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程地质总结认识 工程地质工作总结(通用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雁落霞2023年工程地质总结认识 工程地质工作总结(通用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工程地质总结认识篇一

申报评审条件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地质测绘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促进我省地质测绘工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地质测绘工程事业发展,根据国家和我省关于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地质测绘工程工作特点,制定本申报评审条件(以下简称《评审条件》)。

第二条

地质测绘工程专业技术职称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四个级别,资格名称依次为: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和正高级工程师(正高级)。

第三条

按本《评审条件》规定,经评审组织评审通过,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者,表明其已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岗位设置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四条

本《评审条件》适用于我省企事业单位中,直接从事地质测绘工程专业技术工作且符合相应职称申报评审条件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离退休或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含按规定批准延迟退休并在延迟期间内的人员),均不在申报评审范围。

第五条

本《评审条件》适用于地质、水工环、测绘、实验测试、物化探、探矿工程、地质机械等专业领域。

(二)水工环: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土地资源调查与利用等;

(四)实验测试:包括岩矿测试、岩矿鉴定、分析测试、选冶试验、岩土试验等;

(五)物化探: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六)探矿工程:包括钻探工程、坑探工程、探矿工艺技术研究与运用等;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六条

申报地质测绘工程专业技术职称,须同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v^宪法和法律。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承担并完成本职工作。

(三)履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及以上。

(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符合我省的相关规定,并达到本行业的要求。

第七条

申报地质测绘工程专业技术职称,须具备下列学历和资历条件:

2.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3年,且聘任技术员(员级)岗位满2年,可考核认定助理工程师(助理级)。

3.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5年,且聘任技术员(员级)岗位满4年,可申报评审助理工程师(助理级)。

3.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专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5年,且聘任助理工程师(助理级)岗位满4年。

4.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专毕业,在州(市)级以上单位工作,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5年,并聘任助理工程师(助理级)岗位满5年;或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中专学历,在县(市、区)及以下单位工作,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3年,并聘任助理工程师(助理级)岗位满5年。

(四)申报高级工程师(副高级),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年,并聘任工程师(中级)岗位满2年。

2.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7年,并聘任工程师(中级)岗位满4年。

3.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0年,并聘任工程师(中级)岗位满5年。

4.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毕业,在州(市)级及以上单位工作的,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0年,并聘任工程师(中级)岗位满5年;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在县(市、区)及其以下单位工作,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5年,并聘任工程师(中级)岗位满5年。

5.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专毕业,在州(市)级以上单位工作,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5年,并聘任工程师(中级)岗位满5年;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在县(市、区)及以下单位工作,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0年,并聘任工程师(中级)岗位满5年。

(五)申报正高级工程师(正高级),须具备下列条件: 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且聘任高级工程师(副高级)满5年。

第四章

评审条件

第八条

评审助理工程师,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基本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大致了解本专业国内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具备完成本专业一般性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履现职期间,工作能力、工作业绩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二: 1.参与完成本专业的生产作业、质量检验、生产调研等项目1项以上。

2.参与完成本专业一般性技术项目的方案制定、技术设计、项目实施、报告编写等2项以上。3.参与完成本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等项目的技术方案制定、技术设计、项目实施、报告编写等1项以上。

第九条

评审工程师,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全面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基本了解本专业国内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具备独立完成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履现职期间,工作能力、工作业绩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二:

1.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完成本专业的生产作业、质量检验、生产调研等项目2项以上。

2.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完成本专业一般性技术项目的方案制定、技术设计、项目实施、报告编写等3项以上。

3.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本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等项目的技术方案制定、技术设计、项目实施、报告编写等2项以上。

4.参与完成本专业中型以上技术、研究项目2项以上。5.参与完成本专业省部级以上技术、研究项目1项以上。

(三)履现职期间学术成果和获奖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2.在全国、或省级本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1篇。3.正式出版过专著或译著。4.获州(市)、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项;或获省、部级优秀工程奖、设计奖等奖项1项。

