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FS文字使者

月工作总结是对本月工作内容、进展和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方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他们或许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一

近年来,**市朝天区司法局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大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整合资源,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筑起治安防范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构建和谐朝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是强化调解组织网络建设。为让人民调解深入基层,更贴近群众、贴近民间,我区本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强化基础的原则,认真规划设置辖区内的调解机构,多层面搭建调解机构网络平台,在全区各乡镇、村、社区普遍建立了调解组织,其中建乡镇调委会2、村调委会21、居民社区调委会,配备调解人员125,各调委会统一制作了印章、标牌,制定完善了。

规章制度。

全区统一制作发放规范的调解文书2240本,对申请、受理、登记、调查、调解、制作协议、回访记录等操作流程进行了统一,切实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健全,人员到位,调解规范二是加强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心下移,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契机,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村级调解组织建设纳入“三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验收为搞好试点带动,每村协调投入资金上万元,首批确立的中子枣树村、尧坪村、曾家太平村的调解阵地建设,由司法局长亲自带队指导,建立了标准统一的、规范的调解庭,全部达到有固定的调解室、办公室、有标牌、有印章、有规范的调解格式文书、有调解业务登记薄,调解室内设有调解主持人、调解员、书记员、当事人座牌等各调委会建立了公示制,将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及职责、调解范围、调解原则、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制度、调解纪律等全部公示上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在示点村的带动下,全区6x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已全面完成,正在验收之中。其产权同其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样按国有资产管理,村级组织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将余下的14x村的调解组织阵地建设全部完成,到时全区农村调解组织阵地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人民调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第一道防线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我们始终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动出击,突破调解经费难点,整合现有资源,保障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根据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局领导多次向区委区政府请示,协调区财政从2019年开始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按地区人口人平0.1列入财政预算,作为区司法局指导管理调解工作的工作经费。二是充分利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中每个村x元的财政经费投入,将其中x元用于搞好村调委会的阵地建设,努力实现规范化。现全区有x乡镇调委会、6x村调委会达到了“五有”、“四落实”。三是将村委会书记、村主任、村妇女主任等三职干部作为村调委会组成人员,乡镇(居民)调委会人员也以财政供养人员为主,同时选配文化水平高、经验丰富以及在政法战线上工作过的退休老干部充实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村三职干部的工资每人每月300—40列入财政预算,其中近三分之一为调解津补贴,为提高调解队伍工作积极性奠定了基础。四是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指导管理人民调解的职能,组织司法所对乡(镇)、村、组调解人员采取以会代训方式进行业务培训,调解培训及资料费每年投入一万余元,以保证调解人员每人每年都至少培训一次,提高了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调解工作需要,真正达到善调能防。五是把人民调解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倒扣分,直至“一票否决”,其中调解经费被列入各级政府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是围绕党的政策方针抓调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局党组经研究决定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性质,找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大力加强农村实用法律知识宣传,印制了500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实用法律知识资料,在送法下乡活动中广泛散发,营造人民调解工作的大环境,加强人民调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力度。

二是围绕经济建设抓调解。不少经济纠纷在调委会主持下,通过双方协调达成协议,既适应了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又保证了法律行为的严肃性,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我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经济基础薄弱,在促进农民致富,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纠纷,在司法所的指导下,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降低了当事人的成本,也依据自身职责切实维护了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

三是围绕重大事件抓调解。对影响大、涉及面广的纠纷,调委会人员都主动参与,在政府与群众之间积极发挥协调沟通作用,架起解决纠纷的连心桥,使问题得到解决。今年上半年,中子镇枣树村朱万里、文建平交通事故赔偿一案,死者家属多次在上级领导来朝天视察指导工作时,拦车喊冤,并扬言要去京上访,影响极大,经司法所和镇村调解人员努力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平息了事态的发展。

四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抓调解。农村用水、用电、林地权属等问题一直是引发纠纷的焦点,也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发挥作用,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和联动,搞排查,抓苗头,为调解这类纠纷提供了保证。在今年开展的全区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排查调处工作中,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司法所和调委会参与调解矛盾纠纷56,其中调委会调解纠纷41,调解成功率达9,防止群体性上访,制止群体性械斗1,做到了小纠纷不出村组,大纠纷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真正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平安朝天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民调解已成为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方式,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抓住机遇,更好地履行职责。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管理,充分利用已建的调解庭和调解室,规范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二要建立分级培训机制,提高调解人员素质,分期分批组织调解员认真学习调解工作基本理论和法律政策,让其熟悉矛盾纠纷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增强调解意识,掌握调解艺术,切实提高调解员调处预防纠纷的实战水平。三要进一步整合调解资源,形成调解合力,创新“大调解”工作机制,逐步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创造“有纠纷、找调解”的良好氛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二

位于浮北山区的经公桥镇辖11个行政,1居委会、2村级林常国土总面积231平方公里,人口1.5万余人。xx年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港口村高滩组、经公桥村神坛二组、港北村老屋里(茶叶班)两个组、源港村上村(双一、双二、双源三个组)等4个试点自然村,涉及户数211户、人口801人、7村民小组。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标和“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使用洁净能源”的工作要求。在镇党委xx县新村办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镇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总体上顺利推进,扎实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领导重视,规划先行。

(二)加大宣传,健全制度。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镇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单200余份,设置新农村宣传栏16块。召开了有关会议进行宣传发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同时,镇新村办下发了《关于在全镇xx年度新农村建设点中扎实开展“美在农家”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经办字[xx]19号)文件,以“美在农家”创建评选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广泛宣传。并转发了县委、县政府印发《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一文。在组织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整顿准备工作。就试点村还健全了理事会工作制度、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等制度。

(三)创新举措,“三清三改”成效突出。

针对自身工作的特点,在全镇广泛推行“十天一安排、半月一督查、一月一小结”的工作举措,大力增强工作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按时间抓进度、按标准抓质量”的工作格局。截止目前“三清”工作统计共清除垃圾、杂草、淤泥130余吨,清除路障94处,拆除猪牛栏162个,厕所78个,拆除空心房896平方米;“六改”工作进展顺利,现已改水160余户,改厕(含三格式化粪池)146间,新建猪牛栏49个,建沼气池7口。同时经公桥村神二组村主干道555米已着手改造施工,高滩组、老屋里组新砌护坝分别为268米、67米,源港上村改造主干道620米工程已动工,老屋里组农民休闲中心占地1800余平方米广场已平整改造完毕。据不完全统计,群众已投工投劳近xx个,投入资金36万余元。

经过上半年来的工作开展,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堵的,但与兄弟乡镇试点村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是“三清六改”工作还未完全到位;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重点工程进度不够理想;

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四是软件资料有待进一步完善规范等。这些都有待下半年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解决。

(一)抓重点,出亮点,着力建设“一场一中心一路一坝”。即:

一是抓好老屋里组的农民休闲广场建设;

二是抓好高滩组的农民活动中心建设;

三是抓好神坛二组的村内主干道建设;

四是抓好源港上村的护河坝建设。

(二)抓产业,促增收,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发展。

三是以港北村河道水面开发网箱养鱼为纽带,发展养殖产业;

四是以高滩组果园基地带动全村水果种植业的发展;

五是以神坛组茶叶精加工为主体,促进农民增效增收。

(三)抓规范,建机制,着力实现“三化一处理”。

一是以源港村为试点,建立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

三是大力开展创建“美在家园”评选活动,党员积极带头,特别是试点村的党员必须百分之百参与创建。

(四)抓进度,强监督,着力完成“三制一调查”工作。

一是实行项目资金跟踪制,严格审批程序;

三是积极开展新一轮试点村调查摸底工作,积极申报新一轮新农村试点,确保来年工作的连续性。

总之,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掌握实情,迎难而进,努力把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三

在省委党校学习一个月,有多方面收获,从获取知识方面来讲,最实用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理论,当然,这些理论不仅仅是直接操作层面的,也还包括一些综合性的理念层面的。具体而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两个问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思考更多一点,因为后者才是我们学习真正的目的。

我来自磐安,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县之一,因此,在这里我想仅对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谈三点粗浅认识。

