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朱家角一日游作文字 朱家角古镇一日游作文字实用(五篇)

时间:2023-05-28 作者:储xy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朱家角一日游字篇一

今天是星期六,风和日丽。风和日丽的日子当然不能把时间浪费掉,爸爸肯定会安排我出去玩的。

这次爸爸带我去了我们这里赫赫有名的涧峪。据说那里水草丰美,景色非常秀丽。去旅游的除了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干爸一家三口及王力叔叔一家三口。

收拾好一些必备的物品后,我们就出发了。我们经东塬去涧峪。爸爸小时候在东塬长大,从一开始上塬,爸爸就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讲着东塬的故事,十八盘、路边的老树……都被他点拨的有声有色,像长了翅膀似地在我们眼前飞来飞去。更为有意思的是,他说着说着居然将东塬和妈妈的家乡临潼相比,总之是东塬好,而且谁也说服不了他。

涧峪的山口修了个水库,从坝脚拐了好几个大弯才上到坝顶。

大坝的西边有一个山洞,和其余两个小伙伴撒腿跑过去看个究竟,只是洞中的地面上有一层积水,不好进去,我们便只能在洞口玩耍。不过这水中有不少的蝌蚪摆动着小尾巴欢快的游来游去,我们就找来几个矿泉水瓶子,抓起了蝌蚪。

玩了一会,大人们叫我们上车进山,但蝌蚪吸引得我们谁也不想早点走,直到大人们三呼我们时,才依依不舍的与这些可爱的小蝌蚪告别,乘车去山中欣赏别样的美景。

车子在山崖边新开的一条碎石路上缓缓行驶,路况不好,稍有不慎就被路上凸起的石块蹭了底盘。虽然干爸开车很小心,但还是被蹭了两次底盘,为了爱护汽车,除了干妈因腿不太方便外外,我们都下车步行。看着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摇摇晃晃的慢慢前行。

步行约二十分钟,到了山脚的小河边,水库中的水就是由这条河水汇聚而成。干爸的车也在河边停着。快到河边时,我和几个小伙伴兴奋的像小兔一样跑向小河,因为是下坡,脚底下刹不住,我“扑通”摔了个四脚朝天,但还是拖着很痛的双脚一瘸一拐的.奔到河边。也怪,刚到河岸,就感觉腿不痛了。我坐在河边的大岩石上洗了脸,顺便给刚才抓的小蝌蚪换了更为清洁的河水。

随后,我们乘车来到西涧峪村,在一个废弃的学校边停了车。下车后,我拿出小刀削苹果吃,却不小心划伤了手,幸亏王力叔叔带了创可贴,所以血很快止住了。

拿出携带的食品补充了些体力后,我们开始步行进山。不一会,眼前出现一个落差约10米的瀑布,水溅如鸣。可把我乐坏了,不由跑了起来,山路坎坷,刚抬脚几步,便摔了个狗啃泥,脸上尽是泥巴。但还是快步跑到瀑布边边玩水边洗脸。这时,我发现瀑布下的水潭边有不少人在钓鱼,有人十几秒钟就能钓上一条,诱惑得我也想捉鱼。便对两位两位小伙伴说:“咱们临时成立抓鱼小分队,开始抓鱼。”但扫视后发现有利于抓鱼的地方都已被占据,就带领他们两个绕到瀑布上的河边。瀑布是从山上一个不规则的菱形人工口流下来的,瀑布上的一段河道水面较为开阔而平静如镜。我想下河看瀑布飞流而下的景象,可爸、妈不让到那个豁口边去,说是不安全。没法子,只好脱了鞋子到河里玩。

在瀑布上的河边玩耍了会,我们继续前行。沿途见到河中小潭中基本都有那种小黄鱼。在这种自然的环境中,小黄鱼虽小但机灵,看得我眼馋。就找了个瓶子,来到一处石头多的地方,把瓶子放入水中,以守株待兔的方式企图让鱼儿自动进瓶。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一只鱼。

