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学剧本格式范文

时间:2023-03-24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文学剧本格式范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文学剧本格式范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文学剧本格式范文一

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搬上舞台表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学剧本的写作格式与范文,欢迎阅读。
 

文学剧本是电视剧的基础,由剧作者完成,是未来电视剧的框架,对未来电视剧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以及风格等作出明确规定。

就篇幅而言,一般情况下每集电视剧的长度加上片头片尾播映时间大约五十分钟,写成剧本大约一万五千字到两万字之间,包含的场景多则七十到一百以上,少则十几个乃至几个场景。也有较长的,如最近播映的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每集长度达九十分钟以上。有些系列短剧,每集长度不过二十多分钟,写成剧本也不过六七千字左右。

在对剧本的.要求上,剧作者与导演视角总是有所区别,剧作者往往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希望剧本有更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导演看重的是可拍性,注重剧本的情节和结构,讲究视觉效果,其文学色彩在拍摄中往往会被剥离开去,剧作者与导演对剧本的不同要求,也就形成了两种文学剧本样式,一种偏重文学性,另一种则偏重镜头感。

特点:

(1)剧本不但是可供拍摄的(习惯上称为“可拍性”),而且也很注意文字语言的修辞和文采。它既为导演拍摄提供了基础,又能成为一种普通读者阅读的文字读物。

(2)往往以场景的时空变化来划分剧本的文字段落,但不在每次时空转换的时候标明时间、地点之类,而是通过对情节的描述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3)不对拍摄技术作明确的规定(比如注明什么“特写”、“推”、“淡出”之类),而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直接描写把内容暗示出来。

1921年1月的一天,午后。

伦敦,泰唔士河畔,码头上。

冬天的伦敦,细雨中,浓雾渐渐散开,但湿气还是时时扑面而来。 接船的人群中,徐志摩身着深灰色长大衣,外裹一件雨衣,戴着礼帽,衣领也都翻立起来。他右手挎着一把长柄雨伞,左手捧着一束鲜花。一旁,站着刘叔和,也是一身御寒的衣着。

一会儿,一辆黑色小车驶近,停下,陈西滢从车窗内探出头来,抬手向徐志摩打了个招呼: “志摩,我先去把车停好。”说完,小车慢慢向停车场驶去。

停好了车,陈西滢向着徐志摩、刘叔和走来。

徐志摩: “来,来, 西滢兄!叔和,这位就是陈西滢先生,说好了今天介绍你们见面的。”

刘叔和走向陈西滢:“久仰, 久仰! 志摩早就说了,

您是大名鼎鼎的吴稚老、吴稚晖老先生的外甥!”

陈西滢: “叔和兄的大名,我陈西滢也早就如雷贯耳了。今日相识,十分荣幸。”

徐志摩: “好了好了, 都那么客气做什么?以后,大家还要互相关照才是。”

刘椒和: “我们也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 了。

不,这话不对,志摩的家眷一会儿就到,他不算沦落人了,不与我们为伍了!”

2、偏重于镜头的剧本

特点:

(1)编剧把提供导演拍摄作为自己唯一的责任和目的,并不准备使自己的剧本成为一种文字读物。因此,多采用对动作或画面的直接白描,不追求文采,无可读性。

(2)以场景(有时甚至细致到以镜头)来划分文字的自然段落。在每段之首专用一行文字标明场(或镜)号,场面发生的地点、时间等等。

s("content_relate");

【文学剧本的写作格式与范文】相关文章:

1.电影文学剧本的写作基础

2.书信的写作格式及范文

3.公文的格式与写作原则

4.书信写作格式

5.英语日记写作的格式

6.新闻的写作格式

7.公文请示的写作格式

8.英语日记的写作格式

最新文学剧本格式范文二

1、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2、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而塑造。——郭沫若

3、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科学和哲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苏·高尔基

4、任何文学,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的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学。——小仲马

5、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是序。——(南北朝·刘勰)

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7、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德谟克里特

8、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9、妙想就像在外流浪的孩子,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佚名

10、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冯梦龙

11、余曰:“来世卿当为男,我为女子相从。”——沈复《浮生六记》

12、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13、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冯梦龙

14、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科学和哲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苏高尔基

15、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16、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佚名

17、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南北朝·刘勰)

