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班纸的美术教案(优质12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ZS文王最新中班纸的美术教案(优质12篇)

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在初一教案中有详细的设计,包括启发性问题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下是一些教师们分享的优秀教案模板,它们是他们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和经验。

中班纸的美术教案篇一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利用废旧报纸玩出多种游戏。

2、体验玩纸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3、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保证足量的报纸、塑料球、剪刀、篮子、沙包、音乐

一、热身活动《向前冲》

教师与幼儿共同热身,激发幼儿的灵活能力及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二、导入报纸、激发兴趣

1、出示旧报纸:这是什么?过期的报纸在家里有什么用?

2、提出问题:可不可以用来锻炼呢?

3、你想到了什么好的玩法吗?愿意来尝试一下吗?

三、一次尝试"不会掉的报纸"

1、今天我们小熊家有很多的报纸,它呀想请你们将报纸送到大象的家里。

2.送的时候有要求的:

(1)手不要碰,而且每次只能运一张报纸。

(2)看谁想的办法多。

3、幼儿尝试,教师观察。

4、交流尝试经验: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将报纸带到终点的。(请幼儿边试边说)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通过头顶法、夹跳法等等方法让报纸通过平衡木。

四、二次尝试,增加材料、组合锻炼

1、提供辅助材料:塑料球、沙包、剪刀、篮筐等辅助材料,提出二次探索的要求:

(1)二人合作,用报纸和其他材料一起玩(2)看看谁想的玩法多。

2、请幼儿小组商量并尝试。(找一个伙伴,商量一下怎么玩,再去拿材料)

3、幼儿示范介绍自己的游戏玩法。教师进行小结。

小结:报纸有许多的玩法,还可以和其他的材料组合在一起进行游戏呢。

五、结束部分:放松整理游戏:《假如我是一张纸》

(1)教师把报纸揉成一团,请全体幼儿变成"一张大纸",一起模仿纸张变成纸团的样子。

(2)让我们一起将这些好玩的报纸带回去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玩吧。

将报纸剪橙长条,做平衡木,手拿球。

贴在胸前迎风跑、放在头上遮太阳、卷成球投纸篮

这节课能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认识到报纸的用处,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中班纸的美术教案篇二

1、 指导幼儿学习用不同的形状制做出自己想做的图形。

2、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及欣赏力。

3、 体验萝卜拼做的乐趣。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胡萝卜切成圆片或各种形状。

一、欣赏

1、 看老师做的胡萝卜拼盘像什么?

2、 胡萝卜都切成了什么形状?让幼儿回答。

二、联想创作

1、 幼儿自由探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如:大红花、小动物等。

2、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三、交流讨论

1、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我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想到做这个?

可以尝尝自己或同伴拼的胡萝卜拼盘。

中班纸的美术教案篇三

1.学会用红、黄、蓝中的两种颜色进行调配,并学会做观察记录。

2.知道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后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3.体验颜色的变化乐趣。

1.各装有红黄蓝三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和不同颜色的矿泉水瓶盖若干。

2.颜色变色记录单42份。

3.每人一盒彩笔。

4.一张黑布。

一.创设魔术情境,用变魔术方式导入

(一)1.师:"今天王老师变成了一个魔术师,要给小朋友们表演一个神奇的魔术,你们可要睁大眼睛仔细看哦,待会你们也可以做魔术师。现在老师要变出我的魔术道具啦,现在我们一起来数一、二、三变变变"老师和幼儿一边念咒语一边逐一出示用桌布盖着的魔法瓶(三瓶装有红、黄、蓝颜料水的矿泉水瓶)

(二).引导幼儿认识、观察3个装有红、黄、蓝颜料水的矿泉水瓶。

1.师:这就是老师刚才变出来的魔法道具,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魔法瓶都装了什么呀?它们(或三瓶水)都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说出红色、黄色、蓝色)

二.表演"魔术"

(一)教师先示范拿出一个装有红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再盖上沾有蓝色颜料的瓶盖。

1.师:现在我要开始给这个魔法瓶施魔法咯!(一边念咒语"一、二、三变变变",一边不停地摇晃矿泉水瓶,直至瓶内的水完全变成绿色为止。)

(二)引导幼儿观察变色情况,师幼共同做观察记录。

1.师:现在魔法瓶变成什么颜色啦?(引导幼儿说出变色情况)

2.师:谁能说一说刚才老师是施了什么魔法会让瓶子里的水变色的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3.通过一边向幼儿讲述变色原理一边和幼儿一起填写变色记录单。

师:原来秘密就藏在这个瓶盖上,你们仔细看看瓶盖里面有什么颜色?现在我们用彩笔把这个魔法记录在这张记录单上( )+( )=( )(引导幼儿用对应颜色的彩笔在括号内涂一个圆圈)