第十条

评审高级工程师,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全面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所从事的专业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见解,能够解决本专业工作中的重要技术问题。

(二)履现职期间,工作能力、工作业绩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二:

1.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本专业技术项目的方案论证、技术设计、生产组织和报告编写等5项以上。

2.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完成本专业中型以上技术、研究项目2项以上。

3.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本专业省、部级以上技术、研究项目1项以上。

4.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本专业大型工程项目的2项以上。5.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本专业大型项目的质量检查、检验、报告评审等3项以上。

6.参与编写部门或行业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实施细则等1项以上。

7.作为主要参加者,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应用,或成功开发新产品1项以上。

工程地质总结认识篇二

过去的2012年,在供热队和机修队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作为技术员的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一个科技人员的能动性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技术工作。这一年中,我虽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成果,但对自己而言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这些考验促使我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提升了才能,完善了自我。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实工作、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业务技能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主动深入到现场,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严把检修质量关,合理制定施工图表。在施工中,尽量避免材料的更换,使我队的节资降耗工作在全矿名列前茅。圆满地完成了夏季锅炉检修以及供热管道改造任务,为冬季正常供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机修队担负着全矿各队组的零配件加工和矿标准化工作,任务繁重,技术含量要求高,我严把图纸审核关,严把每道程序工艺关,严把量检验关,同时建立施工工艺卡和质量跟踪档案,杜绝不合格的产品发放。

二、严抓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针对我队职工多,技术水平较低这一现状,我积极主动组织司炉工、水质化验工、起重机司机、厂机司机、钳工等工种80人培训学习。学习期间,我主动和大家沟通,随时保持联系,最终使每位学员都顺利拿到了合格证书。我还进行过40余课时的业余授课,大大提高了我队的职工技术素质,并坚持每周的安全活动,使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认真拟定了比武方案,编写了比武试题,策划了比武实践,综合考查了应考者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技术改造,提高工作质量

同时我还设计了y型通风机倒换器,在井下机掘队组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设计的电缆钩模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四、加强自身修养,发挥个人专长

我能严格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简朴的生活,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活到老,学到老”,在工作之余,我继续钻研制图软件,为我队测绘并绘制三十余件机械零件。

与此同时,我积极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如:资料管理方面;暖风房扩建;家属锅炉汽改水;与此同时我与同事积极探讨机电管理,通过讨论既增进了同事间的友情,又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我还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党员学习、拔河比赛等。

今后,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听取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断进步。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实现“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矿的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工程地质总结认识篇三

二、实习地点:

1、实体模型参观——模型室

2、实际工程参观——京娘湖(口上水库)

三、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实习让我们在大脑中建立起水利水电工程模型,对水工建筑物的外观、规模、作用及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水利建设的程序: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及管理和运用。

同时对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的工作模式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四、实习报告内容

(1)预习内容:在这短短的学习中我认为水工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水利水电工程所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和测试等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

我们还必须熟悉国家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2)现场参观总结:

水利枢纽的组成及其综合效益:口上水库建于1966至1969年,最大水面2500亩,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大坝为浆砌石结构,坝高74m,溢流面覆盖30cm,材料是混凝土,闸门采用平卧式。

坝基为石英砂岩,硬度达10~12级。

口上水库是由挡水建筑物大坝,启闭室,泄水口,涵管和发电厂房组成。

其中启闭室是仿古建筑造型。

车谷水库是由挡水建筑物大坝,泄水口,涵管和发电厂房组成。

a防洪。

水库可以调节其出库的径流量,因此水库下游洪灾的机率就会减小。

这个效益一般在南方发挥的作用大,因为南方的降水量大,雨量充溢,而北方却降水量少,不易产生洪水。

故此,防洪的效益在北方不是十分明显。

b灌溉。

与防洪相对,在干旱的季节或年份,可以适当调节水库的蓄水量,满足农业对水的需求。

文档为doc格式

工程地质总结认识篇四

一、绪论

1、地质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2、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3、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不良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

