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的教学反思(优秀8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JQ文豪最新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的教学反思(优秀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

故事是幼儿接触得最多而且也是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叫嘟嘟的小朋友总是迟到,并且每次迟到总会找到一个理由为自己辩解。但每次他都是从别人身上找理由,从来没找过自己的原因。这个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幼儿也比较容易理解。

本次活动主要利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多向思维,逐步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使幼儿很快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

活动开始,我出示小布偶“嘟嘟”来引出故事。嘟嘟的故事其实是很多幼儿的生活剪影,当听到故事中的嘟嘟迟到了怪“妈妈自行车骑得太慢”,怪“爸爸喊他太晚了”,甚至怪“闹钟声音太轻了”,孩子们都笑了起来,这时,我请幼儿学着嘟嘟的语气说话,孩子们都学得惟妙惟肖,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嘟嘟。

欣赏完故事的后半段,我给幼儿提出了讨论的问题“你们觉得嘟嘟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大家都说“是嘟嘟自己的错,可他怪别人,真可笑!”我趁机问“孩子们,你们上幼儿园迟到吗?”有几个平时经常迟到的孩子听我这么问,都纷纷低下头,不作声了。我又问“早上起床谁能自己自觉起来呢?”这次有很多孩子不敢举手了。看来很多孩子也像嘟嘟那样喜欢赖床,晚上不肯早睡,早上不肯起来,动作又拖拉,因此经常导致自己上学迟到。

活动最后,我请幼儿自由讨论“怎样做才能不迟到”,一些每天都能早早来幼儿园的孩子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经验。而那些经常迟到的孩子,他们也说了自己的决心,并且要请爸爸妈妈一起监督他们养成这个不迟到的好习惯。

大班的孩子处在幼小衔接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是要为上小学打好基础的,而幼小衔接的关键不在于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为他们的小学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总是迟到的嘟嘟》这个故事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们更能领会到故事的意义,也更能帮助孩子找到并且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当然,在活动中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本次活动的难点把握不到位,幼儿没有真正体验到故事人物前后两种态度和行为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目标达成度不高。

故事的讲述不够生动、形象,表情动作不够丰富,感染力不强,讲述故事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活动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比较少,没有做好幼幼互动。幼儿是语言学习的真正主人,应该让孩子充分的活动,充分的交流,充分的辩驳,充分的思考。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二

《大家来上幼儿园》是一首读来朗朗上口,节奏轻快的儿歌,内容上浅显易懂,用拟人的手法,将小动物们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景展现在幼儿面前,利用图片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并让幼儿知道上幼儿园是一件开心的事,引导幼儿积极融入到集体中去。

小班幼儿来园已经三周了,课堂组织起来还是比较顺利的,活动中,我出示了动物的图片,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孩子们在好奇动物们也来上幼儿园的同时,学习短句“……来上幼儿园”,我带着他们多说几遍,帮助他们熟悉短句,随后我便提问让幼儿猜测这些动物来幼儿园会发生些什么,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测,有的说在幼儿园做游戏,有的说在幼儿园唱歌,还有的说和小朋友在玩玩具等等,这时我出示之后的几张图片,并有感情的朗诵儿歌,并提问听到了什么,但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不能够完整的说出来,我在幼儿说的时候适时给予引导,尽量让幼儿把话说完整,最后再加上动作,边说儿歌边表演,幼儿也有很大的兴趣,能跟着老师的步伐一起做。通过动物们来上幼儿园引出“我”也来上幼儿园,将情感迁移,让幼儿感受到上幼儿园的乐趣,从而喜欢上上幼儿园。

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喜欢朗诵儿歌,同时也通过儿歌培养幼儿喜欢幼儿园的情感,在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1、幼儿不理解跟读的意思,朗诵的时候不是很整齐;

2、部分幼儿注意力不够集中;

3、在儿歌讲解上还不够详细,有的地方衔接的不是很好。

针对以上几点,我认为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幼儿多一些互动,鼓励幼儿多说,多动。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三

突现经验性,强调幼儿更适宜于通过运用多种感官,以直接体验和自主操作为主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