三.幼儿分组探究变色情况,并做好变色记录单

(一)老师讲述操作注意事项

1.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文明的魔术师呢?要做一个文明的魔术师就要做到下面这些事情哦。你们能不能做到呀?(待会每位魔术师都会拿到一个魔法瓶和两个魔法盖子,你们就可以轮流选择一个魔法盖盖在瓶子上,但是一定要拧紧了哦,不然魔法就会失灵咯。等到魔术成功后,你们要记得把变色情况记录在变色记录单上)现在小魔术师们,开始回到自己座位上表演魔术吧。

2.幼儿回座位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四.请幼儿展示记录单,并能完整的表述出自己的探究过程。(是用什么颜色的颜料水+沾了什么颜色的瓶盖)变成了什么颜色。

五.结束活动:

师:今天,你们这些小魔术师表现的都非常棒,回家以后,你们也可以把这个魔术表演给爸妈妈看哦。

中班纸的美术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认识五星红旗,知道它是我国的国旗。

2、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

3、学习黏贴星星制作国旗。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红色和黄色五角星剪好若干个、浆糊、一次性筷子,棉签,瓶盖,播放国歌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认识不同的国旗

教师:播放音乐国歌让幼儿听国歌唱国歌

提问:

1. 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呢?

2.图片上有几面国旗呢?

3. 你最喜欢哪一面国旗,为什么?

二、认识五星红旗,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1、认识五星红旗

教师:小朋友们,在这些国旗里,老师最喜欢的就是这面五星红旗了,老师为什么喜欢这面国旗呢?(因为这面五星红旗它是我们中国的国旗)

提问:

1. 你们喜欢这面五星红旗吗?

2. 它是什么样子的,这面国旗是什么颜色的?

3、国旗上又有多少颗星星呢?

2、国旗出现的地方,代表什么意义。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我们中国的国旗呢?

幼答:

1、幼儿园里

2、电视上

3、奥运会上

4、书店......

教师: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很会观察,原来啊!只要有国旗的地方就代表中国人在的地方

三、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国旗

(1) 贴旗面:五角星贴在旗面的左上角,大五角星在中间,4个小五角星在四周

(2) 把旗面贴在旗杆(吸管)上:在旗的边缘抹上糨糊,往旗杆上贴

四、作品评价

活动反思:

孩子们活动的兴趣十分的高涨,但都是在我的单独指导下完成自己的作品的,使得孩子们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色,同时也让其余的幼儿出现了短暂的等待现象,另外的遗憾就是没有更好的培养幼儿自己大胆作画的精神。针对这一点,有待于我在下次的活动中继续思考,来更好的进行改进。

中班纸的美术教案篇五

认识绘画工具各色蜡笔,知道各色蜡笔的名称,练习用圆形涂抹的方法画珠子。

1、在开学谈话中了解过幼儿在假期中的生活。

2、新蜡笔。数字贴纸

1、认识与讨论:

新蜡笔有几种颜色?;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请幼儿按教师说出的名称拿出相应的颜色的蜡笔。

2、涂涂画画认认:画串珠。

拿一种颜色画一画。

画出手链一串串。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鼓励幼儿大胆选择不同的颜色画珠子,并注意均匀涂色不漏白点。

及时介绍幼儿画的不同手链,引发进一步想象。

4、引导评价:

看一看,小朋友画的手链多美丽,说说你要把手链送给谁?

通过活动能够让幼儿清楚地对的颜色认识。

中班纸的美术教案篇六

1、用已学盘、贴、刻技能表现、创作各种动物。

2、根据自己制作的动物,编一编、唱一唱动物的歌。

3、能充分想象、大胆制作表达。

1、课前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2、泥巴、工具、综合材料人手一份。

3、录音机、磁带、小熊头饰十个。

1、教师与幼儿听音乐玩游戏:《小白兔和大黑熊》

(1)、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分角色玩游戏。

(3)、幼儿讲述。(讲清名称、形态特征)

2、交代要求:

(2)、你准备怎么做呢?(幼儿先讨论后制作)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活动:

(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围在一起,变成一个大动物园,相互讲一讲我制作的动物。

(2)、听音乐编一编、唱一唱“快乐的动物园”。

中班纸的美术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学习用简单的纹样有规律地装饰花边。

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物体和生活日用品上的花边(如:花边围栏上、台布、衣服、围巾等物品上的花边,感知多种图案,花边上纹样排列的规律性)

(2)彩色纸剪好的纹样(略)每人2至3种,条形图画纸(长约30厘米),水彩笔每人一盒。

(3)范例:花边3条。

活动过程:

(一)观赏与比较:感知纹样排列的规律。

出示范例:3条花边,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的效果与感受。

范例一:纹样排列杂乱,没有规律。

范例二:纹样排列整齐,有规律。

范例三:纹样排列基本有规律。

引导语:

(1)你发现了什么?