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为什么如此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因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然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比较注重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两化”领域取得相当可喜成绩的同时也间接造成了城乡的巨大反差,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反差、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城乡基础设施和面貌存在巨大反差等等方面,这些反差已经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十分严重。而这些反差在欠发达地显得尤为尖锐。从我省情况看,发达地区的农村,发展势头也比较好,基本上享受到了城市所具有的现代文明,甚至一些城郊农民的住房条件、经济收入等方面已超过了城市居民,而在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增收困难、农村上学难、看病难、保障低、行路难,看不上电视、打不通电话、喝不上干净水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农民难以享受现代社会应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水平也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因此,我觉得在新农村建设问题上,不仅要有统筹城乡的理念,更要树立统筹区域的理念,要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在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上,要把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作为整体新农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两难选择,一方面,就建设的紧迫性而言,比发达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从加快推进的基础和现实可能而言,又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央作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两个趋向”的论断,以城带乡城不大。因为欠发达地区之所以落后就因为工业发展滞后,因此,欠发达地区面临了双重任务:一是要补先发地区已完成的工业化的课,二是又要和先发地区一起抓新农村建设。欠发达地区也不能按部就班先补工业化的课,再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因为这样就要拖全国的后脚。

综上所述,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任务也最艰巨。那么如何更快更好地推进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呢?我在这里提四点建议:

1、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欠发达地区不能因为难度大就一味地等待观望,等上级来要求,靠上级来推动,指望别人搞出经验供自己照搬照套,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它人之长的同时,因地制宜走适合自己特征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2、把握好建设方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方向,否则,推进力度越大造成损失也越大。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要以规划为龙头。在规划问题上,欠发达地区要有跨越式理念,在规划的档次上要适度超前,尽量避免重复走发达地区已走的并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老路。追求短时间、低成本效果,就是通过科学规划减少追赶发达地区的时间,降低追赶成本。在规划的实施上则可以分步进行,条件成熟的先实验,条件不成熟先预留。具体可采用“四个一批”的办法:一是设施配套一批。根据“农民最直接、最需求”的原则,在避免重复投资的基础上,优先考虑解决饮水工程、移动网络工程、有线电视工程等最基本的配套设施,在对现代基本文明的享受上缩小与发达地区农村的差别。二是旧村改造一批。对在公路沿线并且农民经济收入相对比较高的村,实施以拆旧建新为主的规划和改造,力争培养几个示范点,对其它村起到一种激励、引导作用,也作为对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高要求的响应。三是村容整治一批。对大多数地处偏僻、农民收入也较低的村,村容整治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垃圾和污水的整治,使农民的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四是整合转移一批。对一些配套设施无法覆盖的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动员农民实现下山移民,走梯度转移之路,条件好的可直接鼓励进城进镇,条件较差的鼓励和帮助向中心村转移,让年轻的农民大多数脱离高山远山的生活环境,使这些自然村最终实现自我“矮缩”,把山还给野兽,把生态重新恢复。

3、破解“钱从何处来”的难题。投资问题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最“瓶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要“两条腿”走路:一是作为上级政府,对欠发达地区要实现政策倾斜,加强推动。因为:一方面,这是体现党和政府对欠发达地关怀的最直接的载体,是欠发达地区人民最能感受到的手段。另一方面,这也是政府对欠发达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补偿方式。欠发达地区多数处于生态敏感区,许多工业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错过了一些发展机会。譬如我们磐安,地处四江之源,我们有为下游数百万人民送去“四江清水”的义务,如果上级政府不通过相应的渠道加以补偿,权利和义务就会不对等,这对欠发达地区人民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二是欠发达地区自身要主动有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发展不能破坏”的理念,利用生态优势,力争在发展产业上实现跨越。在农业上,要从传统农业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跨越,向休闲、观光农业跨越;在工业上,要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清洁工业,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要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发展再生农、林产品资源加工型产业;在三产上,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结合特色村建设,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山区旅居业。通过三次产业发展联动,努力使欠发达地区实现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双赢”,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条件。

4、做实“人到哪里去”的文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问题解决不好社会就不会稳定。目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业现代化生产手段的推广,更加剧了人地矛盾。解决“人到哪里去”的问题,不能单打一,就转移搞转移,而要用综合的办法,稳步推进。一是要加强培训,使农民素质实现跨越式提升。这里的“跨越”是指区别于传统的文凭式教育的方式,采用最直接、最实用的知识来武装农民,使农民在某一领域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培训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成为“专才”而不是“全才”,从而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二是要加强合作,加速就地转移。要积极创办适宜千家万户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如圣诞礼品、箱包、竹木制品等;要大力培养经纪人,加大农民与市场的对接力度,从市场上直接或间接揽活到家里干。从而使农民实现低成本的产业转移。三是要加强引导,鼓励农民走出去。通过这三条途径,努力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呈“三三制”的分布格局,即“三分之一从事效益农业,三分之一从事来料加工,三分之一劳务输出”。这样,一方面可加快推进城市化,因为在后两个“三分之一”中可能会涌现出一批竞争强者,在城市获得一席生存之地,知名度完成身份转化。另一方面,又可减轻城市发展的压力,因为如果农村不能就地转移一批,就会有太多的农民向城市流动,这必然会增加城市的不安定因素,甚至会出现象“拉美陷井”一样的“中国式城市病”。除上述三条之外,还要努力探索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最终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是档案部门以人为本、服务经济建设的责任。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x年度房道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指引下,村两委班子及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开展的,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在狠抓落实、重在发展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我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明年的工作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今年的工作情况: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充分发挥农民自主创新意识,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全村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1、农业生产:房道村现有土地面积22486亩,其中水田面积2217亩,毛竹林4500亩,用材林地13000亩。水稻种植是1202亩,西瓜种植是603亩,蔬菜种植面积是417亩。全年木材生产约xx立方米。今年粮食、蔬菜、西瓜收成良好,村民积极性显著提高,又新增反季节蔬菜大棚60亩,为今冬明春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2、护林防火及林业工作:今春以来,通过认真宣传发动,严造防火声势,在本村内张贴宣传小标语70余条,召开森林防火专题会议4次,成立防火预备队一个共30人。在村委会全体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防护下,至今没有发生过火灾案,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在上级林业政策推动下,共完成迹地更新300余亩。

3、平安房道建设:努力抓好平安创建工作,为创建平安房道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社会纠纷,今年共发生纠纷45件,调解45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完成我村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户的申报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5、为民办实事: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完成房道村前结尾路面硬化及排污涵管的铺设工程;房道村邱林自然村路面硬化工程;以及消溪、圳后自然村的路面硬化工程。

6、党组织建设:今年上半年发展预备党员二名,入党积极份子2名,全村共有党员69名,5个党小组,按时召开党员学习活动,全村党员积极参与讨论学习xx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1、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的渠道单一,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工业企业发展受到制约,所以我村的经济增长主要以农业种植和林木生产为主,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

2、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大的差距,特别是办公楼危房迁址重建的配套资金没有得到解决,农民公园建设无法得到落实。干部思想作风问题还停留在等、靠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单一,原则性差,工作方法缺少创新。

三、下一年的工作打算和计划。

1、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在原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更新观念,成立管理小组,再争取上级扶持资金,进一步完善各项工程建设。

2、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放在反季节大棚蔬菜发展上,及时上网扑捉信息,引导村民种植特色经济作物,为村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3、壮大集体经济,巩固集体资产,避免流失,加大旧欠款的收缴力度,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

总之,在今年的基础上还要下功夫,改变以往的工作方法、态度,并且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学习党的xx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为下一年度的各项工作而努力奋斗。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新农办的指导下,磙子营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工作变动,为切实加强我乡新农村建设工作,乡党委及时调整和充实了乡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使一批工作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到第一线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强化措施,加强新民居建设。

(一)突出示范带动,合理选择新民居点我们着眼于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认真选择新民居建设示范点。通过对我乡十个新农村中心村认真调查研究,综合经济、环境等硬软件等情况,最后确定磙子营、小杜庄二个经济发展势头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建设环境好、示范带动能力强中心村为201x年度新民居建设重点村。