18、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拉尔夫

19、任何文学,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学。——小仲马

20、善仕者不但择君,兼欲择友。——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21、文学使思想充满肉和血,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高尔基

22、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肖伯纳

23、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蠢。——贝弗里奇

24、诗文字画,大抵从胸臆中流出。——(宋·张戒)

25、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沈复《浮生六记》

26、艺术之艺术,词藻之神采,以及文学之光华皆寓于纯朴之中。

27、文学对人民的发展多多少少总会有所影响,在历史运动中多多少少总会起重要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

28、爱心得匠意,则杰作在望。——佚名

29、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冯梦龙《醒世恒言》

30、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车尔尼雪夫斯基

31、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3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冯梦龙

33、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34、科学研究好象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爱因斯坦

35、世界上不可能用任何人力材料建筑的宫殿和城堡,原可以用文字作成功的。——沈从文

36、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

37、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泰勒

38、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

39、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宋·苏轼)

40、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过。——沈复《浮生六记》

41、富贵多士,贫贱寡交,事之常也。——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42、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43、文学使思想充满肉和血,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高尔基

44、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雪莱

45、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冯梦龙

4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曹雪芹)

47、诗文字画,大抵从胸臆中流出。——张戒

48、志高则言浩,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清·叶燮)

49、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列夫·托尔斯泰

50、文学也像其他一切值得注意的智力或者道德活动一样,就其本性来说,它本能不是时代愿望的体现者,不能不是时代思想的表达者。——车尔尼雪夫斯基

最新文学剧本格式范文三

ok3w_ads("s005");

摘要:东干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中最为独特的一支。汉字失传后,东干人创制了拼音文字,以这种文字创作了大量的书面文学。东干书面文学,以西北方言为基础,既有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又是晚清文化的活化石。东干作家将西北方言提升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是真正的言文合一的语言艺术。东干文学是东干文化与中国文化、俄罗斯文化、伊斯兰文化的有机融合,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中亚的传承与变异,它的民俗价值、伦理价值及美学价值等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中亚;东干文学;独特价值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0)3-0005-06

在世界华文文学的格局中,东干文学是最为独特的一个分支。东干族指的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中国回族后裔。晚清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其中一部分于1877年迁往中亚定居,现已发展到10万余人,主要分布在30多个“陕西村”和“甘肃村”。苏联时期,将其定名为东干族,属于所在国的少数民族。130年来,虽然汉字失传,却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回族习俗。上个世纪20年代末,在俄罗斯学者的帮助下,创制了拼音文字,80余年来,经过几代东干作家的努力,东干文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я•十娃子、а•阿尔布都、ю•杨善新、к•马耶夫、д•阿布杜林、х•马克、ю•村娃子、м•哈桑诺夫等作家为东干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稍后活跃在文坛上的э•白掌柜的、х•拉阿洪诺夫、м•伊玛佐夫、и•十四儿等都奉献出了他们的优秀作品。在东干文学创作中,女诗人、女作家也不可忽视,她们是а•曼苏洛娃、а•索娃扎、х•丽娃子哈德瑞耶娃、я•哈娃扎等。笔者认为,东干书面文学经历了由产生、发展、成熟到目前趋于沉寂的几个阶段。尽管如此,同别的国度、地域的华文文学不同,东干文学具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
文学是由作家创作的,东干作家群不同于北美、澳大利亚等华文文学作家群。澳大利亚华文作家主体是中国的新移民,北美新移民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们是在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湾)的环境下长大的。而欧美、东南亚华文作家即使不在中国生长,至少会汉字,能阅读中国典籍。东干作家却不是这样,他们的先辈绝大多数是农民,迁移到中亚后汉字失传了,同中国书面典籍处于隔绝状态。东干文学,一开始只有口传的民间文学,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随着东干文字的创制才有书面文学。笔者认为,东干书面文学产生的两大动因,一是民间文学,二是俄罗斯文学。由于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东干文化同中国现代文化缺少交流,东干人成为了某些晚清文化的活化石。东干文学的许多特点都与这样一个特殊的华裔作家群体息息相关。