这时,有人送给我们一根自制鱼竿,看起来还不错,就是没有鱼漂。我们一会在这里下钩,一会在那里下钩,可就是不见有鱼上钩,看来是咱技不如人啊。

下午四点多时,我们开始回家,一路上我再一次用心欣赏着两边的美景,感到非常恋恋不舍,并期待着下一次再来涧峪。

朱家角一日游字篇二

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

2.懂得家中事情要共同分担。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1.ppt(演示文稿),绘本图片,黑板,小铃。

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绘本,用长尾夹夹住绘本的后半部分。

1.回顾拍全家福的经验。

师:你们拍过全家福吗?心情怎么样,表情是怎样的?

2.发现朱家全家福的与众不同。

师:照片上分别是朱先生、朱太太和两个孩子。你觉得这张全家福怎么样?(出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的不同寻常。)

小结:朱家所有重量都压在朱太太一人身上,朱太太心情一点也不好。一起看《朱家故事》,找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1.幼儿阅读前半部,寻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朱家父子在做什么,朱太太又在做什么。)

2.分类梳理朱家父子和朱太太所做的事情。

师:朱太太为什么心情不好?这一家人都在做什么呢?从第几页发现的?

小结:全家人的事情都由朱太太一人做,朱家父子从不分担,难怪朱太太闷闷不乐。

1.朱太太离开的原因。

师:朱太太为什么说朱家父子是猪?

小结:朱太太觉得朱家父子三人太懒惰了,跟猪一样,所以离家。

2.没有朱太太的朱家生活。

师:朱太太离开家后有人做家务吗?有什么变化?打开长尾夹阅后半部,找找朱太太离开后朱家的变化。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第15页。)

3.感受朱家的变化。

小结:朱太太离开家后,家里又脏又乱,就跟“猪”的家一样。

4.体会“共同承担”的意义。

师:他们最希望谁回来?为留住朱太太,父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1.完整欣赏故事。

(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师:父子三人共同承担家务,表情怎么?朱太太现在心情怎样?

小结:全家人共同承担,才能幸福快乐!你喜欢现在的朱家吗?

2.联系生活实际,表达“我也会分担”。

师:你们家里的家务都是谁做?你会帮爸爸妈妈分担哪些事情?

小结:全家人一起分担家务是幸福快乐的。

大班幼儿读图是从画面关注本质,所以提问更要精准、巧妙,且直指目标。

1.有理有据地推测。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关注图片,并停下来分析,理解画面信息所反映的各种关系。幼儿能根据画面背景推测角色的关系,能根据角色动作、神态推测角色的心理,能随着画面推测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关系,正是有了这样的引导,幼儿的推测变得有理有据了。

2.自信大胆地表达。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中,教师的提问要精巧,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都给予积极、正面的回应,回应的内容或概括、提升、总结,或质疑。这对幼儿是肯定和鼓励,使幼儿的表达更自信大胆了。

3.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图,帮助幼儿真正理解了绘本的内容,因为只有幼儿自己观察图片、理解图片,才能真正领会图片的意义,从而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故事内容。

绘本中处处充满着机智以及视觉上的幽默,他们完全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细细体会,并能充分享受到类似于侦探游戏的乐趣,挖掘出许许多多隐藏在画面中,不合理却饶有兴味的细节。活动不仅仅停留在浮于表面的视觉笑话上,教师的用心是要藉此引发孩子去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家务事要共同分担,愿意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朱家角一日游字篇三

今天早晨六点半,我和哥哥、爸爸、妈妈还有我的一个好朋友一家,参加户外,要去济南的朱家裕。

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我们到了一座大山的山脚下。我们开始爬山了,不过我和我的好朋友还有妈妈都想上厕所,所以我们一直掉着队。不过,掉队的我们还是非常卖力,最终赶上了队伍。后来,我们来到了一个小村庄,哥哥和我的好朋友都买了一个“小水鸟”。为了增加野外的气氛,我们找了山上的`一片空旷的地 ,在那里露营。开始吃饭了,我们带的东西非常多,有果汁、面包、水果、白吉馍和咸菜……我们吃的非常香。

