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

时间:2023-12-07 作者:笔尘

8.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写作中的常见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避免自己在写作中犯类似的错误。阅读范文范本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一

快乐是由欲求引起的心理的适应性、和谐性、不相矛盾性,是各种欲求的'综合平衡,是意志力的顺畅;欲求是快乐之源也是痛苦之源,欲求越多快乐会越多,痛苦也越多;肉体快乐是一种肉体自由,精神快乐是一种精神自由.由于精神自由受时空、客观条件限制远小于肉体自由,所以精神快乐的种类、范围、程度远大于肉体快乐.

作者:曹剑波caojian-bo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刊名:唐都学刊英文刊名:tangdujournal年,卷(期):18(1)分类号:b821关键词:快乐幸福痛苦欲求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二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由于我国的国家控制点布设的时间较久,使国家的控制点破坏较多,所以引起这些己知点的坐标有时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而gps的起算数据直接影响其精度,所以要通过约束平差计算找到误差较大的起算点并将其剔除,从而来提高平差精度。

本文通过对gps起算点、起算数据精度的研究,从中找到提高gps测量精度的方法。

2gps控制网起算点分析。

2.1起算点的影响因素。

起算点主要包含点位本身精度和点位的分布两种因素。起算数据的数量在gps控制网中也尤为重要,gps联测的起算点一般应以3个以上为宜,并应均匀分布在测区周围。

起算数据的拟合检验法。

1)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

即gps基线的起点到终点的坐标差,对每一条基线向量均可列出三个观测方程以及对应的方差阵、协因数阵和权阵。

(1)。

按最小二乘法可得到wgs-84坐标系统下的坐标。

2)起算数据的拟合。

设有m个起算点,在54坐标系统或地方坐标系统下的坐标为。

(2)。

对应的gps网中的wgs-84坐标系统下的坐标为。

(3)。

根据正形投影原理,然后按最小二乘法计算各坐标改正数vx和vy,进而可计算拟合坐标中误差。

根据vx和vy的值的大小可以判断起算点的质量,如果某点的vx或vy较大,则说明该点可能有问题。

3gps起算数据对其精度影响。

3.1起算数据误差对残差的影晌。

残差的计算公式为:或假设上述待平差的网除有独立网的几何条件(无约束)外,还有非独立网的附合条件(约束),此时上式的闭合差可为。其中,表示无约束平差的闭合差向量,表示约束平差的闭合差向量。

(4)。

上式反映了起算数据误差对残差的影响规律。

3.2起算点精度对gps基线的影响。

实验数据分析计算。

现选取了某gps控制网中的2条基线(d001-d002和d001-d003)作为研究对象,用软件tgo进行基线解算,解算时人为的将固定点坐标分量分别加入一定的误差,采用以下6种方案作比较:

方案1:将起算点的经纬度和大地高分别加入误差+1.0″(n,e),15m(h);。

方案3:将起算点的经纬度和大地高分别加入误差+5.0″(n,e),60m(h);。

方案6:将起算点的经纬度和大地高分别加入误差+20.0″(n,e),150m(h)。

经过软件数据处理可知:方案1的偏差最小,方案6的偏差最大。因此,起算点坐标误差越大,对基线向量解算结果影响也越大。

3.3起算点对高程精度的影响。

以长武某个工程为例,需要在测区布设四等gps控制网,坐标系采用北京54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于当地国家点遭到严重破坏,只能在测区的一侧找到3个gps控制点,且分布不均匀。

本次实验采用中海达数据处理软件hds20xx进行处理基线,为了检验起算数据的精度,进行如下数据处理:

1)进行自由网平差;。

2)用控制点s002-s003-s007进行约束平差;。

3)用控制点s003-s007进行平差;。

表1三种方法高程比较表。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用2个起算数据和用3个起算数据分别进行高程拟合时,距离已知控制点越远高程变化量越大。同一个点两种方法高程拟合最大变化量是1.13m,而最大中误差只有0.035m,此时的中误差已不能代表它的实际精度。

由于只有3个起算数据,没有多余的起算数据判定具体哪个起算数据的高程有问题来剔除粗差点,然而可以通过高程拟合变化规律和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当只有3个起算数据时,我们可以对起算数据高程精度进行检验。高程拟合时,我们可以先进行自由网平差,再进行约束平差,若两种方法高程拟合成果变化量很小,则说明起算数据高程之间匹配较好;若差值变化量很大,则说明起算数据的高程精度匹配精度不高。因为自由网平差的高程成果相当于提供一个高程基准面,而约束平差相当于重新定义一个高程基准面,它们高程成果理论是一个固定的差值,若差值变化量较大,则说明起算数据之间高程精度匹配不高。

参考文献。

[1]王慧南.gps导航原理与应用[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2]宁津生等.测绘学概论[m].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

[3]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

[4]测量定位技术[m].北京:化学出版社,20xx.

[5]原理及应用[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三

摘要:对尤溪县科技创新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尤溪县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能力是体现国家实力最关键的因素。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要想具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引领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之,科技创新能力为当今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此,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是增强尤溪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尤溪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

1.1强化政策保障。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尤溪县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尤溪县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科技经济政策。同时,在推广和应用质量标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技术创新项目与新水平、专利申报、引进专业人才等方面,也制订一系列奖励激励措施,积极鼓励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对经国家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事业单位奖励5万元,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完善、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和成果应用与转化等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

1.2创新工作机制。

建立以首席专家为领头人的技术团队,承担重点技术研发项目,并为重要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首席专家在技术引领、研发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方面的重要作用。

1.3搭建科研平台。

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组建研发队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专利技术的新产品。目前,尤溪县已有2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科技研发技术中心。尤溪县的林产加工企业通过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南京林业科技研究院、福建省农林大学等高校合作,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通过国家产权局登记注册的共有147项。20xx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r&d)投入达5000多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2435万元,占48.7%。有效促进了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能力的提高。

1.4发展高新企业集群。

一方面,积极引进高新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和资金相对薄落的情况下,充分利用“618”“728”等平台,注重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七大新兴产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产业。另一方面,重点培育高新企业分期、分批对自主研发、基础条件好的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培育成高新技术企业,如柏毅竹业技术开发公司;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适合其发展需要的研发体系,特别扶持有条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任务的企业,加强内部研发机构建设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如百营木业有限公司。

1.5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一方面,鼓励帮助企业创造知识产权,20xx年以来尤溪县共申请专利203件,其中发明45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23件,其中发明7件。另一方面,加快培育产品。重点扶持、发展、保护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群体,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一是实施项目带动策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项目为载体,依托“618”平台,先后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历大学等科研院校,围绕食品加工、化工、矿业、竹木深加工等开展科技合作,形成了科研项目从立项申请,立项评审、科研过程管理、成果验收等完整规范的科研管理程序。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引导鼓励企业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研发任务,三明市柏毅竹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国家创新项目“旋切竹薄片生产工艺关键技术设备”研究,福建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省域重大项目“抗腹泻大约克新品系种猪选育与开发应用”研究,这些项目突破制约行业发展技术瓶颈,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2.1创新意识氛围有待增强。

有相当部分企业法人对科技创新认识不到位,思想不够重视,小富即安,维持现有产品、工艺、装备多年不变,没有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机制。部分企业生产所需的技术仍偏重以吸收、引进和模仿为主,从而忽视了自主创新。企业的创新意识淡薄,科技兴企的文化理念不强,缺乏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得尤溪县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严重阻碍了尤溪县的经济发展。

由于企业主体意识不强,科技创新理念淡薄,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风险投资的渠道也很不畅通,导致尤溪县大多数企业的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严重不足,与全县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另外当地政府虽然已出台一系列缓解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政策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不大明显。资金的缺乏导致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核心技术或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只能停留在一些低端技术的研发和试生产阶段,一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因得不到及时的.投资而难以形成产业化,一些原来属于高新技术的产品由于资金问题而无法紧跟升级的步伐,正逐步丧失其原有优势。

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等,工业企业中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与技能不匹配,中高级技术人员不多,更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国内技术领军人物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全县专业技术人员7000多人,中级职称2800多人,高级近600人,仅相当于一所大学的拥有量,企业中的人才尤为缺乏,如我县100多家纺织企业,没有一名高级纺织专业人才。

一是由于尤溪县企业用地紧张的局面没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大大制约了尤溪县注册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落户发展;二是国家、省、市、县出台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有待提高;三是在政策指导、信息咨询、人员培训、企业诊断、融资中介、人才引进,以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等科技综合服务方面有待进一步做深、做细、做透;四是自主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在专利保护、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宣传力度等有待加强。目前,全县市级研发中心仅1家,县级研发中心有4家。

3.1强化产学研结合。

一是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运行机制。通过科研体制改革,促使在科研的各个环节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二是支持产学研各方建立更为紧密合作。鼓励产学研各方联办企业,共建研究开发机构,以扭转企业无适用的成果,科研成果无法转化的局面。

3.2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一是引导企业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加快引进吸收和消化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形成自己的品牌,尤其要加强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引导和扶持,支持科技企业增强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能力,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培育一批上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二是引导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机构,帮助企业落实国家、省、市科技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推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3.3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一方面狠抓招商引资。坚持不懈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念、产品、技术、管理和设备,走出一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捷径。另一方面主攻项目建设。通过引进和建设高新技术项目,提升我县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尤其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医药、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放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

3.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科研人员开展专项培训,使其成为既懂得技术又懂得经营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政府要制定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发挥院士及专家团队的高端智脑作用,做好各个院士工作站开展课题研究、项目实施等各项服务工作,积极促进新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3.5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鼓励企业进行科技投入,要促使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激励企业积极增加科技投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采取入股、合作、引资等多种方式广辟资金渠道,大力吸收民间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3.6注重科技载体建设。

一是建设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的科技创新网络;二是发挥特色基地集聚作用,以竹业、油茶等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集聚优势资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三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做好纺织服务平台,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

3.7大力改造传统产业。

一是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尤其要开发节能降耗、升级换代、市场覆盖面广的新产品;二是引导企业才用新技术、新工艺,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三是引导企业改装设备,用一流的设备生产一流的产品。

结论。

总之,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健康平稳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式下,尤溪县应当充分利用当前的市场空缺和空间,创新资源的重新配置,通过环境营造和政策激励,激发科技企业寻求机遇,趁势而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夺取创新“话语权”。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四

(一)资金相对匮乏,研发资金不足。

当前我们包装产业进行科技创新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的问题。虽然国家也一直在政策上支持包括包装企业在内的中下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行性还是比较低。据调查,整个包装行业约有四分之三的企业没有进行过完善合理的技术改造过程,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包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们的包装企业融资渠道过于狭窄,不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受到很大的阻力作用。银行放贷程序繁琐,贷款利率比较高,直接融资中由于一些小型包装企业自身信誉的问题,也不能够顺利地进行。融资能力有限,资金严重匮乏,使包装企业很难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过程。