先看东干文字的独特性。苏联时期,在列宁民族政策的推动下,东干人于1928年创制了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东干文字,1932年又改为拉丁文字母拼写的文字,1954年,东干文字最后定型,确立了以基尔特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即以33个俄文字母外加五个字母,来拼写东干话。东干文的产生,是东干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东干书面文学赖以存在的基础。东干人用东干文创办报纸、杂志,东干作家用东干文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以拼音文字进行文学创作,这在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域是少见的,对于用惯了汉字的中国人来说,也难以想象。中国上个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曾经出现过汉字拉丁化运动,提倡者有瞿秋白、萧三、鲁迅、吴玉章、林伯渠、徐特立、胡乔木、欧阳山、柯仲平等。汉字拉丁化的源头还可以追溯到更早,谭嗣同、蔡元培、钱玄同等都有过改汉字为拼音文字的类似主张。中国上个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汉字拉丁化运动与东干族创制东干文之间有无联系,还没有人去研究。其实,汉字拉丁化运动同海参崴、伯力中国工人中推广运用拉丁化拼音文字及东干族创制东干文,可以看作是同一棵树上的三个分支。20年代末,瞿秋白、萧三曾和苏联汉学家龙果夫、史萍青、郭质生等共同发起汉字改革运动,并制定改革方案,在远东的海参崴、伯力中国工人中推广。苏联汉学家龙果夫等也参与了东干文字的创制工作,同东干学者一起制定新字母方案,被称为亚斯尔•十娃子和龙果夫的《东干语音节正字法表》,正是俄罗斯学者与东干学者的共同成果。汉字蕴含着巨大的中国文化信息,废除汉字的初衷是汉字难记、难写,不便于工人农民掌握,今天看来以拼音文字完全取代汉字是行不通的。但是中国的汉字拉丁化缺乏实践,而东干拼音文字却成功了,几十年来,拼音文字保存了大量的资料,用东干文创作了优秀的诗歌、小说。直到现在,东干报纸、书刊仍通行东干文,国家电台、电视台的东干节目,播音员可以像我们读汉字一样,以流利的语速读东干文。这对中国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因此东干文具有研究价值。目前,东干文字虽然还在使用,由于其适用范围所限,也有人主张向汉字过渡。在中国历史上,回纥文、西夏文、女真文等十几种文字早已消亡,东干文曾以它的活力使东干文化与东干文学走向繁荣,几十年、几百年后东干文能否保留下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东干语言的独特性。把语言看成民族构成的要素之一,不一定符合每个民族。但东干人把自己的语言视为民族性的重要标志,东干作家尔萨•白掌柜的在讨论民族语言问题时明确表示,没有语言就没有民族。东干人称汉语为“父母语言”、“亲娘语言”,东干语教科书的名称为“父母语言”。东干语言是以西北方言为基础,同时又融入了俄语借词,有人估计占7%,笔者曾做过抽样统计,对哈桑诺夫小说《没吃过辣子的主席》统计结果,俄语借词占6.6%,大体接近这个比例。但在各类文章和各类作品中,俄语借词的比例悬殊较大。口歌口溜中,几乎没有俄语借词,而科技、政治类文章中,要高于7%,特别是新术语,俄语借词就很多。东干语中还融入了阿拉伯语、法尔斯语(东干语言学家所说的法尔斯语就是波斯语)及周围其他民族语言的借词。东干语言学家杨善新以托克马克陕西方言为例,估计东干语中的阿拉伯语、法尔斯语约有300多个,这与宁夏回族话里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380个也大体接近。东干语中的晚清语言活化石,尤为突出。东干语与总统对应的词是皇帝,把总统叫皇帝。俄语把东干协会主席叫东干协会总统,东干人则称东干协会皇帝。东干人把几块钱叫几个帖子,中国旧时的货币多用银元、金币、铜钱,晚清时洋务派发行纸币,叫帖子。现在中国年轻人已不知道帖子是什么,东干人却保留了这一文化化石。东干人把飞机叫风船,据罗常培1943年纪录,滇缅北界片马的茶山话也把飞机叫风船。东干语的逆序词,如现代汉语里的蔬菜,东干人叫菜蔬,有学者与《老乞大》比较,认为东干语保留了《老乞大》里的逆序词。中国古代的逆序词在敦煌愿文里也可以找到。而菜蔬这种逆序词也保留在西北农民的口语中。东干语中的“干办”,宋元话里就有。东干人把老百姓叫民人,我们听了有点别扭,其实《论语•先进》中有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这里的“民人”就是老百姓,比“人民”要早得多。东干人把死了丈夫的女人叫女寡妇,把没有或失去妻子的男人叫男寡夫。因为是拼音文字,被中国语言学者误译为“男寡妇”,觉得很新奇。其实,中国古代,不但女人死了丈夫叫寡,男子无妻或丧偶也叫寡,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齐崔杼生成及疆而寡”。可见,东干人的称呼与中国古代是相通的。东干人创造新语汇,有自己的法则。如把男老师称“师父”,这是中国旧时通用的叫法。旧时学艺,要先拜师父。《西游记》中三徒弟称唐僧为师父。因此“师父”与“老师”为同义语。中国学生把老师的夫人叫“师娘”,东干人却把女老师叫“师娘”。“师娘”与“师父”并称,不也有他自己的道理吗?“学校”是现代汉语的新名词,东干人仍沿用旧称“学堂”。中国有一首歌唱道:“小呀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教室”这个词,东干人不愿借用俄语,而管它叫“讲堂”,“讲堂”与“学堂”也是相互联系的一组词。读哈桑诺夫和白掌柜的的小说,发现“农业大学”,东干人都叫“乡家户大学”。白掌柜的是东干乡庄学校教师,他的中小学生题材作品占有很大比重。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课程名称上,东干人把“算术”叫“账算学”,把“劳动课”叫“功苦课”。把“教育”叫“调养”,小说中就有师娘调养家的角色。把“数目”叫“码子”,没有加减乘除这样的术语,分别叫添的(加),取的(减),总的(乘),分的(除)。
以上只是从一般意义上,从感性上来了解东干语言的特点。