(二)严格管理,抓好新民居建设为切实加强新民居建设,我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协调土地和建设资金。同时严格质量管理,乡新农办每天到建设工地进行巡查,严把质量关。目前,这些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中磙子营村新民居建设投入资金500万元,57户新民居主体已完成,小杜庄村新民居建设投入资金30万元,10户新民居地基已完工,5户一层主体完工。(三)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民居建设的积极性,我乡采取逢会必讲,无论召开机关会,还是村干部会和群众会,都要求在会上宣传购置新民居的优惠政策,优良环境,鼓励群众购置新民居。目前已有近百户群众签订了购买。

合同。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群众创造一个优良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乡积筹措资金,强力推进基础施设建设。加大移民项目建设投入,计划投资24万元硬化道路1.4公里,投资20万元修建生产桥3座;努力抓好以工代赈道路建设项目,计划投资70万元,硬化道路4公里;抓紧三山、关西、白庙等六个村350座沼气池项目和4个沼气服务网点建设。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

四、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虽然通过广播、标语、横幅等形式作了大量的宣传,但宣传力度还不够强,效果不够明显,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2、新农村建设资金仍然不足,缺口较大。六、下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强化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2、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基础施设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3、进一步做好规划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准。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在规划建设上,既要充分利用土地,规划上要高起点,建设上要高标准。

我镇认真总结了上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查找出了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下半年的,现将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广泛深入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建设积极性为再次掀起建设新农村的高潮,我镇对示范村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全村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宣传xx年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富裕型小康生活;二是利用板报、大小会议等形式,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再次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当地实际,镇党委政府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主攻蔬菜种植,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

(二)、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1、开展创建平安村活动,以和谐、健康、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村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护巡逻小分队,发放了宣传材料,签订责任状,各村社会秩序稳定。2、充分发挥妇代会、团支部、综治等组织职能作用,开展“平安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的评选工作,促进邻里和谐。3、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强化劳动就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农村科学种植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基础设施建设1、我镇为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对各村制定了基础设施建设五星榜,对村庄规划建设、道路建设、村容村貌建设、绿化建设、亮化建设及消除农村“三大堆”进行了量化,每半年进行考评一次,将考核结果张贴上墙,有力的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通过落实基础设施建设五星榜,现在我镇王集村铺设柏油路2500米,安装路灯60盏,种植绿化树1200余棵,基本消除三大堆。大路村铺设混凝土路3600米,安装路灯72盏,消除了农村三大堆。茶棚张村铺设柏油路2600米,安装路灯36盏,种植绿化树400余棵,基本消除三大堆。新房村铺设柏油路2300米,安装路灯20盏,种植绿化树800棵。聂索邢村铺设柏油路3200米,安装路灯32盏,种植绿化树475棵。杨家新房村铺设柏油路1200米,安装路灯26盏,种植绿化树800棵,消除了“三大堆”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环境,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工作计划。

1、加强“一村一品”建设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二、三产业比例,加强农民向城镇聚集的能力。2、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搞好农村集中供水,美化村容村貌,提高农村信息共享的能力。4、加强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整合力度,提高教育水平。,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优化联建规范化卫生室,方便农民就医,5、创建文化大院,完善图书、器材配置。加强体育场所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强化劳动就业和实用技术的运用能力,培育农村科学种植水平,增加农民收入。6、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制定有效的奖惩机制,推广沼气池建设力度。下半年,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工作力度,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的目标内容,狠抓工作落实,园满完成工作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五

一、领导重视,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林业局始终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我局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年初局领导班子根据指导员提交的调研报告并多次调研、访谈,多次开会研究部署新农村建设工作,讨论明确了建设思路,形成了建设方案,并明确了一名副局长主抓和具体工作人员专门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局领导经常带队深入自××村现场办公,同两委班子一起谋化发展思路和研究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宜。

二、结合职能,开展活动,真帮实扶。

新修了一条6.5公里长的森林防火公路,解决了群众交通不畅的困难;四是为认真落实县委“共学、共促、共建”要求,由局党总支与自××村党支部共同组织全村党员采取上党课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进一步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五是与自××村56户贫困户按林业局职工一人一户进行结对帮扶,5名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挂钩最贫困的5户群众。向全村56户困难户和贫困党员发放大春生产困难补助金6500元,其中向贫困党员2户、特困户5户发放困难补助金200元/户;向贫困户发放困难补助金100元/户,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上的困难。

三、积极捐资,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今年7月9日姚安发生5.0级地震,我局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积极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并发动全局职工向地震受灾的自××村委会捐资3000多元。按照县委恢复重建指挥部办公室的要求,争取在xx年春节前完成恢复重建8户、修复990户,完成105.1万元的恢复重建项目建设。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支持村实际困难。

我局多方争取资金,先后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经费十余万元。局属单位清华洞林场支持工作经费1.0万元;支持无烟核桃烤房资金4.4万元;支持大箐沟防火公路建设资金6万元;支持新建村委会主席台建设资金2.0万元。按时足额兑现新农村指导员的相关待遇和补贴。

五、加强对指导员的管理,确保支持工作取得实效。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局积极支持、督查好指导员的工作,把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作为林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来抓。局领导班子先后6次到派驻村看望指导员,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解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急需的一些实际困难。并要求派驻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在全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指导并参与农村做好林纠纷调解、植树造林、森林防火、沼气建设、林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总体要求做出新贡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六

摘要:近几年,农业工程科技不断创新,使用集成技术并引进新技术,但仍有继续创新的空间,所以,农业技术人员会在原有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加入新技术,以增加农业工程技术应用的便捷性,把投入的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一直是其需要攻克的难题,由此,实现装备与设备的现代化,对农业工程的建设有重要影响,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实现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工程科技的创新,需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相符,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而我国科技发展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造成科学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率较低,有很多不足。

1农业工程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我国推行的理论之一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农村经济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弱势,所以发展农村经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方式之一,而建设新农村需要创新农业工程使用的技术,改变生产方式。即我国要加大农业工程科技的投入力度,引入新技术,以此增加农民的粮食产量,以及作物带来的收入,并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1]。

2农业工厂创新使用的技术。

2.1基础设施集成技术。

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开垦土地,并在适当的时间浇水、播种、施肥,并采用相应的方式抑制病虫害的出现,所以其使用的技术包括土地整理、水资源管理、节水、施肥技术等,有时也会用改造技术改造农田,或是把几项技术集成使用。但所有技术的使用必须以本地农业实际种植情况为前提,与实际种植情况建立联系,根据市场对作物的需求,决定生产规模的大小,以及使用哪些技术,保证基础农田设施的建设,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与农业的综合生产力。

2.2机械集成技术。

实现农业技术的集成,可有效解决使用机械与技术不匹配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削弱农业生产对人工的过度依赖,提升生产的效益。对于机械集成技术,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研发并生产出粮食型机械,并形成产业,它主要用于水稻、玉米等生产,生产的全过程都由机械完成,消除其中的薄弱环节。其二,研发出带有地方特色的机械化产品,每个机械设备的研发,都是以某个种植作物的生产特点为依据,带有地方特色,它使用的作物范围包括棉花、花生等。其三,研发使用保护技术的耕作设备,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四,研发用于擒牧产业与草牧产业的设备,為农业发展提供设备支持。其五,农业生产需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并采用其他技术以节约肥料、化肥的使用,为精准化设备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加快研发速度。

2.3生产设施集成技术。

设施农业是用设施种植、养殖,具有可控的的特点,实现高产,而农业生产中,高效益是其基本目标[2]。

现在,沼气是农业生产使用的环保材料之一,而沼气的生产必须由设备完成,即农业种植人员会把人或动物日常产生的废料作为原材料,放到设备中,经过发酵后,把沼气变为生活中的燃料,转化为燃气,并用于发电,也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用设置养殖并生产沼气,可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并为各类农作物与家畜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家畜产生的废物可为农作物提供养料,而沼气又是燃气或供电的材料,这三者互为影响,又相互制约。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种植、养殖与沼气生产,三者有不同的管理内容与管理范畴,各自独自管理,互相并未建立联系,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并带来污染问题,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少。所以,对该项内容的研究需要把三者联系起来,即回收废物、进行生产、实际利用,找到三者均衡进行的措施,加以分析,了解废物转化的过程,使其达到动态平衡,科学布局,调整农业工程的结构。

