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MJ笔神

教师角色: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幼儿成长的引导者。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中班教案,它们结合了幼儿的实际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要求。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一

(1)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2)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活动。

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进行展览。

(2)教具:0"9数字卡以及物体卡片若干套。

(3)录象资料:如汽车牌照、居民住宅楼、红绿灯。

(一)参观数字展览区。

1、通过参观展览,让小朋友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2、相互交流:你发现哪些物品上有哪些数字?(组织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述)。

3、请你们猜猜:如果这些物品没有了数字会怎么样?

(二)了解数字的用途。

1、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呢?

2、你觉得数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用处呢?;(请幼儿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

(三)数字游戏(找座位)。

要求找到比手里的数字多1的座位号坐下。

(四)延伸活动:

你能用这些数字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编码吗?(比如:1、1、0、组合成110)。

(五)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字,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中,而且,数字对我们又是那么重要。

在本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去长数字,发现数字,学习数字,会运用数字。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二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草绳、草包等。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饼干面包的图片贴在幼儿胸前)。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三、联想活动:

小麦是夏季里成熟的粮食作物,你在夏季里还见过哪些粮食作物?(出示ppt图片:早稻、玉米、高粱、红薯……)。

四、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延伸活动:

幼儿园可适当组织幼儿到麦田参观或参加拾麦穗的公益劳动,以体验粮食来之不易,加深节约粮食的认识。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三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活动难点:

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活动准备:

1、按教学要求自制的《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

2、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3、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出示课件:

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

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墙皮。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

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

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

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三、联想活动:小麦是夏季里成熟的粮食作物,你在夏季里还见过哪些粮食作物?(早稻、玉米、高粱、番薯……)。

四、教育幼儿爱惜粮食。通过儿歌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五、延伸活动:

幼儿园可适当组织幼儿到麦田参观或参加拾麦穗的公益劳动,以体验粮食来之不易,加深节约粮食的认识。

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

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伯伯阿姨劳动忙,

大家都要爱惜粮。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四

1、认识小麦管,尝试用小麦管进行吹画。

2、发展对色彩的想象力,体验吹画过程带来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颜料(红、白)、小麦管、黑色卡纸、麦秆。

尝试用小麦管进行吹画。

2、师:小朋友说的都对,那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3、师: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吹画了。小嘴巴对着小麦管的一头,另一头对着颜料,用力吹一吹,上吹吹、下吹吹、这边吹吹、那边吹吹,可以往各个方向吹一吹。

4、请一名幼儿示范。

1、请幼儿回到座位旁边,每人一根小麦管,老师为幼儿的纸上滴几滴颜料。

2、重点指导幼儿进行吹,而不是吸。

师:小朋友吹得都很棒,谁来说一说你吹得是什么画呢?

师:小朋友们都很棒,等画干了之后可以把我们吹得画拿到教室给小朋友一起看看,好吗?

本次活动我选择麦秆作为材料,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对于农村,麦秆很常见,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生活在家人的庇护下,很少见过麦秆,加上玩颜料宝宝一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本次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利用小麦管进行吹画,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不大,有些小朋友能很好的吹出美丽的画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操作的纸选择不当,导致颜料不能很好地吸收;颜料调的不稀,有些小朋友吹不动颜料。第一次上科研课,虽然失误很多,但也给我积累了一些经验。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五

1.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区分麦制品食物与其他农作物制作的食物。

3.体验用肢体语言演绎小麦生长过程的快乐。

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能利用各种感官区分麦制品食物。

了解小麦的各部分名称。

课件;音乐;米饭、花卷、贴饼子、豆腐四种食物;头饰。

1.看一看:播放视频,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说一说: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小麦是怎样生长的?经过了哪些过程?

3.演一演:肢体演绎《我是一粒小麦种》。

(1)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

(2)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模拟种子生长过程。

1.提问:农民伯伯收下麦子后都去哪了呢?