过了一会,我好朋友的爸爸下山去转转,无意中发现了《闯关东》这部电视剧的拍摄地点。我好朋友的爸爸就带着我的好朋友、我、和我哥哥,一起去了里面。我们拍了好多纪念的东西。不过,我们刚参观了一半的展览馆,哥哥就不想看了,所以先回去了。我们参观完了,也会去了。

这一次的旅行提高了我的身体素质,我非常高兴,下一次我还要去参加户外!

朱家角一日游字篇四

;

朱家林新貌。

这个段子在沂南县广为流传。段子中所提到的岸堤,便是朱家林的所在镇。只不过,对外地游客而言,如今朱家林的知名度,已经超过了“繁华”的岸堤镇。

作为山东首个,目前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朱家林呈现出的不单单是“繁华”,一种融合了乡愁与现代美学的产业生态正在萌发着强劲的动力,推动着这座小山村不断演变、升级。

时间回到5年前,彼时的朱家林是个典型的贫困山村。“这个村距县城30多公里,距离岸堤镇也有5公里,基础设施很差,全村当时只有一台30千瓦的变压器,每到夏天用电高峰时,连风扇都转不起来。”朱家林村党支部书记田立军告诉记者。

“一到旱季,吃水都困难,得到几公里外的高湖水库挑水吃,到雨季时,村里的土路又变成了泥塘,出去一趟,脚上都要沾着几斤泥。”回想起几年前的状况,67岁的焦玉顺记忆犹新。

“村里山多田少,水利设施基本没有,全是靠天吃饭。一家几亩地,遇上坏年景,地里刨食一年也剩不了几个钱。”田立军说,为了维持生计,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不知何时,朱家林渐渐空了,村里一半以上的房屋无人居住,屋顶坍塌,墙面剥落,破败不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对在这个村子生活了一辈子的村民而言,田园综合体是个新事物。如何说服村民加入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这是个难题。

村民的老房子需要流转出来,作为综合体的旅游资源进行重新设计装修。但对村民而言,一时间又难以理解这个工程的意义和机遇,流转工作陷入困难。

这时候,田立军站了出来,他带头把自己住了20多年的房子流转出来。在他的带动下,当天便有8户村民完成了搬迁。

村支部书记带头示范,县里又成立了专门的平台公司和产业发展公司,完善公共配套设施,51套房屋顺利流转。老石头房屋融合现代建筑的美学理念,设计师团队建设了风格独特的民宿、展馆和田园客厅,破旧小山村变成了不收门票的热门景区。

景区建设如火如荼,搬迁社区建设也同步进行。在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的基础上,朱家林请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进行统一选址,统筹规划,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新修道路改变了原本的泥泞不堪,2600多米的管道从高湖水库引来水源,解决了“常年挑水吃”的困境。文化大院、社区服务中心、村民活动广场、乡村生活美学馆、餐厅、咖啡厅,一个融合了社区、景区、产业园区的田园综合体从无到有,雕琢而出。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你能所想到的关于乡村的桃源意象,在这里,从纸上变成了现实。

2017年7月,朱家林入选山东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变成了“在世桃源”,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方游客到此体验田园生活。

95后小伙公仆也是朱家林大学生“返乡潮”的一员。“我现在在乡伴文旅集团上班,最开始我是抱着学习民宿管理理念来的,想让自家的民宿管理更加专业。随着接触一步步深入,我发现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公仆生在这、长在这,对村庄充满了深深的感情。“希望村庄建设得越来越好,也希望我能带动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公仆说出自己的期望。

村庄和田园综合体项目融为一体,共生共荣。田立军的老房子流转后,被改建为一家青年旅社,每年会向村集体支付3000元的租金。他的几亩耕地流转给负责朱家林开发的山东朱家林乡建发展有限公司,每年每亩地可获600斤小麦价格的收入。

