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黄山作文450字 黄山作文300字写景模板(七篇)

时间:2023-05-21 作者:储xy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山黄山写景篇一

黄山画派的创始人石涛曾说过:“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的的确确,黄山是堪为人师、为友的。

尽管我初上黄山正赶上一台飓风,黄山山上是风雨交加,云雾迷蒙,几十米外难见物体,难辨方向。只闻风雨声和游人的惊叫声。

好在导游和当地人有经验,让我们无论如何都要买上雨衣,背包和拐杖,才能上黄山。确实,黄山很神秘,很博大,很伟岸,很峻峭,但其气候也是变幻莫测,非常具有欺骗性、隐蔽性。往往山下是阳光灿烂,而山上则是雨雾迷茫,乱云飞渡,风雨交加。黄山是若隐若现的精灵,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当然,天气晴好时,黄山肯定是实实在在,坦胸露怀的伟丈夫。难怪有那么多诗人、画家、“发烧友”对黄山一见钟情,痴痴爱恋,有的甚至终生与黄山为伴。比如渐江、石涛、黄宾虹、刘海粟等大师。那个大画家刘海粟老先生93岁了还要十上黄山,他爱黄山、画黄山、写黄山,真正是如痴如醉,难分难舍。他留在光明顶的对联:“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真个是意境深远,气势非凡。

我的老乡,诗仙李白五十四岁时往来于宣城,秋浦,南陵等地,曾游黄山。他有描写黄山胜景的名句:“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李白还恋恋不舍地写下:“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这是李白的遗憾更是黄山的遗憾。

徐霞客一生两次游黄山。登天都峰、莲花峰文殊院,饱览绮丽风光。他曾作游黄山日记前后两篇。有人问徐霞客:"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徐氏回答:"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民间将此意演化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诗人余绍祉曾留下 “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的名句。

当日吾与妻上黄山,从地质博物馆处坐缆车上山。山上山下真可谓两重天。风雨之中,我们只看到几处奇石和劲松。那迎客松在大风大雨里挣扎,可能根本没有心思迎客。倒是那些邻近的奇峰怪石时隐时现,好像故意逗我们玩;远处的根本不显身影,骄傲地隐藏在大风大雨大雾中。我们感到十分无奈。导游和缆车工作人员说:你们来的不是时候,台风季节,来黄山是近看路和树,其余全是雾。好在我们不惧大风大雨,终于冒险经过鳌鱼背,登上了光明顶。

扫兴而归。又坐缆车下山。我们在缆车站等了半个多小时,盼望雨过天晴,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哪怕一小会儿,让我们见识一下黄山的真面目,哪怕是半张脸也行。可他就是不肯,就是那么小家子气,就是那么神秘莫测。我们只好自叹运气不佳,同时自己安慰自己,留下遗憾也好,有机会一定再来黄山。当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千万要错过台风季节。

回到山下,我们不时回头,偶见近处露处一座山峰,那只不过是黄山的一角,我们赶紧拍照。过了一会,黄山又不见了。他确确实实在呼唤朋友:再见!因此,我脑海里突然冒出几句诗来:若隐若现是黄山,神秘莫测时改颜。如要求得真经归,自然为师效前贤。

黄山黄山写景篇二

闲了几日,就想起黄山上的轿夫来了。清一色干瘪、瘦弱的身板,黑土地般的肤色,脸上被岁月刻下深深的沟壑。这是一群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一群简单而又复杂的人。

很难想象他们的生活,每天早早地进山,一整天地拉生意,傍晚无人时再下山回家。说起来好象没什么特别,但不能忘记,这里是黄山,是奇险无比的黄山区。黄山很险,爬起来很累,一些人就受不了,强烈渴望能有个代步的工具来辅助自己。可这是山里,一切外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无论多先进,在这里都无法奏效,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一种原始的代步工具——轿子,于是靠山吃山的人就有了新的谋生路子。

走在高低起伏的山路上,须特别小心,一不注意就有可能跌下万丈深渊,所以在这里有一句话叫: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想象一下,当你正艰难地往前行进时,突然一阵刺耳的吆喝声让你一惊,迅速回头,却看见两个干瘦地人抬着一位“体面人”呼啸而来,于是你本能地让出一条路,看他们像风一般从眼前扫过。

