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

时间:2024-05-21 作者:FS文字使者

范文范本是我们进一步提升自己写作能力的工具,通过研究和模仿范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一

摘要: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大语文观”,给了我们现代意识,给了我们创新精神,语文教学在课改下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探求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怎样贯彻课改精神,实现语文教学的新突破呢?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了几点思考。想与读者进行交流。

语文是一门最具灵性,至纯至美的科目,它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是一场具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旅程,它讲求的是自由和个性。

然而在过去,我们给语文教学套上了枷锁,封上了框架,使其不自由、不灵活。庆幸的是,在世纪教育改革的潮流中。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应时而生。就语文课改来说,它给了我们“大语文观”,给了我们现代意识,给了我们创新精神。

纵观课改,我们开始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大语文观”,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说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能够赶上课改、实践课改,我是幸运的。我在努力紧跟课改潮流,贯彻课改精神,紧扣课程标准,体现语文特色,实现语文教学的新突破。下面将结合七年级下册新篇目《斑羚飞渡》的教学谈几点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考: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不仅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使学生得到发展;不仅为学生语文能力奠基,而且为一辈子做人奠基。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为应试而教,不能只限于讲解课文。不能脱离生活,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导向: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

因此在教学中我讲求开放机制,注意备课四大环节:

第一、精心导入,情景设置。这是一堂好课的先决,它有着奠定授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像《斑羚飞渡》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表现了斑羚在危难中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课文内容会让我们联系到泰坦尼克号沉落时人类的壮举,人类的伟大精神,二者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因此在导入此课时,我将《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带入课堂教学,进行情景设置,营造悲壮气氛,学生的学习情趣被激发起来,引发了他们对生命、对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的深刻而独特的思考,有学生竟然说“人是伟大的,只有人才会将生的希望让给老幼病残孕,而非像动物一样,适者生存,把生的希望留给强者。”多么深刻啊!

第二、学会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季羡林先生认为,西方的思维模式是以分析为主,中国的思维模式是以综合为主,因此汉语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理解起来,也就是说,语文的综合性依然存在,模糊性依然存在,多义性依然存在,因此在教授语文时,重视整体把握,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重视多诵读,让学生细细体会作品的美。像在导入《斑羚飞渡》后,我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答“本文讲了一个怎样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迪?”目的整体感知课文,真切表露情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同时学会复述课文的方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们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但有一点可肯定的是学生们悟到了团队精神、舍己为人的精神,并为之感动不已。

第三、研读赏析,品味重点。我体会整体感知应指整句、整段、整部分、直至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这与零碎的分析是针锋相对的,当然,强调语感,强调整体感知,不是说一点不分析,这个分析应把握一个“度”一部分与整体的结合,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学生认知与兴趣的综合。像在教授《斑羚飞渡》时,在整体感知后,请同学们谈“最令你感动的故事情节是什么?”老斑羚因幻觉而跳崖的举动,镰刀头羊自觉走向死亡之组的从容,以及它的果断智慧,都是学生们的采摘点,教师适时指导学生重点研读赏析了第一对成功飞渡斑羚的有关描写。特别注意了动词描写;另外对于课文中对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的描写,请同学们“将叫声转化为有意义的语言,表达镰刀头羊的真实情感”……这些问题的设置,既概括出镰刀头羊的形象,品味作者的描写意图,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第四、延伸拓展,加深理解。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要有一种“大语文”观。另外,语文内容本身所蕴藏的精神意识也决定了执教者必须是一个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思想的职业者,它必须要把课文本身所蕴含的生命形态、情感形态、道破情操、文化要义、人文思想有机的转化为个体的审美体验,使语文教学丰厚起来,鲜活起来。像在《斑羚飞渡》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1、你是怎样看待文章中表现出的舍已为人以及团队精神的?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2、你有过面对困难的情景吗?你是怎样解决的?”考试的失败、愿望的落空、朋友的冷落……竟是多数学生的困难与挫折,然而有一学生却说“没有困难是我最大的困难,因为我没有磨难,就没有锻炼。”我想,这一问题的设置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唤起学生善待生命、珍视生命、展示生命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立新的教育理念,实践活的教学方法。适应课改要求,推动课改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出现了两次大的改革,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成果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探索,涌现了像残梦龙、魏书生这样的语文教学专家;一次是在90年代后期,主要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它的影响将更深远。因此我们应该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实践活的教学方法,适应课改要求,推动课改发展:

(一)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的转变。

像在《斑羚飞渡》授课中,我让学生就作品内容和写作方面提出最有价值问题,回答问题的对象既面向学生,又面向教师,师生互问互答,教学相长。有学生当堂问老师,“伤心崖真的有吗?是不是作者另有目的?”我在解答她的这一问题时,借机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的选材的真实性问题,进而启发学生考虑选材与中心的关系问题。

师生的平等对话,使整个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这将更有利于教学的开放机制。

(二)力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积极实践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结论不是教师给的,是学生自己探求的;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中学生要学会与别人合作,这不仅是课改所倡导的,也是其他事业所需要的,这种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是世界潮流。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一定要把握“度”,不排斥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在不排斥对前人的经验、基本技能的接受与继承上学会探究、创新。

像在《斑羚飞渡》学习中,“本文讲了一个怎样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迪?”“最令你感动的故事情节是什么?”“你是怎样看待文章中表现出的舍己为人以及团队精神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寻找答案―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课堂讨论结束时,我做了一个小结:著名苏联作家奥斯特罗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他的话告诉我们生命的短暂,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让人生有意义。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主旨有着重要引导作用。

另外,学生自己在提问题环节上,能够积极响应,会慧眼看出“彩虹在文中的作用”,思考“最后一段的精妙收笔”……将课堂还给学生,这群精灵儿会给你一份惊喜。

三、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实践性和综合性,是语文教学固有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专门强调它,其目的正是让学生不仅会读书,有知识,更重要的是会研究,学会终身学习,有合作性,有动手能力。“语文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虽然它有一些偏颇,但反映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给学生留出自己学习的巨大空间,不再单纯的为学语文而学语文。

在《斑羚飞渡》的学习中,我注重了复述课文的学法指导:“要求:简洁、明了、抓重点。方法:一点一线,‘点’即关键词;‘线’即线索”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由发言,主动探究,既有实践性又有综合性。这样的教学过程产生的教学结果会是事半功倍的。我坚信:经过思维释疑解难,必定有所进取。

静下心来思考,我觉得,一堂课只是一次实践。然而一次实践后的收获便是一份积淀。课改是机遇,也是挑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温泽远解读课程标准[j].语文学习.(1).

(摘自:青岛教育学院报)。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二

编者按:教师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作者作为教研室的老师写出了自己的课改心得,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课改推进的阶梯与抓手》这篇文章吧!

身为教师。

我们的事业是那么平凡又何等高尚。

我们不是保姆。

却日夜为别人家的孩子奔忙。

我们不是医生。

却守护着每一名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健康。

我们不是法官。

却承接了一起又一起大大小小的纠纷与碰撞。

我们的工作繁重而琐碎收获却不能立刻显现。

只能在无尽的岁月里加倍延长。

我们的工作是一曲没有休止符的赞歌。

在或偏远或贫瘠的校园里飘扬。

上班时不舍分秒。

一束束黎明将张张倦容映满霞光。

假期里只争朝夕。

滚滚车轮丈量着培训、充电、取经的日常。

不论被承认与否。

我们终会象金子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持续发光。

不论社会如何评价。

我们终会象火一样燃烧自己释放能量。

丢下一家老小。

放下个人责任担当。

我们来学习了。

我们一直坚定地行走在教研教改的路上……。

国家教育部指出:“要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作业”;“新课改”中也明确指出:要改进学生的训练方式,构建学生的训练体系,要大力开发习题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功能,把非形式推理的开放性问题和建模求解等纳入新编习题作业的范围。因此,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开展作业改革是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实践。

数学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它的设计与运用是影响教学实效的关键技术。

课改十多年来,每年全国、省市两会,新学期开学,中小学生作业减负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国家教育部拟定的“十条规定”中对于作业量也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2、很多幼儿园和小学生的开放性或操作性作业都是布置给家长的。作为一名幼儿家长,对这点我深有体会,每周的手工作业孩子根本就做不了,不会做,总是由家长在那儿摆弄半天。象那些。

手抄报。

需要制作的ppt为孩子批改作业写反思感悟等家长们不免怨声载道。

3、做作业时间普遍超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20xx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按照国家统计局20xx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校人数超过1.5亿人计算,睡眠不足的中小学生近1亿人。学生日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的“00后”高达57.0%,,分别较“90后”增加了6.2个百分点。

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中小学生的压力呈现逐渐内化趋势,从原来学校施加的外在压力转变为家长、学生内心的焦虑。即使没有晚自习和作业量,学生的压力依然存在,这也是导致减负之后学生反而更累的原因。