二、岩石

1、矿物和岩石的概念

2、矿物的鉴别特征和术语的概念

3、常见矿物的鉴别

4、岩石的成因类型

5、岩浆岩的类型(生成、sio2)

6、结构和构造(特有构造和结构)

7、常见岩浆岩

8、沉积岩的形成阶段

9、沉积岩的物质组成、分类

10、沉积岩特有的结构和构造

11、常见沉积岩

12、变质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13、变质矿物

14、特有结构和构造

15、岩石循环圈

16、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影响因素。

三、地质构造

1、地壳的运动方式

2、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3、时间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单位

4、接触关系、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和研究意义。

5、产状三要素(图)

6、水平、单斜构造图片、地质平面图(“v”字形法则)

7、褶皱的要素和基本形态类型(图片、地质平面图)

8、断裂构造:节理概念、类型、张、剪节理特征;断层要素、基本类型及特征、识别

9、不同构造的工程地质性质评价

10、阅读地质图(20分)

12、活断层的概念和识别、研究意义

四、风化作用和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的概念和对过程建设的影响。

2、风化作用的类型、风化程度

3、坡流的概念和洗刷作用,坡积层的稳定性

4、洪流的概念和冲沟的发育阶段,洪积扇的工程地质评价

5、河流的地质作用,重点下蚀和侧蚀作用及现象

6、河谷形态要素、阶地的类型和形成过程、阶地应用。

五、地貌

1、地貌与地形的概念区别

2、地貌的形成动力

3、侵蚀基准面

4、山岭地貌:垭口的类型和工程性质;山坡按纵向轮廓线分类及成因和工程性质。

六、地下水

1、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2、地下水的性质

3、地下水的分类(埋藏条件、含水层的性质)

4、潜水的概念和特征,潜水等水位线图,判断潜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

七、岩体结构

1、岩体与岩石的概念区别。

2、结构面的类型和特征

3、软弱结构面和软弱夹层的评价

4、结构体的形态类型和岩体结构类型及评价

5、岩体边坡失稳的三个边界条件

6、岩体稳定分析的步骤

7、岩体的变形与破坏的概念及类型。

八、不良地质现象

1、崩塌的概念和形成条件、分类

2、崩塌的防治原则及措施

3、滑坡的概念、形态要素、分类

4、影响滑坡的形成因素,防治原则和措施。

5、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典型泥石流的流域

6、泥石流的类型和防治原则与措施。

7、岩溶的概念和发育条件

8、岩溶发育的循环带。

9、岩溶区的工程地质评价。

工程地质总结认识篇五

通过在白龙煤矿综二队10#下-3121工作面的实习,使我对综掘工作面的工程施工、作业标准、安全管理和作业组织,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二、实习时间

20____年6月26日至20____年7月16日

三、实习地点

山西焦煤白龙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山西焦煤白龙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综二队

五、实习内容:

一、矿井基本概况

第一节 自然属性

一、地里位置,企业性质,隶属关系,地形地貌,交通情况:

地理位置:白龙矿平峒位于山西省霍州市白龙镇白龙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7′--111°42′,北纬36°36′--36°31′。企业性质为省属国有企业,隶属于山西焦煤集团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形地貌:白龙井田地势西高东低向汾河河谷倾斜,汾河属黄河水系,自北向南流经井田东侧,井田内几条较大的沟谷也由西向东汇集汾河,井田地处低山丘陵地带。最高地形标高837米,最低地形标高540米。

交通情况:白龙矿距汾河东岸的南同蒲铁路霍州站4公里,有铁路专用线与南同蒲铁路圣佛站接轨,与南同蒲铁路相平行的还有大(同)—运(城)公路和霍(州)—侯(马)一级公路,交通便利。

二、井田地质情况,地层,含煤地层,构造:

井田地质情况:白龙井田位于吕梁山和霍山两个隆起带之间,西南部出露煤系的基底——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东北依次零星出露中、上石炭统本溪组、太原组,下二迭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太原组、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岩系,新生界上第三系及第四系不整合覆于上述各不同时期的地层之上。太原组主要含煤5层,至上而下有6#、9#、10#、10#下、11#煤。