(二)高级人才匮乏,基层员工专业素质较差。

我们知道,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一个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匹配的高级知识人才。但是综观我们整个包装产业,人才都相当欠缺,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基层的技术工作人员,都缺乏过硬的专业素养,他们对行业的分析力、判断力比较差,没有一个先进的理念来进行行业的协调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国目前整个包装行业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只占我们整个行业职工总人数的2%,而我们全国工业总的技术人员占比是6.8%,对比后我们得出结论,包装行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大大低于工业的整体水平,包装行业从业人员中受过专业培训和正规教育以及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的比例大大低于机械、电子、制造等相关行业。

(三)包装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小,自身实力不足。

当前在我国的整个包装行业市场上,占据绝大多数地位的还是自身规模比较小的民营包装企业,由于自身生产经营规模的限制,它们在具体的资金运用、科学技术的使用、扩大再生产等条件上都具有先天性的劣势。尤其是一些技术创新项目,包括采购先进的机器设备、聘请高级的管理人才和专业素质较高的一线工人、进行一些投资的研发创新等等,这些都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但是这些小型的民营包装企业并无力负担。它们的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产业集中度不够高。因此,正是这些小型包装企业的存在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包装产业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一)国家要加大对包装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前文我们指出,我国包装行业中大部分都是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民营包装企业,这些企业资金匮乏,市场规模较小,进行科技创新面临着重重的阻碍。因此,要想推动这些企业的发展,实现整个包装行业的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我国一定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发展这些企业。国家要对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包装企业予以资金支持,完善它们的融资渠道,对一些科技创新项目给予减税、补贴等支持,在全行业树立科技创新的意识,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活力的中小型包装企业,大力研发新产品,出台相关的政策,彻底解决这些中小包装企业的发展问题。

(二)包装企业自身也要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

包装企业自身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必须要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不断加大对自主创新的研发投入力度。长期以来,我们的包装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不够完善就是因为很多企业对创新的意识不够,它们把很多的资金用于留存,并没有对相应的科技研发加以支出。当前我们的包装企业应该改变这一传统的观念,市场的开发要与科技的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包装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完善包装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前文指出,我们包装产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人才的匮乏。高端管理人才缺失,基层技术工作人员没有受到很好的培训相关专业技能缺失。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的整个包装行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人才,发展人才。为相关的技术人才提供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报酬机制,完善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整个行业的人才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切实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保证科技创新与包装产业的协调发展。综上所述,我们的包装产业虽然在总量上已经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但是具体到发展质量层面还有所欠缺。我们要重视科技创新对包装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不断解决当前制约我们包装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为实现科技创新与包装产业的完善发展做出贡献。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五

摘要:学校德育工作一直是社会和教育界都特别关注的重点问题,德育工作不仅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影响着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德育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必须将德、智、体、美、劳系统融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学校不仅要重视知识教育,更要重视德育。就初中德育管理现状展开探讨并分析创新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德育;现状;创新。

德育管理的创新重点在于充分了解德育管理的相关理论并将其付诸实践,并不断发展成为新的德育管理模式和德育观念,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水平。针对初中德育管理开展创新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能力,还能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初中德育管理的创新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者和领导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一、加强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和创新的意义。

目前我国初中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仍然不高,由于学校领导者不重视德育工作,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正确认识,因此无法对德育管理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德育工作存在效率低下、质量较低等问题。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虽然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开始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明确了德育工作的对象、目标和方法,但是基本没有学校将德育工作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德育工作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的推进较缓慢。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督促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针对目前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德育管理的创新,不断探索,将德育管理工作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德育管理创新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

二、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行动是由思想决定的,因此德育管理实践也是由德育思想决定的,一部分德育工作者认为德育管理难以实施的原因是学生素质太低,很多德育工作者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都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这说明德育工作者并没有正确认识学生和自己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的德育工作观念,忽视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特点没有正确认识。实际上学生才是德育工作的主体,但是目前初中德育工作的状况是学生在德育工作的边缘,德育工作者德育观念落后陈旧。

2.德育工作者素质水平较低。

学历是决定素质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目前很多初中学校的德育工作者都不是专业出身,对于德育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德育队伍整体水平低下,德育工作主观性太强,也就是德育工作比较情绪化和随意,处理问题时要求学生严格遵照自己的意见,教育学生靠的是自身的威慑作用,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对德育工作存在抵触情绪,学生口服但是心不服,德育工作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

3.德育工作者地位低下。

虽然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仍然较低,这也是造成德育工作者地位相对低下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初中学校对德育工作都不是很重视,并且由于德育工作难以量化,缺少科学评价德育工作的标准和体系,虽然素质教育口号喊了很多年,但是目前的初中学校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初中学生面临着中考带来的巨大压力,不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很难留给德育工作,学生和领导都不重视,德育工作者地位难以提高。

三、初中德育管理的探索和创新。

1.提高对德育管理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

现代社会要稳定发展,优秀的教育是基础也是必需条件,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凸显其在教育中的地位。对于初中学校的领导者来说,必须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将德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将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管理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将其落实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这是德育管理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2.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应该让学校的全体职工都参与到德育管理工作中,根据教职工的职位为其分配具体的责任,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将德育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针对教师的德育工作进行分项检查和评价,督促教职工积极开展德育管理创新工作。

3.社会、家长和学校三位一体。

学生的德育已经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家长、学校和社会三者的共同责任。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因此德育工作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学校和家长针对学生的德育进行交流探索,可以采用家访或者家长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4.将以人为本作为德育管理的核心。

加强德育管理的创新,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推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工作者应和学生面对面平等交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用良好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德育管理的探索和创新,将德育工作作为教育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将德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曹伟星.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教研,(3).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六

\何谓旅游?传统的概念,旅游就是离开居住地外出游玩,是一种有利健身的活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把旅游排除在外,甚至第二部类的消费体系,也没有旅游的一席之地.现在看来无论是传统的概念,还是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对旅游的认识和界定是狭隘的、错误的.旅游是一个经济产业,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那么旅游经济究竟是什么经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陈祥龙作者单位:福建省旅游局副局长刊名:发展研究英文刊名:developmentresearch年,卷(期):“”(5)分类号:关键词: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七

一、新中国偷税犯罪立法的简要历史。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在1949年后对偷税犯罪亦未曾正式纳入刑事立法中,虽然在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草案)第22稿中于妨害社会经济秩序罪一章规定了某些税收犯罪的内容,但这些同整体刑法草案一样,不曾公布施行。以致当时对偷税犯罪无法可依,只能根据党的刑事政策进行处理。

直至1979年,刑法第121条才规定“违反税收法规,偷税、抗税,情节严重的,除按照税收法规补税并且予以罚款外,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以,“79”刑法不仅规定的是一个选择性罪名,而且对偷税罪采取了空白罪状的表达方式,对偷税罪并没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也不利于理解和执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后偷税犯罪明显增多,因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86年颁布了《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经济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该《规定》第一次明确了偷税罪的概念,认为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收法规,用欺骗、隐瞒等形式逃避纳税,情节严重的行为。而且《规定》还就“情节严重”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1992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又进一步明确了偷税罪的概念,还明确了偷税罪的行为手段,界定了“情节严重”。

1992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员发布了《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补充规定》对“79”刑法中的'偷税罪进行了补充,主要以单位刑事立法的形式明确偷税罪的概念,界定了构成偷税罪的标准,较大幅度提高了偷税罪的法定刑,明确规定了单位能够成为偷税罪的犯罪主体,且设置了附加罚金刑。

19刑法对以上《补充规定》作了两方面的调整,其一,在偷税罪的客观行为上增列了“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一项;其二,罚金刑由原来的“五倍”修改为“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一)偷税的概念。

依修订后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第一款,偷税是“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另根据第63条第二款,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的视作偷税。

(二)偷税罪的概念。

依现行“97”刑法,偷税罪是指刑法第201条规定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数额较大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偷税且数值在1万元以上的行为;以及依刑法第204条第2款,纳税人缴纳税款后,又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且骗取的税款数额未超过所缴纳税款的行为。

(一)偷税罪的主体。

1)依“97”刑法第201条规定,偷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依《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纳税人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扣缴义务人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所有符合规定的单位或个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另外,于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外,据196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1条,只有具备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而个人则是指个体经营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个人。

2)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第一,代征人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1][2][3]。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八

摘要:自我国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涉嫌偷税犯罪后,一时间国人对偷税罪颇为关注。新闻媒体对与偷税罪相关的法律知识报道亦不少,但有不少误解、误传,本文拟从偷税罪在新中国的立法回顾起,对偷税罪的概念、构成、罪与非罪及处罚等,结合我国刑法及最近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作一些新的探讨。

一、新中国偷税犯罪立法的简要历史。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在1949年后对偷税犯罪亦未曾正式纳入刑事立法中,虽然在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草案)第22稿中于妨害社会经济秩序罪一章规定了某些税收犯罪的内容,但这些同整体刑法草案一样,不曾公布施行。以致当时对偷税犯罪无法可依,只能根据党的刑事政策进行处理。

直至1979年,刑法第121条才规定“违反税收法规,偷税、抗税,情节严重的,除按照税收法规补税并且予以罚款外,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以,“79”刑法不仅规定的是一个选择性罪名,而且对偷税罪采取了空白罪状的表达方式,对偷税罪并没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也不利于理解和执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后偷税犯罪明显增多,因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86年颁布了《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经济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该《规定》第一次明确了偷税罪的概念,认为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收法规,用欺骗、隐瞒等形式逃避纳税,情节严重的行为。而且《规定》还就“情节严重”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1992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又进一步明确了偷税罪的概念,还明确了偷税罪的行为手段,界定了“情节严重”。

1992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员发布了《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补充规定》对“79”刑法中的偷税罪进行了补充,主要以单位刑事立法的形式明确偷税罪的概念,界定了构成偷税罪的标准,较大幅度提高了偷税罪的.法定刑,明确规定了单位能够成为偷税罪的犯罪主体,且设置了附加罚金刑。

刑法对以上《补充规定》作了两方面的调整,其一,在偷税罪的客观行为上增列了“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一项;其二,罚金刑由原来的“五倍”修改为“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一)偷税的概念。

依修订后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第一款,偷税是“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另根据第63条第二款,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的视作偷税。

(二)偷税罪的概念。

依现行“97”刑法,偷税罪是指刑法第201条规定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数额较大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偷税且数值在1万元以上的行为;以及依刑法第204条第2款,纳税人缴纳税款后,又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且骗取的税款数额未超过所缴纳税款的行为。

(一)偷税罪的主体。

[1][2][3][4]。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九

: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对确保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关系重大。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的宏观发展环境及趋势,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已有基础与存在差距,对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突破点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总体上看,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通过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中央明确提出农业发展方式要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如何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总体稳定向好。