在这里,抬着轿子的轿夫仿佛都回到了蛮荒年代,没有语言,只有吼叫。为什么?我不敢妄加评论,只想说,是不是他们已经累到不想多牵动任何一块多余的肌肉,是不是他们心里压抑着痛苦与无奈,在重压之下想要拼命吼出来?我只能是猜测。

两个轿夫,一百八到两百元不等,便可以把你抬上山去,真的不贵。可就算是当我累到已经不想再迈一步,也不敢去坐。我怎么敢用钱去换他们的血和汗呢?每个轿夫的肩膀都有厚厚的一层茧,这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证明,证明自己的经验,以此来多招徕客人。是的,他们的身体早己麻木,只有意志力支配着双腿往前迈。几乎每一处山路都被他们的汗液浸泡过,几乎每一块石板都留下过他们沉重的脚印。再看那些坐轿的人,竟还有二、三十岁的年青人!他们往往头戴遮阳帽与太阳镜,左手持壶,右手抚扇,脖子上还挂着照相机,那么悠闲自在,一点看不出有什么不安的表情。

轿夫们的身体麻木了,精神也渐渐麻木。我不会为了矫情来夸他们什么身苦志气高,当然,其中也不乏踏踏实实的,但大多数都是一种冷眼待人,眼睛只在看到钞票时放一回光,其余时间都如同与世隔绝。但他们的嘴却是一直抹着蜜糖,拉客时说得天花乱坠,一停下来马上收起笑,冷冷地望着周围。在山里比较狭窄地路段,往往只能一排一排走,经常碰上轿夫中途休息,挡住后来人的路,于是不免有人骂骂咧咧的,说他们只为自己赚钱而不顾他人的方便。而那些轿夫们不过讨好地笑一下,象征性地挪动挪动,其余一概不论。

轿夫们是悲哀的,身累心里更累,这种累是空虚,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每天机械地操作重复动作,只有现在,没有未来。可是他们偏偏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很安心于现在的生活。

过去的一代已经如此,无法改变;现在我们只希望新生的一代能够摆脱这种生活模式,走出大山,尽情地驰骋自己的梦想。

黄山黄山写景篇三

8月23日下午,妈妈突然接到爸爸的电话,说下午就要去黄山。听到这一消息后,我很兴奋,因为早在暑假刚开始的时候,爸爸就有这一计划。眼看暑假就要结束了,爸爸的计划终于实现了,这怎么不让人兴奋呢?我们还邀请了班主任刘老师一起去游黄山。

我们的车终于出发了,朝着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黄山进发。一路上爸爸谨慎地驾着他的爱车,妈妈和刘老师聊着天,我透过玻璃窗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想象着黄山是怎样的一幅美景图。古人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言。我想黄山一定是非常美的。

晚上自然不能游黄山,于是我们住进了宾馆,准备好好休息,美美地睡上一觉,养足精神第二天去登黄山。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起床梳洗停当后,开着车来到黄山北门入口。要想登黄山,必须先坐缆车。缆车缓缓地上升,穿行在黄山云雾之中。我坐在缆车里,向下望去黄山就在脚下,我看到了许多和迎客松差不多的松树长在悬崖峭壁上,我顿时心旷神怡,远处是一片云海。还没有到达主要景区我就立刻被黄山的美景吸引了。我们的缆车翻过了一座座山峰,每次越过山峰时就像要撞上去,缆车里一片大叫,真是太惊险了。

下了缆车,并到达黄山的核心景区,那里松树茂密,景色宜人。虽然是炎炎夏日,却不感到闷热,一阵山风吹来,令人神清气爽,就像在空调房间一样。爸爸说这是自然空调。一路说笑着,我们来到第一个景点--飞来石。瞧,飞来石多么壮观啊!然后我们依次游览了北海、光明顶。

爬上了百步云梯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走平坦的幸福大道去看迎客松,另一条是翻过海拔一千八百六十四米的黄山最高峰--莲花峰。我们却选择了翻莲花峰。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上山时很快,尽管山路很陡。爬到山顶我感到很累,但我感到很自豪,因为我现在站在黄山的最高峰上。低头向下看是觉得周围的山是那么地渺小。游人就像小蚂蚁一样在山路上爬行。山顶地盘很小,几个人站上去就能把路给堵死。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山顶。