东干文学概念,与中国现行的文学概念也不尽相同。比如“诗文”是东干文学中常见的一个术语,但并不等同于汉语诗文。汉语诗文包括诗歌、散文乃至文章等。东干诗文并不包括散文,而专指诗。东干小说,一般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用俄语借词。虽然东干人将文学大体分为小说、诗文、散文、口歌口溜、古今、猜话等,但其内涵同中国有别。其散文不仅包括小说,也包括民间故事等。伊玛佐夫称阿尔布都在散文中的地位同十娃子在诗歌中的地位一样,实际上是指阿尔布都在小说上的成就。十四儿的东干民间故事研究书名则题为《中亚回族民间口头散文创作》,由此可见其散文的内涵。口歌是谚语,口溜是俗语,国内普遍的误解是望文生义,把口溜说成顺口溜,这是不对的。古今是民间故事,猜话是谜语。
东干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言文合一。东干文学的语言,是地地道道的口语。晚清时期,改良派提出的响亮口号是“崇白话而废文言”,主张言文合一。当时办了许多白话报纸。五四时期,沿着这一路径继续向前,胡适等提倡白话诗、白话文学,欧化白话延续了一个时期。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方言各不相同,新文学运用国语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人们公认赵树理的小说是口语化、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但语言学家王力认为,赵树理小说也有欧化语言的成分,比如是字句的判断句,就是欧化的。东干作家的作品比赵树理还口语化。这是因为,第一,由于汉字失传,东干作家没有中国文言文的修养,也就没有文言文的重负。东干作品中,除了偶尔出现的“之”字外,找不到文言文的痕迹。第二,东干作家是第三代以后的华裔,他们也没有国语和现代书面语言的传承。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东干文学的语言完全来自口语。汉语书面语与口语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在东干人那里却是一致的。举一个例子,书面语《顽强拼搏的科学家》,东干语没有这么文绉绉的词汇,到东干报上变成这样的题目《心劲大的科学人》。仔细琢磨,这鲜活的口语颇为生动。以西北方言为基础的东干话能否创作出感人的艺术作品?我们不妨通过原汁原味的东干文学语言借一斑来窥全豹。
先看东干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是最贵族化的语言,比起散文来,更为典雅。新时期,有一批年轻诗人提倡口语诗,常常被人们批评为口水诗。有人认为东干诗歌过于直白,缺少诗语。其实不然,试以亚斯尔•十娃子的作品为例,《雁飞的呢》写道:“雁飞的呢,犁铧尖/就像早前。/就像星星,离我远,/看得可显。/还唱的呢,古代音/不叫心闲。/就像报的:―――我来哩,/衔的春天。”完全是西北方言,“飞的呢”、“唱的呢”表现动作的现在时态,即动作仍在进行。把雁比作天上的星星,很美;把雁的叫声,说成古代音,出人意表;作为候鸟的雁,是报春的,在常识之内,可嘴里衔的春天,又是诗化的想象。在形式上,用十娃子惯用的七•四体,奇数行七个字,偶数行四个字。看似直白,诗味颇浓。十娃子有一首《雪花儿》,说雪花儿里藏匿着太阳,他的诗就是藏匿着太阳的雪花儿。就诗歌的艺术成就而言,十娃子可以和中国的闻捷相比。闻捷写过《天山牧歌》,歌唱天山这边新疆的生活;十娃子也有不少天山的歌,可以称为天山牧歌,歌唱天山那边东干人的生活。