2001年启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近年来农业部针对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例行监测数据,合格率一直稳定在高位。2016年共监测全国152个城市5大类产品108个品种94项指标,抽检样品45081个,总体监测合格率为97.5%,较2015年增长0.4%。其中,蔬菜、水果、茶叶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8%、96.2%、99.4%和95.9%,较2015年分别高0.7%、0.6%、1.8%和0.4%;而2016年畜禽产品的监测合格率为99.4%,其中瘦肉精抽检合格率为99.9%,与2015年持平[1]。我国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十二五”期末,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10.7万个,约占产地40%,农产品商品量的40%,较“十一五”提高了37.7%[2]。截至2015年底,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达3.5万个,约占耕地面积的13.7%;无公害农产品7.8万个,总量达2.3亿t,约占全国同类农产品产量的12%[3];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9579家,产品总数达到23386个[4];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792个,已创建“三园两场”9674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县185个。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改善,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

体系逐渐健全,理论不断丰富经过10余年的建设,全国范围内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专业机构网格化体系基本形成。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相继成立了专业的研究所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地方层面看,29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机构成立,部分地市级农科院也开始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中心),大专院校也相继开设了食品安全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体系逐渐建立。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建设也得到了发展。自2003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已将“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作为院九大学科群之一进行建设,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调整确立了以“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为框架的3级学科建设体系,将质量安全与加工作为八大学科集群之一。

2010年,农业部按照学科群部署建设了一批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30个学科群之一,于“十二五”期间,建设了包括综合性实验室和专业性实验室在内的9个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以共性技术研发为主,学科群内不同实验室的职责和任务各有侧重。“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正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的主力军。“十二五”期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科研项目立项、关键技术突破以及重大成果凝练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继“十一五”食品安全科技创新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公共安全领域优先主题后,“十二五”期间,国家及部门科技计划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都有重点加强。

公益类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也遴选了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速测与监控方面的项目,支持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也加大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资助力度。通过近10年的研究,在农兽药及生物毒素等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在双低油菜全程控制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一系列国家奖及省部级奖项的获得标志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理论和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十三五”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

重要发展机遇期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纷纷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计划,加强食品安全科技投入。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已将食品安全、生物技术以及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作为农业领域的优先合作方向,投入19亿欧元,其中营养健康和食品制造作为食品安全领域投入的重点方面。在我国,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食品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随后相继出台的《“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条件能力建设规划》等一系列国家和部门重大规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均给予高度重视,经历了筹划期和建设期后,“十三五”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重要发展机遇期。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设置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高行动计划”、“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工程”、“风险监测预警、评估能力提升项目”等9大专项,提出要加快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和评估转化,严格源头治理,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农业部《“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也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11个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之一,指明了在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重点。《“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指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战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重点。此外,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十三五”新增了多位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研究岗位科学家;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中,“十三五”新增了1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在2017年启动的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中,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作为10个学科领域之一被纳入基础数据库建设中,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中心1个,国家农业科学试验站若干,长期开展粮食、油料、蔬菜、果品、畜禽产品、奶产品、水产品、特色产品、热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重点开展主要农产品品质鉴定、污染物残留评价及预警分析[8]。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重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理论与方法、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农产品中危害因子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及消减技术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预警理论与方法等领域有所突破.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趋向集成化、快速化。

随着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以及现代质谱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同学科领域技术的交叉融合和集成,成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通量、检测速度与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在样品前处理方面,快速溶剂提取(ase)、凝胶渗透色谱(gpc)、固相萃取(sp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e)以及免疫亲和层析(iac)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对农产品危害因子的提取分离,而这些前处理技术的多维融合、集成与自动化,使得对农产品中微量、痕量成分提取净化更加简化和快速。此外,新型材料包括功能化石墨烯、金属有机骨架(mofs)、碳纳米管、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微孔有机聚合物(mop)、磁性纳米材料等的发展[6],在解决现有农产品复杂体系痕量分析特定目标物样品前处理的瓶颈问题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快速检测方面,高性能识别材料的制备、不同标记增敏体系的研发,并结合芯片及传感器等技术,能够提升对农产品中目标物质的精准识别能力,实现多残留同步检测。核酸适配体、受体、重组抗体等识别材料在农药、兽药、激素检测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7~9]。

而基于类特异性识别原件实现对多个目标物的同时检测以及利用芯片或传感器等技术集成不同污染物的检测反应,是实现不同污染物同步多残留快速检测的两个重要思路,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确证检测方面,基于多维色谱-杂交质谱技术的多类别污染物的综合分析技术也成为近年来确证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10]。多维色谱技术与质谱技术联用,如二维液相色谱、二维气相色谱及全二维气相色谱等与质谱技术的联用,已成为解决同源复杂组分检测的有效手段;而通过融合多种类型的质量分析器如四极杆、轨道阱(orbitrap)及线性离子阱(lit)等集成杂交质谱,为实现复杂农产品基质的检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在未知物筛查方面,高分辨质谱具有质量范围宽、分辨率和质量测量精度较高的特点,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化学性非靶标物质快速筛查的重要手段。而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无破坏性、无偏向性、高灵敏度以及测定快速等特点,结合模式识别在非法、恶意添加物的筛查识别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前瞻性[11]。集成质谱、波谱及成像技术,对未知化合物结构进行定性推断和确认,发现食品中未知风险物也是研究的重要热点。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趋向系统化、精细化。

当前风险评估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前沿科学技术的应用、大数据发掘技术的发展和不同数学模型软件的开发,促进了风险评估技术的系统化与精细化[5]。纳米技术、组学技术、计算分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化学物质暴露评估中的应用促进了风险评估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风险评估的精准性[12~13]。如动物替代毒理学新方法的应用,提高了风险评估的速度;基于人源细胞的机制通路研究,提高了健康效应评估的精确性;而生物标志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增强了风险评估过程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从而降低了评估的不确定性。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特别是如逻辑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贝叶斯方法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机器学习,能够实现从海量的数据中发掘关联信息,并将分割的数据关联化,提供系统化的评估方案。

基于不同需求和国情,开发的模型软件和应用也是风险评估技术不断扩展的方向。如美国和荷兰依据临界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的基准剂量(bmd)模型均已开发相关软件;基于生理模型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bpk/pd)模型可以模拟药物和其不同制剂经静脉、口服、口腔、眼部、鼻腔和肺部给药后,在动物和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行为,目前开发的商业化软件已在风险评估中广泛应用;暴露边界(moe)法相关技术和软件在不断推进,这些风险评估相关软件的研发能够增加评估技术的准确性,必将带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趋向精准化、定向化。

基于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hac-cp)总体上适于农产品的安全管控,但由于农产品的生物活性属性,自然生产特征以及供给的时效性等因素,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关键技术上,结合污染物代谢、迁移和消解等行为,防止污染物防控二次污染;通过解决关键控制点与风险预警阈值,预测模型和评价模型,有效生物的选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农产品生产、收储运过程中混合污染的综合防控技术是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发展方向之一[14]。

围绕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危害因子的污染途径与过程控制技术开展研究.包括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降解规律和机理、产地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及危害等开展精准化研究;针对特定环节典型农产品关键或典型危害因子开展定向化研究,形成定向化控制技术,也是实现精准农业,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趋向智能化、集成化。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主要分为信息追溯技术及真实性识别溯源技术研究两个方面。在以生产档案记录为基础的信息追踪与溯源技术方面,可追溯系统应用研究成为热点,主要依托传感网及数据处理、电子标签(rfid)及无线应用、数据库与并行计算等技术的建立,实现对每一个过程的流通做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目前,该技术在高附加值农产品物流仓储的追溯环节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物联网经济的发展,信息溯源技术日趋网络化和智能化。

在以产品表征分析为基础的身份识别与溯源技术方面,基于dna指纹分析建立的鉴别技术由于分析精度高,已成为农产品品种鉴别的一项关键技术。同位素质谱技术发展迅速,除目前常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外,氢、氧、硫、硼和锶同位素技术的应用有效性也日益凸显[16],通过分析不同地域农产品中同位素组成特征、差异,建立溯源数据库或绘制溯源地图,可以实现对不同农产品的产地溯源。近年来,在溯源技术发展方面,一是利用锶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对农产品产地溯源的有效性日益凸显;二是重视溯源指标在加工农产品过程中的变化;三是将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dna指纹图谱技术、代谢指纹图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以及矿物元素指纹图谱等多项溯源技术集成,形成综合溯源技术系统,集成后的综合溯源系统能够提高农产品溯源的精准度[17~18]。

(一)检测技术。

截至“十二五”末,我国共研发出500多项残留确证检测技术,其中农药多残留确证检测从最初的不到30种发展到700多种,兽药多残留确证检测可覆盖20大类300余种,建立了主要以农药和兽药残留为主的多项确证检测技术及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在快速检测方面,我国已经具备制备各种农药、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物抗体近300种,研发快速检测产品600余种,快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十五”末期的不到10%上升至目前的80%以上[19]。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仍有一定比例我国已登记和有限量的农兽药残留无检测方法,农产品中环境污染物及与农产品品质营养相关的内源物检测方法缺乏;自主开发的检测设备少,设备成本高[20];农药抗体少,快检产品灵敏度和稳定性差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

(二)风险评估技术。

在风险评估共性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剂量-反应评估中基准剂量评估技术,建立了农产品中化学污染物(特别是农药)累积性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和阶梯式暴露评估方法[12];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建模技术研究,已形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数据上报系统、分析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等。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面,我国已经针对农兽药残留等危害因子,开展连续动态立体式风险隐患摸底排查和专项评估,获得风险监测数据23万余条,形成23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技术报告。我国还缺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一些基础数据,如现有的危害因素本底含量数据、毒理学数据等基础数据缺乏,不能满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需要;在技术上,人源细胞替代动物毒理学测试及暴露组学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还刚刚起步,生物监测尚未纳入风险监测与评估的内容;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模型不多[13]。

(三)过程控制技术。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以及对农业投入品及内源毒素的消减控制技术研究[20];我国已经形成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区边界划分的技术方法及水产生产区域划分方法。如2011年,我国参照欧盟法规制定形成了《2011年海水贝类生产区域划型工作要求》。针对农药和兽药等农业投入品,主要依据毒理学数据和残留消除规律制定出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经制定了433种农药的4140项最大残留限量。而在毒素的消减控制技术方面,目前已经形成的相关管理规范或标准有《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规程》等。

尽管我国目前在农产品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产地环境污染物(农兽药、助剂、持久性污染物等)与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性方面的研究缺乏;农兽药面源污染阻断和评价技术缺乏;在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新投入品所带来的危害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研究方面还很少。

(四)产地溯源与真实性识别技术。

在信息追溯方面,我国已发布了《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及《热带水果分类和编码》等规范文件,建立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谷物、蔬菜、畜禽肉等主要农产品。在身份识别与溯源技术方面,我国近年来也建立了一系列方法,包括dna标记法、近红外反射光谱法、稳定同位素法、矿物元素法等,在牛肉产地溯源、有机猪肉溯源与真实性识别及鸡肉、茶叶和蜂蜜溯源技术等方面奠定了技术基础。但现有溯源体系仅仅是建立在信息记录溯源上,与质量溯源相关检测技术、质量安全溯源的检测装备、食品加工和储运过程质量溯源支持技术等还没有集成形成技术体系。

