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

时间:2023-11-29 作者:纸韵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工具,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一些编制教学工作计划的技巧和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一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个圆形纸,三个三角形不干胶,8个题卡。

一、复检。

生:高兴。

师:谁在这堂课上能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并且声音洪亮,那谁就是最棒的。

生:分母。

师:4表示什么?

生:表示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

师:1叫什么?

生:叫分子。

师:1表示什么?

生:表示4份中的一份。

师:“——”叫什么?

生:叫分数线。

师:分数线表示什么?

生: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师:这个分数怎么读?

生:  里有2个  。师:你真棒!

师:2个   是多少?

生:2个     是   。

……………………。

(点评:教师设计这俩项复习,巩固了分数的意义,为下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理解分数的算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

(一)同分母分数加法。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问题回答的真棒!地里的西瓜听见了也很高兴,有一个大西瓜跑到了我的手里,非要奖励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你们看,这个西瓜又大又圆,连我都想吃了!

生:这一块用分数表示是 。师:他们俩一共吃了几块?

生:3块。

师:教师出示完图问,这三块用分数怎么表示?

师:(教师手指图说)实际就是2个 加上1个     等于3。

个      ,你们看是吗?生:是!

(点评:这样的分析过程使学生对分数的计算的算理理解的更加透彻)师:来,跟老师一起说一遍。

a生:……。

b生:……。

c生:……。

………………。

师:咱们一起说一遍:“……”

师:为了今后咱们计算方便,下面咱们一起总结一下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你们看分母是8,也就是说相同,在数学中,我们往他叫同分母(板书)。

师:分子呢?怎么样?

生:分子相加(师板书)。

师:来跟着老师的手读(随着读,教师把法则填完整):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板书)。

师:现在咱们齐读三遍。

师:这句话中同学们要注意的是必须是“同分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师:做题竞赛(大屏幕):(点名回答,并说出算理)。

(点评:这样竞赛式的做题更能提高学生们的做题兴趣)。

+    =   =1。

生:吃3块用分数表示是        。

师:你真棒。那咱们把这块巧克力全吃了,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生:全吃了用分数表示是      。

               看成1,行吗?

生:行。

(点评:这样引导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师:看大屏幕,看看哪个同学刚才听的认真,观察的仔细?

要求:说出得数和算理:

生:抢答,全体学生判断。

(二)同分母的分数减法。

生:两块。

师:对,多吃的两块用分数怎样表示?

生:对。(师把     填到算式后)                       =    师:也就是说3个       减去1个      是       。跟老师说三遍。

师:刚才加法的计算方法我们总结出来了,减法的算法跟加法的差不多,现在咱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分母分数相(  ),(  )不变,(  )相减。(板书)。

a生:…………。

b生:…………。

…………。

2个      ,是        。

b生:…………。

c生:…………。

师:这有道难题,看谁会?出示题卡:

1-  (说出得数和计算过程)生:1-  =  -  = 。

1-   1-  1-  1-  (生逐题说,师生一起判断)。

(三)读书巩固。

师:看书99页~100页,填括号,(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

(五)作业(100~103)页 。

板书:             分数的简单运算。

(左侧)。

(一)同分母分数加法。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    =   =1(右侧)。

(二)同分母分数减法。

-  =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二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平面图的涂色部分写出分数。

2.通过直观平面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3.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分数概念中“比”的含义。

4.通过立体图加深分数概念的理解,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教学难点:

1.用分数表示立体图形中的涂色部分。

2.初步体会分数概念中“比”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习过的分数吗?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

[出示]判断下列图中的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为什么?

生:图1的涂色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因为没有平均分。

师:那么谁来告诉大家第二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整个圆形的几分之几?

生:2/8。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用2/8表示吗?

生:这个整体被平均分成了8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2份,也就是这个整体的2/8。

师:刚才同学们用2/8表示了这个圆的涂色部分,有没有同学有其他不同的答案呢?

生:1/4。(说说理由)。

师:涂色部分是可以用1/4来表示的,因为两个相同圆片的涂色部分相同,把8等份中的2份看成1份,这样整个图形也就被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也就是这个整体的1/4。师:一个整体中相同的涂色部分可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我们把这些分数称为等值分数。打开书本第9页,完成第一题。

[出示]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的大小。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图形,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生:长方体。

师:嗯。前面呢,我们学习的都是平面图形,平面图形都可以平均分,那么立体图形能不能平均分呢?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图中绿色部分呢?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准确地解答这个问题,下面呢,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个动画。