下山了,我们的进度一下子慢下来了,我妈妈突然退化成“猿人”,不敢直立行走了。路又陡又窄,有的地方只能允许一人通过。妈妈吧屁股坐在台阶上一点一点地向下移。

起初,我也有点害怕,我的腿也迈不动,心里很紧张,后来我胆子越来越大,下山的步子也快了一些;我还鼓励妈妈一定能下去的,妈妈夸我很勇敢。刘老师和爸爸好像胆子一直很大,下山时并不紧张。最终,我们还是下来了,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莲花峰,我有一种成功感,只要你努力,困难一定会克服的。

下了莲花峰之后,我们就去到最后一个景点--迎客松。在那里有四棵松树,有一棵长在悬崖边上的大松树就是迎客松,这棵松树和我爸爸香烟盒上的那棵松树一模一样。听说每年为了养护这棵松树要花几十万元钱呢。

最后,我们坐缆车从黄山南大门下山乘车回到宾馆。一天的游览使我们感到很累,但我心里感到既兴奋又自豪。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一定再来黄山。

黄山黄山写景篇四

早晨,漫步在宽阔又美丽的黄山路上,你会欣赏到站立在道路两旁的一棵棵雄伟挺拔的松树,正在向着太阳歌唱的一朵朵鲜艳的向日葵,而且,还有在道路上飞快地奔驰的一辆辆气派的轿车。

有一天,我和爸爸走在宽阔的黄山路上,询问了爸爸以前的黄山路是什么样子的,爸爸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二十年前的黄山路就是一条破旧的小巷子,零零星星的只有几家住户,而且,住的都是漏水的茅草屋。整条道路都是用松软的泥巴铺设,一旦到了雨天,这条道路简直成了稀泥地,行人无法行走。另外,她也非常狭窄,根本容不下两辆车子并排,如果车辆稍多一点的话,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塞车。孩子,以前的这条路真是满目疮痍,不堪回首。”我被爸爸的话语惊呆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以前的景象。

现在的黄山路却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转眼间,到了夜晚,黄山路却有另番景象,柔和的路灯毫不吝啬的洒出了光辉,整条黄山路俨然成了一条金光大道!此时,黄山路也变的静悄悄的,路上的行人渐渐的少了,小树也进入了梦乡,小鸟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黄山路,她们都在期待着新的一天。

看着黄山路的变化,我明白了一个事实:社会在发展,祖国在强大。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之才,我坚信祖国的明天一切会更美好!

老师点评:语言平淡,不会描写

黄山黄山写景篇五

编者按:黄山在我国十分闻名,是天下第一奇山,其中云海是黄山四绝之一,下面跟随作者游览云海景观吧。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云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岁的时候,我和家人来到黄山,站在山脚下我抬头仰望,直冲天际的黄山葱郁浓绿,蜿蜒曲折的山路更是令我激动。“如果爬到山顶是不是可以把太阳摘下来,是不是可以拥抱一下月亮,是不是还可以与星星玩耍……”我心中一个又一个的想象和疑问。我拉着爸爸迫不及待地踏上了石阶。 刚开始我像打了鸡血,一股劲地往上爬,可没多久我就上气不接下气,好累啊。我居然在爸爸的背上睡着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睁开双眼,云雾飘渺,新鲜的空气令我神清气爽,难道这就是仙境。我的大脑一片空白,简直太美了。

白云白的如此纯洁迷人,就像棉花糖一样柔软,真想尝一尝白云的味道,是不是和棉花同样甜呢?眼前云海翻滚,向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地朝我涌来,我从没见过如此浓密的云,似乎连风也难以穿透。我突然有一种特别的自信,我似乎能腾云驾雾,就像孙悟空驾驶着筋斗云,在空中自由自在。

我从爸爸的背上下来,看着周围一切,凝视着云海,四周好像只有我一人宁静而独立,大概大家都被云海迷得醉了吧。

作者:张炫烨

黄山黄山写景篇六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山。黄山具备天下第一山的美誉,确实如此。黄山坐落于安徽南部,有四绝闻名中外,奇松、乱石、云景、溫泉。

站在黄山脚底,昂着头,凝望着直上云霄的黄山,我禁不住感慨道:黄山可简直雄壮奇险,峰峦雄伟啊!

