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

时间:2023-10-27 作者:琴心月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

作文是一种积累和提升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多读写优秀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一

二十一世纪,信息全球化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主导整个社会,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继而发展,一大批现代化教育媒体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也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课堂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我们的教材以文字、图形、动画、影像和声音多种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信息,丰富教材内容。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习的帮助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这是教育领域内一场深刻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也要求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协作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因此单纯的传统粉笔加黑板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课堂。那么教师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成了教育界人士关注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今天,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需具有教育技术素养。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他们必须不断学习,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新的教学技术,运用新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教学。图、文、声音、动画、影像等的运用,教师觉得讲课轻松多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也确实提高了。因为不要板书,教师的讲解速度加快了,如果教师不好好把握,就会发生课堂信息量过大、教学进度太快,学生在听课时思维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没有足够的时间理解、消化、吸收,也没有时间记笔记,以致于许多学生因无法跟上而对多媒体教学失去兴趣的情况。也有一些教师从没用过什么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媒体,怕麻烦,认为也没有必要用,从心理上排斥它。种种现象表明,高校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还不够,要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就必须提高他们的教育技术素养。

中国教育技术素养标准(lsetc)提出,教育技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运用和评价的总体水平,它包括对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教育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教育技术的意识、态度和社会责任的理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过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选择教育技术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教育技术媒体,同时,我们还有辅助教学的cai的开发研究,利用技术媒体评价教学的一系列过程。高校教师面向的是一个即将融入社会的群体,在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掌握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科研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要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能力等素质来引领这个群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运用的普及,教育技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教师不光要懂得如何利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人,还要充分利用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教育人,在具备基本素质的同时,还应具备教育技术素养。

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具备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当教师真正能够掌握、运用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教学,并将它们视为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即称之为具有教育技术素养。

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特别在本科教学中,单纯的主导(教师为中心)和主体(学生为中心)都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有了混合学习理论的诞生,我们知道,混合学习理论提出了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具体可以包括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的混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学习的混合、定制内容与非定制内容的混合及工作和学习的混合等。同时混合学习理论的提出,也要求教师提高教育技术素养。培养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宣传现代教育技术。宣传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与传统模式相比它的长处与优势,宣传相关教学案例,最主要的是教师们自己尝试使用,自我感觉,从而达到认同感。宣传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网络文字语言宣传,可以组织开展培训班宣传,还可以进入实际课堂开展行动宣传等等。因为每个教师的个性差异,有的教师会自愿查询相关信息,自愿参加相关方面培训,也有的教师只是因为学校组织的培训才会参加,而有的教师,我们前面也讲到,他(她)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运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因而也就不会想过要去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的宣传要讲究力度,也要讲究方法。对于不愿参加培训的教师,学校可以采取一些硬性措施,比如与教师的利益挂勾等等。

2.要培养教师教育技术态度。态度决定方向,只有从态度上做到接纳,才会形成一种观念,最终成为一种行为指向。一种观念的改变,往往需要有一定的因素促成,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宣传推广,使教师感觉到教育技术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是能够优化教学效果,并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就会去关注教育技术,从而喜欢相关媒体、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积极地选取和使用相关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技术媒体。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态度的形成有三个阶段,即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和内化阶段。服从阶段是指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教师仅仅从表面上转变自己原有的传统教学观点,在使用相关媒体、手段和方法上随大流,比如:仅在公开课的课堂里运用一次教育技术手段和媒体。同化阶段是指教师由被动的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和媒体变成主动采用相关媒体和手段、方法去实施教学,并在内心乐于接受现代教育技术这一事物,并积极去认识和了解它的原理、手段和方法。表现为愿意自制课件为教学所用,愿意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并试图通过兴趣盎然的多媒体去解决它。内化阶段是指教师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一事物,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并对教育技术的原理、手段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并对制作的课件进行更新,针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技术手段,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高等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就是要达到高校教师态度的内化阶段。因此在培养教师教育技术态度的过程中,应紧紧把握态度形成的三个方面,最终达到教育技术态度的内化阶段。

3.要加强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培养。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培训学习或是自学获得,理论知识的强化完全由教师个人的能力而定,例如我们提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论等等,这是理论层次的能力培养,大家一学就会,也很容易运用到课堂上来。而教育技术素养,它不光有理论层次的能力,还包括技术层次的能力。技术的熟练就是要反复多动手操作,这可能也是现今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老的教师不愿接受新的教学媒体的一个因素。因此,在培养教师教育技术态度观念的同时,要对教师教育技术的运用技术多加培训,准确熟练地运用教育技术媒体,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所在,你有再好的理论,无法利用到实践中去,也是一纸空谈,因此技术培训是重点。培养教师的网络应用能力,培养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室系统,培养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法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组织培训获得。教师不光要会去学,而且还要学会,真正掌握这些技术。只有掌握了应用的方法,才有兴趣把技术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来,从而达到教育技术素养的更高层面。

4.要促进运用教育技术进行实践教学。我们提倡,好的东西就要多用。现代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么多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必然有他优秀的一面,这是从实践中获得的效果,任何一种理论的界定,都是从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因此,对于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与技术,我们也要多提倡,多运用。从态度领域来讲,教师从观念上已形成了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接受,那么他(她)即会把它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来,优化自身的教学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管理部门并没有硬性规定教师一定要运用多媒体教学,而是采用自愿的方式,这也让部分教师有机可乘而不采纳这种技术。国家教育部对大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有一定的指标要求以及对教育部门经费的划拨等等,都可以说是在促进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学校而言,除了组织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班、推广公共课等来促进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可以采用一些强制措施,任何一门课程,可能它更适合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但它总有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地方。如果学校强制要求,那么那些怕麻烦的教师也会慢慢接受。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教学媒体,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实践课堂的优势。

当然,我们所说的培养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如果都以“强制”手段来施实,似乎不太适宜。我们作为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师,培养的是适应时代的人才,以身作则,是每个教师必备的素质。高校教师应有获得教育技术素养的欲望,要有这方面的心理需求,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通过强制获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出更适合时代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庆文.试论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3).

[2]刘燕华,匡小明.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态度的形成及培养.中国教育技术.

[3]唐代喜,蒋伟进.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研究.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4).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巨大进步和人的主体性高扬的今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过程中的非人本倾向突显出来,并且已经显现出诸多问题。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上存在失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政治教育为主,形成了以强调国家、集体利益为主要内容和个人绝对服从集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人学空场”,这种无视人的需要,忽视人的权利,漠视人的发展的教育,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和初衷,导致了异化的人,片面的人的普遍存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实现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和新模式的转换。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地位与实际地位不相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认为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是万能的,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片面地夸大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否认、淡化、轻视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在教育实践中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重视,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往,我国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和以政治为中心的教育内容来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与社会接触少,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不够,服务社会的意识淡薄,以至于一些学生形成了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看作容纳道德理论知识的“容器”,以说理和单向灌输为主,无视具体的、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人,无视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性,忽视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已经为大家所接受了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也比较容易做到。坚持主体性原则,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教师认识和承认这一点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学生、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

(二)以促进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和综合素质和能力。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贯主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衡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任何一种理论创新和任何一种实践活动以及我们现在任何一种工作得失的.最终标准和价值尺度。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的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

(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是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和各种能力的形成,是其在实践中产生相应情感并反复体验和不断升华的过程,需要通过自我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来完成。实践活动具有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功能,它对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应把学生简单地看作接受某种现成答案的被动对象,而应加强实践性环节,鼓励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去参与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交际能力、动手能力等各种实践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一)两种教育模式的内容不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崇高的理想道德教育,以服从教育,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恪守本分为基本标准,以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其调整范围。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个性教育、责任教育、人格教育为主要内容,并将道德调节的范围延伸至自我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以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不仅关注人的个体的发展,而且关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二)两种教育模式的方法不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即教育者由外而内地“给予”受教育者以道德价值与规范,其方法是“单向一维”的灌输和说教。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认为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其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相应情感并反复体验和不断升华的过程,需要通过自我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来完成道德实践具有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功能,它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提升道德境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两种教育模式的目的不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道德规范的维护与遵守,强调理论化形态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接受,以培养不逾矩的道德个体为目标,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其功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的统一,在强调维护社会系统正常运行和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尊重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和创新精神,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社会性功能而忽视个体性功能的片面性。

参考文献:

[1]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47.