师:接下去,老师想请大家解决一个问题,前后两个同学相互讨论一下。

[出示]妈妈去商店买回两盒巧克力,第一盒巧克力有15颗,第二盒巧克力有18颗。小胖可以得到第一盒巧克力的'1/3,小亚可以得到第二盒巧克力的1/3,问他们得到的巧克力一样多吗?(请几位同学发表一下意见。)。

师:那老师呢,已经把这些巧克力画在了屏幕上,大家可以借助图形来想这个问题。首先第一盒巧克力有15颗,它的1/3,我们应该先把15分成3份,每份5颗,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5颗,而第二盒巧克力有18颗,它的1/3,我们把18分成3份,每份6颗,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6颗,所以是不一样多的。而且整体越大,整体的1/3也就越大。

[出示]数射线。

师:大家还记得这是什么吗?

生:数射线。

生:师:既然是中点,也就是说它把0-1这段线段平均分成了两份,从0这端开始取两份中的一份,也就是1/2,所以可以用1/2来表示这个点。那么如果我们要用一个点来表示3/4呢?我们就把这段线段平均分成4份,从0这端开始取其中的3份。

板书:

分数取其中的2份2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了8份8等值分数14作业:练习册p3-4。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三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同分母分数加减。

2、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一、课前练习。

1、填空。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

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1/4=。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

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

四、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大家要理清思路,注意检查,特别是遇上1减几分之几是更应仔细。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四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课件、钟面。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教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教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时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让学生有亲切感,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自主探究,寻找策略

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汇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预设:

(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操作演示)

(2)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先求出上午坐火车的时间,再加上下午坐火车的时间。即:12-9=3(小时),3+6=9(小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五

这个内容对学生而言很简单,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可能只需要5分钟,全体学生便能全部掌握。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最后计算的结果正确率有多高,而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种新运算的算理,能不能理解着去计算。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为今后更复杂的分数计算打好基础,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我以小丽生日一家三口吃蛋糕的情境引入,让学生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第一个孩子提问:“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块蛋糕?”。现在想来,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问题,可惜当时我没有及时抓住,而是直接问“可以提出用分数计算的问题吗?”。第一个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是非常符合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她提出了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知识生长点。以往他们学习的都是自然数,都习惯以“一”为计数单位,而现在要转换为以“几分之一”为单位,这个坎就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去理解的。如果当时我能引导学生:“你看,爸爸吃了3块,每块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吃了三块其实就是几个八分之一?也就是几分之几?”让学生将一块与“八分之一”建立起联系,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逐渐适应理解分数单位,并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今天的计算方法,如果这步做好了,我想今天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汇报的时候,我感觉孩子们应该是懂得其中的算理的,但表达方面差强人意,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我的引导也出了一点问题。问孩子们计算方法,两个孩子都说了“只要把分子相加,然后写上分母和分数线。”可见他们是懂得计算方法的,但如果不解其中意,我感觉这样的教学还不够。因此出现了一下对话:

师:为什么只要将分子相加呢?

生:因为分子表示取走几份,爸爸取走3份,妈妈取走2份,一共取走5份。

师:为什么分母可以不变呢?

生:因为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而一开始蛋糕就是分成8份,在分的过程中并没有再分。

我想孩子是懂得其中的道理的,从他们说的话中可以感觉得到。如果这时候我再引导一下“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都是八分之一,无论怎么取,取的都是几个八分之一,因此分母总是8。”将这个道理提炼到分数单位的层面上来,而不是总停留在实物操作阶段,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原本我想让孩子接着提减法计算的问题,不想这时有个孩子发言:“老师,我可以用另一个办法求出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小女孩吃了蛋糕的八分之一,蛋糕盒里还剩八分之二,合起来是八分之三,用一个蛋糕减去八分之三,就是八分之五。”这个小男孩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原先加法的问题,值得鼓励。我也借此改变了原先的设计,在这个时候将“1-八分之一”拿出来讲。因为前面的分数的认识教学还比较扎实,学生很容易理解1就是八分之八,在通过黑板上的张贴的蛋糕学具,学生很容易就算出了得数。

应该说,从课堂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应该还不错。最后一个环节,我让他们看课本例题(今天我没有用课本例题,而是用一个情境将两种计算串联起来),并完成其中填空的部分。巡视中,我发现学生有道题完成情况很不理想。就是“六分之五减去六分之二”,学生都知道等于六分之三,但填写“( )个( )减去(  )个(  )就是( )”,学生的答案却五花八门,答对得很少。现在想想,这节课学习只能让学生从具体感知的层面上朦朦胧胧理解了算理,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单位这一块做得还很不够。这也说明我备课还不够充分,如果能从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开始就注重引导,相信这个情况就不会出现。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六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分数并能比较分数的大小,本节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考虑儿童的生活实际,用学生分吃苹果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探究新知中,从例1分吃西瓜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图中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块,即计算28+18是多少。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学生很可能认为18+28等于316,鉴于这一点,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感知,形成正确表象;在操作中体会,得出正确结论;在交流中明理,认识到分数计算中分数单位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接着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通过学生拿小正方形从56中拿出26,来展示计算过程,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算理。这样逐级展现算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对分数减法算理的理解。最后引导大家总结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正确计算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掌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黄、白小正方形各十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份呢?4份呢?