4、“00后”休息日上课外辅导班的时间是“90后”的3倍。

中国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从十年来调研的数据看,“00后”休息日上课外辅导班的时间为2.1小时,是学习日的2.6倍多;不论是学习日还是休息日,少年儿童上课外班的时间逐步增加,学习时间正从校内向校外转移。

5、网上“作业帮”、“小猿搜题”等各种作业神器铺天盖地,代写作业还团购。

暑假已过去十多天了,网上不少广告帖称可代写中小学生暑假作业,明码标价还包邮。如:暑假作业(62页1~3年级)12元,(62页4~6年级)14元……”要能凑齐5个人就能团购了,8.5折,还包邮。有很多网友对中小学生表示了同情,有网友感慨“暑假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毁了孩子的假期”。有中学生站出来喊累:“你们知道我们作业有多少吗?而且很多根本都是体力活,比如摘抄。

名人名言。

”于是网友建议,中小学老师布置作业应“质量高点、数量少点”,“布置一些有趣又有益身心的作业。”

“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这是普遍现象”,五一期间,曾有孩子拿到21张试卷。有孩子说最怕星期三,因为这天作业最多,都没有时间吃饭。“近年来国家、省市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减负,但实际是学生负担越减越重。

以上由作业带来的种种怪现象,究其原因总结有以下几点:1、作业内容乏味,机械重复较多;2、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3、作业量分布不均,随意性较大;4、忽视学生潜能,缺乏自主性的问题;5、过于注重独立完成的作业,忽视合作交流完成的作业;6、教育体制的原因。学生对这样的作业非常反感。作业众生相花样百出,恶性循环,抑制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不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同时也加重了我们自己的负担。

所以分析作业设计问题,构建以生为本的中小学数学作业模式,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因此,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改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作业的开放性,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日本数学家小平邦彦说:数学的初等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式的思考力与感性,而不是给他们强塞各种领域的片段知识。

经过多数一线老师的调研总结得出我们设计作业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践性2、开放性3、层次性4、合作性5、趣味性6、创新性。

是指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内外作业。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解决学用结合的问题,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学生感觉最难以把握的就是这一类作业,由实际问题不会抽象建模,中考中这一类题也是失分率较高的题目。

试画出你家附近的地图。

设计意图:本题的设计,能让学生从制作中了解比例尺,方位,方位角,线段图等知识点的应用,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发展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设计意图:此题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可以通过全校男、女生人数来求解;也可以通过每班人数、每个年级人数或其他一些数据来解答。这道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真实的参照。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一些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这是今年中考数学第19题,一道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题。题目难度系数中等,但我县考生得分情况并不好,并且呈两极分化式,要么得满分,要么得0分。究其原因,是一部分学生把知识学死了,不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甚至不会审题,题目文字长,数形结合不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思考平时的作业设计中怎样补缺?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有意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数学开放题被认为是当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最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加大数学开放题在中考命题中的力度,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体现,对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极好材料。

什么是开放性作业,个人理解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题设(或条件)开放;。

2、结论(或答案)开放;3、解题策略开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等。它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条件、问题和策略,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策略开放)策划一个人的一日游。

通过此题,提高学生做好预设,规划好路线图、应急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结论开放)辅导妹妹(或同学)20分钟的作业。

此题能使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经验,锻炼语言表达,学会换位思考,增加责任意识和成就感。

(答案开放)在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这节课中,可设计“用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题设计一方面要求学生实际地去拼一拼,去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在多种拼法的实践中,加深对长方形长和宽的认识,巩固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了他们多角度深刻思维的习惯,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多项式4x2+1中添加一个条件,使其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添加的单项式是。(只写出一个即可)分析:要使多项式4x2+1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可添加一次项,也可添加二次项,还可添加常数项。

解:(1)添加4x可得完全平方式(2x+1)2。

(2)添加-4x可得完全平方式(2x-1)2。

(3)添加-1可得完全平方式(2x)2。

(4)添加-4x2可得完全平方式12。

(5)添加4x4可得完全平方式(2x2+1)2。

(答案开放):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1,那么这个方程可以是。(只需写出一个方程)。

设计意图: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有解,则有两个解,题目给出方程有一个根为1,我们可以将此一元二次方程写成(x-1)(x+a)=0的形式,则问题可以解决。

:(解题策略开放)在下列函数中(1)y=2x+1(2)y=x2+2x(3)(4)y=-3x中,与众不同的一个是_____,你的理由是____。

设计意图:本题为九年级函数专题总复习而设计,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开放设计,复习初中所学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进一步加强对其概念、图像和性质的理解,从数量和图形两个侧面及其相互联系中揭示函数的本质特征。

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作业分层及学生分层。

作业的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作业得到不同的发展。

示例:怎样的两数和等于它们的积?

设计意图:本题针对不同学生的层次考查的知识点完全不同,所涉及到的知识包括一次方程、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间的关系等。

如学完《统计与调查》这一章,可给学生布置: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七、八、九年级60名学生对数学作业的评价:(1)制定调查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实施调查;(2)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每个年级同学看待作业的情况,并用统计图表示出来。(3)每组安排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本组完成情况,并进行比较评议。(4)给出作业设计建议。

浙江杭高中学尚可校长讲的一则故事让我弥久愈新。有一个人病了,昏睡了很多年。醒来后发现外面车水马龙,到处是高楼大厦,一切都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但当他走进了一个园子,看到一间间的房屋,一个人在一块黑板前站着讲话,下面有几十个孩子端坐倾听,他立即明白过来“哦,这是学校,老师在上课。”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了教育具有长时性几十年如一日,另一方面说明课改的脚步没有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我们总说课改课改,改了十多年,课堂教学涛声依旧:接力问答式的课堂,以讲代教;自言自语式的课堂,以听代学;媒体广场式的课堂,以练补学。所谓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导学案运用,多媒体辅助等等都是评比优质课时的道具,没有人也没功夫每节课都那么费事。

所以总结起来改进作业设计有以下几方面阻力:

学校只热衷于给教研组布置任务,安排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课、作业评比等教研活动,而很少关心整个研究过程,也不管活动是否有效,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劳心费时,肤浅浮躁,流于形式。严重挫伤老师深入研究的积极性。

常听有老师说:“搞高效课堂,新教育,教材解读,作业设计等等,哪里还有时间创设作业的事?新课都教不完呢!”事实也是这样,大多数老师的周课时总量都在十五六节以上,再加上一些教学琐事,根本无法致力于教学创新。再加上这两年新入职的教师太多,教学经验匮乏,因此使得作业创新活动缺乏积极性。

有的学校只看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而认为教研活动可有可无,重视不够,支持不力。

一些学校将教师的教学质量、各种表彰与教师的职称评聘挂钩,致使教师之间不乐于相互学习,而是相互防范,各自保留。致使此项教研教改活动形成单打独斗的局面,孤军奋战,很难常态化。

基于以上种种问题,在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及所有学科的作业设计方面,建议:1、各学校领导要多关注,把它当成一项重要的校本教研活动来抓,认真务实。2、老师们也要认识到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研”,虽然是一种“草根式”的教研,无论是教材研读还是作业设计都是我们身为教师的本分,这种教研活动,更能“研以致用”,切实提高课堂效果。3、提倡教师间的合作共长。一个人可能会暂时走得快,但一群人一定会走得远。我们每一位老师皆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危机意识、竟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寻找个人不足,加强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助力个人成长。

针对实际需求来说,教研,从来不需要那种理论上的高大上,而是融入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从课标与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学习诊断到听评课、学生的学业辅导、考试命题研究等等,都是教研的入口点。

因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教研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滑县教研室杨艳敏。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三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技术对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发展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和在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的教学新模式,已成为21世纪高校音乐基础课发展的重要环节。数字化音乐环境的不断完善即为高校音乐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探讨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的应用对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以及对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培养的意义。

当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历史赋予了中国高校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新的发展契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于此同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全世界利用电脑、互联网进行工作、交流、学习研究的人数不断增长。人们更方便、快捷地利用电脑从国际互联网上查询信息、收集资料、进行知识交流。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此时,高校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必须抓住机遇,利用科技迅速调整相关课程教学模式,将伴随着计算机发展而逐步成熟的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引入教学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它们的应用不仅关系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事业的发展,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模式的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甚至对我国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思维也将产生根本的改变。

一、数字化音乐环境中需要教学新模式。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是科技发展的结晶,也是数字化音乐环境不可缺少的技术和硬件支持。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指利用相关硬件和软件对音乐信息进行编辑和整理的技术。多媒体系统包括计算机本身机体和外接设备如:声卡、合成器(或midi键盘)、音频制作软件、音源、调音台、数码录音机和midi连接线、投影仪等。计算机可以将来源于音源的信息进行适当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存入硬盘,然后用制作软件对每个轨道的音乐进行节奏、旋律、音色、像位、混响、延时等方面的编辑处理,再通过音源、调音台、数码录音机将数字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录制为磁带或cd等声音载体。

