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反思(模板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飞雪2023年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反思(模板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反思篇一

新宇《左右》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的一个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能够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中的重点是教会学生认识左右,难点是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我在教学中的设计主要通过让学生体验左右,之后感悟左右,然后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这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体验左右。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在情境创设中,我用谜语的形式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和学生们紧紧围绕谜底“手”进行初步体验,通过找一找活动,让学生体验左右,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其实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二.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左右相对性的难度,我先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左右。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左右相对性的理解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单是教师口头讲述,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地困难。因此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先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左右,比如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说一说文具摆放的位置,自己动手摆一摆等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使之获得切身的体会和理解。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娱乐,在娱乐中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密切联系的,于是在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握手,站位置、模拟上下楼梯等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去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效果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他们基本能够在活动中理解左右的相对性。但仍有少部分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没能够在活动中体验和形成具体的方位及空间观念。于是让我意识到在课堂中必须给予学生一个发展的舞台,给予他们一个发展的阶段性,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左右的价值。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恰当的分配各层次知识学习的时间,不光要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知识的落实;要合理的安排教学的进度,尤其要注重细节的处理。而这些都是我没有做好的。例如在时间的安排上,感悟左右用了大量的时间,于是在理解左右的相对性上时间就不是很充分,从而没有很好的突出教学难点,使部分学生在理解上仍有困难。一些小的细节,例如在板书左右时应注重强调它们的书写,这是我忽略的。此外还应该信任学生,给予他们充当小老师的机会,毕竟在课堂上,在有限的40分钟里,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例如在摆一摆这一个环节中,完全可以把检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就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思考、语言表达的能力,以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双重教学目的。这些都是我需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通过很多老师对我的评课,让我意识到自己和优秀教师之间存在着差距,存在着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多观察,多学习,遇到问题多请教,把课堂当做锻炼自己的一个平台,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申明:本人保证以上资料属于本人原创,任何版权纠纷由本人负责,未经本人或授权,不得转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反思篇二

一年级数学分解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掌握100以内数的分与合:这是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合,是数的组成,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合是10以内数的大小概念。2.分解训练:教孩子一首歌谣:“双手伸开,手心朝上,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弄成一个7,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弄成一个4,右手的食指和左手的食指弄成一个2,右手的拇指和左手的拇指弄成一个1。左拇指,1;左食指,2;左中指,3;左无名指,4;左小指,5;右手拇指,6;右手食指,7;右中指,8;右无名指,9;右小指,10。”帮助孩子熟记0~10,为学习数学打下基础。3.接下来就是死记硬背,把数字对应起来,有一定的顺序。4.通过做数学游戏,提高孩子对数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儿歌、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数字的概念,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家长也应该注重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反思篇三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解的学习方法归纳如下:

1.实物拆分法:此方法常用于计数和拆分图形。例如,9可以拆成1+8,2+7,3+6,4+5。

2.数字组成法:此方法常用于组成和填空题。例如,由数字3组成的式子有3+0,3-0,0+3,0-3。

3.补数法:此方法常用于填空题。例如,10的前一个数是9,后一个数是11。

4.互质数法:此方法常用于分解质因数。例如,18的因数有1,2,3,6,9,18,其中2和3是互质数。

5.图解法:此方法常用于看图列式计算。例如,一个小朋友拿着一把小棒,现在有5个小朋友,总共有5+1=6根小棒。

6.十进制法:此方法常用于计算进位。例如,24可以分解为20+4,其中20是2个10相加得到的。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分解的学习方法归纳,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巩固,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这些方法。

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反思篇四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解的学习方法汇总如下:

1.数的组成分解,是数的分解与组成相融合进行学习。

2.图形分解,主要是将一个图形分为几个简单的图形。

3.应用分解,学生能够将复杂的应用题进行分解,通过数量关系分解为简单的应用题。

4.分解记忆法,把一些不容易记住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它们组织起来,使之条理化,便于记忆。

5.理解分解法,把一个完整的定义或规定,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部分,从而加深对完整定义的理解。

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反思篇五

1.观察法:观察式子,找出数字之间的联系。

2.死记硬背法:如58=18+4879=29+59以此类推。

3.拆东补西法:如45=40+539=30+9以此类推。

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你的学习风格和时间限制。这些方法可能不是唯一适用于所有情况,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