2.带领幼儿认识面粉和面食。

3.了解部分麦秆工艺品。

1.猜想:教师出示食堂制作的米饭、花卷、窝头、豆腐四种食物,请幼儿猜一猜谁是由小麦制成的,并用投票的方式每个幼儿将四种食物贴到对应的农作物(小麦、水稻、大豆、玉米)旁。

2.验证:请幼儿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区分这些食物(看、闻、摸、尝)。

3.游戏:农民伯伯找小麦。

(1)老师带上头饰当农民伯伯,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头饰当馒头、面条、饼干、豆腐、腐竹、大米粥、爆米花等食物。农民伯伯说:“我辛勤劳作的小麦被制作成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他们都变样了,哪些是我种植的小麦呀?”幼儿说:“我是xx,我是您种植的小麦。”

(2)请幼儿带上头饰当农民伯伯,找一找哪些是自己辛苦种植的小麦。

4.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平时吃的这些食物是由不同的农作物制成的,小朋友们还学会了用各种方法来区分麦制品食物和其他农作物制作的食物,那今天的午饭和晚饭,孙老师要考考你们,会让你们说一说饭菜里有没有今天学习的这四种农作物。

复习学过的儿歌《大馒头,哪里来》,进一步感受农民的辛勤,更加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小朋友们,前段时间我们也种下了小麦种子,通过你们的照顾已经长得很高了,那接下来我们要一起验证一下,小麦的的生长过程是不是和我们今天学习的一样,我们把它的生长过程,各个时期的状态记录下来。等到成熟的季节我们可以一起收割,做出我们想制作的食物和手工。

今天我们的探索旅程就到这里啦,“探索号”要返程了,请小朋友们跟好哦!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例如,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也充分尊重幼儿个体独特的表现力。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因内容灵活的运用。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中,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本次活动中,教师采用了亲身体验、游戏、课件等教学形式组织活动,使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说说、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麦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珍惜粮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六

1、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1、本地的农作物实物小麦若干。

2、小麦的生长图片。

3、一些由小麦制成的食品。

师:小朋友们,春天我们到田野里去春游,看到了农民伯伯的田里种了哪些东西?

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忆回答。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师:我们来看看小麦的样子。

幼儿观察小麦实物,讲述小麦的外形特征。

教师总结: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教师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提问:麦子最后结出的小麦有什么用呢?

(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

师: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折一个小船,让小船在水里自由航行。

幼儿学习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知道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伯伯阿姨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在小麦成熟的季节带领幼儿到田野里去观察成熟时期的小麦,体验农民收获粮食的辛苦。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七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全课总结。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八

1、初步理解数字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2、知道数字在不同的场合代表不同的含义,幼儿对其形状感兴趣,幷乐意产生想象。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ppt课件。

一:导入。

1、大屏幕中出示格子,提问:数一数,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2、大屏幕中出示不完整数字,让幼儿观察,提问:

师:找到了数字几?;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在哪个颜色里面?

幼儿:我找到了数字1,在黑色的格子里。

二:数字的用途提问:经常在哪里看见过这些数字?

幼儿:车的车牌上、闹钟上、电梯里、电话机师:车牌在车的哪里?

幼儿:车的前面和后面。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1)日历师:日历上面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幼儿:几日几日、礼拜一、礼拜二……。

(2)遥控器师:遥控器有什么用?

幼儿:遥控器可以帮我们找到想要看的电视。

(3)体温计师:体温计有什么作用?

幼儿:量一量身体的体温,有没有发烧师:人的正常体温在36度——37度之间小总结:生活中到处有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比如:药水瓶上的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顺序(比如:年历上的数字、门牌号码),有的是告诉我们方位(比如:书上的页码),所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四:大屏幕中出示0123456789,把这些数字合起来,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2)出示数字组成的冰激凌,由数字3、6、

五:活动延伸:

参照大屏幕中的数字图画,喜欢哪一幅数字图画,然后画一画,也可以创新,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动手画一画。

在本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去长数字,发现数字,学习数字,会运用数字。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九

我们种植园的小麦在孩子们精心的照料下成熟啦!孩子们虽然身处农村,但参加农事劳动机会却非常少。为了让他们感受、体会一下劳动过程,品尝到丰收的喜悦,我们为本次活动作了精心的准备。

1、知道小麦是粮食作物,小麦可以加工成面粉。

2、认识用于收割小麦的劳动工具:镰刀、连杆、筛子等。

3、体验劳动的快乐,教育幼儿要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镰刀、剪刀、竹篮、连杆、小筐等。

活动过程:

1、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学说:金灿灿的麦穗。

2、认识劳动工具:镰刀。

3、观察老师和保育员收割小麦过程,并作模仿动作。

4、打麦穗。

认识劳动工具――连杆。

组织幼儿观察炊事员爷爷打连杆,幼儿学习用连杆打麦穗。

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将麦子从麦秸里分离出来。(风扬、用电风扇吹、用筛子筛等。)。