[3]韦世义.高校德育课堂如何走向主体性[j].高教研究,2009(1).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三

本文是对三位非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为什么报考中国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及他们学习心理学的感受进行质的研究。将访谈对象的资料进行整理,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使得到的结论尽量客观。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从而导致报考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队伍不断壮大。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跨专业报考心理学研究生呢?本文将通过对三名个案的研究对此进行详细的探讨。

2研究过程。

2.1研究方法的选择本研究使用的是质的研究方法中开放性访谈的方法。开放性访谈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访谈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访谈者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尽量让受访者根据自己的思路自由联想。访谈的形式不拘一格,访谈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随机应变。

就本研究而言,笔者想了解的是他们选择报考心理学专业的原因,他们是如何看待心理学的?本研究不仅仅是了解表面的现象,而是试图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以及这种感受产生的内外根源。

2.2访谈对象选择本研究中,笔者选择了三位访谈对象:小张,男,心理学专业二年级研究生;小王,女,心理学专业二年级研究生;小李,男,心理学专业二年级研究生。他们本科读的都不是心理学专业。在征求三位访谈对象的同意后,笔者用录音笔录了音,访谈后便对录音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整理。

3研究结果。

3.1小张:为了兴趣而学习小张觉得他当初考心理学研究生是因为对本科所学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他说:“在图书馆看到一些关于社会科学的书,特别是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等,觉得特别有意思,而以前学的那个专业比较死,与机械打交道,觉得没有意思。原来那个专业没有好好学,现在想学也来不及了,不如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好好学一学。小张觉得学心理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解决自身成长中出现的困惑,对情绪进行调节等等。

学了一年的心理学后,小张认为这与他一年前对这个专业的设想差距很大。有些吃力,但总的来说,比对本科时那个专业的兴趣要浓厚些。

当我问及以后是否打算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职业时,小张说:“这个不一定。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不做这方面的工作。当然了,学了这三年的心理学知识,对我的发展帮助肯定是有作用的,因为,不管以后从事哪一个行业都会用到心理学知识的。

3.2小王:受表弟的影响小王是想通过考研换个环境。她说“在原先上班的地方感觉压力很大,一方面是家庭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单位同事的压力,想离开工作单位,换个环境。

小王本科学的是市场营销,但研究生没有这个专业。小王的表弟是心理学研究生,他建议小王考心理学。小王说:“表弟向我介绍了一些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推荐了一些心理书籍,我看了以后觉得学心理学会对我帮助很大。

小王说,刚开始没有深入的学感觉很有意思,有点兴趣。

深入学之后,感觉很不容易。尤其是像“心理统计学”这样比较重要的基础科目对我这样的跨专业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吃力。但小王同时也谈到,学了这么久心理学后,感觉比以前更有自信了,做事情有目标,可以用平常心看周围的世界。

当我问及研究生毕业后的打算时,小王说道:“很想自己创业,以前在单位上班时,虽然饿不死,但也挣不了大钱,经济利益方面得不到很多。她接着说,创业可以做心理学相关的工作,也可以是其它职业。因为心理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用的较为广泛。比如你要卖一件东西给别人,你就得把握对方的心理,他什么时候想买,什么时候不想买。

3.3小李:缘于高中时对人生的思考小李说他高中时对人生有许多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活着到底要做什么?人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等等”,他想去探索诸如此类的问题,当时以为心理学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便找了些相关的书籍来看,逐渐对心理学有了兴趣。然而高考填志愿时,由于某种原因选了别的专业。所有只有通过读研完成高中时的梦想。

自从系统的学习心理学一段时间后,小李对这个专业的看法与以前又有了不同,他说“把它当成专业来学与当初凭兴趣去看是完全的两码事,当兴趣去看,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很有意思的,可以专找感兴趣的地方去看:现在当成专业来学,必须系统的记住某些东西,还有要特别注重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当我问小李高中时那些关于人生的困惑现在是否得到有效的解决?小李沉思了一下说道:“现在看来,当初对人生意义的那些思考,心理学并不能完全的解决,那些问题很多都是哲学问题,与个人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停顿了几分钟,小李继续说道,只能说心理学的某些知识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的解释自己的行为,但要改变自己还需其他因素的参与。显然,小李并不认为通过心理学的学习能解决高中时对人生意义的那些思考。

对于毕业后的打算,小李说,如果觉得有必要的话,会选择继续深造:如果去找工作,会从事以心理学为职业的工作。

4研究分析。

4.1研究效度质的研究中的“效度”这一概念是用来评价研究报告与实际研究的相符程度的。在本研究中,笔者既是一名研究者,又是被访者所在院的同学,这种身份对本研究的效度既有正面影响,又存在一定的效度威胁。

正面影响在于,笔者是被访者所在院的同学,是一个“局内人”我们的学习、生活应该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所以在我们的谈话中,笔者对于对方常用的本土概念中的意义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很多事情,被访者不必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笔者就会心领神会。由于自己与被访者有类似的生活体验,所以对他们情绪的体察可能更加入微,比较容易与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在访谈过程中,笔者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

不利因素在于,笔者是被访者的同学,我们共同享有的东西太多,因此可能失去研究所需要的距离感。笔者可能对于被访者常用的一些语言和行为习以为常,对对方言行中隐含的意义失去敏感。其次,因为我们彼此认识,被访者也许对完全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所顾忌。

4.2访谈总结通过访谈,我发现这三人报考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小张是为了兴趣而学习,小王是受表弟的影响而报考这个专业的,而小李则是缘于高中时对人生的思考,想通过学习心理学解决自身的困惑。

不仅如此,三人对学习心理学知识的看法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差异。三人都为跨专业报考,因而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都不同程度的感到有些吃力。并且对这个专业的理解也有差异。对于将来是否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小张与小王都觉得不一定要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而小李则希望将来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三人考研动机各不相同,才导致了他们对心理学专业的看法及职业规划的差异。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四

在音乐文化中,课堂上往往教授的是传统的音乐文化,传统的音乐文化相对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枯燥,而大众音乐文化的传播正好为音乐教育增添了新活力,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接受,也更贴近生活,有一定的广泛性。有了大众音乐文化的加入,让我们的音乐教育更上一层楼,从而跟上了世界的步伐。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传统音乐的传播有了电视这个传播媒介,电视是信息传播的有效手段,它是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相比广播来说,它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音乐通过电视来传播,既给人们带来了听觉享受,又能兼顾视觉感受,所以对音乐传播来说是一次大的冲击,也是一次突破。电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还起着一定的保护意义,它能够帮助传统文化重燃生机,在现代生活中完好的保留下来,不被人们所抛弃。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文化的传播开始广泛化,不再是单纯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播,像流行音乐、西方音乐等,都给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挑战。电视可以通过一些比赛或者活动等方式,以传统音乐文化为主题,吸引人们参加,保证收视率,帮助音乐教育达到目的,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保护了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虽然电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传统音乐文化中,像是戏曲、曲艺等都是通过口头教授的,这种口头教授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存在失传的可能性,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魅力。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音乐教育要采取一定的挽救措施,在电视传播的同时,多加利用口头教授,让学生体会音乐意境,从而达到各个兼顾,更好地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

媒介教育又是一种素养教育,它起源于西方国家,是大众传播时代的必然产物,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它注重培养人的媒介素养,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利用媒介手段,判断传播信息,为人类更好的利用高科技手段提供了方便。媒介教育重要内容包括:不同媒介特征的了解,及信息制作的学习,对媒介要有一定的认识;对于媒介信息要有判断性的眼光,要正确的对待媒介的商业性;在对媒介的学习后,要学会运用媒介,正确的使用媒介。媒介教育重点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使他们了解媒介学会使用媒介,学会判断媒介信息,能够掌握传播信息的技巧等。媒介教育有着广泛的特征,正是因为这种广泛性被利用到了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音乐,音乐的传播与其它不同,音乐的传播利用到了各种媒介,这也推动了音乐媒介教育的形成,这种音乐媒介教育也是大众传播时代给音乐教育带来的新内容,给音乐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

1、音乐媒介教育的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教育在中国也得到了重视,对于媒介教育的核心内容,有的学者提出了文化、理念、语言三大方面。音乐媒介教育可以对这一理念进一步吸收,使音乐媒介教育得到深入的发展。从文化层面上,这里的文化重点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们联想到了中国的音乐教育,它采用的教育体系是由西方引进的,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是根据西方音乐内容所设置的,并不完全符合中国音乐教育,我们学习西方音乐教育体系是对的,但不应照搬,要在它的学习中进一步更新教育体系,以适合中国的音乐文化教育;从理念层面讲,音乐媒介教育中,影响受教育者形成自己的思维及观念很重要,要使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在音乐媒介教育中,受教育者要有一定的音乐文化意识,也就是要让受教育者了解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大众音乐文化,准确来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语言层面讲,音乐媒介教育离不开媒介语言,媒介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它的种目相当多,有乐符、声音等,音乐媒介语言是根据音乐媒介来决定的,音乐媒介通过它们完成了音乐教育,学习音乐媒介语言是音乐媒介的重要部分。音乐媒介教育要做到让学生掌握语言学习,对音乐媒介语言要有一定的了解,像乐谱语言、唱片语言、网络媒介语言等,对有关的音乐媒介语言有一定的判断性。在对这些语言的学习后,有助于形成个人的理念,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能够正确的判断音乐媒介,从而选择合适的音乐媒介。中国音乐文化具有多样性,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各国民族音乐文化等都属于我们的主要音乐文化内容,而一些流行的大众音乐文化则属于辅助音乐文化,它包括现代的流行音乐、网络歌曲等。我们要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在音乐媒介教育中,要在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涉及大众音乐文化教育。