[1][2][3][4]。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四

由于音乐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因此对于人才的健康、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加大对音乐教学的重视,还应当意识到自身同音乐专业院校相比,教学中呈现的不足,从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做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地方本科院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意见,希望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一)教学理念方面。

同专业音乐院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学生专业能力相对较低,来自各地的学生在专业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对视唱练耳课程非常陌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价值理解不够深刻;还有部分学生以理论基础课程的形式看待这门课程,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对曲谱进行充分的掌握,能够进行辨识、唱谱即可,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专业课的学习上。

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展开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应用正确的教学理念对其进行引导。日常教学中将该门课程作为对学生音乐基础的培养课程之一,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仅仅认为视唱练耳课程是简单的视唱和听写的学习。该门课程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教学方法方面。

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积极进行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课堂教学严重缺乏实践性、趣味性,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长时间的学校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事实上,视唱练耳课程需要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引导学生通过特殊的方式来认识音乐语言,并从中感受到精神上的享受以及构建一种全新的音乐思维。

然而,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师基本上都拥有相对专业的技能,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教学方法的利用,导致教学以展现自身技能为主,尽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教师的专业技能产生一定的认可,但是,却无法掌握提升自身技能的真实方法,这是地方本科院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新时期,在运行视唱练耳课程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其内在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才能够将视唱练耳课程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视唱练耳课程的功能向学生进行全面的介绍,引导学生在重视提升自身视唱能力和听写能力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大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从内在和外在两个角度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能力;其次,提升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在进行视唱练耳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以理论讲解和自身演习为主的教学理念,而是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参与实践,在对理论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自身的即兴创作能力、内在素养等都能够有所提升。

(二)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小组教学法的应用。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讲,同音乐专业院校的学生相比,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在日常进行视唱练耳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针对专业性过强的训练,通常会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对技能学习的信息和质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引导,在较小的学习范围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强交流和沟通,从而对于提升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合并教学法的应用。当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了对相关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后,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演奏之前学习的内容,并同学生一起对演奏作品进行欣赏,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主体以及精神进行充分的了解,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处理,从而从根本上提升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质量。

例如,在对视唱c自然大调2度音程和练耳单音听记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3度以内的单音听记进行充分的掌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对教师弹奏的一组单音进行辨识;在黑板中写下4小节简单旋律,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大胆的进行视唱;接下来还应当引导学生共同对一组3小节的节奏进行模唱。这一过程中,小组教学和合并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引导其在复杂化的社会思想基础上,逐渐树立属于自己的、健全而高尚的品格。在这种情况下,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在运行过程中,应加大音乐教学的力度,而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主流课程,应当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应对自身开展视唱练耳课程课程中的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从而为提升我国人才的综合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五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技教育,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还及时调整劳技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目的是使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及时发展变化。国际上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发展的总趋势是:课程目标向以基本技术教育为主线转移,课程内容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很多国家已把信息技术作为劳技课程的必学项目;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例如,英国从1990年开始,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我国香港地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已把“技术”纳入中小学的主要学习范畴。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实施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面向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基本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的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我国社会生产劳动从体制、结构、内容到方式都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与技术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已经加入wto,要在更广阔、更大的范围内与世界上科技与经济强国进行直接竞争,各行各业都需尽快提高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创新能力。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不论在课程目标的时代性、课程内容的科技含量与先进性方面,还是在课程的实施、评价以及与之配套的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仪器工具配备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整体构建符合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二、树立“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

课程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人们逐渐深化了课程的本质和内涵,提出了“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标准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和提高自己的媒体。”这种课程观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吸取了各种课程观的合理部分,防止了各执一端、顾此失彼和产生片面性。正如廖哲勋先生所论述的:“根据课程产生、发展的规律,中小学课程设计应以育人为中心。其基本精神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各有特色的发展问题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从而全面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设计的必然要求。”这种“育人为本”的课程观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能指导我们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代课程观。用这种课程观来审视中小学的课程体系,才能认识到在中小学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劳技教育课程。

(一)社会发展需要。

[1][2][3]。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六

(中华女子学院,北京100101)。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和发展改变了金融行业的原有格局,开启了金融业从传统借贷服务向综合理财服务的新时代,创新与融合成为金融业的主旋律。高等学校金融学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必须应对市场变化,顺应时代变迁,创新理念,加快改革步伐,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应用网络课堂、慕课等新型多媒体教学工具,明确培养目标,将课堂教学与金融行业实训相结合,着力培养既有金融学理论基础,同时熟悉金融市场环境和相关政策,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金融业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随着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国金融业呈现出一幅百花齐放、群芳争艳的新局面,民资银行粉墨登场、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破冰出炉,股票期权交易上市,等等,面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挑战,传统金融企业必须应对这些改革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与此同时,金融业的创新与融合的新形势也使金融人才培养与管理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高等院校的金融学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必须紧跟金融市场的变化,加快课程体系改革,着力培养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新时代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

一、互联网金融新时代我国金融业发展特征1.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发展。12月,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在深圳前海挂牌试营业。微众银行以“普惠金融”为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银行采取有别于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无营业网点和柜台,完全依托互联网为目标客户群各类金融业务提供服务,这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同时,另外一家民营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也已经通过国家审批等待开业,其负责人近日透露,网商银行不经营现金业务,不设营业网点,“是一家纯网络银行”。这种模式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更便捷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全新的网络化经营方式,对传统金融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2.金融业务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明显加速。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银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白皮书》,从中可以看到,我国金融业务的全球化、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数据显示,2014年境外企业进出口过程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超过15%的企业占比达26%,比提升了10%,约有87%的境内企业和69%的境外企业打算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或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收付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分别较20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10%和8%。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目前累计已经突破16万亿元,货物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金额占同期海关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6%左右,人民币成为中国对外经贸投资往来的第二大支付结算货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金融业务即将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

3.借助互联网平台,金融衍生工具迅速发展。以保证金和杠杆交易为特征的金融衍生品,一直伴随着金融业创新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每天成交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金额高达数万亿美元。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银监会统计,截止2014年,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衍生产品数量达到两千余种,各家银行不断推出新的衍生产品适应客户投资需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投资产品组合更加便利化,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投资工具。

4.互联网金融发展为金融风险监管提出挑战。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高科技网络的完美结合,它通过整合在线交易的海量数据,对客户资信进行快捷化的审查,以电子支付方式完成信用消费、资金支付,让客户享受到便捷及时的金融服务。互联网实现了无地域、无时限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但由于网络技术的限制,网络安全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严峻挑战,增加了金融业风险,其中包括信息风险、交易风险、监管风险等,迫切需要金融行业及监管部门强化风险管理意识,规避系统风险。近几年,互联网理财产品呈现井喷式增长,但其本质是借助电商平台与基金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仍然受利率和货币市场的影响,如果盲目追求高收益率,可能导致血本无归的投资风险。

互联网金融新时代,金融业改革发展一日千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市场从分业经营趋向混业经营,如平安集团已经构建了全方位的金融投资平台。金融业发展不仅需要从事金融研究和顶层设计的高级人才,同时还需要大量从事基层管理和实物操作的技术人才,因此,客观上要求我国高等学校金融学教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进行及时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相适应。但在现实中,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却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1.课程体系设计理念不明确,培养目标没有准确定位。金融学的学科隶属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这是我国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对金融学科发展定位不准确,就会影响金融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面各具侧重点,需要在教学进度设计时重点考虑,但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设计的目标尚未明确[1]。2.教学内容方面,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内容比例不合理。我国金融学教学长期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两大核心课程体系,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往往注重宏观金融学方面的分析,以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为主干课程;而以国际金融为主干课程体系的教学,集中反映公司财务、企业融资、企业财务管理等微观方面的内容,课程设计主要围绕公司金融、以资产定价为核心的投资学等,更加偏重市场投资、企业资产管理,偏重微观金融的研究和教学。

(二)人才培养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应用能力培养1.理论研究型人才还是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与金融业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往往没有明显区别,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标,没有根据金融市场需求设计培养方案。造成高校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一方面是金融业产品研发和基层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却存在高校的大批金融学毕业生难以按期就业。

2.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少主动参与意识,实践环节薄弱。金融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实践应用价值的教学是舍本逐末,因此,金融学本科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侧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但是目前高校金融学教学普遍存在理论内容庞杂、教学方式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内容较少、讨论式或研究式教学学时偏少等问题,总体上缺失实践教学的设计与能力培养。

互联网金融新时代对金融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对现代经济生活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金融业的新变化对金融人才知识和能力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金融人才具备敏锐市场洞察力和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具备多学科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力,能综合应用计算机、英语、法律工具,具备较好的计量经济学分析能力。