(2)第三条花边怎样改一下就既整齐又有规律?为什么?

(二)理解与操作:摆各种花边,练习有规律地排列纹样。

供给幼儿不同的纹样2至3种,请幼儿摆在长条纸上。

引导语:想想看,怎样排列就能有规律,使花男家看起来整齐、有序?

(三)实践与创作:学习用简单的花纹来装饰花边。

(1)请幼儿欣赏摆好的花边,提问:我们用了些什么纹样?;还可以用什么纹样来装饰?告诉幼儿,我们周围物体及生活日用品上的花边,都是叔叔、阿姨仔细想好了以后做出来的。我们也学叔叔、阿姨的这个本领。

(2)请幼儿在条形纸上画花边。提示幼儿注意纹样的排列要有规律。此外,注意有选择地使用颜色搭配,鼓励幼儿动脑筋想,认真地画。

(四)欣赏与评价以"美丽的花边展览"为主题,展示全部作品,让幼儿欣赏谁的这最美,说出"为什么"。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中班纸的美术教案篇八

1、根据写生汉堡借形想像汉堡爷爷,并添加情景。

2、知道各种食物都有营养,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重难点

根据写生汉堡借形想像汉堡爷爷。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米罗可儿课页、油画棒。

2、教师自身经验准备:汉堡的照片;积累对多种食物营养价值的认知。

活动过程

1、讨论激趣,导入课堂。

出示汉堡包图片。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汉堡包)你们都吃过吗?宿老师没有吃过汉堡包,我好想吃啊,你们能告诉我汉堡里面都有什么吗?;(肉、蔬菜、鸡蛋)对,有肉,吃肉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吃菜可以让我们更健康。所以,小朋友们要养成多吃蔬菜和水果,适量吃肉,做一个不偏食不挑食的好宝宝。

2、画汉堡

今天我们来勇敢的尝试画汉堡包,我们先尝试从上往下的顺序画汉堡包。先画第一片面包,它是半圆形的,上面还有一些小芝麻呢!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先画一个半圆,上面再撒一些小芝麻,下面是一片大大的肉块,孩子们咱们一起加肉片,不要忘记还有新鲜的蔬菜哦!来,咱们用波浪线画蔬菜,盖上最后一片面包,我们的汉堡完成啦!来,孩子们咱们一起来盖上最后一片面包吧!

3、添加想象

——孩子们,汉堡包还会变魔术呢,请闭上眼睛,(3、2、1)汉堡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了,变成了一位汉堡爷爷。好,那今天我们来动手画一画汉堡爷爷。

——汉堡爷爷是有眼睛、鼻子、嘴巴的。观察爷爷的表情,添画上去。

——瞪着圆圆的眼睛说明汉堡爷爷很严肃。笑成弯弯的眼睛就想在告诉我们,汉堡爷爷今天可高兴了。

——汉堡爷爷喜欢穿什么衣服呢?大家想一想,最好每个汉堡爷爷的衣服都不一样。有格子衬衣、条纹衬衫、花衬衫都非常漂亮。

4、作品评价

——你们最喜欢哪个汉堡包?为什么?

——这个小朋友画的汉堡爷爷真特别,开心的表情很生动,衣服也很其他人不一样。

——你对食物的认识真多,好吃的都画到画面上来了。

——小朋友们都画了自己心中最喜欢的汉堡爷爷,还给汉堡爷爷设计了漂亮的衬衣。可是小班的.弟弟妹妹们也想认识汉堡爷爷,让我们一起把画好的汉堡爷爷送给他们吧。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中班纸的美术教案篇九

1.鼓励幼儿尝试用棉签画的方法作画。

2.鼓励幼儿大胆用色,表现出菊花的主要特征,并进行简单装饰。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1.棉签、颜料、盆子、抹布、纸

2.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菊花,每组一盆。电脑图片

3.参观过菊花,知道菊花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师幼共同观看屏幕,欣赏秋菊。

。边欣赏秋菊边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用棉签画的形式表现菊花。

(1)简单介绍绘画工具——棉签及其使用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绘画菊花,感受菊花的美。