5、麦子的用途。

(1)收藏部分麦穗、麦秸用于制作。

(2)将收获的小麦送到粮店换成面粉。(家园合作:有条件的家庭可带幼儿观察小麦加工成面粉的过程)。

(3)将面粉部分投入“巧面馆”用于游戏、制作面制品。

(4)大部分面粉送到厨房,请炊事员做成面制品:面条、饺子等食用、品尝。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十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有数字的物品,布置在活动室里。

2、在教师的衣服上贴一套0—9的数字。

3、数字画出小动物图片。

4、没有数字的钟面,没有数字的秤,电话等图片。

5、特殊号码图片(110,120,119)。

6、带有数字的物品图片。

7、布娃娃一个。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十一

写教案时,要注重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进行多方面的互动,这样,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会得到提升,要注重课堂的活跃度,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来写教案。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幼儿中班安全教案《生活中的防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5.实物投影仪1台。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孩子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色,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幼儿把准备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并介绍给大家)

(2)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与学的过程中,实施发展的全面性与差异性原则,探索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3)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在整个交流中教师注意归类提升。如幼儿讲到“卷帘”时,请大家介绍还知道哪些防盗门。)(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子讲到电子探头时,抓住话题讨论展开,孩子从住宅小区——银行、商店等公共场所——公共汽车等多方面思考,教师及时播放幼儿熟悉的`新村内电视监控系统的录象。并将拍摄的红外线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在孩子讲到相关内容时播放,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并拓展视野)(在交流中注重体验。当孩子介绍家庭报警器,请他临时安装在活动室的门上当场演示;讲到密码锁时,请幼儿猜密码,感受密码的奇妙功效。)(在交流中及时生成新的课题。幼儿在讨论电子警察时,有幼儿说到公路上的装置,“这个电子系统的到底有什么功能呢?”“公路上还有哪些装置?”教师把这个问题还是抛个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1)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小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新的知识,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经验,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儿必需作出合理的分工,获得有益的经验。)

(2)巡回指导时鼓励幼儿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在开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图纸上的设计丰富多样,有警犬等动物守门,更有高科技的触报系统,有的幼儿还运用科幻动画片的情节并加以独特改良描绘出来)

5、活动延伸: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创造。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十二

1、认识各种线,初步了解线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想象,用线拼搭出各种物品,感受玩线带来的乐趣。

课件、长短不一的线、各种线制品(棉线、毛衣、渔网、中国结、鞋带、橡皮筋、十字绣)。

一、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你看见过线吗?

在哪里看见过线?(衣服上,被子上,鞋子上等等)。

除了这些,你还在其他地方看到过线?

今天就和朱老师一起来找找,除了你们平时常见的线,还有什么地方也有线。(泡面、头发、五线谱、蜘蛛网)。

除了这些地方,你还在哪里看到过线?(ppt——毛衣、棉线、渔网、中国结、鞋子、橡皮筋、)。

二、看一看。

师:你觉得线能用来干什么?我们身边有很多不一样的线,请你们跟老师一起来看一看。

特殊的线(出示ppt—特殊的x线):

1、斑马线——过马路时注意安全;

2、电线——打电话,通电。

3、蚕丝——做成蚕丝被,真丝的衣物。

4、五线谱——写出好听的歌;

5、蜘蛛网——捉蚊子,苍蝇,飞蛾等;

三、超级变变变。

师:线的本领真大,能有这么多的用处,小朋友想不想跟陆老师一起来玩个游戏,用我们的线来变一些东西。

要求:幼儿用长短不一的线组合拼成一些常见的东西,如:人,电视机,电冰箱,桌子,椅子等等。

四:结束语。

师:今天,小朋友们用线拼了许许多多的东西。请你们去找找看,有些什么样不同材料的线,这些线有什么用。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十三

(1)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2)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活动。

(3)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进行展览。

(2)教具:0"9数字卡以及物体卡片若干套。

(3)录象资料:如汽车牌照、居民住宅楼、红绿灯------。

活动过程;。

(一).参观数字展览区。

1、通过参观展览,让小朋友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2、相互交流:你发现哪些物品上有哪些数字?(组织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述)。

3、请你们猜猜:如果这些物品没有了数字会怎么样?

(二).了解数字的用途。

1、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呢?

