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

时间:2023-11-03 作者:琉璃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该类型作品的典型结构和内容组织方式。值此总结之际,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一

在对中药西化与中西药合用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中药学发展的科学理念,并论述了其所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并不等于宏观等特点,认为中药学发展需要西药来补充,但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总结与发展出新的辨证施治规律。

1.1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大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1.2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观念。然而,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一点忽略了。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生的每一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用复方,或在处方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而各自为战的大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而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一个整体“证候”,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君臣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一个整体处方来进行试验与观察的。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木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加利水药与关木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而关木通加甘草与关木通加附子,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经过炒焦、与滑石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1]。当代名医用附子,李可最大量一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大量在45克,姜春华用9克,而李翰卿则用0.3克治愈过心衰的患者,其间最大相差达到2000倍,而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2]。这用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无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2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一大优势,但整体并不等于宏观。后者只是对宏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前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整体具有了“非线性”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从而使其整体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的构成,而且更是由物质之间的关系与构成方式来决定的。如“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气象条件下产生;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方的作用有很大区别等等。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方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而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大小来确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方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

2.3整体认识需要微观化但必须转变科学观念。

整体认识不仅需要微观化,而且可以随着认识方法与观察指标的微观化而微观化,只是要以复杂性科学的观念为指导。这是因为:(1)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不断需要新指标、新方法与新药物来提高、发展与丰富其水平、能力与手段。如有人将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x光、b超等)称为“放大眼”,把听诊器等叫做“放大耳”,它使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以往未能见到的现象。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一次随着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引进,都给其临床疗效与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带来了飞跃与发展。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既要重视对每一种因素、每一种药物甚或单体物质的作用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更不能忽视对中药复方综合作用、处方配伍、剂量与炮制,尤其是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引进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辨证施治(证候状态分析与处理)规律,以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

[3]乔富渠.中医理论应不断创新[j].世界中医药,2008,3(5):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二

摘要: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通信工程市场的繁荣,通信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必然存在多重风险,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强化风险管控,提高风险管控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控制风险,从而在风险管控工作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通信工程;风险;控制。

1通信工程风险特征分析。

1.1客观存在性。

通信工程项目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通信系统工程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过程项目,覆盖范围较广,服务领域较多,且具有高成本、高投资等特征,而且其实际运行中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这就使得其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等特征,要想有效规避风险问题,就必须意识到风险的客观存在性。

1.2多层次性。

通信工程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层次性,且建设周期较长,项目工程工序之间也存在者较多的关联性、风险性,这就使得通信工程项目内部存在某种必然的关联性,且这种关系相对复杂,再加上内外因素不良影响,使得风险更具多元层次性。

1.3变化性。

通信工程项目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例如:外界环境因素、气候因素、自然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外部环境、国家政策法规因素等,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会对通信工程带来不良影响,其中某个因素出现变化时,都可能牵动到其他因素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对通信工程项目带来风险。

因此,可以说通信工程项目风险是不确定的、变化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可预知的。

2通信工程的风险管控工作内容。

2.1施工风险管控。

结合通信工程特征,范围广、周期长、过程复杂,对此就必然涉及到施工周边环境、施工现场的协调工作,开工前科学合理的协调沟通,才能确保施工顺利,规避施工风险。

施工现场风险管理还应强调施工条件、施工环境的规范与协调,例如:交通运输条件、材料存储空间、周围建筑物保护等。

只有打造出规范、文明的通信工程现场施工环境,才能推动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展,从根源上规避防范风险。

2.2技术风险。

通信工程项目是一项技术性工程,无论是设备组装、线路敷设还是设备调试都涉及到技术的运用,所采用的技术能否达标,安装技术是否具备现代化手段,决定着工程施工质量,技术风险管控至关重要,是通信工程项目的灵魂。

2.3设备资源风险。

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必然涉及到多种设备、资源等的使用,例如:测试仪表、通信线路等,这些仪器、设备以及线路等的质量能否达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3通信工程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3.1风险识别。

风险管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进行风险识别,通过科学地判断与识别,明确风险确实存在,再对应采取措施来控制风险,要形成预先防范的积极意识,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项目负责人必须形成超前意识,创建风险识别系统,利用此系统来有效识别、监督内外不良因素、干扰性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来判断并识别风险。

通信工程项目风险体现出隐藏性、不定性、变化性等特点,对此,有必要在项目工程开工前及时判断并识别风险,并进行动态识别,同时,根据风险类型来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风险。

风险识别方法具体如下:第一,测试表法。

所谓的测试表法就是锁定工程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关键点,编制测试表,对各个风险环节实施深入测试,从中找到其缺点、问题,再深入分析这些风险关键点中潜藏的危机、危害,再对应提供防范与管控对策。

第二,流程图法。

采用流程图法识别工程项目风险,就是绘制通信工程项目流程图,该流程图覆盖了从项目立项、招投标、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对每一个阶段进行风险预测,再根据各个流程之间的关系来深入判断风险,对应总结出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积极地采取规避措施。

3.2强化风险评估。

对风险进行客观识别的基础上还要重视风险评估,具体的评估方法为:科学判断风险可能出现的概率,因为通信工程项目风险具有变化性、不确定性,这无疑为风险评估带来困难,智能对其发生概率进行粗略估算,对此一方面要结合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则需深入分析影响风险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出其可能导致的结果,明确风险类型,是技术性风险还是经济性风险。

