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乐场教案(模板6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曼珠音乐游乐场教案(模板6篇)

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力求达到教学最佳效果。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们分享的教案模板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游乐场教案篇一

1、认识游乐场里的设施和玩耍过程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提高自我防范的.安全意识

3、能冷静应付游乐场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学会一些合理处理办法

一、谈话引入

1、小组讨论交流、集体汇报,老师汇总归纳

2、教师提出制定方案的要求

3、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游乐场安全出游方案

4、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对小组制订的方案进行评价

二、安全卫士我来当

1、教师创设情境,宣布竞赛规则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竞赛活动

(2)案例分析。师出示意外事故案例,让小组成员对其进行分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评出优胜者

三、制作安全提示卡

1、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游乐场的安全提示语

2、全班交流:哪些提示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理由

四、小结

音乐游乐场教案篇二

2003年12月份,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座谈会在南安市召开,该市提供了四所小学让与会代表参观考察,蓬岛中心小学是其中一所。该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较不方便,属于经济较不发达地区。但在听课的过程中,许多听课者都对山区学生的思维活跃、勇敢大方感到惊喜,有一位外地的听课者激动地说:这些孩子真不像是山区的孩子。我们为山区学生在课改中得到良好发展而感到欣慰,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心。本文选取该校郭秋菊老师上的《游乐场》一课做为案例,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播放歌曲《小火车》,学生快乐地拍手跟唱。

2、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到过游乐场吗?玩过什么,玩得怎样?

生1:我玩过空中缆车,坐在上面就好象要飞上天了。

生2:我玩过碰碰车那才更有趣呢,一不小心撞到一起,心都快跳出来了。

师:同学们玩得真高兴,今天我们一起到游乐场玩一玩,好吗?(贴上挂图)

3、观察挂图,了解信息。

学生观察后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

生1:我看见了一列火车有9节,每节能坐4人。

生2:我看到了碰碰车有4辆,每辆坐2人,但还有一辆没人坐。

生3:我知道了票价,小火车每人3元,碰碰车每人5元。

生4:我知道了火车下面的轮子,每节车厢下有4个轮子。

二、合作交流

师:图中有许多用我们学过的乘、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生:(非常自信地)能。

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同桌合作,你问我答,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多?

学生同桌互相提问题互答,师巡视指导。

汇报:(汇报时学生也是同桌合作,一问一答,教师板书算式。)

同桌1:我们要提乘法问题,每节车厢坐4人,9节可以坐几人?49=36(人)

同桌2:每辆碰碰车能坐2人,3辆坐几人?23=6(人)

同桌3:每张小火车票3元,15元可以买几张?153=5

北师大版第三册《游乐场》教学案例

(张)

同桌4:每张碰碰车票要5元,20元能买几张?205=4(张)

同桌5:我有不一样的,每节车厢下有4个轮子,7节车厢有几个轮子呢?47=28(个)

同桌6:我也有不一样的,坐在火车上的人每人有2只眼睛,我看到8只眼睛,请问坐在火车上的有几人?82=4(人)

师(及时表扬):你能注意到人的`身上也有数学问题,真不错。

生5:我想提问自己:每辆碰碰车上有2个转向灯,4辆共有几个?24=8(个)

生6:我想考考老师,每张碰碰车票要5元,60元能买几张?

师:(疑惑)谁来帮帮老师呢?

生7:我来,只要605就行了,605=12(张)因为10个5是50,2个5是10,50加10等于60,所以是12张。(有几个学生小声说这是三年级才学的。)

师:这位同学能够开动脑筋,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没学过的问题,真是太棒了。

三、应用拓展

1、练一练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反馈,进行自评,全对的自己加3颗星。

2、练一练第2题

生独立完成后模仿表演讲解。

师:你们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我还能提出不一样的问题,每盒4元,36元能买几盒?请同学回答。

生:364=9(盒)

生2:我也能,我花了18元,小兔花了8元,我花的钱是小兔的几倍?我考考同学。

生3:188=(想了又想)我觉得他的这个问题有问题,我觉得不能做。

生4:能做,188=36

生5:不对不对,应该是188=22

(学生讨论开了,到底等于几倍呀?倍数能有余数吗?)

师:188=36你怎么想的呢?

