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

时间:2023-12-16 作者:灵魂曲

工作汇报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整个团队的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汇报范例,仅供参考。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范例,了解不同类型的工作汇报如何表达和组织,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工作成果和问题。有困惑的地方可以参考这些范例进行思考和借鉴,相信会对我们的工作汇报起到一定的帮助。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一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秉持“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理念,重点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实现有恒产者有恒心,搬迁居民安居乐业。截至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33555人的搬迁任务(2020年完成省调增22户88人搬迁任务),累计建成集中安置点451个、安置住房9773套。今年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收官之年,工作重点由前期的集中推进转向后期的巩固提升、后续扶持。今年以来,市发改委铆定“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总目标,坚持慎终如始,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是抓问题整改。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及时制定印发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排查、定期调度、精准指导等工作机制,前后开展三轮排查,推动县区组织开展问题整改工作。

二是重后续扶持。深入实施产业带动和就业扶持工程,切实增强搬迁户稳定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全市搬迁户中劳动力就业率达100%,社会兜底保障覆盖率100%。

三是细评估验收。自6月下旬开始,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组织县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评估核查验收工作,制定印发了《六安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评估核查验收工作方案》,全面总结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客观评价工程实施效果,确保评估核查过程扎实、结果真实。指导金寨县顺利完成国家发改委委托青海省扶贫局开展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抽查。

一是持续巩固提升整改工作成效。继续巩固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成果,持续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持续加强后续扶持服务。后续扶持应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继续深入实施产业带动和就业扶持工程,确保有劳动力搬迁家庭至少1个劳动力稳定就业;引导各地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推动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社区,全面提升搬迁质量和脱贫成效。

三是持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成效宣传。根据省易扶办印发的《安徽省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成效宣传工作方案》部署,自2020年7月至2021年下半年持续开展宣传报道,坚持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原则,聚焦安置区建设和后续发展的典型做法,讲好贫困群众搬迁脱贫故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二

20xx年,在省发改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全省以工代赈工作座谈会议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20xx年我市进一步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管理,积极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截止20xx年年底,20xx年计划下达的53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解决了1.2万人、0.5万头畜的饮水困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6万亩,新建和改建县乡村公路237.8公里,完成项目总投资4865万元。20xx年第一批安排项目45个,总投资3726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410万元,省财政配套245万元,市县配套1071万元。截止目前,已有23个项目开工建设,全部项目预计明年10月底前建成。

自国家开展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以来,我市20xx年、20xx-20xx年四个年度共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四批,项目总投资14247.3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6176万元,中央其他专项资金1360.3万元,省预算内基建资金87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6624万元,搬迁贫困群众2872户、13798人、生态移民57户、241人。

20xx年我市环县被纳入了首批试点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609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333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276万元,安置移民250户、1000人。项目截止20xx年11月底,所有单项工程全部竣工,工程完成总投资697.5万元,占计划的114.5%。搬迁贫困人口986人,占计划的。98.6%。20xx年底市上组织财政、建设、水务等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了初验,评为合格工程。

20xx年我市华池、合水、宁县3县被省上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3县项目总投资2971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1576万元,中央其他专项资金149万元,省预算内基建资金87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1159万元,搬迁贫困群众694户、3162人。截止20xx年年底,3县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981.7万元,占计划的100.4%。其中:累计新修基本农田3761.5亩;完成人饮工程8处及配套设施建设;新修道路57.44公里;改扩建学校10所、卫生所11处;架设农电线路38.35公里;建成移民住宅667户,占计划的96.1%。目前已有454户移民搬迁入住,占计划的65.5%。

20xx年我市宁县、合水、镇原、华池4个县被省上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4县项目总投资2964.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301万元,整合中央其他渠道专项资金289.3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1373.9万元,计划搬迁627户、3159人。截止20xx年年底,4县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378.2万元,占计划的46.5%。其中:累计新修基本农田555亩;完成人饮工程3处;新修道路12.5公里;改扩建学校7所、卫生所5处、村部5处;架设农电线路5公里;建成移民住宅425户,占计划的67.8%。

20xx年我市有7个县被省上批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7县项目总投资7703.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966万元,整合中央其他渠道专项资金922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3815.1万元,计划搬迁1358户、6718人。20xx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批复及投资计划下达后,我们及时向各县进行了下达,并督促各县抓紧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各县主要开展了在迁出、迁入区召开群众座谈会,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搬迁群众建档立卡、落实住宅建设用地、编制单项工程设计等工作,明年3月份项目可全面开工建设。

国家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总要求是:“一年建设、二年搬迁、三年稳定”。截止目前,我市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体上进展顺利,各县都能依照省批方案合理安排,科学规划,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执行“四制”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并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产业开发、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采取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认真抓好宣传公示工作,切实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扎实工作确保搬迁群众能够迁得出、稳得注能致富。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三

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消除绝对贫困、加速城镇化进程、舒缓生态压力、留足发展空间”的根本工作遵循,建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指挥长的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制定了《**县整县脱贫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细则》等文件;坚持“先建机制,后搞建设”,村村成立理事会,集中安置点组建联建会员会,理事会抓协调,搬迁群众全面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县处级领导下抓两级任行政村常务书记推进扶贫工作的工作机制,使易地搬迁工作快速推进。

(一)计划下达情况。2015年9月,省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规模为4500户167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户11149人,随迁户1500户5571人。今年1月,上级核定我县“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10209人,今年8月,上级追加下达计划搬迁贫困人口1313人。全县搬迁贫困人口总规模数为11522人。

(二)计划执行情况。目前,上级已分别下达我县2016年。

组《关于对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进行动态调整的紧急通知》(昭扶字[2017]5号)文件,核定**县3年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209人。

目前,已锁定建档立卡搬迁对象11522人,其中:计划任务外新增搬迁规模253户1313人,主要分布在**、**等乡镇。

(一)整改前的实施情况。

2017年2月28日前,**县共批复启动安置点建设26个,计划搬迁3129户11911人(建档立卡户2395户9130人,同步搬迁734户2781人)。集中安置3008户11471人,分散安置121户440人,其中:分散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191人,随迁户66户249人。

全县26个集中安置点,建住房3008套,住房面积349425.93平方米,人均30.46平方米。

(二)整改后的实施情况。

(一)探索创新安置方式。通过认真组织学习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结合**山地多、平地少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的特殊地质环境以及农村群众居住分散的实际,在充分借鉴吸取贵州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消除绝对贫困、推动城镇化、舒缓生态压力、留足发展空间的重大机遇,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创新采取“三进一建”安置方式(即进县城、进集镇、进现有村庄和建设新村),引导群众向县城、向集镇、向中心村集居,最大程度发挥搬迁效益。目前,在全县拟搬迁2926户、12423人中,有进县城109户401人,进集镇1148户4834人,进村庄1669户7188人,城镇化安置率达到42.9%。

案例:**社区**安置点安置。

420户1600人(建档立卡391户1497人),使**乡城镇化率明显提升。

升的模式,积极教育引导搬迁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升个人素质修养水平,实现“共建共享共治”。

案例:集镇安置土地远,壮大产业保增收。**社区**安置点紧盯贫困户后续发展,逐户制定措施,推动农户就业。针对安置点贫困户来自全乡各村边远山区,搬迁后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宜,**乡采取依托现有茶花、茶叶、苗木、兔子养殖等产业,将原有土地通过承包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发展壮大现有产业,对搬迁对象有序开展劳务输出外出务工,对101户无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按劳动力组织进行技能培训,就近安排到茶花、茶叶、苗木、兔子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就业,为搬迁户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参与作用一是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村任常务书记,走村入户召开院坝会、板凳会,做群众宣传动员,征求群众意见,求得群众对工作的认同;二是全面推广“1668”工作法,把话语权、知情权、参与权交给搬迁群众,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充分调动了搬迁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七、存在问题和案例。

(一)对象精准问题。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四

芒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宏云新村”是芒市镇自20xx年起申报立项实施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涉及现云茂村728户3096人的整村搬迁,整个项目实施预计需要资金1.3亿元。在项目申报规划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云南省提出的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新政理念,紧紧抓住国家桥头堡建设战略和瑞丽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有利契机,深化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精神,以打造抗震防震、人畜分离、节约集约、环保生态、特点明显、功能完善的德宏一流、全省领先的特色村寨示范性异地扶贫搬迁工程为目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该项目已经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认可,市委专门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国家、省、州发改委已经立项,人均5000.00元的项目资金即将下拨;省扶贫办下拔了扶贫专项资金150万元;老百姓自筹1000余万元完成了项目用地的征用和土地平整;规划设计方案也基本成型,项目落地指日可待。

但是,由于该项目投资规模大、涉及群众广、资金缺口大,需要各级各级各部门涉农惠农资金的整合支持,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为此,特向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申请20xx年芒市农村危房改造指标500户,用于解决该项目第一期工程的户均1万元的缺口资金问题!