3.3创建并完善风险管控体制。

任何一个通信工程项目,从项目立项到施工再到管理都存在若干风险,这些风险将威胁到各个参建方的经济利益,对此,有必要创建风险管控机制、体制,形成风险管控制度,明确通信工程项目中风险的关键点,给予积极重视。

所谓的风险管控机制应具体包括:工程项目参建方的评审,具体包括资质审核、信誉度审核以及信息档案等的审核,对此有必要创建一个参建方信息档案系统,以便资审查询。

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风险管控体制,有必要创建监督机制,及时分析、预测、跟踪风险,发挥监督机构的监督功能,从通信工程项目立项到项目施工进行全程监督、监控,并提出合理化的风险防控对策。

同时,为了提高风险管控工作效率,有必要创建并实施责任制,通过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分工等来强化风险管控,提高风险管控工作效率。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三

2013年初,国家发改委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重要性。未来,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主线,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发展。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走向中国特色“五位一体”。节能低碳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发展方向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拐点。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呈现出“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的大规模社会化协同,信息化3.0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融合应用,实现全系统、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协同,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与效率提升实现节能,以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经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数据显示,我国既有建筑面积约430亿平方米,建筑能耗的现状:

(1)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比重大(约33%);

(2)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加剧能源危机;

(3)既有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低。伴随城镇化建设,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继续逐年上升,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因此建筑节能是关系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生产制造领域与工程建筑领域多方面的建设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1建筑现状。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指对建筑中的围护结构、空调、采暖、通风、照明、供配电以及热水供应等能耗系统进行的节能综合改造。针对南北方不同气候特点及用能形式,国家分别出台了北方采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技术导则和资金奖励补贴办法。无论是资源、环境的现实压力,还是百姓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迫切要求,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势在必行。我国既有建筑面积约430亿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面积近22亿平方米,能源资源消耗占社会总能耗约为1/3,其中缺乏有效管理的建筑多于90%。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建房屋面积甚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建筑能耗迅速增长,其中照明系统占20%~30%,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每年的新建建筑中,已逐步开展“节能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四

临床中药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患者为对象探讨中医辨证实质及其与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的关系,从而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应用学科[1]。

它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标志着中药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从属于中医中药之间一门新的学科,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与多学科紧密联系培养复合型药学人员;协助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开展药学信息咨询服务;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进行临床药学拓展研究。

近几年来在综合性医院药学工作中,由于中药部分所占比例甚小使临床药学的开展更加受到限制,而如何发展临床中药学才能广泛地适应临床,提高天然药物的应用比例,是广大中医中药师值得去探索的课题。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开展多学科的研究。

临床中药学以中医基础为指导,对于基础中药学,中药鉴定学,药理学,中药炮制学等融会贯通外,还需要学习与医学相关的专业,如病理毒理学,全科医学,临床诊断学等。

并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及发展,如微生物学、化学,计算机,外语和结构基因组学,药事管理法规等。

熟悉医药卫生方面的新政策新法规。

新时期临床中药学的发展研究必须从加强对中药药性的理论研究,分析毒副作用控制临床不良反应等多种方式作为突破口来开展。

[2]只有多学科研究发展才能使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复合型临床中药学人才,不仅指知识复合,还要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现代医学的特点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

在以中医药基础学科知识为主体的前提下,还要学习中药现代学科体系中边缘性学科的知识,培养临床观察研究能力,药学实验研究能力,药物管理及协调应用能力,文献理论研究。

文献理论研究能力是基础,临床观察研究能力和药学实验研究能力是核心,药物管理及协调应用能力是支撑和保证[2]。

临床中药学人员要具备以上各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种积极上进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对药学工作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新的'临床中药学在传承了传统中医药学“以人为中心”的用药思想,还要求中药师在整体用药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身心康复,而且要积极、主动、科学、深层次地探讨临床中药学的应用问题[3]。

3积极开展药事服务内容。

临床中药学人员除参与临床医师查房,了解患者病情,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并进行药物浓度监测外,还要收集药品信息,掌握常用中药配伍中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中西药结合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中药治疗疑难杂病方面的方剂,进行科学实验性评估,学习国内国际方面的药事管理法规,关注新药的上市和老药的更新,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用药的情况,同时将临床用药观察的结果反馈回来进行整理和研究。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品信息服务是临床药师重要职责。

4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

国家对中药饮片的临床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

地方药材种类繁多各省级炮制规范又有所不同。

全国一品多产,一物多名现象普遍。

如南沙参和北沙参,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南北差异使临床疗效也有所不同。

伪品冒充正品应用于临床使得药物滥用,这均要求中药学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鉴别。

随着国际社会逐渐认可中药指纹图谱的质检模式,指纹图谱已广泛用于中成药标准的制定[4]。

确定部分药材的有效成分及分析方法,完善药材的质量标准,建立成分-药效-毒性指纹图谱数据库,作为中药材质量标准和方剂成分研究的依据。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各类疾病谱的变化使得中药饮片在临床的标准急需完善和丰富。

规范饮片的临床标准是临床中医药学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临床中药师应不断地将中药拓展在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如:食品卫生,营养保健,生物医药等。

在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下开展创新意识。

6月5日《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中医药医疗资源和服务等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中医药工业总产值达5590亿元人民币,这将推动中医药的服务渠道,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五