再看东干小说的语言。有学者认为东干文学缺乏汉字的支撑,没有创造新语言的能力。也有人认为东干文学同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一样,只长于叙述而不能描写。这些看法未必符合东干文学的创作实际。这里试以尔利•阿尔不都《头一个农艺师》中描写东干人跳舞的场面为例,第一个跳舞的是拖拉机手木木子,“一个掌子跳下来,维囊(跳舞)脱哩,人的手乱都拍脱了哩。越跳症候越大哩。把一个脚�起来,拿第二个脚尖儿转哩几个磨磨(圈圈)儿,可把两个腿换的往前尥的,往倒呢蹲的跳哩,之后把脚尖子指给西腊子哩。”紧接着“西拉子就连公鸡上架的一样,斜斜子出来哩,把两个胳膊操住,搁到腔子(胸脯)上,拿脚后跟稳稳儿地往前一走,往倒呢可一蹲,把两个脚拼到一搭呢(一块儿),掸哩两下,往前可一走,往后可一退,可转哩几个转子。收口儿把两个手卡到腰呢,拿脚尖尖儿转哩两个弯子,跑到马旦的媳妇子阿舍尔跟前,头点哩下。”阿舍尔“先在场子呢走哩几步,之后把两个嫩绵绵的胳膊抻开,就像是设虑(打算)地飞呢,把身体拿得稳稳儿的,就连小脚女人走路一样,把指头拈地叭―――叭―――儿的,连一股儿风一样,维囊(跳舞)脱哩。”这一段文字,对于不熟悉西北方言的人来说,可能有点儿障碍。可以看出阿尔不都不愧是东干语言大师,能描绘出如此复杂的、难以状写的舞蹈动作。轮番上场的三个人,舞蹈动作都不一样,三个人相互交接的方式也不一样,可都描述的惟妙惟肖,令人身临其境,拍手叫好。这是真正的农民语言。东干作家以俄罗斯作品为范本,用东干话翻译普希金、肖洛霍夫等大家的作品,同规范的现代汉语译文相比,各有胜境。不少人初次接触东干文学,感到十分新奇,但往往又以汉语为本位,觉得东干语土气,以至于抹杀了其诱人的艺术魅力。
东干文学的中国情结与阿拉伯情结。一方面,东干人以公民的身份参与所在国的建设,要同吉尔吉斯、哈萨克民族一样,成为主人翁。另一方面,在精神上又要寻找民族的根,强化民族意识,表现了难以割舍的中国情结与阿拉伯情结。这方面典型的代表作品是十娃子的《北河沿上》:“我爷、太爷都住哩/北河沿上,/我也在这儿住的呢,/孝顺老娘。/就是,北河我的家,/我的母亲。/她赶克尔白都贵重,/比黄河亲。/我爷、太爷都说过:―――连客一样,//咱们在这儿浪的呢,/北河沿上。/咱们家在东方呢,/天山背后/牛毛汉人住的呢,/长得精瘦。//时候到哩回老家。/当亲外甥,/大舅高兴接迎呢,/搂在怀中。/那会儿咱们团圆呢,/心都上天。/黄河沿上散心呢,/蝴蝶儿一般……//我爷、太爷还说过:/―――麦加地方/就是老家,太贵重,/连命一样。/圣人生在那塔儿哩,/他的心灵:/把《古兰经》下降哩―――/穆民的根。//克尔白也在那塔儿呢。/吸铁一样,/把人它还拉的呢,/叫拜西方。/时候儿到哩回去呢。/到哩老家,/当儿子的接迎呢/阿拉伯老爸。”由此可以窥见东干作家文化身份的多重性。