妥否,请批示!

芒市镇人民政府。

20xx年5月2日。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五

---请、村民代表评议、村委会商议、村内公示、乡镇审核及公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审批六项程序确定搬迁对象。切实把好对象认定关,实现搬迁对象百分之百准确。二是易地搬迁档案规范精准。分三点:1、做细做实一户一档,努力达到仅档案就能真实反应搬迁贫困户的扶贫进程和脱贫效果;2、做严做好搬迁手序,按照易地搬迁项目实施的步骤做细做实;3、做详做优搬迁日常工作,做好搬迁政策的讲解员、建设进度的监督员、建册造档的记录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六

近年来,着力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五个体系”建设,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配齐文化服务设施。为搬迁户发放广电机顶盒111台,实现广电网络全覆盖,设立图书室1个,存书300余册,建设文化广场1个,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设施齐全,有效保障搬迁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弘扬社会文明风尚。通过设置搬迁农户家庭卫生“优劣榜”、加强小区村名公约建设等,教育引导搬迁群众破除不良习气,形成崇尚文明的良好风尚。

示范带动自主创业1户;。

通过发布岗位招聘信息,吸引搬迁群众县内、县外就业共150人;。

通过新增公益性岗位,安置保洁绿化、治安协管、水务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17人;。

鼓励1户实现自主创业(小商品经营),依托外种、养殖基地实现就业11人。

设置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安置点设立党务政务一站式服务大厅,成立综治工作中心、综合管理中心、社会事务、劳动保障、工会、团委等十余个便民利民服务中心,抓实机制保障。同时大力推行居事民议、居务民决、居财民管、居廉民督、居干民评“五民机制”和治安防控机制,狠抓社区治理,提升社区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治安防控管理。大土安置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设立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4号楼楼下,与老百姓零距离办公,把服务和关怀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有效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成立大土安置点党小组,中共党员3名,无预备党员,刚吸纳1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党对搬迁点的领导,由县财政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核定编制4名,设主任1名。完善政务中心党建考核有关工作机制。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工作小组,督促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成立1个网格党小组,对搬迁点的11名党员实施有效管理。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七

白霓镇全镇共辖22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6.4万人,其中集镇人口3.2万人。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全镇各村(社区)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上门入户进行核查,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全镇共拟确定精准扶贫对象1233户,其中精准扶贫易地搬迁272户,目前在建92户,完成42户。

为了更好对接易地搬迁政策,灵活打造安居工程,结合村情实际,我镇探索出以下几种易地搬迁模式。

一是以石山村为代表的“农民下山”易地搬迁模式。石山移民新村项目是白霓镇积极对接雨山片区群众搬迁愿望,探索精准扶贫“农民下山”模式打造的安居工程。该项目位于石山村十三组(大市小学对面),规划总面积40亩,安置移民100户,分三年实施完成。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全面进入装修阶段,总投资600万元,户均建筑面积280㎡,平均售价18万元,可安置移民33户,已入住7户,其中石山村同步搬迁1户,另有易地搬迁贫困户2户计划入住。项目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移民自愿预订,政府招商代建,惠农项目配套”的`模式,不仅让雨山人民告别了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配套服务,而且结合村卫生室、茶园、大市小学等资源,实现了住户就近就医就业就学,在解决周边茶园用工难问题的同时,增加了住户收入,从根本上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二是以油市村为代表“拆旧建新”易地搬迁模式。油市村移民项目于10月立项,12月动工建设,总投资48万元占地面积30亩,规划集中安置移民11户,其中包括精准扶贫贫困户3户。截至到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将于6月投入使用。该项目。安置点按照“节约土地,拆旧建新”的理念,将村废弃的烂泥塘、闲置的老屋进行集中改造,按照“统一规划、招商代建”的模式建设。同时将村庄环境整治与安置点建设统筹起来,大力推进村庄绿化、卫生、供排设施综合治理;流转土地20亩,为贫困户建设小龙虾养殖基地,实现精准扶贫易地搬迁、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既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状,又培植了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农户赖以生存的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村情实际的内涵发展路子。

三是以谭家村为代表的“盘活土地”易地搬迁模式。谭家村移民安置点位于谭家村七组落家井,项目总占地面积30亩。工程完工后预计可集中安置移民户70户,其中包括精准扶贫贫困户25户,同步搬迁户45户。安置点采取“科学选址、统一规划、群众自筹、招商代建、项目配套、保本销售”的模式,由村委会按照“五个统一”标准(统一三通一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代建、统一立面装饰、统一配套设施)进行建设。整个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60套,已投入资金348万元,新居配套建设农家超市、餐馆、群众娱乐广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每套按成本价18万元出售给本村农户。目前,已建成农民住宅新居4栋20套,在建2栋10套。同时,秉持村集体与贫困户“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由村集体带头,贫困户配合,将土地流转集中,合力发展高端蔬菜大棚种植产业,真正实现了政府不背债、村级有发展、群众得实惠、农村更文明的目标。

四是以浪口村为代表的“村企合作”易地搬迁模式。浪口陈家咀移民新村是采取“政府奖补、企业赞助、群众自筹”多元化投入建设的一个新型韩式农村社区,是白霓镇探索“村企合作”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模式的一项积极尝试。项目位于白霓镇浪口村八组陈家咀,总占地15亩,建筑面积3000㎡,总投资250万元,计划安置20户。其中易地搬迁贫困户3户18人。该项目采取“企业规划控制,政府奖补引导,村民自主施工”的建设模式,目前主体一层己建设完成。浪口移民新村建设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景区环境和库区群众的居住条件,而且能够依托“三特浪口度假区”的旅游龙头带动作用,结合旅游扶贫,通过从事旅游服务业解决移民安置点内住户就业问题,与三特公司“互补双赢”发展,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步入小康。

以上四种模式是我镇在推进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工作中探索出的新举措,是我镇坚持科学、绿色、协调发展的新战略,是我镇举全镇之力攻扶贫之坚的新路子。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八

易地扶贫搬迁是山庄窝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五件实事”之一,并将这项工程列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我办突出省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任务为引领,采取政策措施支持、运城现场观摩会、左权工作推进会、专项督导、交叉检查、典型交流等一系列重点措施推进,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继续安排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10万人口的移民目标。涉及11个市、73个县。按照省政府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责任落实任务要求,当年主体工程完工率达到40%;第二年主体工程完工率达到80%;两年滚动入住6万人。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进展情况是:

1、年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0万人,主体工程完工20811户、64369人,完工率64.3%,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160%。

2、2017年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0万人,主体工程完工29596户、93887人,完工率93.8%,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117%。

3、2017年已入住17678户、54673人;已入住3132户、10214人,两年滚动入住20810户、64887人,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108%。

2017年下达易地扶贫搬迁10万人任务,需总投资33.19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建房和基础设施补助资金5亿元,(人均补助标准5000元,其中:建房补助4200元/人,基础设施补助800元/人);后续产业奖补资金0.84亿元,整村推进项目资金0.35亿元,市县配套、整合部门资金5亿元,农民自筹22亿元。

二、工作亮点。

一是制度推动、进展顺利。各地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整个扶贫开发工作的突破口,逐级签订责任书,并建立目标责任制、进度通报制、督察问责制和工作约谈制,定期公布工程进展,推进工作进度。截至10月底,已经提前实现年初确定的主体工程完工率目标任务指标。

二是资源整合、项目叠加。大同市各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整合了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沉陷治理、抗震加固等项目;右玉县通过整合抗震加固、危房改造、以工代赈等资金,人均补助近2万元,自筹部分不足30%;长治市有效整合扶贫移民、民政救灾、林业生态移民、国土部门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项目资金,人均补助提高近万元。在此基础上,整合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实施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调动了群众搬迁积极性,提升了扶贫移民工程建设水平。

三是产业配套、跟踪服务。阳泉市组织工矿商贸企业和党政机关对搬迁村的产业发展进行对口帮扶,规定工矿商贸企业帮扶额度每年不得低于10万元,并且进行连续帮扶,鼓励企业对搬迁旧村进行产业开发。各地依托当地特色种养基地、超前谋划、同步安排产业开发项目,推行“一户一圈”、“一户一店(农家旅店)”、“一户一棚”等新模式。实施定向移民、有业安置。右玉县高家堡乡移民小区为每户配套建设一个养羊圈舍;二十五湾村移民小区,利用相邻水库的休闲旅游优势,帮助农民建起一户一院的农家乐式院落;天镇县南河堡乡闫家园移民新村,每户新房配套建设一栋蔬菜大棚,韩小屯村移民小区利用整村推进项目,新建一座养猪场,引进种猪344头,带动439户移民发展养殖,增加收入。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紧盯目标、督导检查。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查找薄弱环节,分析研判形势,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重点瞄准移民搬迁滚动入住率这一指标,有重点地对开工迟缓、入住率不高的市、县进行分批次专项督导推进。及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协调当地党委、政府解决工作困难,确保圆满完成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加大投入、提高标准。晋城市在省级补助标准基础上,市级增加补助每人元,并对重点贫困县陵川县再增加补助每人1000元;长治市财政每人增加补助2500元,其中沁源县财政每人再增加补助13800元;吕梁市政府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每人增加补助200元,并列入年度预算;阳泉市加大资金投入,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达到每人9000元。乡宁县财政增加扶贫资金600万元,其中200万元用于移民搬迁。