1.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知识。互联网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要求金融从业者系统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金融理论发展的脉络有较深入了解,对现代金融理论及应用有充分认识,能够对宏观金融政策进行理论解读,同时具备微观金融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运用金融理论分析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金融从业者要具备交叉性、跨市场风险监管的能力,具备把握系统性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检测的时机和能力。

2.具备敏锐的金融市场分析能力。大资管时代,金融机构展开了以金融理财为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需要金融从业者具备敏锐的市场分析能力。我国金融市场投资工具日益丰富,与此同时,金融投资和管理的风险难度也在不断增加,需要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备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准确把握国家金融经济政策走向,必须把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锻炼自己对金融市场的直觉和敏感性,具有良好的金融市场的洞察能力,具备风险预警和检测能力,对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做好风险提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良好的金融服务意识。

3.富有创新精神和持续钻研,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互联网金融是社会科学创新的产物,网络金融新时代意味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将会更加融为一体,金融与经济将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金融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将会更加普及,突破时空的限制。因此,要求培养的金融专业人才不可墨守成规,要具备创新精神,同时,要具备多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能够将金融与统计学、数学、工程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互相交叉的边缘科学进行融合,这是互联网金融对金融行业从业者所具备的素养的`基本要求。

4.具备基本的外语、计算机及法律应用技能。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迈向全球化、国际化的步伐加快。金融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要求金融人才熟悉国际金融理论惯例,具备熟练的外语技能和沟通能力的要求,同时,适应金融国际化要求,为金融市场电子化、信息化、工程化做准备;要求金融人才熟练运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编辑和大数据信息处理和计算。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明显的法律盲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诸多问题,而互联网理财业务本身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其过度扩张将引发一定的法律风险。这一现状需要金融人员具备保护投资人利益以及较强的法律自律意识。

5.具有扎实的金融数学和计量分析能力。金融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和计量分析工具,因而定量分析在金融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最近推出的金融期权交易工具,对数学模型的分析依赖性更强,创新金融衍生产品,防范金融风险,进行金融产品精算,等等,都离不开金融数学和金融计量工具。这些都要求从业人员熟练应用数学工具,具备分析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量分析能力,这是现代金融业发展对专业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1.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互联网金融业务及风险管理课程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把握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培养新形势下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升金融业管理水平,发展普惠金融,适应互联网金融信息更新和传播速度加快的需求,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快节凑的金融市场发展要求,必须加快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改变原来以银行货币信用为核心,货币、信用、银行为主体的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增加以金融市场为主体,以货币经济、金融经济、金融工程为侧重点的内容,以及金融产品精算、风险偏好测量、金融政策演变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在尚未有成熟教材的情况下,用余额宝、p2p、众筹等经典案例分析互联网金融的营销模式及风险管理案例,通过分析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无网点、无需客户面对面的纯网络金融服务经营模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经营流程[2]。

2.改革教学方式,适度增加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听课,很少主动参与到课程中与老师一起形成讨论和思考,这样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交流。如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为教师在课程中增加案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设定互联网金融的某一热点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在课堂分享展示;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将经典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分享给学生,案例与讨论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下较大功夫搜集整理经典案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案例作为“导入式”或“式”,需要根据课程内容情景与案例的结合程度来设计,案例分析的情景及过程需要抓住案例内容的精华,不可断章取义,也不可花费太多时间讲解案情,要突出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可学性”和“内涵型”,以提高案例分析和讨论式教学的效果。

4.对教材选择和考试制度进行创新改革,适应互联网金融对专业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高校很难及时将反映市场特色的教材与课程相结合。因此要加快课程设置和教材配置步伐,教学方案和进度应该及时调整,教材选择在尊重真实、客观、准确反映金融学特征和规律基础上,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的效果。教材的难易程度和要求方面,既要继承发扬国外经典理论,让学生奠定坚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也要有分析中国金融热点和事务的内容,要将二者真正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指定主要教材和辅助教材,弥补一本教材难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缺陷。

创新考试方式,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要采用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教师可以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完成情况等均作为期末成绩的组成部分。比如在金融理财课程考核中,教师将3名同学分成一个小组,一人扮演理财师,另两位扮演客户,要求就家庭理财中某一问题咨询理财师。这样的咨询过程用手机录制成视频节目,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内容。学校应增加多种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环节,避免期末死记硬背,要综合考评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公平合理,也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参考文献:

[1]史焕平,廖继胜。金融学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若干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06):45.

[2]李银珠。高校金融学学科教学方法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6):90.

[3]任楠。浅谈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满足成人教育的需求[j].科技创新导报,,(22):149.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七

短短10多年间,高职院校迅速发展,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多数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停留在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上,缺乏全面考虑和总体安排。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多数未列入教学计划,缺少系统的教材和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等问题十分突出。

(一)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没有形成全程化教学模式

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没有形成从新生入学到参加实习全过程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很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开设时间滞后,一般在学生实习前大搞临时突击,而对低年级学生考虑不够,缺乏对低年级学生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有力指导。另外,很多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未列入人才培养计划,或者列入教学计划,但赋予的课程学时偏少,无法满足就业指导全程性、系统性、专业性的需求。

(二)就业指导授课形式与内容过于简单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其他两课教学一样,授课形式上大多数还停留在灌输式课堂教学的模式,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大课多、小课少、讲授多、实战训练少、对学生实际的就业能力培养不够,不能满足学生择业就业的现实需要。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也一般停留在就业政策宣讲、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就业信息发布等,或者由班主任(辅导员)通过班会向学生强调“不做假简历”、“要讲诚信”、“要准确定位”等说教上。这种不注重实际、形式化、空泛化的指导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根本满足不了高职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够。许多高职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队伍,除了1-2个负责就业工作以外,其他的都是由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班主任、辅导员兼任。他们大多数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只能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识背景开展相关工作。这种指导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较好的满足学生的要求。

以上几方面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除此而外,许多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开设问上,教务部门与就业指导部门工作相互脱节,两个部门做不到优势互,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实际效果不明显。还有些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认识上出现偏差,简单地认为就业指导就是推销学生,让其成功就业就算完成任务。还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就业指导网络课程,但缺少技术人员的维护,更新不及时,信息陈旧。这些因素都是就业指导不畅的瓶颈,制约着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发展。

当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就业指导作为一门为学生就业服务的课程,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积极改革现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新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及模式,才能使就业指导真正发挥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功能。

(一)构建起全程式的就业指导模式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性质是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与职业,了解实现自己职业选择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能理智地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生活道路,并且具有以个人意志做出职业决定的能力,主动地去培养和提升自我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应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容要贴近学生,适应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要适应大学期间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实际思想,以年级和专业为划分区间,构建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并逐步深化的不同教学模块。对一年级的学生,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线,帮助他们了解个人职业发展的意义和内涵,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前景和职业的要求,使他们确立初步的目标,产生的学习动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要开展职业定位教育,让学生明确将来选择职业的目标范围,同时了解现在社会就业环境。增强其就业的适应性,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要开展就业竞争力教育,如求职技巧、礼仪、心理调适等辅导。另外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让其在实战演习中获得就业的体验。

(二)打造全新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

就业指导涉及学生就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适应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职前教育课堂系统和职业测评系统,通过测试,帮助高职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明确个人的职业取向,提高他们职业适应性。另一方面,就业指导的内容要找准结合点。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所有专业教学计划,并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加入现场指导、角色模仿、实际演练等方式,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改变传统的以就业指导理论为主的教授方式。与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主要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论坛、工作坊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师通过定期的实习检查,对各个实习基地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针对不同就业需求的学生,进行对一”的就业指导。最后一方面,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不失为缓解就业压力路。毕业生将来不仅仅是求职者,而将会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逐步实现学生从就业走向创业之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有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当务之急。一是优化队伍结构,校内要建立一支专、兼营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校外要吸纳社会职业指导专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加盟,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同时还要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为学弟学妹传授求职经验。二是要加强现有指导人员的培训和进修力度,要求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育的老师都必须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鼓励有条件的教师通过职业指导师考试,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同时学校还应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提供去用人单位沟通考察和交流的机会,以提高其市场分析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就业指导队伍的培养方案,促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稳定。

总之,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承担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必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学生自身特征、企业和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积极构建合理、科学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并努力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八

摘要: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机械制图》在机械零件的设计、加工和应用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门课可以说是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机械类汽修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难度对于相对基础差、底子薄的职业中学的学生来是非常大的,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绘图、读图的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空间想象能力;教学改革;立体感。

一、引言。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汽修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等专业课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需要掌握《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规范,熟练绘制汽车零件的零件图,准确的画出装配图,并能正确的对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准确读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现状,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是职业学校面临的主要任务。针对当前社会需求及教育模式的调查和研究,结合职业教学特点,通过笔者多年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经验积累,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改革意见。

