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院管理考核方案 眼科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大全5篇)

时间:2023-10-07 作者:书香墨2023年医院管理考核方案 眼科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大全5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院管理考核方案篇一

医疗风险是指卫生技术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的危险因素。对患方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危险因素,对医务人员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的不安全事件的风险。

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地、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对病人或医务人员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的活动,即通过医疗风险分析,寻求风险防范措施,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

为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就医及医务人员自身安全,特制定并方案。

一、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求控制。难以避免的风险,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一)成员名单

组长:陈寿川(院长)

副组长:王珲(副院长)

成员: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院感科药剂科后勤服务部设备科

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谢丹任办公室主任,饶家均、令狐晓梦、倪琨任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领导小组职责:

1.审议医院风险管理年度工作报告;批准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确定医院风险管理总体目标;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2.了解和掌握医院面临的各项重大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现状,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

三、医疗风险识别

医疗风险识别是医疗过程中超前防范医患纠纷,确保医疗安全的有效方法。其范围包括:

(一)诊疗护理过程

1.危重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医护人员未及时抢救。

2.门(急)诊医师对危重患者未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对病情涉及多科的患者,首诊医师未按患者的主要病情收住相应科室。

3.对危重患者,会诊医师和医技科室的医(技)师在接到会诊邀请后,未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诊查患者。

4.会诊医师未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

5.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或记录内容不规范。

6.科室二线或三线值班人员不明确或联系通讯工具不畅通或不能及时到位。

7.患者病情突然恶化且经初步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查看病人或请相关科室会诊。

8.对疑难、危重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病例讨论或科间会诊。

9.对危重患者未做床旁交接班,或未将危重患者的病情、处理事项写入交班记录。

10.高风险、高难度的择期手术未在术前上报医务科。

11.麻醉师缺少术前、术后麻醉访视记录,或术后患者返回病房24小时内未诊查患者。

12.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13.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手术未能按期进行。

14.未落实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或检验项目不齐全,或知情同意书签署不规范。

15.护士未正确执行医嘱或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16.错发、漏发药物。

17.处方中药物出现用法错误、用药禁忌、配伍禁忌或用量超过极量而未注明。

18.违反相关规定使用医用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

19.采取标本时,采错标本、贴错标签、用错试管等非患者原因导致采集量不够需重新采取。

20、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或方法欠妥,存在院内患者交叉感染的隐患。

21.漏报、错报、迟报传染病,或遇有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集体中毒等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的病员时,未及时上报。

22.因治疗需要且病情允许需要转科,转出科室未及时联系转入科室或转入科室无正当理由拖延转入。

23.抢救设备及药品准备不充分,导致患者抢救不及时。

24.其他未引起人身损害后果,但由患者投诉的诊疗行为。

(二)医疗文书书写

1.门(急)诊医师未按时书写病历或记载内容不全。

2.未把患者不配合诊疗、拒绝诊疗或自动强行出院等特殊情况记录在门(急)诊病历或住院病历中。

3.未在门(急)诊或住院病历中记录药物过敏史等重要内容。

4.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住院病历、首次病程、抢救记录、术前讨论、手术记录、麻醉记录等。

5.未及时与患者签订医院规定的各种知情同意书、沟通记录。

6.二级以上手术未及时进行术前讨论,或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报告,或无术前小结、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观察要点等。

7.术中记录不准确、不完整,对术中阳性发现描述不细,或对术中出现的意外和失误未能如实反映,甚至在记录中造假、隐瞒。

8.对危重患者未及时向其家属下达病危通知书,或缺少与家属的谈话并签字的记录,或有记录而无家属签字。

9.凡决定转科的患者,经治医师未书写转科记录,对转院或自动出院的患者,未及时签订自动出院(转院)同意书。

10.病历涂改严重,书写错误或缺乏病案内涵质量的重要医疗内容,或造成病历等资料缺损、丢失。

(三)医技后勤

1.抢救药品、材料未及时补充、更换。

2.供应过期物品、过期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

3.急救设备、器材出现故障。

4.医技科室对于仪器、设备疏于检测维修,导致检验检查结果失真。

5.医技科室疏于查对,弄错标本或项目、部位。

6.漏填、错报检验检查结果,或丢失检查申请单、结果报告单。

7.检验检查标本丢失。

8.特殊检验标本,病理标本保留(存)时间短于规定时间。

9.检验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未于临床科室及时联系并提议重新检查,发现检查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未主动上报。