2、音乐媒介教育的目的:

在音乐媒介教育中,要学会正确的对待大众音乐文化,既不能一味的吸收,也不能一味的拒绝。大众音乐随着大众传播的`蓬勃发展,大众音乐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这种大众音乐文化比起传统文化来说,具有更浓厚的商业性以及娱乐性,从某种程度上是去以大众为吸引对象来进行传播的,不能够真正的实现音乐传播的意义。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传播培养人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种迎合大众口味的音乐文化传播并不能起到这种教育意义,只是一种助兴音乐,不利于人们音乐素质培养。大众音乐文化的传播将音乐教育的意义扭曲,但是它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就是在这中情境下,需要我们抵制大众音乐文化的弊端,利用大众音乐文化的优势,在音乐教育中,要将优秀的大众音乐文化增添到教育内容中,激发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更好的判断大众音乐文化的利弊,对大众音乐文化要有正确的对待方法。音乐媒介教育中不仅要对大众音乐文化有正确的辨析,更要提高音乐学习者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媒介能力,它具体包括音乐媒介的有关技术、结构、内容等方面。音乐媒介的技术指的是受教育者对媒介的利用技巧学习,例如在音乐录音时,由于公司录音版本也有差别,怎样区分它们就是学习中的内容;网络作为音乐传播媒介,那么怎么运用专业的搜索引擎也是学习的目的。音乐媒介的结构学习方面指的是各种音乐媒介体系的学习,对各种音乐媒介体系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关音乐媒介的内容不难理解,就是通过媒介所传播的音乐内容,不仅要对音乐内容进行学习,还要加强音乐的审美能力。

3、音乐媒介教育的途径:

音乐媒介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有正规的课程教育,也有不正规的课程教育。针对传媒相关专业来说,媒介教育是一门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但对于音乐专业来说,媒介教育还未正式列入科目当中,它只是在学生学习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内容,由于媒介教育是一门新课程,要将它正式的列入音乐学习教育科目中,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目前来说,音乐媒介教育通过正规的课程教育途径难以实施。既然进入正规的课程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就该多运用非正规的课程教育手段,像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尤其是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家庭教育也变得普及起来,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都会请家教,其中音乐家教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家庭教育方面,音乐媒介教育就是一个新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音乐媒介学习中,可以更好的掌握高科技传媒手段,跟上世界的步伐,不会成为落后者。总结:大众传播推动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此同时,所形成的大众音乐文化给传统音乐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们要有正确的判断眼光,吸收好的一面,丢掉坏的影响。大众传播时代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内容,也就是音乐媒介教育,音乐媒介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它的教育目的也很明确,教育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学习音乐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要了解媒介教育,掌握媒介语言,从而更好地完善音乐教学。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五

在我国素质教育中,音乐方面的教育渐渐的成为了我们国家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及培养正确的审美趣味上,音乐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我们所说的音乐教育要多元化发展,从文学,艺术,文化底蕴等多方面教受于学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更深远地去体会音乐带给人快乐的同时,还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于我国来说,多元化文化教育在高等学校内部进行推广是不能够缺少的。

世界上的多元化的音乐的文化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民权运动中开始出现。在20世纪后期,西方国家在人文科学方面掀起了一股多元文化的思潮。后来,这种“多元文化”的思想深入到文化的各个方面。而音乐文化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一方面,也逐步朝着“多元文化”的方向发展。世界出现了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也带动了音乐这一神圣而普通的课程朝着多元化发展,使人们对音乐有了更新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有了更美好的憧憬。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吸收和借鉴外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丰富和发展本土本民族的文化。在高校中开展不同形式的音乐课程,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在高校这个开放的平台,使世界上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民族自己的音乐得以发扬,得以传播,得到人们的认可,得到世界的认可,充分的保护了这个世界美好的东西得以长留,也充分保障了各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共同平等的发展。

(一)音乐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方面需要教育出来的学生是需要有多方面能力的学生不仅能够在专业的知识上有很好的了解也需要学生在专业知识之外的东西上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当然音乐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音乐能力的培养会使学生的综合方面的素质得到很好的提高,让学生在整体的发展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学生才能在走进社会的时候更加的优秀。高校音乐教育的开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对“美”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还陶冶了情操。除此之外,音乐素养也是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音乐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人文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义还体现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符合当前音乐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音乐逐步走向音乐大潮为人们所注意,人们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不同的音乐文化上来,全面了发展和学习了不同的音乐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符合音乐的发展方向,更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和渗透,同时也为多元文化提供了音乐人才。

(三)培养大学生看待民族差异性的正确方式。

多元文化音乐作为一种积极文化开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是一个非常开明而且正确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一枝独秀的文化格局,而且突破性的打破了文化的国界和民族的限制。使多种积极文化思想互相融合,渗透,开阔了大学生的文化眼界,提高了大学课堂的课堂效率。从而进一步地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热爱和进一步地认可。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纳异国文化。使学生客观的平等的看待民族的差异性,培养了大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品质。

(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我们国家的高等学校之中,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来自世界上各个不同的地方各地,他们有着谁与谁也不相同的思想。各地区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风土人情以及教育基础的不同导致他们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他们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只有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才可以使我们的国家以及我们国家的各个民族的文化在他们身上相互碰撞和融合的同时,既能保持独立,又可以相互包容,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重视科学文化教育,忽视素质文化教育。

我国人口非常的多,也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人的数量是非常的大的所以竞争压力也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大很多。他们认为我们学生只要学好该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就够了,没有必要学习所谓的音乐,美术等素质教育内容。因此,长久以来,音乐文化教育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

(二)过度重视音乐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的教育。

相比西方国家来说,就高校音乐文化教育而言,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课虽然开展了对各民族和国家音乐的接触,了解异国的文化。光我国就有56个民族,但是我们学习的却是微乎其微的。在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中,过度重视音乐技能的培养,授课的重点也仅仅是让学生会唱,会发音,不跑调而已。学生在高校接触不到足够的世界民族音乐,对本民族的音乐也了解的不够深入。有些学生盲目崇拜韩国、日本的明星,认为他们的音乐是高雅的,有些学生认为只要欧洲古典音乐才是真正高雅的音乐,有些学生认为中国本土的民族音乐土气、过时。

(三)不能平衡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近几年,音乐本土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这种呼声却存在着盲目性的隐患。许多人认为我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只要学会本土文化就够了。但是,音乐作为全人类的智慧结晶,如果不能接受和理解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强大的而先进的本土文化也只是空谈而已。不断地“炒旧饭”导致的结局就是止步不前,永远不能创新,不能与时代接轨,不能与世界联系。然而,相对于“本土化”来说,还有一种“崇洋媚外”的恶习也不断地流传。使我国大学生忽视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

(四)音乐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音乐是一门对学生有非常重要意义的、能够对学生的情操有陶冶作用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方面的能力的重要的学科。但是在我们国家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方面的内容并不是非常的丰富,因为高等学校这方面音乐内容的缺少导致学生们的见识和音乐的素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又因为高等学校中的音乐教学内容多为我们国家本土的内容,因此也导致学生对外国的优秀的、吸引人的音乐的一种鉴赏能力的低下。

(一)转变保守封建思想,重视音乐文化教育。

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竞争压力巨大,极其不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因此,要想真正有效的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必然要先转变保守封建思想,摒弃以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为主的思想。高校在开展音乐文化教育时,不仅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增加高校中音乐课的课时,还要配备优秀的教师,要重视音乐文化教育。

(二)在我们国家的高等学校中需要把多元化的文化音乐教育体制进行建立和完善。

从目前高校的音乐教学开展上看,音乐教学体制非常的不完善,甚至很多高校在音乐教育体制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十分的困难。建立并完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制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音乐文化,另一方面还能够保障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更好的展开。在实际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引进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不同类型的音乐,通过课堂的教学向学生灌输和介绍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在课下老师还有鼓励学生收集世界各地的音乐作品,并展开交流,分析各个音乐作品的相似之处,比较各个音乐作品的不同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这样自主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很容易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音乐文化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国家的高等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更多的是在鼓励学生去了解、接受并学习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并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体现在加强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音乐人的交流。在交流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音乐文化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开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必要措施。这项措施建立在打破高校传统的“只学习,不交流”音乐教学模式上。缺乏交流的音乐学习会使学生产生疲惫厌学的心理。在高校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要将知识学习和交流联合起来,要重视音乐交流活动的作用。在实际中,可以建立音乐文化教育交流协会,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四)打开封闭的大门,吸取世界优秀的音乐文化。

