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年度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 教育局度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优质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笔尘教育局年度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 教育局度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优质8篇)

辞职报告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它可以提供给公司管理层了解员工辞职的原因和离职的意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实践报告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教育局年度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篇一

一是出台了《xx市学校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切实做好学校安全风险防控。

二是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5次。

三是加强安全检查,每个学期开学后,市教育局均组成督导检查组,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四是积极推进“警校共建、平安校园”建设,2020年,市教育局安排专项资金135万元,用于市直9所学校警务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并不断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增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有效防范、减少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和未成年人暴力伤害等事故的发生。

五、关于继续保持“全面改薄“等工作良好势头问题

自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来,教育部门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扎实推进“全面改薄”等教育专项工程项目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2020年完成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任务200所。全市全面改薄“20条底线要求”达标2148所(含教学点304个),达标率100%。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c级不安全校舍加固改造工程全面推进。2020年全市需要加固改造的c级校舍共有56.67万平方米,涉及666所学校1010栋。截至11月,开工学校666所,开工率100%;竣工学校数589所,竣工率88.44%。

下步工作中,市教育局将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教育中心的目标任务,着力加强依法治校,规范校务公开和招生管理工作,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违纪违规案件查处通报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教育局年度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篇二

(一)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始终。

一是在教师全员培训中专门设置师德师风建设专题课程,促进中小学教师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是完善自查自纠机制。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做好“六查六看”工作。

三是实行公开承诺机制。组织教师向社会、向学校、向学生及家长作出“不侮辱、歧视、孤立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骚扰或侵害学生;不动员、组织、参与或变相动员、变相组织、变相参与学生校内外有偿补课、家教;不索要或收受学生和家长的财物;”等十项公开承诺。

四是规范考核登记机制。完善考核登记制度,实施全面评价制度,采取学生评、家长评、教师之间互评、学校评、县级主管部门专项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经常性评价、全面性评价;规范考核结果应用,将年度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重要依据。

五是建立责任督查机制。严格按照校长是师德师风第一责任人原则,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市级主管部门每年进行一次全市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县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动态检查、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教师失德行为实行“零容忍”和“一票否决”制。

六是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督导检查内容,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向社会征集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学校设置师德师风建设意见箱,设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热线,认真收集、整理、分析所提意见,正确对待、处理、解决所提问题;主动接受社会、教师、家长及学生监督。

(二)针对治理“上课不讲,课外带班”等有偿补课问题。

一是向家长发出《抵制有偿补课致家长的一封信》,学校与教师签订《抵制有偿补课责任书》。

二是印发了《xx市教育局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组织开展全市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将“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情况”纳入月报,每月上报排查整改情况。

三是加大督查力度。每个学期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均开展有偿家教和课外补课问题专项检查;并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走访学生、家长等方式;有效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方式,组织执法人员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师进行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的教师严肃查处,处理结果在全市教育系统通报。

(三)针对个别教师不改作业或批改作业不认真的问题。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对教师备课情况和批改作业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定期检查每学期不少于1次,不定期抽查每学期不少于2次。同时,市教育局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纳入督导检查内容,加强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督查,强化学校教学管理。

教育局年度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篇三

社会评价对市教育局提出的意见建议共有七条,主要集中在上学难、校长权力过大、师德师风、校园安全、继续保持全面改薄等工作良好势头等方面问题。市教育局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把社会评价的意见建议按照科室职能把任务分解到相关科室,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督查力度,认真抓好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现就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入学难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全市新建幼儿园87所,新增学位2.41万个;计划新建幼儿园120所,截止10月底,已建成交付使用53所,新增学位0.83万个。着力加强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不断提升办园质量和水平,全市一级一等幼儿园现已增至8所。

(二)义务教育。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进一步扩充教育资源,2018全市新增学位2.3万个,20计划新增学位1.79万个,实际新增学位2万个,有效减轻了入学压力。

(三)普通高中招生。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有关规定,我市中职与普高在校生之比为0.9:1。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占报考人数的60.7%,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下步工作中,市教育局将督促县级教育部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招生范围,严格落实就近入学政策和控制大班额问题发生。

二、关于招生工作中校长权力过大问题

2019年5月,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严格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对各县(市、区)小学和初中招生工作进行了明确、具体、全面的规范,市直中小学的招生入学纳入麒麟区招生入学工作统一管理。全面实行招生范围及对象公开、招生条件公开、招生过程公开、招生结果公开、招生咨询及监督举报电话公开等“五公开”政策,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布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相关信息,实行招生情况公示制,全面增加招生工作透明度。

针对“校长权利太大”的问题,6月份,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分别召开了一次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会议,反复强调招生政策和招生纪律,确保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招生工作期间,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加强督查,对违规招生的行为,做到有举报必查,查到一起,严处一起,确保各学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和招生纪律。

三、关于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

(一)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始终。

一是在教师全员培训中专门设置师德师风建设专题课程,促进中小学教师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是完善自查自纠机制。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做好“六查六看”工作。