1.同学先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意见。

2.学生拿出学具四枝。

1.填空。

(1)里面有()。

2.每人吃一份,三个同学一共吃了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你会解答吗?

3.导入新课。

铅笔摆一摆、分一分、说说。

3.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个,里有()个。

(2)7个是,4个是。

(3)就是()个再加上()个,结果等于7个,也就是()。

答案:(1)4。

2(2)(3)5。

2.算一算。

4.一张餐桌长1米,宽710米,长比宽多多少米?

答案:(米)。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

出示教材第96页例1的情境图。

1.老师:仔细看看图上的人在干什么?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列算式?

老师板书:

我会列式:

讨论思考:

18+28得多少呢?为什么?

老师板书:

二、自学同分母分数减法。

1.自学教材第96页例2的情境图。

2.观察后动手操作。

3.你能用一个算式来。

一、1.学生1:它们在吃西瓜,哥哥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了8块。

学生2:哥哥吃了两块,是这个西瓜的。

学生3:弟弟吃了一块,是这个西瓜的。

2.学生回答。

我提的问题是: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3.同桌拿出小正方形摆一摆。

4.学生汇报:

是1个,是2个,+也就是1个加上2个,一共是3个,也就是。

二、1.学生按照要求打开书本自学教材第96页例题2。

2.用正方形摆一摆。

3.同桌交流。

4.独立思考后再交流意见。把长方形平均分成六份,黄色的占5份,就是5个六分之一,去掉2个六分之一,还剩3个六分之一。即。

三、学生交流:例题1是分数的加法,例题2是分数的减法。都是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

四、1.认真观察。说意思: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拿走一份,还剩几份?

2.交流得出:1-=?

3.操作: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折成4份,撕掉一份,还剩3份。

4.学生交流结果:

学生1:可以看作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1表示这样的4份。

学生2:1可以看作4个。

学生3:4个减去1。

说明这个图意吗?

板书:

三、讨论观察以上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讨论。

2.汇报。

师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四、探究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课件展示教材第97页例3的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看课件的演示过程。并说说演示过程的意思。

2.讨论列式怎么计算:

1-=?

3.分组操作实践。

4.汇报交流:

老师板书:

5.组织学生交流怎么把这道题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减法,交流后汇报。

老师小结:把1转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个是3个,就是。

5.组织学生交流后得出:把被减数1转化成分母是4的分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第1、2、3题。

2.教材第98页第1、4题。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分数并能比较分数的大小,本节课学习分数的简单加减法。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本节课注重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等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最后通过交流总结,学生得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教师点评和总结: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七

上完《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通过教学及课后反馈,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有以下二个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其实在一年级时已经有初步接触,孩子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并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先放手让他们说说“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而后再让他们通过“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动手验证所知道的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是不是正确的,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点。

2、充分创设联系实际的生活情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母亲节来创设情境,即女儿送来了贺卡和丝巾,请学生猜猜贺卡是什么形状?从而通过拉一拉和推一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接着请学生帮忙,帮我把长方形的丝巾变成的正方形丝巾,学生兴致极高,很快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理解如何将一个长方形变成的正方形。在这个过程中,还适时的渗透感恩母亲的思想教育,这样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总之,这节课我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形式新颖,情境意识强烈的题目和问题。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下完成了本课的学习。可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在验证长方形与正方形边与角的特点时,留出的时间少了一些,有的同学操作上还来不及,这样就会造成部分学生所得到的结论是听别人讲的而不是自己探究发现的。再如课前有的学生说屏幕和音箱的面是正方形的,我并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告诉学生:学完了这节课你就知道他们是不是正方形了。可是课后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再对这个问题进行回应,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遗憾。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八

1、通过学生的动手探究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况将“1”转化成几分之几进行灵活计算。

3、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和算法。

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的纸、长方形巧克力图片和实物。

一、复习:黄老师知道

里面有()个里面有()个5个是也是()

1里面有()个,是。谁能跟他填得不一样?

