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MJ笔神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

通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提高教学效果。感谢大家对教学工作计划的关注和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成功案例,希望能给大家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一

1、知识点: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列宁的住所、小山、花丛、养蜂人的小房子的确切位置。引导学生明确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理解列宁的话“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2、能力点:通过观察图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从多种角度观察、分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3、德育点:使学生养成遇到疑难的事情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教学难点:理解列宁的话“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学习方法。

合作、研究。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针对课题质疑。

二、引导学生探求新知。

1、学习一、二自然段。

a、在小组内读读、说说、分别谈谈对一、二自然段内容的理解。

b、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读、思、画、议,学习第三自然段。

a、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指读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

b、读、思、画,小组研究,理解词语。

b、指生读、朗读评价。

c、填空,展开合理想象。

训练:

1、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

蜜蜂。想到――――――――――――――。

2、他仔细观察,只见―――――――――――。

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

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想到。

――――――――――――――――――-―。

3、他为什么能想到这些?

他想的对不对?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齐读。

哪个词最能体现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怎样理解?

4、指读、齐读。

d、动手绘画,再现情境,明确方位。

读四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a、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b、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c、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

d、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

(1)小组合作绘画,看列宁的住所、花丛、养蜂人的小房子分别应画在哪儿?

谁愿意到黑板上画一画?

(2)再读这四句话,互相检查。

(3)在图上演示列宁是怎样跟着蜜蜂找到养蜂人的。指生到黑板前演示。

(4)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

3、学习第四自然段: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小组协作、解决问题。

a、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自读、质疑、小组讨论解决。

b、指导朗读。

c、多角度看图,引发想象。

a、观察哪个是列宁?哪个是养蜂人?介绍一下。

b、再观察,根据两个人的动作、表情、想象一下养蜂人。

列宁可能说些什么?

怎么想就怎么说。

三、归纳总结,引发想象。

你靠什么找到了什么?

四、课后质疑。

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你还有没有不懂的吗?

文档为doc格式。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二

教学目标设计1、能比较正确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2、初步学会用估算两、三位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计算。

4、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教学方法设计组织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道理。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激趣导入。

二、合作探究。

1、观察主题图。

2、谁愿意把你提的问题告诉老师?

运用情境图呈现渔民打渔归来的热闹场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们小学的南面,有个波澜壮阔的大海,风景宜人。大海中的物产丰富多样,同学们看,都有什么?(挂图)这节课就来探索富饶的大海会带给我们哪些数学知识,好吗?(出示信息图片)。

2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1)渔船有4排,每排有20条,一共有多少条船?

(2)每筐虾重13千克,2筐虾重多少千克?

(3)渔民今天捕了大约200千克鱼,每千克能卖4元,一共可以卖多少远?

4)这一批带鱼一共312千克,每千克3元,估计能卖多少钱?

一、

学生自由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

1、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在小组交流一下。学生活动。

2、交流所提出的问题。

(1)渔船有4排,每排有20条,一共有多少条船?

(2)每筐虾重13千克,2筐虾重多少千克?

(3)渔民今天捕了大约200千克鱼,每千克能卖4元,一共可以卖多少远?

4)这一批带鱼一共312千克,每千克3元,估计能卖多少钱?

3、解决问题。

生1:用加法算。

生2:用乘法算:20×4。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到学生中间,适时指导。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4、摆一摆。

5、汇报。

6、教学估算内容。

7、教学笔算乘法。

三、练习。

四、小结。

4这道题怎么算呢?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再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

5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的活动情况?

6

第三个问题怎样解决?请你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7解决“每筐虾重13千克,2筐虾重多少千克?”这个问题。看谁会列算式?

怎么算呢?自己先想一想,在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注重学生的想法,关注估算策略。

学生能够理解竖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思,能正确的用竖式计算。

练习:×3=20×3=200×3=。

3×5=30×5=300×5=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你能谈一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吗?生2:摆8捆小棒。2个十乘4得8个十,8个十是80。

生3:4个20是80。

6、学生各抒己见,说自己的想法:把29看成30,用30×6=180,200元够用;有的用20乘6得120,把9看成10,10乘6得60,120+60=180,钱够用。

7学生自己写出算式。学生思考后交流:

学生汇报自学的结果。

三、练习。

同位俩各做一排。做完后找规律。

四、己说说学到的知识,回顾一节课的收获。

习题设计常规计算题。

基础练习题。

拓展练习题。

板书设计信息窗1--出海归来。

20+20+20+20=80。

20x4=80。

29×6≈180(元)。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自主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习惯解决问题。实现了问题解决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同步发展。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通过学习“蜜蜂引路”的故事,学习列宁善于观察、思考和判断的品质,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蜜蜂会引路吗?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为向导找到养蜂人的?