2.4生物利用集成技术。

生物是农业生产产生的物质之一,而其也可以从林业生产中发现,包括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生产过程中的废物、能源材料,以及木材生产后的废料,这些都可以再次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于农业与林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都可以运用生物利用集成技术处理,让其变成再生资源,实现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其主要包括的手段有生物处理、物力处理与化学处理,分解废弃物,并把各个元素重组,变成一种新物质,实际应用后做到增产增收。

3结语。

总而言之,加快农业工程科技的创新,需正确认识创新的必要性,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集成技术、机械集成技术、生产设施集成技术、生物利用集成技术,在农业工程中应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经济。

参考文献。

[1]王昭.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实现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吉林农业,20xx,08:36+47.[2]王爱荣.大力推进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j].农民致富之友,20xx,16:2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七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问题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关键的问题,关系着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现如今促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必经的发展过程,农业与农村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轻制度、重经济”的现象,对于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建设影响重大。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是农村基层工作的核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严重影响着我国财政、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关系着农村集体的生存和发展,管理成效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集体成员的利益问题,也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因此,如何保证农村集体财务资产的完整安全,高效管理农村集体财务资产,是农业集体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与干部人员所要面对的重大难题。

1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

1.1农村集体财务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推进,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思维观念的问题,大多数农户缺乏农村集体财务的监督意识,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的地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题严重,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足,会计核算工作不专业,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混乱。同时一些处于城市边缘地区的农村,由于缺失监管,导致农村农户,村级领导对农村集体财务资产的管理使用上出现严重的流失浪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公开制度流于表面,执行力度不足。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模式的老旧,缺少彻底改革和创新,财务制度执行程度不够,农村基层组织权力混乱不清,管理不明,关系主体错位。

同时,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会计制度不完善,导致农村集体资金使用混乱,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

1.2完善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

为了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的管理,促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开展,需要推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的管理办法。在规范化建设单位的推行之下,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问题能够逐步解决,规范化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法》,并按照统一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规范化建设财务管理制度,防止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漏洞的出现,要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内部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还要健全农村财务管理财产清查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民主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成立农村财务管理民主理财部门,并且定期进行财务会计知识的培训和审核。

规范化建设村部必须定期编制财务报表上报,完善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实行统一的电算化管理,并且设立专门的会计档案部门,加强档案方面的管理,还应接受农经部门的审计监督,公开审计结果,实行公开制度。

1.3健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必不可少,同时也应该控制村级财务管理的收支细节,强化监督管理,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同时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应明确村级集体财务资产的所有权、收益权和使用权不变的准则,任何单位以及个人都不允许侵占或挪用村集体财务资产,对农村财务管理以及农村经济活动的监督力度应该加强,各类账目必须细化、明细账要清楚,所有记录文件账目文件都应设立农村财务管理会计专柜保管,对于账目的报账、会账、对账、记账、复账、公开等“会账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同时开启并实行备用资金制度,备用资金由村财务管理报账人员进行管理,额度由实际情况进行申报审批。

农村集体财务资金的支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严禁白条顶库、瞒报收入等行为的出现,任何人不得随意支配农村集体财务资金,对农村集体财务资金的不同性质,应进行性质分类管理,建立性质分类管理类别制度,并进行相关的处理措施。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报账人员应做好农村集体财务日常的财务收支工作,严格按照已有制度的规定把关执行,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制度的不完善之处,做好账目的登记、记录、核对等管理工作。

2结语。

随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题需进一步改进,才能推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监督制度,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内外部制度的改革,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能充实我国最为薄弱的农业金融,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八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非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村的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据实地调查,村全村共20xx人,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中专的只有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06人,小学文化程度1390人,文盲102人,未读书的儿童199人。贫困山区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同时,农民培训机制在贫困山区难以建立,有培训点也是流于形式,使农民的发展技能、思想水平与新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争取政府下拨资金踊跃,自己出资出力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对村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村自然经济成份较重、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贷困难、农资价格高质量低的市场调控不力等原因,农民增收仍然十分缓慢。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有513户20xx人,可耕地面积3749亩,其中:水田只有522亩,多数为旱地(山坡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和人口素质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上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配套,交通状况极差,雨天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村民缺乏教育,整体素质偏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虽然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300元,但发展不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的达1373人,占68%,这一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三)抓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树立“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民教育责任制,改进教育方式,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村(户)评比等,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制文明教育;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农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力作用。二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机制。要以村小学为依托,运用农民技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术培训,使年满16周岁的山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守护型”农民中的种养大户、个体经营者、产业化带头人、返乡创业等进行重点教育,着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从现状来看,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下一代,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山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都能受到最基本的文化教育。

(四)抓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中心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一要求在贫困山区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必须采取超常手段,强化过硬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建立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使山区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二是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仍然是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积极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促使农村劳动力尽快就业,对有条件的贫困山区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工资水平。

(五)抓基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尽快改善贫困山区生产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改善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分类建设。一是国家要结合贫困山区财力困难的实际,改革农民投工投劳办法,加大国家对贫困山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要让贫困山区的农民都能喝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要积极推广沼气能源建设,带动改圈、改厕、改厨,改善贫困山区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要加强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切实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对部分高寒、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区农民,要痛下决心,加大力度,一次投入,通过异地搬迁的方式使群众摆脱其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九

参观孙家村农田。

至调查郭猛生态农业的发展。

至xx市盐都区顺雨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至大冈镇财政所。

1、调查背景。

家乡近年来发展变化较大,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2、调查目的。

因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和一些家乡的同学组队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我们的暑期实践因地制宜,深入农村去了解新农村建设。

3、调查对象。

(1)7月25日参观孙家村农田。

盐都区位于苏北黄海之滨,境内气候环境独特,为海洋性湿润气候,江苏“冷窝”,江淮气旋入海口,夏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九、十月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水土资源丰富,成陆较晚,为黄淮海相沉积平原,盐渍型水稻土,速效钾含量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尤宜水稻种植。

很高兴来到大冈镇孙家村,充分感受到这里安定和谐的氛围。正值七月,田里水稻绿油油一片,长势尤为喜人。夏日里难得的舒爽天气,乡间清新的气息,给我们带来舒畅的心情。在这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小村庄里,处处展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规整清洁的水泥道路贯穿村庄,路边紫薇花烂漫地开着,远方的树林间的微风带来丝丝清凉。

与该村书记及村主任的一番亲切朴实的谈话,让我们为该村近年来在行政体制和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就感到敬佩和高兴。

此行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可以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交通状况的改善,教育医疗住房条件的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这一切的一切,给我们展现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的新形象,真的感觉不虚此行。

(2)7月26日至调查郭猛生态农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xx市盐都区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优先资金投入,1至4月份,全区累计吸纳和投资6500万元,建设生态农业园项目5个,区、镇两级累计投入1600万元,用于生态农业项目园区内路桥、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引生态农业项目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江苏禾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生态农业项目在郭猛农业示范园区成功签约。

该项目投资4000万元,租地400亩,征地7亩,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建成集名贵苗木、绿色果蔬、畜禽水产及餐饮娱乐、健身休闲、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种养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千万元以上、利税超百万元,可为地方农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

(3)7月27日至xx市盐都区顺雨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一般鸡与鸡蛋都是采用米糠等一些饲料饲养这家公司引进外来技术以其独特的配方饲喂的地方草鸡,加上人工喂养的昆虫,其鸡肉肉质细嫩爽脆有弹性,汤质浓郁,鸡蛋蛋清粘稠,蛋黄饱满有弹性,口感清香,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已取得自己的品牌优势。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了他们的养蝇房,还没进去就被一阵扑鼻的臭味所吓住了,捂住鼻子进去之后,就看到成千上万的苍蝇被养在一个个的纱盒子里面,康总对我们说:“这些苍蝇就是鸡的饲料来源之一,也是他们的.饲养场有别于其他饲养场的特色。”可是大家就又有疑惑了,要说苍蝇是昆虫给鸡吃固然能加蛋白含量,但是苍蝇是有翅膀的是会飞的,那鸡怎么吃的呢?康总又再一次解决了我们的疑惑,他说:“鸡吃的实是这些苍蝇的幼虫”。