二、教学例1:

1、为了鼓励大家,黄老师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巧克力)出示图片,问:我把巧克力平均分成了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给小明3小块,他得到了这块巧克力的——,给小红2小块,她得到了这块巧克力的——,他俩一共分到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呢?用什么方法算?(加法)

引导生说:3个加2个就是5个,5个就是。(如果说得好就不再请第二个学生说了)

师:对!说的好!

4、真能干!

练习1:翻开书101页第一大题的第2小题,(出示p101页第一大题第2小题图和算式),+你是怎么想的?(说得真好!表扬他!)请大家把答案填在书上。

出示练习2:+=(+等于多少?你怎么想?跟同桌说一说。请一生说)

出示练习3:+=+=(这两道题业本上)(请生说,用分数单位说)

5、:观察第一道算式:我们发现这两个加数它们的分母是——相同的,再看其它的算式,两个加数的分母也——相同,我们就说这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课件板书: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

师:通过小朋友的积极思考,我们探索出了分母相同时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后就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好吗?来齐读一遍。

7、巩固练习:接下来我们看谁会用这个方法很快地算出结果,来,开开小火车咱们比一比!

卡片出示:+=+=+=+=

+=+=+=+=+=

(第一题+=算得这么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2=4,分母5不变,就是,那接下来的我们都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好吗?)

三、教学减法:

2、板书—=猜猜看它的结果是多少?你说……你说……都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3-2=1所以就等于。

师:还有谁跟他说的不一样的?(想想看,加法我们是怎样说的?)

生:就是3个,减就是减去2个,还剩下1个,1个就是,所以—=。

师:你真能干!还有谁想说?(再说一遍)

引导生说: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你真能干!板书算法,大家一起跟他读——)

3、练习1卡片出示:—=(这道题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说算理的,再引导说算法:还可以怎么想?)

出示算式卡:比一比,看哪一组算得快,读得整齐。

练习2卡片出示:—=—=—=—=

(一组一题不要求说算理,读:—=。)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九

1.知道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会计算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

3.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理解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转化的.规律,区别时间与时刻。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出示神五图片及兔博士网站。

说说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15日9:00发射升空,16日6:23安全返回。)。

你想不想知道:神舟五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多长时间?我们一起来算算吧!

2.教法:15日9:0015日24:00。

16日00:0016日6:23。

24时=9时+15小时。

15小时+6时23分=21时23分。

答:飞行了21时23分。

二、巩固练习:

(一)出示列车时刻表,想想了解到哪些信息?

(1)t1次列车从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开车时间是下午5时。

(2)t2次列车从长沙开回北京西的开车时间是下午4:36。

(二)区分时间和时刻。

出示:北京故宫开放时间:上午8:00--下午5:00。

回答:(1)故宫什么时刻开门?什么时刻关门?

(2)故宫一天的开放时间是多少?

总结:时间是一个过程,时刻是一个具体时间。

(3)红红爸爸从北京到长沙出差,乘t1次列车在路上要用多长时间?

北京西长沙(隔天)。

17:008:38。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17:0024:00(0时)8:38。

24时-17时=7时。

7时+8时38分=15时38分。

(4)你还能根据列车时刻表提出哪些问题?

三、练习:

1.出示电视节目时间表,自己提问题并解答。

7:30金色年华9:00动画城13:00儿童英语19:30阳光剧院。

2.一场乒乓球赛14:25开始,经过1时15分结束,这场比赛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3.一场电影长90分,电影结束时间是20:50,这场电影什么时间开始播放的?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十

24时计时法(教材第84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计算经过时间。

【复习导入】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下午2时是()

上午8时是()

晚上10时是()

夜里2时是()

下午5时半是()

凌晨4时20分是()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19时是()

12时是()

24时是()

8时是()

22时40分是()

13:50是()

【情景导入】

(1)出示例题情境图(见教材第84页例3图)。

(2)问:从图上说说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何计算乘车的时间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讨论计算方法。

2、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18时-9时=9小时

3、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

(1)问:你还能想到什么办法?

(2)师生共同进行拨钟表的方法。

(3)小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课堂作业】

教材第84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你是怎样计算经过时间的?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5~87页“练习十八”第2~10题。

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习。

简单时间的计算

简单的时间计算:18时-9时=9小时

简单的时间的计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大多数学生容易接受,我在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时,先让学生探究,再进行反馈交流,然后进行说想法(自己说、互相说),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找到学生最初的想法。在这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能很好的掌握知识,学习兴趣也很浓厚。我用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使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兴趣高涨,学习氛围浓厚。这样贴近生活的情景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学习起来不吃力。而且,我始终让学生先自己试着做,试着想,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有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交流反馈,学生的思维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学习知识的帮助很大。在教学时间的计算时,我辅以钟面,始终在钟面的帮助下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学生脑子里有钟面,形成表象,然后再慢慢淡化出来,直至脱离直观的钟面,在脑海中形成钟面。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十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10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同分母分数加减。