二、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的重视程度。

《机械制图》是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机械类汽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学生始终认为,只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课程才是他们的专业课。殊不知,《机械制图》对其他专业课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机械制图》就无法对各个零件进行全面了解,无法直观了解其内部结构,也无法对汽车的`整体结构进行全面了解,也无法准确对各部分零件进行装配。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性,就要充分展示《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重视程度。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现状来讲,不少学生很快就会丧失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兴趣,也是每位教师要特别关注的。引导学生重视《机械制图》课程,激发兴趣是学好这门课的前提,有兴趣才有动力。但要想提高学习兴趣,必须将《机械制图》与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相结合,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机械制图》课学习的能动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应用本质,比如:在学生上《机械制图》课之前,先带他们去汽车生产厂家去参观,了解整个汽车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每个汽车零件的加工过程,了解这些过程都离不开图纸,甚至于汽车零件的装配也必须在会看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前提下来完成,让他们看到各种机械零件,包括活塞、连杆、曲轴、螺栓、螺母等零部件,让他们真正感知实物,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更让他们明白《机械制图》与他们以后的工作息息相关,从而提高了他们对《机械制图》课的重视程度。

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讲好《机械制图》课的前提。

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各中学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各专业课,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能够做到最好。而且,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准确的掌握,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与理解。在这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执行者,而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和课堂的参与者,知识的传递是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这样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通过各方面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把《机械制图》知识讲述的生动形象,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学生是否喜欢这门课,除了相关教师的良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外,最核心的是把知识的精华传递给学生,将课堂知识拓展出去,将知识与应用结合。例如,《机械制图》的教学中,还要结合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等知识辅助讲解,融会贯通。《机械制图》课画汽车发动机上的连杆时,假如制图教师懂车和连杆的结构,就能把结构说的更明白、透彻,学生也能和所学的汽车发动机知识联系到一起,兴趣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也会更佳。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绘图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因此《机械制图》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绘图、读图的功底外,还必须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绘图已在职业中学机械类专业中广泛采用。因此,对于《机械制图》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和计算机绘图知识。

五、好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一定要结合专业课的特点及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些直观可见的教学模型,以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总结知识点、重点,探索出一些形象化、通俗化的口诀。这样的话,不但便于学生记忆,更有利于将枯燥的内容简单化。例如,再讲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时,三视图的画图规律是很难记忆的,因此,教师必须总结出其投影规律,即三视图的画图要领“高平齐、宽相等、长对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绘图质量。

六、结束语。

总之,《机械制图》是机械类汽修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和立体感的学科。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而言,难度大,难于讲解。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掌握更多课本外的专业知识,利用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培育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来。

参考文献:

[1]浅谈.课程教学方法[a].机械制图,2001.

[2]孙建锋.机械制图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职教论坛.2004(14).

[3]刘海鱼.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j].职业教育研究,2010.

[4]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6):165.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九

一、成功的做法。

1、较全面地落实了新课程的培训任务。

根据我县新课程师资培训的目标,小学科学课程培训在积极探索中开展了一系列较有成效的活动,并遵循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总体原则。

一年多来,小学科学教材培训共组织了三次大型活动,组织起始年级科学课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课程的新编教材,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教材在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和改革的突破点,逐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使教师能基本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我们采用专题讲座、上研究课、用音像教材、听观摩课等形式对广大科学课教师进行示范、启发、引导。我们还组织了部分教师参加市研训中心举办的科学教材培训以及教学研讨会活动,培养骨干,以点带面,同时,培训阵地前移,以乡镇为单元,倡导参与式培训,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以及采用案例式教学和教学观摩等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本地、本校、本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案例进行研究、探讨、诊断、评价,达到教师能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目的。通过新教材培训,不少教师深有感触地说:“科学课究竟该怎么教我们有了初步的认识”。

2、许多教师树立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新观念。

这次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不难看出,科学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衡量这次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教材培训之初,我们就意识到要在教师的头脑中确立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观念的重要性。

为此,我们组织了暑期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在第一届小学科学课程专家组成员的精心筹备下,全县一线的小学科学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参与式培训。春、秋分两次组织了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在进一步解读教材,分析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的基础上,以课例引路,体验并理解科学,同时,通过录像资料让老师们聆听国家课程专家路培琦、郝京华等教授的讲座,观摩实验区优质课,还组织老师参加省、市教研部门举办的科学论文、教学案例竞赛活动(我县参赛作品中,两位老师的论文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一名老师的教学案例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9月下旬,我们还选派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省教研室举办的全省小学科学说课观摩学习。在这些活动中,使我们有机会借鉴外地有益的经验,了解科学实验的信息,这样保证了我县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正常、有序地展开。通过各种活动,既提升了科学课教师的教育理念,又从实践层面予以示范,这为我们开展科学课程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让学生充分地去探究,培养科学素养。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大多数老师都能认识到科学课不能象过去那样教了。科学课要让学生去经历一个观察、研究、认识的活动。只有参加一个活动才能获得一份有意义的经历。而“经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又太重要了。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科学探究的核心就是强调“动手做”。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即“经历”。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十分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平常的教学中,不少老师改革的步伐再加大。例如,一位教师在教《观察水》这一课时,通过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打破以往的“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然后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而是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围绕主题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全面开展以学生为主题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你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比比看谁的发现多。在课堂上,老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是:能装水的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容器、泡沫、木块、尺子、沙子、各种颜色图案的塑料板等等,学生也准备了许多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学生在课上自学看书,讨论,实验,教师在学生中个别指导,学生的学习气氛很浓,讨论、研究、实验后知道了许多关于水的知识,归纳起来有: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科学素养良莠不齐,区域不平衡。

从我县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中反映出不少教师缺乏科学方面的知识,一部分教师由于没有理科背景,对于简单的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缺乏系统了解,对大自然的一些现象没有观察的积累,缺乏一般的常识。对于科学的性质,科学与其他学科、与魔术,甚至与科学幻想的差别知之甚少,这是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的。

2、学生习惯于你讲我听,动脑动手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从我们的课堂中发现,不少学生缺乏科学探究方面的基本能力,如在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中,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不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不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包括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的能力都欠缺,小组讨论、交流不敢大胆发言,对别人研究的结论不敢质疑等等,这些都是长期以来被动学习所致,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亟需加强。

3、科学课开展的条件有待改善。

我们普遍面临教学资源不足、各种设施、教学条件差的现象,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不少学校没有仪器设备,没有实验基地,“工具箱”订不起,甚至连一台电脑也没有,更谈不上互联网的运用了。大部分乡镇学校没有社区图书馆,更不用说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了。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我们要实现课程改革的设想,需要老师们付出巨大的艰辛。

4、领导重视不够。

由于新课程与应试教育的冲突,部分学校领导对科学课存在偏见,有些校长提出“以成绩论英雄”的口号,学校领导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成绩的要求,他们真正关心的仍然是升学率。因而在配置专职教师上,在教学设施建设上,在经费投入上以总总借口让位于其他学科,把科学课看作是搭头课、是副科。

5、大班额不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不少学校班额过大。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操作,然而由于学生人数过多,不少学校一个班六、七十人,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目标的落实。

另外,在新课程改革组织实施中,我们教研部门还存在指导不力,下功夫不够,没有及时帮助老师们解决观念上的误区,工作中的困惑,以致老师们感到孤独无援,手足无措。

三、对今后科学课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科学素养。

我们知道,科学学科学习的内容是大科学中的常见科学事物和现象,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科学领域的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宇宙这3个方面。因此,小学科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内容的综合性课程。驾驭这样一门知识领域极其广阔的学科,要求老师必须通晓科学学科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它需要的是现代复合型的教师。需要对科学教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以及决定这些概念、规律和原理的基本事实达到“精通”的程度。即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应建立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刻把握其内在含义且运用熟练。科学教师还要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科技的最新观点和研究成果,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给学生以恰当的启发,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奋进的正确引导。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合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能亲身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面对学生在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因此,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上,希望老师们要树立“两种精神”,增强“四种意识”,培养“六种能力”,即树立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智慧和创新精神。要增强开拓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和未来意识。要培养教学组织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师生交流能力,组织指导课外实践活动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二)、千方百计建设好科学实验基地。

为了顺利开展科学教学,使“动手做”能够真正落实,我们要多方争取政策,不仅使教学材料--教科书、工具箱、科学活动手册、光盘等一应俱全,还要建设适合科学课教学的实验室、科学园地以及科学教具设备。虽然这不是一件易事,但我们作为科学教师理应多作一些工作,一方面请示领导取得一定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一方面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想办法制作一些教具,也可发动学生收集一些器材,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我们周围有不少老师已做出了榜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制作教具、学具。虽然准备的时间是多一些,但我们在困难时期不得不这样做。路培琦老师说过“要用瓶瓶罐罐做实验”,要通过我们的双手,建成一个象模象样的实验室。