(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蝇蛆)。

(4)7月28日至大冈镇财政所“家电下乡”让大冈农民生活更精彩。

在大冈镇文昌家电商城里,家电以旧换新的海报前,挤满了来自该镇各村居的农民,邻近兴化市安丰镇也有部分农民前来选购家电,他们细致地挑选着自己需要的电器,不时地合计着价格。据统计,“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大冈镇累积销售指定商品xx余件,已发放补偿资金达20余万元。

从大冈镇财政所负责人了解到,该镇经过深入的调研后,制定了“家电下乡”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将涉及优惠政策、补贴标准、申报程序的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民手中,使家电下乡“家喻户晓”。财政部门会同工商等相关部门,积极做好销售网点备案工作,认真执行中标价格,保障产品质量,强化售后服务。全力做好补贴资金的审核与兑付工作,提高补贴办理效率,补贴资金以“一折通”方式直发给购买农户,确保及时、全额发放到农民购买者手中。随着“家电下乡”的不断深入,指定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多,产品限购台数的增加,最高限价的调整,富裕起来的农民可选购的商品也越来越多,大冈农民的生活将越来越精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前是个很热门的话题,然而身在象牙塔的我们,要开始学会走进社会,走进我们的农村,掌握最直观的信息,体验新思维新气象,丰富我们自己的视野。亲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亲近我们伟大的祖国。

4、调查方法或工具。

实地观察、采访有关人员、上网查询资料。

5、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这次活动中,农村的日新月异让我有了很大的触动。虽然我也生在农村,但是近一年的时间,家乡的变化确实很大。

相关政策不适合本村发展。

比如我们在孙家村调查时,他们的党支部书记坦言有时国家的政策和规定并不是很适合自己村组织的现状,需要自己回来研究进行一些补充。

在实施“家电下乡”政策中,如何做好宣传工作,如何与百姓沟通。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我们看到的生态养殖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而有些地方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6、解决方法: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2)加强基础,用科学的理论为生产铺平道路,科学生产发展生态经济。

(3)加强头筹操作:协调各部门工作上下齐心。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了解到,新农村建设时是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在某个小的方面修修补补、小打小闹。

家乡今年的成绩来源于管理优化、实事求是落实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改进农业技术。

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对xx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一些考察,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从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一举国上下都在积极实行的国策。通过这次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我们可以对新农村建设有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认识,因为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调查,可以补充仅仅在理论方面的了解,同时,我们对新农村建设理论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实在。另外,通过实地的走访调查,我们可以对目前江苏xx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可以使得我们对家乡的了解,对新农村建设的落实情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最后,我们也可以在调查中去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毕竟新农村建设起步也没太久,有很多它不成熟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调查情况去探索出一些问题并且加以分析,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十

新农村应该是环境优美、村舍整洁、经济繁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会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农业的弱质性,人口的众多性,农村地域的广阔性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特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近年来农村经济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发展,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xx县农村现状。

xx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xx县辖6镇4乡,111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7439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8.97万人,播种面积达71万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444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xx县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日,xx县农调队对六坝乡南庄村和朱王堡镇新堡子村进行了专题调研。进入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零乱的村舍,稀疏的树木散落在村舍周围。调查中村民反映强烈的是教育负担重,教师老龄化,教学质量不高,而且近年来学生日趋减少,许多学校面临合并,离校远的孩子上学成为问题。去年近70%的村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但报销标准低,受益不多。新堡子村肖存荣说,近几年国家政策好了,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只是村民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村上虽都建有文化活动室,但室内藏书甚少,活动也只限于个别节日,平时只有看电视,但即便是看电视,也只有几个台,有线无信号;另外,人们手里有了活钱,都想改善住宅,但缺乏合理规划、设计,小路四通八达,也为小偷行窃提供了方便,治安案件时有发生。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有了明显改观,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农民现实的期盼。但新农村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二、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广大农村群众旧习俗、旧观念束缚严重,思想不解放,干部群众创新意识不强,不思进取,小农经济意识色彩浓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农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村级组织建设不强。为官一任,造富一方,为官者不仅要管理一方还要做群众致富的引路人和带头人,能选出真正的村官成为广大农民的企盼。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和干部作风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

3、文化生活单调,基层文化建设滞后。农村文化事业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民间文化遗产得不到发挥和有效保护。新建的文化站藏书少,资料缺乏;邮政局架线,电信局不送信号,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不足35%。

4、农村经济水平低。受农业基础、农业推广水平等影响,农村经济总量少,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新农村建设乏力。

5、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xx县建立了合作医疗组织,参保率虽达70%以上,但受报偿标准低的影响,还存在着因病返贫和看不起病的现象,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6、小城镇建设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低,辐射带动力弱,城镇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推动力不强,不能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

7、村社缺乏规划,村庄零乱,渠、路、林不配套,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严重影响着村社的美观。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抓主导产业促经济发展。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近年来xx县在大力发展致富项目入户工程,各村社都有致富项目带头人、个别村还有支柱产业、应继续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积极发挥以点带面和典型辐射的带动作用,促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2、建设新农村应加强村社道路建设。“要想富,先修路”,纵观xx县乡村,道路硬化率低,应从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入手,发动农民,出资出力,解决村、社道路“雨天泥泞、秋季尘飞”的局面。

3、建设新农村,要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构筑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两手抓。在落实财力投入的同时,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的建设,培养农民创造新精神,通过创业改善自己生活,帮助困难群众致富,共同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5、建设新农村要搞好村镇规划。只有抓好规划,确保建设的科学有序,才能逐步改变村镇建设杂乱无章、水平低下的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首先,抓好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力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其次,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推行“一户一宅”,鼓励农民拆旧建新。实行人畜分离。

6、建设新农村要以实施提高农民素质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应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xx县60%以上的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

7、建设新农村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应围绕近几年村社建立的各种专业协会,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新经济组织的服务带动功能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

8、建设新农村要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我们应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植树造林,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9、建设新农村要有好的基层带头人和领导班子。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实施者。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好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抓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重点。抓农村社会治安要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突破口,俗话说:“游手好闲”,人们都有事干了,小偷小摸和聚众赌博现象自然会销声匿迹;另外要对外来走村串巷的流动人口加以监管,避免不法行为发生;对村民要适时进行法制教育,严禁邪教等违法乱纪行为在农村中蔓延。

11、建设新农村要长远打算,从农村教育着手。孩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再穷不能穷教育。从长远考虑我们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壮大师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严禁体罚学生,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环境。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规模和现代化水平,节约资源;减免农村义务教育费、以及到城市就读借读费,让城乡教育同步发展。

12、建设新农村应整顿农村药品市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药品的监督管理,严禁假冒伪劣和过期药品在农村市场横行。控制药品价格,让农民能够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十一

各位领导、评委:

下午(上午)好!我们xxx村是绩溪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历来民风纯朴、治安稳定。农村经济连年增长,公益事业不断推进。村两委干部开拓进取,敬业奉献,全体村民人心思富,富而思进。特别是2003年10月村级规模区域调整以来,邻近的陈村、东干村整村并入,尚田村成为拥有2000多人3100多亩耕地的中心村,全村干部群众本着"并村更应并心"的宗旨,团结一心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先后被评为"县文明村"、"市文明村"和"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并作为"全市生态示范村"上报待评,村党总支还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我们申报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有其独到的区位优势和群众基础优势,首先,尚田村、组干部和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空前高涨。经过近年来的共同努力,全村干群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发展,全面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农村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障和提高!

其次,近年来,在村两委干部的身体力行下,村容村貌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喜人的变化,3个自然村之间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目前村村公路"路灯亮化工程"和总投资80万元的"村村通油路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运筹之中。使地处岭南岭北交界地带的尚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等有利条件。

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优势明显是我们尚田村较为突出的特色之一,"尚田西瓜"凭其瓜甜个大在市场上倍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全村已形成千亩绿色西瓜生产基地。年产值达50万元以上;除原有的传统木材加工外,笋竹两用林培育示范基地,经过近两年的高效运作,使盛产元竹资源的尚田村,在提高元竹附加值的加工上,为农民增产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此外,我们尚田村的农村经济发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全乡来看,相对较高,加上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较强,组织发动群众能力较好,村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思路清晰,建设氛围浓厚。2005年村集体收入实现3。6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150元,位居全乡之首,无论是在捐资助学修桥补路,还是在扶贫济困/科技兴农上,广大干群都能以发展大局为重,齐心上阵,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

更为难得的是,我们村在农村结构调整,双培双带等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经济状况较好的致富先锋,他们乐于奉献,乐于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家致富,他们投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热情较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促进派!