账目一算清,流转工作便轻松了很多。朱家林乡建公司将这些土地集中起来,连片开发,引进了许多生态农业项目,土地的经济效能便被充分挖掘了出来。据介绍,目前朱家林已经发展了14个子项目,辐射带动了周边柿子岭等5个省定贫困村。

现金的收入也很可观。农民在田园综合体内经营农家乐,出售土特产、手工制品等,每户平均增收20000元以上。另外,根据协议,乡建公司运营村集体资源每年给予的费用不低于10万元。

村民富裕了,村集体的实力也在增强。田立军告诉记者,以前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去年一年,村集体的各项收入加起来达到了30万元。

“这30万资金,70%用于帮扶贫困户。”焦玉顺便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他患有长期慢性病,妻子张美珍也因为类风湿病而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在各级政策的帮扶下,他们家也实现了脱贫。

相关热词搜索:;

朱家角一日游字篇五

;

朱家溍(1914-2003)先生去世后,我常常回想起和他过往的一些事,大多是琐碎的小事,比如为工作或私事向他求教,比如求字。这样平常的事,相信与朱先生接触过的人都有。类似的事值得写吗?一直很犹豫,最后还是决定写,因为朱先生学术上的成就,有他的文字著述在,大家都看得到,日常生活里的朱先生怎样,未必都有机会感受。

1992年我从中央美院毕业,分配到《文物》杂志,负责编辑中国古书画栏目。我在学校里学的专业是书法。朱家溍先生是与我们杂志往来比较多的老先生。他是清宫文物专家,凡清宫文物,如家具、漆器、竹木牙角器、书画、玺印等等,无不涉猎。我们接手的稿子中有些内容偏于冷门,只有朱先生能看;另一个原因,我们的编辑部在沙滩红楼,他在故宫,距离很近,我们遇到问题,拿着稿子随时可以骑车去故宫请教。朱先生从老编辑那儿听说杂志社进了个小青年,是学书法的,觉得很新鲜,托老编辑带话,下次去故宫让我到他那里去。由书法这个契机,我有机会接触到朱先生。他办公的地方在故宫西北角的研究室,研究室是一个单独的院子,故宫学术上的耆英如徐邦达、朱家溍、刘九庵都汇集在这里,可以说是故宫的智库。徐邦达的办公室在院子的中央,和朱先生隔墙而居。徐先生那间稍稍大些,他的助手王连起、王卫同处一屋。朱先生和刘九庵先生、徐先生毗邻而居。后来故宫调整老先生们的办公条件,朱先生才从院子中央的屋子搬到院子北屋,很大的一间,里面摆放的全是清宫老家具,紫檀柜子、椅子、案子摆放在靠南窗的地方,堂皇气派,室内光线略显幽暗,墙上挂着朱先生早年拍的老照片。一张是风景,另一张是人物。人物的主人公是位穿旗袍的优雅女士,据说就是朱先生的夫人。

朱先生写字画画都当行。他写字大抵不出颜柳,偶也旁逸隶书,一笔标准的汉隶,写得起轮起廓、四平八稳,都由临范而出,有源可溯,和他世家子弟的身分相符。常见的应酬字都写颜柳,自运的笔迹也以颜柳为底子。我接触到朱先生的时候,他已年近八十,有时写行书字形已经有点颠仆,但很奇怪一旦写正书,就规规矩矩、法度森严。我想这是长期临摹功夫的积累,不易退却。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看到过朱先生的一个手抄本,抄写的时间大概在1970年代中后期,字很小,抄在毛边纸上,基本是小楷的样子,是目前能见到的朱先生较早的毛笔字了。抄本的内容是他尊人朱翼厂先生题在碑拓上的文字《欧斋石墨题跋》。抄本由启功题签,后面还有启先生的一个短跋。那些小字不是一次性抄的,而是陆续完成,虽出自同一个人,但笔迹不一样,从字面上看得出变化。老先生们当时没什么事,年龄也不大,写字作文都很用心。我前面说过,朱先生的抄本,用自运的笔体,不精,但非常有情致。这个稿本朱先生托朋友拿到山东,原是想请齐鲁书社出版,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齐鲁没接受,稿本托一个朋友从济南带回北京,经我手交还给朱先生。交还之前我曾拿了朱先生的抄本先到赵志成兄那里,一起欣赏。赵兄是徐邦达器重的故宫年轻学者,鉴赏力极高,往往能发人所不能。赵兄拜观后,于朱先生书法情致给予高评,谓“不工然极有情致”。