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能简单复述故事《大熊山》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使 幼儿形成良好的倾听态度、习惯和技能

故事 图片 音乐

(一)幼儿经验与故事情节互动

分析: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发现,他们对这只特别改进过的老鼠观察得非常仔细,分别就老鼠的表情、肢体动作、身体、脸的朝向、毛色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而我也在肯定他们的同时分别给予了不同的引导。比如,老鼠要跑到哪里?它另外一只眼睛哪里去了,为何只看见一只?尾巴像什么?黑色还可以用什么词说?这些追问打开了幼儿的思维,让我和他们都感受到了来自同伴的智慧。例如对老鼠跑的目的地的大胆想象,从只看到一只眼睛引发幼儿思考侧面与正面的不同视角,用相近的词汇表达同一种意思等,都是对幼儿思维与经验的挑战。

关键问题二:小老鼠在草地上看到了什么?

分析:物体的变化吸引着幼儿的眼球,也促使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自己的思维。一些幼儿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只是在自己认定的答案上加了个字。也许他们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感受,但是却模糊不清。最精彩的要数祺祺说的“是大月亮又爬上来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在动画片里看过月亮渐渐升上来又落下去的镜头,他还告诉我太阳下山也是这样一点点变小的。我帮助幼儿小结了他们的想法,既肯定了坚持己见的幼儿,也表扬了因为看到视觉对象的变化而重新思考的幼儿,因为幼儿都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状态,说明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

师:小老鼠会怎么想呢?它会说些什么?

关键问题三:小老鼠发现草地上睡着熊,它会怎么做呢?

分析:熊的出现大大出乎幼儿的意料,我想,这样的体验会丰富幼儿的视觉经验。另一方面,惊讶的幼儿也在思考庞大的熊和瘦小的老鼠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有趣的是,幼儿对结果的推测和幼儿平时的个性很吻合,胆小的幼儿认为小老鼠会因为害怕逃走;胆大点的幼儿会想到“爬上去睡在熊身上”;比较沉稳的幼儿则会想到“绕过去”,故事美好的结尾让幼儿为之紧张的心放松下来,友好、甜蜜的温馨气氛让每一个幼儿的心情都特别舒畅。

(二)完整欣赏故事《大熊山》

分析:先前回答出这个问题的只是几个幼儿,估计有的幼儿可能没有弄懂这个道理,我就演示给幼儿看,帮助他们逐渐理解。后来的自由活动里,我还和一些幼儿玩起了猜一猜的游戏,尤其是平时比较内向的几个幼儿。反复几次演示、操作后,幼儿逐渐体会到了故事所要表达的意思。

1、幼儿参与度。本次活动中,全班幼儿的参与、投入程度较好。活动后我仔细做了统计,一次都没发言的幼儿有7人,在自由活动时我和这7名幼儿进行了互动。

2、幼儿的观点。本次活动中,好几个幼儿在回答问题时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这种大面积改观的现象第一次出现,我对此大力赞扬。

3、活动环节整体感觉较丰满。改动后的故事内容和材料在使用中比教材中提供的四幅图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思考,范文观地感知近大远小的道理,因此能更有效地达成目标,效果较好。

4、不足与调整。(1)事先设计一些环境,可以摄像,可以实景体验,让幼儿一起渐渐靠近,感受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变化。(2)有一个问题始终在我脑海里,问题四也许还可以这样问幼儿:小老鼠几次看到的东西是同一样东西吗?怎么看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呢?当然,哪种提问效果更好还需要在尝试后总结。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篇四

1、在看看、想想、听听、议议中,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想象桃花给小动物们带来的不同用处。

2、知道有好的东西要想到他人,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自制故事绘本、桃花的花瓣若干(与幼儿人数一样)、小白兔玩偶一个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分享快乐。

能大胆想象用桃花做自己喜欢的物品。

一、导入

t: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猜猜看是谁(红红的眼睛穿皮袄、长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跳呀跳)

t:是谁呀?(小白兔)

t:今天小白兔要和我们讲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你们可要认真听好了,小白兔是有问题的

二、理解故事

t:想一想,小白兔把什么送给了他的朋友们?