2、你觉得数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用处呢?(请幼儿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

(三)数字游戏(找座位)。

要求找到比手里的数字多1的座位号坐下。

(四)延伸活动:

你能用这些数字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编码吗?(比如:1、1、0、组合成110)。

(五)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字,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中,而且,数字对我们又是那么重要。

在本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去长数字,发现数字,学习数字,会运用数字。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十四

1.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点、线、面等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重点是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对“面动成体”的理解。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观察和讨论了生活中的一些几何体,今天再一起来寻找构成图形更基本的元素面、线、点。

1.展示投影(建筑、生活实物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

2.你能举出更多生活中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图形的例子吗?

二、新授。

1.由观察总结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2.投影展示正方体和圆柱体。

议一议:

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

2)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和学生共同总结得到:体由面组成,面由线组成,线由点组成。

3.投影展示课本p6想一想图形(动态)与学生共同填写:点动成,线动成,动成体。

4.你能举出更多反映“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

教师用投影动态演示旋转情况,加深学生印象,从而化解难度。

三、小结。

1.生活中图形丰富多彩,点、线、面都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四、作业p7习题1.2.

五、课外作业。

自己动手用一张白纸经过裁剪围一个三棱柱(不必粘贴),再围一个四棱柱及一个五棱柱。(注意:可先找一些实物研究)。

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实用15篇)篇十五

活动中老师通过出示收集的各种生活垃圾,让幼儿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等,让幼儿初步产生环保意识,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更多优秀教案,公开课等,请关注幼师ok网。我们会不定时更新,敬请关注。

1、认识生活垃圾,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和幼儿共同收集塑料瓶、纸盒、包装袋等废品,收集幼儿当天做手工后的废纸、吃点心的包装纸、水果皮等。

1、出示收集的.各种生活垃圾,引导幼儿认识、讲述。

提问:这是什么?

它从哪里来的?

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哪里去?

小结: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这些垃圾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我们不能乱扔,应该把它扔进垃圾桶里。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1)出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提问:你们认识这两个标志吗?

它告诉我们它能回收什么样的垃圾呢?

(2)讨论: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小结:有一些垃圾,他还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如:纸制品、塑料制品、废金属物品、废旧电池、废旧衣物纺织品等,都叫做“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些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这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不能循环使用,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3、游戏:动手乐

幼儿和教师一起将收集起来的垃圾分分类,送进垃圾桶。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都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但是对“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并不熟悉。这一点跟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孩子们身边的小区垃圾桶都是不用分类的,上面也没有分类标志。家长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孩子也没有更多的了解。

基于对这些情况的了解,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将分类垃圾桶、分类标志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直观形象地看到,这样比没有图片一味空谈更能让幼儿接受。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同时还了解了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相关范文推荐

    护士转正申请书党员(汇总21篇)

    党员转正申请书是党员在党组织面前展现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表现的重要机会。以下是一些关于党员转正申请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白衣天使是说护士们

    亲人的爱小学生大全(20篇)

    优秀作文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准的语言来展现作者的观点和感受。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华,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帮助和促进。爱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寒冷的人感受到

    大学生新生自我介绍分钟(通用13篇)

    自我介绍是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常用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的身份背景。在下面的范文中,大家可以看到不同场合和目的下的自我介绍方式和技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

    新时代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8篇)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面是一些学员们分享的精彩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面试自我介绍五分钟(汇总19篇)

    自我介绍是自我展示的重要方式,要准确、简明地介绍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如果您正在为自我介绍犯愁,那么下面的范文或许可以帮到您。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公司客服部年终总结大全(16篇)

    年终总结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随着年底的临近,我们需要参考一些优秀的年终总结范文,为自己的总结增色添彩

    我们美丽的校园写景(汇总18篇)

    只有通过反复的修改和提高,我们才能写出一篇真正优秀的作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对大家在写作时有所启发和帮助。我们的校园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

    团员自我评议表的个人总结范文(15篇)

    总结的写作内容可以包括所取得的成绩、遇到的困难、收获的经验等方面。下面是一些优秀学者的总结范文,他们对于总结写作有丰富的经验。通过自我评议,团员要有理想,有抱负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数学(通用19篇)

    教学计划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要素。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教学计划,小编整理了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

    银行年度法治工作计划大全(21篇)

    银行是金融系统中的一种特殊机构,它承担着钱币存储、贷款和支付等功能。接下来是一些银行业内的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供大家了解行业动态。20xx年,我支行各项经营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