三是多措并举、解决用地。长治、忻州等地充分利用旧农场、旧林场、旧学校、倒闭工矿企业闲置土地,建设移民新村。一些搬迁村集体采取劈山填沟、平整河滩、土地置换等方式,尽量降低用地成本,解决用地困难。大同市南郊区将4个贫困村整体搬迁到同煤集团开发区和市政府棚户改造区,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贫困群众搬迁用地困难。

四是创新机制、破解难题。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不断深入,任务不断加大,搬迁对象更加困难,工作压力逐年增加。天镇县塔儿村、右玉县高家堡、黎城县南社村移民小区由以往移民安置新房毛墙、毛地交付使用,转变为刷墙、铺地、砌暖炕,让搬迁农户直接入住成品房,加快了群众搬迁入住。太原市扶贫办提出易地扶贫搬迁“产城一体化建设”,即在移民搬迁中注重产业发展、教育跟进、医疗服务等全方位配套建设,同时结合其他惠民政策给予继续扶持,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吕梁市抓住采煤区沉陷治理这一机遇,调动企业积极性,将扶贫移民资金与企业自有资金捆绑使用,加快推进扶贫移民搬迁。

五是示范引路、推广典型。为了及时推广各地工作中好的经验、作法,今年,我们组织召开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观摩交流会,总结推广五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即:阳高县设施农业与搬迁建房相结合的产业开发模式;左权县移民搬迁与旧村开发利用的庄园经济模式;五寨县整乡搬迁集中建设单元楼小区的城镇化安置模式;阳曲县、万荣县吸引企业参与移民搬迁工程的市场化开发模式;壶关县分类规划设计、集中安置特殊困难群体的分类搬迁、社会保障模式。今年,我办还多次编发简报、新闻报道各地移民搬迁典型经验。

四、关于我省移民搬迁存在的突出困难和瓶颈。

突出的困难问题和瓶颈制约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土地问题。2017年之前,我省对易地扶贫搬迁用地指标没有下达计划,一些地方指标不够,存在未批先建问题,有的土地和规划不好调整。由于土地和规划的相关手续不能及时办理,导致房屋使用证也不能办理。易地扶贫搬迁在城镇安置建设用地与市场同价、费用高。搬迁旧村的宅基地等土地资源绝大多数没有盘活、没有进入市场交易,没能给贫困户带来财产性收入。

2、产业配套问题。以前,移民搬迁更多地考虑的是搬迁问题,没有将产业配套同步规划,或是将移民与产业结合的不紧密,未将新村产业作为必备内容。产业项目规模小、覆盖面窄、带动力不足。

3、农民自筹问题。目前,我省易地扶贫搬迁省级投入户均建房补助不足2万元,我省建房平均每套房10-13万元。部分贫困群众举债搬迁,经济负担越来越重;部分贫困户存在想搬搬不动的问题。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重点资金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三大品牌”之一,需要拿出专项资金、出台重点政策措施、确定具体目标,强力推进。

二是建议联系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易地扶贫搬迁用地享受保障性住房用地政策。支持移民新村和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三配套政策。

三是建议在安排产业扶贫项目时,优先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新村、搬迁户。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进一步调动贫困群众的搬迁积极性。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九

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完成情况全县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xxx户,其中,符合政策可不予拆除户xxx户(无房户xxx户、连体房xxx户、文物保护xx户),应拆旧复垦(绿)户数xxxx户。截至2020年7月底,全县共计拆除xxxx户,拆旧率达100%、复垦复绿xxxx户,复垦(绿)率100%。拆旧复垦复绿全部实施完毕,全面完成了易迁拆旧、复垦(绿)双清零任务。

二、工作主要成效(一)积极主动谋划,项目申报顺利。紧紧抓住政策窗口期,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向上争取项目,全县增减挂钩项目共立项8个(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项目2个),规模万余亩,全部获得批准立项。

(二)严格组织实施,获得交易指标。各乡镇(区)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高质量组织项目施工,目前8个项目都通过上级验收,新增亩增减挂钩指标,其中2个易迁项目亩,已在省自然资源厅备案,并在全省交易平台生成交易指标。

现5次交易:2018年12月28日交易指标xxxx亩,实现交易收入xxxx亿元;2019年8月20日交易指标xxxx亩,实现交易收入xxxx亿元;州政府统筹(xxx亩)交易xxxx亩指标,实现收入xxx亿元;2019年12月26日交易指标xxx亩,实现交易收入xxx亿元;2021年11月23日交易指标xxx亩,实现交易收入xxx亿元。以上xx次交易,共获收益xxx亿元,全部用于扶贫资金还贷和扶贫项目。

(四)优先使用指标,保障扶贫项目用地。由于国家对土地计划指标从严管控,我县土地计划指标严重不足,近几年来,全县的交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农业扶贫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先后使用增减挂钩指标xxx亩(按30万/亩交易价值计算,计xxx亿元),有力保障了全县重点项目和脱贫攻坚项目落地,有效助推全县脱贫攻坚。

件规定,县政府明确了乡镇的实施主体责任、县易迁办牵头和责任主体责任(2019年省扶贫领导小组《2019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点》才将拆旧复垦牵头单位明确为自然资源部门,责任单位仍为各级易迁办)以及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用地保障、增减挂钩项目立项验收、指标交易和督促指导的责任,其他部门全力配合,形成了政府主导、责任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拆旧复垦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二)主要领导重视,高位推进。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对易迁工作开展以来,县政府多次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督办全县易迁工作;二是乡镇重视,各乡镇(区)将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列为各乡镇(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乡镇书记、镇长任组长,亲自抓,全员上阵,乡镇(区)成立易迁工作专班,组建专业施工队伍施工,采取非常规手段和工作方法,强力推进。

意见》、《xxx县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实施细则》、《xxx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xx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确保易迁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三是优化流程,分工明晰,县易迁办负责统筹协调,各乡镇(区)负责组织项目具体施工,快速推进;四是结合“百问百答”的政策解答,精准把握,分类处置。

(四)实行奖惩挂钩,整体推进。2018年易迁拆旧复垦列入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易迁拆旧复垦得到资金扶持,有力助推了易迁工作。同时将非易迁增减挂钩项目包干费用和奖励资金与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任务挂钩,严格易迁进度考核,对易迁推进迟缓的乡镇(区)暂停拨付非易迁增减挂钩工程资金,这些措施对推进易迁拆旧复垦效果立竿见影。

和规划局根据县易迁办汇总数据向省州报送进度数据,确保拆旧复垦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四、存在的问题(一)复垦地块管护难度大。易迁户拆旧地块较为偏远,交通不便,加之大多人员外出务工,复垦地块耕种困难易造成土地荒芜,乡镇后期管护难度大。

(二)节余指标交易难度大。受疫情和用地需求的影响,增减挂钩指标交易非常困难,脱贫攻坚后续资金缺口较大。

五、下步工作打算(一)做好后续扶持。统筹使用易迁资金和相关扶持资金,利用好现有厂房和门面,与搬迁户建立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杜绝出现闲置情况,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招商引资办企促产业,确保每户有一个主业或有一个劳动力实现就业,同时做好兜底对象各项惠民政策落实,确保脱贫不返弹。

(二)强化后续配套。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医、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等民生工程,不断提升搬迁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十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镇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贫困农户生存发展问题,确保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攻坚战,根据《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黔府办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认真贯彻全省扶贫开发大会重要决策部署和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精神。以我镇偏远山区生存条件恶劣、贫困程度深“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自然村寨(组)整体搬迁为主要目标,统筹考虑零星散户贫困人口搬迁,加快贫困人口战略性转移,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采取“一户一名干部”责任包保抓落实,完成我镇易地扶贫搬迁39户164人任务。39户164人涉及三层、盖坪、长兴、甘溪4个村7个村民小组,安置地点为德江县玉水街道楠木园。

三、易地扶贫搬迁补助和奖励政策

(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2万元,整村寨(组)随迁的非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1.2万元。

(二)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并已经自行拆除旧房和复垦宅基地的,人均补助1.5万元,该补助人口数与住房补助人口数相等。

(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人均补助2万元,集中用于安置点水、电、路、公厕、排污、垃圾收集、绿化亮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该补助款不兑现给农户。