[论文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研究采用的往往是“一法一议”的方式,其局限性一目了然。“基础”课“课型群”建设以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理念为理论基础,以课堂教学实验为主要途径,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经过不断探索和筛选,构成了以基本课型与辅助课型等六个课型为主体的“基础”课“课型群”。

[论文关键词]教学方法课型群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教材由国家统一编写,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开出让学生满意、教师满意、社会满意的课程,教学方法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教学方法不仅是教育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虽然大家对教学方法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然而,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最主要的途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其他教学方法仍然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方式。我们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就一直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问题,并从系列课程建设人手,努力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评价等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付诸实践,为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课型群”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基本课型与辅助课型共同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型群”建设问题。

一、“基础”课“课型群”建设教学方法研究的意义。

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科建设、教材体系、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课程建设也逐渐走上了正轨。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改革方面却始终难有新的突破,究其原因,有两个倾向性的问题值得注意:一种倾向是偏重对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案例教学法、理论灌输法、疏导法、沟通法等等,这些教学法非常重视实践操作,因此课堂效果比较明显,也便于教师学习操作。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通常采用的是“一法一议”的方式,研究比较细致具体,针对性强,也达到了将某一种教学法典型化的要求,但是局限性也是一目了然。虽然很多人期望从改变研究的角度和途径取得新的突破,但是,针对某种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毕竟与教师个体的教学理念、个性风格以及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有密切的关系,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案例,不同的教师运用起来却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这种单一教学方法的研究往往表现出浓厚的个性化色彩而难以透视其内在规律,很难达到示范性的效果。另一种倾向是把教学方法的研究理解为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组成的教学模式,如程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传统教学方法等,期望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掌握了某种模式后能够胜任教学工作。这些研究基本上是遵循了一般教育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虽然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针对性不强、特点不鲜明,所以总是让人有隔靴搔痒之感,很难有所突破。高校“基础”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任务,旨在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础”课程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其课程内容主要讲授做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价值标准和道德行为取向,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成为合格的现代人。因此,课程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达到这个要求,切实提高“基础”课乃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理念为基本思路的教学方法研究,是在多年教学改革与探索的基础上,构建“基础”课“学导式”“课型群”。“学导式”教学是一类教学方法的总称。它是《基础》课教学过程“双主体”结构的`载体,体现了“学导式”教学的规律性。“基础”课“学导式”教学方法十分丰富,是由基本课型与辅助课型共计6个课型相结合的“课型群”系统。在教学中,通过各具特色的课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调动和发挥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内在因素的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做出正确价值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方法,逐渐丢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和自觉的法律意识。通过对不同课型基本要素和基本规律的研究,使“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增强教学效果。

“课型群”的研究与实验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研究的思路和范围,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规律、构建教学模式的原则、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同课型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理论问题,因此,该项研究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学方法论的研究思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础”课“课型群”建设的理念与原则。

教学方法的分歧往往源于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不同。由于教育者所处的立场不同,有的强调教师的作用,有的强调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思路和多种教学方法。十几年来,吉林大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在陈秉公老师的积极倡导下,我们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双主体学导式”的教学思想理念,强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双主体”互动实现教学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但是其作用并不相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持者和施教者,对教学过程负全责,主持设计、规划安排教学过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接受者,如果教师授权,学生也可以主持个别教学活动。例如,体验式教学方法就强调在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某一部分教学内容,但学生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持者。“学导式”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指导、引导和激励等措施,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以及探索性、创造性不断地得到发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成为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双主体”互动,依靠师生共同努力探索问题、寻找答案,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理念是我们进行“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也是构筑基本课型与辅助课型“课型群”的理论依据。"。

三、“基础”课教学“课型群”的结构体系。

“基础”课教学的出发点是通过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构建学生的精神支柱,同时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丰富生动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立足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做好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意识、科学思维、健全身心的准备。从本世纪初,吉林大学“基础”课程进入精品课程建设以来,我们先后完成了教学理念的论证和系列课程建设的工作,至,“基础”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这些都为“课型群”教学方法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型群”的构建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课教学“课型群”的结构体系主要由基本课型和辅助课型构成,其中,系统讲授式为基本课型,辅助课型主要包括案例分析式课型、问题研究式课型、师生问答式课型、主题论辩式课型、行为体验式课型等五种课型,共同构成了一个“课型群”。“学导式”课型群的构建既要求六种课型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课型体系,同时,每个课型又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子系统,能在教学中独立运用,而且具备各自的特点。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基本教学方法。“基础”课的“基本教学方法”为“系统讲授式”教学法。从开始,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全国高校使用新版05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这本教材将过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合并为一本教材,它的理论性、知识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特点非常鲜明,教材的内容涵盖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三大部分,重点、难点问题和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都是以往教材所不能相比的。

可以说,“系统讲授式”教学方法要求是高标准的,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每一章、每一节以及每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都要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将每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都看作是科学研究的问题,做到既依据教材,又超越教材。使用“系统讲授式”教学法,应掌握好以下三个要点:一是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要有认真的构思和设计,讲授知识或阐述问题时要层次分明、准确清晰。二是对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和疑点问题,要在讲清基本理论或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论证,从多个视角和多个侧面进行论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三是关注学生的理想境界和精神世界的升华。“基础”课的内容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非常密切,要通过我们的教学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现在与未来、发展与需要等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启发他们摆脱个人的狭隘眼界,以博大的胸怀和更高的追求面对现实,憧憬和走向未来。(2)辅助教学方法。“基础”课的“辅助教学方法”为案例分析式课型、问题研究式课型、师生问答式课型、主题论辩式课型、行为体验式课型。