教学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蜜蜂是一种小昆虫,它怎么会给人领路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识字。

1、我们预习了课文,认识了生字,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真的认识它们了吗?

出示生词卡片:莫斯科附近派人聊天敲门惊讶同志。

自主归类识字:

上中下结构的字:莫。

熟字加、换偏旁识字:斯—期付—附敲—搞呀—讶志—士。

联系生活识字:聊派。

指读,齐读,开火车读,并相机理解词语。

2、生字宝宝真调皮啊,瞧,他们一下子躲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细读感悟。

(一)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2)老师小结: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小组汇报。列宁发现花丛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的方向走,就一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四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3、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由于列宁仔细观察,善于联想和科学分析而找到了养蜂的人。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引起联想,认真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微课:列宁与养蜂人事件背景介绍。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蜜蜂引路》,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蜜蜂引路。

学生汇报。板书:人物事情。

二、教学课文。

“惊讶”是什么意思?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应该怎么读出惊讶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列宁的话要读的亲切,风趣,谁来读?

“向导”指的的是什么?

师:双方见面,列宁终于找到了那个养蜂人,这是整个事情的结果。(板书:结果)。

列宁是怎样一步步的找到养蜂人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学习后汇报,教师贴图。师生交流:为什么要这样贴。

3、学生同桌交流列宁边走边想,找到养蜂人的经过。

学生在班级里说。

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果然)。

(齐读)列宁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师:好,谁会看图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生:说)。

生: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列宁想,这些蜜蜂大概是养蜂人养的吧?蜜蜂采了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要是我跟着蜜蜂走,不是就可以找到养蜂人了吗?于是列宁仔细的观察,发现这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他想,蜜蜂总是和养蜂人住在一起的,这座小房子大概就是养蜂人的家吧?列宁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列宁就是这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

师:小朋友,你们很聪明,不仅读懂了课文,还像列宁一样会观察,会思考,列宁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的找到了养蜂人。这是整个事情的经过。(板书:经过)。

列宁为什么要寻找养蜂人呢?请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ppt出示):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呢?用波浪线划出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并用上“因为…….所以…..”句式说一说。

学生自学后汇报。

师总结:

这就是整件事情的起因。板书:起因。像这种记人写事文章除了要写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外,一般在开头还会交代时间和地点。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是记人写事文章的“六要素”。弄清了文章的六要素就弄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师:同学们想,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点课题)。

生:不能。

师:那么,列宁是靠什么找到养蜂人的呢?想一想再来说说。

除了文章必须有“六要素”之外,这类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文中的人物或事情能够让我们明白什么或学到什么?师:一个是伟大的领袖,一个是平凡的养蜂人,是什么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了呢?请听老师介绍事情背景。(微课介绍列宁与养蜂人活动背景)。

听了介绍,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三、拓展迁移。

下面我们用这节课学到的提炼记叙文“六要素”方法来学习有关列宁的其他两个故事。

附:《谁打碎了花瓶》《按次序理发》。

问题:

2、你从文章中列宁身上学到了什么?

谁打碎了花瓶。

列宁8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玩儿。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

孩子们正玩儿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列宁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说话。妈妈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叫他写封信给姑妈,承认自己说了谎。

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的回信。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一、阅读短文,找出本文中的“六要素”。

二.你能试着把“六要素”连起来,形成一段通顺简洁的话吗?

三.你故事中学习到了什么?

“按次序理发”

有一次列宁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列宁进去后,大家连忙让座,并且请列宁先理,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要不得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随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上。

一、请试着说出本篇文章的记叙“六要素”都是什么?

二.你能试着把“六要素”连起来,形成一段通顺简洁的话吗?

三、你从故事中学习到了什么?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五

1、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资料,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潜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透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资料,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潜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1、生字词卡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2、板书课题。这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明白些什么吗?除了采蜜外,还有什么本领?(做向导、辨认方向)。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

2、学生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生字,指生当小老师读。

(2)去掉拼音带词读。

(3)分析生字结构,说说识记方法。

(4)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共同讨论解决。

(5)提醒学生注意多音字(闷几尽)。

4、说说课文讲了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三、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了解试验过程。

1、读课文,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想到做这样的试验呢?