由于缺乏统一的追溯标准和规范指南,各部门建立的追溯系统仍存在信息不互联互通,很多产品追溯码的作用与普通的食品标签相类似,未发挥有效的追溯管理作用,且由于缺乏农产品种植、养殖等环节的化肥农药、兽药及生产管理等信息,信息记录成本高,也造成了源头追溯信息采集困难。而在身份识别与溯源技术方面,单一溯源方法存在溯源准确性不高,溯源库存在样品代表性差,综合集成溯源系统研究应用还较少等问题。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产业发展的需求,围绕服务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目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战略需求,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整体能力的提升和关键问题的突破,确定如下优先发展领域。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优先领域。

运用现代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产品中营养品质、功能成分以及农兽药、生物毒素、有机污染物、环境激素等分析新理论、新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及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于新型功能材料的高效前处理新技术、农产品品质形成及无损监测技术、智能化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新方法、生物监测及非定向筛查技术。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优先领域。

开展对化学和生物等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控制与预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体系。主要包括农产品中重要化学污染物的剂量-反应评估理论、暴露评估方法优化与模型、混合污染物联合暴露综合评估风险排序与模型、农产品累积性暴露评估方法与模型、主要农产品中危害因素风险评估模式及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整合与构建。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优先领域研究。

污染物在农产品中的污染途径、成害机制及控制措施,构建农产品安全、清洁生产理论和典型模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污染物在产地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降解规律,农业投入品面源污染阻抗、钝化、消减技术,典型污染物生物修复理论和机制,典型污染物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农产品产地污染物阈值及产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优先领域。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矿物元素、同位素技术、生物组学技术的溯源新方法研究,不同生产模式农产品溯源技术,加工农产品溯源技术;综合溯源系统的构建。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和标准物质研究,健全农业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农兽药残留限量制定,小宗作物农药残留及风险排查,动物源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制定,产地环境污染物限量标准与安全评价分类,农产品安全与品质评价相关标准物质研制。

(六)农产品营养组分作用机制及分离基础研究。

农产品组分的营养与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组分分离新技术,建立农产品品质营养功能解析与利用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产品功能成分影响人体健康的分子营养学机制,农产品功能成分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吸收方式与作用机制,功能成分在农产品中的存在形态、结构及分布,农产品组分高效分离与重组关键技术,绿色、循环、多组分提取的理论和方法。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十

流通是我国当前生产发展的瓶颈,流通是中国企业家的困惑,流通也是深化经济改革的关键.如何揭示流通的本质,正确认识流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巩固和完善.根据改革和开放的实践,结合个人的思考,对流通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一己之见求教于业界同行.

作者:黄国雄作者单位:刊名:商业时代pku英文刊名:commercialtimes年,卷(期):2003“”(1)分类号:f72关键词: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十一

科技推动世界进步,科技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融入了生活,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都起着无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科技创新带来的技术改革不断推动者金融市场的发展。科技创新带来产品的更新换代,产业的深化发展,支持着金融体系的健康茁壮发展。科技创新与金融市场逐渐趋于一体化,坚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金融市场的最关键竞争要素。这也是科技创新与金融相互融合,紧密联系的必然结果。只有把握了科技创新,才能在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科技创新和金融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促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先生认为,现代科技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因为科技创新,是一个实验过程,结果未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同时即使实验成功了,还需要进行市场开发,这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当然,如果成功了,最后带来的收益也是不菲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展了企业的市场份额。而金融市场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地方,附带不同程度风险的市场主体在这里进行资产的交换,风险的组合,契约的订立。金融市场的这种特质和科技创新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在科技创新的研发初期,还是成功后的市场开拓时期,都存在大风险和大收益,传统的融资渠道大多都在观望,而金融市场特质表明金融市场有这个魄力支持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作为出资方,金融市场更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受益者。而科技创新带来的产品改进,产业改革,都为金融市场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活力,扩展了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驱动着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如何将科技创新与金融完美结合。

(一)增强对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认识。

金融科技创新也是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一类,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在这方面,人们对此的意识不足,同样,保护也不足。所以,促进科技与金融的完美结合,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传统理念,促进其重新认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合的意义。然后对于金融科技创新进行记录造册,保护其知识产权和专利权,为科技创新与金融的`结合打开新局面。

(二)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制度。

目前,我国对于金融市场的限制条约较多,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较多,金融市场并不能完全发挥其市场自动调节功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金融市场中各色机构业务,金融工具等都有诸多限制,这些都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

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首先需要放宽对于金融市场的管制,给予金融市场一个自主调节机制发挥功效的机会和平台,让市场活跃起来。其次,应当鼓励金融市场的科技创新。比如,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比较优惠的贷款或者优惠政策等,大力促进科技的创新活动,推动金融市场的繁荣。最后,应当建立一个信息和信用平台,避免信息不对等带来的决策错误,同时,强化信用担保机构,补充市场中中小科技企业的信用度,降低交易成本。

(三)结合科技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在金融市场进行科技创新,构建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丰富金融市场的组成元素。国家应该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更应该大力扶持。构建一套科技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帮助符合规定的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同时,对于此类企业之间的再次融资以及市场化的并购重组都给予支持和一定优惠扶助政策。和国外发达的金融市场相比较,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发展也避开了大开大阖的路子,而是小步跑,这其中诚然有国家政策管理严格,政府部门干预较多的因素在内,但是也有金融市场自身体系单一,中小型科技企业势单力薄,经不起风浪吹打。所以,对于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帮扶,同时也是在加快多层次、多元化金融体系的构建速度。只有不断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严格交易市场的制度和监督,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不论是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都应该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科技创新与金融互融,互动,更新金融工具,完善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机制,并且简化发行流程。

三、结语。

科技创新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完美结合是近年来金融与科技创新逐渐趋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虽然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国家对于金融业的管制也比较严厉,但是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在金融市场体现得淋漓尽致。逐渐丰满的由各色科技企业带动发展构建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以及强化的外在制度环境和人们对于科技创新和金融市场结合的再认识都促进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的结合,推动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相互融合,互动互助的进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十二

摘要:论文主要基于图书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图书馆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这两个命题展开论述,最后提出了图书馆新的本质,即图书馆的本质是人类精神世界不断深化的社会系统。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本质,人类精神世界。

1图书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图书馆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也正如“图书馆是不断生长的有机体”的说法。人类文明进步表现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提升。在当今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的“21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世纪”中,人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奋斗目标,它的实现无疑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程。但令人鼓舞的是,人类一直向着这个目标靠近,并不断地为实现这个目标创造和提供各种前提条件。图书馆正是人类所创造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系统工程之一。人的发展主要是精神世界的发展,或者说是思想的进步。作为个体的人发展完善了,那么整个社会自然而然的发展上去了,那么人类文明就自然进步,所以21世纪人的精神世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包括如下三点:知、情、意,即(认知、情感、意志),“知”主要是指认知能力和知识,人作为认知主体必然对客观事实与世界真相以及隐藏在这些事实和真相背后、决定这些事实与真相的存在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具有无比强烈的求知和求真欲望,从而科学理性地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形成理性的科学知识。“情”主要是指情感,是指人类所有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人类有了这些基本基本感情才能在社会中做符合社会常理的事情。也才能把知识、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先进的外界力量合理的发挥并使之符合社会生活习惯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意”主要是指意志,这也是最为重要的。现代化的人应当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紧迫感、使命感,永不满足,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敢于领先,在竞争中夺取成功的桂冠,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同时满足和不断追求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在竞争的主动与被动、领先与落后的高频变换中,以及在长时间的相持中能否坚持到底,独占鳌头,不仅需要以高科技为支撑,而且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乐观、自信、自制、自我调节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石[2]。

人类的精神世界是知、情、意(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人的认知理性的提升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的情感世界和人类意志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历程。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完善是人类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相互促进互动统一和人类文化整体进步的结果。人类的精神实践主要是一个建立在一定信息资源基础上,人的知、情、意三个方面相互作用整体推进的社会实践过程。正是在人的知、情、意整体推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人和人类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价值观念和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得以形成,人格得以完善,人类文化的历史水平和人类文明的层次得以实现整体的提升和飞跃。换句话说,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一个不断以客观物质为基础走向一人的精神为主导的历史过程。这一个过程是一个伴随人的素质的提升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的精神这一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增强、提升和升华的过程[3]。

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演变和发展,人类的精神是不断深化的,也就是说人类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而并非是落后的,以人类进步为标志的图书馆也是和这种进步相辅相成,步调一致的。人类精神的不断深化和进步,就会不断促使图书馆这个标志物更为清晰可见,更为强劲有为。

2图书馆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作为人类文明进步标志的图书馆是人类精神世界深化成果的喷泉,美国著名小说家达特罗()曾说过:“一个文明社会所给予人三种最重要的证件是出生证明、护照和图书馆借阅证”图书馆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照亮了我们的人生旅途,使生活更充实更美好,图书馆的全部活动深刻体现着人文关怀[4]。在功利主义氛围中坚持公共性、在拜金主义氛围中坚持公益性、无偿的咨询服务为公众排忧解难,最大限度的使公共资源得以合理,公平公正的分配和利用。因此人类就会在这里追寻其家园般的感觉和享受,以求其精神世界不断深化和升华。

在图书馆中人类可以和有史以来的贤人、圣人、智人进行交流,也能和最新的科学思想进行亲密碰触。在图书馆中人类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心灵的缺失,这里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他们心灵的“鸡汤”,可以灌养他们心灵的`空虚和无知,可以让其找回充实的自我和智慧的源泉。所以图书馆就是人类久久寻觅的精神家园。在21世纪中图书馆被说是“家园”,“乐园”抑或是“天堂”等等,这也正是人类精神世界深化的表现和其对精神世界进一步升华所要求的真切期盼和感受。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主要还应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于信息知识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强烈,在信息知识已经成为关键性战略资源的时代下,不让思想丰富和富裕起来就是时代淘汰者,终身教育和学习理念的提倡和普及正是这时代对于精神世界不断深化的最好体现。求知精神是一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不断实现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的精神。走向信息和知识时代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在学习型社会中,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学校,人类社会的每一项社会实践都是一个学习过程。

与此同时,每个社会成员终其一生都是一个学无止境的求知过程。只有如此,才能适应不断变化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作为一个以社会知识积累和社会信息、知识资源组织和利用为业并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社会机构---图书馆,只有以自身强烈的求知精神才能与自身的知识本质取得一致,才能把握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才能理解当代社会并与当代社会取得一致,从而与自身的信息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取得一致,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最终有效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知识资源的需要,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5]。

