妈妈包的粽子像些样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粽子。只见奶奶两手握紧粽叶,用马莲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缠了两圈,结上马莲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妈妈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字。随之,第2个,第3个……妈妈一连包了好几个。奶奶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了一会儿就上桌了!虽然我们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三十分钟后,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

我和爸爸这两只小馋猫一闻到香味就围着锅子,问妈妈:“妈妈,妈妈,什么时候能吃呀?”妈妈总会笑着说;“你们这两只‘小’馋猫!”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十一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能够洗去一年的晦气,并且还有避邪的作用。

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头,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能够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香味。

今日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欢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欢乐!祝同我一样远在他乡的哥嫂节日欢乐!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十二

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的资料吗?让我告诉你吧。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据统计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号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蒲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由于端午节是在农历的蒲月五日,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布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天子所冷落。由於无法获得天子的`正视,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十三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人五点就起床,按照习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双手捧起晶莹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时间我觉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读书时还觉得眼睛特别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学后,我撒开腿就往家里跑。刚到门口就闻到粽子香,一进门就看见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专门等我回家吃。我洗过手来到饭桌前,先给爸爸妈妈一人解了一个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给我自己解了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饭桌上,我们一家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和浓浓的艾香。

吃完饭,妈妈给我耳朵上抹了雄黄酒,给我嘴上摸了唇膏,给我手腕上戴了红线绳,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样香,就让我到学校去学习。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十四

清明节过去之后,端午节又到了,我问姥姥什么是端午节,姥姥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时候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他写了很多爱国诗,《离骚》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有时间你可以读一读。""我们怎么纪念他呢?"姥姥说:"这时候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包粽子。"。

虽然未到端午节,姥姥就包了粽子,它香甜可口,非常好吃!

有时间我还要读一读《离骚》这首诗,向屈原学习爱国精神。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十五

“青叶清雅姿,绣结缀食丰。炊香语人馋,糯果粘年缠。”提起端午节,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诱人的粽子了。

终于盼到了端午节,我兴高采烈地回到老家,只见奶奶正在厨房忙碌着,她把糯米和豆沙、绿豆等馅包在箬叶里,熟练地扎紧,一串串像绿色玛瑙似的粽子便包好了。我好奇地询问吃粽子的缘由,奶奶回答得很含糊,后来问过爸爸,才知道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一会儿,奶奶端上清香的粽子和酸酸的杨梅,我们细细品尝着,沉浸在粽子和杨梅的美味中。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十六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都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合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是枣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试当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棕带上,因为枣棕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艾叶、蒿草、白芷都是属于中药的。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河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许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那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那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龙舟队伍的奋勇激进,看着他们的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授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薰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阳光如同天的炉火,燃烧起五月的天地,空气中弥漫着红枣、豆沙、蛋黄和竹叶的清香。哦!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

夏日的上海,充满着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边两岸星光点点,我们漫步在岸堤旁,享受着着美好的一切。妈妈建议去放河灯。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灯的最好时刻,大家都双手赞成。

夜幕降临,河畔人声鼎沸。那天,这条小河显得格外美丽,我们瞬间就被这里的夜色迷住了。两岸柔柔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条绸带在水面上摇曳闪动,宽阔的河面在夜色下银波荡漾,醉意绵绵。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许多河灯被放飞,那那星星点点的河灯,一闪一闪,真有种说不清的韵味。听老人说,放河灯是一种民间很古老的传递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节放河灯则是为了来纪念屈原。

看着这河里的河灯,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它们照亮了……。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天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呢!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实用17篇)篇十七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从中国农历节气上说,是太阳将要到正顶了(最北的北回归线)。

1.门上插桃条枝、苦艾、苏茅。

初五的大清早,家家户户都要起的早,妇女们到野外折了桃条枝(桃树的)、苏茅草(白茅草)、苦艾草拿回家。扎成一小束一小束,分插到本家房子的每一间的门楣上或门框上边,说是辟邪的用的,将晦气全部避在门外,祈求平安!(听说这是唐朝黄巢之乱时,黄巢到处抓人或杀人,为躲避战乱的中原地区的人们人迁徙到福建,又从福建向广东迁移。在广东的南岭时,遇到了黄巢,看到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小孩在逃命,黄巢就告诉她:在自家门前插上桃条枝、苏茅草和苦艾草就没事!可是这妇女将这些东西插在村子的巷口,整条巷都没有被杀,当时村子的姓氏很杂,因此后来的广东韶关南雄珠玑巷百家姓祠就这样出现了。)。

2小孩佩戴红蛋。

3.包粽子。

欢迎你来青塘尝一尝青塘粽子、青塘艾糍、青塘鸡爪粉、青塘米粉……挺有特色的哦!

相关范文推荐

    医生个人工作计划格式(汇总19篇)

    在编写工作计划书时,我们需要考虑任务的优先级、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定期的检查和评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份较为完美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给

    教育实践与社会调查总结(精选24篇)

    教学工作总结应该客观、全面、深入地分析自己的教学工作情况。教学工作总结的目的在于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提升,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从去年开展党的

    呼吁和平的倡议书(热门16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帮助。xxx:地球是人类

    使用心得意思(汇总21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日常的琐碎经历转化为有意义的思考和成长。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广大读者参考学习,一起来看看吧。逛家居卖场的心得,橱柜要想省

    厨房人员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9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促使个人的进步和成长。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范文,让我们一同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启示。于20xx年7月9

    生命坐标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轨迹的有形证明,也是对他人分享经验的好途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不错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坐标配准是地理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银行反思心得体会及感悟(优质18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历的整理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改进。下面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反思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过程,它

    高中普高资助申请书范文(16篇)

    更多申请书的写作需要我们提炼出个人特点并用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在下面给出的更多申请书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表达方式。尊敬的领导:您们好!我是系x

    幼儿园大班老师个人工作总结毕业(实用21篇)

    幼儿园工作总结是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一次全面检查,它可以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关于幼儿园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大学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通用21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或许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