世界的音乐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中国的。中国长期的落后,就是因为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引起的。清代的中国依靠自身强大,拒绝接受外来文化,导致最后的沦落。我们要吸取清政府的教训,走出去,积极交流,学习和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发展本土文化。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要将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优秀的音乐文化吸收进来,让高校学生学习,使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能够在高校学生的视野中存在,由此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内涵。

(五)不过分崇洋媚外,坚持本土文化教育。

我们国家的高等学校的音乐文化的教育方面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坚持我们国家的特殊的风格这是我们国家的民族的风格不能够轻易的因为外国的音乐文化的进入就直接放弃我们国家的音乐方面的优秀的文化,当今在我们国家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音乐的歌曲,这些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的音乐方面的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方面需要认真的学习和发扬我们国家的那些非常好的音乐方面的成就。因此,高校在开展文化音乐教育的时候,要将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的音乐文化教育理念和发展继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结合起来。

(六)提高高校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巧。

采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方法是明智的,但是,仅仅靠理论是行不通的,我们还要将其付诸于实际。音乐教师的专业技巧体现在音乐文化教学是否通俗易懂,是否能被学生理解和认可;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体现在其自身对音乐的了解,对不同音乐文化的见解以及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以及创作能力上面教师的程度都是不同的,需要教师进行自己的音乐方面的文化的、科学的、多方面的去学习。要想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取得好的结果,首先就是要提高高校音乐教师的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巧。然而,目前各大高校里的音乐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状况不一,老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巧也是不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开展出现了不同的现象,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这样的差距使得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和推广遇到了瓶颈。总之,在我们国家的高等学校实行多元化的音乐的教育的方面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进行认真的、深刻的去学习、去实践我们国家的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更加认真的对待需要进行学校和学生的共同一起的重视。当然在我们国家的高等学校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还要求我们适当的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把国外的优秀的音乐方面的成熟的音乐文化引进到我们国家,同时需要我们国家的高等学校进行大力的发展和弘扬我们国家自己本身的优秀的音乐方面的文化。还要求我们提高高校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巧。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4]任咪咪.多元文化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状况的研究-以长春市五所小学音乐课为准.东北师范大学.

[5]刘咏莲.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音乐教育——约翰布莱金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6]赵晶晶.韩国传统音乐文化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六

在我国师范类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未来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时候,音乐教育承担着启蒙儿童认知和健康性格形成的重要职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的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应该秉持着多元的认知理念和思维,为将来投身于学期教育事业奠定基础。所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改革音乐教育课程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事实。文章就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对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讨论。

1.对提高国民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大部分要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当中的,是知识文化和价值观思想传播的重要实施者,所以做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工作,为未来学前教育事业培养高质量的师资力量,一定程度上对未来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也是迎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的时代教育环境对学前教育专业提出的具体要求。

2.保护和传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我国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音乐的形式和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尤其在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但是很多优秀的音乐形式已经濒临失传。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课程中应该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多种文化属性的音乐学习,对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音乐文化的集成和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多元文化融合能力,促使学生逐渐学会用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眼光审视我国的学前教育。

3.推动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

当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模式依然沿袭着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的质量。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弊端,促进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让我国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课程展现出一种时代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并且在多元文化环境下,能够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音乐教育课程实施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对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1.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要加入到教育行业中,所以不仅要求其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所以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将理论实践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促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同专业技能进行有机统一的能力。其次,在音乐教育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为学生以后在学前教育工作中顺利展开教育实施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充分的展示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指引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2.在音乐教育中渗透中国的传统音乐。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全世界人民认识中国和了解中国的重要元素。所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课程中要巧妙的将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融入其中,不但能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在其投入学前教育事业中,对儿童的价值观、民族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

3.吸收和借鉴国际上的优秀音乐文化。

在世界音乐历史中,不仅有中国的音乐,还包含了多元丰富的西方优秀音乐。所以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中应该适当融入多元价值的国外优秀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宏观价值理念和多元化的音乐认知。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音乐是一种无国界,自由的精神文化。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思想观念,并且教育观念是在时代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音乐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根据先进的时代音乐知识体系纠正落后观念,促进学生音乐实践行为的及时更新。有效提升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发挥出西方经典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国家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4.通过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有具有专业知识架构和专业音乐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高校应该注重对音乐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只有师资队伍的壮大,才能保证学前教育专业能够学习到高水准的音乐教育。高校应该以学生未来投身教育事业为基础,让学生在实际的学前教育环境中,参与实习;让学生的音乐教育知识在实际学前教育环境中得到锻炼;让学生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揣摩出适合自己的音乐教育风格,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承担着启蒙儿童认知和健康性格形成的重要职责,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课程,应该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改革优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应该认识到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在音乐教育中渗透中国的传统音乐,吸收和借鉴国际上的优秀音乐文化,通过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国家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指引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

[2]薛菲.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探索[j].黄河之声,(09).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七

摘要:为了响应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的各个高校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开展美术欣赏的课程,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就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作用,目前出现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并提出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探讨。

关键词:美术欣赏;高校美术;教学;应用。

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它对于提高的人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1。

1.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在美术的教学中进行美术欣赏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不但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陶冶情操的效果。由于不同的美术作品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不同的美术作品,从而让学生不同的作品中感受不同的创作,从而影响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进行《呐喊》的美术作品的教学中,通过作品的丰富的色彩将学生带入进作品的意境中,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人物内心的恐惧和孤独,从而在脑海中形成自己对它的体会2。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教师利用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对作品的进行直观的赏析,再加上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广泛运用,都使得高校美术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能偶为学生展现多种多样的作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和含义,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增强学生的美术想象能力和美术的创作能力。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已经对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候,再通过教学的积极引导,就能够激发学生杜宇美术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习状态,对美术进行有效的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将学生的情感都融入进作品中。学生在美术欣赏的基础上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对于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美术教学是我国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为了适应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为社会提供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开展的。而美术欣赏作为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和美术学习上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3。然而目前我国的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的高校认为美术教学只是一个进行考核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是注重美术成绩,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的初衷;第二,在高校中,部分的教师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需改善的情况,他们对美术欣赏也不重视,从而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的教学中不能有效的指引,达不到美术欣赏的教学效果;第三,学校相关领导的重视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不科学,都使得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对美术教学不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高校的美术欣赏课程具有它自身的特色和课程的特点,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从而实现对于艺术的解读和体会,逐步培养其学生对于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将艺术的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由表及里的增加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美术欣赏课程与美术专业教学不同,它对于教师的美术综合能力素养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老师具备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对于色彩的分析、美术技法的知识以及艺术鉴赏等方面。高校美术欣赏的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工艺作品、雕塑和建筑以及绘画。由于对象的不同,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教学的时候,在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不会对此太过在以,也不会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修改。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高校需要在对课程设计这一方面提高重视度,从而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把握好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向,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在对高校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对美术欣赏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着高校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于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美术欣赏的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在对美术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的时候,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选择符合课堂教学和学生水平的美术作品,同时需要选择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作品,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比如,当教师想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文作品,像《蒙娜丽莎》《向日葵》《大卫》等,然后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4。老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的时候,不应该制定的太高,在进行美术欣赏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注意要根据学生的水平,使用一些学生能够听懂的话进行讲解,对于一些专业性的词语不宜过多,避免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该让学生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色彩、构图等几个方面进行,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除此之外,当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之后,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加深,同时教师要做好美术欣赏课堂的总结工作。

美术鉴赏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我们要不断加大它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发挥它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八

[论文摘要」学科教学知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舒尔曼“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与要旨、从静态和动态层面分析学科教学知识的后续演进,以及对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pck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

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效能直是现代教师教育研究不断探索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的提出无疑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了崭新的局面。

从师范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前比较强调教师的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70年代之后,开始注重教师的教育学科知识,尤其是一般教学知识。8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又特别强调学科教学知识(pck)对提高教学成效和促进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了促进有效教学,培养高素养的师资,对pck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20世纪80年代,舒尔曼(lee.s6ulman)率先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的概念,简称pck。他认为传统的教师知识结构只重视专业学科知识和一般的教学法知识,忽略了教师作为一门像医生,律师那样的专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在复杂的教学工作中使用的,并且有别于单纯的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的知识,舒尔曼称之为“迷失的范式”(missingparadigm)。

pck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986年舒尔曼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刊《教育研究者》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在次年发表于《哈佛教育评论》的另一篇论文中,舒尔曼再次强调及重申了pck的概念。指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与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教学之间的关系研究,可能是现有教育研究中所缺的”。从他的这篇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舒尔曼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具体的一系列与学科知识、教育知识不同的教学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pck)。舒尔曼认为,教师除了必须拥有所教学科的具体知识外,还应该具有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成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