开始讲故事,边讲故事边与幼儿进行互动

t:老山羊把桃花的花瓣当成了书签,小朋友们知不知道什么是书签?

t:小猫爱漂亮他会把花瓣当成什么?

t:小松鼠会把花瓣当成什么?

t:小蚂蚁又把花瓣当成什么?

老师和幼儿共同梳理一下故事内容

三、迁移经验

t:今天小白兔也把花瓣带给我们小朋友了。

t:如果你们收到花瓣,你会把美丽的花瓣送给谁?你希望他用来做什么?

t:今天小白兔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故事,还送给我们美丽的花瓣,现在他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来跟她说一声:“小白兔,谢谢你的花瓣,再见!”

首先我的目标定位有问题,对于中班的孩子,太长篇幅的故事让他们复述是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是我单纯的讲故事,即使很生动也会显得很枯燥而且故事内容又很长,幼儿很难静下心来认真的去听故事,所以这方面我的环节设计和目标确定是错误的,要加以改正。

其次我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是体验分享的快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达到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我只是口头上让幼儿去说,幼儿没有亲身经历的话是没有很好的效果的。因此如果添加一个小游戏之类的达到的效果会更好。在这方面我考虑的并不是很周到,对于幼儿来说要让他们实际的`去做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分享的快乐”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

还有当我在互动中讲完故事时,其实可以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带着刚才感受完整地、用心地欣赏整个故事。对于一位新老师在环节的设计方面把握的还不是很好,还需要有经验的老师指导,然后通过积累慢慢的把活动设计的更能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收获到更多。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五

我认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帮助他们获得倾听、表述、欣赏、阅读等语言经验,促进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得到发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倾听、表述、欣赏、阅读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幼儿心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情绪性,善于模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更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凡是他们感兴趣的,觉得希奇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印象,并在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因此内容的选择因注重趣味性、新颖性,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语言教育活动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幼儿的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与人们的语言交流中获得发展的。家庭中,成人与成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成人与儿童的语言交流,都为儿童提供了重要的语言模仿和语言学习的环境。游戏中同伴之间的语言交流,为孩子提供了语言交流实践的环境。还有各种影视节目的出现,更是丰富了儿童的语言环境,但是要促使儿童的语言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要通过组织正规的教育活动,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语言教育,可以这样说,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学习过程。

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通过在日常的语言习得和有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获得的语言经验实现的。生长在不同环境的幼儿,由于其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在与周围人们进行语言交往时所模仿和使用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不同,所获得的语用技能有差异,因此他们所获得的关于语言方面的经验也不同。这些不同的语言经验也就导致了幼儿语言发展的差异。在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将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幼儿集中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有目的地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条件和情景,使他们在与这些条件和情景的交互作用中,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并借助这些经验掌握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增长理解语言和表述语言的能力。

1、教育目标的整合;

2、教育内容的整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篇六

1、熟悉小动物的叫声,能完整地念儿歌。

2、懂得和朋友见面时要有礼貌。

3、体验和好朋友一起游戏的愉悦。

《你好》音乐、课件图片:小鸡、小猫、小狗、小朋友。

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请了好多小动物跟小朋友一起来跟我们小朋友玩。

动物园到了,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吧!动物园里有很多的动物,看,都有谁来了?

1、 出示小鸡图片

提问:有几只小鸡呀?(两只)两只小鸡见面时该怎么问好呢?它们是怎么叫的?

小鸡小鸡见了面,叽叽叽,叽叽叽;

2、 出示小猫图片

小鸡真有礼貌,我们再看看还有谁来啦?让我们用掌声把它请出来吧!

提问:小猫有几只呢?(三只)小猫又是怎么叫的呢?

小猫小猫见了面,喵喵喵,喵喵喵;

3、 出示小狗图片

小狗小狗见了面,汪汪汪,汪汪汪;

4、小动物们真有礼貌,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一学它。小朋友见面时该说些什么呢?