10.药剂科未能及时发现处方中药物用法不当、用药禁忌、配伍禁忌、用量超过极量等。

11.供电、供氧、供水系统未定期检测而影响使用。

12.停电、停水未及时通知到病人或停电、停水未按应急预案处理。

(四)医德医风

1.态度冷漠,语音粗暴。

2.玩忽职守,擅离岗位。

3.夸大疗效及对不良预后估计不足。

4.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诊治、手术、发药过程中有聊天、打手机等不良行为。

5.不负责任地解释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者或家属误解。

6.出现其他医德医风问题。

(五)医护人员安全

1.诊疗、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医务人员身体伤害事件,包括针刺、锐器刺伤、接触化疗药物、传染病等导致的伤害。

2.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及伤害。

二、医疗风险的评估

医疗风险分为三级预警:

1.一级预警:虽发生医疗风险,但未产生后果,未引起医疗纠纷。

2.二级预警:

(1)发生医疗风险,未产生后果,或产生的后果较轻,但病人已投诉。

(2)一年内,发生两次一级预警的。

3.三级预警:

(1)发生医疗风险,产生严重后果或造成患者死亡,酿成严重纠纷。

(2)由于各种“不作为”因素,影响恶劣,造成医院声誉损坏的。

(3)严重医德医风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造成医院声誉损害的。

(4)一年内,发生两次二级预警的。

三、医疗风险的防范

(一)医疗管理方面

1.因医院内部对各科室的人力、技术、设备配置等不同,客观上会造成对某些疾病诊治水平的差异,故各临床、门诊科室应尽量按照本科室疾病收治范围收治并诊疗患者。

2.在手术科室要严格执行手术分级制度,对科室手术级别及人员资质进行规范。

3.医院统一医疗、护理流程,制定各项诊疗操作规范,并强化环节控制。

4.保障医疗信息通畅,强化出现问题后逐级上报机制,杜绝出现医疗问题后隐瞒不报现象,加强不良事件防范及上报力度,规避同一问题重犯的风险。

(二)医务人员能力和道德修养

医务人员是医疗活动的主体,是降低医疗风险的基本要素,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对于降低医疗风险和提高医疗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医院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分析讨论、批评教育和必要的经济处罚等形式,来提高全院职工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三)设施问题

1.抢救设备及药品,必须定期检查,维护并有相应记录,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保障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时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对于抢救设备的附件,如电源插座等,一并列入检查范围。

2.对实验室检查设备及全院其他检查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及按相关规定进行质控,避免出现错误报告,误导临床医师对患者的诊断治疗。

四、医疗风险防范管理的监控程序

(一)科室管控机制

1.各科室建立不良事件登记本,指定专人负责,对发生的各类不良事件要及时登记并上报相应职能部门。

2.科主任或上级医师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规范诊疗行为等措施,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及监督,从中发现潜在的医疗风险和安全隐患,及时指出错误并改进,防止医疗风险的扩大或造成不良后果。

3.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医疗风险和差错,及时认真分析讨论,制定纠正措施,并监督整改。

4.对严重的医疗风险和差错,科室必须及时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如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实,从严处理。

(二)医院管理机制

1.通过对科室的定期检查及随机抽查,及时发现医疗风险和安全隐患。

2.调查分析发生医疗风险的原因,判定医疗风险的性质,根据情节及责任,要求医疗风险责任人或科室限期整改。

3.检查、监督医疗风险当事科室和责任人对医疗风险的整改情况,对于整改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并存档。

五、处罚

1.医疗风险处罚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2.医疗风险处罚分为:口头警告,书面检讨,通报批评,技术职称低聘,待岗学习,追偿经责任等。

3.医疗风险责任人或科室根据医疗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予以上述处罚,对构成医疗纠纷的,则按医疗纠纷处理规定执行。

医院管理考核方案篇二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为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1、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年版)》

2、卫生厅《山东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

4、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

1.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和质控网络,强化职能处室及医疗质量监管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加大质量控制监管力度,扩大院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能,设立医院管理评价办公室及专家督导检查组,科室设质控员。

有分析、有反馈、有

整改措施

、有实际效果。建立执行部门与监管部门交叉协调管理机制。

3.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伦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病案管理、输血管理、和护理管理委员会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医院管理考核方案篇三

为加强全区医疗卫生领域风险防控工作,坚决保障全区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健康委关于重大风险排查评估和防范化解工作部署,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医疗卫生领域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连政办传〔2019〕50号)、市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通知》(连卫综合〔2019〕3号)文件精神,现就开展全区医疗卫生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xxx、xxx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刻吸取金湖过期疫苗事件、东台市人民医院丙肝感染事件教训,认真分析当前全区医疗卫生领域风险防控形势,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各镇街、海州经济开发区、岗埠农场、区卫生健康委以及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全区医疗卫生领域的安全稳定,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二、目标任务