1986年,在斯坦福大学,舒尔曼和他的同事启动了一个名为“教师知识发展”的研究计划,并于1987年提出了包括pck在内的构成教学的知识基础的七类知识:1.学科内容知识;2.一般教学法知识,指超出学科内容之外的关于课堂组织和管理的主要原则和策略;3.课程知识,指掌握适用于教师作为“职业工具”的材料和程序;4.学科教学知识,指学科内容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的混合物;5.关于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6.教育情境知识,包括班级或小组的运转、学区的管理和经费分配、社区和文化的特征等;7.教育目标与价值的知识。在主要由这七种知识构成的教师知识理论框架中,舒尔曼尤其强调pck作为教学的知识基础的重要性。这种学科教学知识或教学内容知识是教师特有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体现了学科内容与教育学科的整合,是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师不同的知识领域。

(一)基于静态层面的发展。

后来的研究者对pck有了更多不同的阐释。泰米尔(tamir)定义pck应该包含“了解学生的概念与学习困难、课程知识、教学知识和评价的知识;格罗斯曼(grossman)则定义pck由四部分组成:“关于学科教学目的知识、学生对某一主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课程和教材的知识、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呈现知识”;马克斯(marks,1990)提出教师应该“了解学生、能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学科知识和在教学中能安排学生活动和注重教学的行为表现”;格丽塔(greta)认为,pck是“由教育学知识、学科知识、教师知识和关于学习的知识、课程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教学评价知识构成”。

格罗斯曼(grossman)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包含四个要素:1.教师对于任教某特定科目目的的信念;;2.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中某些主题的先前知识;;3.课程的知识,包括:水平课程(与各相关科目课程的联系)与垂直课程(了解学生所学过与将学的事物);4.教师必须熟悉对于教学某些概念或主题时,最有效的教学与表征方式,并能在适当时机运用。她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应加人对课程知识的重视。

(二)基于动态层面的修正和完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识个体与外在情景交互作用而建构出的产物。科克伦(cochran)认为,pck应该由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改为pedagogicalcontentknowing,即学科教学认识,因为“知识是静态的,认识是动态的,学科教学认识是教师对教学法、学科内容、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境等四个构成因素的综合理解,总是处于连续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学科教学认识的发展,教师能够依据他们的理解为学科中的特定内容创造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中构建最有效的理解”。他们指出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能动性,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深人了解和对社会诸方面环境因素的了解。科克伦(cochran)、德路特(deruiter)和金(king)认为pck是教师在学校背景下,为了特定的学生的教学,联结教学法知识和学科内容的方式。pck包含四个成分:学科知识,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策略、年龄和发展水平、态度、动机、前知识),背景的知识(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自然环境),教学法知识。他们用维恩图表示这四部分是怎样重叠在一起的,但是维恩图只是简单的说明了pck的组成,未能说明各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也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阐释如何发展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威尔.r.w(veal,r.w)还建构了pck的金字塔模型,该模型的塔底是学科知识,塔的中间部分是由课程、学科性质、社会文化等构成的学科知识,说明扎实的学科知识是pck的基础,第二个重要成分是关于学生的知识,它是联系其他成分的纽带。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获得是动态的过程,它带有明显的个人、学科和情境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个人在自己所任学科和所在班级的特定范围内,不断将诸方面知识综合,创新的探究过程。托宾(tobin)、蒂宾斯(tippins)和吉拉德(gal-lard)在动态学科教学知识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做了深人研究,发展了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提出学科教学知识和其他几方面是相互融合作用的,没有明显的界限,也没有能直接传授给教师的较好方式,主要还是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己积累获得。

三、学科教学知识对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以及对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适度提高教师行业门槛。

pck理论告诉我们,在教师的职前教育上要注意其专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以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理念来培养教师。虽然学科教学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但不能因其实践性就否认职前教育的作用。由于学科知识和特定年龄学生学习特征的相对稳定性,职前教师完全可能通过适当的方法获得学科教学知识。如果给师范生增加一年或者更长的实习期,使得“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不断持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无疑会提高我国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更多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师资培养。

当前,我国的教师职前培训和任职以后的在职培训往往采用集体讲座和以老带新的方式。集体讲座只能传授一些理论知识,无法把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用到的教学知识传授给教师,所以在集体培训中,可请专家教师讲授一些实际课堂中怎么教的知识,而不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培训方式。而以老带新虽然兼顾到了学科教学知识的传递,但在这种实际的师徒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衡量效果。因此,保证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上下功夫。学校还可通过建立教师专业社群、教师博客等以社会性方式或网络方式传播学科教学知识。

(三)注重教师的自主性和反思性,增强创新意识。

教师的自主性不仅包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包括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动性,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白主性,针对pck的成分在教学工作中积极的学习、和学生互动、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持续提高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反思性是建立在教师自主性基础之上的,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反思学生作业的反馈情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教师不断增强创新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更好的促进新课程改革。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九

安全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所有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话题,在当今越来越注重人权的今天,安全问题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安全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除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和提供和谐的学习环境外,必须还要将学生们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如今,面对各大高校层出的学生安全问题,各大社会团体更是将目光发在了学校安全上。高校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学校保卫部门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学校管理人员的事情。面对中国高校逐渐实现开放化的趋势,高校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不断拉近,学生们与危险因素的距离也被拉近,因此,对于高校安全教育问题显得刻不容缓,保障高校的学生安全问题更加显得重要起来。

(一)思想意识形态阵地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逐渐开放的高校环境面临着激烈的文化思想交流,高校内的师生受到来自国内国外的各种思想的影响.在国外,他们率先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模式,通过宗教和非政府组织,以学术交流、科研资助等为口号,对师生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并且在社会上乱带节奏,麻痹高校学生,对于出国留学的大学生来说这种伤害尤为重要,对于留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在国内,各大高校正在过渡到相对开放的教育环境时期,这个时期是社会各大矛盾激发的频繁期,各大思想潮流汇集在一起,显示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式下,一下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思想尚未成熟的当代大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引导。

(二)日益发达的网络存在严重弊端。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特点是交互性强、开放性强、资源大量共享,信息传播及时性,这样人们便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进行无缝交流和沟通。并且,手机和网络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发达,手机依然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工具,各种社交app应运而生,像qq、微博、微信、论坛等越来越流行,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之间以及对外进行沟通的媒介,虽然者能够实现信息交流的快速性,但是,毕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如果大学生自制能力不够强的话,便非常容易受到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的危害,这样大学生的思维、行为、价值观、人生观便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络诈骗、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新闻层出不穷,这除了与大学生自身自制能力差的关系外,还与高校内的安全教育模式和安全教育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种种状况,各大高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网络弊端对于大学生造成的危害。

(三)校园安全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校园安全事故的种类多种多样,引起安全问题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第一,大学生群体中的结构十分复杂,并且面临着如今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难以保证学生的素质相互统一;第二,当前校园内的治安环境日益复杂,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校园内部的基础设施也是不断扩大,这就使得原先相对容易管理的地区正逐渐成为了人来人往的商业街、小吃街,在这种开放式的环境下,高校难以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外加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校园交通事故也逐渐增加;第三,由于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们之间为了抢占自习室位置、食堂位置、图书馆位置而引发的矛盾也日益增加。以上三种形式的矛盾增加了校园安全管理的难度。

(四)大学生活动范围超出高校管辖范围之外。

在相对开放的高校教育环境下,大学生们渴望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尽早的成为独立自主的成年人。这就使得大学生们在放假期间,积极地参加兼职活动、家教活动,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有对于个性化的追求,他们通常会骑自行车、进行长途旅游、野外露营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学生们一旦脱离学校范围,则很难对其安全问题进行保证,从而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

(一)大学生对于安全教育不重视,其安全责任意识严重缺乏,安全防护意识薄弱。

校园安全事故处处可见:一些学生在宿舍内违反规定,擅自使用大功率吹风机、电饭锅等,一边玩手机一边过马路,夜不归宿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行为归根结底是大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的缺乏,他们往往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倒霉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二)高校教育形式存在弊端,教育成为摆设。

学校表面的进行安全教育课程和讲座,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检查学生们的落实情况,一味的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不用再提醒,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将安全教育视为摆设。或者是刚刚到任的辅导员工作经验不够,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