其次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农业文明人类更多满足的是土地占有的多少,工业时代人类可能依然是满足于物质财富拥有的多寡,但是历史社会发展进入信息知识社会中,人们就不仅停留在对物质和其他劳动要素的拥有上,更多追求的是信息知识的获取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我国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被国内国际广泛接受和认可,也在国际的和平和发展的主题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公平、公正、自由等等已经成为时代文化进步的缩影性词汇代表,那么作为人类精神世界深化的产物---图书馆,就更应该发挥其精神家园的价值,让人们在这里寻找真正的自然理性、科学理性和人类自身的理性,从而以一种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式回馈于社会,服务社会,发展社会,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图书馆来说,其通过实现信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无差别全面共享的方式实现人类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从而推进信息和知识时代社会大踏步式的发展,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最后归因于个体精神世界的不断深化的精髓所在。随着个体精神世界的不断深化,个体精神世界产品的日益丰富,就会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断更新和丰富。人类精神的不断深化过程就是人类精神高频化和求精化过程,就会导致图书馆的精神产品不断加以利用和再造。同时人类精神的不断深化过程就是人类自由发展的过程,信息知识时代就正如前面所说的信息知识的掌控者才是最大的财富着和赢者,人类精神世界的不断深化就势必要求人类在这个时代对信息资源的需求的不断增强,信息资源既是人类进行知识创新的前提,也是知识创新的产物和成果,因此作为信息知识资源喷泉的图书馆就充当了人类精神的家园,并不断指导人类精神世界的不断深化、提升和升华,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21世纪是人类精神世界深化最为快速和深刻的时代,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个体的价值和功能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图书馆的功能和价值也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日益凸显,本质决定价值,价值又决定功能,图书馆的本质在图书馆理论以及图书馆学理论中永远保持着其基础性的作用,图书馆本质是进行其后研究的根基,所以这就不得不思考在21世纪中图书馆的本质是什么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图书馆的本质确切表述的重要作用。笔者从社会历史长河的演变中的关于图书馆的两个命题出发,定义图书馆本质为:人类精神世界不断深化的社会系统。

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知识时代每一个历史时代的图书馆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标志,人类精神的不断深化就会导致图书馆形态的不断更新和进步。藏书楼、传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每一个形态都是图书馆的不断蜕变的崭新形态,在封建保守的小农经济时代,所谓的图书馆是藏书楼,重在收藏文献,之后不断发展以使部分达官贵人消遣享受的“稀罕物”,但在21世纪情况翻天覆地。信息知识的平等获取已经深入人心,人性化服务也已经初成气候,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已成时代新的格局。所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便捷、自由的获取信息知识等功能已经更优于传统图书馆,所以在人类精神世界日益深化的时代下更为被人类所青睐。这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是人类精神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根据恩格斯的观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其整个历史过程是一个人类在自然面前获取自由成为自然的主人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类不断在社会面前获得自由成为主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在自我面前获得自由成为自我自由主人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在完成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的历程基础上,充分实现人的精神解放的精神历程。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或者是人类精神世界深化的标志,并且人类不断寻觅其精神家园,人类的次次磨砺从而不断超越,对其自身精神不断洗礼和深化,这些深化的结果的保存不正是图书馆这一社会系统来完成,并不断进行传递和交流,其实这一过程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图书馆中接受信息知识,形成科学的自然理性、社会理性和人自身的理性思维,从而超越自我,不断求其自然上的自由、社会上的自由和自我的自由,进而去丰富图书馆的精神产品。从而图书馆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不断深化与永恒追求,就是用健全而又深邃的理性之光去烛照人的终极价值,进而贡献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6]。任何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都是植根于个体人的精神世界升华之上的,人类精神世界的不断深化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图书馆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大文化的一员,其全部活动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辉和耀眼光芒,因此,笔者认为图书馆本质就是人类精神世界不断深化的社会系统。

参考文献。

[1]季晓晖.和谐社会建设与图书馆服务.图书馆,(6)。

[2]付宁康.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服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0)。

[3]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5。

[4]辛艳玲.人文关怀: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与终极取向.图书馆学刊.2007(5)。

[5]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

[6]杨文祥.图书馆精神研究综论与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图书馆.(3)。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十三

[摘要]讨论了科技论文的标题、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结果、讨论与结论等几部分内容的作用和写作方法,并指出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为初次撰写科学技术论文的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论文imrd模式写作技巧。

科技论文是反映科技研究成果和科技管理经验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就某一项科技研究成果或管理科学化的探索加以论述,并以可靠的实验数据或调研资料等为例证,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独到见解,得出创新结论。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享有崇高威望的英国皇家学会率先制定了科学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以后对其作了多次修改。这一工作对实现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化奠定了基础。统一规范的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有助于科研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促进科学工作的进展。因此,科学、客观、规范的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技工作者所必需的。

目前,普遍流行的规范化的科技论文写作模式是imrd模式。这种范式始于近代实验科学兴起之际,建立在科学研究的观察可重现原则之上。它首先界定研究所关心的问题(introduction),再介绍研究问题的方法(method),然后陈述研究的发现(result)以及发现的意义(discussion)。下面我们依据imrd模式,对科技论文的标题、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各部分内容的写作方法加以探讨。

一、论文“标题”的拟定。

1.标题的作用。

标题是论文的“点睛”之处,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部分。读者首先对标题发生兴趣才会去读摘要和全文。读标题的人要比读原文的人多得多。所以,论文标题要点明主题、标新立异、信息充实,标题中的文字要细心推敲,精心组织。拟出一个好的标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好的论文标题不仅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还利于进入论文标题索引,利于论文被检索、流通和传播,并且还会引起编辑和审稿人的重视,利于论文的发表。

2.标题的基本要求。

标题的长度一般不超过20个字,好的标题应该是尽可能少的词语充分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反映论文的主题和研究范围。其基本要求是论文标题具有准确性和简明性。准确性是指恰如其分地反映论文研究的主题和范围。避免使用含义笼统及一般化的词语。例如,一篇论文的标题是“土壤施肥研究”便显得题目太大、太笼统。这个题目虽然表达了论文的研究主题――施肥研究,但是在什么土壤上给什么作物施肥就不清楚。应视具体情况补充反映文章主旨的中心词。如改为“盐碱土壤中棉花的磷肥使用方法研究”就很充实而具体。简明性是指标题的用词应简洁明白,应选用本学科领域最易概括、词义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和引用的规范的术语,使人一看便知其意。例如,一篇论文的标题是“关于在显微镜研究中增加一种能在物体和背景之间或物体本身特定部分之间产生颜色差别的新方法”长达40多个字,显得标题太长,看上去很具体,但读起来费劲,反而使文章的主题不明确。可以缩短成“一种能在显微镜检查中产生色差的新方法”。

二、论文“摘要”的分类及写作要点。

1.论文摘要的作用。

摘要是论文的精华,是对论文的每个部分的概括总结,应该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摘要的作用基本上有四个:一是使读者快速、准确地了解到论文的基本内容和创新之处,以决定是否值得阅读论文全文;二是使刊物编辑人员快速了解论文内容,对论文的进一步处理做出反应。写作良好的摘要,可提高刊物编辑人员对论文的兴趣,并迅速做出反应。文章能否被接受发表,常常决定于文章的摘要写的好坏,因为审稿人往往阅读了摘要后就基本决定稿件是否有价值。三是使有关决策人物在没有时间阅读全文的情况下迅速了解科研工作情况,及时评价成果,对科研工作给以认可、支持、资助,便于开展下一步工作。例如,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会议组委会通常先发征集论文摘要的通知,根据摘要决定是否通知作者寄送全文,是否邀请参加会议,决定参加哪一个分组讨论会等。四是论文摘要通常被编入文摘刊物或检索类期刊,在更大范围内流通,其读者面要比原学术刊物大许多倍,使有更多的同行检索阅读或引用该论文。

2.摘要的分类及写作要点。

按摘要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大致有3种类型:即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abstracts)、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abstract)和报道-指示性摘要。报道性摘要是全篇文章的浓缩,它不但叙述论文的主旨、方法、主要结果、重要性和结论,而且需要列出有关具体的数据。这类报道性的摘要多用于试验性或技术性较强的论文,相当于简介。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指示性摘要主要概括论文的方法、主要结果、分析过程、论点和结论或某一专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动向和展望等,其特点是短小精悍,篇幅以100字左右为宜。这类摘要通常无具体数据,多用于理论性较强的综述文章。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这种摘要一般适用于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绍论文的论题,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例如,下面的一篇文章的摘要可视为报道-指示性的:“分析了佳木斯城区水资源赋存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注:指示性部分,没有指出是什么特点和什么状况);指出了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已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过境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日趋严重、节水工作进程缓慢、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对城区污水集中处理回用、限制采用地下水的自备水源、推进节水工作等对策措施(注:报道性部分,指出了具体的问题和对策)。

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应该注意的是,摘要不能出现在论文中没有出现的结论和信息,不要对文章进行评价等。不要有表格和图示等,尽量不要有缩写词,不要用一些冗长难懂的句子。

三、论文“引言”的写作。

1.引言的作用。

引言是论文的因子,是对论文的概括性介绍,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言的目的是介绍研究的背景,使读者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出版物和最新的研究信息,提出作者研究的问题和范围,做此研究的目的和理由等。好的引言可以吸引读者去阅读全文,真正起到引路的作用,差的引言会引起读者的反感,终止对文章的阅读。

2.引言的内容和结构。

一般地,我们可以将引言的内容分为三或四个层次。第一层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其中还包括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介绍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并适当加以评价或比较;第二层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和思路,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动机与意义;第三层说明自己研究的具体目的与内容;第四层是引言的结尾,介绍论文的组成部分和结构、所报道的主要结果和结论。有些文章可以不在引言中出现第四层的内容。

引言的结构可以像一个漏斗,由粗到细,从大家感兴趣的一般问题或论点引到与本研究有关的主题,在内容上各个层次所占的篇幅有很大的差别。第一个层次往往占去大部分篇幅,对研究背景和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一个层次则会比较简短。

四、论文的“材料和方法”的写作。

1.“材料和方法”的作用。

在引言中可能已经提到了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在材料和方法部分要给以详细介绍。写作这一部分的作用有三个:一是提供较为详细实验材料和方法,使别人能够重复这一试验;二是使读者判断你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及有效性;三是对材料、仪器、方法等介绍,可给同行以启发和参考价值,促进他们进一步思考问题。

2.写作技巧。

“材料和方法”的内容一般包括:(1)材料的性质、性能、产地等,所用的仪器要有名称、型号、生产厂家或国别。(2)实验场所具备的条件等;(3)采样、实验获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与过程等,采样与实验过程要根据先后顺序描述;(4)理论分析,包括理论依据、基本原理、公式推导和数理模型等。

这一部分写作可以分列小标题,小标题一般用名词或词组,不用句子叙述。如果研究方法是作者创新的,要详细叙述,如果是前人报道的,可简单提及,并提供参考文献。实验材料或使用的实验药品较多时,可以用表格来说明,这样可使文章清晰易懂。