(一)住房政策

1、安置住房成本。根据《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和规范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管理的通知》(黔移发〔2015〕40号)文件精神,将非基本农田转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移民安置的,宅基地可进入住房成本,但不得高于成本价出售给移民群众,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县发改、国土、审计、财政、移民局共同核算宅基地成本价格。移民集中安置点的交通、给排水、电力、通信园区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决不能计入安置住房建设成本。

2、住房面积。住房建设标准原则是保基本需求,底线是不能让贫困群众因搬迁而负债,因搬迁而影响脱贫。根据我县实际,县城安置的住房分为两种户型,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约80㎡),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约100㎡)。

(二)土地政策

旧宅基地处置,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各村要及时组织搬迁群众自行拆除旧房和复垦旧宅基地,经有关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兑现旧房拆除人均1.5万元的补助资金。对原有承包地的处置,要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支持,纳入退耕还林;不能退耕的土地,移民可以改种经济林、水果和中药材,增加移民收入,也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发展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开发,实现移民增收和生态修复双赢,土地流转可实行部分流转或整村寨(组)整体流转。移民土地流转后,继续享受政策原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相关补助补贴政策。

(三)就业政策

以“5个100工程”建设为依托,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尽快实现就业。积极组织移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青壮年劳动力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促进更多移民实现转移就业。对吸纳一定比例搬迁移民稳定就业的企业,地方税收属地方留成部分予以适当减免。对于自主创业的,享受当地创业优惠政策,申请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移民新创办和以吸收移民就业为主的新办微型企业,享受“3个15万元”的扶持措施。符合申请扶贫产业小额贷款贴息条件的移民,可向安置点所在乡镇提出贴息申请,由乡镇审核后向县扶贫部门申请贴息贷款。公益性岗位重点向搬迁群众倾斜,优先安排“4050”移民群众和就业困难的家庭成员,对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把移民就业纳入公共就业管理和服务范围。

(四)户籍和社会保障政策

移民搬迁后是否保留农村户籍或转为城镇居民要尊重搬迁群众意愿,搬迁后转为城镇居民的',实行属地管理,与当地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实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政策。搬迁后仍保留农村户籍的,移民在原住地享受的医疗救助、新农合补助、养老保险等政策不变,最低生活保障两年不变,由搬出地、迁入乡(镇)安排做好转移接续工作,解除移民后顾之忧。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就业后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确保社会保险政策落实到位。对孤寡、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当地政府统一集中供养,按照“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移民(新建安置房不作为衡量条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五)移民子女教育政策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子女在迁入地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迁入地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收移民子女入学。建档立卡贫困移民子女上高中要按规定免除学杂费,上大学补助学杂费。

为了确保搬迁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特成立稳坪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工作,其成员如下:

组      长:黄朝强(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  组  长:杨维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成      员:安旭河(党政综合办负责人)

何治辉 (经济发展办主任)

程小平(移民站站长)

罗全松 (农业社会服务中心主任)

张  华(社会社会事务办主任)

各村(社区)包村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移民站,杨维平兼任办公室主任,移民站和扶贫站负责具体办公。

(一)各包保责任人要切实做到政策和任务清楚。要清楚对象户的底数,包括家庭人口、性别、民族、文化程度(是否在校)、住房结构、土地、山林、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致贫原因、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务农务工情况、种养殖情况等。

(二)各包保责任人要根据各自的包保对象的自身发展条件,召开搬迁户家庭会议,当好参谋助手,与包保对象多交流、多沟通,理清发展思路,结合相关扶贫政策,为搬迁对象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三)对工作不作为、乱作为、渎职和玩忽职守等行为的干部,将根据县易地扶贫搬迁责任追究有关文件直接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十一

关于单位职工紧急搬迁工作方案。

根据屏委办【2012】44号和5月4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加快搬迁工作会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强化政治意识。讲政治,顾大局,无条件执行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讲政治,就是维护组织权威、执行政治命令、完成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敢当先锋。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勇于牺牲个人利益。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带头搬迁,组织群众搬迁,按期完成搬迁安置计划任务。

二、搬迁对象:在本单位申购安置房的在职工。

三、严格时间节点:必须在5月20日前完成搬迁。

四、责任主体:领导班子为责任主体,一把手负总责,具体责任分解到每一位限期搬迁职工。

五、责任落实报告督查制度。

1、每一位干部职工抓紧筹划搬迁计划,5月10日填报搬迁计划报告。5月20日为单位干部职工最后搬迁时限。

2、每日督查搬迁计划落实情况,张敏负汇总向县政府办公室书面报告进度。

3、职工财产搬出库区(老县城)后立即申请本单位领导组织验收,交出钥匙。

六、单位努力创造条件为搬迁提供条件。

1、单位职工搬迁及准备,有计划地安排准备和搬迁时间。每个职工安排3天作为公假安排搬迁。

2、因集中搬迁运输费用提高大,单位对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并验收合格完善手续的职工给予700元搬迁补助。

3、统一租用一套住房供职工过渡性住宿。

4、上班期间在民政局食堂就餐,午餐、晚餐分别按实补助10元。从4月11日起,终止时间根据实际而定。

七、严格考核:

1、未按规定时间搬迁的,就是没有完成移民搬迁工作任务,

承担由此而造成的对单位及职工年度考核影响的全部责任,在其个人年度奖金数额内扣减。

2、年度考核不能评为称职(合格)及及以上档次。

3、本工作考核将作为职务(职级)升迁的重要依据。

主题词:残联职工搬迁方案。

屏山县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205月8日印5份。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十二

我叫,是。

组农民,全家现有。

口人,承包耕地。

亩,由于我村地处偏远,生态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经济条件低下,在最近乡上、村上和组上的干部到户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时,我认为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实事,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给我们提供很多好的政策和很高的补助,实现了我们几辈人都不能实现的梦想。因此,本人申请享受扶贫搬迁政策。

特此申请,请批准。

申请人:

易地扶贫搬迁学习目标:学会读写与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的字词,了解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建设标准、补助标准。学习内容:读与写搬迁自然水土地方村庄整体同步安置旧房新家协......

第1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2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2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例一】201x年,在省发改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全省以工代赈工......

第1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2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2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例一】201x年,在省发改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全省以工代赈工......

第1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2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2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例一】201x年,在省发改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全省以工代赈工......

xx镇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重要决策部署和要求,牢牢把握“搬得......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十三

全区锁定易地扶贫搬迁户153户、512人。涉及大幕乡、汀泗桥镇、官埠桥镇、马桥镇、**奶牛场等5个乡镇(场)。集中安置点6个,分别是大幕乡广东畈集中安置点、大幕乡西山下集中安置点、汀泗桥镇大坪村西关集中安置点、八角邱集中安置点、官埠桥镇窑咀村集中安置点、**奶牛场杨排洲集中安置点。

一、基本情况全区易地扶贫搬迁户153户、512人。截止目前,全区6个安置点均已开工建设,5个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各乡镇(场)具体情况如下:

**奶牛场17户54人,其中集中安置16户50人,分散安置1户4人。主体工程已完工,附属工程基本完工。

汀泗桥镇22户66人,集中安置20户61人,分两处安置;分散安置2户5人,主体工程已完工。

大幕乡72户273人。集中安置点49户198人,广东畈安置点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西山下安置点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分散安置23户75人。分散安置23户主体工程已完工。

官埠桥镇安置19户45人,集中安置11户20人,分散安置8户25人,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

马桥镇安置23户74人,集中安置点已取消,分散安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要进一步加快西山下安置点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其他安置点的附属工程建设进度,明确时间节点和负责人,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二、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质量。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工程。各乡、镇、场要将工程监理贯穿整个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要实施监管,严防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三、要充分考虑易迁户帮扶措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安居与乐业。各乡、镇、场要在易迁户精准帮扶和配套产业上下功夫,要根据易迁户实际情况进行政策叠加、树立发展信心,解决搬迁的后顾之忧。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十四

为全面完成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今年以来,xx乡坚持四措并举,强化各项工作落实,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强化认识,落实责任。加强对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推进措施的学习领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把易地搬迁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抓项目推进的办法措施和实际行动上,进一步细化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异地搬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广泛动员,做实宣传。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包村工作组作用,进村入户,与贫困户面对面的宣传讲解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规定、搬迁安置条件,做实做足宣传发动工作,消除群众搬迁顾虑,切实提升群众支持、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倒排工期,加快进度。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倒逼机制,根据区委、区政府下达xx乡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和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圆满完成全乡20xx年异地扶贫搬迁任务。

加强调度,落实督导。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纳入干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周通报、月调度”工作制度,每周通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力的、未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相关责任人,实行预警和约谈;对优亲厚友、执行政策走样的,从严追究责任。每月召开一次工作协调推进会,互通工作情况,分析查找困难问题,及时制定推进措施,确保搬迁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十五