辅助教学方法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灵活多样的范式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投入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成为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要说明的是,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仅仅使用这几种教学方法,这五个课型是我们在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比较筛选出来并作为重点研究的教学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就“基础”课全局而言,辅助教学方法不能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使用,只能作为“辅助教学方法”使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必须以教学的内容为准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在以上这些课型中,有的课型运用的范围比较广,使用的频率比较高,例如,案例分析这种课型。

这种课型虽然很多教师都愿意使用,但是真正能运用得恰当、意蕴深刻、发人深省的却并不多。恰恰相反的是运用不当会适得其反,造成用案例取代系统理论和知识讲授的问题。在辅助教学方法中,从双主体教学理念出发,我们注意选择了便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或易于参与的课型。但是,多数的教学方法在使用时是受到教学内容和其他客观条件限制的,因此,只有在教学确实需要的前提下才可以选择选用某一种“辅助教学方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使用。为此在使用前,教师必须做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也就是说,“辅助教学方法”是配合“基本教学方法”而设计和使用的。辅助教学方法只能是个别的,不可过多,更不能喧宾夺主,将“辅助教学方法”变为“基本教学方法”。为此,我们还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对六个课型在基本要求、教学环节、教法安排、预期效果等方面做出内涵明确、形式统一、体系规范的要求。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六

1.1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1)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2)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3)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1.2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1.3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1.4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1)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2)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3)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4)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1.5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1.6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1.7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1.8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

2重视发挥科技的综合作用,借助综合国力,深层次地改变农业生产的重大机制问题。

由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由于我国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和人口众多,通过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类食物的资源成为人的食品以及创造出新的食品种类,其革命性变革的巨大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由传统的种植业2元结构机制转向3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这是挖掘饲料潜力,增加我国优质饲料的重要途径。由传统的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机制。我国广大的丘陵山区、草地、海陆水面和滩涂都可发展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特别是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开发出人类未曾有过的农业产业,前途不可限量。由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加工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使农产品在农村多层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现代化产业。

3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紧迫性。

3.1适应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由于以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带动,到20世纪中叶,农业得到高速的发展。相应地,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导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材料、航空与航天、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的兴起,使农业面临启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并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这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将导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

3.2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第1次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的经济关系,是农业生产力巨大的全面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终止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根本条件。第2次是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使农村进行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农村工业占全国工业增幅的主要地位,开拓了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出路,把农民引向小康。这两次革命性进展,已各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以突出科技为特点。

3.3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方针、道路一些基本问题的客观需要我们应着眼于以下几个在20世纪尚未解决好的基本问题:缺乏可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技术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强有力的第一生产力,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很好消除,等等。

3.4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现实矛盾的客观需要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在“入世”之后,对农业的挑战更为激烈,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显露出来。在未来人口增长和需求多样化进程中,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更加突出。乡镇企业技术推动的发展后劲不足。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产品升级、布局调整等问题,使其发展面临转折时期,难度较大,减弱了农村经济实力,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4战略思路和目标。

4.1战略指导思路要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促进科技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既要加速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又要力争使农业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或集团;既要抓好农业增产技术,又要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技术;既要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并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4.2总体目标“十五”期间要把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核心任务。到2005年,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五年,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35%、55%、55%和60%以上,农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到2020年,农业科技的基本任务是:满足食物安全的技术需求。为实现粮食总产达到6亿t、肉类总产6500t,人均日摄入能量10450kj、蛋白质75g、脂肪75g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为农村经济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带动辐射面涉及全国范围。为农村国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科学使用农业资源,发展新兴产业,为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并辐射全国。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七

中药学是在中医院校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利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对中药学和方剂分成两部分学科来给学生进行讲解,从而导致了教学中对中药学的详细分析,忽视了方剂的使用疗效,因此,在学生们的眼里都认为中药学的重要性,从而方剂这门学科都比较低,为此,为了解决这种严重的现象,目前实施了《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以下详细的介绍了教学改革中中药和方剂的相关性的应用分析。

作为在中国医学中的基础学科中药和方剂,是以一种理论性与临床诊断之间的连接。经过长期以来,两种学科之间都存在着一些不能割舍的联系?药和药方是分为两种形式的,但确是不可分割的。在我国中药的发展历史中,中药和方剂之间的关系是以一种偶然的形式发生的反应,经过相关人员的反复研究表明,这两种形式统称为药物中的一种,其两种形式是相辅相成的。从最初的中药和方剂的起源来看,仅仅是单味药的一种应用,具有局限性,但在单味药中,相关人员发现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不能是病情得到全面性的照顾,而且部分的单味药还具有一些不好的副作用,食用起来不是很安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从而就出现了中药和方剂相关联的现象。然而随着我国的中医学理论和实践性的不断发展总结,其中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病情需求,随之要将中药中的成分相组合,从而形成了方剂的应用。中药和方剂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不仅仅是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作用,而且在发展其中,两者是相互帮助促进的。若有需要增加中药的数量,随之方剂的数量也要增加,而且随着方剂的数量制定中药的药方?单味药的功效在不断完善,尚且在中医理论中的性能也在不断的扩展。所以方剂的铺垫是为中药的不断发展而定的基础,方剂的药物配置是促进中药功效的进一步发展。