东干文学与中国文化、俄罗斯文化及伊斯兰文化的互融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海外华文文学的共同特征,但是东干文学同别的地域华文文学的表现形式又不尽相同。
东干文学表现出对中国(不仅是回族,也包括汉族)文化的认同,以区别于周围其他穆斯林民族。中国文化是东干文化的母体,东干文学中有一部分作品以中国为题材,十娃子有一本诗集题名为《中国》,诗人已是第三代华裔,对中国的书写与想象来自老一代的传说。阿尔不都的《独木桥》以回民先祖起义反抗满清王朝为题材。还有讲述中国人物与中国故事的作品。这里主要以中国意象为例,看看东干文学与中国文化的血缘关系。东干诗歌中的爱情象征物不是玫瑰,而是柳树枝,这一文化符码所代表的意义,来自汉字“柳”与“留”谐音,中国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在植物意象中,东干人与俄罗斯人截然不同,俄罗斯人喜爱白桦,东干人喜欢白杨。白桦是叶赛宁诗歌的主要意象,白杨在俄罗斯人的观念中是不吉祥之物;可是东干诗歌中,白杨出现的频率甚高,白杨意象往往与乡情亲情联系在一起。韭菜,几乎是东干民族的标志性意象。俄语没有与韭菜对应的词汇,中亚其他民族韭菜的发音来自汉语。这是因为韭菜是东干人从中国带到中亚的。在十娃子的诗歌中,韭菜占有突出的地位,是联结东干乡庄和中国的纽带。牡丹是中国人喜爱的富贵之花,东干诗歌书写了几代东干人对牡丹的特殊感情。在鸟类意象中,东干诗人最钟爱五更翅,五更翅就是夜莺,东干人不叫夜莺,而叫五更翅。十娃子诞辰100周年,吉尔吉斯科学院东干学部伊玛佐夫通讯院士为诗人编选的诗集题名为《五更翅儿》。长城、黄河、银川等中国意象也是东干文学与中国文化联系的标志。
前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是主流文学,俄罗斯文学对苏联各少数民族文学所产生的影响是无容置疑的,东干文学也不例外。东干书面文学是在俄罗斯文学和东干民间文学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东干作家从小学到大学,受俄罗斯文学的熏陶,许多作家又亲自将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译成东干文。高尔基曾确定的一系列美学原则,如同旧风俗的遗迹作斗争,创造新的人物形象,汲取民间文学的丰富营养等,都影响了东干作家的创作。以东干书面文学的奠基人十娃子为例,他以普希金的作品为范本,不但翻译成东干文,还潜心学习。在诗歌题材上,与俄罗斯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公民诗的创作上,受俄罗斯公民诗传统影响,涅克拉索夫、雷列耶夫,尤其是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对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他初期偏重鼓动性与政论体的诗还受到别德内依的影响。诗人甚至借用俄罗斯民间的说法创作作品,如《运气汗衫》。中国西北民间认为孩子出生穿白衫、戴白帽,是戴孝,不吉利;而俄罗斯民间正好相反,认为孩子出生穿汗衫,是一生幸运的好兆头。诗人写东干人在十月革命后翻了身,是穿上了列宁赐予的运气汗衫,融合“俄罗斯古话”,写得妙趣横生。通过东干文学可以看到华裔作家如何将所在国的主流文化与中国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
东干文学的伊斯兰文化特点。伊斯兰文化不仅体现在东干人的宗教信仰中,同时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东干小说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尤其是老一代东干人物,宗教信仰最为虔诚,他们谨守五功修行。东干文学对旧时的经堂教育,即要儿童去寺里读经的描写具有认识意义。东干文学还反映了东干人观念中的伊斯兰文化特点,如抚养“也提目”(孤儿)。《古兰经》要求人们怜恤孤儿,善待孤儿,同时对保护孤儿的财产作了一系列规定。东干作家曼苏洛娃的《你不是也提目》是一篇内涵丰富的道德小说。其中的人物,有两个男性孤儿,三个以博大的母爱关怀孤儿的女性。小说反映的抚养孤儿,不仅体现了东干人对伊斯兰传统道德的继承,还融入了苏联社会主义的高尚精神。又比如讨口唤,东干文学描写东干人办事,讨口唤的重要,甚至临死前,也要对方有口唤,才能安心地去死。东干文学也有以宗教故事为题材的,阿尔布都的《绥拉特桥》,写东干人认为人死后要通过头发丝一般细的绥拉特桥,只有在古尔邦节宰杀了牲口,死后可以骑上牲口顺利通过。东干人对中国文学也加以改造,唐僧到印度取佛经被东干人改为到阿拉伯取《古兰经》。总之,东干文学具有浓郁的伊斯兰文化色彩。