1994年友人从南方给我带过来一个册页,我请认识的老先生和尚在中年的老师辈在那册页上留点墨迹。朱先生是我第一个去求的,送过去,说明来意,朱先生一口答应:好的好的,先把册页留在这里,写完后我会叫人通知你的。没过多久,朱先生就托人让我去取,写了一幅字,画了一幅画。取的时候,还指着画说,前几天画了两本册页,一本是你的;另一本是一位女士的,女士的那本原想好好画的,画着画着就经意了,画你的那本没怎么想画好,倒画得蛮好的。朱先生的话有两层意思:其一无意于佳而佳,艺术这种事基本功要扎实,还要有兴致;其二便是笔墨要讲缘分,他跟我有墨缘。书法则是临蔡襄的《自书题龙纪僧居室诗帖》,帖子原是他们家的旧藏。朱先生的画是松石岁寒之图,笔墨坚实又松灵,妙在实处,其胜在虚,综合观之则是虚实相生,内含变化。笔墨间透出一种张弛适度的冷峻,是典型的“岁寒”图像情境。朱先生自己也表示满意。就是这一次,朱先生心情特别好,指着册页说:册页还没题签,什么时候我给你题,名字都想好了,叫“水流云在集”。我因为急着请另一位老先生写字,等不及朱先生题写,当天就拿走了,册页的题签现在还空着,不知道有谁能胜任。

请朱先生写字这类事,在我当然不止一次,仗着年纪轻,敢开口。朱先生不嫌年轻人唐突,一再满足。有一回我拿了二十岁左右画的《双鱼图》请他题跋,他一看画上面已经有江蔚云先生的一段题跋,念了一遍,说题得不错,但不知作者底细。我告诉他江先生的情况,朱先生连声说江南有人呵。画收下了,过了半个月,等我再去,朱先生已经题好了:“横江跳波兮双鱼,立迎春雨兮二箨,若不我信,试竖展之。吟方属题。”许多人看了题跋,说朱先生原来这么有趣,把刀鱼和春雨下的新笋联想在一起,恍兮惚兮,有点意识流的感觉。刀鱼和春笋都是江南有名的时鲜,不知道朱先生执笔题画时是否动了“莼鲈之思”。不过我倒是从这段题跋领受到朱先生的率性风趣,甚至孩子气,完全和故宫、老先生、冷板凳学问、世家子弟等等无关,名士风度外,一个鲜活的生命跃然眼前。

朱先生的趣事自然不仅这一桩。我曾在一个拍卖会上看到过朱先生写的一开册页,是写给马士良的。马是晚清内务府大臣英绍之子,他喜欢交结,收藏既富又精,以文人翰墨的收藏极一时大观。按辈分算朱先生是马的晚辈,我手头藏有朱先生写给马士良的信,称马为“三叔”。马士良晚年和新派文人及旧式文人都有联系,京沪粤之地名流书翰收集齐全。朱先生一开录他在湖北干校时做的记事诗,本身没有什么新奇的,倒是这开册页上钤盖的一方闲章引起我的注意。这方闲章内容为“御赐事君尽敬”。朱家溍为晚清重臣之孙,1946年进故宫,从他父亲朱翼厂算起,已是资历颇深的二代故宫人了。建国后朱先生仍在故宫从事清宫文物研究,在新中国的语境下用这方印章,别有意趣,带着点调侃。虽然依旧在故宫行走,但“君”的主体已经改变,旧印新用,妙趣横生,最能看出朱先生的性情。美术史家薛永年告诉我,“文革”时批斗朱先生,说他是“封建余孽”。当年那些“造反派”只看到朱先生的表面,不及其余,每想到這一节,我都忍俊不禁。