中药学和方剂学的起源发展是相互的,理论基础也是相同的,并且临床诊断是非常密切的,但问题是中药学和方剂学在教学中是脱节的,现如今许多中医学校都把《中药学》和方剂分成为两个学科来分别教学,在中药学课堂中讲课时,偶尔也会列出几种类似于方剂的药品,但并没有详细解答此药物在方剂中的具体应用作用,这样是不利于学生们对中药的疗效进行掌控,且同时还把中药学所列出的方剂成分完全不会在方剂课堂讲解中出现,从而这样就;浪费了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资源时间。此外,学生在学习这方面方剂时,对其具体的应用成分和某种药物对某种病情的疗效都已经淡忘了,不能正确的讲解方剂药物的特点,更不用提会在临床中灵活的应用了。在中药学的相关学科中进行试验教学方式,以一种单味的药物来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可人们往往都会忽略掉方剂的存在性,以至于使学生们都认为中药学为主要的专业科目。认为中药的研究方法都是和西药的操作一致,完全忘记了要结合药方与一体的思想理念。综合以上所述,在中药学教学改革后,要结合中药和方剂两种概念来进行讲解,即要以药物为主也要要以药方为参考,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学生们对两种学科的了解,也能增强中药学和方剂学科中的相关性,从而达到整体性的提高学生对两门学科的兴趣和实践力。

我们要从中药学和方剂的相关性着手,在以往长期的实践教学课堂中总结出一套完全以中药学为主要,从而结合着方剂进行讲解中药学的教学实践方法,为中药学在教学改革中做出了良好地尝试?中药学在临床诊断中是以一种复方为主的形式,在不同的药物中其作用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依据方剂的主治疗效和药物存在的特点,中药在方剂中起到了分别主治和辅佐的作用。由于许多的中药疗效和主治的方剂功能是能联系到一起的,尤其是在方剂中经常存在的中药功效的优点。为此,在中药学中的改革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方剂的具体作用来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从而突出了中药在方剂相结合后的地位?利用中药在方剂中的应用来铺助学生们能更好更有效地了解中药的功能特点和临床疗效?在课堂中不定期的拿一些中药的样品,这样会让学生们在了解药物的同时还能记住形状,也可以在课堂中拿一些配好的简单药物,例如:止咳、消炎的功效,让学生们试试中药的口感,从而会加深对药物的印象。此外,利用这样的形式来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打开眼界,并对学生在学习中药的特点疗效能有一些帮助?在教学改革后,完全的体现了中药药方的整体改观,有助于学生对中药的记忆加深,同时也是为了在日后临床中奠定了基础。

总结:经过上述的实践证明,以中药为主要教学,从而结合方剂来进行讲解对中药学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有效的帮助?在如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对中药写课程进行质量考核,选取一些不同的教材,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多接触一些实践的教学形式,多做一些多中药学的总结,从而加强了《中药学》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中药和方剂的相关性的应用。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八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大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1.2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观念。然而,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一点忽略了。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生的每一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用复方,或在处方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而各自为战的大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而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一个整体“证候”,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君臣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一个整体处方来进行试验与观察的。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木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加利水药与关木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而关木通加甘草与关木通加附子,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经过炒焦、与滑石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1]。当代名医用附子,李可最大量一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大量在45克,姜春华用9克,而李翰卿则用0.3克治愈过心衰的患者,其间最大相差达到倍,而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2]。这用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无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2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一大优势,但整体并不等于宏观。后者只是对宏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前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整体具有了“非线性”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从而使其整体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的构成,而且更是由物质之间的.关系与构成方式来决定的。如“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气象条件下产生;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方的作用有很大区别等等。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方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而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大小来确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方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

2.3整体认识需要微观化但必须转变科学观念。

整体认识不仅需要微观化,而且可以随着认识方法与观察指标的微观化而微观化,只是要以复杂性科学的观念为指导。这是因为:(1)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不断需要新指标、新方法与新药物来提高、发展与丰富其水平、能力与手段。如有人将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x光、b超等)称为“放大眼”,把听诊器等叫做“放大耳”,它使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以往未能见到的现象。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一次随着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引进,都给其临床疗效与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带来了飞跃与发展。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既要重视对每一种因素、每一种药物甚或单体物质的作用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更不能忽视对中药复方综合作用、处方配伍、剂量与炮制,尤其是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引进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辨证施治(证候状态分析与处理)规律,以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

【参考文献】。

[3]乔富渠.中医理论应不断创新[j].世界中医药,,3(5):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九

1.善清小肠、膀胱湿热,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的药是:

a.地肤子。

b.海金沙。

c.车前草。

d.蝼蛄。

e.冬葵子。

答案:b。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虽然五者皆可利水通淋,均能用治淋证,但只有海金沙善清小肠、膀胱湿热,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故应选择海金沙。

a.茵陈。

b.萆z。

c.虎杖。

d.地肤子。

e.金钱草。

2.具有利湿退黄,解毒消肿功效的药物是。

3.具有利湿退黄,散瘀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答案】62.e63.c。

【解析】本题考点为利湿退黄功效类药物的比较。金钱草的功效: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虎杖的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4.能利湿退黄,解毒疗疮的药是:

a.鸡骨草。

b.茵陈。

c.地肤子。

d.薏苡仁。

e.萆z。

答案:b。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虽然五者皆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但只有茵陈功效为利湿退黄,解毒疗疮。故答案应选择b中药学考试必考试题及答案中药学考试必考试题及答案。