生4:因为38=24,18元只要加上6元就够了。

生5:不对,188=36的话,38=24,24>18了,所以188=22,因为28=16,18-16=2了。(许多同学都说对,应该这样。)

师:对。188=22,不过,生4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同学敢于争议,说明同学都能积极思考问题,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以后还会继续学习。

3、练一练第3题

师:一只大杯能倒满()只小杯呢?为什么?

生1:我觉得是2杯,因为2只小杯的水刚好是1只大杯。

生2:我也觉得是2杯,因为1只小杯等于1只大杯的半杯,2只小杯就是1大杯了。

生3:对。小杯6只,大杯3只,2只小杯分为1大杯,刚好分成了3大杯。

生4:我能用个式子表示:63=2

四、学会评价

1、师:你们说说,今天谁能坐上进步快车了,为什么?

生1:我觉得同学可以,因为今天他的想法很特别。

生2:我觉得同学可以,因为他特别积极,平时他老做小动作,今天他没有了。

生3:我觉得自己也行,因为今天,我说出了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了,而且可以自己解决。

生4:我想请大家原谅我,因为刚才上课,我没注意了同学的提问所以回答不出来了。

师:下次,你可得改正了,大家原谅他吗?

生:原谅。也可以坐进步快车,因为他敢于承认错误。

2、伴着优美的音乐,受到表扬的学生组成一列小火车,在教室里行走,其他学生拍手加油。

3、教师小结:希望其他同学向这些同学学习,相信班上每个同学都能坐上进步快车。

音乐游乐场教案篇三

1、尝试练习侧步行走,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2、能合作摆放器械,积极、主动的参与游乐场游戏,体验运动的快乐。

1、幼儿有玩过各类小型体育游戏活动和气球伞的'经验。

2、纸棒、纸球、纸板、小篓、起、气球伞、音乐、录音机。

一、师生共同来到活动场地。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到了游乐场,让我们一起说:你开心、我开心,游乐场里最开心,耶!""那游乐场里有哪些游戏呢?"(幼儿回答:跳纸板、赶小猪、移位接棒、抛接球)

请幼儿一起参与布置场地,听音乐开始游戏。

二、幼儿尝试练习侧步行走。

1.幼儿听信号"1、2、3"的游戏。

(1)请幼儿说说"1"怎样?"2"怎样?"3"呢,并说出游戏规则。

(2)幼儿正面向老师游戏1次。

(3)幼儿背对老师游戏1次。

2.幼儿模仿小动物听信号玩"1、2、3"的游戏。

师:"我们还可以怎么来玩这个游戏?学什么小动物?"

(1)幼儿提议,模仿游戏一次。

(2)幼儿自选小动物,模仿游戏一次。

3.幼儿练习侧步行走。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做刚才你是学的小动物。"

(1)请模仿"螃蟹侧行"的幼儿示范动作,其他幼儿观察。

(2)大家尝试"螃蟹侧行",体验动作。

(3)师生共同讨论"侧步行走"的动作要领。

(4)幼儿再次尝试体验动作。

(5)集体游戏:"螃蟹1、2、3"。

三、师幼共同玩太阳气球伞的游戏。

1.出示气球伞

师:游乐场里有一个又大又漂亮的太阳气球伞,小螃蟹们快来,我们一起和气球伞做游戏好吗?(邀请客人老师共同参加活动)

2.小螃蟹和太阳气球伞做游戏

(1)爬到气球伞上

(2)让气球伞转起来

(3)钻进气球伞里

(4)再次把气球伞转起来

(5)卷起气球伞带回家

音乐游乐场教案篇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你到游乐场都玩过些什么项目?看来,游乐场可真有意思。这不,淘气笑笑他们今天也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题)

二、合作学习,引导探究:

1、(1)出示主题图:淘气他们正忙着买票呢。在这个售票处,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个别提取信息:太空船4元;蹦蹦床3元;电动车2元;淘气他们16个同学想坐太空船。)

(3)师:那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生独立列式)16×4=大家同意这样列式吗?先请大家静静的思考一分钟,想想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4)师:想好的同学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也可以动笔写出来和同伴交流一下。(生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小组派代表反馈:

2) 竖式计算 让板演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方法:“竖式是怎样书写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然后让不清楚的同学向板演的学生提问。(多两位同学说说)刚才几位小朋友都说的非常棒,我们在用竖式计算16乘4时,先写上16和4,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从个位乘起,用个位的6先与4相乘,等于二十四个一,二十是两个十要向十位进二,所以把进位的2写在十位的下面,但要写小一些,把表示4个一的4写在个位。接着用十位的1与4相乘,得4个十,再加上刚才进上来的2个十,所以得到6个十。)

(5)评选出自己喜欢的办法:小朋友们看这几种计算的办法,你最喜欢哪种呢?