2、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填空。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探索新知。

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

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1/4=。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

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

四、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大家要理清思路,注意检查,特别是遇上1减几分之几是更应仔细。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十二

时间的计算的巩固练习。

1、 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习惯。

3、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养成独立安排时间的习惯。

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合理安排时间。

课件

一、创设情景。

师:“时间就是金钱”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师:同学们,当你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来到学校的时候,一天的学习生活就开始了。那么,你计算过每天在学校里的时间有多长吗?带着这个问题,以4人小组为单位,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比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棒。听懂了吗?好,开始。

生:小组讨论完成,并汇报。(说出怎样算出来的)

二、复习旧知并拓展。

1、复习旧知。

出示课件1——小明起床,上学,到校,上课,下课,放学的时间。

每张图让学生自己观察从中获取信息,并说出来。教师板书。

起床:7:00

上学:7:30

到校:7:45

第一节上课:8:20

第一节下课:9:00

放学:12:00

小组内任选两个时间段进行计算,并汇报本组算得的什么和计算结果。(说出计算方法)

有同学选起床到第一节下课有好长时间,如没有,教师出示课件叫学生试着计算。

板书9:00-7:00=2(小时)

师:为什么这里用小时不用时?

师:2小时有多少分? (120分)怎样知道的?所以这里的2小时是一段时间不是一个时刻。

2、拓展练习。

出示课件2(现在4:50,路上要用20分钟,回去看大风车节目能赶上吗?

用钟面演示,4:50再过20分钟是多少时刻。(请学生上来演示)

师:有谁知道大风车节目开始的时间?(鼓励表扬知道的同学,建议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记下来)。

板书:回到家的时间:5:10

大风车节目开始的时间:5:27

师:能赶上看吗?

三、团结协作。

同学们喜欢郊游吗?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郊游的活动时间安排,好吗?比比看那个小组设计的最合理。

小组汇报。

四课堂.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时间的计算,还学会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四、课后作业。

观察邮政局的营业时间。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十三

教材是利用吃西瓜的情景引出分数的简单计算。考虑儿童的生活实际,用学生吃西瓜的情景引入新课,因为学生过生日的情感体验大都是愉悦的,采用这一情景,更有利于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学生很可能认为1/8+2/8等于3/16,鉴于这一点,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感知,形成正确表象;在操作中体会,得出正确结论;在交流中明理,认识到分数计算中分数单位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在单元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分数并能比较分数的大小,本节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及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

教材第96页例1从分吃西瓜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图中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块),熊大吃了2块,熊二吃了1块,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块,即计算2/8+1/8是多少。

教材第96页例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通过直观图来展示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计算过程,便于学生理解算理。接着让学生通过填空,来呈现思考的过程。这样逐级展现算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对分数减法算理的理解。

教材第97页例3教学“1减几分之几”。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很容易理解1可以改写为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这样减法就不会有困难了。不过教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点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理解“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三、学情分析。

每个小孩子都喜欢看《熊出没》动画片,这节课我精心设计有关于熊大、熊二的过渡语,并结合学生以有过“吃西瓜”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利用这一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主动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引导,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生成知识、掌握知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形成同分母分数简单计算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索、观察思考,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重点难点易错点。

重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形成同分母分数简单计算的技能。

难点:

1、理解并说清算理,初步形成同分母分数简单计算的技能。

2、整数1减去几分之几的算理。

易错点:

1、容易混淆把分母直接相加减。

2、不容易理解整数1可以根据分母分成相同的分数。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

七、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八等分圆的图片等。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1、出示吃西瓜的情景:

导入:光头强从街上买回一个西瓜和一个哈蜜瓜。然后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熊大吃了2块,熊二吃了1块。用分数怎么表示?学生说教师贴图。

2、2/8表示几个1/8,1/8表示几个1/8,兄弟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算一算。

[三]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加法例1。

[1]学生讨论:1/8+2/8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围绕问题:“西瓜总份数有没有改变?”来讨论。(西瓜总份数没有变,只是所占的份数增多,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闯关开始了,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2/4+1/4=4/9+3/9=。

[3]总结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教学分数减法例2。

[1]出示图形:5/6-1/6,思考:怎样计算?

[2]讨论:5/6-1/6等于多少?