5.下列各项,不属于肉桂功效的是。

a.散寒止痛。

b.补火助阳。

c.温通经络。

d.引火归元。

e.回阳救逆。

【答案】e。

【解析】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6.下列药物中,哪组药物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

a.附子、干姜。

b.干姜、肉桂。

c.附子、肉桂。

d.吴茱萸、附子。

e.肉桂、吴茱萸。

答案:a。

7.下列药物中,何药善治厥阴头痛?

a.白芷。

b.藁本。

c.细辛。

d.吴茱萸。

e.葛根。

答案:d。

答案分析:上述五药中,白芷善治阳明头痛,藁本善治巅顶头痛,细辛善治少阴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头痛,葛根善治项背强痛,故答案选d。

8.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功效的药物是:

a.胡椒。

b.花椒。

c.荜茇。

d.荜澄茄。

e.苦参。

答案:b。

答案分析:前四种药物均能温中止痛,b与e可杀虫止痒,而e为清热燥湿药,故答案选择b。

9.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要药是:

a.山楂。

b.麦芽。

c.莱菔子。

d.鸡内金。

e.厚朴。

答案:a。

10.消食兼可解表的药物是:

a.山楂。

b.神曲。

c.麦芽。

d.鸡矢藤。

e.阿魏。

答案:b。

答案分析:在备选答案的五药中,皆能消食化积。但是神曲在其制作工艺内加用有青蒿、苍耳等兼有解表作用的药物,故而兼有解表之功,其余四药则无此功效。因而本题答案为b。

11.主治米面薯芋类积滞的药物是:

a.神曲。

b.麦芽。

c.莱菔子。

d.鸡内金。

e.隔山消。

答案:b。

答案分析:本组药物虽皆为消食药,但麦芽味甘性平得升生之气,且麦芽由大麦发芽制成,同属麦类而同气相求,故而尤宜于米面薯芋类含淀粉性的食物积滞。因此本题答案当选b。

12.食积气滞应首选的药物是:

a.山楂。

b.稻芽。

c.莱菔子。

d.鸡内金。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十

临床中药学和临床药学比较,在发展中显著滞后,目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现在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这也要求临床中药学需要得到快速的发展,因为临床中药学现在依旧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需要提高对临床中药发展趋势的研究和总结,明确临床中药学发展的方向与思路,不但有利于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还可以将其进一步进行推广。中药在我们国家已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神农尝百草到现在,我们国家出现了许多的中药学大师,包括孙思邈、扁鹊、李时珍、华佗以及张仲景等,每一位名医都为中药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编写了书籍。近代我们国家为了将中医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创建了一系列中医改革措施,临床中药学将中医药理作为指导,将患者作为对象,探究中医辩证实质和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的关系。临床中药学存在理论性一面,理论中理、法、方和药为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整个中医学学科中的核心内容,此外,临床中药学的研究目的为中药在实际应用中怎样应用,所以其自身归属于临床范畴中,和临床医学不可分割。临床中药学需要对药物进行研究,但是也无法摆脱医学范畴,此外临床中药学也需要基础理论,但是也离不开临床实践,我们现今对于中药学的药化以及药理研究需要借助于中药学支持,否则无法体现中医本身特色,临床中药学属于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属于中医专业中的骨干,所谓用药如用兵,医生如果不了解药性,无法做到合理用药,又何以为医[2]。临床中药学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在重视对古代本草文献研究的前提上,不可以忽略国内外现代文献,从而充分体现时代用药特点。

我们国家的中草药数量早在汉朝到清朝的历史记载中增加了多种,扩充药物属于一项十分缓慢的过程,大多数中药通过漫长的临床应用才可以被记录在史册中,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对于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提高,到1977年我们国家记载中药达到5000多种,到了现在中药数量高达一万多种,不到2的时间中,中药数量相比增多了7000多种,如此快速的'增长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虽然属于好事,但是我们国家中医需要大量临床实践,但是目前这7000多种药物在理论上无法被彻底融入到疾病的药物质量中,造成中药数量和中医实际应用数量出现严重失调。临床中药学的发展中比较欠缺的为中药理论方面的知识,最近几十年以来,通过试验研究了中药的配伍、炮制、四气五味、十九畏、十八反以及归经等,但是依旧没有突破性进展,我们国家古代早在黄帝内经中对于人体的认知方式和现在科学体系存在极大的区别,同时中医理论顺着我们国家先民对人体认知独特方式得到延续,这就造成大部分中医理论不适用于现代人体科学理论,十九畏、归经以及十八反中很多内容是现在不可以用科学进行解释的,但是在临床中上述无法解释的中药学理论却可以被证实,这也属于外国人将中医作为伪科学的因素之一,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科学无法解释不表示属于伪科学,也许只是因为现在科学水平无法达到可以解释上述现象的标准。中医学和西医药学存在极大的差异,仅仅单独研究某一种药材毫无用处,研究需要从中药学的配伍机理着手,但是现在想要了解中药学中大多数复方科学化需要较长时间[3]。在新时期,临床中药学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虽然我们国家在临床中药学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基础,但从长远来看,临床中药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临床中医学的延伸、临床中药学概念界定不清晰、临床中药学的发展不受重视等。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十一