以上5大优势寄托着我们尚田村2000多名父老乡亲的殷切盼望,体现着广大干群极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和干劲!而近年来,多位省市县领导视察和指导尚田工作时,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对尚田村的工作思路和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尚田的发展未来充满了希望!

各位领导,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当前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任务,给我们尚田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好机遇,我们全村父老乡亲企盼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和扶农措施,更愿全力以赴投入建设美好新农村行列之中,为此,在村两委的倡议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商定下,尚田村将紧紧围绕中央"20"字建设目标,遵循"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群众自愿投入和政府扶持相结合"三大原则,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以增加农民整体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力抓好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十二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进程明显落后于城镇。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反差很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反差。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以卫生事业为侧,2007年,全国医疗机构费用8988.31亿元,其中城市医院占73.74%,县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费用分别仅占12.47%、3.22%、9.97%。可见,卫生费用还是主要流向城市医疗机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所得较少。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存在巨大反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尽管也有很大发展,但仍显得明显滞后。目前还有一些农村通不了路、打不了电话、看不上电视、喝不上干净水。四是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存在巨大反差。1990~2004年的1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增长率有10年低于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率。1997~2005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9年低于城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新农村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农村建设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需之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杨继瑞(2005)认为,新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新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具有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特征,无疑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综合、和谐和科学的范畴。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1)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努力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从影响农村发展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发展方面的事权,中央和省级财政要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彻底改变“义务教育不义务”、“农民教育农民办”的情况,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加大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使农民高度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另外,要不断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使农民也能有机会迈入管理者阶层。

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这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农民缺乏相应的技术,无论是搞种植、养殖,还是进城打工,他们的收入都低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农业科技人员要坚持走到田间地头,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手里,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国家应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加大对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2)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奠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满足农民衣食住行的需要,农村社会再生产的需要,农村扩大生产的需要。这三个层次的需要是一个递进的关系,第一个需要是低层次的,第二个需要是中层次的,第三个需要是高层次的。而就目前农村物质生产方面的现实来看,我国大多数农村处于第二层次,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其剩余刚好够再生产需要,所以农民手里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现金,导致了农民看病难、孩子上学难、养老难的现象。

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政府要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合理部署城乡再生产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资料,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鼓励东西结合,制定有关东部发达地区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全面免征农业税,要从源头上降低农村生产的成本,进一步严格控制与农业生产投入相关的各种工业产品的价格(如果农民的收入增加速度与其生产投入增加的速度相当或者低于其生产投入增加的速度,那么,农民生活状况就会永远停留在第二个需要层次,城乡收入差距就会日益加剧。);加大政府对农村资金的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整队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增加对农村基本生产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强对农村扩大再生产的扶持力度。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也可以说是一场生态革命。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层次上看,它的基本任务和工作是培育农村生态产业、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以此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根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积极发展农村生态产业。依据农村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等要素,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农村生态产业体系。从福建省来看,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占优势。据国家林业局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福建省森林面积1.15亿亩,其中森林覆盖率、竹林面积、毛竹总株数、人工林蓄积量4项指标居全国第一。我省拥有优越的自然风光条件,是为开发农村生态旅游业提供了有力的天然条件。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坚持服务城市、提升价值、拓展功能、打造品牌的开发理念,以现代农业展示、农村劳作体验、科技科普教育、田园风光欣赏为特色,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园、农业产业园、家庭庄园经济、生态农业示范走廊建设。至2009年底,福建省共有农业旅游示范点49个;乡村旅游扶持点78个,其中首批省级示范点创建单位28个;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单位165个,水乡渔村23个,农家乐330个。全省农家乐接待游客总量超过18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亿元。发展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也应当成为工作重点。注重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合理地使用地、肥、水、药、种、能等投入,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安全,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着力抓好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储运、加工、包装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平衡。

第二,合理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高效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农村生态资源,促进农村生态资源的显著增值,逐步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一是要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抓好退耕退牧还林还湖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环城林业生态圈等重点工程建设,正确处理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经济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防止新一轮森林破坏,控制大树、古树移栽进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填塘、不砍树、不推山,吸取“大跃进”的教训。二是要珍惜利用水土资源。加强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避免耕地资源的缩减和退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大力发展农村小康水利,充分发挥其灌溉功能、观光功能、旅游功能和休闲功能,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荒漠化和沙漠化治理,防止水土资源流失。三是要推广利用新型能源。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循环农业。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能源村”、“卫生村”、“生态村”。

第三,着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是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是要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庄生态环境整治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小康水利、道路、电力工程建设,形成生态资源有效整合、环保设施统建共享、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新格局。二是要因地制宜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整体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使村庄、街道的变化延伸到庭院,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切实保护好山体水系和植被,搞好农村沟渠、堰塘整治及田园绿化,完善村庄建设管理机制,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三是要分类指导开展村镇生态创建活动。积极创新载体和模式,推动村镇生态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着力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服务配套、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持之以恒。既要预备走艰苦的路,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敢于迎难而上;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我们深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十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大力发展xx村的生产力,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xx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促进xx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突出一个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实现两大突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三个转型:农村向城镇转型、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

实施“四化”“五通”工程:绿化、美化、亮化、硬化;通水、通电、通气、通路、通网络。

达到“六新”目标: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保障、新风尚、新水平。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定单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资源,在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上做文章,推行蔬菜深加工,延伸蔬菜产业链。大力引进就业量大、市场需求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五是加大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推广,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引导农民围绕“二扩大、三提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二扩大”,即:扩大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两大主导产业规模。“三提高”,即:提高主导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示范基地带动效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到位。

四是建立和完善村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逐步实现没有失学儿童。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解决农民有钱看病、吃药,彻底消除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现象。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促进乡风文明,必须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利用板报、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家喻户晓,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

三是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立足于育民、富民、智民、塑民,开展“十星文明户”、“新风示范户”、“五好家庭户”、“诚信经营户”等评比活动,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爱岗敬业。

四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乡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依法管理宗教活动;

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降低社会犯罪率。开展“六无”村创建活动,即:无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纪案件;无虐待妇女、儿童、老人和歧视残疾人现象;无黄、赌、毒、黑、拐、邪、假等“七害”事件,无重大刑事、治安、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无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事件;无群体性或恶性上访事件。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教育、文明生活“四进农家”的活动,把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到每家每户中,让农民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

七是加强科普工作,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九是弘扬农村文明传统,倡导邻里团结、妯娌和睦、孝敬父母、不打架不骂人,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风尚。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表现。促进村容整洁,就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

二是加快农民新村建设步伐,以辐射带动农业的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功能,发展服务业,增强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美在农家,富在庭院”活动,做到“四化”,即:美化(房屋建设规范化,格调、色彩统一)、硬化(村社公路全部硬化)、绿化(村内有公共绿地,公路两旁栽植人行树)、亮化(有路灯)。村成立环卫队,定期打扫卫生,清运垃圾,使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让“乡下人”成为“城里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改厕等设施的投入,完善电力、通讯、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五通”(通电、通气、通水、通路,通网络)。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促进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

四是实行由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

五是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

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六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十四

1、但目前发展呈现趋同化趋势,千游一律,给游客无新鲜之感。

建议:开发人文景观,丰富游览项目,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差异化旅游经营。增加游乐性主题项目,延长生命周期,吸引稳定的客源。

2、岛内旅游呈现超负荷情况,人流过多,影响海岛游品质。

打造多类型的旅游资源,实现游客分流,同时实现旅游与保护的良性循环,提升项目品质。

3、环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

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加强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其次,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再次,要加强治理已受破坏的环境。对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治理和抢救,使之尽快地恢复其本来面貌,以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皮口镇社区建设情况:

皮口镇被国家体改委等十一部委确定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被辽宁省确定为中心小城镇,又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被国家渔业部确定为全国水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被大连市定为重点开发建设的小城市。,皮口镇被国家发改委以“人与自然河蟹小城镇”及在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方面的突出表现而入选为20上海世博会参展城镇。根据日前确定的规划,皮口镇正以滨海路为中心轴线,西起清水河,东至赞子河,北到高速铁路,面积38平方公里以上区域全部纳入镇区内,对产业、居住、商贸、饮服及公共设施、重大基础设施等按功能区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将皮口镇重新定位为产业发达、生态良好、临港宜居、河蟹文明30万人口的中等海滨城市。

皮口镇现拥有省一级乡镇敬老院、大连市一流的公安分局以及武警边防、法庭、工商等执法部门在皮口都有派出机构。220千伏的变电所座落在境内,1万吨能力的净水厂即将扩建成5万吨。市政、环卫、城管中队等城镇管理职能部门一应俱全,购物、旅游、休闲、娱乐场所众多,城镇功能齐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十五

近年来,我镇利用区位优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三大规划"的总体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已经形成了东部观光旅游农业、中部工业加工区、西部物流园区的产业格局,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全镇经济发展迅猛。

但是在发展道路上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当前有很大一部分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花岗石的开采加工,但是开采完之后这部分农民应该何去何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应当如何谋生?随着各地区公路村村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区位优势也已经不再那么明显,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发展中继续保持优势?怎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急需考虑解决的问题。

在《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篇章中,重点谈到了培养新型农民的问题,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家知道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有句广告说得好:科技以人为本。其实不只是科技,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以人为本,包括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立足当前,还是着眼未来,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

那么怎么培训新农民呢?总不能都让他们去上大学吧?对,就是让他们上大学!是农村大学,也就是咱们的远程教育。对于培训新农民,远程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网络覆盖面广,每个村都有。里面的讲座知识丰富、全面,涵盖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实用技术、乡村剧场等多个方面,并且更新速度快。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两年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远程教育可以利用其强大的网络系统,精心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学习,是他们学习培训的一件新式武器。

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通过远程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更深入地掌握了党的农村政策,了解党的知识,党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的要求,增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党员"双学双带"能力。远程教育还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的'增强,强化对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的监督,最终达到管理民主。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通过优秀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片,通过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正确的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民"。远程教育在大力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提倡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上,为树立农村新风尚做出了努力;通过教育片、文艺片的播放,积极配合各村开展的创建文明户、文明生态村等活动,最终达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远程教育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收入,运用适用课件组织教学活动,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通过观看优秀的教学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科学种田、养殖、园艺和市场经济的教学,并通过网上农产品信息的疏通交流,进一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引导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各种企业和城镇其他行业转移。除了必要的技能培训,一些指导性的比如《农民务工指南》等课件,也给务工农民带来很大的便利。再就是远程教育为农村经济改革服务,农民群众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片,容易掌握党的农村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成为农村改革的主体,从而有力的推动农村经济改革。通过远程教育,可以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提倡节约型农业,提倡农业商品的绿色化、无公害化,不断提升农业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可见,远程教育这个新武器,作用面广,火力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一定要用这件新武器武装好我们的新农民,让他们在建设新农村的战斗中,节节胜利,高唱凯旋之歌!

演讲完毕,谢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十六

**村位于**镇西南方向,毗邻**风景区,现有6个村民小组,816户,2453人,6个党小组,党员89名。版土面积7800亩。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993万元,人均收入2540元。该村文化底蕴丰厚,有祖辈传下来的建东花鼓舞和花鼓戏,并组建了群众喜爱的舞狮队和管乐队,称得上是民间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花鼓之乡。

近三年来,村两委班子以实现“多经发展基地化、退耕还林绿色化、基础设施标准化、村庄整洁城镇化、民主管理制度化、群众文艺特色化”为目标,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克难奋进,努力拼搏,硬化村级道路3公里,高标准建设多经园500亩(其中柑桔300亩,茶叶200亩),累计化债87万元,建房54户、砖混结构住房达60%,逐步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小康村庄建设四大突破,多次被省、市、县授予“安全文明示范村”、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先进单位、“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自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开展以来,建东村抓住活动契机,紧紧围绕“创五好、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主题,结合届期目标,以班子建设为核心,以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小康村庄建设、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精心规划,扎实推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强龙头,围绕“五好”创建,增强班子实力。

建东村现有两委班子4人,平均年龄43岁,高中文化程度4人,女同志1人。近年来,建东村以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为载体,在班子建设、制度规范、民主自治上做足了文章。

一是抓班子,提升自身素质。近年来,建东村始终以强化班子自身建设为首任,狠抓班子日常学习教育,加强两委班子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与理解,并坚持日学习、周总结,提升班子整体政治素养。特别是在当前开展的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村两委班子积极投身学习,并做到“四带头”,即带头以一名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集中学习、带头自学、带头讲课或做形势报告、带头参加学习心得交流,不仅在深入学习中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理论素质,同时也为广大参学对象树起了一面标杆,发挥了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二是抓制度,规范干部行为。建东村在村干部管理中,以规范制度为抓手,通过建立并认真执行党支部议事规则、党内监督制度、党建工作例会制度、“村务、财务”双公开制度及村民议事恳谈会制度等,增强了村务公开的透明度,融洽了干群关系,营造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是抓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党员队伍是整个支部建设的支撑和落脚点。建东村在积极抓好班子自身建设的同时,重点以“双建双带双培”工程为平台,培育党员不同类型的“双带”标兵10名,其中:经济能人2人(刘华、谭金凤)、勤劳致富标兵8人(金开树、付德超、付德刚、付瑞华、付承义、陈士喜、付永家、高德银)。同时,积极为支部输送新鲜血液,每年培养积极分子2名,发展党员1名。通过开展创“五好”基层党员组织活动,班子建设明显增强,工作机制逐渐规范,发展业绩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二)夯基础,围绕多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经济繁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素。建东村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力足“实、高、带”三个字,落实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增强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

一是规划立足于实。该村在产业发展规划上,本着“农民自愿、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规划到实施,坚持区域联片、品种统一,围绕“多经发展基地化,退耕还林绿色化”的总体发展思路,对全村产业发展进行了区域规划,构建了“山上退耕还林、半山多经发展、坝田基地建设”的整体布局。截止2005年底,基本实现无粮村,初步形成了“柑橘、茶叶、板栗、蔬菜”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农业发展格局。

二是质量立足于高。建东村在产业发展上,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多经产量与质量。目前发展柑桔园700亩、茶园370亩、板栗350亩、蔬菜基地600亩,2005年度四大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2%,在前三年基础上上升了15%。同时,该村发展年出栏牲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2家,每年可为村提供集体收入2万元。

三是发展立足于带。在发展的过程中,该村坚持党员带头、村组干部带头、村民代表带头,建立党员多经管理示范基地,树立党员标兵形象,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农民谋发展、创收入、得实惠。在未来的三年中,该村两委班子将继续以“任期一届、制富一方”为已任,狠抓多经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力争实现人均纯收入递增200元的目标。

近年来,建东村以小康村庄建设为轴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围绕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生态环境、村民活动阵地、家庭卫生保洁等,促进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要致富、先修路。该村始终把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村级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近年来新修村庄道路2公里,硬化村庄道路3公里,大力改善了交通环境,村里的老百姓都不禁感叹到:“没想到我们还能走上水泥路”。

二是全面推进“五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广播电视。为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目前该村建起两个供水站,全村70%的村民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同时,该村大力实施“三改一推”工程(“三改”即改厕、改栏、改灶;“一推”即推行发展沼气灶),截止目前,全村已实行“三改一推”达30%,建沼气池390口,占全村总户的52%。该村通信、电器、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村农民有“小洋楼”450栋、手机、程控电话500余部、有线电视650余户、摩托车150余辆、家用车及客运车辆60余辆、钢磨40余台、洗衣机50余台、电冰箱70余台、空调20余台。

三是制定发展蓝图。在未来的三年里,该村将以“坚持两线两点,突出特色”为发展思路(即村级道路两条主线和半山两个居民点为主的规划格局),做到抓道路硬化,力争本届期内完成组组通水泥路的目标;抓村庄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力争新农村村庄建设有特色;抓环境卫生的治理,着力整治“五乱”,即柴草乱放、垃圾乱堆、粪便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养,创建党员划片创卫示范岗,开展区域卫生评比活动,推动小康村庄快速发展。