朋友朋友见了面,笑哈哈,笑哈哈!

5、 完整欣赏儿歌《见面歌》(教师示范朗读)

6、幼儿学念儿歌

7、 分角色念

8、思维扩展

今天玩的真开心,让我们开着火车回家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七

学前班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我根据活动目标,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在讲新课的时候,我采取邀请学生做游戏的方式,开始课程。学生边做游戏,教师边提问,并在提问的过程中,渗透本课的基本句型“谁做什么?”、“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设计游戏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把有趣游戏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即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在这个游戏中,开始学生依据生活实际想出结果,慢慢的学生就会形成说完整话的思维模式,为学习其他句式做了铺垫。

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学生对基本句式掌握的不牢固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开始学习基本句式时,问题的设计、语句完整的训练,没能从学前班学生的实际出发,致使学生对句式理解不够透彻。还有就是,情景设计的连接性,和没能充分的利用所创设情景,导致学生,在后半节课的学习主动性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吸取教训,在备课的过程中,反复的研究教材,推敲所设计的问题是否合理,并符合学生的实际。加强情境运用与教学相结合。

语言教学的有效方法需要我们来创造,只要我们善于把语言变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相信我们的学生定能在语言学习生活里尽情驰骋并乐此不疲!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篇八

这是我在新教师半日活动观摩时组织的语言活动。两次试教后,整个活动有以下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2、我提问的语言不够精炼。胡老师提出建议:提问的时候,问题要清楚肯定地问,不要含糊。对于幼儿的回答,不要简单地重复,尽量不要出现“是不是”之类的话语,如果发现幼儿的回答不完整,教师要将幼儿话语补充完整。

3、在学习简单对话环节中,我觉得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对话,就提前让幼儿上来模仿。

但此时的幼儿还没有真正掌握这些对话,还要加上动作,幼儿无法说完整,每次都需要我提醒。

4、在学习对话的过程中,我会不经意说“请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之类的话,显得教学痕迹过重。

5、在表演故事环节中,我准备了很多挂饰,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来进行表演。在提出让幼儿选择角色后,我把框里的挂饰散开放在地上,孩子们上来拿。孩子们蹲在地上翻来翻去选,有些绳子还绕在了一起。这个过程很浪费时间。

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做出了以下改进,并在公开课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1、第一个环节由看动画视频改成听故事录音,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展开了无限想象。

2、我把整个活动的每个提问都精心设计好,避免啰嗦与复杂。在回应孩子的回答时,我有意识地让孩子说完整。这毕竟是一个语言活动,孩子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话说完整,这很重要。

3、在学习简单对话环节中,第一个对话由我自己完成,这样可以引导幼儿发现老公公和老婆婆之间是怎样对话的。我很注意这两句对话的语调语气变化,表现出角色的特点。

这样孩子们的印象会更深刻,更助于模仿。

4、在学习对话的过程中,我注意了两个点,一个是“喊”,一个是“应”。“喊”的时候,我会自然地做出手势,没有再说“请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之类的话。

5、活动进行前,我把挂饰一个个挂在黑板上,每块牌上是什么角色都一目了然。活动时,我只需把黑板转过来。这大大加快了幼儿选择的时间,避免了时间的隐性浪费。

6、这次活动我的教具准备的很充分,每次试教都进行了改进。第一次试教时故事表演中的大萝卜是一个红布包着的桶,不太形象,孩子能轻易地把他拔出来,不够真实。第二次试教时是教师披着红布,伸出手给幼儿拔,大萝卜是难拔了,但还是不太形象。最后公开课时我做了萝卜叶子头饰,让教师戴上,再披上红布,一个生动、可爱的大萝卜就形成了。在背景图、萝卜的制作上,我也下了一番功夫。我一直在思考,怎样让萝卜拔出来这一瞬间显得更真实、更有趣。经过多次尝试,在胡老师的建议下,我加了一个机关,用绳子牵着萝卜,绳子隐藏在背景图中。在讲到“萝卜拔出来”时,我只需扯一下绳子,萝卜就从土里出来了。

相关范文推荐