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劳模事迹材料(精选5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紫衣梦电工劳模事迹材料(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电工劳模事迹材料篇一

无论是在国营企业当领导,还是在私营公司当经理,他都时时刻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到心系民情,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_员这一伟大的名称增添光彩,为鲜红的党旗增添光辉。他,就是二龙山农场私营兴禹水利公司的经理肖力。肖力1976年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省水利学校,毕业后任水利公司技术员,1994年任水利公司经理兼水利科科长。2000年这个公司转制,国有资产全部退出,从此,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肖力适应改革的潮流,果断地把几百万元的公司资产买断。成立了兴禹水利公司。

企业虽然成为肖力个人的企业,可是,作为经过农场多年培养成长起来的他,心中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_员,没有忘记农场,没有忘记曾经和他一起工作的农场职工和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众。

一、农场是大家,我是小家,小家应该顾大家

肖力买断二龙山农场水利公司后,正逢农场大力进行农田基本改造,每年要完成投资几百万元。兴禹公司无论是机械作业能力和人员能力,都是经过多年磨练造就出来的,有承担施工的能力。肖力多次找到农场有关部门,主动请战。几年来,农场的水利基本建设任务,他几乎都承包了下来,工程项目不但保质保量地完成,而且价格与其它施工造价相比却低了又低。

农场的急难工程,他宁肯自己少收入一点,也要保质保量完成。2002年,农场从原四分场到五分场27队,有一条13公里的“天壑”要修一条沙石公路。当时,农场资金紧张,施工力量不足。而这条路老百姓盼了几十年。肖力得知这一情况后,他理解农场的难处,主动请缨,采取部分材料自己筹资开工,其它工程材料出去找朋友赊欠,并把在外地施工的挖掘机调回来投入土方工程。这段路地势复杂,要过山跨过沼泽地。他迎着寒冷的北风,带领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制定施工方案。趁冰冻时将一些材料运到场地,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拿下工程。他的举动受到全场职工群众的好评。

2003年7月份,二龙山农场连降大雨,处于海拔高度为316米的五大连池市山口电站水位高达米,山口电站开始泄洪,使地处讷谟尔河沿岸的二龙山农场五队于8月1日出现险情。农场党委迅速成立防汛指挥部,指挥抗洪,当指挥部需要肖力出人出车时,作为私营企业家的_员肖力,丝毫不讲价钱,立即派出2台挖掘机,2支施工队,4台翻斗车,全力投入抗洪救灾,肖力一连5天战斗在抗洪救灾一线,和农场以及五队指战员们通力合作,指挥挖掘机手作业,协调人力物力,在五队农具厂和晒场南侧挖掘一条1400米长的的泄洪沟,挖路沟4公里,疏通道路,用以防备当洪水进入队区时,人员向安全地带迅速撤离。为实现农场党委提出五个确保一个降低的战斗口号(确保无一人伤亡,确保职工群众家庭财产不受损失,确保国有财产不受损失,确保家属区安然无恙,确保麦麻收正常进行;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肖力同志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农场公益事业建设上,肖力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在关心困难职工时,他又是那样的真切。水利公司转制后,产生了几十人的下岗队伍。肖力曾多次表示,我的公司主要招用农场下岗职工,我要带着他们一起干。每年肖力都要安排40多名下岗职工到他的企业,这些人年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员工们都说:“肖老板不黑,处处为我们着想。”在他的员工中有6名职工会开挖掘机,他提出凡农场子弟想学艺的,他都热烈欢迎。先后有8人到他车上学徒,烧油、废件他全不在乎。老挖掘机手张志龙、于广能、于成水、赵同春等人学成手艺后,肖力还帮助他们联系工作,赵同春连续三年在青岛开挖掘机,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董龙山原是水利公司挖掘机车长,有单独施工的能力,肖力就把自己车租给了董龙山,董龙山在外地承揽了工程,每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

二、践行“三个代表”,帮扶贫困职工

企业转制,职工面临的问题

电工劳模事迹材料篇二

矿山最美“娘子军” 这是一个平凡的岗位,这里有着11名平凡的女工,她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使矿工每天下井都能穿上干净、舒爽的工作服走上工作岗位,矿工们都亲切的称她们为矿山“最美娘子军”。她们就是**矿物业公司洗衣房的11名女工。 快乐工作很“暖心”

走进**矿洗衣房,首先被眼前一排排折叠整齐的工作服所吸引。清洗、烘干、缝补、上架、发放,娴熟的动作,灿烂的笑容,每名女工都忙得不亦乐乎。

“洗衣房里的活就是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为了确保职工能穿上干干爽爽的工作服下井,我们多苦多累都会把工作服洗出来。”洗衣组的班长吴相玉热情地告诉我们。这也是其余10女工的共同感受。