3、作者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请默读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能够分哪几步。

4、学生画,回答,(用“先……之后……然后……最后……”)。

教师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路放飞蜜蜂。

5、请男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他做实验的步骤,你能从试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6、其实,法布尔写到“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就已经说清了试验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后面的资料呢?自由读读,跟同桌讨论一下。(出示该段文字)。

(说明法布尔边试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状况,还动脑筋思考)。

我们再一齐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7、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或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测、括、确、误、途、超”,组词朗读。

2、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学生书写。

四、

总结。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写了《昆虫记》这一本书,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此刻,我们再复习一次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3、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明白了这篇课文讲的是(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潜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潜力。

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事情证明:蜜蜂飞回来了。

二、精讲课文。

(一)试验结果。

1、默读第3、4、5自然段试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没想到,而且,我也推测它们可能会不了家了)。

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

(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了家。

“准确无误”指什么?(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的回家。)。

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蜜蜂不仅仅有辨认方向的潜力,而且这种潜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五自然段。从哪句话能够看出来呢?(出示句子:)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蜜蜂辨认方向潜力强?(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尽管……但……)。

请同学们看看这个词,这是一组关联词,尽管他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的飞回来了。

指导读出重点词。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蜂辨认方向的潜力很强?请你找出来。(“无论……总是……”)。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了蜜蜂辨认方向的潜力很强,所以,试验的结果是:(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潜力)。

3、蜜蜂辨认方向的潜力这么强,但是还有三只蜜蜂怎样没有回来?(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2)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2、什么是本能?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

“本能”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3、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此刻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

蜜蜂是利用视觉、嗅觉的功能,依靠地形、地物与太阳位置、偏振光来定位的;面在近处则主要靠颜色和气味来寻找巢门位置的。在没有明显标志物时蜜蜂也会迷巢的。

偏振光导航是蜜蜂特殊的本领,蜜蜂复眼顶部的一少部分小眼能够利用天空中紫外偏振光进行定向和导航,并透过在巢脾的竖直平面或水平面上的舞蹈,将蜂箱、食物和太阳三者联系起来加上视觉、嗅觉建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4、在我们课本57页的资料袋也给我们介绍了蜜蜂的一些资料,让我们一齐读一读。

四、总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家庭。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它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法布尔的成功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期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五、作业。

1、摘抄好词句。

2、阅读讲述关于其它动物搞笑的故事的书籍。

板书设计:

14、蜜蜂。

听说――做实验――飞回来。

无法解释本能。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六

教学目标设计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

口算方法。有结合题目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的意识。

2、在一年级学习百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口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弄清图意,提出数学问题。教师也可以简要介绍一下蜜蜂王国中的分工与合作情况,使学生对蜜蜂的生活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引入。

师:我们常常和爸爸妈妈到商店、超市买东西。算钱时爸爸妈妈怎么算呢?(口算)看来口算快对日常生活还是大有帮助的。

二、新课。

(一)百以内两位数的加法。

出示例题图:

你能算出哪两种玩具一共需要多少元?你是怎么算的?新课标第一网。

师:根据学生和回答板书。

思考:你和他的想法一样吗?还可以怎样算?

谁愿意说说你的想法?

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很多,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1、教学第一个红点、绿点标示的问题时,以“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这两个问题引入,学生正确列出算式后,以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探索57+29的口算方法。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使他们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生可能得出多种算法,只要学生运用的算法有道理,都应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对以上算法的特点进行比较,从而在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优化。教学第一个绿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2、教学第二个红点和绿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参照第一个红点和绿点的教学建议进行教学。在探索中,学生可能出现与教材提供的不同的算法,如57-29,除教材出示的57-20=37,37-9=28;57-30=27,27+1=28以外,学生如能想出59-29=30,30-2=28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3、“自主练习”第1、3、8题是针对新知识进行的口算练习。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口算的;也可以采用小组比赛、接力赛等生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还可以制成卡片,进行经常性的练习,用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活动一。

播放课件,学生观看课件,从课件中获得信息。

学生畅所欲言。

活动二。

根据课件提供的小蜜蜂只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各小组进行汇报。

活动三。

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解答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学生列式解答。

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谁愿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二)渗透估算的思想。

小红手里有60元钱,你们快帮她想想买两辆玩具小汽车够不够。

(三)百以内两位数的减法。

观察图,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自己算一算。

谁愿意把自己的算法跟大家说说。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也很多,你觉得哪种方法好就可以用哪种。

三、巩固练习4、第2题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估算、口算练习的题目。通过三个小朋友两天看书的页数,让学生先估算谁看得多,然后再算一算加以验证,看谁估计的准确。交流时,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估算过程及方法。交流时,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估算过程及方法。

5、第6题是一道连线题,教学时要注意: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有的有拍无球,有的有球无拍。

6、第9题是一道拓展性的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练习此题时,要让学生明白两人的家应在书城的同一侧,不可能在两侧。两人家在书城的同侧,首先确定丁芳家的位置,小刚家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小刚家在丁芳家和书城之间;小刚家不在丁芳家和书城之间。两种情况都符合题意。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活动四。

游戏:“贴七色花”。

请同学们把手中的花瓣贴在相应的花心周围,比一比,看哪朵七彩花贴得最漂亮?