(三)、探索大班教学与探究学习之间矛盾的出路所在。

探究式教学一般适合小班进行,在大班进行探究式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国外发达国家,一个班级通常只有20人左右,探究式教学很容易开展。而在我们国家,一方面提倡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而另一方面政府却又在压缩教育成本,减少教师编制和班级数,造成班级人数过多,一个老师很难控制数十人以上的探究学习,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有效的办法解决暂时的矛盾。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是大班探究学习的一个有效变通。在小组内建立小组长负责制,让小组内部人员有必要的分工和合作,把一个大班化成一个个小的班级学习体,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探究教学的效果。

总之,目前我们的科学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同时有些科学课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形式上,对科学的内涵体现不够,对科学的理解需要加强,尤其是科学性质的理解,这将是我们的一项长期任务,希望大家都来关注这一问题。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十

摘要:文章就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成效性问题,提出现代教育理念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实践中指导性地位不明确,是导致高师音教改革成效甚微的主要原因,并对音教改革历程与改革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高师;音教改革;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性。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随后国家颁布《新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各学科中开始实施,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也拉开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帷幕。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在课程结构、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学术界关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讨论文章与科研课题也层出不穷。人们开始反思高师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与现代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与成绩。然而,这离现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历程中,不难看出从理论指导到实践探索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性地位不明确,是直接导致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关注和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并践行于音乐教学实践中,是每一位高师院校音乐工作者的职责。

一、现代教育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是指关于教育未来发展的理想观念,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和终极的范型”。[1]现代教育理念,是当代教育家在总结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社会未来人才需求为前提,形成的对教育未来发展的认识理念。它作为社会文化的典型代表,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前瞻性。现代教育理念为我们呈现出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学生发展的课程观,多元、科学的评价观,开拓创新的教学观等等。这些崭新教育观念呼吁现代教育应培养人格完整、素质全面,具有开拓创新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合格人才。这样一个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规格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去完成与实现,这个载体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作为承担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显然应当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并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将其渗入到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适应基础音乐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需要。然而,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历程中,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改革的作用是弱位的。

二、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20世纪80年代,高师音乐教育开始在改革中艰难前行。那时,学术界就师范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不同特质进行争论,提出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提倡音乐教育师范性,脱离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这一时期,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在师范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不同特质的层面上的学术争鸣,体现高师音乐教育在努力找准自己定位阶段的不断探索,明确了高师音乐教育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的办学目标。但是,由于这些理念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学术争鸣中,缺少国家、行政和教师的积极而有深度的参与,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院校和教师仍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形成雷声大雨点小的改革态势。

90年代,国家出台了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的修订大纲,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加强了音乐教学法课程,增加了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拓展了公共课和教育类课程,突出了高师音乐教育“如何教”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教育学科与音乐学科严重割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把所学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有机地运用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在技能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各院校进行了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体现着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由于受高师音乐教师自身教育成长环境的影响,缺乏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与指导,不能把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观,很好地践行在教学实践中,故改革成效不尽人意,也未被推而广之。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实施,把高师音乐教育又推向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各高校从基础教育改革中看到了此专业的发展前景,从而使过去不被看重的音乐教育专业,立即成为教育学科的朝阳产业,在各高校应运而生。接踵而来的问题是,高师音乐教育师资匮乏,场地与基础设施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从此高师音乐教育的重心转向解决扩招后所需的基本教学设施与师资等问题。对自身的教育改革与服务对象的教改态势关注减弱,无暇顾及高师音乐教育深层次的改革与发展。在高校扩招的十年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较深的层面,不管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评价机制、教材修订等方面,都更加接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这期间,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却出现了因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之需而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从高师毕业生的求职现状,反映了高师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诸多领域出现滞后与偏差,这一现象引起国家教育部的高度关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国家颁布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指导方案》,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2]方案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义,把专业课程分为四大板块,必修课、选修课、地方和学校课程、实践环节。必修课:强化了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体现了课程学科化。选修课:分限选课与任选课。限选课突出了学科专业知识的延伸与应用;任选课涵盖了音乐教育学、心理学类课程,音乐历史文化类课程,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类课程,音乐表演类课程,音乐创作类课程,美育与其他艺术类课程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为提升人文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地方和学校课程激发了学校开发地方与学校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为传承本民族与本地区的音乐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实践环节是我们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内容,每一类实践都是我们培养目标的综合展现,也是我们修订培养目标,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三、改革实践中的问题。

从国家颁布的课程指导方案来看,它是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精神,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方案。尽管还有待完善,但是它为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根据课程指导方案的意见,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结构修订。然而,在理解和实施过程中,各地区、各院校情况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对现代教育理念在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性地位不明确的问题。例如有的院校虽然在课程结构上做了改进与修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仍旧老一套。从表面上看对课程进行了整合,教学形式有所改变,但实质问题是,这些改变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没有从深层次去思考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什么,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关注的对象是什么,教改将达到怎样的目标与要求。多数院校的改革内容主要是课程整合,教学形式的改变,拓展社会人文类课程等方面。有的地区甚至还处于一种简单、初级的教育教学改革阶段。因此,亟待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几点:

1、在课程整合中,多数学院较少考虑整合后的课程对学习者是否有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有的地区在课程整合上,不是简单进行繁、难、偏的删减,就是多门课程的简单集成,而从破坏了学科的逻辑结构,使学习者更加困惑。

2、在教学形式的改革中,理论课教学,除了有的学校加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外,多数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格局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教学模式,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多数教师仍把技能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较少强调和关注音乐作品的表现意义,以及较少对怎样用技能技术去表现作品等问题进行探究。

3、在社会人文类课程拓展方面,各高校根据自己的课程资源,虽然做了增加,但课程种类和课时较少,选择范围较小和实效性课程较少,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课程开发更少。

4、教学实践是师范教育学生走向职业生涯的必经阶段。遗憾的是,目前这一重要环节存在着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多数学校对教学与技能实践组织甚少,实习、见习的次数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学校是让学生回家自主进行。这些流于形式的实践环节无法帮助学生较好地走进基础教育的课堂。

四、改革实践中的建议。

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教改成效不够明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因素。教师是实现教改目标的重要载体,构建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是关乎中国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之因。怎样做好现代教师的职前学习与职后培训显得至关重要。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未来音乐教师。毕竟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策略,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因此,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一定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学习和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新课程标准,这样才能更加切实、有效、深入地推进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进程。

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谈几点建议:

1、课程整合需要教师重塑新的教育理念,构建现代教育教学观,转变自己的教育角色,从主讲者变为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合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以及求知的兴趣。这些观念的建立是实现课程整合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和原动力。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课程组合,它必须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考虑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综合性、实效性。根据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标准,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课程整合内容。同时,也要注意高师音乐教育课改与基础音乐教育课改的异同性。基础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音乐体验过程中了解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美。高师音乐教育属教师教育,它必定具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训内容。因此,在课程整合中需要尊重各学科的逻辑关系,开创新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方法。如:高师音乐基础理论课就是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是否可以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中,渗入综合音乐文化类知识,辅以优秀音乐作品音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感受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关系。改变原有枯燥、乏味、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内容与学习程度上,要考虑基础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与有效性,能承载后续课程的基础需要。

2、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中,应考虑学习者在有效时间内需要达到的专业基本技能,有一个适应基础教学工作需要的基本标准。根据要求组织该学科教师到基层学习、研讨,以制定合理、适用、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集体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体课组织学生对技能课中遇到的问题、难点进行讨论和探究式学习。教师做好思考引导和问题解析的相关资料,学生做好提问资料和学习笔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职前培训中感受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义与乐趣,而不是以单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教学目标的课堂形式。那些新型的教学模式会潜移默化地应用在未来基础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小组课教学,在教授专业知识与训练技能的同时,注意共性与个性问题的准确阐释与良好示范。良好的示范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应贯穿对学生在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与学生探讨如何“奏”、“唱”好一首音乐作品或练习曲,而不是纠缠于技能问题,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来多样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感受到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高师音乐教育应成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的排头兵,因为,它具有优于基础音乐教育开发此项课程的优势与基础。可与基层音乐教师共同探究和开发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类课程,促进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高基层教师开发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其次,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础教育的音乐文化传播者,其辐射性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师音乐教师如能带领学生进行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发,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以及对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只有当学生在校有了这些学习经验后,才会把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他们的教学工作中,从而形成新一轮的本地区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发。