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为核心,根据临床需要对中药进行加工、配伍、调配、临床效验的评估以及指导临床应用的一门应用型学科。中药分析是对中药的不同组分进行分析,以此推动中药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在临床中药学中引入中药分析中先进的分析技术与方法,使中药治病因素进一步明确,如中药色谱分析方法、中药指纹图谱、生物色谱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为了使中药分析的各技术、方法能够在临床中药学中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现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

1.1临床中药学的概念临床中药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为核心,研究中医辨证用药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着眼于科学地阐述中药的基本理论,探索中药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的作用机理、物质基础及代谢过程,为更好的提高中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供科学依据。

1.2临床中药学的目的和意义临床中药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中医药基本理论,使中药与临床密切结合,在人体内发挥最好的防治疾病的作用,并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技术研究和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从而达到更加安全、合理的用药。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降低药品之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药品资源的浪费,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出现,以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等,这些方面在临床和科研等不同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趋势临床中药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如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分析、疗效分析、机制分析等,融合了现代化新技术,如药理学、药物分析、毒理学、流行病学、生物学、基因芯片技术,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在新时期发展阶段,要加强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必须从中药药效,中药的不良反应及中药的毒副作用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此作为突破口。只有使临床中药学与多学科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全、有效、合理的临床用药目标目的。

2.中药分析。

中药分析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随着我国中药行业及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整个中药分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同时中药分析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在各个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整个中药行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2.1中药色谱分析方法检测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色谱法,配以不同的检测器,如紫外、荧光、氮化学发光、电雾式h等,这些检测方法在中药分析中应用都很广泛。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项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手段,弥补了其他方法的不足,此方法被广泛地用于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当中,现在已经成为中药成分的质量控制及中药分析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i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近十几年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已广泛用于中药材各类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制剂的各成分分析p]。现在,中药分析的主要技术包括hplc-质谱联用技术,gc-质谱联用技术、hplc-nmr联用技术等,除此之外还有近红外光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快速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2.2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中药指纹图谱是借用dna指纹图谱的概念发展而来的,可以用来鉴定药材的种属、研究植物的分类和品质,是中药信息表达最重要最基本的模式之一。成分复杂、多变是单味和复方中药的'特点。也可以说,任何一种活性成分都不能全面地反应中医用药的整体疗效。而指纹图谱的优势就是能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最先出现的是中药化学成分色谱指纹图谱(chemicalprofile),特别是局效液相色谱技术的使用,使得中药指纹图谱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表达模式。随着研究理论的逐渐深入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完善,指纹图谱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多波长指纹图谱、多维多息指纹图谱、2-d指纹图谱、指纹图谱融合技术以及在线指纹图谱[19,等新的技术和方法。从开始,我国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全面启动pi],使中成药质量标准达到更高的水平。采用的方法可分为色谱法(tlc、ce、gc、lc)、光谱法(uv、ir、nmr、m3)等。

2.3生物色谱技术分子生物技术是把生物体内活性物质固定在色谱填料中,利用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与它们相互作用,从而达到中药活性筛选及质量控制网。如dad和高分辨质谱的联用技术。

2.4基因芯片技术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的作用机制可以采用组学分析技术,包括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其中基因芯片口是最主流的组学分析技术,此技术可以从中药中发现新的有效成分,这是由于中药具有复杂的特点及作用方式的原因。

2.5代谢组学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代谢组学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包括gc-ms、nmr、及lc-ms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重要的研究手段,被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们的重视。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二维凝胶电泳、荧光差异凝胶电泳、蛋白质芯片等。

近几年,hpce法在中药复方分析中应用较多,许平波等m采用hpce法测定川芎注射液中川芎嗪的含量。(1电泳电解液为1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2)电压30kv。(3检测波长284nm。(4内标物是氨茶碱在以上条件下测定川芎嗪的含量是5.83~93.33ug/ml,浓度与峰面积比1=0.9999。居玲玲等采用固相萃取hplc法研究六味地黄方中马钱素和莫罗苷的血药浓度及配伍变化,其结果证明二者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达到95%~105%,也说明了血清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此方中莫罗苷和马钱素的测定。高娃金等[%采用uplc法成功地分离出了赤芍、桂枝、丹参、连翘及延胡索提取物中的复杂成分。魏刚对脑醒滴鼻液、醒神滴鼻液等中药复方进行鉴别,结果表明gc-ms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成分的相对含量保持稳定,此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中药复方制剂的产品质量。虞科等m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在中成药的定量分析中,建立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测定复方丹参滴丸有效成分的新方法,同时采用hplc为对照分析方法测定滴丸中3种酣酸类有效成分的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nirs与hplc分析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快速、准确可靠,说明此方法可应用于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的快速检测。中药分析中的很多技术与方法都广泛地应用到中药物质基础、质量控制、药效及作用机制、中药要代动力学、中药配伍规律等领域,使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得到明显的提高。

4.结论和展望。

临床中药学是现代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极大的发展机遇,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充分地理解临床中药学的内容、目的及根本任务,同时要与多学科、多领域合作,积极吸取多种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中药分析领域中的技术方法在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的物质组成、有效成分含量、作用机制、配伍变化等方面应用最为广泛。如中药分析的hplc方法在各领域中应用都很多,lc-ms已成为了主流技术,ce也有诸多优势;uplc在某些方面也有应用,但还未推广普及。中药分析研究领域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1)中药药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中药指纹图谱的全成分分析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3)中药分析在发展新方法新技术的同时也需注意加强集成和整合。