文学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是民族心理的折射。恩格斯曾说过,他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所学到的东西,甚至“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要全方位地了解东干人的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最好的途径是去阅读他们的文学作品。
东干文学反映了东干民族精神。东干族从起义失败后,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中,于12月翻越天山,是人类移民史上最惨烈的一页。东干人具有顽强惊人的毅力,苏联国内战争年代,以马三成为首的东干骑兵团,曾威震中亚,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做出了贡献。卫国战争时期,东干人奔赴疆场,同敌人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涌现出了王阿洪诺夫这样的“苏联英雄”(最高苏维埃授予的最高荣誉称号)。他们是东干人的民族魂,东干文学反映了民族英雄的动人业绩。十娃子有一首诗题为《我的住号》塑造了一个永不停息的不知疲倦的前行的战士形象,同鲁迅《过客》所表现的奋进精神颇为相似,是东干民族精神的形象体现。
东干文学,特别是东干小说是东干民俗的画卷。以丧葬风俗为例,阿尔不都的中篇小说《老马夫》中的丧葬风俗体现了浓郁的伊斯兰文化氛围。东干人的规程是,村子里有无常了的人,不论生前为人好坏,全村老少都要送埋体,要为亡人祈祷。埋体停在土地上,头朝北,脸朝西,身上盖绿豆色单子。脸朝西是朝向穆斯林的圣地,绿色是穆斯林喜欢的颜色。不仅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的特点,还充满宗教气氛。阿尔布都的《丫头》中主人公是一个女孩子,她的父母没有男孩,给她起了男孩的名字叫穆萨,又给她穿男孩的衣裳,戴男孩的帽子。和男孩一起玩耍,大家都轻视她。这和中国人重男轻女的心理是一样的。作品的大的转折是,孩子们去山上玩,遇上了一场冰雹,他们发现母伏龙雀为了保护幼雀,被冰雹砸死了,翅膀底下的几个幼雀却活着,这伟大的母爱让孩子们惊呆了。于是大家商定捉蚂蚱喂幼雀。可是事后,男孩们都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只有穆萨坚持下来,喂活了幼雀。于是大家都改变了对女孩的看法。
东干人为了不被周围民族同化,坚持本民族的语言。尤苏尔•老马的《乡庄》围绕语言问题展开冲突。苏来麻乃老汉到城里,听到孙子只会说俄语,而不会东干语,感到十分忧虑。他的自觉的民族语言意识来源于自觉的民族意识。散居的东干人的孩子,很难保留本民族的语言。而东干人聚居的乡庄,是东干文化的大本营。乡庄不但是东干人物质生活的居所,同时也是东干人的精神家园。苏来麻乃老汉坚持让孙子和乡庄保持密切的联系,不要割断民族的根。这篇文化小说所描写的冲突,同其他国家和地域的华裔所面临的文化困惑是一致的。
东干人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风俗,这在东干文学中有充分的反映。把种植水稻的技术从中国带到中亚,是东干人的一大贡献。东干小说《英雄的战士》写苏军官兵听东干战士讲如何种植水稻,饶有兴趣。经营菜园是东干人的一大特点,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蔬菜市场,差不多被东干人所垄断。曼苏洛娃的小说就有东干人经营菜园的描写。东干人所唱的民歌,东干人叫曲子,其中有一种“少年”,《头一个农艺师》中写集体农庄收割小麦的场面,艾迪尔唱的少年是“白杨树树谁栽哩?叶儿咋这么嫩哩?你娘老子把你咋生哩?模样咋这么俊哩?”少年来自中国西北,又称花儿,多为情歌。东干人保留了西北人唱花儿的习俗。东干小说还写到新娘出嫁前,胡麻水也准备好了。旧时西北人用胡麻水洗头,青海作家井石的长篇小说《麻尼台》中就记载了这一习俗,其中还有小调唱道:“八月里到了八月八呀,我和王哥拔胡麻。王哥一把我一把,拔下的胡麻抿头发。”东干人喜欢绿色,口歌口溜说:“绿配红,爱死人。”有趣的是,不同于汉族,东干人不忌讳戴绿色的帽子,绿色是穆罕默德喜欢的色彩。在中国,汉族认为喜鹊是吉祥鸟儿,是报喜的。东干习俗正好相反,阿尔布都的小说《三娃儿连莎燕》里写莎燕死后,三娃儿梦见莎燕披头散发,穿一身白衣,黎明又看见喜鹊落在树枝上喳喳地叫。按东干人的解释,披头散发是“舍塌尼”鬼,白衣是埋体,喜鹊飞来是通知不幸的哀伤消息的。
东干文学不仅具有丰富的民俗价值,同时也是东干人生活的百科全书,从中可以窥见中国文化在中亚的另一支流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1888年4月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3页。
作者简介:常文昌,男,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东干文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变异”(08jc751032)