4、教学实践是学生走向准教师的重要环节,教学就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没有实践的过程无从谈论教学。同时,从体验和经验中学习,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形式。因此,教学实践应在有经验教师的带领或指导下进行。如:一年级需要设立见习期,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情况,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每一次的见习中,他们将深切地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不断激励和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以及职业所需的扩展性知识。在高年级的实习期,应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公开课、讨论课的教学实习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实践体验”[3],培养学生修正和解决理论与实践中各类问题的能力,改进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在教学技能实践中,应重视组织讲课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现激情。加大学校与社区的艺术实践机会,重视培养学生与社会交往及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价值,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与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运新衰,系于教育”[4],教育成败,系与教师,教师成败,系于理念。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当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从政府重视、学校实施,有效推进教师职后培训。只有在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现代教育理念在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此外,近十年高校的扩招、转型、升级等原因,造成高师音乐教育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服务意识减弱,对改革势态的关注严重不足,促使高师音乐教育作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引领者势态被削弱。高师音乐教育只有重树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的服务理念,为国家发展的改革理念,才能真正全面地融入到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层面上来,培养更多新型、合格的音乐教育师资,使高师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济良.论大学的教育理念[j].河南社会科学,(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z].2004,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2010,12.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十一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德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了课改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人文德育的高职德育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式教学模式。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两课”,即人们所熟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有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仍然称其为“德育课”,本文遵照习惯使用“德育课”这一提法。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然而,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强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德育课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首先,在新的目标、形势和任务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德育课的地位和效能,开始思考和质疑:德育何为?其次,外部环境的巨变加之德育教学本身存在的弊端也使课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陷于困境,甚至亲身从事德育教学的工作者也感到迷茫:我们的德育有何意义?怎样进行德育?这些问题折射出高职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因此,反思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寻求在职业教育的特定背景下,德育效能和价值的最大化,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课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德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教学体制的弊端。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直接导致德育实效性不强。首先,传统的德育教育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极少实践教学甚至完全忽略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又偏重知识的认知,往往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囿于特定的、固定的课堂教学空间和环境,教学活动只能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理论认知,远离生活场景和社会实际,缺少体验、感悟和践行,课堂教学就缺乏活力,难有真正的效果。其次,课堂教学多抽象理论说教,缺乏生动鲜活的内容,更少参与和体验。德育课程确实包含着确定的理论、知识和规范,但德育的目的绝非只是掌握和理解确定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站在社会发展的现实中,作为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一种力量,通过对话、交流和关怀,引领生命走向真善美,去体认生命的价值,显现生命的意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以教材理论为“法定知识”,过分尊重其权威性而不去寻求发展与超越。同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有形的、稳定的、成熟的,因而是易于把握的,相比之下,教材理论之外的鲜活材料则是无形的、不稳定的、缺乏组织性的,因而是不易捕捉和把握的。所以“法定知识”的说教和灌输几乎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师生的平等对话,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学生对德育课的首要印象便是“枯燥无味的理论”,他们也不会投人热情去关注,甚至不听讲。

2.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使得高职德育缺乏职业特色和吸引力。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训练职业应用能力为重,是使学生能从事某种职业的专门化教育,又称这种教育类型为就业教育、谋生教育、饭碗教育,意在强调其授人以谋生技能的特色。尽管谈到职业教育,人们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毫无例外地顾及到“德育为先”,但在以功利化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中,面对社会功利化的评价,德育何去何从,仍然难以定位。高职院校德育课的设置是以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和共性为前提的,职业教育的个性特点、专业特色不能得到直接的体现。

如果德育教学实践中对此状况不能给以充分的考虑和扭转,那么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岗位需求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场景中,德育必然处于尴尬境地,甚至会产生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在突出专业特色的目标中,专业课程的学时很是紧张有限,既没有直接效用,又缺乏学科吸引力的德育课,则显得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而成为专业特色建设的不利因素。如此现状,如何实现德育的普遍共性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个性有机结合?因此探索出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模式成为高职德育的当务之急。

(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病。

1.封闭性。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材中是经过社会选择的、预成的、具有权威性的所谓“法定知识”,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己任,学生无形中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方式封闭:德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仍是课堂理论讲授,不能摆脱说教和灌输的定式,缺乏师生交流和互动;教学的环境封闭于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室,远离生活实践场景;考核评价的方式封闭保守,沿用其他知识性学科的考核手段,局限于书面试卷形式的考试、考查,忽略德育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的特殊性,将其等同于教学效果外显、可测的纯理论学科,德育智育化了。

2.单向性。信息输出是单向的,教师在课堂上掌有绝对的话育应该承担起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主要职责。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是相辅相成的,德育与专业教育因此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整合的基础,二者不是相互矛盾和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的。虽然德育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人文教育,但在目前职业学院普遍缺少人文课程的条件下,德育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担当起人文教育的职责。但人文教育的内涵和领域博大精深,在职业教育的主题中我们怎么予以选择和定位?这是首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人们求职生存的现实需要中,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被强化,而人、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的生存条件和意义、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等等与人的存在同样密切关联的问题逐渐淡化、边缘化了,教育中的人便也片面化了。德育要思考和面对的不正是这些问题吗?我们的德育就应定位在这个意义的人文德育上,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专业成才,又要精神成人,那么德育的宗旨就应是,以人为出发点,强调人的和谐发展,致力于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帮助学生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以正确的态度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上各种复杂问题,善待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并把个体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

(二)超越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交往式教学模式。

人文德育要面向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重视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层面上作用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这就需要通过理解、阐释、反思、交流、体验、感悟等形式使学生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撞击。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性、单向性、被动性和程式化必然阻碍德育触及学生的主观世界,我们适应人文德育的思路,在实践中尝试采用了交往式教学模式。交往式教学突出教与学双方互动,进行相互信息交换和交互作用,它不以学生获得成熟认识成果为目标,而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创造性、塑造自主自信人格为目的。交往式教学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的特征。

1.交往式教学是开放性教学。教学活动形式是开放的,不再封闭于教室和课堂,而是以课外课的形式延伸到实习基地、报告现场、校园活动现场和网络空间。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参照,但不局限于教材,课堂的主题是开放的,课堂的素材来自社会生活实践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一段社会纪实的视频,一部爱国题材的影片,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题。教学主题和素材可以由教师确定,更提倡由学生来发现和提出。学生通过校园网上的德育大课堂、心灵有约等在线交往平台,提出他们关注的话题或素材,教师经过筛选、综合对比,确定有普遍需求的主题,作为教学议题,组织学生互动交流,教学的过程是对话、交往、探究、反思和实践的过程。互联网成为师生交流、传递信息的空间和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可以跨越空间的局限。开放性是交往式教学的根本特征,开放是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课程观由静态走向动态,是教学内容由空泛走向真实,有开放,教学才能充满活力。2.交往式教学是平等性教学。交往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向性和被动性,教师与学生作为平等的认识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师生间教学技术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不强调教师与教材的权威,不推崇学生的顺从习惯,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互动语权,占有知识文化资源的优势,以其惯用的说理灌输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控制课堂。在信息的`单向传递中学生丧失了话语权和参与权,话语霸权取代了双向对话,侵害课堂的信息反馈、交流和沟通。

3.被动性。教学内容以教材为文本,受制于文本知识框架,教师被动服从教材,按主流意识形态的思路解释教材,实际沦为讲解教材理论知识的工具;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被动接受即成的知识内容,完全不被考虑主观需要、思想和情感,实际学生被当做没有行动能力的客体,这种教学是一种“就范式教育”,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4.程式化。缺少了对“德育为何”“德育何为”这样根本性问题的深刻思考,德育成为一种按部就班的程式化的教学,少了心灵的感悟、精神的交流、情感的触动,无论内容还是效果都缺乏真实有效的东西,成为纯粹的为课程而课程、为教学而教学的常规形式,为增强实效做出的些许尝试和努力也往往淹没在程式化的常规教学之中。形式化、空泛化、简单化成了德育工作的典型特征,德育逐渐演化成了一种陪衬和摆设。

(一)更新教学理念,探寻和谐德育。

1.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德育本应是实践中的培育,德育的资源应是社会生活实践,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德育,才是和谐的德育,所以,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增强实践性应是德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体现德育的实践性,怎样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不是把学生带出课堂,参观、考察或者举办一次次的主题活动就是真正的实践?德育的实践性到底怎样定位?我们怎样才能获取实践的效果而不是形式?在深入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要获得答案首先需要重新去理解和尊重教育的对象――学生。理论和实践是否有机结合,其关键是能否以学生为主体,体察他们的需要,关注他们的生活质量,从他们的生活世界出发和展开,延伸出去,接轨社会生活的实际。否则,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参与,德育就成了教育者自说自话,没有回应,没有效果。

为此,我们采用的实践形式不限于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这些活动形式毕竟都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常态化,我们把学生乐于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的聚焦、讨论,对普通人的不平凡事迹的了解、评析,对周围人、身边事的讨论、评价、反思等作为简便易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来开展。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体会、交流,受到触动,获得情感体验和精神升华。实践场景可以不限于德育基地、纪念场馆,我们把学生的校园生活、临岗见习、实习经历作为实践教学的最直接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社情、了解实情,有所感受、有所体验、有所思考,再帮助他们把感受和思考理顺出来,相互交流,在此过程中引领学生们的精神成长。