(3)教师提示棉签换色的方法:一个棉签蘸一种颜色。提示幼儿保持桌面、画面整洁干净。

鼓励幼儿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菊花。

(1)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说说自己的画、体验作画的快乐。

(2)学习从形态、颜色上进行简单。

中班纸的美术教案篇十

1.学习用布团拓印和画手形轮廓的方法作画。

2.尝试用红、黄、绿相间的色彩,表现出秋天树林色彩的变化。

1.活动前用秋天树林的景色图片布置风景图《秋天的树林》。

2.各种绘画材料:花布包裹的海绵,红黄绿三色颜料、色盘、图画纸、彩笔、范画。

3.背景音乐《秋日私语》。

1.带领幼儿玩“变手型”的游戏,引发活动兴趣。

教师和幼儿一起说儿歌“咕噜咕噜锤,咕噜咕噜叉,咕噜咕噜变个小白兔”,玩手型变换游戏,鼓励幼儿想象、变化多种手型造型。

2.播放背景音乐《秋日私语》,带领幼儿欣赏《秋天的树林》风景图片,说说秋天的树林美在什么地方。

秋天的树叶有红色的、黄色的,秋天的树林也是彩色的。在树林里,有的树木大,有的树木小,各不相同。秋天的树林,是美丽的。

3.学习用布团拓印、画手型轮廓的方法表现秋天的树林。

(1)引导幼儿欣赏范画,讨论树干的外形结构及表现方法。

树干的形状像什么?大小一样吗?是怎样画出来的?知道用手型轮廓能表现树干的高矮不同。

请幼儿两两互动,比比手型大小和手指的长短,并将一只手放在桌面,手指张开,用另一只手食指描画手形轮廓,鼓励幼儿用两个或三个手指进行造型的创意。

(2)出示布团和颜料,介绍用布团拓印的方法,请一名幼儿尝试参与:教师手拿布团的尾部,将布团顶部平放入色盘内蘸取适量颜料,再用蘸有颜料的部位在树干周围轻轻按压;请参与的幼儿用另外两个布团分别蘸取自己喜欢的红、黄、绿三色进行拓印,表现树木的多种色彩。根据幼儿拓印时出现的问题,引导全体幼儿说所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法。

(3)播放背景《秋日私语》,幼儿在音乐背景中进行创意拓印。教师重点观察、知道幼儿蘸色、拓印的动作,提醒幼儿把蘸过颜色的布团放在适当的位置,保持画面及自身的整洁。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评价。

5.带领幼儿收拾活动材料,整理归位。

用幼儿的作品在美工区或主题墙布置”秋天的树林:墙面板块,丰富班级环境,引导幼儿欣赏、发现作品中的美。

中班纸的美术教案篇十一

1、初步学画小鸟,了解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掌握大致的结构关系。

2、能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学画不同动态的小鸟。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范画及小鸟磁性教具一套,幼儿用书,水彩笔或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请小朋友翻开幼儿用书“小鸟”一页,看看上面有什么?你们都喜欢小鸟吗?

二、讲解示范

小鸟的全身有哪几部分组成?小鸟的身体和头都可以看做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可以把大圆当做头,小圆做身体,这样的小鸟比较有趣。翅膀在身体的两侧,可以分开点,也可以靠近点,有时只能看到一边的翅膀,因为另一边让身体挡住了。身体的后面是尾巴,头上还有眼睛和嘴巴。嘴巴放的高一点,小鸟的头就扬起;嘴巴放低一点,小鸟的头就低下。如果你想让小鸟换个方向飞,只要把身体、翅膀和尾巴的位置移一移,再把嘴巴动一动就行了。

(出示范画)这张画上有许多可爱的小鸟。

三、幼儿练习。

1、要求大胆作画,画出有趣、可爱的小鸟。

2、给小鸟的身体、翅膀、尾巴图上漂亮的颜色。

四、讲评。

请先画好的幼儿自由的走一走,看看同伴的作品,最后请他们谈谈最喜欢谁画的小鸟,为什么。

【课后反思】

纵观整个操作的过程,孩子们非常喜欢。有的孩子在画好鸟的头部后,创造性地将嘴巴同时也画在彩色纸上,一起剪下来;有的孩子在鸟的翅膀处理上,比我预想得漂亮很多,他们的波浪线剪得非常好,有的孩子还特意在造型上剪得非常精致,齿轮形状非常特别。有的孩子做好了一只大的鸟就做一只小的鸟,而且说要完成鸟的一家。有的孩子动作快,在帮忙装饰和绘画背景了,有大树、太阳、小草小花等。于是,刚开始四个人一张纸上还没有飞行的小鸟,转眼就已经停满了各种各样漂亮的鸟,孩子们说着、做着,开心极了。要整理起来了,但是孩子们说还想做,我告诉他们下午的游戏时间,我们再来装饰。

小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中班纸的美术教案篇十二

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多中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通过自己制作刮画,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3、感受新型刮蜡纸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蜡笔(每人1盒)、白纸(每人1张)、刮画笔(每人1支)

活动流程:

1、用蜡笔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把雨伞的轮廓。

2、小朋友拿出蜡笔,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在雨伞的轮廓里面涂颜色,鼓励小朋友更换颜色给雨伞涂颜色,使得雨伞的轮廓里面全部涂满颜色。

3、小朋友拿出黑色的蜡笔,在涂满颜色的雨伞上面再涂上一层黑色。

4、用刮画笔在涂满颜色的雨伞上面刮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