[3]汇报算法:5个1/6减掉1个1/6还剩4个1/6,也就是4/6。

[4]我们来闯第二关:6/7-2/6=4/5-1/5=。

[5]总结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像这样的计算是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3、教学(例3):

过渡语:熊二在光头强家里拿回一个香喷喷的大蛋糕,他想只给熊大吃1/4,他自己留下了几分之几?(课件出示圆形、数字“1”和1/4)。

[1]引导列式:

[2]动手操作:1―1/4=,请学生说说怎么想?

师: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同桌一起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圆形纸片折一折,找出计算的方法。

请学生到台上边演示边介绍想法。教师及时给与表扬鼓励。

[3]师小结:减数的分母是几,就把1看成几分之几啊?

[4]又到了闯关的时间:1-1/4=1-2/6=1-8/9=。

[四]练习巩固。

过渡: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这是分数的简单计算规律,我们用这样的计算规律来练一练。(抢答:口算。)。

[五]、课堂小结。

1、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小结: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齐读)。

2、大家的收获可真多,怎么来看看哪个组获胜了呢?

[六]、课堂检测。同学们为最后的胜利加油!

[七]、板书设计。

1、1/8+2/8=3/8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5/6―2/6=3/6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3、1―1/4=4/4-1/4=3/4。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1/3○1/21/6○5/61/5○1/8。

4/7○7/71/9○1/13/3○2/2。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p102第5题)。

3、谈话导入,揭示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完成p101第3题。

(1)指名读题,说一说题中的信息和问题。

(2)指名解决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生交流点评,集体订正。

2、完成p102第4题。

(1)指名说题意然后口答。

(2)独立完成在课本上。

3、完成p103第8题。

(1)观察涂色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没涂色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2)指名计算,集体交流反馈。

4、完成p103第9题。

(1)分小组试一试、剪一剪。

(2)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5、完成p103第10题。

(1)生独立完成,看能填出几种?

(2)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p102第6题。

2、学生完成p102第7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教后反思: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十五

前几天讲了《分数的简单计算》这节课,这节课内容确实很简单,很多学生一听就会,还有很多学生提前学习过了,于是在讲的时候就出了各种问题。学过的学生因为会了,所以在我讲的时候不认真听,尤其是一些习惯不好的.学生,便开始找周围的同学说话。还有的一听就会,听完一个题后也开始做小动作。而这些学生影响到了那些不会的。之前自己一直对课堂组织比较在意,因为做的不是很好。之前教其他班级的时候,虽然或多或少有各种课堂纪律问题,可基本上能控住场,可到这两个班的时候,课堂纪律简直崩溃。这节课也是这样。虽然整体纪律较糟糕,但期中还是有一丝亮点。我讲了一个例题,学生大都会,或者说会的学生都马上说出了答案。我于是说要加大难度了,就在这一瞬间,感觉到班里安静了许多,原来很多说废话,低头的学生都抬起头来听我说。当我把题说完之后,有的学生马上说答案,不过不正确,有其他同学尝试说其他答案,于是我讲了正确的方法。

这节课主要就是这个亮点,课堂教学真的需要巧法,适当的课堂设置,巧妙的问题设置都能吸引学生注意。一节课如果有二三十分钟的时间能吸引住学生,也许就能把课程内容讲完,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能听完内容。道路是曲折的,还需不断努力。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十六

前几天讲了《分数的简单计算》这节课,这节课内容确实很简单,很多学生一听就会,还有很多学生提前学习过了,于是在讲的时候就出了各种问题。学过的学生因为会了,所以在我讲的时候不认真听,尤其是一些习惯不好的学生,便开始找周围的同学说话。还有的一听就会,听完一个题后也开始做小动作。而这些学生影响到了那些不会的。之前自己一直对课堂组织比较在意,因为做的不是很好。之前教其他班级的时候,虽然或多或少有各种课堂纪律问题,可基本上能控住场,可到这两个班的时候,课堂纪律简直崩溃。这节课也是这样。虽然整体纪律较糟糕,但期中还是有一丝亮点。我讲了一个例题,学生大都会,或者说会的学生都马上说出了答案。我于是说要加大难度了,就在这一瞬间,感觉到班里安静了许多,原来很多说废话,低头的学生都抬起头来听我说。当我把题说完之后,有的学生马上说答案,不过不正确,有其他同学尝试说其他答案,于是我讲了正确的方法。

这节课主要就是这个亮点,课堂教学真的需要巧法,适当的课堂设置,巧妙的问题设置都能吸引学生注意。一节课如果有二三十分钟的时间能吸引住学生,也许就能把课程内容讲完,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能听完内容。道路是曲折的,还需不断努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十七

1、使学生会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1、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1/3○1/21/6○5/61/5○1/8。

4/7○7/71/9○1/13/3○2/2。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p102第5题)。

3、谈话导入,揭示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完成p101第3题。

(1)指名读题,说一说题中的信息和问题。

(2)指名解决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生交流点评,集体订正。

2、完成p102第4题。

(1)指名说题意然后口答。

(2)独立完成在课本上。

3、完成p103第8题。

(1)观察涂色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没涂色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2)指名计算,集体交流反馈。

4、完成p103第9题。

(1)分小组试一试、剪一剪。

(2)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5、完成p103第10题。

(1)生独立完成,看能填出几种?