2.探索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理路。建设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模式,必须要处理好德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人们早已普遍理解和认同这样的观念,即缺少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因为学生不光要以职业人的身份生活在岗位上,他们同时还是生活中的普通人,需要有普通人的心灵感受和精神追求。职业教育不光要助学生专业成才,同样要引领学生精神成人,德型学习环境,并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积极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信息的传递方式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对话或多向对话,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信息的交互传递和交流。交往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交往教学的平等性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自信、自尊、自强意识,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3.交往式教学是互动性教学。交往式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平等的对话、真情实感的交流在师生之间进行,教师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师一生在对话中交互问答,交互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师生通过问题的提出和应答互相感悟”,教师不光要思考去教给学生什么,还要反思从学生那里学到了什么,教学相长在“互相感悟”的过程中变成现实。

人文德育的教学理念和交往式教学模式的践行,在改进教学实效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和学生均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当然人文德育的教学理念和交往式教学模式都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同时我们也深刻感受到教学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必须成长为“发展型”“反思型”“创新型”的教师,才能胜任现代教学工作。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十二

[摘要]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本文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培养、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实践表明,通过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充实和更具条理,学生视野得到了拓宽,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有利于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工程意识;创新能力。

面对机遇与挑战,学校要求以专业特区为抓手,引领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群的建设;突破体制瓶颈,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注重能力提升,强化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拓宽办学渠道,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此为契机,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为皖西学院土建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又是省级精品开放课程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本课程在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大胆进行了改革。基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核心课程地位,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使用方法和质量检测与控制方法,了解工程材料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以及材料性能改善的途径。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针对不同的工程进行合理的选用材料,并能与后续专业课程密切结合,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以及施工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1,2]。本文结合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初期建设,以皖西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区为例,总结了在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十三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繁多、叙述性强,导致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容易照本宣科;而各类材料的介绍又自成体系,缺乏横向联系,使得整体逻辑性不强,导致学生认为土木工程材料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不会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3]。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大型工程、新型建筑和新的设计、施工技术的应用,建材工业也出现了新的面貌,新材料层出不穷,新品种日新月异,老规范不断被更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是课程理论部分的重要补充,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工程师素养,学会用实验来验证材料的基本性能和质量检测方法,从而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4]。实验项目主要包括:水泥的基本性质试验、混凝土用骨料试验、普通混凝土试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浆配合比设计以及石油沥青试验等[5-6]。而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常规的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检测,与工程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课程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校“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建设目标,亟需对课程进行改革。

2深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工程意识。

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九个教学单元,包括: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与砂浆、钢材、砌筑材料、木材、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及其他工程材料等[5-7]。课程内容各自独立成章,相互关联性差。为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的教学单元整合成如下五个模块: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胶凝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建筑钢材和建筑功能材料。每个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工程实例,将其和其他模块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比如现在的高层建筑用到的大流动性高强度混凝土,大流动性是混凝土的和易性指标,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泵送能力,要想得到大流动性混凝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加大水灰比,但这样做的后果又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孔隙率增大,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通过多渠道增大混凝土的强度。通过与工程实例相结合,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胶凝材料是土木工程材料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分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三个独立单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整合三部分内容,利用类比方法将其融合到一起,如图1所示。利用mooc的'线上资源优势,结合胶凝材料在道桥上的应用发展史和实例展示,使学生对胶凝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和掌握。而胶凝材料是后续专业课如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结构设计等的重要基础,必须要掌握好,才会用起来得心应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2]。如讲解六大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和应用的时候,可以使用类比法,将知识点进行横向拓展,先将水泥按照掺混合料的多少划分为掺少量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掺大量混合料的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两大类;再通过列表进行对比讲解,掺混合料少的两种水泥性质基本相似,与掺混合料多的水泥性质基本相反,而掺混合料多的四种水泥性质也基本相似;最后将知识点进行纵向深入,指出其共性之外的个性,比如粉煤灰水泥的抗裂性能较好,火山灰水泥的抗渗性较好,矿渣水泥的抗渗性能较差等。这样,六大通用水泥的基本性质就一目了然,既有助于记忆,又便于类推各自的适用范围。再结合mooc的线上资源案例再现,学生对六大通用水泥的特性和应用就会印象深刻,学起来也会轻松很多,不用去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工程师素养的训练是有益的。

3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任务就是验证所学的基本理论,学习材料的试验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2-4]。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验教学改革着力从三方面展开。

3.1基本实验。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基本实验包括水泥的基本性质测定,集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筛分实验,钢材的拉伸实验和砌体材料的性能测试等验证性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常规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学会用实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老师可以将工程上的质检样品引入到实验过程中,让学生用实际工程样品做材料的性能检测。试验前,要求学生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试验中,实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样品变化和实验数据;试验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给出检测结论。基本实验部分的考核综合考虑实验过程的评价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3.2综合设计性实验。

此类实验主要包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砂浆配合比设计,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或砂浆的强度等级要求,设计不同配比的原材料,在施工和易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经拌和、振捣、养护、强度测试等实验操作,获得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经济性等符合要求的各材料配比。配合比设计实验是综合运用所学材料的理论知识来设计、试验材料的性能,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试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程师素养。综合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实验内容,如混凝土强度测定部分,可将混凝土试块作为研究对象,老师讲解混凝土试块的破坏原理、加载方式和加载速度对破坏强度的影响等,通过示范演示后,各小组自己动手完成混凝土试块的加载破坏,包括加载速度的设定、加载变形直至破坏的过程记录、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通过拓展实验,学生对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变形、破坏发展过程能深入地了解,也更能把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真正应用到工程实际中。通过拓展实验收获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

3.3现场参观调研。

通过参观建材市场、混凝土搅拌站和钢筋、钢构件加工厂等,来拓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参观建材市场,增强对各种建材产品的直观感性认识,通过对比直观感受不同质量等级的建材产品其外观表现出来的质感差别;参观搅拌站的过程中,由工程师现场给学生介绍混凝土搅拌站的运行管理,包括过程控制、质量控制以及如何保证混凝土在施工前和施工中的施工和易性等具体实际工程问题;参观钢筋、钢构件加工厂,让学生现场感受钢筋、钢构件的生产加工过程,知道钢材的性能与生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系等。参观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要对参观的过程有记录、有思考,以及参观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这个过程既可避免部分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走马观花现象,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的优良工程师素养。

4课程改革效果。

课程改革的效果之一,体现在教育的主体——学生上,学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兴趣得到很大激发,综合能力有很大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吸引部分学生参与到课程组老师的科研项目中,积极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部分已结项并获校级奖励。课程改革的效果之二,体现在课程本身的建设与教师的发展上。《土木工程材料》获批安徽省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立项;同年“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材料学科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批安徽省省级重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20副主编出版发行“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组老师近三年已有三人次获得课堂教学考核优秀等级。通过课程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其工程师素养、增强了其创新能力,课程组老师教学水平、教育质量也得以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5结论。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通过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充实和更具条理,学生视野得到了拓宽,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今后将继续结合《土木工程材料》省级精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建设内容,为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施惠生,郭晓潞.土木工程材料[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学课程改革思考(优质14篇)篇十四

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行业能力和较丰富的行业知识与经验以景区、酒店、旅行社等行业为对象的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学生将来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多年来,国内高校对实习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往往是有计划无实作,有实践无标准。呼伦贝尔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始于多年前,目前已形成了较为稳定涵盖本科四年,由计划、动员、考察、调研,到总结报告的完整课程操作模式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和新常态下的旅游人才培养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也应当做出创新和调整。

相关范文推荐

    医生策划活动方案大全(18篇)

    策划方案的执行需要有具体的计划和步骤,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策划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xx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

    学生写给老师的一封信的内容(模板24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能够提高我们写作风格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资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尊敬的老师:您好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

    范本的特点是语言通顺、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一些精彩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词汇教学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

    生活中的美好作文大全(19篇)

    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和写作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每当自己孤独的呆在家时,总会感觉这个

    疫情英雄的心得体会(实用22篇)

    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还可以与他人分享经验教训。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范文,每篇都是作者用心思考和总结的成果,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

    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报告自我鉴定(优秀22篇)

    工作鉴定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下面是一些优秀员工的工作鉴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六月份组成团队时,我主动打电话

    人力资源专员的试用期(精选17篇)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以下是一些人力资源工作总结的典型案例,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和做法。也许很多人听过人力资源专员职位,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优质20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写作思路,并且提供一些常用的词汇和句型,使文章更加得体。阅读范文范本时,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写作与其中作品的差异和不足之处。

    职员正式辞职申请书(汇总18篇)

    辞职申请书通常包含个人基本信息、离职日期、辞职原因等内容。希望以下这些范文可以为你的辞职申请书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自从xx年x月份进

    学校使用手机的心得体会(热门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让我们更加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与感悟。请大家注意,以下的总结仅供参考,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