根据省扶贫办鄂政扶发【20xx】58号文件要求,我办对过去十年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情况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国家搬迁扶贫政策和省、州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推动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强化措施,完善搬迁机制,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从20xx至20xx年,我县累计实施扶贫搬迁2888户10987人,扶贫搬迁的形式从起初单纯的插花分散安置到后来的插花安置为主,在条件适宜的地区采取集中安置、依托城镇安置,并在近几年将异地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捆绑发改、民宗等部门资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县每年均提前完成省州下达的扶贫搬迁指标,并通过协调相关部门,集中各部门资金,超额完成任务。

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具体工作由扶贫办、发改局、民宗局负责,20xx年起生态移民也纳入扶贫搬迁的业务范畴。每年根据上级下达的扶贫搬迁计划任务指标制定当年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扶贫搬迁规划和当年的扶贫工作任务将指标分解下达到乡镇。扶贫办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四个部门联合组织检查和验收。县委县政府每年都把扶贫搬迁纳入对于乡镇的综合考核指标并签订责任状,从而确保了扶贫搬迁有序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确保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并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工作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凝聚合力搬迁。为切实把搬迁工作做好,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一是每年制定当年的《来凤县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有关领导及与搬迁工作相关单位的责任目标,并把有关工作列入有关单位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助抓,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领导重视,帅先垂范。在搬迁建设项目中,各驻村县领导不仅召开专门会议听汇报,安排布置工作,还经常深入到项目施工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项目所在镇、村也积极配合,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三是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高度重视扶贫搬迁工作,自觉把扶贫搬迁工作放在本单位工作的重要位置,优先安排,优先实施。如县财政局千方百计筹措扶贫配套资金,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设、水利、电力、广播电视等部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主动搞好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扶贫部门从项目规划到实施,协调精干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严格把关;审计部门及时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强化对项目资金的管理,保证扶贫资金的合理使用。

2、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搬迁。在搬迁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原则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立足少花钱、多办事、高效益。在组织实施中始终坚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政府引导、扶持与群众自觉自愿、自力更生相结合;二是搬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相结合,将搬迁扶贫作为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建设的一项重要项目进行建设,有效地推动了重点村的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力度;三是扶贫搬迁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在集中搬迁的重点村扶持建设规模化、产业化的养殖基地,促进搬迁农户发展产业脱贫;四是扶贫搬迁与退耕还林政策相结合,将搬迁农户原有的田地退耕还林,使农户既享受了政策待遇,又起到保护天然林的作用。

3、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搬迁。在项目管理上完善监督监测机制,严格实行工程检查监督制、工程质量技术人员负责制、现场监测制等制度,有效保证了工程按质、按量、按标准、按计划予以落实。在资金管理上,全面实行县级报账制,严格落实资金管理有关制度。工作中,由财政、扶贫办、发改局等部门,对资金和工程实行全程监督,严禁渎职、违纪、违法等行为,有效地防止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发生,确保证了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项目的正常实施。

4、公开透明,做到“三公开”。即一是公开搬迁扶持对象标准。对纳入县级扶贫搬迁扶持对象的标准是生活在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区,水库淹没区以及整村推进村,资源匮乏区和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区,靠自身难以脱贫的贫困农户。对纳入省级扶贫搬迁户同我县实施的整村推进工作相结合,界定对象是危房的,即房屋屋面严重腐朽不能遮风档雨的,墙体严重倾斜的,无安全感的贫困农户。二是公开扶贫搬迁政策。将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到村到户。按照县级搬迁每户给予5000元的补助政策。三是项目资金公开。根据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的实施意见,对整村推进扶贫搬迁户通过入户核对、鉴定拍照、村民代表审议后在全县实施的村进行了公告公式,将扶贫搬迁项目资金公告公式到户。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使扶贫搬迁工作公开透明。

(二)工作成效。

在十年的异地扶贫搬迁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规范扶贫搬迁工作申报程序,夯实扶贫搬迁基础工作,以政策为引导,对扶贫搬迁工作阳光操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扶贫搬迁工作的极积性。

为将这一利民安民工程落到实处,我们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凝聚社会帮扶合力,强化责任督办。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我们多方筹资和整合资金以及农户自筹,十年来我县扶贫搬迁共投入资金4460。5万元,其中搬迁对象自筹资金2650万元,占59。4%;财政扶贫资金878。5万元,占19。7%;部门资金932万元占20。9%。十年间,全县共完成扶贫搬迁2888户10987人,其中新建安置点集中安置353户,依托城镇安置376户,插花分散安置1245户,就地改建等其他方式安置914户。同时还积极投入资金及协调其他部门资金,用于改善集中搬迁户的配套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

(三)存在问题。

我县十年易地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一是搬迁的形式有待优化。因为资金不足及受到土地、农户自身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县很大部分的搬迁户采取的是就近搬迁,与上级要求的易地扶贫搬迁思想有一定出入。另外,由于补贴标准较低的问题,一部分真正生活困难而又无力搬迁的贫困户,生活条件很难得到改善。

二是对于搬迁户的后续发展效果较差。一方面部分搬迁户的教育、水电方面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山林等生产资料调整困难,而二三产业没有固定规模吸纳搬迁户稳定长期就业,导致部分搬迁户搬迁后无稳定收入来源。

三、十二五工作思路。

(一)优化搬迁形式,确保搬迁效果。提高新建集中安置搬迁户的比重,减少就近搬迁的比重,协调各部门对于集中安置的配套交通水利设施等予以改善,确保搬迁户的生活环境得到优化改善。对生活困难而又无力搬迁的贫困户,尽量协调相关部门资金,提高扶持标准,统筹进行搬迁。

(二)妥善安置搬迁户,确保农户安居乐业。对搬迁的农户,由教育、林业等相关部门做好支持,当地的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及时地解决好搬迁户子女入学、户籍、通讯、用电等方面问题。引导和扶持搬迁户发展特色产业,或从事第三产业,解决生活来源问题,使搬迁农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利用现有扶贫政策,结合搬迁户实际情况,对搬迁的农户从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给于优先扶持。

四、意见和建议。

提高扶贫搬迁标准,保证实施效果。我县多年来主要是以5000元/户的标准进行补贴,这与现在的建房所需资金相比,补助标准过低,导致一部分居住环境很差的贫困户,无力实施扶贫搬迁,无法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另外,由我办实施的生态移民的补助标准为3000元/人,而现有的扶贫搬迁补助标准较低,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矛盾。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十六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包括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以下简称易地搬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搬迁(以下简称生态搬迁)、财政专项扶贫搬迁(以下简称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

为认真实施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根据《奉节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实施办法(试行)》(奉节府发〔20**〕42号)文件精神,结合永乐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原则。

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政府通过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基础配套,有效组织和引导群众自力更生、主动搬迁。

搬迁对象原有承包地、林地使用权不变,鼓励其自愿流转或参股专业合作组织。

鼓励龙头企业参与高山生态扶贫安置区特色产业开发。

(二)坚持整户搬迁、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的原则。

整户搬迁和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是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前提条件,对拆除后的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优先安排复垦。

搬迁户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用地扣除新建房屋用地面积后,节约的面积可作为地票交易或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使用。

(三)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

综合考虑搬迁群众的生存环境、经济能力、劳动技能和生产生活习惯,合理确定搬迁对象和安置方式。

(四)坚持统筹兼顾、合力推进原则。

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相关站所室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协调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二、搬迁范围及对象。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贫困农户,列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对象:

1.居住边远地区,生产生活不便、生存环境恶劣的。

2.居住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条件难以完善,扶贫成本高、就地脱贫难的。

3.建卡贫困户、低保户、转户进城集镇安置、纳入宅基地复垦的优先纳入搬迁。

4.原居住地房屋有房产证或宅基证,新建住房有房地产权证或建房、土地许可证,购房有房地产权证或购房合同、契税缴纳凭证等合法手续。

月1日以后实施整户搬迁的。

6.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应拆除。

其中转户进县内城集镇或县外购房,已签订拆房复垦协议但未拆房的;以及符合拆房复垦条件且搬迁户承诺拆房复垦的,经县国土部门审查同意后,可以作为搬迁对象,其安置补助完善手续转为拆房履约保证金,待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后无息退还。

不符合拆房复垦条件的搬迁户必须自拆后才能兑现安置补助。

对梯度转移和其他自主建房搬迁的,必须拆除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后才能兑现安置补助。

(二)下列人员不得列入搬迁安置补助对象:

1.居住在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规划范围内的人口(按照三峡库区后续规划实施搬迁)。

2.已享受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农村d级危房改造补助的。

3.“空挂户”及搬迁户中非家庭成员的挂靠人员。

三、安置方式及补助标准。

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对不同安置方式的搬迁对象给予差异化补助。

安置方式分为自主分散安置和政府统建集中安置两种方式。

(一)自主分散安置方式包括转户进城镇、梯度转移及其它安置。

转户进城集镇安置的搬迁户,按8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

安置对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自行购买建筑面积低于90平方米、交易价格低于当地市场均价的首套住房的,凭镇政府出具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身份认定证明和购房手续免交房屋交易契税。