2、完成试一试。

(1)、让学生分组练习,请后两题的小组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讨论:在用乘法竖式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如果都学会了。假如我们全班同学都去了游乐场,你最想玩什么项目?(请几个人分别说出这三项)那如果我们全班同学都玩你喜欢的这个项目,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呢?你能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来吗?集体订正时口答,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解决的是哪个问题。

三、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师:淘气和笑笑他们坐完太空船,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海洋馆,海洋馆里展出的海洋生物可真是又多又美。小朋友们,你们想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美丽的海底生物吧!

怎么样?海洋是不是非常神奇美丽?其实海洋还有许多丰富的物产和知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所以小朋友们从现在起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就有可能成为海洋专家,为人类做贡献呢!好不好。当淘气他们恋恋不舍地从海洋馆出来,一出门就看见许多人围在一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原来是光明小学的两位老师带着31位同学来参观海洋馆,他们正在争论300元钱买门票够吗?咱们也来帮助他们算算好吗?(强调单位和回答问题)

2、学生计算并反馈

四、引导自结,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评价一下自己今天的学习状况。

《去游乐场》教学反思

通过“买票”这一活动,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同时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会得到发展,这是我进行课改以来深深体会到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也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我每节课的教学,都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本节课也不例外。

整节课我以“买票”为线索,创设了“去游乐场”这一活动情境,同学们能在游乐场里边学边玩,边玩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孩子们都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有了初步的感知,下一步就需要孩子们亲自去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改革中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我的每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安排成游戏式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音乐游乐场教案篇五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方法较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加进上来的数。

把进上来的数写在前一位的下面。

p30—p31。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请同学描述图中的情况。

提出问题: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1.列算式:16×4=?

这道题,你会计算吗?试着在练习本上计算,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

2.汇报计算方法。

(1)口算。4个16相加得64。

(2)10×4=406×4=2440+24=64

(3)重点讲解竖式的方法。

从个位算起,相乘满二十,

就向十位进2。十位上相乘

后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3.谁能试着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强调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1.用竖式计算,30页1题,四名同学板演并讲一讲自己的计算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30页2题。

3.独立完成31页2题。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可以分别计算出结果再连线,也可以找规律,通过观察不计算出结果来连线。

4.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分析:想求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首先要求出上衣多少钱,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上衣价钱为18×2=36(元),一套衣服的价钱就是36+18=54(元)。

2名教师要花2×15=30(元)

31名儿童要花31×8=248(元)

248+30=278(元)278300

答:用300元钱买门票够。

四、作业

31页第1题。

音乐游乐场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拼摆图形,使幼儿感受图形的组合及变化,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判断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正方形盒子每人一个,不同形状的图形每人一份。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图纸,同数量的三角形每人一套。

3.拼摆记录图四张,组合图案两三张,粘板四块。

活动过程

一、给“游乐场”铺地板。拼摆各种不同形状的小图形,感受图形的组合与变化。

1.人手一筐小图形,幼儿拼成大的正方形。

2.提问:你用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成了一个大的正方形?

3.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感受图形的组合。

总结:小朋友用不同数量、不同形状的图形都拼成了一样大的正方形,真能干!

4.幼儿给“游乐场”铺地板。

二、给“游乐场”建大门。用四个三角形拼成不同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其形状不同,但大小一样,体验图形守恒。

2.幼儿交换材料再次操作,感受图形守恒。

问:拼的图形一样大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小朋友用了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又拼成了正方形,形状变了,但大小没有变,它们是一样大的.。

3.再次用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拼三角形和梯形,幼儿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图形守恒。

问: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一样大么?为什么?

4.总结:四个不同的图形都是用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拼成的,它们是一样大的。

三、游戏:“考眼力”,巩固强化理解图形的守恒。

1.出示由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图案,幼儿观察说出像什么?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

四、给“游乐场”铺小路。小组合作,商量拼摆出漂亮的造型。

1.展示作品,幼儿说出自己创造是什么?用什么拼成的?

2.给“游乐场”铺小路。

五、在“游乐场”玩一玩,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