(四)创和谐,围绕社会发展,树立文明新风。

建东村在发展中,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为目标,积极推行“民风”工程、“阳光”工程、“帮扶工程”,村风、民风明显好转,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已逐步形成。

一是实施“民风”工程,营造和谐氛围。三年来,通过建东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极推行“民风”工程,该村逐步实现了“四无”目标:即:无重大刑事案件、无越级上访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计划外生育。该村充分整合建东花鼓这一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积极参与镇“科技、文化、法律”三下乡活动、节日文艺调演,组织“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比、组建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民间文艺活动氛围得到提升,村民学文化、学科技的风气逐渐形成,构建了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二是实施“阳光”工程,密切干群关系。为强化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建东村积极推行“阳光议政”,制定了关于民主议事恳谈会制度、内容、参加对象、程序、纪律、落实制度等六项制度,并规范了民主议事恳谈会配套设施,建立了民主议事恳谈会“一室三栏一牌”,即民主议事恳谈会议室;会前公示栏、内容公布栏、督办落实栏;成果展示牌,使村级民主议事恳谈会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该村坚持按照“学、述、评、议、审、定”的程序,做到大事议、小事提,达到村干部与村民群众直接对话,村群关系、干群关系明显好转,村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同时,该村坚持“村务、财务”双公开,建立健全了村民理财小组,完善工作职责,实现了阳光理财。

三是实施“帮扶工程”,实现共同发展。实施“帮扶工程”是积极推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建东村党支部在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对60岁以上困难老党员进行了摸查排队(26人),并建立了台帐。通过制定专人联系制度、定期走访制度、节日慰问制度,实行党员“一帮一”帮扶机制,为农村老党员送去了温暖。在这次教育活动中,该村共帮扶困难户、特困户12户,落实帮扶资金621元,同时投入资金1万元,解决了全村35户80人的吃水难问题。

二、今后的规划及建议。

(一)拟定三年届期目标:一是在组织建设上,党支部建设三年争创市级“五好”基层党组织;二是在经济发展上,狠抓五大产业,人均纯收入递增200元;三是在社会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三年力争村庄道路硬化到组,农民住房砖混结构达80%的户,农民自来水和卫生饮水达95%;四是努力构建经济发展、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建东。

(二)建议: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更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投入,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提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氛围。

建东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也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不足,比如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扶持农业资金不足、农业产业化规模偏小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励精图治谋发展,小康路上展鸿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建东而不懈奋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十七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查看)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十八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下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标语,欢迎参考。

健康是福。

诚实守信,勤劳致富。

扶贫帮困,患难相助。

推己及人,仁爱为本。

共同致富,天下大同。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争做科技致富的.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

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不搞赌博打骂,保持安宁和气。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现代农业。

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突出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实施沼气工程,改善农村环境。

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春耕不好误一春,育儿不严害一生。

生产发展是根本,生活富裕是目的。

群众心中有秆称,民主管理自公正。

君子守信讲良心,坑蒙拐骗是小人。

家有一老是个宝,要知人人都要老。

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建设美好家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

夫妻和睦家道兴旺,兄弟和睦源远流长。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不断深化“三有工程”,巩固完善“五道保障”。

爱岗敬业勤劳富,精打细算聚财富,遵纪守法健康富。

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

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着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农村新风貌。

用自己的双手把世代居住生活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农村“文明福万家”主题教育活动。

鼓励农民创业,扩大农民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富裕农民生活。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环保型农业、生态型农业和节约型农业。

深入开展清理垃圾、清洁河道、改厕改圈和村庄绿化活动,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

建设新乡村、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面貌、创建好班子。

爱岗敬业勤劳富,精打细算聚财富,遵纪守法健康富,家庭和睦同心富,邻里相亲互相富。

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水平。

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创造新业绩!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热门19篇)篇十九

调查地点:苏州市吴中区新丰村。

调查方式:走访村民,问卷调查,拍照等。

1、人口。

l劳动力。

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较多。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该村人口结构也不太协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

2.土地。

l耕地。

在以前该村经济也主要是靠农业及跟农业相关的副业,但是后来农民的土地都被国家征去了,农民的土地没了,有的也只是很少的农民的自留地。

l荒地/其它土地。

因为荒地一般都不归他们私人所有,所以这部分土地的使用权不在村民手中。除了一部分被上面划为坟墓的集中划分地。

其他的一些土地,一般的都用来盖集中型的商业厂房,现在的拆迁越来越多,就是这个原因、地理位置不错的,也会被用来发展商业,以便提高经济发展。

3.土地制度。

网格化土地督察制度,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是承包制度。

4.生计(农业/非农产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1农业。

l种植业/土地方面的收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该村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非农产业为主,所以把土地方面的收益作为经济来源的很少。如家里包了大量土地的,这些人中的也多是经济作物。当然也有一部分家庭生活条件不好的,还会靠自家的自留地,种些粮食作物,维持日常活动和生活。

l养殖业。

有些村民手里有点资金,对养殖比较有兴趣的,就投资搞了养殖业。大多数都投资在了家禽养殖上面,像猪,鸡,鸭……时下这些东西也是比较畅销的,像烤鸡,烤鸭,猪肉从前段时间起就涨价了。而且这些家禽相对而言比较好饲养。不过任何一种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这几年流感类的疾病频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收益。

l副业。

还有一些有一定手艺的,就靠”本事”吃饭。有些会刺绣的,就会做些绣品,自己到集市上卖或是提供给哪家小型加工厂。还有就是串手链或是一些手工艺品。

2非农产业。

l打工。

l经商。

现在农村的经商途径有:开个个体经营的店面(因为国际教育园建在了本地,学生很多,所以这些商店收益很好)或是招收几个受手艺人,出外包揽活计,做个小老板。或是几家一起合资承包一些小型公司。有些村民且本村有一些村办企业,其中吸纳了很多本村的村民,使得村里的农民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使得本村村民收入提高,从而也促进了本村经济不断发展。

5、村庄的历史。

l一般历史。

新丰村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中北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石湖之畔,该村的西面、北面被着名景点上方山所环绕;南临苏州市国际教育园,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浑厚。村内有一村级公路通往外部。该村历史现已无法考证。但据村里人介绍,他们的祖辈们一直就居住与此;又结合吴中区具有较长的历史,故可推断该村历史也较为悠久。但具体情况不详,还请见谅。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语言藏在哪里了教案(通用20篇)

    教学目标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班教案是在小班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档,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

    帮妈妈剪指甲(热门18篇)

    优秀的作文需要有发人深省的主题,清晰的结构以及流畅的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赏析,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妈妈的爱在我生活中无

    西部畅想教案(模板18篇)

    教案模板能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确保教学有条不紊。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探索教学模式和方法,以下是一些教案模板范文,希望能够给您一些新的思考。

    龙年元宵节主持词大全(17篇)

    在这个庆典的日子,我很高兴能够担任今天的主持人,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节目。在这里,我收集了一些主持人的专业技巧和实战经验,供大家参考学习。大家好!五月百花盛开,万紫

    灯光会读后感(专业20篇)

    读后感是读者与作品的心灵碰撞,是一种对自己情感和思考的表达。我们为您带来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这些文章通过作者独特的观点和思考,展示了对书籍的深入理解。

    小学防诈骗的教学教案(热门22篇)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案是教师进行备课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小学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让学生尽快进行自我调整,明

    巡回检查管理制度(精选19篇)

    有了规章制度,我们可以避免行为的随意性,做到公平公正,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氛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著名企业的规章制度范例,了解一下他们是如何管理员工的。

    夏日狂欢活动方案(汇总18篇)

    活动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组织各项活动,并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创意十足的活动方案,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启发。电商的节日双十

    英语菊花展(汇总20篇)

    英语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提高英语考试成绩的经验和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欢庆圣诞节的演讲稿(汇总17篇)

    演讲稿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会议、学术讲座、演讲比赛等。带着好奇心和学习的态度,让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些精彩的演讲稿范文,发现它们的魅力所在。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