没有到过洗衣房的人,体会不到她们的工作辛苦。在洗衣房这个岗位上,女工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从职工交上工作服的那个点算起,必须保证8小时内,把脏衣服洗干净、烘干、叠好并按号全部整齐上架,遇到破损的,还要缝补整齐。一件件交织着煤泥与汗水味的工作服在她们手中一件件清洗悬挂烘干,一件件叠起上架„„一天就是百余件。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不知她们每天要弯腰、直起多少次才能将工作全部完成,每个班下来,都会累得腰酸背疼,直不起腰。尤其实在洗衣房的烘干间里,一阵热风迎面扑来,给人一种被烘烤的感觉,尽管如此,她们没有一丝怨言。 练出绝活很“费心”

由于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洗衣班的女职工在洗衣服时,经常发现有的矿工的工作衣挂了几个洞,或者掉了扣子,为此有几个在家里都不怎么做针线活女工,开始有模有样地学习缝缝补补,甚至还学起了怎样使用电动缝纫机。其他女工看着别人缝补技术不断提高,也不甘落后,主动要求上进。现在,洗衣房的女工利用业余时间集体学习缝纫技术,并且个个练出了一套使用缝纫机的“绝活”,破旧的衣物在短时间内就又焕然一新。同时,在班长吴相玉的带领下,她们学业务、钻技术,熟练掌握洗衣机的性能、洗涤程序和操作方法,在提高洗衣效率的同时,努力降低洗衣过程的水电消耗,为矿井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安全协管很“用心”

为了更好的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洗衣班女工自觉肩负起监督矿工的职责,成为监管职工安全的“协管员”。

“师傅,你喝酒了?”正当综采队的一名矿工来取洗好的工作衣时,洗衣班当班的一名女工闻见他一身的酒气,便问道。“喝了几口,不碍事的”那名矿工说。“师傅,酒后上岗,会给咱们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不但有可能危害到自己,对别人也是一种危害,你还是休息吧!”。听了女工的话,他意识到自己酒后上班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别人的极度不负责任,便说道:“那我还是回家休息吧!”。

电工劳模事迹材料篇三

走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那长120米、宽15米的焊接班组,工人们个个都忙忙碌碌,机器声、手工焊接声组成了一首劳动的交响曲,真是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在这忙碌的流水线上,焊接工段长高宗亮也正在焊花四射,忙个不停。

**年带着在老家培训的电焊工资格证书,高宗亮来到了无锡**汽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打工。他跟着姐夫学电焊,虽然以前培训知识是有一点点,但在实际操作起来上手还是很慢。不服输的高宗亮硬是在业余时间偷偷用废板料苦练焊接技术,平时多看,多问,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磨练、潜心钻研,基本掌握了潍柴尾气装置的焊接要领,成为一名技术大拿。

他所管理的潍柴催化消声器产品一号线是潍柴产品样品专线。由于潍柴所需产品型号多,工艺要求非常严苛,且零件布置复杂,空间狭窄,有的地方角度刁钻,他只能用他那体重180斤的身驱以非常别扭的姿势进行焊接,也被同伴们善意地称为“高氏瑜伽”。他虽身材高大,但干活起来特细心,只要有样件,他总是一个焊缝一个焊缝的认真处理,特别是零部件挡在里面的焊缝,他发明了用镜子照,把焊丝折弯等土办法来焊接。经过几个月来的千锤百炼,几百个复杂产品硬是他一个人干完了。经过检测焊缝透视率达100%。

**年,公司流水线上的产品表面经常有划伤现象,用户很不满意,甚至还有退还情况。高宗亮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拿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装夹具设想,技改上线后,百分之百没有划伤,解决了流水线上长期克服不了的一大难题,为厂里提高产品质量、成品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年11月的一天晚上,高宗亮的徒弟彭xxx上夜班时,一批正待出厂产品还在加工,而用户装货的汽车已经停在厂里等待拉货。由于时间急,任务重,徒弟心急慌忙地将气口焊反了。在实在无法的情况下,徒弟联系到了正在熟睡的师傅,高宗亮接到电话二话不说,连忙穿起衣服,骑着电动车冒着严寒赶到厂里。时针刚指向十一时半,他与徒弟立即动手返工,一同将其改好,保质保量及时发货。

十多年来,高宗亮总结出了一套绝活:在别人焊接时,听其音,他就能判断焊接电流与电压是否匹配良好;看其缝,就能知道施焊者的用弧方式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作为班组负责人高宗亮不负企业所望,带出一批更加出色的焊工,让更多的人成为技术上的尖子、行业上的状元。30多名焊工全部持证上岗,并且人人可以独立操作流水线、自动焊机及手工焊接,每人都能完成样机生产的一切焊接工艺流程。他们在每日生产150台的基础上,通过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多种形式齐上阵,日前已可日产250台的产量,整整提高了每日100台,并且焊缝一次合格率100%。

电工劳模事迹材料篇四

xx年的3月20日,在***保局中层干部竞聘会议上,一位中年女性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再一次脱颖而出,出任机保局稽征一股股长。她,就是县第xx届人大代表,被很多参保职工亲切称为“汤姐”的***同志。