学生活动。

活动五。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总结。

习题设计常规计算题。

基础练习题。

重点练习题。

拓展练习题。

板书设计57+29=86(只)。

32+45=77(只)。

本节课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整个教学步骤分成了几个活动进行,教学行为与目标非常清晰。上起来也很有意思。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观察信息窗的时候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讲到那里的时候,我还是有点操之过急,讲解过多了。原本是为节省一点时间,其实是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权利。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七

一、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

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教学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四、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读《昆虫记》这本书。

五、教学时数: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蜜蜂》。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

2、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阅读提示。

〈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把有关的语句画来来。

2、自由组合或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实验的经过。

(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

(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

(4)、检查蜂巢。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

2、从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么深的感触呢?(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可以看出。)。

(2)、(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1)、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

2)、做白色记号,是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抛弃的。

3)、在两里外放飞是为了了解蜜蜂认不认得回家的路。

(3)、(对蜜蜂的喜爱之情)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先读给同桌听。读时教师适机点拨,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1)、刚放飞时,恰巧起风了,作者观察到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时,作者想蜜蜂怎么可以眺望到遥远的家园呢?说明作者担忧蜜蜂找不着家。

2)、第二天检查蜂窝时又看到15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想到:“尽管它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回来了。”这是一种我们人类所缺少的本能,体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

这些地方要多读,读出感情。

〈四〉、归纳小结。

1、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在畅谈感受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如,周到严密、多想多思、勇于探索。)。

〈五〉、拓展作业。

你熟悉哪一种小动物,它有什么习性?做个小实验来证实。验证过程中要做到多观察、多思考。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八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学会8个生字,理解“引路、附近”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生字字形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蜜蜂引路教生字“蜜、蜂”。“蜜”注意中间部分的笔顺。“蜂”读准后鼻音,字形上与“锋”区别。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各写一个。

2、“引路”什么意思?

3、读课题,说说你看了课题后想要说什么?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听录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讨论后,教师简介列宁的生平。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理解莫斯科养蜂附近谈天字音重点:斯(注意读准平舌音。)字形重点:养(与“美”区别)、斯(与“期”区别)词义重点:教师简介“莫斯科”。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教师简笔画:莫斯科小山房子并随即理解“附近”词语的意思。

(3)请小朋友结合板画,说说列宁的住处。

四、作业。

1、说说下面字的偏旁。引()旁,共()画。斯()旁,共()画。蜜(0旁,共()画。

2、抄写本节课学过的生字。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九

教学目标设计1、初步学会用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3、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教学方法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激趣导入。

海水养殖场的叔叔阿姨们这几天正在忙碌着,他们在干什么呢?

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

师: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2、我们先解决“夹了多少根海带苗”好吗?学生自己试试看,能用哪些方法解决?

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海水养殖场的叔叔阿姨们这几天正在忙碌着,他们在干什么呢?

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算法。

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要有所侧重,可让学生先估算,在告诉学生估算的结果不是准确结果。从而引出要用竖式计算。

一、激趣导入。

师: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

交流自己看到的:渔民在种植海带、放养螃蟹、运送虾饲料、放养扇贝。

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1、小组同学一起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再回答:

(1)夹了多少根海带苗?

(2)3笼装了多少只扇贝?

(3)一共养了多少只螃蟹?