五、论文“结果”的写作。

1.“结果”的作用。

结果是实验得出的数据,它是论文的核心,是推理和论证的重要依据,是论文的生命之所在。结果部分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对实验做出一个大体的叙述,而不是重复材料和方法中的.细节,然后给出试验的数据。论文的结果部分主要是陈述试验所观察的现象和事实;归纳总结试验研究的主要结果;分析试验数据,为进一步判断、推理和论证提供依据。结果中的数据要有代表性,易读易记易比较,而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

2.“结果”的写作技巧。

“结果”部分应该短小精练,因为前面的材料与方法已经告诉读者为什么和如何会得出这样的结果,后面的讨论部分将告诉人们结果的意义。研究的成功与否在于结果,结果应是清晰准确。图和表格能清楚表达结果的话,可伴有少量文字解说,不必反复解释。对图表的文字说明不等于将图表中的内容或数据重复一遍,要对图表中的数据加以必要的综合提炼,强调主要结果。一般地,表示同一内容的图和表格不能重复。

“结果”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客观地、如实地展示计算结果和数据。除此之外,作者还要对所得到的重要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可用1~2个句子说明其意义之所在。为“讨论”部分展开归纳、演绎推论或做出结论等提供铺垫。但不能对结果做出整体推论或结论。有些刊物要求作者将“结果与讨论”或“结果与分析”合写,那就另当别论。

六、论文的“讨论和结论”

1.“讨论与结论”的作用。

“讨论”是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论证,是对结果的必然性、偶然性、可靠性和重要性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论述,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讨论”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也是最难写的部分,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高水平的讨论往往能提高论文的水平和价值,从而有更多的同行引用该论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错误的讨论也会使论文遭到编辑和审稿人的退稿,即使论文的数据和结果会使人很感兴趣。

2.“讨论与结论”的内容。

“讨论与结论”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4)对没有意想到的结果进行解释;。

(5)最后明确给出结论。讨论要与引言相对应。引言中常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在讨论中要对这些问题给予回答,做到前呼后应。

3.“结论”的写作。

讨论之后应该有一个简短的结论,说明本研究的重要性。结论的内容主要是总结研究者到目前为止作了什么工作,得出了什么结果,这些结果对现在来说有什么影响、意义和价值等。文章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基于研究结果,切不可任意拔高和外推。结论部分才是文章的高潮所在,是作者通过试验推理得出的最后见解,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因此既要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又要鲜明准确,简短有力。在最后时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若是将“结果与讨论”作为一个整体来写作,这时结论可作为单独的一部分来写。如果“结果与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和总结,那么结论就可以写的短一些,不要再重复讨论的内容。

总之,科技论文写作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了解和抓住了这些规律,科技论文的写作就不再是难事。但是,论文写作方法也不能死板硬套,初学写作者可以根据有关刊物要求和文章具体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写作方法,达到发表和交流传播的目的,促进科学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3]罗伯特戴,芭芭拉盖斯特尔.如何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4]刘润进,王金宝.实用农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教程.科学出版社,20xx.

[6]从丛,李咏燕.学术交流英语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xx.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十四

风险投资是以高额的资本投入,承担高度市场风险,获得预期高额利润的投资,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投资方式。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仍处在初级阶段,要使其进一步健康发展,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短缺。

目前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除了外资投资基金外,主要是政府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建立的风险投资公司,而由私人资本、民间资本等建立的风险投资很少。尽管几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他们很少把资金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国有企业,其少量的投资额基本投入到了国债、股票市场中,没有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保险、养老等各种基金尚未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缺乏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渠道和运作保障机制。从总体上看,风险投资资金缺口仍非常大,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风险投资企业发展的需要。风险资本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瓶颈”。

(二)风险投资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

1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风险投资基金的法律规定。也就是说,不能依法设立风险基金和民间风险投资公司,这也是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只能称作投资公司而不能正式亮相的原因所在。

2现行《公司法》也缺乏关于风险投资公司的相应规定,依据《公司法》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只能按照一般公司的设立方式去运行,从而使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法律定位不明确,运行管理也无法可依。

3现行税收政策不合理。无论是在对高科技产品的增值税上,还是投资收益所得税上,都缺少一定的优惠政策。

(三)风险投资相关的中介组织不发达。

目前风险投资的主要障碍是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不规范、不到位。由于风险投资的初期要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资产和经营状况的评估,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投资后要参与企业管理,帮助企业发展,这一切都需要与其相关的专业分工很强的评估机构、法律机构和职业化经理队伍的参与。而我国的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的市场信誉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资产评估不客观、不公正的情况比较突出,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比较普遍,使投资者难以树立信心。

(四)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不完善。

风险投资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经营企业,而是为了收回投资,实现超常规投资收益和尽可能减少投资风险。这种主动承担风险的投资动机,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顺畅的退出机制,使风险投资人有可攻、可退、可守的条件。只能进入,难以退出,既使投资方资金呆滞,又使生产经营企业难以摆脱债务负担,对有关投资的双方都是不利的。

(五)风险投资的专业人才匮乏。

风险投资是一个全新的投资领域,从业者需要各方面高水平的业务知识和判断能力,不仅需要具有公司战略规划、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税务、金融及高科技等多学科综合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从宏观经济技术层面进行把握的能力,能够在投融资决策过程中解决交易结构设计、投资回收与退出等实际操作问题。因而,风险投资基金的经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金融投资实践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我国目前普遍缺乏风险投资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使投资基金和投资项目的管理很难达到国外同行的水平。

解决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存在上述问题并不是孤立的,既有宏观政策不到位的问题,也有微观经济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国家应加大相关宏观政策的调整力度。

国家应加大风险投资相关政策的调整力度,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政策环境。

2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律制度和一些具体的管理办法;

3尽快健全社会中介机构行业管理体系;

4国家应在税收、利率等方面给予风险投资以一定的优惠。

(二)重新构建风险投资主体,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国家应当从政府补助、税收优惠、政府担保等诸多方面积极扶持风险投资的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银行和民间资本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建立股份制的投资公司,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同时,政府还应创造一个使各市场主体都能平等进入的资本市场,积极吸引境外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鼓励多种融资方式,促使投资来源的多元化,扩大风险投资资金的规模。

(三)建立风险投资的适时退出机制。

风险资本的退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受资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风险资本通过出售股份退出;二是将投资公司的股份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一个大公司;三是由受资公司回购风险资本。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政策体系不完善,业内机制不健全,尤其是投资退出渠道不畅通,这说明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的确还不够成熟,但是,过去25年中国的风险投资项目有30多个已经成功退出,其中有90%以上不是通过上市实现的,而是通过股权转让。目前,我国正在积极酝酿创业板市场,国内风险投资的环境正在快速而积极地变化,投资前景看好。

(四)建立国有企业预警和拯救机制。

国有企业的投资风险是国有资产的风险,政府应该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国有企业风险预警和拯救机制。运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国有企业经济信息和监测系统,按照企业景气模型,及时分析国有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建立国有企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及时向专家发布企业经济信息;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定期进行企业诊断,向国有企业管理部门提出咨询建议。专家委员会只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不与企业发生直接工作联系和经济利益关系。

(五)加快风险投资专门人才的培养。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力量,风险投资事业也不例外。就目前来讲,要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有计划地选择部分高等学校开设风险投资方面的专业,同时还可以有计划地派遣在国内已有一定经验的风险投资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或者聘用在国外从事风险投资的华人专家回国工作。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十五

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比矮层建筑复杂,所以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更高。随着高层建筑建设规模的扩大,其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加可靠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1施工难点。

1.1深基坑支护。

深基坑支护的目的是要确保地下结构的施工安全,并为基坑的周边环境提供安全保障,从而在深基坑的侧壁和周围环境中,通过支档和加固等手段,对其进行保护。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发生事故的频率比较高。由于此施工中需要较多的施工人员参与,所以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导致施工群体伤亡,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且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砼是高层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其在温度控制方面的难度较大,且防裂问题一直是困扰技术人员的难题。大体积砼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不仅结构厚实,且水泥水化热也比较大,在结构物体受到温差变化的影响时,其很容易出现变形。由于大体积砼需要在地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实施现浇工艺,所以其施工条件相对比较复杂。此外,大体积的混凝土对平面尺寸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平面尺寸没有控制好,使得尺寸过大,温度力在约束作用下也会变大。如果不能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当温度引力超出混凝土能承受的拉力范围时,就会出现裂缝。

1.3垂直运输。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在对混凝土进行垂直运输时,其难度必然会加大。而高层建筑所使用的混凝土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混凝土对运输高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混凝土的颗粒比较小,其所需的垂直运输高度就比较高;如果混凝土的颗粒比较大,则其对运输高度的'要求就更低。

2.1生态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其消耗的能量、排放的污染物质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应该融入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采用生态化的施工技术,提升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同时,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规划时,要尽量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在对环境加以利用的同时,对其进行保护。所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要多采用生态技术,并对其进行创新,以实现高层建筑室内室外的有效衔接。当室外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将变化情况反馈到室内环境中,室内环境则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室内的各项环境指标都符合标准,通过对太阳能、风能等的利用,有效降低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能源消耗。

2.2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建立起高层建筑的实际模型和虚拟模型,对高层建筑内的实际运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仿真模型的全面分析,能够有效缩短决策的时间,并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中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需要根据离散事件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建筑施工、结构施工、装饰施工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基础工程施工中,仿真系统能够对其中的土方、初支、大体积施工等进行分析;在结构工程施工中,仿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施工方案和管理等进行模拟。同时,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仿真模拟时,还能为实际的施工提供理论和力学依据,从而帮助施工单位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3卫星定位技术。

目前,卫星定位技术已经开始在相关领域使用,比如,在对土木工程进行勘察设计时,就可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来进行,且在其施工过程中,也可借助卫星定位技术的作用,此项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频率是最高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卫生定位技术不仅在理论上日趋完善,且其需要的设备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因此,将此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将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不仅能减少施工测量的次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还能将测量结果进行精准的传输。同时,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的,这就能有效避免人工计算中的错误。此外,在高层建筑中设置观测的基准点,目的是要确定具体的起算点和方向。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在对施工楼层的控制网基准点进行选择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对于高层建筑可能出现的日照变形或者振动变形等,卫星定位技术也能进行准确的测定。

3结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高层建筑工程不断涌现,而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比普通建筑的施工难度大很多倍,其在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时,需要通过生态技术、仿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降低高层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并提高其施工的安全性,改善施工质量。