通过再次开展全面深入的医疗卫生领域风险排查化解,紧盯各类风险源头,抓住风险防控各个环节,重点解决医疗、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逐一明确化解措施,落实责任到人,努力将各类风险隐患防范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防范重点工作

(一)各类传染病防控。肺结核、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群体性暴发疫情;霍乱、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痢疾、伤寒、手足口病、诺如病毒胃肠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群体性暴发疫情;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血源传播类传染病聚集性疫情;人感染禽流感、狂犬病、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群体性暴发疫情;登革热、疟疾、脊髓灰质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输入性传染病引起的本地疫情。(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区教育局、区工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街、海州经济开发区、岗埠农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防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疫情。(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各镇街、海州经济开发区、岗埠农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三)疫苗接种管理。各类疫苗在储存、运输、使用中出现差错,疫苗储存运输温度异常,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各医疗卫生机构)

(四)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执行不到位,消毒、隔离、防护标准、措施落实不力,造成患者及家属、医务人员等在医疗机构内发生交叉感染;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导致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等。(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五)血液相关安全管理。因血液采集操作不规范、一次性耗材重复使用,导致献血者经血液传播疾病风险;因血液检测“窗口期”等原因导致受血者经血液传播疾病风险;因血液保存、运输不符合要求,导致血液质量不稳定,影响输血治疗效果;因血液输注配型错误、品种错误,导致受血者溶血或影响输血治疗效果等。(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六)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因未备案或不符合生物安全条件的实验室擅自开展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以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未经审批擅自开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实验或者样本运输等原因,导致病原微生物泄漏造成传染病传播等。(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七)医学相关信息数据管理。医疗机构开展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应用系统,因安全管理不到位,开发公司非法获取医疗健康信息,被扩散或私自售卖。信息系统或平台安全防护不足,被黑客窃取导致医疗健康数据泄密。(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职业卫生事件等。(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工信局、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九)医疗纠纷处置。因个体医疗纠纷处置不当,导致群体性上访、医闹、伤医事件。(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区司法局、海州公安分局、各镇街、海州经济开发区、岗埠农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信访稳控。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群体因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在经济扶助、医疗、养老、精神慰藉等方面诉求强烈,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易发生集体赴省进京上访。(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各镇街、海州经济开发区、岗埠农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十一)公立医院债务。眼科医院负债率较高,运营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展期、拖欠供应商款项,一旦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医院运行,影响医疗秩序稳定。(责任单位:区卫健委、财政局、眼科医院)

(十二)医疗卫生机构编外人员管理。各卫生健康单位编外人员在养老保障方面与在编人员存在较大差距,可能导致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队伍不稳定。(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十三)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区卫健委及各卫生健康单位所主办微信微博等信息审核发布把关不严,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一定风险。(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卫生健康委、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十四)安全生产风险。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危房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老旧建筑安全排查、电气火灾防范整治、今冬明春火灾防控等专项活动是否适时开展,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风险。(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各镇街、海州经济开发区、岗埠农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十五)各单位个性化风险。各单位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具有普遍性的个性化风险。(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四、工作步骤

(一)排查整改阶段(6月底之前)

各单位要根据本工作方案,专题部署落实风险排查评估和防范化解工作,制定防范化解公共安全的实施细则,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区卫健委牵头收集、汇总本系统内各单位公共安全风险报告报送至区政府办。

(二)销号验收阶段(7月底之前)

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逐一建立工作台帐,制定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方案,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措施,逐一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全面展开整改。

(三)总结评估阶段(8月上旬)

区卫健委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风险管理治理、应急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治理,应急准备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四)长效管理阶段(8月中旬-9月底)

相关部门在前期排查整改的基础上,由区卫健委及时组织“回头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完善风险排查辨识、评估分级、管控治理、应急管理等规章制度,着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卫健委、市场监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xxx、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推进、协调医疗卫生领域风险排查防范化解工作。各镇街、各相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守土有责精神,做好各领域重大风险排查化解工作。

(二)压实主体责任。要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予以重点推进。各镇、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分管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直接责任,要对照责任分工,细化分解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点。

(三)细化工作举措。区各卫生健康单位、区卫健委机关各科室要针对列出的风险点,全面分析评估,列出风险清单,明确防范化解措施,切实推动问题解决。同时,要举一反三,深入排查其他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明确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加大督查力度。区卫健委要不定期地组织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风险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全覆盖式督导,做到无死角、无遗漏,确保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到位。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因思想不重视、行动不迅速、措施不落实、未按规定开展排查和整改导致责任事件发生的,特别是对重大风险隐患应发现未发现、应消除未消除的要依法依规从严追究责任。