2、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全班交流。各组展示计算方法并说出想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估算:29≈3030×3=90。

(2)我用竖式算。(3)学生独立思考后,将竖式最优化。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4、摆一摆。

5、汇报。

6、教学估算内容。

7、教学笔算乘法。

三、练习。

四、小结。

3.笼装了多少只扇贝?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想法。

4学生尝试自己解决。

教师要强调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1)乘的顺序。从个位算起,(2)积的位置及进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通过学生总结,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力争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更加清晰、条理生2:摆8捆小棒。2个十乘4得8个十,8个十是80。

生3:4个20是80。

6、学生各抒己见,说自己的想法:把29看成30,用30×6=180,200元够用;有的用20乘6得120,把9看成10,10乘6得60,120+60=180,钱够用。

7学生自己写出算式。学生思考后交流:

学生汇报自学的结果。

三、练习。

同位俩各做一排。做完后找规律。

四、己说说学到的知识,回顾一节课的收获。

习题设计常规计算题。

基础练习题。

拓展练习题。

板书设计信息窗2--海水养殖。

2929。

×3×3。

2787。

60。

87。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努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及算法多样化。通过多问题的探索,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在具体计算时鼓励学生用口算、估算、竖式多种方法,张扬学生的个性。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十

课文记叙了“我”参观养蜂大厦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借赞美小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的精神,歌颂了劳动人民为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而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课文结构精巧,用凝练的语言准确而形象地描绘出蜜蜂酿蜜时繁忙、热闹的劳动场面。在赞颂农民劳动时,作者又通过联想巧妙地把”蜜蜂与劳动人民联系起来。

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自己发现问题,合作研究解决问题。

一、课前谈话:聊聊小动物的话题,你过小动物吗?

二、学习课文。

1、齐读课题学了课文,你对蜜蜂有什么感受?你感到蜜蜂是……。

指名回答并板书。

2、看板书说说蜜蜂是怎样一种动物。

3、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回到课文中看看,在这之前,请你看一个词提出一个问题。

三、合作研究问题。

我们把初步的感受变成了一个个问题。可以出纸把研究成果写下来。

学生小组合作研究。

研究纸条:1、我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这样探究:

(1)仔细读课文,并有课文上作记号找出依据来证明。

(2)可以补充一些课外资料来证明。

3、讨论交流:探究后有什么感受。

探究小组成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汇报研究成果。

1、请小组同学代表汇报2、随机指导悟词,如:“极好的东西”还指什么东西?指导朗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蜜蜂的高尚。

2、蜜蜂所有的特点都集中到了一个词“可爱”所以课题是“可爱的小蜜蜂”。

3、可老师读了最后两段产生了疑问,写蜜蜂怎么又写人了呢?

五、学习最后两段。

1、自己读一读,来帮老师解决问题。

2、指名回答。

3、齐读此段出示:“蜜蜂用劳动建设……蜜”“说不定……生活呢。”

六、提升写感受。

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再交流。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新课程提出了“学习主题”的构建,学习主题包含内容和行为两个侧面,体验性与结果性两个层次。以往我们通常把学习目标局限于内容侧面和结果性层次。这堂课上,我注重行为侧面和体验性层次,把目标确定为:学习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通过发现问题,小组研究解决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蜜蜂那种“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精神的可贵,劳动人民为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而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提出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深入课文去探究,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亲身体验从而获得答案。最后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人,说说像小蜜蜂一样勤劳、无私奉献的人,把小蜜蜂的可爱感受内化到心里。但整堂课下来,效果并不在想象之中,学生不太习惯积极地参与探究,探究的气氛不浓。这正是我以后课堂教学要注意培养的方面。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十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2、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3、通过体会“推测” “几乎” “大概” 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组织学生在默读中边读边想,理解并深入课文学习。师生共同理清试验的各个环节,在分析比较中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培养观察习惯,学习探索精神。

课前让学生搜集蜜蜂的资料。教师准备:法布尔的常识和他的《昆虫记》。

一、复习导入 明确要求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蜜蜂》,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谁注意力最集中,不出声,不指读。思考:

a、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b、课文哪些地方写试验的过程,哪些地方写试验的结果,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的结论。

(2段写过程,345段写结果,6段写结论)

3、引入: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抓住重点,感悟试验过程。

1、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呢?默读课文第二段,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提示:

(2)从法布尔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3)这个试验中,能不能减少其中的一个环节?为什么?

3、分组学习,教师指导。

4、指名说说,全班交流。(1、先在自家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放在纸袋里。2、接着做了白色的记号,3、然后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4、最后法布尔还把蜜蜂放在纸袋里走了两里多路。把蜜蜂放出来。)

5、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归纳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6、从法布尔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让学生明白他这样做的目的。选自己家的蜜蜂(是为了便于观察),做上记号(与其他蜜蜂区分,使试验真实),让女儿守在蜂窝旁(掌握飞回来的时间),二十多只 (比较分析,得出较准确的结论。)

7、说说在这个试验中,能不能减少其中的一个环节,要陈述理由。(不能少。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得到的结论会不准确)