转户到县外安置的,按8000元/人的补助标准执行。

对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搬迁户,包括在本镇、村内实行由高转低、由远转近、相对集中进行梯度转移安置的和其他分散自主安置的,均按7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含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梯度转移安置不得进入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城集镇除外)。

(二)政府统建集中安置是指迁入经县政府批准统一建设的集中安置点进行的安置,按7000元/人的标准补助到搬迁户。

高山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点居住对象为本镇范围内放弃原宅基地并实施复垦的农村居民,地灾避让搬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生态移民、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土地整治、巴渝新居、库区居民点搬迁户、危旧房改建户、连体房户、无房户、户改退地的连心房等符合农村宅基地批准条件的农村居民。

本细则施行前各年度已下达尚未实施完毕的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d级危房改造的.补助资金仍按原标准执行。

四、工作步骤及要求。

(一)报批实施方案。

镇政府根据县搬迁办下达的年度搬迁计划,按照群众自愿申请、村初评、镇审核公示的程序确定年度安置对象,编制年度实施方案(附安置对象花名册)报县搬迁办审批。

(二)组织搬迁实施。

镇政府根据审批的实施方案,逐户签订搬迁协议,督促落实安置住房和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等工作。

(三)兑现补助资金。

项目实施完毕后,镇政府组织自查验收,形成验收报告,报送县搬迁办,县搬迁办组织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综合验收。

待综合验收合格,县上拨付补助资金,镇政府按照规定标准与搬迁户结算。

(四)加强档案管理。

按照以下要求分类整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档案资料,并送县搬迁办、发改委、扶贫办、城乡建委备案。

1.文书档案。

包括实施项目的上报文件、实施方案及批复文件、计划下达文件、公示资料及图片证明等材料。

2.户档案。

包括农户信息卡、搬迁申请表、新旧房屋照片、户主身份证和家庭户口复印件、户口迁移手续、补助资金兑付证明、旧房拆除证明、建房审批及购房手续等原始资料。

3.项目档案。

包括规划方案、工程设计、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及竣工验收备案的相关资料。

五、工作措施。

坚持“统分结合、整合职责、分线落实”原则。

镇搬迁办:负责镇搬迁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编制全镇年度实施方案,统筹年度搬迁计划,跟踪掌握项目实施进度,收集、汇总、上报向县搬迁办的各种报表、信息,负责与县搬迁办的工作衔接,承办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方面的会议、年度绩效考核等工作。

经发办:负责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的年度搬迁计划编制、计划下达、对象资格审查、组织实施、资金申报、文书和户档案资料收集管理等具体工作,协助镇搬迁办工作。

规建办:负责d级危房改造的年度搬迁计划编制、计划下达、对象资格审查、组织实施、资金申报、文书和户档案资料收集管理等具体工作;负责集中安置点建设管理,协助指导按相关程序办理用地规划、建设等行政许可手续;优先落实搬迁户宅基地复垦。

财政办:负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专项资金管理和兑现,协助资金拨付工作。

镇纪委加强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监督,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镇搬迁办、相关站所室要明确责任,细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

对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推进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滥用职位权、徇私、弄虚作假、截留挪用、骗取套取专项资金的,要严肃查处。

易地搬迁工作汇报(精选17篇)篇十七

有织金南大门之称。全乡2015年建档立卡识别有类别村11个,其中一类村5个、二类村2个、三类村4个,非类村7个,现有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2926户9453人。

在搬迁对象方面:2016年四月初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熊家场乡易地扶贫搬迁共计461户2025人,其中2016年集中安臵339户1454人,分散安臵122户571人。根据(黔迁指发20166号)文件及县相关会议精神,我乡组织开展“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共识别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326户1526人,其中2016集中安臵311户1454人,分散安臵15户72人。

工程建设方面:我乡属2016年第一期工程,安臵点在

乡政府所在地的群潮村,分为小河洞及冲头两个地块,总建筑面积为43902.8平方米,其中住房面积35296.03平方米,商铺面积8606.77平方米,共有6栋17单元,设计住房340套。截至目前,小河洞地块4栋11个单元中,有三个单元上主体,2个单元在浇灌地梁,6个单元在进行孔桩浇灌,冲头地块2栋6个单元正在进行孔桩开挖。

二、存在问题

1、搬迁农户较之前有所减少(减少135户499人)。主要原因为:一是部分拟搬迁对象不同意拆除旧房;二是部分贫困户担心搬迁后的生计问题。

2、在建工程进度缓慢。原因为:一是由于小河洞安臵点属于原回填地块,设计全为孔桩基础,孔桩深度较深(最深孔桩达16米,平均12米左右),孔桩开挖工程量大。二是施工队伍作业机械及人数较少,施工面狭窄。

3、部分工程手续未办理完成。由于安臵点属省级岩油岩汽及铅锌矿整装勘查范围,安臵点矿产资源压覆报告难以办理,导致规划、国土等手续未办理完成,同时施工招投标也未进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易地扶贫搬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搬迁政策家喻户晓,实现户户知政策,享政策。

2、积极谋划扶持产业,确保搬迁农户后续发展,打消搬迁农户后顾生活之忧。

3、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办理完善施工手续,及时完成施工队伍招投标工作。

4、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加快对工程进度督促。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通过督促施工队伍增加作业机械和施工人员,创新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按省、市、县文件及会议要求如期完成。

按石发代赈[2015]194号文件精神要求,我镇认真组织了易地扶贫搬迁摸底工作。镇会同村干部走村串户,召开各种类型会议,宣传移民搬迁政策,了解移民户思想动态,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以户为主、适当支持”的宣传方针,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全镇共完成移民调查摸底对象154户611人,其中因交通不便移民129户513人,就近避灾移民21户81人,因景区规划移民4户17人。现就次摸底调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村、方山、新桥、排下三增和梅溪等村民组那些居住在村庄后面和离村庄较远的农户需要易地搬迁建房,共计65户。

高宝村座落在县城东部,距县城21公里,现有人口1113人,山场面积58835亩,茶园面积800亩。高宝村有13个村民组,东山组地处贡溪河两岸,常受洪水优异侵袭,有6户需要搬迁。另外团结组2户因离中心村庄较远,交通不便,需要搬迁。高宝村共计移民搬迁8户。

缘溪村座落在县城东部,距县城5公里,是慈云洞景区所在地,现有人口1479人,土地面积65000亩,茶园面积1200亩,山场面积47332亩。缘溪村有11个村民组,其中土塘、新塘两组地处500米的高山上,不通公路,共有23户需要搬迁,坑口组有2户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要搬迁,坑口组、岩下组共有6户地处低洼,遭受洪水侵袭,需要搬迁,渔塘组地处慈云景区中心,因规划需要,有4需要搬迁。共计35户需要搬迁。

贡溪村座落在县城东部,距县城10公里,现有人口1023人,土地面积31200亩,茶园面积600亩。山场面积28784亩。贡溪村共有11个村民组,2015年,地处500米高东山上的高东组实施了移民搬迁只有,只有1户,因当时家庭条件原因,未能进行搬迁,现在需要搬迁,另外立新组有1户位于庆丰三级站水库旁,需要搬迁,上村组有2户因交通不便,需要搬迁。该村岩岭组地处海拔500米高山上,通组公路路况差,饮水困难,有15户需要搬迁。该村共有19户需要搬迁。

杜村村座落在县城东部,距县城7公里,现有人口703人,土地面积31000亩,山场面积25111亩,茶园面积600亩。杜村村共有6个村民组。平顶组位于高山上,路况差,饮水困难,有7户需要搬迁,杜村组、塘湾组有7户因交通和洪水原因,需要搬迁。该村共有14户需要搬迁。

二、安臵宅基地的来源及亩数

按户均宅基地面积160平方米,共计宅基地37亩,对于 2

移民搬迁建房点,政府先行做出规划,按照节约耕地,方便生产,能够避灾的要求,划出移民建房点,由移民户与土地承包人进行协商,镇村做协调工作,采取土地臵换或有偿转让方式,让搬迁户取得宅基地。

三、生产用地来源及产亩数

因此次移民搬迁的农户大多数在本组内就近移民安臵,可以使用原有的生产资料,不需另外安排生产用地;对于跨组安臵的,需要菜地,按户均菜地0.3亩菜地计算,需要菜地47亩,对于安排菜地的,如果村有集体山场,可以直接划拨,如果没有,移民户只有与当地农户协商,采取有偿转让方式,镇村可以协调。

四、移民后主要生存模式及集中安臵地主要基础设施和资金量、来源

对于本级内就近移民安臵的,可以使用原有生产资料;对于跨组安臵的,将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增强农民就业转型能力。一是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实现转移就业。二是有组织的实施土地流转政策,为移民户取得土地。三是通过政府协调,让座落在本镇的企业优先招用移民户,实现他们就近就业。