作者:谭毅杰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大连分公司。

参考文献:。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十六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小企业也在逐步发展,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的挑战,为了满足市场发展变化的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必须不断完善管理体制,采用合适的激励机制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文章主要探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激励机制构建,分析当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内部激励机制的内涵和重要性,了解内部激励机制的构成,从而总结出有效的构建方式,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不断创新。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内部激励机制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稳步发展,推动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以传统的行业为主,在快速变革的市场下面临很大的挑战,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中小型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企业制度,从而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不被市场所淘汰。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因此中小企业要抓住重心,采用合理的方式来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和技术的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受到内部和外部激励机制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因素对技术创新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中小企业要加强对内部激励机制的完善,寻找合适的构建策略,切实地推动企业技术的创新,保持企业的稳步前行。

中小企业的特点是规模较小,对应的从业人员、资产和销售额都较小,但是同样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技术创新是保持中小企业活力的一个源泉,中小企业紧跟时代的潮流,分析客户和市场的需求,根据这些变化和需求不断地创新自身的技术和产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涉及企业产品的构思、开发等多个环节,这一系列的创新活动能够有效的推动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激励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质量,推动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激励机制。外部激励机制主要是来自于市场、政府和民间的激励;而内部激励制度的来源主要是企业本身,企业是激励的主体,员工是激励的对象。中小企业在推动自身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会实施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以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技术创新内部激励机制的主体是企业,客体是企业员工,两者需要进行良好的互动才能保证激励机制达到有效的作用。在很多中小企业都存在一个情况即企业的管理者或者说决策者既是激励主体也是激励客体,在企业中不仅担任管理者的角色还是技术创新人员,这就加大了企业制定激励机制的复杂性。但是当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统一时,内部激励的主题要加大对技术创新人员的重视,了解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深刻探索技术创新人员的需求和明确有效的.激励因素。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一般较小,因此相应的技术创新人员和资金都不是很充足,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经常模仿其他企业的产品,对自身产品的研究和创新的重视有一定的欠缺,十分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内部激励机制设置时要关注市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将重点放在创新自身产品体系上。

3.1构建良好的管理制度

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是技术创新的保障,能够促使技术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中小企业在激励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该丰富分配制度的类型,以绩效为评判依据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激励,技术人员和员工都能受到良好的激励,充分发挥在岗位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技术创新一般会持续较长的一个过程,因此企业在对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和绩效评价时要关注项目的进展。另外技术创新一般都是团队活动,在对个人进行评判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团队的绩效,要根据人员的贡献和工作情况进行有差别的奖励,例如对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关键人物企业应该着重肯定并奖励,一定的差别才更能体现出激励制度的公平。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迭对企业提出的要求约越来越高,技术人员知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中小企业应该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的需求对企业关键性技术创新人才进行相应的培训,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企业创新的实力。

3.2明确企业的产权结构

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归属权和技术创新中的风险承担者都和企业的产权有着一定的联系,构建清楚明晰的产品结构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我国的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家族企业,涉及企业最终权益的人员较多,当企业快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常会出现争权争利的情况,这样的纠纷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技术创新的环境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中小企业在促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确保企业产权的明晰,才能给技术创新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时间,最终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技术创新是团队活动,由六种不同职责的人员共同构成,企业在推进技术创新时要保证团队的稳定,因此可以给予适当的股权激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这样才能增加中小企业的吸引力,留下更多优秀的技术人员。

3.3设置合理的组织制度

中小企业其实是一个经济组织,拥有一系列的职能部门,这个组织发展的成果会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的进程和成果,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设置合理的组织制度。技术创新对多个职能部门都存在需求,必须保持职能部门之间信息畅通,才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情况,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不同的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也会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所以中小企业在设置组织结构时要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尽量缩减组织层次,适度的将权利分散下去,构建出有机的组织结构。另外技术创新涉及团队活动,因此企业在设置的时候要充分调动所有的技术人员,以项目小组的形式来组成团队。中小企业资金和人力的情况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多个创新项目齐驱并行的态势,那么企业可以设置相应的矩形组织结构,明确各人员的职责,促使创新项目工作的稳步开展。

3.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认可,并且有与之相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文化是经济建设的基础,与技术的不断创新息息相关。企业人员对企业文化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认可,对其相应的观念和行为规范也给予一定的肯定,企业人员才能更好的在团队中投入工作,再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中不断熏陶,在工作或者创新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创造和自我完善。良好的文化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面对创新中的难题能够给予技术人员信心和动力,促进技术人员更具创新精神。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了解内部激励机制的意义和作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构建。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产权结构、组织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对激励机制乃至技术创新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小企业要处理好这四个方面的事务,从而构建出良好的技术创新内部激励机制。有效的促进技术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中小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1]唐薇,沈凯元,等.政府支持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内部激励为中介变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xx(6):101-108.

[2]段媛媛.浅谈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内部激励机制的构建[j].科技信息,20xx(26):147.

[3]柳飞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xx.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十七

技术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变革无不包含着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创新在节能环保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但这个领域技术创新的水平、技术创新的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到生态化的道路上来。

转到生态化的道路上来。因此,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将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大力研制开发节能环保型技术,走生态化的技术创新之路,就成为实现绿色国防、绿色国防科技工业和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研究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价值。

研究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理论价值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我党在经济发展领域的指导思想。技术创新的理念与生态经济学的理念逐步地结合,并逐步形成新的技术创新观念。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应该处理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用生态化的技术替代传统的技术,并实现技术创新的商业价值。

研究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践价值国防科技工业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武器装备追求独特和领先的属性以及战略产业竞争的特征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必须要选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模式。在当今各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技术的同时,我们仅凭现有的资源是难以应付未来的战争,难以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只有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张云川在20xx年1月8日指出,20xx年国防科技工业将在全系统列出30家重点耗能大户和30家重点排污企业,限期开展降耗减排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并严格重大项目节能评估和环保评审,加强降耗减排工作,推广综合节电、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等提升节能和环保水平的先进适用技术。这一举措一方面说明了当前国防科技工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在节能环保技术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的重要性。

可以说,国防科技工业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创新模式,直接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实现国防科技工业永续发展的要求。

所谓自主创新就是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完成技术创新全过程,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由本企业实现;模仿创新就是企业学习,模仿其他企业先进技术,根据自身情况加以改进,完成本企业的技术改造或创新;引进创新一般指企业从国外或经济发达地区引进先进技术,结合本身情况为我所用,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创新即不同企业、不同行为主体为进行某项技术创新共同努力。

模式、自行组织模式和联合组织模式

计划组织模式是指由企业外的组织(一般指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自行组织模式是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使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去组织技术创新;联合组织模式是指政府对创新任务的确定和创新企业的选择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

线性创新模式所包含的三种类型一一科技推动型、市场拉引型和计划推动型。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创新活动自始自终都是在本系统内完成的,而双向循环模式和霍夫勒模式都是非线性的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过程可以将技术创新的模式分为:预期模式和随机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演化过程可将技术创新的模式分为现行模式,目标模式和过渡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主体、动力机制和管理机制可将技术创新分为完全竞争模式、计划创新模式和混合创新模式。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技术创新模式的划分

根据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范畴、生态平衡理论范畴和生态效益理论范畴,可以将技术创新模式重新划分为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亚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和非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

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的相关理论,技术创新属于人的行为,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要正确发挥人的主导作用,要充分考虑到客观规律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的因素,对于新技术的开发、研究要始终贯彻生态和经济相协调的观念,技术创新不仅要考虑眼前利益,而且要看到长远利益,从而保证新技术对未来环境是完全无污染的、完全环保的。

亚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根据生态经济学中生态经济平衡的理论,面对日益扩大的需求,人们从生态中获取物质将越来越多,而面对有限的生态资源,我们不是靠限制经济的发展来维护生态的平衡,而是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来研宄和开发出更有利于节约资源,更有利于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新型技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废弃物能够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实现永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

非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充分权衡技术创新的利弊得失,按照生态经济效益的相关理论,在优先考虑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出于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需要,暂时容忍新技术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在以后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再使这种污染不断解决得到解决。例如,目前各国都在为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需要而发射的各种卫星。这些卫星在废弃以后势必会对太空的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生态化抉择

为了使得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综合研宄,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那些“放开类型”的国防工业企业,比如军需生活用品生产等一般军用技术,可以而且应该鼓励地方企业参与投资建设,使其选择生态型即合作或模仿技术创新模式,有利于减少国防开支,提高产品质量。

对于“限制类型”的国防工业企业来说,比如钢铁、船舶等允许地方企业进行参与的技术,应根据企业综合实力可以选择亚生态型的合作或自主技术创新模式,对于其中的高科技和核心技术,由于其特殊性可以产生垄断效应,应选择自主创新模式。

对于“禁止类型”的国防工业企业来说,要实行国有制,如航空航天、核武器、导弹、潜艇等战略武器制造等国家严格禁止泄露的尖端技术,考虑到特殊地位,其技术创新模式一律选择自主创新模式,同时也是非生态型的创新模式。

当前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竞争已逐渐成为国际间竞争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增长的基本动力。然而,为了增强我国国防实力,加强国防工业企业的能力,必须进行技术创新,特别是对国防军队建设中的那些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为了避免落后就要挨打,在国际局势急剧变革的今天,应该采取亚生态和生态型的自主创新模式。为了加速我国国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增强我国科技综合竞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努力。

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各大科研院所组建研发战略联盟。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将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自身必须重视r&d能力培养,建立自己的r&d机构。一流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研宄机构。未来技术创新的中心在企业。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宄机构就不可能成为一流的企业。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自身必须要有科研管理机制。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是研发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应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科研活动客观规律入手,建立灵活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

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使一大批由政府部门转制而成的企业集团实体化、大型化,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方式组建新的大型企业,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院所改变目前的游离状态,真正成为企业的技术中心,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全面提升我国大型企业的自主创新。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十八

摘要:机械设计制造水平是提高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水平。近年来,机械设计与制造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且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文章通过对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创新进行实际的探究,分析当前技术的不足之处,并阐述未来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推动机械设计制造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创新;cad;自动化;。

我国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业虽然发展的比较迅速和稳定,但是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发展水平也远远的落后于那些发达国家。当前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仅仅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技术的引进,无法生产出一些处于科技尖端的产品。由于我国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业采用人工生产较多,虽然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品的质量,但是依靠机电生产的产品质量、外观及内在性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国仅仅算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1先进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探究。

1.1cad辅助设计与自动化技术。

cad技术是一种可以把各种学科的技术与技能结合起来为自身所用的一种综合性的技术,这种技术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生产模式的重组与转变。cad技术具体应用到机械设计与制造中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系统工作理论,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优化整个设计制造流程,形成机械制造以人为本的柔性生产,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有效地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整个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发展[1]。

1.2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主要运用在两方面:(1)快速成型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将零件精确地切分成不同的形状以及小块一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激光技术的引进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激光本身具有较强的切割功能,能够保证切割产品的质量,再加上与cda技术联用,两者之间互相配合能够将模块切割的更加的完美,且花费的人力比较少,有效地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2)热处理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对产品进行热处理是生产与制造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保证产品使用寿命以及耐磨度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有的企业会为零件处理设置专门的厂房。传统的热处理技术对一些产品无法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因此很多的企业采用激光热处理技术,这种处理方式能够使产品迅速固化,并达到预期的效果[2]。