8、小结:是啊,难得作者考虑得如此细致周到,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非常严谨,对科学求实的作风。让我们来齐读课文的第二段,一起去感受法布尔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吧。

三、品读课文,探究试验结果

1、师: 那么试验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再一次快速默读课文3、4、5段。

2、现在老师先请三位同学来读读这三个自然段。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想。

3、指名交流:(预设:蜜蜂飞回来了。二十只蜜蜂,有十七只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画出有关的句子。

4、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 ,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a、如果你当时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会对它们说些什么?(预设:真是太高兴啦。小蜜蜂啊,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找到了回家的路。我也以为你们回不了家了。)

c、如果是你,你会有怎么样的推测?说说你的想法。预设:想想蜜蜂在飞回来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或危险。

d、蜜蜂竟然飞回来,难怪小女儿这样激动。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女生齐读。

(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了家。

a、“准确无误”是什么意思?蜜蜂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准确无误地飞回来的?

完全正确 没有差错)联系上下文理解。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地回家。)(尽管…… 但)这是一组关联词)。说明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

b、指导朗读。男生齐读。

5、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试验,那么作者又是应用怎样的语言来写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比较句子: 这样改行吗?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的准确无误。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蜜蜂肯定找不到家了。

6、放手默读课文,像这样用的准确的语言课文中还有很多,你能试着找到几处吗?

7、交流,屏幕显示句子,读一读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几乎要……大概……我想……

四、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出示、齐读最后一段)

3、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说明你们很善于思考。希望课后你们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这些疑问。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电脑出示资料。

如果你们对蜜蜂感兴趣,还可以自己去查找资料,自己再做一番研究。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讨论:作者从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虫的相关知识制成一张手抄报,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3、特向你们推荐《昆虫记》。这是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的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试验,真实记录昆虫的本能与习性的巨著。

板书设计:

14 蜜蜂

法布尔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试验捉蜜蜂

做记号严谨 求实

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 放

结论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而是本能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十二

1、学唱歌曲《蜜蜂做工》。

2、体验自主结伴唱歌的快乐。

课件准备:蜜蜂采蜜实拍图若干,动画《蜜蜂做工》,儿歌图谱,歌曲《蜜蜂做工》音频、伴奏。

一、出示蜜蜂相关图片,引导幼儿分享交流。

1、结合图片回想蜜蜂采蜜。

大家还记得它们是什么吗?

小蜜蜂为什么要飞来飞去?

小蜜蜂这么辛勤地劳动,你知道能酿出什么吗?味道怎样?

2、欣赏儿歌视频《蜜蜂做工》。

儿歌里是怎么唱小蜜蜂的?我们一起来听听。

(欣赏儿歌视频)。

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有的小朋友没有听清楚,我们再来听一次。

(再次欣赏儿歌视频。)。

这次你听清楚了吗?歌里唱了什么?

二、出示儿歌插图,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并学唱歌曲。

1、出示插图。

有只小蜜蜂在偷懒,它停了下来,这样做对吗?

(播放歌曲音频。)。

2、学唱歌曲。

老师先来夸一夸勤劳的小蜜蜂。(教师清唱歌曲。)。

你知道小蜜蜂为什么要辛苦地飞到树林里采花蜜呢?

小朋友再听一遍,然后和老师一起轻轻地唱。

小朋友试着用美妙的歌声自己唱一唱。

3、展示图谱,完整学唱。

我们一起完整地唱唱这首儿歌。(播放伴奏)。

三、教师带领幼儿学学小蜜蜂飞。

“嗡嗡嗡,飞吧小蜜蜂!”,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学学小蜜蜂呢?

(教师边单句清唱边演示简单动作)。

请几个小朋友扮演小蜜蜂来飞一飞,我们再来唱一唱。

请女孩子先来试试,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学小蜜蜂飞。

男孩子也想试试吗?

谁想邀请朋友一起学小蜜蜂飞一飞,唱一唱?

1、区域活动:将歌曲和图片放置表演区,提供装扮小蜜蜂所需的道具,鼓励幼儿自由接班,扮演小蜜蜂继续演唱歌曲。

2、家园共育:将歌谱贴在家园栏,引导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表演演唱,也可让家长同幼儿一起学蜜蜂飞一飞,并唱一唱歌曲,体验亲子互动的欢乐。

蜜蜂做工(儿歌)。

嗡嗡嗡,嗡嗡嗡,

大家一起勤做工。

来匆匆,去匆匆,做工兴味浓;

天暖花好不做工,将来哪里好过冬?