朱先生的随和,我有亲身经历,我也领教过他的计较。我遇到过两件事:有人拿了一个山水册请朱先生鉴定,这是一个清人的仿品,朱先生看后直言不讳。持画人听后央求朱先生题字。朱先生说:这明明是个假东西,我不能题,题了怎么向后人交待?再说不题还算是个老东西,题了算什么。说完,不再理那人,独自到邻屋去了。再一次,故宫从翰海拍卖公司花巨资购买张先的《十咏图》,这在文博界轰动一时。后来浙江的一个年轻学者对《十咏图》上的诗文、绘画作了全面考察,认为故宫新入藏的《十咏图》其实是一个金代的拷贝本。此论一出,引起社会上的轩然大波。作为故宫的资深研究员,朱家溍的反应首先是要维护故宫的利益,专款买东西谈何容易,他不希望由于媒体的渲染,对故宫请款造成影响。有人采访他,回答干脆利落:《十咏图》在学术上的争议可以搁置不论,就《十詠图》而言它是原清宫的旧藏,现在由故宫来收藏,应该是合适的。朱先生的发言避开了真伪之争,对外界关心的问题做了回应,平息了各方对故宫购藏《十咏图》的指责。

有时朱先生的不计较更令人动容。朱家溍在故宫工作长达六十多年,恪守一个文博工作人员的职责。他们家家藏的大宗文物,如碑帖、家具、善本都捐给了国家,分藏在北京故宫和浙江省博物馆、承德避暑山庄。家里最后没剩下多少东西。熟悉他的人背地里翘起大拇指,说朱先生到底是世家子弟,有那种范!要知道不是所有世家子弟都那样。我曾听说过某世家子弟向故宫要房子,故宫说已经给过了,给不了了,那位先生跑到文物局,说当时我爸捐的东西,价值何止几个房子。相比之下,朱先生有老一辈风范。文物市场兴起,朱先生没有买卖交易。唯一的一次,晚年朱先生的夫人生病住院,夫人没有工作,家里拿不出钱。不得已,朱先生翻腾了半天,找出几册古书,打算送到拍卖行,用卖古籍的钱替太太付医药费。这事还没成,不知怎么给故宫领导知道了,觉得这样太不妥,老先生给国家贡献那么大,最终还要让他卖书给夫人看病,怎么可以。马上开了支票送到医院,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听过这事,心不能平静,还有些不解,但更多的是肃然起敬。

朱家溍先生一生扑在冷名头学问里,重然诺,喜欢京剧,是这一行里的名票,一生经历过太多的风风雨雨,到头来痴心不改,名士派头依旧。许多让人不懂或捉摸不透的事聚合在他身上,这就是真实的朱家溍先生——脱俗、潇洒也通达率真。

2013年6月4日于北京蓝旗营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范文推荐

    朱家角一日游作文字四篇(优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2023年神奇的天空作文字(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神奇的天空作文字五篇(汇总)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2023年神奇的天空作文字 神奇的天空作文字六篇(实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

    最新毕业演讲稿格式(精选6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稿是进行宣传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演讲的作用是表达个人的主张与见解,介绍一些学习、工作中的情况、经验

    朱家角一日游作文字(优秀四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2023年毕业演讲稿小学优质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下

    最新励志教育演讲稿 安全教育演讲稿实用

    演讲,首先要了解听众,注意听众的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态度、希望和要求。掌握这些以后,就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听众

    2023年自信最美劳动者手抄报模板(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

    云南过桥米线作文字(优质四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