三是实行公开承诺机制。组织教师向社会、向学校、向学生及家长作出“不侮辱、歧视、孤立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骚扰或侵害学生;不动员、组织、参与或变相动员、变相组织、变相参与学生校内外有偿补课、家教;不索要或收受学生和家长的财物;”等十项公开承诺。

四是规范考核登记机制。完善考核登记制度,实施全面评价制度,采取学生评、家长评、教师之间互评、学校评、县级主管部门专项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经常性评价、全面性评价;规范考核结果应用,将年度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重要依据。

五是建立责任督查机制。严格按照校长是师德师风第一责任人原则,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市级主管部门每年进行一次全市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县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动态检查、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教师失德行为实行“零容忍”和“一票否决”制。

六是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督导检查内容,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向社会征集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学校设置师德师风建设意见箱,设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热线,认真收集、整理、分析所提意见,正确对待、处理、解决所提问题;主动接受社会、教师、家长及学生监督。

(二)针对治理“上课不讲,课外带班”等有偿补课问题。

一是向家长发出《抵制有偿补课致家长的一封信》,学校与教师签订《抵制有偿补课责任书》。

二是印发了《xx市教育局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组织开展全市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将“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情况”纳入月报,每月上报排查整改情况。

三是加大督查力度。每个学期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均开展有偿家教和课外补课问题专项检查;并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走访学生、家长等方式;有效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方式,组织执法人员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师进行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的教师严肃查处,处理结果在全市教育系统通报。

(三)针对个别教师不改作业或批改作业不认真的问题。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对教师备课情况和批改作业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定期检查每学期不少于1次,不定期抽查每学期不少于2次。同时,市教育局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纳入督导检查内容,加强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督查,强化学校教学管理。

四、关于校园安全问题

市教育局始终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一是出台了《xx市学校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切实做好学校安全风险防控。

二是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5次。

三是加强安全检查,每个学期开学后,市教育局均组成督导检查组,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四是积极推进“警校共建、平安校园”建设,2019年,市教育局安排专项资金135万元,用于市直9所学校警务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并不断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增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有效防范、减少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和未成年人暴力伤害等事故的发生。

五、关于继续保持“全面改薄“等工作良好势头问题

自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来,教育部门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扎实推进“全面改薄”等教育专项工程项目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2019年完成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任务200所。全市全面改薄“20条底线要求”达标2148所(含教学点304个),达标率100%。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c级不安全校舍加固改造工程全面推进。2019年全市需要加固改造的c级校舍共有56.67万平方米,涉及666所学校1010栋。截至11月,开工学校666所,开工率100%;竣工学校数589所,竣工率88.44%。

下步工作中,市教育局将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教育中心的目标任务,着力加强依法治校,规范校务公开和招生管理工作,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违纪违规案件查处通报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教育局年度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篇四

2020年5月,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严格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对各县(市、区)小学和初中招生工作进行了明确、具体、全面的规范,市直中小学的招生入学纳入麒麟区招生入学工作统一管理。全面实行招生范围及对象公开、招生条件公开、招生过程公开、招生结果公开、招生咨询及监督举报电话公开等“五公开”政策,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布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相关信息,实行招生情况公示制,全面增加招生工作透明度。

针对“校长权利太大”的问题,6月份,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分别召开了一次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会议,反复强调招生政策和招生纪律,确保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招生工作期间,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加强督查,对违规招生的行为,做到有举报必查,查到一起,严处一起,确保各学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和招生纪律。

教育局年度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篇五

(一)学前教育。2020年全市新建幼儿园87所,新增学位2.41万个;2020年计划新建幼儿园120所,截止10月底,已建成交付使用53所,新增学位0.83万个。着力加强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不断提升办园质量和水平,全市一级一等幼儿园现已增至8所。

(二)义务教育。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进一步扩充教育资源,2020年全市新增学位2.3万个,2020年计划新增学位1.79万个,实际新增学位2万个,有效减轻了入学压力。

(三)普通高中招生。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有关规定,我市中职与普高在校生之比为0.9:1。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占报考人数的60.7%,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下步工作中,市教育局将督促县级教育部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招生范围,严格落实就近入学政策和控制大班额问题发生。

教育局年度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篇六

整改措施:

一是规范行业部门和各县(市、区)扶贫办,坚决落实国务院扶贫办下发的《关于解决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等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克服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通知》要求,精简会议文件,规范调查研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填表报数、挂图标牌,扶贫数据主要通过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查询统计,不再要求县以下单位通过其他渠道提供,除对识别、帮扶和退出必须填的表格外,由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行业部门填表和调查。统筹各类监督考核,对县(市、区)工作成效和行业扶贫、定点扶贫、驻村帮扶等实行一次综合考核,分类运用结果,减轻基层负担。市级以下一律不得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脱贫攻坚评估有的行业部门向基层发放报表过多,基层反映“填表报数”的负担还比较重。