(2)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p102第6题。

2、学生完成p102第7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十八

为了突破算理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前我设计了一些课前填空练习,加强对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的练习,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学生新知的学习作了有效的铺垫。

二、创设激情有趣的问题情境。

导入新课时分西瓜的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观察并寻找其中的数学信息,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全体参与,主动积极的进行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引出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方向。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在探究新知的环节中,我通过让学生自己涂一涂或画一画,解决1/8+2/8等于多少,然后让学生在说出自己计算思路的过程中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一步解决5/6-2/6,再引导学生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看看发现了什么呢?在合作探究中进一步感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而归纳概括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从而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教学目标。

四、练习的有趣性设计。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设计了看谁做的又对又快的活动,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巩固了新知。

本节课我十分注重进行实践操作,在探索计算过程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用提供的圆片(已经被均分8份)进行涂色,辅助思考,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完成操作后,同桌要互相交流讨论。但实际教学中,我感觉这个环节不太理想,一个是思考进度不统一,涂色的孩子有的动作比较慢,有些孩子已经讨论结束了,不少孩子还在涂色,另外我不是很肯定,用这种方法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要求,他们真得理解算理了吗?汇报时,我感觉孩子们应该是懂的其中算理的,从他们说的话中可以感觉到,但表达方面差强人意。如果当时我把孩子的涂色结果在上面展示一下,然后结合学生回答加以引导,“西瓜平均分成8份,每份都是八分之一,小明吃了2份就是2个1/8,他们一共吃了3个1/8就是3/8”,将这个道理提炼到分数单位的层面上来,可能效果会好一些。现在想想,这节课只能让学生从具体感知的层面上朦朦胧胧理解了算理。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单位这一块做的很不够,如果能从一开始就注重引导,让学生将“一块”与“八分之一”建立起联系,使他们在探索中逐渐适应理解分数单位,并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这节课的计算方法,如果这步做好,我想这节课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另外,在这节课中以下我还要努力:

1、课堂上对于学生回答不出的问题,给学生思考时间太少,急切地替学生回答,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特别是在说算理方面还要下功夫。

2、由于经验缺乏,教学的过渡语言过于生硬,不够流畅。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十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本节课学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借助直观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目的也是为了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例1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算式,通过用圆形纸片直观表示两个加数,利用分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例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直接出示同分母分数的减法算式,通过动作直观说明计算的道理,便于学生掌握算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通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也能解释清楚算理,部分学生却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济源市要帮助学生明白算理。

2、本节课需要借助实物的演示才能理解算理,所以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计算方法的机会,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再在组内说一说,然后通过练习题,找找规律,最后看看学生自己有什么发现。由于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经历,所以很快就理解了例题的算理,因为学生对算理理解的比较充分,所以本节课的巩固练习正确率较高,整节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

3、存在的不足:

(2)练习中的.题目,增加一些情景题,或许会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习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4、今后努力的方向:

(1)更加深刻的分析教材,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明确教学重点。

(2)设计好教学流程,关注学生,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还有备学生。

(3)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

(4)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在学习完分数的加法后,还可以直接教学例3,这样处理显得比较自然。具体环节如下:

1减几分之几。

1.师:刚才大家已经算出哥哥、妹妹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八分之三,那么这块蛋糕还剩几分之几,怎样列式?(让学生明确一个蛋糕该用多少来表示)。

2.思考并讨论:怎样计算?

3.汇报交流:

(1)让学生说出“1”在这里表示什么,应看作几分之几来计算。

(2)思考:八分之八—八分之三=?学生可能说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块,还剩5块,也就是八分之五。也可能说出,8个八分之一减去3个八分之一是5个八分之一也就是八分之五。

剩下的八分之五你打算怎样处理?能编出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在1减几分之几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明确了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这一部分可以作为练习来处理。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二十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复习旧知.。

(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投影)。

问:是几个?是几个?是几个?