全镇移民户为154户,每户除宅基地不计入移民成本外,包括土建工程,三通过工程,每户大约需要资金12万元,共计资金1848万元。这些资金通过个人筹资、政府补助、国家专项资金补助等形式,完成资金筹措。

五、原有住房的处臵

对于地处高山、低洼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住房,将进行还地后,进行生态退耕。对于位于景区内的住房,有保护价值的老房屋,进行保护,没有保护价值的,组织景区收购。

的生存,只有砍柴垦荒,甚至乱砍滥伐,以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林木逐年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实施搬迁,对保护环境恢复生态非常有利。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这些人居住状况,也有利于“绿色石台,皖南茶乡”战略的实施。二是改善生存条件,提高居住环境。对于地处高山、低洼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农民,他们信息闭塞,阻挡了观念的更新,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步伐。遇到洪灾,就面临山体滑坡、泥石流淤积的危险,生命安全经常受到威胁。交通不便,生产生活面临极大困难。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有利于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了观念的解放,完成了精神脱贫、文化脱贫。三是提高了扶贫效果。实施移民搬迁的村大多是居住在高山区或离中心村较远的零散户,如实施就地扶持需要国家拿出大量投资为其解决通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成本高,且有些地方即使花钱也难改变现状。如果采取移民扶贫,进行异地扶持,则可以节约大量资金,且能在短期内改变这部分人的生活状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仁里镇易地扶贫搬迁摸底情况统计表

仁里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六日

**是**下辖唯一的全山区贫困县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高寒区、边远区、多灾区、特困区、革命老区、军事禁区于一体。全县261个行政村,有158个村地处海拔千米以上的地带,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群众生活极其艰难,2002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元,贫困人口9.8万人,有近3万人生活在高寒、边远地区,有6.9万人饮水困难,这些重点地区的散居户是我县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县政府将扶贫搬迁作为解决这部分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将全县7500户近3万人纳入扶贫搬迁规划(2002—2015)实施搬迁扶贫。到2015年底,已组织实施搬迁 6099户贫困户近2.4万人,总投资达到1.5亿元。通过几年的搬迁扶贫,基本消除了全县农村石板房、草房、危房户,60%边远山区贫困户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五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贫困山区的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一、2015年扶贫搬迁基本情况

2015年度,省扶贫办下达我县扶贫搬迁计划指标295户,

1180人。其中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73户,农村单亲特困母亲安居工程13户。市扶贫办下达我县扶贫搬迁计划任务600户,为将这一任务落到实处,结合我县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年初我们组织重点村包保专班深入到第五批、第六批40个重点贫困村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在全面掌握基础数据的情况下,将各级扶贫搬迁指标到乡镇,分解落实到重点贫困村,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引导组织实施。截止11月底我们通过组织验收,完成省级搬迁383户1467人,其中重点村扶贫搬迁312户1168人,单亲特困母亲安居扶贫13户51人。灾区移民30户127人,新农村示范走廊建设28户121人。市级扶贫搬迁600户,2100人。

二、具体做法

(一)抓领导,确保搬迁任务层层落实。对搬迁工作加大领导力度,对搬迁任务实行责任包保,并制定了优惠的扶持政策,聚集各部门帮扶资金,合力投入。县扶贫办包重点村专班对各重点村扶贫搬迁户实行责任包保,联系到户。各乡镇分别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牵头负责,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搬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包保责任人,加大了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对2015年度实施搬迁开展调查摸底,按照市级搬迁和省级搬迁(危改)两类建立基础性的档案,结合摸底的实际,将扶贫搬迁计划下达到各乡镇,落实到重点村,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由各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年终组织专班对各乡镇申报实施的搬迁户逐户进行核查,确定搬迁扶持对象,督促各乡镇扶贫项目办负责逐户收集整理搬迁档案,即农户搬迁前后的房屋照片,户口证明等,进一步规范搬迁档案,装订成册,同时认真填写省市两级搬迁扶贫统计表,逐级向上申报,争取资金扶持。

村扶贫搬迁450户,在省级新农村建设度点杨树垭村扶持50户。在搬迁工作中,我们结合开展的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科技培训等工作,整合各类扶持政策资金倾力扶持搬迁户。通过整合利用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对搬迁的农户的建房进行科学的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扶持政策,对搬迁和旧房改造的农户配套实施“一建三改”工程,建设生态家园,同时对搬迁户发展产业的给给予优先扶持,对搬迁户剩余劳动力实施转移培训就业,通过倾力扶持,使搬迁户真正能够通过搬迁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促使扶贫搬迁任务落到实处。

相关证据,按照“六联单”向扶贫办和财政局申请报帐拔款,确保资金足额落实到位。

(五)抓争取,确保搬迁资金足额到位。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搬迁工作,针对我县扶贫搬迁工作任务重,投入大,扶持资金有限实际,副书记、叶丛同志多次带队赴省、市汇报争取省市扶贫办加大对我县搬迁扶贫工作的扶持力度。通过汇报争取,省、市扶贫办对我县扶贫搬迁工作的倾力扶持。省扶贫办扶持我县省级搬迁扶持资金200万元,市级搬迁扶持资金60万元,较往年有所增加,资金的争取为圆满完成年度任务奠定了基础。

三、工作措施

(一)整合资金搬迁。整合利用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对搬迁的农户全面配套实施“一通二建三改”工程(通自来水,建沼气、建省柴火炉,改厨、改厕、改圈),实施生态移民,使搬迁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在集中搬迁的重点村扶持建设规模化的茶叶、桑叶基地,带动村级产业发展,搬迁农户户户有产业增收项目。

了资金,又改善了环境,为乡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政策激励搬迁。在扶贫搬迁工作中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坚持贫困户优先,先易后难 ;坚持农户自筹为主,政策扶持为辅的四项原则。在搬迁对象的'确定上,必须是真正的贫困户,必须由本人先提出书面申请;在安臵方式上,由农户自主选择搬迁类型,能集中搬迁的就集中搬迁,能分散搬迁的就分散搬迁;在建房标准上,由农户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确定,能建楼房的建楼房,能建经济实用房的建经济实用房。在安臵的选址上,由各乡镇、村根据镇、村建设规划自行选址。在搬迁方式上鼓励四种搬迁模式。一是实行梯度搬迁。鼓励低山、河边的农户进城经商给予适当补贴,将其房屋和士地等低价转让给中高山地带的搬迁农户。二是集中安臵搬迁。村里制定新村建设规划,实施搬迁扶贫,集中建设农户住房。一方面村集体无偿为搬迁户协调划拨土地,无偿为搬迁户平整宅基地,极大调动了农户搬迁积极性,加快了扶贫搬迁的进程。四是分散扶贫搬迁。结合村级土地、山林有限的实情,农户可以根据自愿,搬迁到外县、外镇、外村,以分散的方式搬迁,有效解决当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政策扶持上,搬迁户除享受搬迁补助资金外,优先扶持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项目建设。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组织搬迁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

和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一)搬迁建房投入大,农户自筹难。由于国家的投资只是补助性的,标准有些偏低,不可能同时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大部分搬迁的农户是贫困户,生活因难,积累有限,自筹部分难以拿出没有增收脱贫的项目,只能靠搬迁户自筹来解决存在问题。在我县农村农户新建一栋楼房需投入资金5—6万元,而每户的扶持只有1000至5000元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贫困户无力筹资,因而打消了搬迁脱贫的念头,同时也无法或得政策扶持。

(二)移民搬迁后,解决农户耕地问题难度增大。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三十年不变政策。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政策原则,部分搬迁不远的移民通过原有耕地不变,也有部分移民通过垦荒和开发新耕地解决了耕地问题,但部分跨村、镇搬迁的农户,土地无法得到调整解决。

(三)移民搬迁后期发展慢。部分搬迁户由于住房投资大,房屋建成后背上了新的债务,造成了生活比以前还困难,因此在生产性投入上缺乏投入,农户经济发展缺资金。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搬迁扶贫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以平民巩固扶贫搬迁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水平。

步完善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移民搬迁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为移民搬迁工作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二)广泛动员,多方配合,加大对移民搬迁工作的支持力度。继续采分工和责任包保制,将移民搬迁工作作为推动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组织动员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继续落实好中央、省、市、县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工程建设用材、用地、用水、用电和通路、通电话、通电视、通广播信号等方面对搬迁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扶持搬迁户发展经济,加快脱贫。