相关热词搜索: 亚东 文学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最新文学剧本格式范文四

论古代文学中梧桐文学范文

一片葱郁,清雅洁净,高大笔直的树干高擎着翡翠般的碧绿巨伞,气势昂扬,白居易的诗句“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云居寺孤桐》)写的就是梧桐青干碧叶、桐荫婆娑的景致,尤其当梧桐列植于道路两旁、枝繁叶茂的时候,树冠与树冠相互交通,雄伟壮观。梧桐夏季开花,小小的花朵呈淡黄绿色,鲜艳明亮。正是因为梧桐有着美丽的外观,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绿化观赏树木。

一种植物要成为一个意蕴丰富的美好意象,除了本身的高大优美之外,还必须是常见的,这样才具有普遍性。梧桐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二三月中,作一步圆畦种之……当岁即高一丈。”所以,自古以来梧桐就在中国南北各省广泛栽培。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多次出现梧桐,例如,“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小雅・湛露》)“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大雅・卷阿》)这说明至少在周朝初年,梧桐就已经广泛得到种植而且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后的《尚书》《庄子》《吕氏春秋》等先秦文献均提及梧桐。

梧桐不但美丽、普遍,而且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梧桐子可以食用,“炒食甚美。味似菱芡,多 亦无妨也”。“五、六月结子,人收炒食,味如菱、芡。”梧桐子还可以榨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梧桐树木质紧密,纹理细腻,坚固耐用,自古就是制作乐器和家具的良材,尤其“白桐……成树之后,任为乐器。青桐则不中用。於山石之间生者,乐器则鸣。”北宋陈翥在他的《桐谱》中高度赞扬梧桐的材质高于其它树木的材质,其他树木“采伐不时,则有蛀虫之害焉;渍湿所加,则有腐败之患焉;风吹日曝,则有坼裂之衅焉;雨溅泥淤,则有枯藓之体焉。”然而,梧桐“采伐不时,而不蛀虫;渍湿所加,而不腐败;风吹日曝,而不坼裂;雨溅泥淤,而不枯藓;干濡相兼,而其质不变。 楠虽寿,而其永不敌。与夫上所贵者卓矣!故施之大厦,可以为栋梁桁柱,莫比其固。”梧桐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叶味苦寒无毒,主恶蚀疮。荫皮主五痔,杀三虫,疗贲豚气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介绍了梧桐叶和梧桐皮的药用功效和方法。现在,梧桐的子、花、皮、根、叶都成为了药物。

相关范文推荐

    有关文学剧本格式范文怎么写(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

    最新文学剧本格式范文怎么写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

    2023年文学剧本格式范文怎么写(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2023年文

    推荐文学剧本格式范文(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关于文学剧本格式范文怎么写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关

    寒假德育心得体会总结(实用9篇)

    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好

    2023年教育机构地推方案(优质10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

    参观老乡鸡心得体会(通用8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

    最新幼儿园亲子活动通知书 幼儿园活动通知(大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

    2023年外国疫情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