嗡嗡嗡,嗡嗡嗡,别学懒惰虫。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十三

二、解决问题:

1、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2、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画出简笔画:“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

4、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1)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2)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

生: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3)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他仔细观察……有一所小房子。

(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1)列宁在观察什么?

2)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3)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4)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小结: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生读第三句。

1)这句话说什么?

生:果然

3)“果然是什么意思?你能用“果然”说一句话吗?

5、齐读这段话。

1)看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的人?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

3)小结: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拓展:

1、画出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路线图。同桌间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

2、从这件事上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谈谈你的看法?

《蜜蜂引路》是一篇大家都很熟悉的课文了。学习这篇课文重点是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列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这样的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融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体会列宁仔细观察并进行思考的过程,在身临其境的体会中感悟。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十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法布尔的实验过程感悟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感悟法布尔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的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目标2分钟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实验过程,感悟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板书:实验)

二、品读实验感悟严谨30

1、法布尔是怎样做这次实验的?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学生读文,师巡视学情)

2、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法布尔是怎样做这次实验的?(指名说)

3、课件出示“一天……然后放出来。”(生齐读)

4、我想这样做这次实验,你们看行吗?课件出示:一天,我捉了几只蜜蜂,把它们放到玻璃瓶里。自己带着蜜蜂到了一个地方,把它们放了出来。然后我回到蜂巢等候蜜蜂的归来。

5 、我这样做行吗?说一说!(生交流看法)

7、法布尔就是这样把做了记号的蜜蜂放飞了,师读“二十只左右……阻力”课件出示:二十只左右……阻力?”你们读读这段文字,孩子们,此时的蜜蜂真的触到地面了吗?(生:没有,为什么?)“几乎”这个词告诉我们即将触到而又未触到地面。用词是多么严谨啊。注意到老师描红的词语了吗?你能从这些词语中感悟到什么?(法布尔在猜测,不确定)

8、小结:看来从词语的准确运用上也可以看出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

9、是啊,当我看到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上的时候,我想:它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此时此刻,法布尔内心充满了对蜜蜂的怜爱,放声读读吧!谁来读?(指两名学生读,评价:我听出了你对蜜蜂的担心)尽管刮起了狂风,尽管阻力很大,但蜜蜂依然在艰难地寻找着回家的路……齐读课件!齐读!真为蜜蜂担心啊!

11、法布尔由此推断蜜蜂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推测”能换成“猜测”吗?为什么(推测:说话有根据猜测:说话没有根据,凭空想的)

12、小结:可见法布尔做事严谨,用词准确。

13、法布尔所做的推测和结果一样吗?课件出示:“没等我—还沾着花粉呢。”小女儿心情怎样?(激动)怎么读?试试吧!指名读。(评价:心情多么激动啊!)它们在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两点四十分)再激动点儿,好吗?再读!师生合作读:师……她高声喊道生—有……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三、联系前文拓展延伸7分

读到这儿,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课件出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飞回原处。法布尔是多么激动啊,他兴奋地对人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飞回原处。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飞回原处。

15、同学们,要知道,蜜蜂能够准确无误地回家,靠的可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啊,因为当时条件有限,法布尔无法作出解释。而如今科学证明:蜜蜂是靠太阳来辨别方向的。在一天中,蜜蜂舞蹈的方向是随着时间不同而变化的。蜜蜂是依靠蜂房、采蜜地点和太阳三个点来定位的。蜂房是三角形的顶点,而顶点角的大小是由两条线来决定的:一条是从蜂房到太阳,另一条是从蜂房到采蜜地点的直线,这两条线所夹的角叫“太阳角”,是蜜蜂的“方向盘”。蜜蜂向左先飞半个小圈,又倒转过来向右再飞半个小圈,飞行路线就像个“8”字。可是,蜜蜂有时从上往下飞,有时从下朝上飞,而飞行直线同地面垂直线的夹角,相等于太阳角。蜜蜂正是从这种角度的大小来确定采蜜地点和方向的。(课件)

14、蜜蜂

仔细

实验求实

周密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十五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1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学生汇报。

3、师: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能力,无论被抛弃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飞回原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现的呢?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本课我们来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蜜蜂的。

二、初读课文

1、分小组读完课文,给难读的字正音。

2、自由读,讨论: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课文

1、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

验证内容

验证过程

验证结果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内容。

3、质疑

(1)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你从哪里发现的呢?(要求学生读出有关词句)

(3)看到这样的验证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4、尝试用你的体会到的感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从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启发?