(三)妥善安置搬迁户,确保农户安居乐业。对移民搬迁的农户,由城建、公安、水利、教育等相关部门做好支持,当地的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及时解决好搬迁户的“三通一平”问题,使农户在行路、通讯、用水、用电方面得到有效解决。引导和扶持搬迁户发展特色产业,或从事第三产业,解决生活来源问题,使搬迁农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县地处秦巴山区贫困带上,是襄樊市下辖唯一的全山区贫困县,也是全市唯一的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高寒山区、边远地区、多灾地区、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军事禁区于一体。辖11个乡镇261个村,1262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2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506户22.96万人,占总人口的80%。全县版土面积3225平方公里,境内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有158个村地处海拔千米以上的地带,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群众生活极其艰难。自2002年以来,我们抢抓省、市扶贫搬迁政策机遇,对全县7500户近3万人生活在海拔千米以上地的地区的贫困户纳入省、市扶贫搬迁计划,于2002年至2004年成功地对高寒山区的3253户13662人实施了搬迁扶贫,使这部分人口彻底告别贫困。截止2004年底全县尚有4247户,16420人还待搬迁,由于今年我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增加了一部分地处滑坡地带的农户,因此我县的搬迁扶贫工作任务相当艰巨。

一、2015年扶贫搬迁基本情况

今年省级下达我县375户搬迁计划,市级下达我县550户搬迁计划。由于全县急需搬迁的任务重,我们结合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自我加压,下达各乡镇市级移民搬迁计划900户、省级搬迁扶贫计划450户。为了将这一利民安民工程落到实处,我们依托省、市扶贫搬迁优惠政策,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凝聚社会帮扶合力,强化责任督办,使今年的扶贫搬迁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年初计划,截止11月30日,完成市级移民搬迁986户3936人。省级搬迁扶贫310户1107人,完成比例占72%,即将完工在建140户,占任务的28%。根据我县今年扶贫搬迁工作任务重的实情,我们多方筹资,争取到搬迁扶贫资金计划150万元,目前已到位75万元,其中省扶贫办下达搬迁扶贫专项资金45万元,省财政安排资金30万元。尚有县发改委75万元资金计划还在协调落实中。基于此我们已于10月初下拔落实到各乡镇财政所危改搬迁扶贫资金84.4万元,由各乡镇财政所根据农户搬迁进度,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的要求,兑现落实到搬迁的农户。

二、主要做法

(一)界定范围,突出重点搬迁。围绕我县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今年搬迁扶贫我们以重点村为主,突出重点村重点户。年初,我们通过组建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对2003至2015年的省定重点村开展普查工作,将重点村需要搬迁的农户逐户登记造册,按照市级搬迁和省级搬迁(危改)两类建立基础性的档案,市级搬迁扶贫我们按照每个重点村村平30户的指标下达计划任务900户,按照优先重点村的原则,由各乡镇以村为单位组织上报实施。将搬迁扶贫作为整村推进扶贫的一项重点项目进行建设。对搬迁的农户的建房进行科学的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扶持政策,在各重点村做好省、市搬迁扶贫政策的宣传和动员,号召农户主动搬迁,提前搬迁,加快了农民搬迁脱贫步伐,加速了我县搬迁扶贫工作进程。

(二)强化领导,凝聚合力搬迁。今年,县政府将搬迁扶贫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进行月办月结,对搬迁工作加大领导力度,成立了由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书记、任组长,扶贫、民政、财政、计划、交通、电力、城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牵头负责,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搬迁工作专班,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搬迁任务实行责任包保,并制定了优惠的扶持政策,聚集各部门帮扶资金,合力投入。加大了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年初,、县政府组织扶贫部门,对全县移民搬迁和住危房户进行摸底调查。通过摸底健全了我县1943户特困户住危房,4247户农户居住在高寒边远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带贫困户的档案。为了解决这部分贫困户的住房和搬迁问题,县政府决定将实施扶贫搬迁与解决特困户危房相结合,用今明两年时间彻底解决这部分特困农户的住房难。计划今年搬迁解决特困户危房900户。由县扶贫办负责包保450户,县民政局负责包300户,县财政局负责包保50户,县直85个部门负责包保100户。县政府将全县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纳入全县重要工作进行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办结,年终对各部门实行硬帐硬结,确保了全县扶贫搬迁工作向纵深推进。

危改搬迁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将搬迁扶贫工作与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相结合。将搬迁扶贫作为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项目进行建设。有效地推动了重点村的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力度。三是将搬迁扶贫工程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在集中搬迁的重点村扶持建设规模化的茶叶、桑叶基地,促进搬迁农户发展产业脱贫。四是将扶贫搬迁与退根还林政策相结合。对搬迁的农户原有的田地进行退耕还林,既使农户享受了政策待遇,又起到天然林保护的作用。

(四)规范程序,政策激励搬迁。为了使扶贫搬迁工作科学、严谨、细致真正成为安民富民的一项重要工程,我们通过规范搬迁扶贫工作申报程序,夯实搬迁扶贫基础工作,以政策为引导,对搬迁扶贫工作阳光操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搬迁扶贫工作的极积性。在搬迁前,做到“三表”齐全。年初,由扶贫办与各乡镇政府组织专班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认真填写搬迁贫困户基本情况登记表、户主申请表、并由村委会签批意见,报乡镇党委政府批准同意后,以乡镇为单位向扶贫办上报年度搬迁实施计划申请和报表。确保了扶贫搬迁户的真实性和严密性。在搬迁实施过程中做到“三公开”。一是公开搬迁扶持对象标准。对纳入市级搬迁扶贫扶持对象的标准是生活在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区,水库淹没区,资源匮乏区和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区的,靠自身难以脱贫的贫困农户。对纳入省级扶贫搬迁户同我县实施的危改工作相结合,介定对象是住草房、石板房的,房屋屋面严重腐朽不能遮风档雨的,墙体严重倾斜的,无安全感的贫困农户;二是公开搬迁扶贫政策。将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到村到户。按照市级搬迁每户给予1000元的补助政策。省级搬迁户按人口给予补助,1至2户人的补助2000元,3人户的补助3000元,4人户的补助4000元,5人以上户的补助5000元;三是项目资金公开。根据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的实施意见,今年8月对2015年省级搬迁的450户和2004年市级搬迁扶贫的713户项目资金通过《今日**》在全县进行了为期10天公告公式,将搬迁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到户。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使搬迁扶贫工作公开透明。

文章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洪涝灾害影响农户危改搬迁进度。今年8至9月连续两个多月的强降雨,使农户的危房改造工程滞后,同时,一部分已建起的新房的农户受到地质滑坡的影响又重沦为危房,给危房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二)部分农户外出打工,危房改造启动慢。在我县农村农户建一栋楼房需投入资金5—6万元,而每户的扶持只有4000元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贫困户由于没有自我投入,而政策扶持有限。为了能够建房,农户在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只有靠外出打工挣钱建房,为此不能尽快启动建设。目前在建的农户有80%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资金筹集到位晚,资金及时到位迟缓。由于扶贫搬迁是年初组织实施,到年尾时才兑现补助资金,从搬迁实施到项目申报下达到县运转周期太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搬迁农户在实施搬迁中缺乏建设和启动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搬迁积极性。今年,省级下达搬迁资金计划是扶贫资金45万元,财政资金30万元,计划资金75万元。现在,扶贫和财政资金已到位并下拨,但计划部门并不承认有搬迁任务,致使资金不能到位。经过多方筹集,还差89.3万元的资金。目前,搬迁扶贫工作已面临着验收考核,我们虽然通过组织专班多次深入农户未声明行督办,但资金筹集不能及时到位使搬迁扶贫工作的难度加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搬迁扶贫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确保今年的移民搬迁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应聘英语自我介绍(优秀14篇)

    自我介绍时,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幽默或有趣的内容,以增加与对方的亲近感。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和建议,希望能帮到你。大家,早安,首先,请允

    期末考试表彰的发言稿(优秀15篇)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考虑听众的背景和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发言稿的写作要点,下面是一些成功演讲者的精彩发言稿实例。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方案(优秀23篇)

    工作方案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种详细计划,它对工作流程和任务分配等进行了规定。在工作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了解如何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案。

    幽默为的写人大全(24篇)

    优秀作文通过精心选择的语言和形象的文字描写深入人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我没用”课间时,我的后桌神秘的拍了我一

    最新幼儿园庆祝国庆活动方案内容(实用18篇)

    活动方案的编写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这里收集了一些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希望能够给你的活动策划提供一些灵感。活动时间:活动

    2023年在全县低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优质22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提前规划演讲的内容结构,确保演讲逻辑清晰、有条不紊。最后,希望大家在写作和演讲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独特的思维。同志们:今天我们

    小学毕业联欢会主持稿开场白(汇总18篇)

    主持人在主持词中要注重礼仪,要恰当地称呼各位嘉宾和听众,展现出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和组织能力。下面是一些精心挑选的总结样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

    厨房消防的管理制度(专业14篇)

    合理的规章制度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避免冲突和纠纷的发生。以下是一些优秀企业/学校的规章制度范文,大家可以借鉴参考。一.厨房必须保持清洁:1.染有油污的抹布、纸

    2023年学年工作总结教师(优秀17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文献。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总结,开阔我们的思路和视

    幼儿园秋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模板19篇)

    幼儿园工作计划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个别差异,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和发展特点。本文为大家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幼儿园工作计划,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