(一)健全高校教育机制建设,加强形式判断和分析。

各大高校务必要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走依法治校的路线,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防患于未然。其次,将高效安全进行统一规划,分化到各大学院、各大办公室、学生处,定期展开安全防护和安全教育工作。然后是建立健全的机制体系,完善安全责任制度,定期分析、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定期开展安全讲座,并且将讲座内容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二)大力增强队伍建设,确保高校安全教育的普及性和有效性。

强化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的生活化、教育化,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前,必须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责任心,将安全教育普及到整个校园。然后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上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律。

(三)做好安全教育的宣传,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第一,将一些安全事故作为案例对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分析,让学生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第二,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法规宣传教育,树立学生们的安全意识。第三,利用新媒体,通过微博、微信、人人等大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高校安全教育。

在开放式校园环境下,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采取有效地教育形式,排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让学生们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十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高中美术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体系中,由于美术学科不是主科,难以引起学校教师的重视,甚至予以忽略。因此,强化高中美术教学迫在眉睫。对此,教师应积极探究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现状;问题;对策。

自从我国开展素质教育以来,学科的均衡性教育逐渐被提上日程。高中美术是高中阶段的学科之一,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走出应试教育教学的思想误区,按照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综合考虑美术专业的独特性和学生的受教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力求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高中美术的教学价值。

(一)对高中美术教学缺乏重视。

在高中阶段,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一直非常重视高考科目,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全部花在重点学科的教学上,而对于美术这种辅助性学科,一直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了解。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美术学科价值不大,并不能直接带来教学成果,甚至不断挤压和占用美术学科的教学时间和资源,导致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开展。

(二)学生对高中美术缺乏学习兴趣。

尽管高中开设美术课程,但很多学生却难以提起兴趣,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初中美术课程紧张,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美术技能,难以衔接上高中美术鉴赏知识,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其次,很多学生缺乏丰富的美术鉴赏知识和经验,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难以形成互动局面。另外,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使学生往往无暇顾及美术知识的学习,甚至懈怠敷衍美术课,导致高中美术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缺乏完善的教学设备设施。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的学科,需要大量的教学设备和设施予以支撑,但是由于升学率和教学水平是评价学校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所以很多高中学校都将教学重心放在了高考科目教学方面,对美术教学的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只能简单地进行理论讲解和说明,学生难以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美术的美好,鉴赏和分析能力也很难提升,使学生逐渐对美术课失去信心。长此以往,导致很多美术课不能顺利开展和持续。

(四)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观念过于陈旧和落后,过度加大对美术技法的授课比重,而忽视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满足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同时,由于高中美术学科不受重视,美术教师地位较低,参加深造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多,教学研讨的次数也较少,导致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综合教学水平低下。另外,美术鉴赏涉及的知识较多,涵盖面很广,而很多美术教师缺乏丰富的知识体系,见识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全面提高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渗入和推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被新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和研究学习模式所取代。美术课程的开展,不仅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和审美能力,还更加强调多门学科的吸收和融合。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对高中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顺应教学发展潮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及时学习最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教师还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构建美术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现代化设备。

尽管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均配备了多媒体等设备以便辅助教学的顺利实施,但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多媒体设备在美术教学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教学设备相比,多媒体设备能够提供极大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动态展示更为形象生动,能够直接触动学生的感知技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授课,以适应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模式的普及和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高中美术教学评价机制。

高中美术教学评价机制是否完善是衡量高中美术教学水平和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完善的评价机制除了评价教师教学水平之外,还应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表现和水平。在对高中美术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理性分析和评价,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以便提高教师的工作热忱,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在评价学生时,教师可以对学期开始、期中以及期末三个阶段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心态,以便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取得较大进步。

(四)构建科学的美术知识结构体系。

高中是学生整个生涯中极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在高中阶段,学生所需学习的高考科目也较多,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很大,再加上很多高考科目也随着年级升高难度逐渐加大,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态和情绪,学习兴趣大大降低。高中美术课程时间短,内容多,而且相对较为枯燥,为了进一步改善和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节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教师必须强化对美术知识结构的整合,构建健全条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确保其实现科学性、层次性和规范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对比,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些作品的优点,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强化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十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提升,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我国近年来也在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以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势必会接收到不同教师的评价,学生如何在不同教师的评价下保持良好的心态,教师如何掌握正确的评价学生的标准和方法,都是目前教育界十分关注的话题。

1.充分尊重学生。

教师应该意识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而不是单纯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主观意识的评价。另外,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语气,多用积极向上的话语来激励学生进步,而不是采取呵斥、侮辱的词语来伤害学生自尊。同时,教师也应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学生将所有知识都掌握得非常好,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教师同样是从学生时代成长起来的,因此应该更加了解学生此时的心理状态以及行为方式等,可以以交流或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2.积极使用激励的话语。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可能全部都使用赞扬的话语,因为会导致学生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可以多使用激励学生进步的话语,如在教师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时,可以说学生相较于上一次有了哪些进步,继续努力一定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等。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一个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多用肢体语言,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肯定,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使学生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3.使评价主体趋于多元化。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而言,其通常将教师的评价视为评价自身的唯一标准,因此可以设定多种评价板块,如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等,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学生在教师对其评价后产生自卑心理,也能够使学生从各个方面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性格养成和素质提升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另外,在家长对孩子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能使家长更加了解学生,而不是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可以充分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分析,通过自我评价,可以针对自己某段时间内的学习、为人处事、对未来的规划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4.改变评价内容和目标。

传统的评价内容和目标多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方面,如今应丰富评价内容和目标,如个人素质、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并且对学生来说也较为公平,毕竟单以学习成绩一个标准来定位学生是非常不科学的。当代教育讲求培养综合型人才,因此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评价学生,并且通过教师的评价和指导使学生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升,如此一来则可以挖掘出学生更多的潜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5.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擅长的领域都不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应多使用鼓励、激励的正能量话语,但也要把握好分寸,使学生既不骄傲又不自卑,这也是一项非常考验教师评价能力的艺术,教师将评价的作用发挥得好则可以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否则势必会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6.发挥诊断功能。

人们通常会误认为评价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整体论断,在很多教师和学生心中也是一样,因此今后应尽量使学生和教师充分认识到评价的真正作用,评价可以使教师、学生本人以及周围的人更加清晰明了其正处于何种状态,以便于进一步发现学生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帮助并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教师起到除了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之外的另一个作用。所谓教书育人,教书是一部分,育人也是一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人认知自我。

【参考文献】。

作者:庄敬诒单位:昆山市周市镇金澄幼儿园。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十二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中,我尝试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我的课堂从来都是很轻松的,隔壁的班级常常会听到我教的班在数学课上传来的笑声。课堂上,如果部分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那么我会用眼神提个醒;如果学生比较疲惫,我会给他们讲个笑话或开展一个竞赛,活跃气氛,调动积极性,甚至坐的姿势我也不作严格要求。但有一点我是从来不放松的,那就是我的课堂学生必须要精神,学生只有课堂学得好,学得轻松,才能真正喜欢数学。而在练习课上,我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来培养能力。我对练习课有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新授好象栽下一棵小树苗,练习就好象后续的管理、浇水、施肥。尽管没有进行精确的统计,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得出数学练习课和复习课在数学总课时中占着不小的比例,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数学练习课的重要,练习课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比如说课堂上我会让小师傅来批改学友的答案是否正确;或者通过小组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这样促进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力,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我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时,如果为了画一画直线、射线、线段,那不是难事。但这部分的教学,更重要是结合情境,感受直线、射线、线段,理解它的意义,使学生看得着、摸得到、用得上,培养学生得空间观念、观察想像力和探索问题得能力。所以,从一开始让学生在教室里找直线、射线、线段,整个课自始至终,由近到远都与生活实际、情境问题密切地结合,使学生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与直线、射线、线段相关的简单问题。

再次要因材施教,适当降低难度,使得教学过程中人人都能学,人人都能有收获。减少坡度,这一点对学困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困生就好象公路上的老爷车,速度慢,毛病也比较多。那么如何使这部老爷车平稳地行使呢?那就是让他们选择比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这部老爷车抛锚,打击学习的信心,这一点作为教师是值得注意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总是不断激发小师傅的帮助作用,总是坚持不懈地关注他们,使得学困生感觉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从而为这部分学生坚持听完一节课打下基础。