二是进一步提高扶贫干部攻坚能力。出台《关于开展“脱贫攻坚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的通知》,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脱贫攻坚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班。截止9月底,市、县累计培训106期54303人次。通过“走出去学”,组织市、县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和行业扶贫部门负责人,到河南省兰考县、四川省南部县、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市等地,专题学习考察脱贫攻坚经验做法,提升干部的实战能力。编印《xx市脱贫攻坚政策精简版》(口袋书),从健康医疗、教育资助、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14个方面,形成简短的政策指南,印发各县(市、区)、市直部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组)干部,让每名干部随时随地可学习、可查阅。从而减少层层填表。

三是层层传导压力。深入开展“不忘初心促攻坚、三包一帮助脱贫”先锋行动,不断传导脱贫攻坚工作压力。对搞表面文章、形象工程,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出现“数字脱贫”;工作不深入、不扎实,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认定不准确,造成负面影响;工作不用心、不担当,沉不下去,应付差事等24种情形,视情节分别给予通报、诫勉、调整职务、停职检查、责令辞职、降职、免职、辞退、解聘等组织处理和党纪政务处分,从根本上压实责任,促进工作落实。

整改结果:已整改,长期坚持

教育局年度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篇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根据《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省政府对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1.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落实情况

根据《中共xx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xx省教育厅、xx省财政厅、xx省人力资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重新核定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xx编办〔2021〕162号)精神,2021年,市委编办、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重新核定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对全市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中、初中、小学、职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统称中小学)重新核定了编制。重新核定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为50289名,其中各县(市、区)共计45430名,市直4859名。2022年5月底前,实现各县(市、区)、各学段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标。

2.全市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落实情况

根据20xx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在校学生数据,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66480名,应核定编制5318名。依据《中共xx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xx省教育厅xx省财政厅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挖潜创新加强教职工管理的意见》(xx编办﹝2020﹞6号)“补充高考综合改革所需编制”要求,县(市、区)增加高中教职工编制185名,市直增加高中教职工编制64名,共增加249名,满足新高考改革后实施选课走班高中教师编制需求。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落实情况

根据20xx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在校学生数据,xx中小学在校生69229名,重新核定编制4419名,现有编制4334名,目前在编教职工4332名,空编87名。幼儿园公办园在园幼儿7110名,按师生比1:15比例,应核定编制474名,现有编制127名,有缺口。

下一步,针对教职工缺编问题,在现有编制总量内,通过统筹编制资源,盘活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采取调剂、补充、压减等方式向教师一线倾斜,优先保障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一是教育系统内进一步压减非教学人员编制。采取盘活教育系统内非教学单位编制和深化中小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等措施,压减非教学人员编制,收回的编制用于保障教学需要。二是压减其他系统闲置的事业编制。对其他系统闲置两年以上的事业编制,可按一定的比例精简收回,优先用于补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三是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整合职能萎缩弱化、交叉重复事业单位,压缩收回的编制用于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四是通过调剂增加编制确实无法满足教师需求的,把聘用制教师招聘作为补充,对聘用制教师实行备案管理,与在岗在编教师同工同酬。

1.加快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情况。根据省教育厅、省委编办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xx教人〔2021〕45号)精神,2022年秋季开学前在县域内全面完成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动教师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可采取“一校设编(岗)、多校使用、巡回走教”等方法,以乡镇中心校为单位、以教师工作量为依据合理配置教师。逐步解决不同区域、学校、学段、学科之间教师结构性缺员等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支持中小学教育事业,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和专业艺术人才为中小学提供体育、艺术教育服务,多方面满足中小学教育发展需要。拟于近期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会,进一步对“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进行动员部署,确保按时完成改革任务。

2.及时补充缺额教师情况。督促各县(市、区)在有空编的情况下,积极通过公开招聘、招才引智、接收免费师范生等多种途径补充教师,特别是体、音、美、劳、心理教师,优化学科结构,逐步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在市直2022年校园招聘中,拟招聘心理健康教师3人。招聘简章已于3月14日发布。

3.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情况。加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力度,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代课教师,严禁以各种形式“吃空饷”,严禁管理部门与中小学混编混岗占用教职工编制,严禁非教学单位长期借用教师帮助工作。

教育局年度评价整改工作情况报告篇八

整改措施:

一是全面对标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制定《关于进一步采取超常规举措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坚决打赢以会泽宣威为主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贫困识别、贫困退出等指导性文件。统筹、配合各行业部门出台具体的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内容涵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低保兜底、金融扶贫等重点领域,涉及资金、土地、科技、人才等支撑保障。

二是认真落实《云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建立扶贫资金常态化监管机制,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价,提升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水平。适应改革要求,完善制度机制,分级明确扶贫资金分配、支出、使用、监管责任,严格资金拨付、报账、考评和项目库建设等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重处扶贫领域腐败行为。出台《xx市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实施办法》,全面实行各类扶贫资金项目(包括涉农统筹整合资金)公告公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透明度,做到廉洁扶贫、做到阳光扶贫。三是重大文件制定、重大涉贫决策都问计于民,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整改结果:已整改,长期坚持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