(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动手动脑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6、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四、总结: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五、作业

1、完成相应习题。

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十六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 。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十七

1、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积累文中出现的词语。

3、从作者对昆虫的观察中受到启发。使同学们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

【学前准备】

1、查找蜜蜂的有关资料和相关的故事。

2、制作有关蜜蜂的图片课件。

3、设计教学的环节提示和难点,重点知识的考查。

【教学过程】

一、课外勾连

1、因为有一年四季,有鸟语花香,有千姿百态的生物,这个世界才如此的奇妙与美丽。你喜欢昆虫吗,你了解昆虫的哪些知识,请与同学们作交流。

3、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蜜蜂的了解。

4、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里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在此老师作整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自学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与方法

1、课文的辽里行间充满对蜜蜂的爱。

2、作者为了证明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他是怎样实验的,结果怎样?

3、你从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受到了什么启发?

1、课文里的哪些语句可以突出“我”对蜜蜂的喜爱?

“在我被刺的同时,有20只蜜蜂受到了损伤。”

“我想,它们飞得这样低,怎么可以眺望到遥远的家园呢?”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这不是一种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2、主要讲的是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给20只蜜蜂的背上涂上了白色,结果有17只蜜蜂准确地飞回了家的故事。

3、写一写,再说一说:自己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热爱大自然、爱护昆虫,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对待客观事物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练习设计】

1、填空:

作者为了证明蜜蜂有没有( )的能力,在蜜蜂的背上做了( ),带到了()外,结果,有17只蜜蜂()。

2、从课文里我摘抄了一些能够表现我对蜜蜂的喜爱之情的句子。

3、学习了课文,我还要写一点学习体会,写下自己的感想与打算。

蜜蜂教案教学设计(热门18篇)篇十八

1. 认读生字卡片,并口头组成词语。

2. 认读词语卡。

二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蜜蜂》一文的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蜜蜂》,板书:《蜜蜂》。

1. 朗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再画出层次。

引导提问:

a. 那个自然段写的是作者做实验的原因?

b. 那些自然段写的是实验的过程?

c. 那段写的是实验的过程?

d. 课文一共有几段?

2. 划分出层次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第一段。

2.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做实验?想做一个怎样的实验?

3.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提问:

作者为实验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提出相关的词语。

a. 第一句:提蜜蜂 放纸袋

b. 读第二句:做记号

c.再读第三句:带远处 放出来

d. 闷了好久的蜜蜂放出来会怎样呢?

e. 起风了,蜜蜂为什么飞得很低?

4. 学习课文三至五段。

a.提问:蜜蜂回来了吗?

b.两只蜜蜂飞回家用了多长时间?

c.第二天又有几只蜜蜂飞回来了?

d.实验结果怎样?成功了吗?

5.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a.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b.这段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也学习了作者善于观察,思考。实验的方法。

五、课堂作业

请大家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板书设计:

1 ⅱ 2 3 4 5 ⅱ 6 ⅱ

原因 经过 结论

实验原因: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蜜蜂 实验过程:捉蜜蜂 放纸袋 做记号 带远处 放出来

实验结论:蜜蜂不是靠记忆力,而是本能。

相关范文推荐

    疫情防控实践报告体会(优秀23篇)

    在实践报告中,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优秀的实践报告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参考。_曾经说过,只有人们的

    小学三年级励志演讲稿(优质19篇)

    挫折和失败只是人生路上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逆境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以下是一些励志图片和壁纸的分享,希望能够激励您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民航安检工作心得体会大全(15篇)

    工作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效果,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这里是一些优秀员工的工作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在工作中带来一些启示和指引。

    孩子做饭的心得体会的标题(优秀1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认知和思考过程的一个记录和整理。接下来,我们将分享几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对于心得体会的经验总结,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

    农村房屋出租简单的合同(专业20篇)

    无论是商业合作还是个人交易,合同协议都是保障双方权益的基本保障。下面是一些常见合同协议条款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和使用。在当今不断发展的世界,合同的类型越来越多,签

    怎样当好母亲心得(优质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所经历、所感受到的事物和经验的总结。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

    还款协议书不还款(实用19篇)

    合同协议的内容应具体明确,避免模糊和歧义,以防止纠纷的发生。在以下范文中,大家可以了解到一些行业内常用的合同协议表达和格式。联系电话:___________乙方

    整顿工作作风心得体会及收获(实用20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案的总结,有利于我们积累经验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随着时代的进步,工

    数学线上教育教学总结(通用22篇)

    通过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可以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思考如何改进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又接近尾声,

    德育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专业17篇)

    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关德育工作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请大家参考以下范文,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