二、相信学生,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这是我工作上的一个失误和教训,以前我总会在自己的心中给学生划定一个位次,一个发展的空间,而往往就是这个不正确的先导决定了我以后对他的教育,也决定了他的成绩。好的位次是他幸运,差的却让原本优秀的学生沦为平庸。因此,在我新接手一个班的数学教学时,我对这个班的以前的数学成绩只做整体上的分析,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成绩我淡化处理。我告诉学生,在我心目中,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每个同学都还有机会去努力,不要轻言放弃。我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快乐、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在自己的`努力和小师傅的帮助下,重新取得成功。事实证明,我的这个做法是对的。我庆幸当时我没用歧视的眼光来看那些后进生,没有把他们一锤定音,否则我想他们肯定是难以取得什么进步的。

三、善于学习,了解学生心理。

虽然教学的知识是简单的,但每次传授的方式都不可能是相同的。为了让自己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我会看一些关于心理研究等类型的书籍,使得在教学中能够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教学。例如,在课堂的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生注意力的特点,将教学重点安排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段进行教学,同时注意减少相关干扰,使学生注意力能更加集中。在学生遇到较多的数学方法感到混乱,努力了也难以取得进步而感到非常困惑时,我告诉他这是学习中的“高原现象”,不要太担心,只要努力跨过这个关就会豁然开朗了。当学生感觉总是记不牢知识时,我指导学生根据心理遗忘曲线来进行记忆,使学生记得好,记得牢。

四、重视反思,积累经验,活用和谐互助教学策略。

对于反思来说,首先是对教材的反思。面对新课程,我尝试着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如今的教材更注重的是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味的老师为主体,专门讲解的那种模式,黄泥中学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要求老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多了,他们也就会渐渐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学生、辅助学生的一个个体。

其次对学生的反思。我每周都会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做法。可取的记下来,不可取的想办法改进。

五、重视集备,取长补短。

作为年轻教师,我每天都在学习着、实践着、反思着、成长着。除了学校领导的不断指导,老教师的不断引领,自己的不断学习之外,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集体备课。集备给我们教师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研讨环境,强调集思广益,加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中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我们数学组里每位教师在共同的备课研讨中可以自由选择承担的任务或者由组长分配任务,从而产生一种劳动的幸福与愉悦。教师在合作中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形成协调一致的交往互动氛围。在这样氛围下的集体研究,我感觉自己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教学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十三

微格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影像设备把教学实践过程拍摄下来,便于获得其教学课程的直接反馈,并通过后期慢放、暂定等手段进行研究、讨论及分析。例如录音法是用录音笔等设备把教课内容从头到尾录下来,课后听录音来检查自己声音的大小,吐字是否清楚,表述是否准确等。促进学生更快掌握教学技能。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使课堂内容更加多姿多彩,上课气氛活跃,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扮演一定角色,学生通过“主人公”的定位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迅速地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3.2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在音乐课程中实施微格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学习音乐理论。理论学习是技能训练的基础,运用微格教学法,首先是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化。像声乐、舞蹈、钢琴这种技艺型课程,第一步要分析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基于学生能力水平和自愿原则,把学生分成基础、中级、高级组。不同小组制定不同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指标,同时设置分组测评机制。把无音乐基础和音乐基础相对一般的学生分到基础组,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学前音乐教育必备音乐技能,例如:唱跳及演奏的能力,发展他们音乐兴趣,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中级组汇集音乐基础良好的学生,在基础组的课程上,加大学习的困难程度。要求熟练掌握学前音乐教育的各种必备技能,比如音乐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较高水平的全面技能,包含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统筹管理能力、分析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级组是音乐基础优秀的学生,学生要有独立欣赏感知音乐的能力;可以准确处理和表达歌曲;可使用打击乐器为儿童表演作即兴伴奏;除此之外,要时时关注学前音乐教育的改革形势,随时了解最新的教研成果,拥有不断自我进步,开拓创新的能力。

3.3定期举办“小课堂”汇报学习效果。

定期总结课是微格教学法中一个重要教学步骤,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训练方式。老师要通过判断全部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来鼓励学生,每一个学期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要以“小讲堂小课堂”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起到互相观看、互相督促、互相学习的效果,即使胆子小的同学也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之间也会更好地学习借鉴,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定期总结课把学习和实际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这对学生的“职业化”、“技能化”的培养力度非常大,中职学前教育毕业生质量明显提高,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所以,音乐课中运用微格教学法会更好地培养所需的教学人才,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微格教学法下音乐教学不再是简单无趣的重复练习,而变成趣味横生的“微型课堂”。

4结论。

微格教学法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壮大,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微格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老师的角色,系统地培养多种教学技能,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音乐教师打下牢固的基础。微格教学法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一定会推动教育教学登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十四

供应链金融是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为相互关联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活动,其实质是为供应链链条上的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这种服务穿插在供应链之中,同时也是贸易带动下的金融与物流服务。其主要模式是以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为服务对象,以真实的交易为前提,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的金融服务。由于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供应链,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应链金融网络。不同的企业把自己的服务产品化,并赋予不同的产品名称,但这并不会改变供应链金融的本质。

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认为,供应链金融指金融企业与物流企业在供应链链条上寻找核心企业,并对其上下游企业融资。银行业目前主要通过与电商企业、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来发展新的市场领域。电商和物流企业都拥有庞大的客户群,银行通过它们可以轻松地介入某一行业或领域。

供应链金融具有很多益处:第一,能够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第二,能够提高银行贷款的安全性;第三,能够加快货币资金的流转速度;第四,能够快速提供经济预警;第五,能够促进多业融合,跨界经营,增强经济创新的动力。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特点。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金融业与物流业两业融合发展。

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主要来源于金融产品创新,如银行业与物流业相结合可以创造出以下新产品:订单融资、保单融资、电商融资、金融物流、贸易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预付账款质押融资、进出口项下质押融资、仓单质押、动产质押、担保品管理、保兑仓、保理仓、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这一系列新产品都需要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

金融与物流都是交易中介,金融是付款的中介,物流是付货的中介。物流企业要保证货物的存在与交付,无论交易形式如何变化,只有货物交付才能代表交易的最终完成。

2.金融与物流融入电子商务平台。

几乎所有的电子商务公司在提供交易平台的同时也提供融资平台,因此其网站必然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其中一个是融资功能,另外一个是物流功能。为面向买卖双方开展融资,各主要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都推出了专门针对电子商务的融资产品。金融、物流与电商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新的业务形态,即网上交易、网上融资、网下交付。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环境下,交易不再受制于时空限制,交易环节缩短,碎片化订单能够更好地反映真实需求,快速交易要求快速交付,能够为小企业提供销售市场,降低它们的融资和交易成本。

3.互联网金融潮流兴起。

开始出现互联网金融,这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的金融活动。这个定义是比较宽泛的。互联网金融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幅度降低了金融门店的交易成本,其主要表现为网上银行、个人对个人(p2p)网络借贷、电商融资、基金理财、第三方支付、市场担保贷款等形式。

对非金融机构来讲,互联网金融主要指余额宝等活期理财增值服务,它们之所以会介入金融或类金融业务,其主要原因就是所有平台企业都看上了交易中的资金沉淀这一点。当然,其前提是供应商同意延期回款,大的电商可能半年才回款,有的一两个月回一次款,因此它们的特点就是大数据、小微贷,而绝对不会一次性贷给企业上亿元的资金,因为这样风险太大。

对金融机构来讲,互联网金融主要表现为网络银行业务,如工商银行的网络银行业务占到了全部业务的78%,平均每秒就有6500笔业务产生。

4.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化。

接下来再谈一谈在线供应链金融。招商银行副行长唐志宏认为,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并不改变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却改变了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技术。其特点有三个:一是发展行业金融、平台金融、生态金融。二是加快放贷速度,简化操作,提高效率。过去,银行对企业放贷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进行审批,而现在借助在线供应链金融,提出申请后只需要四个小时就可以放贷了。三是利用大数据来管控风险,可以做到信息对称。

5.大宗商品在线交易艰难前行。

商家对顾客(b2c)电子交易在零售业取得了成功,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的经营却遇到了困难。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一是线上交易量不大,买卖双方仍然习惯于传统模式;二是政府限制远期合约交易,对上线交易吸引力减小;三是系统开发与运营成本较高,许多企业资金不足;四是竞争激烈,目前有800家左右的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其模式大同小异,电商集中度不高;五是与物流实体脱节,信息系统不统一,仓储运输环节能力不够,动力不足;六是大额交易,其合同与结算比较谨慎;七是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中,企业自营的平台比较多。宝钢、鞍钢、首钢都建设了自己的电商交易平台,销售自己而非其他钢铁厂的货物,这样的自营平台试图整合交易客户的内部供销链,而交易客户因存有疑虑并不愿意上线。大宗商品电商化应该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市场量大,是生活品的十多倍,其突破口可能在于金融与物流的相互结合,即融资与货物监管相结合。