(2)填空。

是4个是()是()个是()个.。

(3)口算并说明计算理由.。

30+28056+6139+20。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授.。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二十一

在设计《分数的简单计算》这一课的时候,当我看到例1中的分西瓜的情景图,再看看例题中用圆形来代替西瓜,我就觉得,情景图好像不太好。因为,这是分数的简单计算的超始课,学生从过去的整数运算,转入学习分数的加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觉得抽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圆形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几个几分之一加、减几个几分之一,等于几个几分之一”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之所以觉得情景图不太好的原因,是因为用圆形来代替椭圆形的西瓜,不够直观。而且,例2用了一张长方形纸的5/6,拿走其中的二份,来讲解分数的减法,我觉得也是不太好,“一张长方形纸无故的少了一份”,对于以这作为起始课,我觉得也有必要用更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作为情景。

究竟举什么例子好呢?在思索中,我看到了上一页一家人分蛋糕的一幅图(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我的灵感马上来了,不如就以小红生日,然后一家人分蛋糕来作为情景图,毕竟,用圆形来代替蛋糕,更加的贴切,更加的直观。我又想,既然是一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蛋糕,出现了3/8,1/8,2/8三个分数,不如让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如“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我和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比我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这样,既能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能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同时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谓一箭双雕。至于书本的例题,则可以作为练习,让学生自主去解决。

在课堂实施中,虽然三年级学习的只是分数的初步知识,学生还不明白分数单位这一概念,但我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较容易的.理解“几个几分之一加、减几个几分之一”的算理,学生学习起来,很容易就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并能说出计算的依据。因而,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出错较少。

此外,为有效突破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这种特殊的情况,我把书本做一做中的1/4+3/4这一道题目稍往后移一移,让学生熟练掌握了方法之后,再让学生完成这一题,并通过生动的课件显示,让学生看出这两个分数移在一起之后,刚好就是一个完成的整体,即是1。这样,再让学生去完成两个分数的和是1的题目,并插进一些得数是0或一个分数与0相加的题目,学生也顺利的解决了。

当然,上完课之后,自己回想这一节课,其实还有不少的地方自己在课前没有细致的考虑。如: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来提出数学问题时,没有强调学生提出的是与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提出的是“……吃了几块蛋糕”之类的整数计算的题目。另外,在练习中出现了两个分数相减等于0时,没有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是等于0。还有在黑板所贴的用来表示分数的圆形,如果能通过移动其中所表示的份数来突出答案是多少,应该更能帮助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来理解。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热门22篇)篇二十二

在学习完分数的加法后,还可以直接教学例3,这样处理显得比较自然。具体环节如下:

1减几分之几。

1.师:刚才大家已经算出哥哥、妹妹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八分之三,那么这块蛋糕还剩几分之几,怎样列式?(让学生明确一个蛋糕该用多少来表示)。

2.思考并讨论:怎样计算?

3.汇报交流:

(1)让学生说出“1”在这里表示什么,应看作几分之几来计算。

(2)思考:八分之八—八分之三=?学生可能说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块,还剩5块,也就是八分之五。也可能说出,8个八分之一减去3个八分之一是5个八分之一也就是八分之五。

剩下的八分之五你打算怎样处理?能编出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在1减几分之几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明确了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这一部分可以作为练习来处理。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通用16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因素,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小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教育不忘初心演讲稿大全(16篇)

    演讲稿的撰写需要充分了解演讲主题和受众需求,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这些演讲稿范文包含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演讲稿,适用于各种不同场合和目的。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

    春游南山竹海(模板16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够打动人心、引发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快来看看吧!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景

    小手歌教案(通用21篇)

    教学工作计划应当符合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要求,确保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内容:歌曲《我们一起

    秋季上下班时间通知(精选19篇)

    根据最新的法规和政策,我们需要对公司的制度进行一些修改。如果您需要写一份通知,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院属各部门: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学生硬笔书法比赛活动方案大全(23篇)

    活动方案是组织者向参与者、工作人员或相关方提供活动信息和指导的主要依据,有助于各方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活动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面试通过通知短信(热门15篇)

    通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接收者有义务按照通知的要求进行行动或回复。这些通知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不同种类的通知,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场合。xxx先生/小姐:您

    高级管理辞职信范文(15篇)

    作为一份正式的文件,辞职信能够记录下我们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并向对方传达离别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几封出色辞职信,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离职决定提供一些思路。

    年度素质教育调研报告(模板13篇)

    调研报告的撰写需要合理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从而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调研报告范文,通过阅读它们,你将更好地理解调研的重要性和技巧。

    老象恩仇记读后感高中(汇总18篇)

    读后感是通过文字来表达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观点和感受的一种方式。这些读后感范文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本书进行了解读,为大家提供了多样化的思考方式和观点。在这个寒假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