井田构造:井田南部地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平缓,一般在10°以下。北部地层走向为北北西至北北东,向东倾斜,地层倾角10°左右。中部f9、f24、f28断层之间局部地层倾角较大,在25°-28°左右。断层是井田内主要构造,包括井田边界断层在内共见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45条。地面观察和钻孔控制以及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褶曲有5个,即贾垣背斜、牛腰向斜、后马岭背斜、燕南庄向斜、郑家庄背斜。白龙矿井柱状陷落十分发育,生产中已揭露柱状陷落532个。井田内无岩浆岩。

三、主要可采煤层情况,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层数、厚度,资源储量,煤质,煤种:

主要可采煤层情况:平峒的主要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太原组主要可采煤层10#、11#煤层。6#、9#、10#下平均厚度在米,局部可采煤层暂不可开采。主要可采煤层特征如下:

10#煤层是个独立的单一煤层。煤层厚度为米,平均厚度为米,含夹石1-2层。10#煤煤岩类型以条带状镜煤、亮煤质和木质、丝炭质的亮煤为主。煤层风氧化比较严重,在风化带内,不仅煤质恶劣,厚度也显著变化。

10#煤原煤含硫较高,范围也广,平均值为,属高硫煤。

11#煤层厚度为米,平均厚度为米,含夹石1-3层,结构比较复杂。11#煤则为连续的条状全亮的镜煤质和半亮的丝炭木质暗煤质的亮煤。本区的变质程度属于ii阶段。煤层风氧化比较严重,在风化带内,不仅煤质恶劣,厚度也显著变化。

煤中硫、磷含量,各煤层差别较大。11#煤原煤硫分含量在,平均,有个别高达之间,属低硫煤到中硫煤。

四、水文地质情况,开采技术条件:

本井田含水层大体划分为5套,自上而下为:第四系砂砾岩层孔隙潜水中等含水层、第三系泥灰岩砂砾岩层裂隙承压中等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层裂隙弱含水层、石炭系石灰岩裂隙溶隙承压极弱含水层、奥陶系石灰岩层裂隙溶洞承压强含水层。

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为山西组k8砂岩、太原组k2灰岩和奥陶系o2含水层,o2水的静水位标高区为+520m,矿井生产水平+525,在静水位以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

根据矿井采掘布置及开采情况,结合矿井生产地质报告,平硐正常涌水量80m3/h,最大涌水量180m3/h。

第二节 矿井建设情况

一、设计时间及单位

白龙煤矿是我国同罗马尼亚两国政府以补偿贸易形式合作开发霍西煤田的项目之一,是中罗合资的第一座大型矿井。1981年11月,由罗马尼亚彼德罗山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设计,1983年5月国家计委、煤炭部在太原组织山西煤炭设计院等单位,对罗方提供的初步设计进行了技术审查。

二、立项、批准时间及单位,建设期及投产期,设计生产能力,原批准的核定生产能力

1984年1月3日国家计委以计签字(1984)003号文批准白龙矿井的初步设计,设计能力120万吨/年[平硐60万吨/年、斜井60万吨/年(现已关闭)],服务年限44年。1985年6月15日由白龙建井工程处施工,正式开工建设。

三、技术改造、改扩建矿井设计能力及有关立项、开竣工、投产验收情况

1983年9月原霍县大沟、柏木沟两个地方煤矿接受后进行改扩建,1985年6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矿井1988年12月23日投产。

第三节 煤矿生产现状

一、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水平、采区划分

矿井采用平峒开拓,集中工业广场的生产方式。现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为:+525一个生产水平,主要开采10#煤层。

矿井目前3个井口,其中工业广场内布置平峒1个井口,平峒承担525水平的进风,二号风井为回风井,一号风井为进风井。具体如下:

白 龙 矿 井 各 井 口

井口名称 标高(底板)

(m) 断面

(m2) 坡度 长度

(m) 支护

平峒 3‰ 1400 砌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