6.在线融资业务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

很多电子商务公司开展了在线融资业务,开展这些电子商务业务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在线融资产品设计与规则、信息系统与金融机构接口、授信额度及管理、融资客户的关键信息;二是融资管理因素,如账户、贷款、保证金、货值、流水、时间、合同号、预警等;三是货物监管因素,如监管地、库、位、合同、质物清单、总额、折扣、底线、人员、权限等;四是仓储系统因素,包括进出存、盘点、移位、补换货、查询、单证、标志、登记、公示、过户等;五是收费与结算因素,如多点、多客户、多货主、多银行统计、信息报送等;六是征信因素,如企业基本资料、评估报告、预警报告、证据、视频等。

在线融资业务必须考虑所有相关要素,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很少有企业能够把这一整套做全。

三、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情况。

总体来看,20xx年我国质押融资的情况非常不好,经济增速放缓,产品全面过剩,行业风险过大,资金链条产生了多米诺效应,一个行业接着一个行业的资金链断裂,导致官司增多,全行业诚信体系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从贸易商传导到了生产商,从内资银行波及到了外资银行。

20xx年,信用问题已经危及到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造成了全链信用风险,上下游企业账期过长,赊欠严重,透明度差,企业重组、人员变更等对链条的信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时,企业诚信缺失状况严重。20xx年多数企业选择不还钱,金融机构遭受多方冲击,在钢贸事件中遭受损失最大的就是银行,银行成为最终的承担者。可以说,银行对质押融资是又爱又恨。

上海钢贸事件所暴露出的企业联保制度的弊病,其实就是企业之间的关联串通,一家企业贷款,四家企业进行担保,贷款100万元的时候其他企业还有能力进行补偿,贷款一亿元的时候谁都不能互相担保了。

最近,电商融资风险问题备受关注。电商的信用从何而来,一家电商的注册资本为两亿元,而其运营的资本是四千亿元,这个风险是极大的,因此电商需要进一步积累信用。

四、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在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一是速度快。交易的速度快,付款的速度快,要求我们物流的速度也要快。二是流程标准化。流程标准化实现之后进一步实现了信息化。大家之所以相信余额宝,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流程是标准化的,并且实现了信息化,它的规则是透明的,是不会轻易变动的,进而实现了平台化。三是融合化。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物流业与市场之间形成了相互融合的局面。

上述特点要求我们在相应的物流业务方式上,也要发生改变,即快速响应、快速分拣,以满足小批量、多批次、可视化、网络化等的需求。同时,上述特点也会对物流设施的规模、布局、构造等产生影响。过去,一个仓库只租给一个货主,现在是一个货架就有六七个货主,且进货频次加快,由原来的一个月进一次货到现在的一个星期进一次货。物流企业必须尽快适应这种业务节拍。

五、大数据应用的条件。

当前我们做供应链金融,实际上就是借助大数据来控制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只有通过大数据来全方位地了解企业信息,才能更好地判断企业信用的好坏。

目前,大家异常关注大数据如何使用这个问题。本人认为,要使用大数据,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要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性。使用大数据,要求基础数据必须是真实的。比如,地方gdp之和超越国家总量,利用集装箱重复装卸计算吞吐量,关联企业互开发票增加销售额等,会致使数据失真。

第二,数据要能够聚焦成指标。数据如果不能形成指标的话,对我们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第三,不同数据体系之间要互联互通。部门数据、行业数据、企业数据相互割裂,大数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四,要积累准确的参数。在实际工作中,基础参数极为重要,特别是临界参数,也就是那些将要发生方向性变动的参数。

第五,要具有先进的数据应用理念。数据是客观的,但也与数据使用人的认识和判断有关。回顾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之所以与其他国家的办法不一样,就是因为我们使用数据的理念与西方国家不同,当年我国通过四万亿元投资来刺激经济的理念就源于凯恩斯主义。

六、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趋势。

1.向信用担保方向发展。

电商企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数据,对客户的业务与信用进行分析,在安全范围内提供小量、短期融资,将沉淀在网上的无成本资金盘活。

2.向实物担保方向发展。

房地产、货品、仓单仍然是主要的担保物,应收和预付背后也要有真实的贸易存在。

3.向商贸、金融、物流一体化方向发展。

最近出现的深圳式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其整个过程具体如下:研究需求—设计(发现)产品—委托加工(收购)—融资、支付—掌控物流各环节—海关两检—销售通道—货物交付。这是一种把金融、贸易、生产糅合到一起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该模式在各个行业都可以应用。

4.向电商、金融、物流合作平台方向发展。

电商、金融、物流合作平台是大数据的汇集者。交易平台与物流系统集成,与支付系统集成,与交易融资系统集成,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的统一,确保交易资源真实可靠,贸易行为真实可靠,担保物变现渠道畅通,担保物价格波动监控实时等。

七、如何为供应链金融提供更加安全的发展环境。

第一,要改变考核体制与机制,既不要填鸭式贷款,也不要釜底抽薪。上海钢贸事件的爆发就是一个填鸭式贷款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四万亿元投资的刺激下,银行追着向企业填鸭式贷款,结果企业一用就出事,这实际上就是供大于求情况下出现的诈骗行为。我们既不要在同一地点再次跌倒,也不要跌倒后就不爬起来了。有些中央直属企业退出供应链金融业务,实际上就是跌倒后不再爬起来的行为。

第二,重视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在行业判断、企业评估、风险控制中要让数据说话。

第三,构建供应链网络金融体系。当前,单条的、短的供应链风险无法避免,必须把眼光放大到整个供应链网的范围之内,才能发现到底是哪个点上出了问题,会不会传导以及何时会传导到这条链上来,要防患于未然。

总之,希望供应链金融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十五

摘要:婚姻法中包含有伦理性和传统性,这两种特定是婚姻法中所独有的性质,由于这两种性质的影响,婚姻法在立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的固有法律、当地的民俗和家庭的生活实施状况,来进行法律的制定,其制定过程一定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可以这样说,婚姻法的伦理性与传统性对于婚姻司法以及立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本文就婚姻法的伦理性和传统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婚姻法;伦理性;传统性。

婚姻法主要保障的桂香是具有亲属关系的公民,婚姻法保障了自然的人伦秩序,对人类的繁衍就有积极的帮助意义。

优秀比较教育研究论文范文(16篇)篇十六

摘要:微格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在教学流程中关注到每个详细教授步骤的独特教学法。音乐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关键性的课程之一。本文针对微格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中的运用结合实例展开讨论,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格教学法;学前教育;音乐教学。

1引言。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技能及实际操作能力。而微格教学法又是注重细节教学培养的教育方法,可以实际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短时期内奠定音乐基础,提高音乐素养,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师。

2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中运用微格教学法的作用。

微格教学法,别名“微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等,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博士提出。它是一种以教学理论、科学方法论和影像声画技术为根基来操控教学课程,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在微格教学法下,教师使用媒体设备,建造出真实的教学环境,音乐技巧被分成几个模块,学生在自然顺序中被定格研究,收到学生反馈感受,老师再逐个进行专项训练,并督促学生对自己进行反思。微格教学将课程引入更加细节的微观层面,把教学训练内容、标准、效果更加流程化,使技能训练更具有可操作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1]。

相关范文推荐

    实用教师说课稿开场白范文(16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出席今天的座谈会。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总结。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

    热门二年级学生自我评价(模板13篇)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成长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掌握好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并提升自己。这个学期,我在学校见到老师就问好。

    精选婚姻协议书版(案例19篇)

    合同协议的签署需要双方的意愿相互一致,不能通过欺诈、威胁或违法手段强迫达成。在签署合同协议之前,请务必详细阅读范文并确认相关内容是否满足要求。协议内容:为互相忠

    最新公司工作规划和展望范文(15篇)

    公司的运营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履行合同和承诺。通过以下篇章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撰写一份精彩的公司总结。我在2015年7月27日来到****这

    最新如何写试用期考核工作总结(通用16篇)

    月工作总结是我对过去一个月工作的总结和回顾,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和告诉他人我所做的努力和成绩。作为参考,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其中包含了他们的心得

    最优反诈防炸教育心得大全(17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他人,增强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下是一些历届优秀毕业生写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正在写心得的同学们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实用七一党课会议记录大全(15篇)

    党课是党的思想路线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时间:地点:党支部办公

    实用校长助理工作计划(汇总15篇)

    工作计划书还具备很好的沟通和协调作用,能够让领导和团队成员了解工作进展和工作内容。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工作计划书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质环保实践的心得体会(汇总14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成为我们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料。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环保是当今社会的大旗,

    优秀能力素质自我评价报告大全(15篇)

    通过自我评价,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强项和弱项,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下是一些职场人士的自我评价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的职业发展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