***,女,汉族,中专文化,生于1957年7月,1976年12月参加工作,1999年2月调入开江县机保局,先后担任机保局统筹股股长、稽征一股股长。

心怀机保工作,用真心谋求发展。

1999年2月,***同志刚刚调入县机保局,被分配到统筹股工作,适逢机保局正在进行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试点,她还来不及熟悉情况,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地与各单位核对离退休人员名单和养老金标准,与邮政、银行、信用社联系发放事宜。为了保证工作进度,常常放弃星期天,牺牲节假日。xx年3月,为了解决经费自筹的乡镇卫生院、牧科站、农机站职工的参保问题,已是统筹股股长的她积极争取县卫生局、畜牧局、农机局的支持配合,在局领导的带领下,与股室成员一道逐个乡镇去宣传政策,逐个单位甚至逐人地去动员,一个月内,所联系的7个乡镇、21个经费自筹单位的355名职工(其中离退休职工72名)全部参保,为实现社保自救,进而实现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参保率“百分之百”的目标做出了贡献。为了征收保险费,再远的单位也必定亲自前往,再大的委屈也能忍受。“一切为了工作,一切只为工作”,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xx年底,由于财政体制改革,全县六所差额拨款的医院拖欠保险费比较严重,为扭转 这一局面,xx年起,她花大力气,下狠功夫,针对重点、难点单位,运用“泡蘑菇”的办法,给几所医院的领导讲清了政策,赢得了理解和支持,与他们分别签订了按月缴纳的协议,为实现保险费征缴率百分之百打好了基础。同时,为了保证机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局内办公经费相对吃紧的情况下,多次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垫付办公费用。

情系参保职工,拿爱心对待服务对象。

工作中,***同志总是待人热情,以帮助别人为最大快乐。倡导并身体力行使用文明用语,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让一个座、递一杯茶,问一声好”,对年迈体弱的离退休职工,接上楼,扶下梯,送出门,被无数参保职工亲切地称为“汤姐”。

为民解忧,把热心献给参保人员。

xx年底进行的乡镇涉农事业单位改革,全县分流了170余名人员,做好该类人员的续保工作不但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也能有效消除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于此,她一方面查文件、找政策,给局领导出谋划策,一方面积极主动地与分流人员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他们理思路,出点子。同时,利用县人大代表的身份,以议案、提案形式为分流人员呼吁,积极争取乡镇领导的支持和理解。截止xx年底,各乡镇的分流人员,大都由乡镇补缴了分流以前的保险费,完善了手续。分流以后,部分人员转入社保,部分人员以个人身份继续在机保局参保,取得了划解矛盾于无形,维护稳定于未然的良好效果。

电工劳模事迹材料篇五

**,男,汉族,^v^党员,现任**有限公司安装车间钳工六班班长。 该同志在工作期间,始终牢记一名^v^员的责任和使命,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以身边的优秀员工为榜样,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勇于攻关、默默奉献,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三年来,**同志先后参与完成公司重点创新项目17个,攻克技术难关50多项,提出创新合理化建议240条,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10多万元。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集团“工作质量标兵”、“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还被授予“**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一、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做合格的先锋模范。

同志急公司所急,带领班组出色完成了多个急难大的生产任务,而从未向公司提出任何额外要求和条件。

二、不断学习,敢闯难关,做创新克难的尖兵。

虽然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但为了更好地干好工作,**同志没有满足,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充电学习,自学了大量专业技术知识,并把从书本学到的知识用于生产实践,积极创新攻关遇到的技术难题,自己也逐渐成了一名技术高超的“工人技师”,他也因此被吸纳到公司的“三结合”创新小组中,成为了一名创新带头人,多次参与了公司的重点新产品项目的攻关,并创新解决了50多项技术难关。例如:**是公司研发的行业首创的高端新产品,投产后,由于是新产品试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有很多预想不到的难题随时出现,对此,作为项目承包班组的班长,**带领组员不敢有丝毫马虎,加班加点靠在现场攻关。在装配中心缸时,采用传统的装配办法,无法保证四个中心缸的中心在同一垂直面内,导致机械手在一个位置能抓到轮胎,到上升到另一个位置时,中心缸的位置就偏移毫米。针对这一问题,**和技术人员一起想办法,找出了还几套解决方案。通过大胆创新,他们采用了“同步装入法”,成功的解决了这一装配难题。在制作过程中,**班组先后解决了“上下横梁行程大,无法保证同步”、“主油缸不同步”等20多个难题,终于成功制作出了双层四模硫化机的样机。近三年来,**同志共完成**硫化机墙板安装工装、机械手快速调节法、 **硫化机轴头装配工装等较大创新40多项,多次为公司解决了“燃眉之急”。

为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也付出了很多,由于他整天忙于工作,不仅顾不上照顾孩子的学习,不能替妻子分担一些家务,也顾不上经常回老家看看父母。虽然家人有事不理解,也偶尔会埋怨他,但他始终抱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