1.3数控技术与纳米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对零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提出数控机床。这种数控机床除了拥有较高的灵活性外,还能够有效地运用于加工的整个过程。但是采用数控生产的零件仅仅是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以及其他中小批生产的制造业之中,并不能大规模的生产。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人们听说的比较多的一种加工技术,这种技术主要用在微型的零件之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对机械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化,仅依靠传统的生产制造技术根本没办法达到要求。因此,采用纳米技术对产品进行加工,能够满足人们对产品的要求,提升制造企业的效益[3]。

2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2.1全球化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正在不断地崛起,这些技术保证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业的发展。由于国内与国际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双方的企业都想争取更多更有力的资源以及得到更多的利润,再加上产品的开发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也已经充分的意识到了互联网技术的独特优势,因此互联网成为了各个企业不断地开发和推销自己产品的重要渠道,所以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全球化是其发展必须的趋势,也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革命行性的变化。机械设计制造产品的开发,离不开互联网的信息,产品的销售业离不开互联网的推广,因此机械设计与制造全球化发展是保证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4]。

2.2降低风险的方向发展。

每一个企业都想要保证自身企业的发展,因此就会大大地降低自身企业的风险。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想要降低风险,就应采用虚拟化模式。采用虚拟化模式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在产品制造前进行严格的确认,通过虚拟的场景模拟机械设计制造生产的全过程,及时的发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减少实际操作过程中错误的出现,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2.3环保方向发展。

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阻碍社会发展主要的问题之一,在机械设计制造的过程中提高环境意识,才能保证制造企业的长久稳定的发展。因此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朝着零污染的方向发展,积极的改进和创造一些健康的、绿色的制造技术,保护环境的同时推动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结束语。

机械设计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支柱,因此保证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稳定的发展,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除了从技术方面对制造业进行改进之外,还应该通过对人员的管理来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十九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起步晚以及基础薄弱等因素,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并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良性发展。所以,应该就当前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有建设性的优化处理措施,从而为今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使得整个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制约。所以,为缓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设投入力度,采取科学措施来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1当前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面临的挑战。

1.1受创新资金影响。

企业能够实现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是需要大量的资本予以支撑的。然而现实是,很多企业由于自身实际留存资金的不足,再加上企业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使得仅仅依靠企业自身资本进行技术创新是不现实的,所以,很多企业为了有效应对这一现象,通常会采取外部融资来获取足够资金。其中,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外部融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即直接投资、上市以及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还有银行贷款、杠杆购并以及各类基金等间接融资方式。

1.2受创新人才影响。

自我国入世以来,尽管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人才竞争始终处于劣势,甚至于高科技人才流失现象有日趋加剧的倾向。与之相对应的是,当代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各行各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渴求也与日俱增。目前,高技术产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竞争。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优厚待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人才由国内流向国外,而人才的缺失也让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异常艰难,并让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1.3受政策环境影响。

目前,在市场保护方面,我国的法制制度还不够完善,且相关的激励机制也较为欠缺。不仅一些必需的中介机构不健全,同时在促进成果转化作用未能发挥出来。受我国国情特殊性影响,不管是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还是实施方面,都是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的,这就使得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政府的过度干预也是制约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2有效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2.1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措施。

目前,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受资金影响很大,所以,为解决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融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2.1.1扩宽融资渠道。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以及银行体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在此过程中,政府有必要对相应的信贷政策做出调整以及改善,构建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以保证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与此同时,我国还应该坚决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针,增强获取以及配置国际资源的能力,这能在减少由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的同时,为电子信息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1.2扶持优势企业。

想要提升整个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政府有必要提升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电子信息企业规模的扩张形式主要为重组,而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但是其市场竞争力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有些时候这些企业在重组后还会面临更大风险。基于此,在电子信息企业开展外部融资或者兼并过程中,有必要引导企业以自身实力以及竞争力为发展目标,构建一批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且极具市场前景的优势企业以及产品。

2.2建立健全技术成果转化机制。

技术成果转化机制的建立以及完善,标志着我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多数电子信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立项以及执行都具备充分的自主权,而企业也应该综合考虑自身资金以及人才技术实力等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策略。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采取需求引导型的技术创新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以及开发研究。通过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以及风险,有效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后续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以及可行性。值得注意的是,想要使创新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企业还必须要对技术成果进行二次开发,进而提高技术成果的可转化率。

2.3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留住高技术人才。

当前电子信息企业缺乏高技术人才的最根本原因,不是招不到高技术人才,而是留不住人才。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积极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采取各种方式来关心和满足企业员工的物质需求乃至精神需求。与此同时,完善的激励机制还可以对当前企业员工的工作条件以及生产条件等进行改善以及优化,尤其是对于那些形成良好效益、解决重大问题以及开发新产品等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要予以重奖。要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并培养人才,进而通过各种激励方法来留住科技人才,加强培养科技以及管理人才,在电子信息企业内部形成一个重视人才、重视知识以及重视创新的良好氛围,这一方面为企业各类人才创造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生活工作空间,另一方面还能大大提高科技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以及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推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能力关系到电子信息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以及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不仅有资金以及人才的原因,同时也受到政策环境因素的制约。所以,为有效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以及激励机制,扩宽融资渠道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从而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偷税罪新论论文(实用20篇)篇二十

风险投资是以高额的资本投入,承担高度市场风险,获得预期高额利润的投资,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投资方式。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仍处在初级阶段,要使其进一步健康发展,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短缺。

目前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除了外资投资基金外,主要是政府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建立的风险投资公司,而由私人资本、民间资本等建立的风险投资很少。尽管几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他们很少把资金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国有企业,其少量的投资额基本投入到了国债、股票市场中,没有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保险、养老等各种基金尚未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缺乏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渠道和运作保障机制。从总体上看,风险投资资金缺口仍非常大,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风险投资企业发展的需要。风险资本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瓶颈”。

(二)风险投资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

1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风险投资基金的法律规定。也就是说,不能依法设立风险基金和民间风险投资公司,这也是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只能称作投资公司而不能正式亮相的原因所在。

2现行《公司法》也缺乏关于风险投资公司的相应规定,依据《公司法》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只能按照一般公司的设立方式去运行,从而使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法律定位不明确,运行管理也无法可依。

3现行税收政策不合理。无论是在对高科技产品的增值税上,还是投资收益所得税上,都缺少一定的优惠政策。

(三)风险投资相关的中介组织不发达。

目前风险投资的主要障碍是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不规范、不到位。由于风险投资的初期要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资产和经营状况的评估,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投资后要参与企业管理,帮助企业发展,这一切都需要与其相关的专业分工很强的评估机构、法律机构和职业化经理队伍的参与。而我国的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的市场信誉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资产评估不客观、不公正的情况比较突出,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比较普遍,使投资者难以树立信心。

(四)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不完善。

风险投资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经营企业,而是为了收回投资,实现超常规投资收益和尽可能减少投资风险。这种主动承担风险的投资动机,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顺畅的退出机制,使风险投资人有可攻、可退、可守的条件。只能进入,难以退出,既使投资方资金呆滞,又使生产经营企业难以摆脱债务负担,对有关投资的双方都是不利的。

(五)风险投资的专业人才匮乏。

风险投资是一个全新的投资领域,从业者需要各方面高水平的业务知识和判断能力,不仅需要具有公司战略规划、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税务、金融及高科技等多学科综合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从宏观经济技术层面进行把握的能力,能够在投融资决策过程中解决交易结构设计、投资回收与退出等实际操作问题。因而,风险投资基金的经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金融投资实践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我国目前普遍缺乏风险投资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使投资基金和投资项目的管理很难达到国外同行的水平。

解决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存在上述问题并不是孤立的,既有宏观政策不到位的问题,也有微观经济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国家应加大相关宏观政策的调整力度。

国家应加大风险投资相关政策的调整力度,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政策环境。

2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律制度和一些具体的管理办法;

3尽快健全社会中介机构行业管理体系;

4国家应在税收、利率等方面给予风险投资以一定的优惠。

(二)重新构建风险投资主体,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国家应当从政府补助、税收优惠、政府担保等诸多方面积极扶持风险投资的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银行和民间资本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建立股份制的投资公司,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同时,政府还应创造一个使各市场主体都能平等进入的资本市场,积极吸引境外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鼓励多种融资方式,促使投资来源的多元化,扩大风险投资资金的规模。

(三)建立风险投资的适时退出机制。

风险资本的退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受资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风险资本通过出售股份退出;二是将投资公司的股份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一个大公司;三是由受资公司回购风险资本。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政策体系不完善,业内机制不健全,尤其是投资退出渠道不畅通,这说明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的确还不够成熟,但是,过去25年中国的风险投资项目有30多个已经成功退出,其中有90%以上不是通过上市实现的,而是通过股权转让。目前,我国正在积极酝酿创业板市场,国内风险投资的环境正在快速而积极地变化,投资前景看好。

(四)建立国有企业预警和拯救机制。

国有企业的投资风险是国有资产的风险,政府应该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国有企业风险预警和拯救机制。运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国有企业经济信息和监测系统,按照企业景气模型,及时分析国有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建立国有企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及时向专家发布企业经济信息;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定期进行企业诊断,向国有企业管理部门提出咨询建议。专家委员会只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不与企业发生直接工作联系和经济利益关系。

(五)加快风险投资专门人才的培养。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力量,风险投资事业也不例外。就目前来讲,要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有计划地选择部分高等学校开设风险投资方面的专业,同时还可以有计划地派遣在国内已有一定经验的风险投资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或者聘用在国外从事风险投资的华人专家回国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明友。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赵惠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科学出版社,20xx。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一英语秋季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4篇)

    教学工作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内容。在以下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和不同类型的教师制定了自己独特的计划。

    报社转正工作总结(汇总19篇)

    转正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新员工工作表现的总结和概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转正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

    一朵小花教案(实用19篇)

    一个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一份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优秀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汲取的智慧结晶,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记者如果沉入文山会海,写出来的新闻晦涩难懂。而且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字读书笔记(实用15篇)

    通过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在思考和表达能力上得到锻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年前,当马克思、

    风湿科实习心得体会(模板15篇)

    实习心得体会是对在实习期间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写作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和提升。我想我们应该写一篇实习心得体会来总结这段宝贵的经历了吧。在写

    的员工上台发言稿(通用13篇)

    发言稿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听众和目的来灵活调整和适应,以确保达到预期效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经典发言稿是如何引发听众共鸣的。尊敬的集团公司各位领导、各位

    廉洁自律鉴定评语(实用16篇)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应用范围广泛的写作技巧,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诚实,一个中国词

    舞蹈启蒙班教学计划(通用17篇)

    教学计划需要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的学生,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能够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一、教学目的启

    学生会宣传部演讲稿(模板16篇)

    学生演讲稿可以让学生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演讲技巧和演示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下面是一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表的演讲稿,记录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