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听声音教案 声音小班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温柔雨最新小班听声音教案 声音小班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班听声音教案篇一

活动要求:

1、辨别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

2、在听听玩玩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活动准备:

核桃、红豆、米、录音机、《快乐歌》音乐、标记牌

活动过程:

一、听听摇摇

1、找找;那些罐子是有声音的。

2、罐子为什么会有声音?

二、听听猜猜

1、有的罐子里放了核桃、红豆、米。

听听,你罐子里的声音,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为自己的罐子找相同声音的朋友:

a、一孩子上来摇,相同的声音和它在一起。

b、老师摇,和老师相同的声音,在一起。

c、剩下的听听,是一样的声音吗?

三、听听玩玩

1、看比标记牌,轮流摇自己的罐子。

2、有节奏地摇。

3、听清唱《快乐歌》摇。

4、听音乐摇。

四、延伸:听听想想,罐子里有核桃,怎么没有声音呢?

小班听声音教案篇二

1、在弹弹、敲敲、玩玩中感受民族乐器好听的声音。

2、初步了解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和简单的弹奏方法。

活动准备

古筝、扬琴、二胡、琵琶等民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儿有很多乐器,它们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你们想听吗?

2、请幼儿自由弹弹、敲敲感受民乐所发出的声音。

二、说说喜欢听那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1、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刚才玩的乐器情况。

2、请学过民乐的幼儿介绍乐器的名称并演示简单的弹奏方法,感受那种弹法声音最好听。

重点:介绍扬琴的弹奏方法,并演奏乐曲。

三、游戏:小小乐器手

1、教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乐器,现在请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小小乐器手。

2、方法:老师指出一乐器,幼儿说出名称并说说怎样让它发出好听的声音。并一起模仿演奏的动作。

3、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我是小小二胡手,拉呀拉呀拉,拉出好听的声音。

4、分别请幼儿创编其它乐器的儿歌及动作。

三、再次体验摆弄民乐的乐趣。

1、请学过民乐的朋友做小老师。(挂标示)

2、幼儿运用学会的简单动作再次摆弄乐器并可以向小老师请教。

3、进一步感受弹奏民乐的乐趣。

小班听声音教案篇三

1、透明杯一组

2、动物杯一组5只(分别装有5种材料:沙子,米粒,棉花,红豆,弹珠或黄豆、玻璃弹珠、回型针、小吸管、软布)

幼儿选择透明罐子,看看内部装什么,再摇一摇,听声音,感受不同物品在罐子里发出的声音。

1、摇一摇动物杯,通过听听、猜猜、比比,猜出里面是什么材料的声音?

2、通过摇摇透明杯来验证动物杯内的材料声音是否正确。

在杯子里装入同种类型,不同数量的材料(如玻璃珠),通过摇一摇,听一听,对比透明杯的声音后判断哪个杯子里玻璃珠多,哪个杯子里少。

1、观察幼儿是否愿意探索不同材料发出的声音。

2、观察幼儿是否能通过声音的对比,找到相同的声音来验证杯内的材料。

1、瓶中物品所发出的声音需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2、可以先让幼儿了解盒内装的物品,感受它们的声音,再猜。

小班听声音教案篇四

1、引导幼儿知道耳朵具有辨别声音的作用。

2、引导幼儿感受不同事物的不同声音,能用耳朵感知生活的美好。

3、引导幼儿感知耳朵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教学视频、资料、相关图片

2、发生玩具若干

3、不透明的箱子一个

4、故事《聪聪的耳朵》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一体机,进入芝麻开门环节,让幼儿聆听。

(1)你能听到美妙的音乐声吗?

(2)请你告诉我是用哪一种器官听到的?

2、教师出示发生玩具,请幼儿仔细听每种玩具发出的声音。

(1)玩具发出声音了吗?是什么样的声音?

(2)哪位小朋友能够模仿出它们发出的声音呢?

3、教师将玩具放入不透明的箱子里,请幼儿通过辨别声音说出玩具的名字。

说说你是用什么来辨别玩具发出的声音的?

4、教师请幼儿思考和回忆生活中能发出声音的物品。

我们的小耳朵真厉害,请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够发出声音。

5、教师带领幼儿探索环节,请幼儿认真仔细地聆听。

(1)请你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能模仿出来吗?

(2)原来我们守卫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你觉得这些声音好听吗?

6、请幼儿欣赏故事《聪聪的耳朵》,初步感知耳朵的重要性,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1)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到这么多好听的声音,可是有个叫聪聪的小朋友居然不想要自己的耳朵了,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是为什么吧!

(2)聪聪的耳朵为什么不见了?

(3)聪聪没了耳朵以后会发生了什么事情?

(4)经过这些事情后,聪聪怎样了?

(5)耳朵的作用这么大,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小耳朵呢?

不随便挖耳朵,不拿细小和尖利的东西放大耳朵里。声音太大时,一定要捂住耳朵走开或者是张大嘴巴等等。

四、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途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五、活动总结

活动中教师也可以添加一些小游戏,小小传话机或者打电话等等,将幼儿分组,说悄悄话传话或者打电话,请幼儿依次传话和模仿打电话,看看那一叙的幼儿又快又准确、模仿的最像等等。本游戏可增加趣味性,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小耳朵的神奇作用。

小班听声音教案篇五

1、感受用常见物品制造声音的乐趣。

2、发现通过碰撞、敲击、摇动物品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敢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4、学习使用“摇”、“敲”、“碰”等动词。

故事《熊宝宝的宝盒》,勺子、木珠、塑料盒、瓶子、豆子、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熊宝宝的宝盒》,引发幼儿好奇与探索的愿望。

2、提问:“你们喜欢熊宝宝的宝盒吗?为什么”;“熊宝宝的宝盒都有什么?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你们想不想也有这样一个宝盒呢?”

1、观察材料,提问幼儿材料的名称。

“老师也有宝盒,看看一看里面都有什么东西?”

2、引导幼儿探究“用他们怎样制造出好听的声音?”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观察、指导“用两件物品怎样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的?”“试一试其他东西看看能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1、教师请小朋友演示他们的发现。

“你们真能干,制造出了那么多好听的'声音,哪个小朋友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制造出好听的声音的?”

2、引导幼儿归纳:用敲一敲、摇一摇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好听的声音。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