医院管理考核方案篇四

为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制度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通过实施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完善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落实各项监督措施,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和群众满意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二、实施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主要内容

(一)建立医疗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编制医疗隐患点警示手册及预警处置办法,完善医疗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实现医疗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常态化。要突出围产期安全、围手术期安全、有创操作、实验室安全风险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的监管,做好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及处置工作。

(二)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医疗机构要落实医疗质量管理院、科两级责任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门部门,配齐配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负责本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要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或指定专(兼)职人员),各业务科室要成立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

四、重点任务

(一)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细化并严格遵守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确保患者安全和同质化医疗管理。

1.全面开展医疗机构全员“三基”“三严”训练教育,切实夯实医疗质量安全专业基础。

2.严格贯彻执行各种规范、指南、操作规程等,制定本机构本科室相关技术的操作规程,对诊疗过程进行再评估,杜绝发生违反医疗操作常规的行为。

3.明确医疗机构各岗位人员工作职责和范围,界定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资质和病历书写、处方、医嘱、操作、手术、会诊等权限。

4.规范临床服务行为,对危急值、输血、手术、疑难、急危重症等高危病人或高风险服务要重点管控。

5.增强安全意识,落实首诊负责、三级查房、值班、交接班和患者身份识别、手术安全核查及各项查对。

6.建立本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分析、报告相关制度,并作为医疗机构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工作。

7.加强病历管理和建设,2020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必须达到电子病历应用1级以上水平,完善电子病历信息安全保障。

8.加强考核监督,建立健全医疗安全评价和监管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管。

1.医疗机构要认真梳理和建立本单位医疗技术目录,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质量控制管理。

2.加强医疗技术管理,按照医疗技术性质,依法依规分类管理,建立本单位内部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严格做好行政许可类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和执业登记,做好“限制临床应用”类医疗技术的正确评估和备案管理。

3.制定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的论证制度和流程管理,重点论证本单位技术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通过论证后方可开展。

4.医疗机构针对本机构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要开展定期评估,重点评估技术的质量安全和技术保障能力。对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或不再符合有关技术管理要求的,要立即停止。

(三)加强全员全流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分区管理要求,落实管理责任,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细化工作流程,强化防控措施。落实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对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全部开展核酸检测。

2.尽力减少医院人员聚集,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具备条件的医院非急诊普通门诊全部实行预约挂号。严格探视、陪护管理,实行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制度。加强医院门禁和安保管理,减少无关人员的随意进出。

3.加强重点环节院感防控,围绕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中心(室)、手术室、产房、口腔科、介入手术室、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科室,切实加强院感防控管理,落实责任人员,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感控全员培训制度并严格落实。

(四)加强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

1.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临床检验项目管理制度,认真梳理本机构各类实验室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建立详细目录,统一纳入检验科管理范畴,明确实验室工作职责。

2.依法依规开展检验项目,所有临床检验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检验操作人员必须符合相关项目开展资质要求。

3.医疗机构要建立覆盖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室内质量控制,配合做好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全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积极主动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患者负担。

4.切实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全县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通过改造建设或新建,努力在7月底前建成符合生物安全二级以上等级、符合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要求的试验室,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

(五)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1.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各级医疗机构要修订完善护理核心制度,重点制定并执行分级护理、医嘱执行、护理查对、消毒隔离、护理查房、抢救工作等制度。

2.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根据自治区护理质控中心制定的宁夏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和护理质量检查表,对医院科室护理工作进行考核,护理质量与工作绩效挂钩。

3.推行优质护理,护理工作模式逐步从处理医嘱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评估为基础”的责任制整体护理,与患者零距离沟通,不定期追踪评价服务效果,促进护理服务品质和患者满意度提升。

医院管理考核方案篇五

为了进一步加强卫生管理工作,根据《xxx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着力提高本单位处理应急事故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本单位饮用水卫生安全,为本单位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创建和构筑平安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预防为主,坚持日常巡查和定期大检查相结合,从小处着眼,处理事故做到迅速、科学。

成立以本单位一把手为领导的二次供水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1、负责调度、协调应急处理事故

2、做好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的各项工作

3、负责上报有关事故调查情况

发现停水后,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弄清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修复时间的长短,及时用通告和广播通知各用水户,采取临时送水等措施。若断水时间超过2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用水。

传染病高发季度或传染病暴发,应督导二次供水单位加大对水池、水塔、水箱余氯投放量,确保饮卫生安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