(4)中药作用机理较为复杂,需要重视中药化学成分、代谢物、蛋白质及基因数据与临床数据的结合等。只有将两学科所面临的问题努力解决,不断融入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使临床用药更经济、合理、安全、有效,从而更好地提高临床医疗水平。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十二

3、艺术管理学基本问题研究。

4、艺术设计管理应用研究。

5、艺术管理视野下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

6、新中国艺术管理体制的生成。

7、湖北美术馆艺术管理与营销传播策略研究。

8、艺术管理模式研究。

9、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研究。

10、浅析学校管理的领导艺术。

11、香港艺术团体分类管理体制及经验借鉴分析。

12、“技能?才能?智能”: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13、基于元理论的音乐表演艺术组织战略管理研究。

14、论艺术中介的管理。

15、公共艺术机制与管理研究。

16、全球化与当代艺术管理。

17、高中艺术生特点及管理对策研究。

18、地铁公共艺术发展与管理机制探析。

19、公共艺术的管理与运营机制研究。

20、鲁迅美术活动及其管理思想研究。

21、从巴黎歌剧院的成功经验试论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经营管理。

22、中国民营美术馆现状报告。

23、艺术管理模式研究。

24、美术馆与商业的合作关系研究。

25、艺术产业运营策略研究。

26、现阶段我国民营美术馆运营模式分析。

27、新中国艺术管理体制的生成。

28、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研究。

29、当代文化环境中的上海双年展。

30、艺术品电子商务营销初探。

32、现代项目管理在美术馆运营中的应用研究。

33、论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的本土艺术价值取向。

34、艺术博物馆商店管理。

35、从artnews收藏家排行榜看当代艺术品收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6、我国民营话剧团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37、艺考热的生态分析。

38、公共艺术的管理与运营机制研究。

39、南通港口物流公司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40、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41、论艺术中介的管理。

42、协同工作方式下的港口智能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43、阿尔弗雷德稨?巴尔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早期建立。

44、与美术游戏。

45、论中国书画市场中的作伪现象。

46、艺术博物馆选址因素研究。

47、冷战背景下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对外传播。

48、建国初期声乐界“土洋之争”研究。

49、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中药学论文(案例13篇)篇十三

随着国内外中医药的发展和摆脱“民间医术”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中药学,掌握中药的认识和运用,为人类的医学事业作出贡献。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药师,毕业论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展示了毕业生对中药学理论的掌握,还是毕业生展示自己的重要机会。本文将分享我在中药学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第二段:选择论文题目的重要性。

选择论文题目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一个好的论文题目能够激发人们对该题目的兴趣,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同时也展现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花费足够的时间来选择你的论文题目,并准确明确问题,可以使整个写作过程更加流畅和有方向。

第三段: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在研究中药学时,研究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文献研究、实践研究、统计研究等多种方法获取研究资料。我选择的是实践研究,通过采集中药实验数据,体验中药配方的药效和药材功效之间的关系。在我的研究中,我意识到自己的观察和统计数据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研究中,我还收获了解释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第四段:论文写作的难点和应用。

当你开始撰写论文时,你就会发现写作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药学的毕业论文不仅需要有很好的写作技巧和文献资料的整合,还需要对中药学领域的科学知识有着深入的理解。为了构建语言,我会在头脑中“画图”,然后把它们记录下来并拼接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写论文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细致、耐心的过程。不过,通过刻苦努力,构建了一篇有挑战性的、充分研究和吸引读者的论文给我带来的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第五段:总结。

通过撰写本文,我有机会分享我在中药学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我明白了选择论文题目的重要性,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写作的技巧,以及构成一篇富有吸引力、充实、满足技能要求的中药学毕业论文的挑战。写作论文是一项经验丰富的过程,能够增强毕业生的沟通技能并提高研究能力。在本次经历中,我还懂得了要做好时间规划以确保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以挑战自己的方式来驱使写作过程向前推进。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艰苦卓越和成功体验,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药学所带来的魅力和中医药事业所具的巨大潜力。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农商银行培训心得大全(16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导和改进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借

    2023年汽车工厂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9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接受培训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文字记录。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参与培训的个人经历和感悟的总结,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吸

    2023年医学硕士开题报告专家评议要点(通用17篇)

    开题报告是科研项目立项的依据,也是对自己研究思路梳理和展示的机会,因此要充分利用开题报告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价值。阅读开题报告范文时,可对比自身的写作,找出

    精选放弃公租房承诺书(案例21篇)

    租房是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适用于那些暂时无法购房的人们。在写租房总结之前,不妨先阅读一些范文,从中获取一些写作的参考和灵感。承诺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

    最优电仪技术员年度工作个人总结(汇总20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希望以下的个人总结范文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本人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在x

    最优老年人工作总结(案例22篇)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进而改进工作方法和提升工作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

    实用战术基础心得体会(案例1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件或某一经历的真实感受和观点,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美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

    最优申请书学生会组织部范文(16篇)

    学生会申请书可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是一些学生会申请书的精选样本,供同学们参考和借鉴。尊敬的老师:您好!我叫许xx

    优秀学习兰考心得体会和方法(模板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对经验和收获的总结和反思,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提升。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开拓自己的思维和眼界

    精选冬季安全教育演讲稿(案例15篇)

    安全演讲稿的内容可以涵盖各个方面,如家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等。下面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安全演讲稿范文,通过真实的生活故事,引发人们对安全意识和行为的思考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