大家伴着缆车进山。一路上,缆车像毛虫在山中渐渐地爬取。在缆车上看黄山便是不一样,花岗石质的石头看得一清二楚。自然啦,往下看,是无底深渊,也是令人胆战心惊、胆战心惊,一个劲儿地发抖。简直可怕!

来到半山坡,大家下了缆车伴随着导游员赶到玉屏楼,它是观三名字松的最好是地址。迎客松的树技像伸开的手臂,好像主人家在热烈欢迎不远万里的顾客。陪客松挺直地站起着,像2个酷帅的服务员,随时随地提前准备为游人服务项目。送客松的手臂向山脚下斜伸,好像在送行令人满意而归的顾客。

一路上,大家还看到了姊妹松、黑虎松、孔雀松黄山的`松柏树全是奇松。由于他们都长在石头里,沒有土壤,沒有营养成分。并且在那么高的山顶,电闪雷鸣的杀伤力更高,可他们都顽强地挺过来了,并且姿势与众不同,绿意盎然。黄山的松柏树可真算得上是在我国的一大奇景了。

啊!总算,大家经历历尽艰辛,又爬上了鳌鱼峰,走上了光明顶。在爬山的道上,导游员时常慢下来,把远方的石头指让我们看,大家沿着导游员的手式极目远眺,勤奋地检索着,想像着。黄山的石头也很独特。飞上天的,游来游去的,地往上爬的,如果你能进行不凡的想像,一切一应俱全。在其中手机上石、猪八戒读“天书”、老鼠盗油这三块乱石帮我留有了最刻骨铭心的印像,要我迄今还忘不了。

手机上石从反面看像个有无线天线的手机上,已经电池充电。从正脸看,却像个神气十足的大元帅,戴着头盔,头盔上也有一束翎毛呢,简直栩栩如生。

盗油的老鼠约长15米,宽12米,老鼠的左上角的一块石头,如同一盏油灯。我觉得,它一定从而而而出名吧。

猪八戒读《天书》是黄山旅游景区中最相似的,猪八戒披上披风斗篷,盘子坐在石头上,像儒雅的秀才,口中似乎还在读语言。

早已听闻,黄山上的气侯变化莫测,云雾一会儿弥漫着高山,一会又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在海拔高度1860米的光明顶上,能够看到黄山的前山和山上,但见山后云雾变幻莫测,有的像翻卷的奔涌浪涛;有的笼罩着黄山,像给它披着很厚棉服;也有的云雾被山风吹来吹去,像马儿,像灰龙,飞奔的速度更快得令人震惊。

啊!黄山的美是神密的,是清幽的,是雄壮的,不愧为天下第一山啊!黄山的美可能令我终身难忘!

黄山黄山写景篇七

我早就听说黄山风景秀丽,景色迷人。终于有机会一见了。

做车到达黄山市后,我迫不及待地做好了准备,汽车进入了山区,我见到了心目中的大山,那十分高大雄伟,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转过了一个山头,眼前的景色突然变了,一座座险峻的山峰耸立在路旁,有的像穿上了绿纱的少女,有的像采花的青年,背篓子的老人……真是千姿百态呀!

最有名名的山就要算: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因为时间紧迫,不能一一游览,所以就登上了光明顶,一上山顶,一股冷风气扑面而来,真像是一个“大空调”呀!在这些奇松怪石中,首要的便是迎客松和松鼠跳天都了,迎客松被作为安徽的标志,姿态很奇特。一根主干上生出两条枝干,都长的是那么茂盛,按惯例来说,要么就两个都枯死,要么就一个活着,一个死亡。可两个都是枝叶繁茂,真是奇怪!

站在迎客松的下面正好能看到松鼠跳天都,一只松鼠仿佛要一下子跳到天都峰上去,其实松鼠是由两块石头组成的,不过是还蛮像的呢!真是活灵活现。当然了,奇松怪石不只这几样。其实还有好多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